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a重点讲义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398147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6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 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a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第3章 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a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3章 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a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第3章 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a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第3章 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a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第3章 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a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第3章 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a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第3章 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a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第3章 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a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第3章 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a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第3章 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a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第3章 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a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第3章 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a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第3章 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a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第3章 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a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第3章 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a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第3章 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a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第3章 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a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第3章 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a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第3章 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a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3章 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a重点讲义资料.docx

《第3章 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a重点讲义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 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a重点讲义资料.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3章 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a重点讲义资料.docx

第3章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a重点讲义资料

第2章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

学习目标:

了解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熟悉园林植物露地栽培技术与保护地栽培技术。

掌握园林植物栽培的基本程序和技术要点。

能力目标:

1、掌握主要园林植物的生态适应性;

2、了解本地区气候、地形、地势、土壤种类等自然生态因子,并进行综合分类;

3、能根据各种自然条件,进行树种规划。

4、掌握园林植物栽植技术。

2.1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每一个城镇都应结合当地的具体条件,筛选出一批在当地能较好发挥园林绿化功能的树种,供绿化参考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绿化树种应用的盲目性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使城镇逐渐形成自身的绿化特色。

3.1.1园林植物的适地适树

(一)基本概念

适地适树是使栽植树种的生态学特性(树)与栽植地的立地条件(地)相适应,实现“树’,和“地”的有机统一,达到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的较高水平。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只有按适地适树的原则,将植物栽植在它最适宜生长的地方,才能充分发挥所选树种的最大经济、技术效益,降低成本。

因而,适地适树是园林绿化树术栽培的基本原则,也是其他一切工作的基础。

在园林树木栽培中,“树”与“地”的统一是相对的,两者之间不可能绝对地融洽,也不可能实现永久的平衡。

适地适树的“地”是指栽植树木所处的环境条件,它不仅受到自然力的制约,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即使在初期两者之间是适应的,但这只是暂时的,经过一定的时间,或受人类活动的干扰,或自然环境本身发生变化,很有可能变成不适应。

因而适地适树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二)适地适树的途径

适地适树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种:

1.选择

为特定立地条件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树种,称为选树适地,是在园林绿化工作中最常用也最常见的做法;为特定树种选择能满足其要求的栽植地,称为选地适树,在特定情况下才使用,如种植珍贵树种时,就必须选择适宜的栽植地。

2.改造

当栽植地的立地条件与所选树种的生态学特性不相适应时,应采用适当的措施加以改造。

一般有两种方式:

(l)改地适树:

即采取适当的措施,改善栽植地段立地条件中某些不适合所选树种生态学特性的方面,使之适应栽植树种的基本要求,达到“地”与“树”的相对统一。

如整地、换土、灌溉、排水、施肥和遮阳覆盖等,都是改善立地条件使之适合于树木生长的有效措施。

(2)改树适地:

即通过选种、引种、育种等方法改变树种的某些特性,以适应特定立地的生长。

如通过抗性育种增强树种的耐寒性、耐早性或抗污染性等,以适应在寒冷、干早和污染环境中生长。

还可通过选用适应性广、抗性强的砧木进行嫁接,以扩大适栽范围。

3.1.2园林植物的选择

树种的选择原则:

1.要考虑树种的生态学特性。

主要强调的是树种的适地选择。

2.要使栽培树种最大限度地满足生态与观赏效应的需要。

主要强调的是树种的功能选择。

3.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适合于综合利用,可获得适当比例的木材、果品、药材、油料及香料等产品。

4.苗木的来源广泛,栽培技术简单可行,成本相对低廉。

5.树种病虫害容易控制,无安全和污染环境方面的隐患。

3.1.3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和要求

一、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1.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

在园林绿化种植设计中,首选的树种应该是地方乡土树种。

乡土树种是长期历史选择、地理选择的结果,是最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等生态环境的树种,在园林绿化树种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强调应用乡土树种,并不排斥外来种源的使用。

2.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相配合

我国南方地区,应注意选择适生的落叶树种,适当加大其比例,逐渐改变常绿植物街景,以丰富季相色彩。

3.速生树种与长寿树种相结合

速生树种生长快、容易成荫,能满足近期绿化需要,但易衰老,寿命短,缺乏长期的生态稳定性,不符合园林绿化长期稳定美观的需要,如无性繁殖的杨属、柳属树木及桦木、桉树等。

