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电磁感应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398842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4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试题.docx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电磁感应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试题.docx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试题

2013年高考物理电磁感应试题

安徽卷

16.如图所示,足够长平行金属导轨倾斜放置,倾角为37,宽度为0.5m,电阻忽略不计,其上端接一小灯泡,电阻为1Ω。

一导体棒MN垂直于导轨放置,质量为0.2kg,接入电路的电阻为1Ω,两端于导轨接触

良好,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在导轨间存在着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0.8T。

将导体棒MN由静止释放,运动一端时间后,小灯泡稳定发光,此后导体

棒MN的运动速度及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分别为(重力加速度

20g取10m/s,sin37=0.6)

A.2.5m/s1WB.5m/s1WC.7.5m/s9WD.15m/s9W【答案】B2012年23.(16分)

图1是交流发电机模型示意图。

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有一矩形线圈abcd可绕线圈平面内垂直于磁感线的OO˝轴转动,由线圈引起的导线ae和df分别与两个跟线圈一起绕OO˝转动的金属圈环相连接,金属圆环又分别与两个固定的电刷保持滑动接触,这样矩形线圈在转动中就可以保持和外电路电阻R形成闭合电路。

图2是线圈的主视图,导线ab和cd分别用它们的横截面来表示。

已知ab长度为L1,bc长度为L2,线圈以恒定角速度ω逆时针转动。

(只考虑单匝线圈)

(1)线圈平面处于中性面位置时开始计时,试推导t时刻整个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1的表达式;

(2)线圈平面处于与中性面成φ0夹角位置时开始计时,如图3所示,试写出t时刻整个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2的表达式;

(3)若线圈电阻为r,求线圈每转动一周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

(其它电阻均不计)

图2

图1

图3

2

⎛BLL⎫

【答案】

(1)e1=BL1L2ωsinωt

(2)e2=BL1L2ωsin(ωt+ϕ0)(3)πRω12⎪

⎝R+r⎭

【解析】

(1)矩形线圈abcd转动过程中,只有ab和cd切割磁感线,设ab和cd的转动速

度为v,则v=ω

L2

①2

在t时刻,导线ab和cd因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的感应电动

势均为

E1=BL1v②

由图可知v⊥=vsinωt③

则整个线圈的感应电动势为

e1=2E1=BL1L2ωsinωt④

(2)当线圈由图3位置开始运动时,在t时刻整个线圈的感应电动势为

e2=BL1L2ωsin(ωt+ϕ0)⑤

(3)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I=E⑥R+r

这里的E为线圈产生的电动势的有效值

E==⑦

则线圈转动一周在R上产生的焦耳热为

QR=I2RT⑧

其中T=2π

ω⑨

2⎛BLL⎫于是QR=πRω12⎪⑩⎝R+r⎭

2011年

19.如图所示的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

为B。

电阻为R、半径为L、圆心角为45°的扇形闭合导线框

绕垂直于纸面的O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O轴位于磁场边

界)。

则线框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

BL2ωBL2ω2ω2ωA.B.C.D.2R

4R2R

4R答案:

D

解析:

交流电流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得出的,线框转动周期为T,而线框转动一周

BLω只有T/4的时间内有感应电流,则有(L2)2RT=I2RT,所以I=BLω

D正确。

4RR4

M

B

天津卷3.如图所示,纸面内有一矩形导体闭合线框动abcd,ab边长大于bc边长,置于垂直纸面向里、边界为MN的匀强磁场外,线框两次匀速地完全进入磁场,两次速度大小相同,方向均垂直于MN。

第一次ab边平行MN进入磁场,线框上产生的热量为Q1,通过线框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1;第二次bc边平行MN进入磁场.线框上产生的热

量为Q2,通过线框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2,则

A.Q1>Q2q1=q2B.Q1>Q2q1>q2

C.Q1=Q2q1=q2D.Q1=Q2q1>q2

【答案】A

12.(20分)超导现象是20世纪人类重大发现之一,日前我国己研制出世界传输电流最大的高温超导电缆并成功示范运行。

(l)超导体在温度特别低时电阻可以降到几乎为零,这种性质可以通过实验研究。

将一个

闭合超导金属圈环水平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感线垂直于圈环平面向上,逐渐降低温度使环发生由正常态到超导态的转变后突然撤去磁场,若此后环中的电流不随时间变化,则表明其电阻为零。

请指出自上往下看环中电流方向,并说明理由。

(2)为探究该圆环在超导状态的电阻率上限ρ,研究人员测得撤去磁场后环中电流为I,

并经一年以上的时间t未检测出电流变化。

实际上仪器只能检测出大于ΔI的电流变化,其中∆II,当电流的变化小于ΔI时,仪器检测不出电流的变化,研究人员便认为电流没有变化。

设环的横截面积为S,环中定向移动电子的平均速率为v,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试用上述给出的各物理量,推导出ρ的表达式。

