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集广播专题节目 三 四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398689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集广播专题节目 三 四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六集广播专题节目 三 四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六集广播专题节目 三 四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六集广播专题节目 三 四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六集广播专题节目 三 四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六集广播专题节目 三 四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六集广播专题节目 三 四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六集广播专题节目 三 四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六集广播专题节目 三 四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六集广播专题节目 三 四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六集广播专题节目 三 四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六集广播专题节目 三 四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六集广播专题节目 三 四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六集广播专题节目 三 四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六集广播专题节目 三 四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六集广播专题节目 三 四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六集广播专题节目 三 四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六集广播专题节目 三 四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六集广播专题节目 三 四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六集广播专题节目 三 四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集广播专题节目 三 四集.docx

《六集广播专题节目 三 四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集广播专题节目 三 四集.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集广播专题节目 三 四集.docx

六集广播专题节目三四集

(开始曲《红旗颂》···)

“内蒙古乌兰浩特人民广播电台!

“内蒙古乌兰浩特人民广播电台!

······

(解说)1950年11月1号,祖国北疆草原升起一道绚丽的彩虹,从红城乌兰浩特发出的响彻长空的电波,宣告了内蒙古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

到2010年的11月1号,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走过了整整60年的光辉历程。

(激昂雄浑的音乐扬起 渐弱 数秒压混)

六十年沧桑岁月,六十年声震长空;

六十年薪火相传,六十年辉煌征程!

六十年,内蒙古广播事业薪火传承,继往开来;

伴随着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崛起,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不断发展壮大,实现着一个又一个历史性的跨越。

在纪念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成立6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让我们一起聆听那些往日的声音,一起探寻那曾经的足迹。

让我们共同开启一段难忘的声音之旅,共同见证内蒙古人民广播事业的灿烂和辉煌。

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大型系列广播专题《声音·内蒙古》

——栏曲——

第一集《红城电波》

(炮火声··· 数秒压混)

抗日战争胜利后,内蒙古地区的斗争形势依旧复杂,所谓的“内蒙古共和国临时政府”和“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两种势力的并立与纠结,让这个矛盾重重的地区再次面临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历史抉择。

(号角声···音乐激昂、力量  数秒压混)

1947年4月23号,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脚下的一个叫王爷庙的小城异乎寻常地热闹起来,在各族人民的期盼中,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在王爷庙(也就是后来的乌兰浩特)隆重开幕。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内蒙古结束了分立,走向了统一,并最终走上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道路。

同年5月1号,在新中国即将诞生的曙光里,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宣告成立。

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联名给自治区政府发出了贺电,号召蒙古族群众与国内其他民族亲密团结起来,为建设新家园和新中国而奋斗。

从此,饱受苦难的内蒙古各族同胞开始了创造自由与光明的新征程。

(出歌曲《》数秒压混)

1950年,新中国战火未熄、百废待兴。

就在此时,二十五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为了一个特殊的使命开始由全国各地向乌兰浩特集结,他们谁也没有想到,即将开始的工作会让他们的名字永远载入内蒙古广播事业发展的史册。

苏日图:

(录音)

我是临时(接到)通知的,说是从昭盟新闻届调一个懂编辑的人,我也是个积极分子,当时一听到乌兰浩特,当然高兴。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人,从小小的林东到乌兰浩特那谁不高兴啊,而且是到广播电台,那是我还不知道啥是广播电台,听收音机知道,办广播,这是好事,我就跑到乌兰浩特到电台了。

钱敬德:

(录音)

我在上海念书,最后决定到东北后回苏州拿行李,我的母亲了解到我要到东北就说“儿子,你是不要出国了?

”(哈哈···)当时我们思想很单纯,我们分到内蒙古以后,我跟王方谈话,他说他也没有去过内蒙古,我们到那里工作是很陌生的,既然组织上决定帮内蒙古建第一个电台,我们去工作试试看吧,就这样我们就稀里糊涂的来了。

成立之初内蒙古自治区交通不发达、通讯设备落后,居住分散的的老百姓信息闭塞、思想禁锢,针对这种情况,中共中央东北局下令建立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并责成东北人民广播电台协助内蒙古完成建台任务。

苏日图:

(录音)

1950年,全国的战争还没有解决,南方还在打仗,国家刚建国经济十分困难,在那样的情况下,中央花这么大的力气给内蒙古办广播说明了党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广播事业的重视到了无法说的程度。