长寿树种寿命较长,但生长缓慢,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绿化效果。

两者相结合,可以取长补短,能使见效快与效果稳定达到有效的统一。

4.注意地区特色的体现

一般说来,园林地方特色的体现,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以当地著名、为人们所喜爱的树种来表示;另一种是以某些树种的运用手法和方式来表示。

5.树种规划要基本符合森林植被区的自然规律

规划选用树种最好为当地植被区内所具有的树种或在当地植被区域适生的树种。

如引种在当地尚无引种记录的树种,应充分比较原产地与当地的生态条件后再做出试种建议。

对配植树群或大面积风景林的树种,更应以当地或相似气候类型地区自然群落中的树木为模本。

6.尽力营造立体绿化景观

在园林树种种植中,应充分注意复层林结构营造。

最上层应用高大的阳性乔木,其下为稍耐阴的亚乔木,中下层种植耐阴的灌木和地被植物,做到“黄土不见天”,以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丰富园林绿化景观,使城镇绿化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二、园林植物配置的要求:

(一)符合栽培目的

园林树木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应该根据不同的栽培目的合理安排栽植密度。

以观赏为主,则要注意配置的艺术要求。

突出个体美感,以观花、观果为主要目的,一般栽植密度不宜过大,应尽力满足树冠的最大发育程度(即成年的平均冠幅),使树冠能得到充分的光照条件而体现“丰、香、色”的艺术效果。

以防风为主的防护林带,其密度要以林带结构的防风效益为依据。

一般认为,在较大区域内的防风效果,以疏透型结构为最好。

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林,则要求能遮盖地面,并能形成厚的枯枝落叶层,因此栽植密度以大些为好。

(二)符合树种特性

由于各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它们的生长速度及其对光照等自然条件的需求不同,各方面条件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异,栽植密度也不一样。

一般来说,耐阴树种密度可大一些;阳性树种密度过大影响生长发育。

树冠庞大树种不宜过密,而树冠树小的树种则可以适当密植。

(三)符合生境条件

好的生态条件能给树木生长提供充足的水肥,树木生长较快;相反,在较差的生态条件下树木生长较慢。

因此,同一树种在较好的生态条件下配置密度应该小一些,而在较差的生态条件下,配置密度应该大一些。

(四)符合经营要求

为了提前发挥树木的群体效益或为了贮备苗木,可按设计要求适当密植,待其他地区需要苗木或因密度太大将要抑制生长时移植或间伐。

3.1.4园林植物配置的方式、方法和艺术效果

(一)平面配置:

按种植点在一定平面上的分布格局,可分为规则式、不规则式和混合式配置三种。

1.规则式配置

在配置上,做到株行距固定,排列整齐一致,整齐划一,严谨规整(图3.1一1)。

(l)中心式配置:

多在某一绿地空间的中心做突出性栽植,如在广场、花坛等地的中心位置种植单株或具整体感的单丛。

(2)对称式配置:

一般是在某一空间的出人口、建筑物前或纪念物两侧对称地栽植,小游园路的两侧对植。

一对或多对,两边呼应,大小一致,整齐美观。

(3)行状配置:

树木保持一定株行距成行状排列,有单行、双行或多行等方式,也称列植。

一般用于行道树、树篱、林带、隔障等。

这种方式便于机械化管理,能节约成本。

(4)三角形配置:

有正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等配置方式。

正三角形方式有利于树冠与根系的平衡发展,可充分利用空间。

(5)正方形配置:

株行距相等的成片种植。

树冠和根系发育比较均衡,空间利用较好,仅次于正三角形配置,便于机械作业。

(6)长方形配置:

株行距不等,是正方形配置的变形。

(7)圆形配置:

按一定的株行距将植株种植成圆环。

这种方式又可分成圆形、半圆形、全环形、半环形、弧形及双环、多环、双弧、多弧等多种变化方式。

(8)多边形配置:

按一定株行距沿多边形种植。

它可以是单行的,也可以是多行的,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多边形。

(9)多角形配置:

