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农产品检测站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3983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17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丘市农产品检测站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商丘市农产品检测站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商丘市农产品检测站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商丘市农产品检测站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商丘市农产品检测站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商丘市农产品检测站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1页
商丘市农产品检测站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1页
商丘市农产品检测站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1页
商丘市农产品检测站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1页
商丘市农产品检测站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1页
商丘市农产品检测站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1页
商丘市农产品检测站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1页
商丘市农产品检测站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1页
商丘市农产品检测站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1页
商丘市农产品检测站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1页
商丘市农产品检测站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1页
商丘市农产品检测站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1页
商丘市农产品检测站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1页
商丘市农产品检测站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1页
商丘市农产品检测站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商丘市农产品检测站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x

《商丘市农产品检测站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丘市农产品检测站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商丘市农产品检测站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x

商丘市农产品检测站项目可行研究报告

商丘市农产品检测站项目可行研究报告

商丘市梁园区农副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中心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草)

 

第一章项目摘要

1.1项目名称

商丘市农副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中心项目

1.2 建设性质:

新建

1.3承建单位及法人代表

承建单位:

商丘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梁园区分局

法人代表:

李东玉

1.4建设地点

商丘市梁园区路号

1.5项目建设目标

项目建成后,农副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将达到国内同类同级检测中心先进水平,形成区域性食品和农副产品安全监测中心。

同时,建立立足梁园区,覆盖全商丘市,进而辐射苏鲁豫皖四省周边地区的快速应急检测队伍,为全区、全市乃至周边四省农副产品和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提供支持和保障。

为此,项目建设将要达到以下目标:

1、检测条件。

配备保障商丘市农副产品检测所需要的设备,设备配备率和完好率达到100%,实验室的使用面积、布局和环境条件能与承担检测的任务相适应。

2、检测能力。

提高全市、全区主要农副产品等方面有关理化、卫生参数的检测能力,检测范围能完全覆盖全市及周边四省主要农副产品,能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市地方标准对农副产品质量、安全、工艺、性能等参数进行检测。

年检样品达36000份,月均3000份。

3、检测水平。

能保证所有检测项目参数的检出限、准确度,满足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实现农副产品的关键质量安全参数的最小检出限和检测精密100%,主要农副产品的90%以上的检测参数的最小检出限和检测精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1.6项目建设内容

1、建设商丘市农副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中心大楼,建筑占地面积3亩,四层,建筑面积4000m2,总占地面积6亩;

2、装修商丘市农副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中心实验室,总面积为1625m2,其中控温控湿面积1625m2;

3、购置配置农副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仪器108台(套);

4、购置快速应急检测车辆2部;

5、给排水工程;

6、供电工程;

7、采暖通风工程;

8、计算机网络系统;

9、人员培训。

1.7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1.7.1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2100万元,分列如下:

1、征地6亩费用420万元;

2、工程建设费用560万元(含车库);

3、实验室装修费用70万元;

4、购置农副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仪器费用750万元;

5、购置快速应急检测车辆2部,费用150万;

6、工程建设其他费用80万元;

7、预备费用70万元。

1.7.2项目资金来源

本项目资金来源渠道如下:

1、中央预算内投资970万元;

2、地方配套投资1130万元;

1.8项目建设期限

从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项目建设期2年。

分为三个阶段:

1、项目准备阶段10个月:

2012年8月——2013年5月完成初步设计及审批;土建工程招标和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招标;进行人员培训等前期工作;

2、项目实施阶段11个月:

2013年6月——2014年4月完成土建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装修等工程;

3、项目验收阶段3个月:

2014年5月——2014年7月完成仪器设备采购、安装与调试;完成项目建设,组织项目验收。

1.9项目效益分析

1、提高农副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能力。

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增强商丘市及商丘市农副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的能力和水平,及时监控农副产品毒物残留量和有害物污染,使之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大幅度提高商丘市及周边地区农副产品的合格率和优等率。

2、强化突发性食品和农副产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通过加强应急检测能力建设,有效地对当地及周边地区突发性食品和农副产品安全事件实施检测支持,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确保处置措施正确高效,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

3、保护城乡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通过实行农副产品的安全检验与检测,可使城乡消费者吃上放心食品,增强对农副产品质量安全的保证力度,为农副产品进入更广阔的市场创造有利的条件。

4、提高农副产品质量。

通过项目实施,可以因地制宜科学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标准化、无公害农业,实现质优价升,全面提升农副产品的品位和档次,全面增加农副产品的附加值。

5、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将加强对农副产品生产环境及生产过程的监控,减少农业投入品中的有害有毒物质的残留和生态环境的污染,达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使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