一开始筹备的时候是东北局责成东北人民广播电台帮助内蒙古建立少数民族广播电台,东北台党组成员董林负责,抽调了12个技术干部,把他们研究室主任叫王方,最年轻的共产党员,把他派给内蒙古带着12个技术人员帮内蒙古筹建。

王方:

(录音)

当时东北人民广播电台的党组接到东北局的指示,1950年2月份,由东北人民广播电台负责为内蒙古分局成立广播电台,技术人员和设备由东北台负责,根据这个任务,我被抽出来做技术方面的具体负责。

人员组织、设备涉及制造、一直到最后乌兰浩特的现场基建改造、设备安装都由我负责。

1950年5月,刚刚23岁的王方和同样只有二十岁出头的霍洪林、刘志恒组成了先遣小分队来到乌兰浩特,开始进行选址、基建和设备安装等前期工作。

王方:

(录音)

困难是挺大的,完全接受国民党的旧摊子的设备没啥,包含日本人的一些破烂,一些机框什么的,都配不上套,就由我们研究室的工程师设计发射机、控制室、音响设备什么的,由旧机器械零件,旧货市场采购,再不行就自己做,当时这些事情很乱,而且做的过程也没有加工生产厂,一个机架就要跑好几个厂,不分黑天白天,到了八月份这个任务基本上就完成了。

刘志恒:

(录音)

(说选址的情况 录音损坏,需补采)

苏日图:

(录音)

兴安大马路最东头42号,跟发射台中间隔两公里,这边是兴安警察总署,他们的礼堂改的大播音室小播音室,控制室,编辑部还有领导的办公室,就在一个小楼里,挤的啊,小屋都没有窗户,黑黑的,白天还要开灯。

乌兰浩特市兴安大马路42号大院,虽然只有简陋的播音设备和艰苦的办公环境,可是,这里却让很多老广播人至今难以忘怀,因为,这里不仅是内蒙古广播发出第一声呼号的地方,同时也是广播人梦想开始的地方。

1950年8月中旬,选址、基建和设备安装工作基本完成,这时,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党委从各盟市和直属机关选调的13名编播和行政人员在沈阳接受业务培训后,返回乌兰浩特,同时,东北台派来的其他9名技术骨干一并抵达。

在筹备工作基本就绪后,东部区党委决定,十月一日实验播音,十一月一日正式广播。

然而,此时的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还没有确定台名、开始曲和结束曲。

苏日图:

(录音)

八月中旬,机器装好了往乌兰浩特运,我们学习的人也回来了,筹备工作基本上就绪了,可是台名叫啥呀?

开始曲用啥呀?

我们做不了主,东部区党委就派我去请示,我就到北京中央广播事业局,中央广播事业局定内蒙古乌兰浩特人民广播电台,但是这个名字还不能决定,提议后由内蒙古党委自己决定,我又跑到张家口,呼召恒部长接见的我,我把中央广播事业局的意见带去了,呼召恒那好吧,把意见我反映给党委领导,你休息,等我的消息,过了两天,呼召恒同志召见我,说台名按照广播事业局定,开始曲用东部区老百姓都会唱的《红旗曲》,结束是用《蒙汉民族大团结》,我们要做到蒙汉人民团结好,实现内蒙古的繁荣发展,内蒙古台的名字,开始曲结束曲都有很深的意义。

定了以后,内蒙古文工团也在张家口,责成内蒙古文工团演奏、演唱曲子、歌子,我录上音回到北京,责成唱片厂灌成唱片,我背着一摞唱片回到乌兰浩特,9月20号左右我回到乌兰浩特,回去后一切都就绪了。

开播在即,技术人员连夜突击,架设天线、检查播控设备;另一部分人忙着编写稿件,整理文件,做文字方面的准备工作。

一切都井井有条,一切都在紧张地运转着。

钱敬德:

(录音)

12个技术人员我们基本上都参加了开箱装发射机,装完了以后,调机我们也参加了,因为当时乌兰浩特白天没有电,我们的工作都是在晚上,当时晚上的电源也不稳定,我们都不熟悉发射机,看到老师傅忙的要命也都挺着急。

奥登格日勒:

(录音)

准备时的紧张心情···(周一采访)

10月1号,试播音成功。

接下来的一个月,技术人员又反复测试,认真检查每一个环节,编辑人员反复修改,播音员反复练习,大家都在等待那庄严神圣时刻的到来。

时间定格在1950年11月1号晚上17点50分,这是个值得所有内蒙古广播人终生铭记的时刻。

在乌兰浩特及周边六个盟市的收音机里,传出了《红旗颂》的激昂旋律,随后,一个全新的电台呼号响彻草原——

(开始曲《红旗颂》···)

“内蒙古乌兰浩特人民广播电台!