包括单星、复星、多角星、非连续多角形等。

2.自然式配置

亦称不规则式配置,不要求株距或行距一定,不按中轴对称排列,不论组成树木的株数或种类多少,均要求搭配自然。

其中又有不等边三角形配置和镶嵌式配置的区别(图3.1一2)。

3.混合式配置

在某一植物造景中同时采用规则式和不规则式相结合的配置方式,称为混合式配置。

在实践中,一般以某一种方式为主而以另一种方式为辅结合使用。

要求因地制宜,融洽协调,注意过渡转化自然,强调整体的相关性。

(二)按景观的效果配置

1.单株配置

单株配置的孤植树,无论是以遮阳为主,还是以观赏为主,都是为了突出树木的个体功能,但必须注意其与环境的对比和烘托关系。

一般应选择视野比较开阔的地点,如草坪、花坛中心、道路交叉或转折点、岗坡及宽阔的湖池岸边等处种植。

2.丛状配置

丛状配置所形成的树丛,通常由2一10株同种或异种乔木组成,树丛的功能可以遮阳为主兼顾观赏,也可以观赏为主。

树丛的组合,一方面要体现其群体美,另一方面又要表现组成树丛单株树木的个体美。

以遮阳为主的树丛,一般由单一乔木树种组成。

以观赏为主的树丛则可将不同种类的乔木与灌木(应选一些稍耐阴的种类)混交,还可与宿根花卉搭配,使它们在形态和色调上形成对比,构成群体美。

对组成树丛的乔木树种选择与孤植树基本相似。

但树丛整体的抗性一般优于孤植树。

树丛内光照、温度和湿度等气象因子的变化幅度稍小。

3.景观林配置

景观林所形成的树群,株数一般从十几株到七八十株不等。

景观林实际上是由许多树木组合而成的群落,其规模远比孤植树和树丛大。

景观林与树丛的差别,一方面,组成株数的不同,即组成景观林的树木株数比树丛多;另一方面,景观林主要表现出群体美,不能把每一株树的个体美全部表现出来,林冠部分只表现出树冠的部分美,林缘的树木只表现其外缘部分的个体美。

其组成可以是单一树种,也可以是多树种混交;可以是单层林,也可以是复层林。

景观林不但有形成景观的艺术效果,而且由于景观林树群规模较大,其群体抗性和所产生的生态效益要比树丛大得多。

虽然景观林所选的树种不像树丛那么严格,但在树种配置时应注意景观林的整体轮廓以及色相和季相效果,注意种内与种间的生态关系,使得能牲较长的时期内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由于景观林面积较大,在具体规划时,可以按照园林休憩游览的要求,留有一定大小的林间空地,并加以一些辅助设施。

4.篱垣式配置

篱垣式配置所形成的绿篱是由灌木或小乔木密集栽植而形成的篱式或墙式结构,也称为绿墙。

绿篱的主要功能是组合空间,阻挡视线,阻止通行,隔音防尘,美化装饰等。

但不管以什么功能为主,都应体现绿篱的整体美、线条美、姿色美。

一般由单行、双行或多行树木构成,虽然行距较小且不太严格,但整体轮廓鲜明而整齐。

绿篱宽度或厚度较小,长度不定且可曲可直,变型较多;高度20一160cm,甚至210cm不等。

绿篱一般由单一树种组成,常绿、落叶或观花、观果树种均可,但必须具有耐修剪、易萌芽、更新和脚枝不易枯死等特性。

5.带状配置

带状配置所形成的林带,实际上就是带状树群,但垂直投影的长度远远大于宽度。

林带种植点的平面配置可以是规则的,也可是自然的。

但目前在规则式园林中多采用正方形、长方形或等腰三角形等进行配置。

带状配置树种的选择以乔木树种为主,也可用乔木、亚乔木或灌木等多树种混交配置。

对树种特性的要求与景观林相似。

城郊林带的配置应注意园林艺术布局,兼顾观赏、游憩的作用。

6.林分式配置

自然风景区应以营造风景林为主,进行林分式配置。

注意林冠线与林相的变化、林木疏密的变化、林下植物的选择与搭配、种群与种群及种群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应按照园林休憩游览的要求,留出一定大小的林间空地。

每个群落的树种组成或单一或多样,层次结构或单层或多层,年龄结构或同龄或异龄,形式多样,林相丰富。

7.疏散配置

以单株或树丛等在一定面积上进行疏密有致、景观自然的配置方式。

这种配置可形成疏林广场或稀树草地。

若面积较大,树木在相应面积上疏疏落落,断断续续,疏散起伏,既能表现树木个体的特性,又能表现其整体韵律,是人们进行观赏、游憩及空气浴和日光浴的理想场所。

3.1.5各种用途园林植物的配置

各类园林植物的配置如下表:

用途

树种要求特点

应用方式

树种举例

孤植树

主要表现树木的体形美,可独立成为景物供观赏用。

具有高大雄伟、主干通直、树冠开阔宽大、树姿优美的特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且寿命较长,无污染。