(3)若仍使用上述测量仪器,实验持续时间依旧为t,为使实验获得的该圆环在超导状态

的电阻率上限ρ的准确程度更高,请提出你的建议,并简要说明实现方法。

【答案】

(1)逆时针方向见解析

(2)mvS∆I(3)见解析2etI

【解析】

(1)逆时针方向。

撤去磁场瞬间。

环所围面积的磁通量突变为零,由楞次定律可知,环中电流的磁场方向应与原磁场方向相同,即向上。

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环中电流的方向是沿逆时针方向。

(2)设圆环周长为l、电阻为R,由电阻定律得R=ρl①S

设t时间内环中电流释放焦耳热而损失的能量为∆E,由焦耳定律得

∆E=I2Rt②

设环中单位体积内定向移动电子数为n,则

I=nevS③

式中n、e、S不变,只有定向移动电子的平均速率的变化才会引起环中电流的变化,电流变化大小取∆I时,相应定向移动电子的平均速率的变化得大小为∆v,则

∆I=neS∆v④

设环中定向移动电子减少的动能总和为∆Ek,则∆Ek=nlS⎢mv2-

由于∆II,可得∆Ek=⎡1⎣21⎤m(v-∆v)2⎥⑤2⎦lmv∆I⑥e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

∆E=∆Ek⑦

联立上述各式,得ρ=

(3)由ρ=

mvS∆I

⑧etI2

mvS∆I

看出,在题设条件限制下,适当增大超导电流,可以使实验获2

etI

得ρ的准确程度更高,通过增大穿过该环的磁通量变化率可实现增大超导电流。

福建卷

18.如图,矩形闭合线框在匀强磁场上方,由不同高度静止释放,用t1、t2分别表示线框ab边和cd边刚进入磁场的时刻。

线框下落过程形状不变,ab边始终保持与磁场水平边界OO′平行,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

设OO′下方磁场磁场区域足够大,不计空气影响,则下列哪O

cbO

2

1t变化的规律一个图像不可能反映线框下落过程中速度v随时间...

ABCD

【答案】A课标卷

(2)

16.如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边长为L、电阻为R的正方形导

线框;在导线框右侧有一宽度为d(d>L)的条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边界与导体框的一边平行,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导线框以某一初速度向右运动,t=0时导线框的的右边恰与磁场的左边界重合,随后导线框进入并通过磁场区域。

下列v-t图像中,可能正确描述上述过程的是

ABCD

【答案】D

课标卷

(1)17.如图,在水平面(纸面)内有三根相同的均匀金属棒ab、ac和MN,其中ab、ac在a点接触,构成“V”字型导轨。

空间存在垂直于纸面的均匀磁场。

用力使MN向右匀速运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运动中MN始终与∠bac的平分线垂直且和导轨保持良好接触。

下列关于回路中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图线,可能正确的是

ABCD

【答案】A

25.(19分)

如图,两条平行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

间距为L。

导轨上端接有一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

轨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

在导轨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金属棒,棒可沿导轨

下滑,且在下滑过程中保持与导轨垂直并良好接触。

已知

金属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

为g。

忽略所有电阻。

让金属棒从导轨上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求:

⑪电容器极板上积累的电荷量与金属棒速度大小的关系;

⑫金属棒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答案】⑪Q=CBLv⑫v=m(sinθ-μcosθ)gt22m+BLC

【解析】

(1)设金属棒下滑的速度大小为v,则感应电动势为

E=BLv①

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为

U=E②

设此时电容器极板上积累的电荷量为Q,按定义有

C=

联立①②③式得Q③U

Q=CBLv④

(2)设金属棒的速度大小为v时经历的时间为t,通过金属棒的电流为i,金属棒受到的磁场的作用力方向沿导轨向上,大小为f1=BLi⑤

设在时间间隔(t,t+∆t)内流经金属棒的电荷量为∆Q,按定义有i=∆Q⑥∆t

∆Q也是平行板电容器极板在时间间隔(t,t+∆t)内增加的电荷量,由④式得

∆Q=CBL∆v⑦

式中,∆v为金属棒的速度变化量,按定义有a=∆v⑧∆t

金属棒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斜向上,大小为f2=μN⑨

式中,N是金属棒对于导轨的正压力的大小,有N=mgcosθ⑩

金属棒在时刻t的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设其大小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θ-f1-f2=ma⑾

联立⑤至⑾式得

a=

m(sinθ-μcosθ)

g⑿

m+B2L2C

由⑿式及题设可知,金属棒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T时刻金属棒的速度大小为

v=

m(sinθ-μcosθ)

gt⒀22

m+BLC

击穿后相当于一个电阻,按“电阻--杆组合”模型分析北京卷

17.如图,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MN在平行金属导轨上以速度v向右匀速滑动,MN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l;若磁感应强