“内蒙古乌兰浩特人民广播电台!

······

这是嘹亮激越的声音,这是人民广播的声音!

它划破长空,响彻草原。

内蒙古人民广播事业由此掀开了发展史上的崭新篇章!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条件所限以及历史的原因,当时的录音资料没有保存下来,那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只能通过老广播人的回忆来重现了。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很多老广播人都记忆犹新。

苏日图:

(录音)

开始播音那时候我们都在现场,播音室、控制室都在一个编辑部,都在现场,我们收音机也在那块,第一声“米米拉拉”一出来我们就高兴的,听完开始曲后,哈丰嘎就开始讲话了。

钱敬德:

(录音)

十月一号开播的时候,当时自治区很重视,派了一个副主席叫哈丰阿专门给我们全体人员在东部区党委开了一个庆祝大会,庆祝大会以后还安排了一次宴会。

奥登格日勒:

(录音)

待采···

内蒙古乌兰浩特人民广播电台的诞生,好比初生婴儿的第一声放歌,清脆嘹亮,充满生机。

然而,当所有的人还沉浸在创业成功的喜悦中时,艰辛和困难便接踵而至。

钱敬德:

(录音)

   因为刚解放,物质都很缺乏,东北台对武装新建内蒙古台大力支持,他把当时的两台美国的增音器给了内蒙台,另外还配备了两台钢丝收音机,三级放大的放大器,设备就是这么简陋,当时也不怎么讲究音质。

苏日图:

(录音)

那时候播音时间六点半开始到晚上十点完,三个半小时左右,还有记录新闻,慢速的,一个字一个字的念,让收音员记下来,主要是传达政令。

人家收音员说啥时候能听到我们就广播,他要求我们啥时候广播我们就啥时候广播,根据收音站的需要,我们豁着不睡觉也要广播。

半夜两点起来让干我们照常干。

夜半广播、认真抄送、组织收听、收测信号······为了准确地把党和国家的声音传达给广大群众,老一辈广播人用自己的勤奋、智慧和责任心努力弥补着条件和设备简陋带来的不足。

钱敬德:

(录音)

那时我们没有限放器,如果声音一大了,发射机就跳了,因为超过它那个电流了,一跳整个发射机就停了,所以我们一值班是非常认真和紧张的,一般我们是两个人,一个人坐在控制桌上,注意音量,一个人巡机,我们当时值班怕困啊,学抽烟我也没有学会,一抽烟就咳嗽,没有办法就在旁边泡了一碗很浓的茶,困了我就喝茶,所以啊,一个班我能喝一暖壶水,解决困的问题。

我们紧张到什么程度呢,当时机房装了一个警铃,备班的人在宿舍睡觉,我们宿舍和机房有二十米,宿舍和机房不是连的,要从外面跑过去,一打警铃,我们三九天就穿着裤衩往机房跑,那个时候太紧张了。

苏日图:

(录音)

那时候工作忙到啥程度啊,54年五一我结婚,我们的结婚典礼可简单了,买了糖一撒,我们俩带了花,在我们的职工俱乐部里一对拜就完了。

我一面结婚呢,一面就跑去监听了,新闻联播开始了,我拿着稿子呢,回来再举行结婚典礼。

正好五一劳动节那天有重要节目转播。

这些年轻的广播人就是以这样忘我的付出、高涨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在千里草原上架起了一道永不消散的彩虹,他们还将跟随时代的脚步,满腔热忱地投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宣传战役之中····

(第一集完 )

 

1951年春天,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由张家口迁往呼和浩特,中共内蒙古分局决定在呼和浩特设立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台,将乌兰浩特人民广播电台改为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第二台,担负对当时的呼伦贝尔、兴安、哲里木、昭乌达、锡林郭勒和察哈尔等六个盟的宣传任务。

1954年3月,绥远省撤销建制,地域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原绥远人民广播电台随之更名为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从此,“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这一响亮的呼号,以她铿锵有力的声音,在内蒙古118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回响,她代表着人民的声音,时代的强音,声声不息地镌刻在岁月的记忆中。

   

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大型系列广播专题《声音·内蒙古》

——栏曲——

第二集《声震长空》

(《草原晨曲》呼号 数秒压混)

