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研讨会材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398554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研讨会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研讨会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研讨会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研讨会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研讨会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高考研讨会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高考研讨会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研讨会材料.docx

《高考研讨会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研讨会材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研讨会材料.docx

高考研讨会材料

高考研讨会地理讨论材料

2013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及应考情况反思

一、试题分析

2013年是实行新课标高考的第一年,纵览全卷,试题模式与考试说明完全一致。

与往年相比,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地理试题整体呈现强调基础,难度不大的特点。

试卷紧扣课程标准,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地理学科特征明显。

除文字表述外,地图、表格等表达方式是地理学的特色,今年的高考地理试题明显延续了地理一贯“无图不成题”的特点。

全卷共有7幅图,其中图像包括区域图、示意图、等值线分布图等。

试题以地图为载体,联系其他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析图和从地图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凸现了地理学科的特色,如选择题第1~2题对人口迁移知识的考查就是最明显的体现。

2、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兼顾,略侧重自然地理。

2013年自然地理占总分76分,其中在选择题中涉及9道题,简答题中36题、37题的

(1)、

(2)(4)小题共计76分,人文地理部分共计24分。

主要考查了地图知识、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内容和农业区位等人文地理内容,还兼顾了旅游、灾害和环境保护,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思维方法的运用作为了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讨和论证问题”四项综合能力为主要考核目标,表达与渗透出深刻的地理学思想。

如:

选择题1~2题考查人口迁移,3~5题考查地膜覆盖的基本常识,6~11题考查气候问题,36~37都以植被为切入点,考查了相关问题。

这些内容永远是地理的核心内容,强调考查学生思维品质,以及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3、注重与社会实际结合,彰显地理的学科价值。

题目与社会实际结合紧密,选择题1~5、简答题36、选作题43涉及人口、水源、外来物种入侵等现实现象及问题。

题目的开放性及材料的鲜活突出了地理学科的时代性。

36(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8分)”充分体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及辩证的思维。

43题涉及我国东北受寒潮影响,粮食质量和产量的变化。

这些题的突出特点就是让学生从书本回归到活生生的现实当中。

4、突出主干知识,能力立意。

河流、气温、等高线、经纬网等这些地理学科的核心要素,通过选择题6、7、8、9、10、11及简答题37

(1)、(4)、43题呈现出来,不回避重点,题目不偏不难,稳定性好。

另外,由于今年考题仍然没有出现地球运动有关内容,难度明显降低。

与往年相比而言,今年试题显然难度较小。

二、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1、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不透彻,在命题由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变中,抓牢双基是重中之重。

2、关于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不强。

在平时的学习中,考生对综合性较大的题目轻易放弃或依赖老师的讲解,从而没有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

3、答题不规范,尤其是综合题,要点不分,术语混乱等现象严重。

三、对2014年高考的启示

众所周知,在整个高考复习过程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想,在备考过程中,我们应抓两手工作。

一手抓“硬件”---牢固双基,培养思维;一手抓“软件”---关注时政,关注人文。

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讲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教学策略,尽大可能地提高考生的学习有效率和学习积极性。

简言之,复习一定要以“学生记,学生练,学生思,学生悟”为主,切忌教师满堂灌、唱独角戏。

2014年高考地理复习计划

一、高考三轮复习计划

一轮复习时间(8月---2013年2月):

对教材进行知识系统梳理、夯实基础、构建网络。

二轮复习时间(3月---4月):

对高考主干知识进行专题梳理、适度综合,优化训练,提高能力。

三轮复习时间(5月---高考前):

综合模拟训练,题目引路,查缺补漏、回归教材,规范提高。

二、高考复习策略

一轮复习

关键:

夯实基础,构建网络

在高考地理复习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扎实掌握地理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这也是地理新课标的基础目标。

所以,在高考地理复习过程中既要抓基础知识,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

重视基础知识的全面、准确掌握,抓住学科内最基本、最常见的主干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策略:

要在重视课标,研究考纲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整合,构建网络;对于地球地图和自然地理应重在掌握规律;对于区域地理要加强定位;对于选修模块要进行整合处理。

二轮复习

关键:

专题复习,构建模型

一轮复习的重点是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轮则侧重能力培养,同时对第一轮复习中所遗漏的知识点、薄弱点进行补充,有重点的进行突破。

专题复习要求我们变换角度,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学过的知识和已经具备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运用于解决问题。

在专题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方法的指导、增强运用、提高技能、分析错误原因、分析解题思路,最终达到概念区别、原理理解、规律运用、语言规范、技巧熟练的目标。

策略:

1.专题复习,提升能力

(1)知识类专题:

①.地理概念理解、区别。

②地理原理理解、分析。

③地理规律分析、应用。

④地理特征描述、分析。

(2)能力类专题:

①提取信息能力。

②空间定位能力。

(3)热点类专题。

2.构建模型,提炼方法

二轮复习时要运用教材中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基本规律,提炼答题方法,构建答题框架,使学生明确怎么表述地理特征,怎么阐释地理成因,怎么评价区域发展条件。

三轮复习

关键:

模拟演练,迁移应用

在三轮复习中,通过一、二模考试,反思一、二轮复习,采取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通过教师精编试题,限时训练,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高考所需要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通过模拟实战,训练学生的应试技巧、考试的意志,调试学生的心理,把学生的状态调整为最佳。

