地理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海洋经济.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97722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8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海洋经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地理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海洋经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地理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海洋经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地理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海洋经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地理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海洋经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地理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海洋经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地理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海洋经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地理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海洋经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地理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海洋经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地理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海洋经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地理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海洋经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地理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海洋经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地理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海洋经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地理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海洋经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地理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海洋经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地理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海洋经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地理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海洋经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海洋经济.docx

《地理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海洋经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海洋经济.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理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海洋经济.docx

地理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海洋经济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海洋经济)

【课题】江浙沿海及群岛经济可持续发展——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学习目的】

1.海域经济和海洋保护等海洋可持续发展

2.海岛开发和保护(“浦东研发,江浙制造,舟山物流”长三角经济可持续发展)

【基本知识】

考点一、海岸带自然环境特征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例1】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

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

据此完成

(1)~(3)题。

(1)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A.重金属盐B.氮、磷营养物C.固体废弃物D.泄漏的石油

(2)赤潮爆发的海域一般

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

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

(3)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

A.赤道附近B.大洋中部C.中、低纬近海D.高纬近海

归纳——赤潮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

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

(2)人为原因:

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例2】读图,回答

(1)~

(2)题。

(1)据图中砚瑚硬岛分布状况判断珊瑚适宜生长在

A.岛屿的周围的浅海B.有暖流经过的浅海

C.温暖清澈的浅海D.有河水注入的浅海

(2)图中一些珊瑚岛海岸分布着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

这些沙滩形成于

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扭运作用D.沉积作用

知识拓展:

珊瑚礁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海水温度较高。

所以推断珊瑚适宜生长在温暖清澈的浅海。

珊瑚是一种体型微小的腔肠动物,在海水中营群体生活。

珊瑚对其生长环境的反应很敏感,适宜生长在25~30℃的水温、27~48的盐度以及20米水深以内的热带亚热带浅海地区,并要求有不断扰动但又不激烈而较清晰的海水,如此可以为珊瑚提供丰富的养料和氧,并带走排泄的废物。

珊瑚岛上的沙滩,通常是由珊瑚粉末构成的。

珊瑚粉末在海水的沉积作用形成沙滩。

【例3】20XX年4月14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

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

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

右图为4月14日20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

(1)~

(2)题。

(1)据图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A.甲B.乙C.丙D.丁

(2)在渤海沿岸,能有效抵御风暴潮的措施是

A.完善预警系统B.围海造田

C.修筑沿海堤坝D.建防护林

【例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右图为太平洋西部部分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图。

材料二:

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浮游植物、底栖植物及自养细菌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以每年单位面积所固定的有机碳或能量来表示。

海洋初级生产力主要受光照、温度、营养盐、海水垂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材抖三:

海洋初级生产力决定了鱼虾蟹等海洋生物饵料的多少,进而影响海产品产量的高低。

(1)图示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

(2)E地海洋初级生产力高的原因是:

位于长江口附近,

海水中的________较为丰富;海底地形类型是______,

深度较________,________较为充足。

(3)①、②、③地中,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____地,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沿海易发生赤潮,其危害是____________。

【例5】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5)题。

材料一:

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1)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________半球,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

(2)爪哇岛附近海域是世界上发生________、________灾害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些灾害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

(3)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

(4)分析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5)简述爪哇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例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新西兰对外联系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原因。

(2)分析南岛降水量西多东少的原因。

(3)与南岛相比,说出北岛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优势。

(4)新西兰多火山地震,分析其成因。

 

考点二、沿海及群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例7】20XX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三沙市,管辖西沙、中沙、南沙群岛的260多个岛礁及2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

下图是南海海域8月份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同纬度太平洋相比,南海表层海水盐度偏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2)当前,三沙市可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沙市的海岸类型主要属于生物海岸中的珊瑚礁海岸,据此,其适合发展的产业为____。

(4)为解决三沙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淡水资源稀缺问题,拟采取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

(5)设立三沙市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拓展:

(1)影响表层海水盐度的因素主要有:

降水量与蒸发量的比值、河流淡水的注入、洋流等。

(2)生物海岸有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从位于热带、海水环境好、盐度高、水浅,岛小等图文信息综合考虑,适宜珊瑚生长。

优美的环境,加之珊瑚海岸需要保护,发展旅游业是破坏性相对较小的产业。

【例8】20XX年1月17日,国务院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

(1)~(3)题。

材料一:

据环境保护部20XX年4月19日发布的第一季度74各城市空气质量检测结果,舟山空气质量居全国前列。

舟山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舟山还具有阳光、沙滩、海浪等海洋旅游元素。

材料二:

图左为舟山群岛新区物流和旅游规划图。

右图为舟山市20XX年和20XX年二次产业就业构成图。

(1)舟山空气质量居全国前列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舟山群岛新区可开发的特色旅游项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铁矿砂等大宗商品重要中转基地的主要原因。

(3)说出2007~20XX年舟山市第二、三产业就业构成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其对推动城市化作用的差异。

【例9】下图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送、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

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1991年和20XX年R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年份

水田

旱地

林地

草地

园地

城镇

陆地水域

滩涂

未利用地

1991

48.08

14.47

18.72

0.34

0.21

9.65

7.96

0.35

0.22

2008

41.87

9.89

17.27

0.04

0.03

23.91

6.35

0.63

0.01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

(2)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

(3)据表归纳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4)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

【例10】20XX年5月24日新华网消息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则》,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升长三角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结合右图,回答有关问题。

(1)目前很多外商选择在长三角地区投资建厂,长三角地区吸引外商投

资的原因有哪些?

(2)随着经济的发展,长三角地区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你认为长三角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对策?

(3)资料显示长三角地区气温在不断升高,专家估计,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到20XX年,江苏沿海海平面将上升27毫米。

这会对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

(4)在图示区域工业发展中,能源紧张、劳动力成本增加这两大因素逐渐成为制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西部大开发,试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

 

【例11】20XX年12月31日,国务院批复海南岛国家旅游岛战略,提出将海南岛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和经营好免税店,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国际购物中心。

材料一:

海南岛及相关地区交通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我国将其设立海南岛的洋浦为国家第四个保税港区。

依托洋浦的产业基础,把洋浦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优势的石油化工基地、石油商业储备基地、“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基地(见上图)

(1)根据材料一,说出海南岛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根据材料二,分析洋浦建立石油化工基地、石油商业储备基地的主要条件。

(3)海南岛建立“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基地是否可行?

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例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历史台风统计,登陆广东的

第一个台风平均在6月24日,而20XX年4月

17日台风“浣熊”已进入香港800Km的范围,

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18日晚、19日先后在

海南文昌和广东阳江两次登陆。

较平均状态提

前超过两个月,历史罕见。

材料二:

海南水系分布示意图和矿产资源分布图

材料三:

海南成为最大经济特区20年来经济突飞猛进。

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20年间全省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20XX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278.4亿元,按可比价格比1987年增长4.1倍。

800万吨炼油、一汽海马、金海纸浆、140万吨化肥、60万吨甲醇、70万吨浮法玻璃相继建成投产。

(1)20XX年4月20日20时,香港的风向是_________,请画出表示台风“浣熊”气流运动的侧视图。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分析海南沿海地带经济发展的方向及理由。

【例13】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经济和海洋运输的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材料一:

世界海洋运输的区域集散趋势表(运量比重:

%)

年份

类型

北美

欧洲

东亚

地中海及中东

南亚

中美

南美

澳新

非洲

1970

运量

30.9

50.1

6.3

1.3

8.4

2003

运量

13.4

12.4

53.2

13

2.3

2.1

l

1.3

0.7

材料二:

下图是世界主要港口航线分布图。

材料三:

下图是南海区位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二,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运输的空间格局发生了从以①为中心,向以②为中心的转变,并逐步形成以③洋为中心的世界经济新格局。

(2)根据材料三,南海地处①洲和②洲,③洋和④洋之间的交通要道。

南海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的“海上生命线”,其原因是⑤。

(3)在太平洋经济圈中,亚货物运往北美一般采用M航线(如材料二所示)。

请分析其形成原因。

(4)分析N国吸引我国制鞋、纺织等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例14】右图是某区域的示意图,北回归线从本区北

部花岗岩利变质岩山区穿过,中部为海积平原,南部

为花岗岩丘陵,奇石岛上怪石林立,区内人口约28万,

县城距最近的大城市200千米,海沙镇水路经西面海

湾到某沿海大城市40海里。

(1)请概括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

(2)在土地利用上,北部海拔200米以上的坡地宜种

植________;100~200米的坡地宜种植______;

100米以下平地宜种植_______;在沿海沙地应种

植__________。

(3)晒盐的海水最好从_________(填写图中字母)海

湾引入,若规划建设一个海滨泳场、深水港和工业

区,最好分别选址在______处、_____处和______处(填写图中字母)。

(4)根据该地区的资源状况,试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

参考答案

【例1】B、C、C

【例2】C、D

【例3】B、C

解析:

(1)根据图中的等压线分布判断风向。

图中甲地吹东北风,乙地吹东南风,丙、丁地吹偏南风,其中乙、丙两地吹向岸风;乙地位于低压系统控制。

根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

所以乙处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

(2)防治风暴潮可以分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可以完善预警系统,修筑沿海堤坝,建沿海防护林。