在呼和浩特正式播音后,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以快捷、权威、群众性的明显优势,在传达政令、发布新闻和娱乐群众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内蒙古广播搞得红红火火,推出了一大批深受听众喜爱、产生了极大社会影响的广播节目和典型宣传。

伴随着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的呼号,一代一代的广播人用手中的话筒,记录着共和国的变迁,讲述着大草原的故事。

(徐仁杰现场报道的声音数秒压混)

现在,我们在包钢一号高炉炉旁向各位报喜,我国目前最大的自动化大型高炉之一——包钢一号高炉已经提前一年在今天正式建成,现在就快要出铁了,冶炼车间副主任赵福久和炉前工用电动开口机把出铁口打开了,第一炉铁水冲出来了···

这是1959年9月26号,新中国10年大庆前夕,包头钢铁公司1号高炉出铁现场的报道。

20天之后,也就是1959年11月16号,周恩来总理来到包头,在庆祝包钢出铁的大会上,他满怀激情的描绘了包头的未来,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徐仁杰再次用手中的话筒记录下了这段珍贵的讲话录音。

(周总理录音)

在这样一个北方荒漠的地方,我们可以加快的建设,今天一号高炉投入生产,过去历史上不可能想象的事情今天出现了,而且不仅是一号高炉在这里生产,我看到几个大的企业也在这个地方建立起来,一个落后的包头变成了一个初步工业化的包头,从包钢看全国,第二个五年计划是可以实现的,我们有希望在今后十年或者更多的年头,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的社会主义强国!

当年参加报道的徐仁杰今年已经83岁了,回忆起当时采访的情形,他还是激动不已。

(录音)

当时炼铁厂的旁边搭一个台子,总理,还有李维汉、叶帅他们,内蒙古就是乌兰夫、奎必这些领导陪着,我是在台子前面站着,过了一会就剪彩,到了炼铁炉前,总理把绸子剪断后,出铁口一打开铁水冲出来,铁花飞溅,非常美,人群就欢呼,总理离开炼铁厂后对工人说:

“现在的高炉是世界第一高炉,也是第一次在我们中国出现,你们要好好管理好”,后来搞了五分钟的录音报道,给中央台发去了,当天就播了,内蒙台也播了。

(录音后半部分压混音乐话结束后扬起)

周总理的声音通过电波迅速传遍祖国大地,这伟大声音的意义在于,他向世人宣告: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内蒙古在祖国的关怀下,结束了寸铁不产的历史,这伟大的声音奠定了包钢辉煌的基石。

(出乌兰夫讲话录音)

  “内蒙古是我的故乡,我是喝故乡水长大的,故乡人民培育了我,我在故乡战斗、工作了半个世纪,我同故乡人民有深厚的感情,此时此刻我也想念他们。

  “民族区域自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这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只有在祖国统一的大家庭中,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国家才能富强,各民族才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这是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前夕,采访内蒙古自治区的主要创建者、自治区政府第一任主席、时任国家副主席乌兰夫同志的录音。

乌老对家乡人民的深情厚谊,对民族区域自治的精辟论述,通过电波传向千里草原。

已经古稀之年的珊丹是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的老记者,因为有过一段跟随乌老的珍贵采访经历,所以她对自己四十三年的广播生涯格外珍惜和留恋。

回忆起当初采访乌老的情形,珊丹至今如数家珍。

(录音)

台里有规定,就是领导人的活动都要经常报道,报道的时候台里的政治审查特别严,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去,经过政审后没有问题,绝对靠得住的人,政审合格的人才能和领导接触。

就让我去,那我就去吧,台里怎么研究的我不知道,我就知道条件特别严格,压力也有,没有压力不可能,能胜任这个任务吗?

能很好的完成这个任务吗?

乌兰夫毕竟是乌兰夫,那是国务院副总理,自治区的一把手,说心里话有点紧张吧,但是接触后跟想得一点也不一样,乌老平易近人,特别朴实,没有架子,对年轻人特别关怀爱护,打消了我的紧张。

那时候每年五一、十一都游行,游行完了以后检阅的领导要到方块队伍和大家见面,这时候我就跟着,因为都熟了,这时乌老就跟我说我要到工人这里讲什么,农民这里讲什么,你看还需要我讲点啥?