1.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建设目标

1

每年检验项次

36000

检测中心指标

1

建筑面积

平方米

4000

2

实验室面积

平方米

1625

3

控温控湿面积

平方米

1625

4

办公及公共面积

平方米

2375

含大厅、楼梯间、走廊、卫生间、车库、接待室、会议室、计算机中心等

仪器设备购置

台(套)

108

应急检测车辆购置

2

辅助设施

若干

含中台、边台等

技术培训

10-15

建设期限

2

劳动定员

32

项目总投资

万元

2100

1

征地费用

万元

420

2

工程建设费用

万元

560

3

实验室装修费用

万元

70

4

购置检测仪器费用

万元

750

5

购置应急检测车辆

万元

150

6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80

7

预备费用

万元

70

资金筹措

万元

2100

1

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

万元

970

2

地方投资

万元

1130

1.1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

6、《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国发〔2012〕9号)

7、《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12〕20号)

8、《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国家计委计办投资[2002]15号);

9、《中华人民共和国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

10、建设方提供的其它资料。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食品及农副产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食品及农副产品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产业,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副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农副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

大幅提高农副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战略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

“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

”要求“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检查和不良反应监测等食品药品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建设。

加强基层快速检测能力建设,整合社会检测资源,构建社会公共检测服务平台。

”《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国发〔2012〕9号)中明确指出:

“把安全为先作为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

加强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提高质量安全保障能力,科学处置质量安全事件,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把夯实基础作为质量发展的保障条件。

推进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以及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不断完善有利于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

”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食品质量安全和重点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的质量基础。

”要求“加快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体系建设。

推进技术机构资源整合,优化检验检测资源配置,建设检测资源共享平台,完善食品、农产品质量快速检验检测手段,提高检验检测能力。

加强政府实验室和检测机构建设,对涉及国计民生的产品质量安全实施有效监督。

提高检验检测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社会公信力。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12〕20号)提出“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检验检测和风险监测等技术支撑体系更加科学完善,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诚信意识普遍增强,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食品安全总体水平得到较大幅度提高。

”要求“扩大对食用农产品的例行监测、监督抽查范围,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和生产加工环节。

”还要求“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严格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和管理,科学统筹、合理布局新建检验检测机构,加大对检验检测能力薄弱地区和重点环节的支持力度。

由此可见,建立商丘市农副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中心,加强农副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促进标准化、无公害农副产品的生产,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要求的。

2.1.2宏观发展与项目的战略意义

商丘市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主产区,常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20亿斤左右,占全国的九十分之一,占河南省的九分之一,被誉为“豫东粮仓”。

商丘市梁园区位于豫、鲁、苏、皖四省接合部,是商丘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信息中心,是四省周边地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全区面积960平方公里,人口82万。

区位优势明显,交通通讯便捷。

陇海铁路与京九铁路、105国道与310国道、连霍高速与济广高速均在梁园区交汇,形成铁路、公路、高速路三个黄金“米”字形交通枢纽。

梁园区地处黄淮平原,光照充足,是全国商品粮、棉基地和重要的农副产品产区,盛产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芝麻、花生、水果等农副产品,在全市乃至全省举足轻重。

农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既关系到全区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全市、全省及周边广大区域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影响极大。

当前在我国中原崛起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发展现代农业,而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追求产品数量的发展模式与增长方式,走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益同步增长的发展道路,这对全面提高农副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消费,大幅提高农副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优质农副产品品牌化、效益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进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2.1.3项目由来

为保障食品及农副产品质量安全,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消费,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09年2月28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

“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要求“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检查和不良反应监测等食品药品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建设。

加强基层快速检测能力建设”《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国发〔2012〕9号)中明确指出要:

“推进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以及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2012年7月,国务院(国发〔2012〕20号)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

“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检验检测和风险监测等技术支撑体系更加科学完善”。

要求“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加大对检验检测能力薄弱地区和重点环节的支持力度。

”还要求“提高应急风险评估、应急检验检测等技术支撑能力”等等一系列精神。

中央政府逐年加大对食品,特别是农副产品质量检测的投入,都为本项目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商丘市梁园区物产资源丰富,市场规范繁荣,交通四通八达,食品及农副产品产业十分发达。

农业方面,是全国商品粮、棉基地和重要农副产品产地,又是国家黄淮海平农业开发区,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芝麻、花生、葡萄、草莓等粮、经作物;生产加工领域,有白象面粉、百分食品、阿凡提食品、傲龙食品、金远大面粉等一批大型企业,形成支柱性行业;流通领域,商丘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是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规模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被国家有关部门确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农业部定点市场”、“商务部第一批重点联系市场”、“国家农副产品绿色批发市场”、“全国农产品综合批发十强市场”等称号。