能够有效抵御风暴潮的措施是修筑沿海堤坝。

【例4】

(1)由沿海向外海递减

(2)营养盐大陆架浅光照

(3)③海洋初级生产力较高,饵料丰富

(4)威胁海洋生物生存;破坏海域生态环境

【例5】

(1)南热带雨林气候

(2)地震火山

(3)原因:

①地处热带;②周围水域广阔;③地形复杂;④空气对流强烈

(4)原因:

①岛屿多,海域广阔;②热量充足,生物生长速度快;③入海河流多,饵料丰富。

(5)措施:

①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防治水土流失;②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行生态模式,优化种植结构;③加强科技研发、应用与推广;④提升产业化水平,延长产业链。

【例6】

(1)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岛国,经济发达。

(2)地处西风带,西侧为迎风坡降水量多,东侧为背风坡降水量少。

(3)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地势较平坦(平原面积较大);机场密度较大(数量多),路网密度较高;靠近首都,城市密度较大(数量较多)。

(4)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或板块构造边缘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内力作用强烈)。

【例7】

(1)低有多条河流汇入

(2)太阳能风能(波浪能、潮汐能)(3)旅游业

(4)海水淡化;收集雨水;节约用水

(5)有利于加强我国对南海岛礁及海域的有效管理;有利于强化海洋国土意识、巩固国家安全;有利于促进海洋资源的开发。

【例8】

(1)大气污染物排放少;风力大,稀释自净能力强等。

禅修、游艇、游泳、海钧,康体、沙雕、海鲜美食等。

(2)舟山群岛港口航道深、岸线长,有利于大型船舶停泊。

长江中下游地区铁矿砂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大,多选择水运中转。

(3)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少,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小;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多,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大。

【例9】

(1)本区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海岸线较平直,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岛屿。

(2)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地处海陆交界地带,海水的顶托使堆积作用增强,在R河的河口地段形成众多的沙洲。

(3)特点:

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滩涂比重略有增加;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小。

不利影响:

水资源减少,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生态调节功能减弱。

(4)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海陆空交通便捷,信息网络发达,对外辐射能力强;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科技文化水平高,高校多,高素质人才多;占用土地等资源少,能耗低,污染小。

【例10】

(1)长三角地区交通便利,科技力量强,素质较高的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等。

(2)改造区域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减少耗能多、资源型工业,大力发展增长潜力大、效益好的新兴工业,发展高科技产业,大力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地区投资环境等。

(3)风暴潮灾害破坏程度加剧;沿海滩涂湿地等生态群落也会减少或丧失;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

海岸、河口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等。

(4)实施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改变本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扩大铁路、水运、管道、输电线路等的运输能力;向西部转移部分劳动密集型和能源消耗量大的工业部门。

【例11】

(1)位于我国南部,是我国靠近南海诸岛最大的岛屿,是面向东南亚、连接北部湾、背靠华南腹地的区域性物流和航运中心,处于东亚与东南亚、澳大利亚联系的航海线及东亚与南亚、西亚、欧洲、非洲联系的航海线附近。

(2)①海南岛及沿海附近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②利用港口优势及区位优势从东南亚、西亚、非洲等地进口石油,③接近珠三角,东南亚等消费市场;④国家政策支持。

(3)可行:

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林木生长快;山地丘陵广布,适合种植用材林。

不可行:

过度砍伐林木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造纸厂排放污水造成水污染。

【例12】

(1)东南风见必修一课本P44图2.24(台风的各个区域名称不需要写出,要求画出上升箭头、云层、台风眼的下沉箭头)

(2)沿海地带重点开发第二产业、大力建设港口;这里是海陆交界处的海岸带,经济基础和运输务件较好,城市集中,既是促进内陆资源开发的前沿,又是开发海洋资源的基地;港口建设有利于就近建设工业加工区,方便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同时可以推动城市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较快地改善投资环境,进而带动全岛经济向外向型发展。

【例13】

(1)①欧美(欧洲、大西洋、欧洲和北美)②东亚(太平洋)④太平

(2)①亚②大洋③太平④印度⑤我国是世界工厂和最大资源进口国之一,需进口大量原料和燃料,出口产品。

因此南海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生命线。

(3)M航线属于大圆航线,路程短。

M航线处于西风带和北太平洋暖流,顺风顺水。

(4)N是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低廉的地价、国家政策的支持;N临海,交通便利,便于对外输出产品。

【例14】

(1)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海岸线漫长,人多地少。

(2)水土保持林;亚热带经济作物;粮食作物和蔬菜;防护林。

(3)BCDF

(4)该地区资源缺乏,但海运方便,发展海岛旅游业,海水养殖业,海洋渔业,发展进出口加工业和临港工业,但要注意保护海洋环境和防御台风等自然灾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