可以是常绿树,也可以是落叶树。

通常选用兼具美丽的花、果、树皮或叶色的种类

一般采用单独种植的方式,但也偶用2一3株合栽成一个整体树冠。

定植的地点以在大草坪上最佳,或植于广场中心、道路交叉口,或坡路转角处。

在孤植树的周围应有开阔的空间,最佳的位置是以草坪为基底、以天空为背景的地段

松、柏、银杏、玉兰、凤凰木、槐、榕树、垂柳、樟及栎类等

庭荫树

观赏效果为主结合遮阳。

应根据不同的景区特点侧重应用不同的种类,充分发挥各种庭荫树的观赏特性。

许多观花、观果、观叶的乔木都可作为庭荫树,应注意选择不易催病虫害的树种,不宜选用易于污染衣物的种类,庭院中最好勿用过多的常绿庭荫树

最常用于庭院中。

在园林中多植于路旁、池边、廊、亭前后或与山石建筑相配,或在局部小景区三五成组地散植各处,形成有自然之趣的布置;亦可在规整的有轴线布局的地区进行规则式配植

杨树、槐树、白蜡、白皮松、梧桐、合欢、柳树以及各种观花观果乔木等,种类极为繁多

行道树

行道树选择时应考虑的条件包括:

一是具有较强的抗性,如耐瘩薄、耐高温、耐修剪,生产上能适应不利的环境条件;二是在园林绿化功能上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躯干通直,体型高大,枝叶繁茂,起到遮阳的效果;三是对有害气体有一定的抗御和净化能力,清洁卫生;四是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道路旁栽植

喜树、柳树、水杉、悬铃木、杂交马褂木、枫香、薄壳山核桃、银杏、七叶树、南京锻、广玉兰及雪松等

花灌木

具有美丽的花朵或花序,其花形、花色或芳香有观赏价值的乔木、灌木及藤本植物。

有些可作独赏树兼庭荫树,有些可作行道树,有些可作花篱或地被植物。

本类在园林中不但能独立成景,还可与各种地形及设施物相配合而产生烘托、对比、陪衬等作用

植于路旁、坡面、道路转角、坐椅周旁、岩石旁,或与建筑相配作基础种植用,或配植湖边、岛边形成水中倒影。

可以孤植、对植、丛植、列植、或修剪成为拥架用树种。

可依其特色布置在各种专类花园,依花色的不同配植成具有各种色调的景区,亦可依开花季节的异同配植成各季花园

杜鹃、木槿、含笑、棣棠、海棠、紫薇、腊梅、月季、樱花、碧桃、南天竺、桂花及金丝桃等

藤本类

包括各种缠绕性、吸附性、攀援性、钩搭性等茎枝细长难以自行直立的木本植物。

在园林中有多方面的用途。

在具体应用时,应根据绿化的要求,具体考虑植物的习性及种类进行选择

可用于建筑及设施的垂直绿化,攀附灯竿、廊柱,可使之攀缘于施行过防腐措施的高大枯树上形成独赏树的效果,又可悬垂于屋顶、阳台,还可覆盖地面作地被植物用

木香、紫藤、葡萄、凌霄、木通、地锦、西番莲及素馨等

绿篱

在园林中主要起分隔空间、范围场地、遮蔽视线、衬托景物、美化环境以及防护等作用

花篱、果篱、彩叶筒、枝筒、刺筒等;高篱、中篱、低篱;整形式及自然式

石楠、黄杨、女贞、木槿、海桐及珊瑚树

地被植物

覆盖地面,除草本植物外,木本植物中之矮小丛木、匍伏性或半蔓性的灌木以及藤木均可能用作园林地被植物

 

3.2园林植物露地栽培

园林植物露地栽培,是指完全在自然气候条件下,不加任何保护的栽培形式。

一般露地栽培植物的生长周期与露地自然条件的变化周期基本一致。

露地栽培具有投人少、设备简单、生产程序简便等优点,是园林植物生产、栽培中常用的形式。

露地栽培的缺点是产量较低,产品质量不稳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在露地栽培中,往往有在植物生长发育的某一阶段增加保护措施的做法。

如露地栽培的园林植物采用保护地育苗,有提早开花的效果;盛夏进行遮阳,可防止日灼,提高产品质量;于晚秋至初冬进行覆盖,有延后栽培的作用等。

3.2.1草本园林植物的露地栽培

一.一、二年生草本园林植物露地栽培

在露地栽培的园林植物中,一、二年生花卉对栽培管理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在花圃中应占用土壤、灌溉和管理条件最优越的地段。