交易辐射全国30个省、市、区,2011年交易额超过150亿元。

提高农副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标准化、无公害农副产品是必由之路。

而建立健全农副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发展标准化、无公害农副产品生产、确保农副产品质量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要求、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保障。

针对梁园区农副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条件、能力、手段相对滞后的状况,在商丘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区委、区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确定了本项目建设。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保障农副产品消费安全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副产品质量安全日益受到重视。

近年来,肥料、农药、化肥、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动植物激素等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在促进农副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农副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

加之“三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污水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导致农副产品污染和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加上动物疾病的频繁发生,严重威胁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苏丹红、瘦肉精、有毒大米、地沟油、三聚氰胺奶粉等食品、农副产品安全事件触目惊心,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人们对食用产品的恐慌。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和营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生产标准化、无公害、绿色食品已成为消费者的迫切愿望和生产单位面临的新课题。

建立健全农副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从源头上、生产全过程及加工过程按标准化、无公害产品质量要求生产、加工,可以有效保证产品的安全和质量,防止突发性和群发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2.2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

农业结构调整是近年来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

建立健全农副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可以为全面开展农副产品品种和品质的普查和筛选工作,监测分析区域内的生态条件和资源优势,引导科学调整种植、养殖结构,指导农民或农业企业根据市场需要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种子,提高农副产品品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形成优势产区或特色农副产业,培育和发展品牌农业。

同时适时对农副产品产地环境、投入品等的检验检测也有利于摸清农副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为指导农民按标准化技术组织生产,逐步提高农副产品的整体质量安全水平提供保障。

2.2.3促进农副产品质量与国际接轨,增强农副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副产品将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与国外同类产品展开竞争。

为保护国内农副业产业发展和本国农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世界许多国家纷纷利用WTO的有关规则,特别是世界贸易技术壁垒协定(TBT)和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控制国外产品、保护国内产业。

我国生产的农副产品,在价格上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是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

但是近年来发达国家以质量安全为由纷纷设置技术性壁垒,导致我国农副产品出口屡屡受阻,尤其是在最近几年,这种态势有逐步加剧的趋势,我国农副产品出口相继遭到美国、日本、韩国、欧盟等国的壁垒。

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民和农业企业的利益。

在农副产品出口时,许多项目国内检测不了,质量安全状况家底不清,到达贸易口岸才查出问题,不但使出口企业蒙受损失,也使贸易国对我国农副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产生了怀疑。

因此,加强农副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已成为维护农民和农业企业权益,扩大农副产品出口的当务之急。

2.2.4确保农副产业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和需要。

商丘市梁园区的农副产品产业不仅是全区的支柱性产业,在全市也有重要影响,在苏、鲁、豫、皖四省周边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地位,梁园区不仅有多个省级以上标准化、无公害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而且有多个大型骨干生产加工企业,还有国家级的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加之得天独厚的交通、地理优势,形成了一条龙的农副产品产业链,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典型意义。

随着产业规模日益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加上工业“三废”和城市污水的排放,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资源的衰竭。

开展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和环境监测等工作,保障生产全过程及加工过程按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要求进行生产和加工,是确保农副产业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和需要。

总之,建立健全农副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需要,是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是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的基础,是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建设检验检测体系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第三章市场预测与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3.1我国农业及农副产品生产现状

2011年,我国实现粮食总产10928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4年超过1万亿斤;肉类总产7850万吨,比上年增长2.6%;禽蛋总产2760万吨,比上年增长1.5%;奶类总产3740万吨,比上年增长0.2%;水产品5350万吨,比上年增长4.6%;蔬菜6.37亿吨,比上年增长3.1%;水果1.31亿吨,比上年增长6.7%。

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800元,比2010年增加650元。

农副产品中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6.8%、99.6%和96.7%。

农副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0万亿元。

3.2国内市场前景分析

3.2.1水产品

我国水产品消费量大约是年人均33kg左右,相对日本人均100kg的消费量差距甚大,我国是人口大国,消费提升的空间极大;目前精加工的鱼片、鱼糜等水产方便食品的消费量,每年都在以10%的幅度增长,预示着作为大宗鱼的四大家鱼为主的养殖品种消费量增加;同时随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快捷的速冻食品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据有关资料介绍,61.6%的人购买过速冻食品,50%的人购买过方便菜肴,由此可见,经过加工的水产品越来越受人们喜欢,水产品国内市场前景看好。