你看多么关心新闻事业,体贴年轻记者,因为他怕我完不成任务,你需要的我再加点,我那时候挺感动的,现在我挺怀念那个年代,人和人的关系特别亲切,没有距离。

(歌曲《草原晨曲》数秒压混)

时光流转,在内蒙古广播事业发展的进程中,深深的镌刻着各个时代的印记。

作为时代的瞭望者、历史的记录者,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工作者深入农村、牧区、厂矿、学校、部队、街道······忠实地记录着历史,书写着历史。

1956年,内蒙古电台的蒙古族记者达日玛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采访时,发现活跃在这里的一支文艺轻骑兵很有特色,受到广大牧民的欢迎,所以就采写了一篇题为《牧民称赞乌兰牧骑》的报道,在新闻节目中播发,从此,“内蒙古乌兰牧区”这个名字就乘着电波走出全区,走向全国,走进中南海,甚至走出了国门。

达日玛:

(录音)

我是第一个报道乌兰牧骑的记者···在人民群众中深深扎下了根。

(需要找到录音资料)

新中国成立之初,很多老百姓都没有受过教育,不认得字,而广播却可以把消息送到田间地头、草原牧户。

广播不仅向广大群众宣传了党的政策,同时也增强了社会各界的凝聚力。

在广播的号召下,人们开始投入到生产恢复和城市建设中,广袤的草原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在那个物质匮乏、百废待兴的年代,为了完成宣传任务,很多老广播人都经历过辛酸与艰难。

珊丹为我们讲述了一段她刻骨铭心的采访经历:

(录音)

61年、62年、63年,连续三年我们的春节都是在底下过的,到牧区交通不便,居住很分散。

第一次去的达茂旗,要报道牧民欢度春节的情况,走的时候带的柴油发电机,那时候不通电,自己从铁路俱乐部借的柴油发电机,那得自己摇啊,第二个是带着录音机,录音机一台怕出问题,两台又大又笨重的录音机。

带着英国吉普车,小吉普这些设备装不下,英国吉普后边挺开阔的,哪个机器我也发动不了,还得带人,带电动发动机师傅,带着录音员,你下去了(跟)牧民一起欢度春节,你得有文艺节目,从广播文工团带着歌唱演员和演奏员,我们走那天路上,就是龙梅玉荣遇风雪灾害的那个晚上,我们的车一过蜈蚣坝,那雪下的,一尺多厚,鹅毛大雪,路什么也看不见了,车还冻了,水箱冻了,带的小演员一个劲儿哭,(说)完了,死在这儿了。

天黑的啥也看不见了。

我那时候也不大,25岁,这一车人我得负责吧,大草原上也没有村落,也没有蒙古包,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后来想怎么办呢?

烤这个水箱吧,拿啥烤,我就把戴的棉手套点着了,还不行,就把棉袄撕开一块,最后终于把水箱烤化了,停了两个多钟头,快冻死了,又走了好长时间,终于看到有个亮,一看是个蒙古包,家里就一个老太太和小孩子,牧民特别热情,你就在这歇着吧,后来多数人就呆在这,车不能走了,两个男同志步行,离旗政府所在地二十多里地,我就怕把他们冻死啊,那么冷,走了一晚上,走了一晚上到了百灵庙,找到了旗委宣传部。

第二天九点钟,旗委宣传部的车来接的我们。

这个去的过程,没有埋怨的,没有后悔的,这个任务完成了,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三年的欢度春节节目都在新闻联播播了,三期有两期获得了全国的大奖。

(出歌曲《春天的故事》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语录 数秒压混)

   历史的车轮驶入上世纪80年代,时代赋予广播人的使命是特殊而重大的,改革开放让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进入了蓬勃发展的美丽花季,内蒙古各族群众对广播的认知度也越来越高。

1979年,连续十几年吃返销粮的托克托县中滩公社把口粮回包产到户,在自治区上下引起一阵波澜,持反对意见者甚多。

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后,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进行了理直气壮的报道,并发表一系列评论:

《不要低估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包产到户给内蒙古农村带来勃勃生机》等。

从此拉开了内蒙古台关于生产责任制报道的序幕。

同年,内蒙古台又进行了一系列有关草场、牲畜双承包生产责任制的报道。

有些报道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牧区生产经营体制改革,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书记亲自打电话来说“感谢电台的同志们,我要写文章表扬你们!