策略:

(1)模拟考试,重视总结反思:

针对模拟考试,做好统计分析、找出学生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反思教学工作,从而调整复习进度,采取有针对性、诊断性的专项训练。

(2)限时训练,重在提高实效:

针对模拟考试出现的问题,找到学生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组编试题,如对选择题、综合题进行专项限时训练,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答题速度和答题准确度。

(3)适应训练,进行模拟实战:

按照高考的时间、科目顺序,进行文综适应性训练,模拟实战,训练学生答题顺序、答题速度、答题的时间分配,培养良好的应试心理。

(4)回归教材,查缺补漏:

临近高考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回归教材,浏览教材,根据教材目录再现主干知识和重要考点,并将重要的考点落实到地图上。

三、具体方法措施

1、互相探讨,体现集体备课优势。

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地理组全体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研讨教法,尤其需要认真研究高考模式,研究教学及复习的对策,体现集体备课的优势。

降低重心、夯实基础、体现教学重难点。

2、夯实“三基”,查漏补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教育质量的提高也主要是依靠课堂教学来完成。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必须优化课堂教学。

要知道,学生学习的提高不在于教师讲解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

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做好以下工作:

(1)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网络,使书本知识系统化、结构化,逻辑化,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把握。

(2)通过全面系统复习,进行查漏补缺,综合运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掌握大纲规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基本思路和方法。

(3)帮助学生理解规律、总结方法,提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课时,一般以中档题为主,要做到精讲精练。

上课可通过如下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①复习上节课的重点知识,②讲解本节课的基础知识,③本节课知识规律的提升,④当堂练习重点知识或者记忆重点知识。

每节课的讲解在于抓住核心知识,从知识到能力的运用,要避免像高一一样的地毯式上课。

每堂课要留几分钟时间,要求学生自我练习巩固。

3、注重习题的精选及批改

对于单元测试和月考,要认真组题。

试题内容结构要进行综合把握,即前阶段和本阶段内容各占一定比例。

防止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遗忘,不漏死角,滚动性的复习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

第一轮复习过程中,把主要精力放在占总试题中80%的中档题和基础题上。

把主攻点定在记忆的恢复,知识系统的梳理,基本技能的训练,典型问题熟练解答等方面,避免过早地把精力过多地用到难题上,造成基础不牢。

学生的月考试题要认真批改分析,找到学生的问题所在,做好统计,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4、注重学生答题习惯的培养

(1)尽早训练答题规范,形成正确的答题习惯

在第一轮复习的习题训练中,要格外注意对学生解题技巧的培养。

养成使用规范地理术语、正确书写、仔细审题等良好学习习惯。

(2)建立错题集,促进反思

有不少的学生由于思维定势,总在同样的问题上反复犯错。

对此,要求学生建立错题集,把每次考试的错题汇编起来,用红笔修改,并写上解题思路和反思。

从而指导学生及时反思,促进其解题能力的提升。

在考前的半个月,学生的主要作业是看“错题集”,在临考前看,就相当于考前清醒剂,能够尽量避免在考试中再犯同样的错误。

5、重视地理能力的培养

(1)地理计算能力

如时间、日期、太阳高度、比例尺、海拔、气温、气压、人口增长、经济数据的统计等,都涉及到计算问题。

地理计算实质是地理与数学的综合,是在地理原理指导下的数学运算过程,其中掌握地理原理是培养地理计算的关键。

对于地理的计算,根据地理原理总结出公式,然后让学生去“套”,同时要像做数学题一样,多算多练,做到“熟能生巧”。

(2)读图分析和空间思维能力

新课标的高考题很多是考察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为此,可围绕地图展开相关教学工作。

首先科学指导学生,学会读图和用图,将相关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

其次,通过典型的习题练习,实现学生由知识到能力的迁移,准确进行空间定位。

(3)地理信息的提取与分析能力

地理试题中,提供信息的载体多种多样,主要有文字信息、图像信息、表格数据信息等。

对提供的图文背景材料进行仔细的阅读和分析判断应成为教学常规。

对此,平时训练要重视信息提取与处理的过程,不能只看答题结果。

应有意识地强化对地理信息的提取,以及分析处理能力。

6、发挥教研组优势,研究高考题

组内教师要互相多听课多探讨。

取长补短,改进教学,共同进步。

促进地理教学的进步以及学生成绩的上升。

研究近五年的新课标全国卷高考题,把握考试的方向以及规律。

将考点最核心的知识落实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摆脱题海战术,摆脱过多无效的讲解。

7、抓好边缘生的地理单科成绩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分类指导的方法进行教学。

对于尖子生、中等生、边缘生和艺术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深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可以建立边缘生档案,以及采用面批面改的方式进行。

既要讲评知识点;又要是指导做题方法和技巧。

争取抓好边缘生的地理单科,为班级完成任务做贡献。

8、关注热点,拓宽视野,学以致用

近年高考试题的特征之一就是题目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很多题目是以热点、焦点问题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或切入点来创设问题情境的。

目前地理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热点、焦点问题主要有:

人口的过度增长与人口迁移、城市化、水土流失、沙漠化、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大气与水污染、生态灾难、西部大开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地区冲突(如中东)、石油问题等等。

热点再热,也是考查主干知识的载体,因此热点复习应着力搭建热点与知识的桥梁,实现热点与知识点的对接。

201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