3.2.2畜产品

猪肉是国计民生的战略产品,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也是猪肉的消费大国,人均猪肉占有量31.46kg,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猪肉是我国人民主体肉食品的地位难以动摇,且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的人均肉类消费量将有较大幅度增长,肉类同比需求会呈现增长趋势。

3.2.3禽蛋市场

禽蛋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水平,越来越受人们所喜欢,随着国内GDP持续平均增长10%,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逐步提高,食品结构也由单一结构向食用高蛋白、风味独特的禽蛋市场转变。

3.2.4粮食

我国人口众多,已解决粮食问题,并且自给有余。

随着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粮食作物的需求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市场前景看好。

3.2.5蔬菜

我国蔬菜瓜果类自给自食,少量出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数量不是追求目标,质量渴望提高,有广阔空间。

3.3国际市场前景预测

3.3.1水产品

国际上速冻鱼片供不应求,日本人均消费100kg水产品,消费潜力极大。

世界主要淡水鱼生产国只有美国具有优势,但美国鱼产品以鲑鳟及鱼回鱼为主,产品种类不具可比性,且由于其劳动力价格高,产品在价格上不具有优势;同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消费国,年需求量在8万吨以上,其本土生产量只有1.8万吨。

水产品国际市场前景广阔。

3.3.2畜产品市场

我国牲猪产品出口额为9.83亿美元,鲜冻猪肉出口量26.89万吨,加工猪肉出口量14.99万吨,出口猪杂碎573.83万吨,活猪出口171.96万头;牛肉出口量为2.74万吨,加工牛肉出口量3.34万吨,牛杂碎出口量172.54万吨,活牛出口额3659.02万美元;羊肉出口额6675.57万美元,可见,世界市场潜力巨大,前景看好。

3.3.3禽蛋市场

我国家禽产品出口额9.32亿美元。

鲜蛋出口蛋为9.42亿枚,美国为禽蛋主要生产国,但是其价格同比大幅提高,给我国禽蛋出口带来了无限商机。

3.3.4粮食

我国谷类出口除玉米下降外,其它品种出口同比大幅增长,随着新品种开发,技术含量的增加,谷物类出口将会进一步攀升。

3.3.5蔬菜

我国蔬菜进出口比例为1:

43.8。

由于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廉价,加上品种质量的提高,价廉物美的蔬菜瓜果类产品将会在国际市场占据不小的份额。

3.4国内外农副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进展

农副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食品安全、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而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世界各国都对此高度重视。

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和韩国等发达国家为了提高农副产品品质,增强本国农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以及限制其它国家农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农副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一套完整的监督检测控制体系。

目前,国外对农副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测的方法主要是多组分同时测定,如农药残留检测,德国DFG方法可检测325种农药,美国FDA多残留检测方法可检测360种以上农药,相应的仪器设备主要是气质联用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

对重金属的检测,多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或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仪。

其次,在仪器的数量上,国外农副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机构同一种仪器有许多台件,能同时完成大量的检测工作,增强了对市场的迅速反应能力,能满足市场和进出口监督检测时间快短的要求。

第三,在仪器设备的配置上,前处理设备自动化程度很高,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目前,我国现阶段还存在着仪器设备、技术力量、网络体系和机构设置等方面严重不足,与国外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本项目的实施,按照国外发达国家或国际通用标准的农业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副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要求和自身检测存在的差距建设,可以大大提高现有农副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综合技术能力,通过资源整合有效地完成农副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监测任务以及其他各类相关监督检测任务,对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贸易各环节进行全方位监控,全面提高农副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保护广大消费者身心健康。

3.5市场需求及前景分析预测

3.5.1梁园区农副产品生产情况

现阶段,按照农副产品生产“安全、优质、高效”发展趋势,加强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检测和标准化、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认定管理工作,建立商丘市农副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中心,能够更好促进绿色农产品生产认证工作,丰富农副产品市场,保障广大城镇居民身心健康,与此同时明显增加农民收入。

当前农业生态环境和农副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农副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已成为商丘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梁园区是全国商品粮、棉基地和重要农副产品产地,又是国家黄淮海平农业开发区,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芝麻、花生、葡萄、草莓等粮、经作物。

2011年农业总产值完成26.5亿元。

全区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35万亩,间作套种面积30万亩,订单小麦10万亩,粮食总产5.4亿公斤。

全区发展蔬菜种植面积21万亩,蔬菜总产量11.5亿公斤,总产值9.9亿元。

由于优越的地理、气候特点,所生产出的粮食、水果、蔬菜及其他等农副产品品质好,口感好,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具有较大的市场容量和市场潜力。

3.5.2农产品质量检测需求及前景分析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