”回忆起对这一新生事物的采访报道,原锡林郭勒盟记者站站长曹永民十分感慨:

(录音)

(录音有,需整理)

1991年,正在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巴彦淖尔盟驻站的彭博连续26天在新闻节目中报道了河套农民卖瓜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录音)

当时自治区的领导和呼铁局的领导对这件事情高度重视,连续从各个铁路局调去车皮,来解决河套农民卖瓜难的问题,村里都有大喇叭,到了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的时候,他们都聚集在喇叭跟前听咱们的广播。

文艺戏曲文学节目百花齐放,农业科普社教专题百家争鸣,尤其是“事事有追踪,件件有回音”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广播的宗旨,为内蒙古广播凝聚了不可计数的忠实听众。

老广播人斯钦巴特为我们讲述了他在牧区采访时的见闻:

(录音)

牧民把收音机放在供佛的位置,一开始听天气预报,广播怎么知道天气要变?

太神奇了,所以他们只要有时间,就听广播。

已经耄耋之年的陈殿英老人就是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五十多年的忠实听众:

(录音)

我从57年开始听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一直听到现在,基本上一天我就离不开这个广播。

冲破藩篱,解放思想,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为人民广播电台带来了近半个世纪的辉煌。

从建台之初到世纪之末,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不断发展壮大,实现着一个有一个历史性的跨越。

从用蒙汉语共同播音的一套广播节目到系列化专业化广播频率的出现;从简单的抄收新闻、有线广播到现代化的卫星传输和中波、短波、调频多重覆盖,从落后的钢丝录音机到便捷的MD录音机、从模拟播出到数字化播出,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在改革与创新中茁壮成长,并充分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无限的生命力。

                       (第二集完 )

 

六集广播专题节目《声音·内蒙古》第三集

————广播文艺成就展现

【栏头】【主题音乐】

内蒙古,一颗祖国北疆最璀璨的明珠,

涓涓溪水浩瀚山河、幽幽芳草一碧千里。

它不单亦有“歌乡舞海”之称也有《马背民族》之誉。

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广播传承民族的希望满载激情,时光荏苒响彻大地。

穿越历史时空,古老的长调依然吟唱着她的牵挂,悠扬的琴声蕴藏着她的想象。

60年风雨、60载春秋,她为草原人的生活着墨添彩,在艰苦中提炼、在奋斗中升华,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浩浩前行。

【主题音乐】【片花:

历代文艺广播人的声音(编辑、播音员、歌唱家)】

岁月如梭,在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建台60年之际让我们一同回眸历史、诉说往事、探寻广播文艺的足迹。

【音乐扬起】

1950年11月1日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在乌兰浩特上空画出绚烂一笔的时候,广播文艺也背起行囊迈出了它人生第一步。

【采访音效:

苏日图(刚开播的故事—文艺节目采访录音30份开始当时文艺节目就放唱片,那时候老唱片蒙古族歌曲不多汉语歌曲也不多以京剧为主。

例如马连英演唱的之类老京剧唱片。

蒙古语歌曲没有不行然后就把文工团当时乌兰浩特有个东部区文工团请去,到播音室直接唱,唱完就播出去。

没有录音机,钢丝录音机录不好,效果也不好。

【采访录音:

播音员奥登格日乐(再有一个就是从东北电台交换节目,好多都是戏曲节目。

后来赛喜到电台之后,他创办了一个8分钟的新节目,这里面主要说劳模、英雄之类在当时来说比较新鲜的东西。

所以请老艺人过来他们都不会,说不了新的东西。

54年搬到海拉尔以后就不一样了,蒙汉各有各的文艺组。

这个时候说书艺人的录音节目就多了起来)】

【采访音效:

李德龙开始——4分24(我是1954年调到内蒙古电台,当时文艺组就3.、4个人。

当时节目不多都放一些当时日本人留下来的唱片。

我来内蒙电台的首要任务就是清理着希望唱片。

有日本的由德国的,主要就是这两个国家的。

因为我不外文就请来歌舞团的同志一起做清理工作。

虽然是日本留下来的但是有好多唱片是比较珍贵的,像贝多芬的、肖邦的等等。

到了55、56、57年,这个时候全国的节目交换就陆续开始了。

在这个三年里我录了像色拉西、宝音德力格尔这些人的歌曲然后拿到全国去交换。

也就是说内蒙古的音乐真正通过广播向全国宣传这是第一次。

拿到北京中央台一交换他们听了以后感到很惊奇,说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音乐。

毕竟当时的宣传手段不像现在一样,当时用的是钢丝录音机,细的根头发丝一样,稍微不注意就不行了,不过在当时还是比较先进的。

我们现在感到欣慰感到自豪的就是我能作为一名编辑能够通过和中央台的节目交换首次通过广播使内蒙古的音乐宣传出去满足听众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