(一)播种时期

一、二年生草本园林植物多用播种繁殖,播种时期因地而异。

1.一年生花卉一年生花卉又名春播花卉,大多原产热带和亚热带,耐寒力不强,遇霜就枯死。

一般在春季晚霜过后播种。

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冬季寒冷时间长短不一样,所以各地春播时间不同。

我国南方一般在2月下旬到3月上旬播种,北方在4月上、中旬播种。

为使开花期提前,可以在温室或冷床中提前播种育苗,晚霜过后再移植到露地。

2.二年生花卉二年生草本园林植物耐寒力较强,华东地区不加防寒保护就可安全越冬,华北地区多在冷床中越冬。

二年生花卉多秋播,要求在严冬到来之前进行,第二年春天开花。

二年生花卉秋播适期因南北不同而有所差异,南方较迟,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北方较早,在9月上旬至中旬。

北京地区一般在8月中下旬播种,而一些冬季特别寒冷的地区,如青海、西宁等地二年生花卉多进行春播。

(二)整地作畦

露地栽培一、二年生草本园林植物,要选择光照充足、土地肥沃、地势平整、水源方便和排水良好的地块。

1.整地整地质量与植物生长发育有很大关系。

整地深度根据花卉种类及土壤情况而定。

一、二年生花卉生长期短,根系人土较浅,整地不宜过深,一般控制在20一30Cm。

此外,整地深度还要看土壤质地,沙土宜浅,私土宜深。

整地多在秋天进行,也可在播种或移栽前进行。

整地应先将土壤翻起,使土块细碎,清除石块、瓦片、残根、断茎和杂草等,以利于种子发芽及根系生长。

结合整地可以同时施人一定的基肥,如堆肥和厩肥等,也可以同时改良土壤的酸碱性。

2.作畦一、二年生草花的露地栽培多用畦栽的方式,因地区和地势的不同有一定的差异一。

栽培畦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高畦,用于南方多雨地区及低湿之处,畦面高出地面,畦的两侧是排水沟,便于排水。

畦的高度依排水需要而定,通常为20一30Cm。

另一种是低畦,用于北方干旱地区,畦面两侧有畦埂,便于灌溉。

低畦多采用畦面漫灌的方式,因此,畦面必须整平,松实一致,顺水源的方向微有坡度,以使水流通畅。

畦面宽100。

m,畦埂和畦沟宽为20cm。

(三)移栽

一、二年草本园林植物多用种子繁殖。

生产中集中育苗,经苗床管理、抚育后再移栽至盆钵或田间。

1.假植与定植一、二年生草本园林植物的移植有两种情况,一是幼苗栽植后经一定时期的生长,还要再进行移植,称为假植。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假植与苗木起苗后到栽植前的假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是幼苗栽植后不再移植,称为定植。

幼苗在苗床经一段时间生长后,逐渐拥挤,但苗本身还没有达到可以定植的标准或季节还不适宜于定植,此时需分栽1一2次,这就是假植。

假植的主要作用是:

增加幼苗的营养面积,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促使幼苗生长健壮;移植时切断主根,可促使侧根发生,再移植时易成活;移植有抑制生长的效果,使幼苗株形紧凑,观赏效果好。

2.移植的方法移植的方法可分为裸根移植和带土移植。

裸根移植主要用于小苗和易成活的大苗。

带土移植主要用于大苗。

移植时间应在幼苗水分蒸腾量最低时进行。

因为,移植时必然损伤根系,使根的吸水量下降,减少蒸腾量,可降低植株萎蔫程度,有利于成活。

在无风的阴天移植较为理想。

天气炎热时应在午后或傍晚进行。

移植时边栽植边喷水,一畦全部栽植完后再进行浇水。

栽植的株行距依花卉种类而异,生长快者宜稀,生长慢者宜密;株型扩张者宜稀,株型紧凑者宜密。

假植与定植的株行距也有不同,假植比定植的密些。

移植的具体方法如下:

(l)起苗。

起苗应在土壤湿润的条件下进行,避免掘苗时根系受伤。

如果土壤干燥,应在起苗前一天或数小时前充分灌水。

裸根移植的苗,用手铲将苗带土掘起,然后将根群附着的土轻轻抖落。

注意,不要把细根拉断或使其受伤。

然后立即进行栽植,避免根系长时间暴露在烈日曝晒或强风吹击之处。

带土移植的苗,先用手铲将四周表土铲开,然后从侧下方将苗掘起,尽量保持土佗完整。

为保持水分平衡,在苗起出后,可摘除一部分叶片以减少蒸腾,但不宜摘除过多。

(2)栽植。

地栽的方法可分为沟植和穴植。

沟植是依一定的行距开沟栽植,穴植是依一定的株行距掘穴或用移植器打孔栽植。

裸根苗栽植时,应将根系舒展在穴中,防止根系卷曲。

为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覆土时用手将土稍加按压。

按压时用力要均匀,不要用力按压茎的基部,以免压伤。

带土佗的苗栽植时,在土沱的四周填土并按压。

按压时,防止将土佗压碎。

栽植深度应与移植前的深度相同。

栽植完毕,用细喷壶充分灌水。

定植大苗常采用畦面漫灌。

第一次充分灌水后,在新根未发之前不要过多灌水,否则易烂根。

此外,移植后数日内应遮庇强烈日光,以利恢复生长。

(四)灌溉

露地栽培虽然可以从天然降雨中获得部分水分,但天然降雨不均匀,且不能完全满足花卉生长的需要。

特别是干旱缺雨季节,缺水对花卉生长影响很大。

所以,在管理上还要进行灌溉,以满足花卉生长的需要。

灌溉可分为地面灌溉、地下灌溉、喷灌和滴灌等。

一、二年生草本花卉露地栽培主要采用地面灌溉。

地面灌溉的方法主要是畦灌和浇灌。

1.畦灌我国北方气候干燥、地势平坦的地区一般采用此法。

2.浇灌面积较小或土壤不太干燥的情况下常采用此法。

灌溉用水以软水为好,避免使用硬水。

最好用河水,其次是池塘水和湖水。

工业废水常有污染,对植物有害,未经处理不可使用。

井水温度较低,对植物根系发育不利,应先将井水抽出储于水池内,等水温升高后使用。

有泉水的地方可用泉水灌溉。

灌溉的次数及时间,北京的花农常在移植后连续灌水三次,称为“灌三水”。

即在移植后随即灌水一次;过3天后第二次灌水;再过5一6天灌第三次水。

每次要把畦水放满。

“灌三水”后进行松土。

一般的幼苗在移植后均需连续灌水三次,有些花苗移植后易恢复生长,灌水两次就可松土,不必灌第三次水。

生长较弱的花苗移植后不易恢复,可在第三次灌水10天后,灌第四次水。

灌水后松土,以后进行正常灌水。

灌水量和灌水次数根据季节、土质和花卉种类不同而定。

夏季和春季干旱时期应多灌水。

灌水时间因季节而定。

夏季灌溉应在清晨和傍晚进行,这时水温和土温相差较小,不影响根系的活动。

冬季灌溉应在中午前后进行,因冬季早、晚气温较低。

(五)施肥

一、二年生草本园林植物生育期短,植株比较矮小,对肥料的需求量相对较少。

生产实践中,为减少栽培过程中追肥的次数,特别是为了改良土壤,一般也施用基肥。

基肥多选用腐熟的有机肥,如厩肥、堆肥、油饼或粪干等。

厩肥及堆肥多在整地前翻人土中,粪干及豆饼等在移植前进行沟施或穴施。

一些无机肥料也可以作为基肥,如过磷酸钙、硝酸钱等。

栽培过程中,为补充基肥的不足,满足花卉不同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还需进行追肥。

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在幼苗时期的追肥,主要目的是促进茎叶的生长,氮肥成分可稍多一些。

在以后的生长期间,应逐渐增加磷、钾肥的比例。

栽培土壤肥力较差或生长期长的花卉,追肥次数应多一些。

施肥前要先松土,以利根系吸收。

施肥后要及时浇透水。

不要在中午前后或有风的时候施追肥,以免伤及植株。

施追肥时肥液浓度要小,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

选用化学肥料作追肥,要严格掌握施用浓度。

当花卉植株急需养分补给或遇土壤过湿时也可采用根外追肥。

(六)整形与修剪

1.整形一、二年生草本花卉的整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丛生式。

生长期间进行多次摘心,促使发生多数枝条,全株成低矮丛生状,开出多数花朵。

如蕾香蓟、矮牵牛、一串红、波斯菊、金鱼草、美女樱、百日草、蝴蝶花、半枝莲等。

(2)单干式。

只留主干,不留侧枝,并将所有侧蕾全部摘除,使养分集中于顶蕾。

如独本菊的整形。

这种方法可充分表现品种的特性。

(3)多干式。

留主枝数个,能开出较多的花。

如大丽花留2一4个主枝,菊花留3、5、9枝,其余的侧枝全部剥去。

2.修剪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