度增为2B,其他条件不变,MN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变为E2。

则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及E1与E2之比El∶E2分别为A.c→a,2∶1B.a→c,2∶1B

C.a→c,1∶2D.c→a,1∶2

【答案】C大纲卷

17.纸面内两个半径均为R的圆相切于O点,两圆形区域内分别存在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随时间变化。

一长为2R的导体杆OA绕过O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顺时针匀速旋转,角速度为ω,t=0时,OA恰好位于两圆的公切线上,如图所示。

若选取从O指向A的电动势为正,下列描述导体杆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广东卷36.(18分)图19

(a)所示,在垂直于匀强磁场B的平面内,半径为r的金属圆盘绕过圆心O的轴承转动,圆心

O和边缘K通过电刷与一个电路连接。

电路中的P是加上一定正向电压才能导通的电子元件。

流过电流表的电流

I与圆盘角速度ω的关系如图19(

b)∙

所示,其中ab段和bc段均P∙

为直线,且ab段过坐标原∙

∙点。

ω>0代表圆盘逆时针/s)

∙转动。

已知:

R=3.0Ω,∙

B=1.0T,r=0.2m。

忽略圆盘,∙∙∙∙∙∙∙

电流表和导线的电阻。

图19(a)

(1)根据图19(b)写出ab、bc段对应的I与ω的关系式;

(2)求出图19(b)中b、c两点对应的P两端的电压Ub、Uc;

(3)分别求出ab、bc段流过P的电流IP与其两端电压UP的关系式。

⎧ωA,-45≤ω≤15⎪⎪150【答案】

(1)I=⎨

(2)0.3V0.9V(3)

⎪ω-0.05A,15<ω≤45⎪⎩100

【解析】

(1)图像得出三点坐标o(0,0)b(15,0.1)c(45,0.4)由直线的两点式得I

⎧ωA,-45≤ω≤15⎪⎪150与ω关系式:

I=⎨

⎪ω-0.05A,15<ω≤45⎪⎩100

ωr+01

(2)圆盘切割产生的电动势为:

E=Br=Bωr2=0.02ω22

当ω=15时E=0.3V当ω=45时E=0.9V电源忽略内阻故Up=E可得:

Ub=0.3VUc=0.9V

(3)由并联电路知识有:

I=Ip+IR①

E②R

E0.02ωω由①②得Ip=I-=I-=I-R3150

⎧0A,-45≤ω≤15⎪Ip=⎨ω(-0.05)A,15<ω≤45⎪⎩300IR=

由ω=45时E=0.9V,C点导通。

I=Ip+IR=EE+RpR

且R=3ΩI=0.4A得Rp=9Ω

⎧IpRp=0V,-45≤ω≤15⎪Up=⎨ω-0.05)9V,15<ω≤45⎪IpRp=(300⎩

海南卷

10.如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两相同的矩形刚性小线圈分别叠放在

固定的绝缘矩形金属框的左右两边上,且每个小线圈都各有一半面积右在金属框内,在金属框接通逆时针方向电流的瞬间

A.两小线圈会有相互靠拢的趋势

B.两小线圈会有相互远离的趋势

C.两小线圈中感应电流都沿顺时针方向

D.左边小线圈中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右边小线圈中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

【答案】BC

【解析】在金属框接通逆时针方向电流的瞬间,穿过两线圈的磁通量增加,为了阻碍磁通量的增加,由楞次定律知:

左、右两线圈分别向左、右移动,两小线圈中感应电流都沿顺时针方向。

故BC正确。

江苏卷

13.(15分)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中有一矩形闭合线圈abcd,线圈平

面与磁场垂直。

已知线圈的匝数N=100,边长ab=1.0m、bc=0.5m,

电阻r=2Ω。

磁感应强度B在0~1s内从零均匀变化到0.2T。

在1~5s

内从0.2T均匀变化到-0.2T,取垂直纸面向里为磁场的正方向。

求:

(1)0.5s时线圈内感应电动势的大小E和感应电流的方向;

(2)在1~5s内通过线圈的电荷量q;

(3)在0~5s内线圈产生的焦耳热Q。

【答案】

(1)10V感应电流的方向a→d→c→b→a

(2)10C(3)100J

【解析】

(1)感应电动势E1=N

解得E1=N∆Φ1磁通量的变化∆Φ1=∆B1S∆t1∆B1S代入数据得E1=10V感应电流的方向a→d→c→b→a∆t1

∆B2SE

(2)同理可得E2=N感应电流I2=2电量q=I2∆t2∆t2r

∆B2S解得q=N代入数据得q=10Cr

E2(3)0~1s内的焦耳热Q1=I12r∆t1且I1=11~5s内的焦耳热Q2=I2r∆t2r

由Q=Q1+Q2,代入数据得Q=100J

山东卷

17.图甲是小型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两磁极N、S间的磁场可视为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A○为交流电流表。

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水平轴OO′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

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产生的交变电流随时间变

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电流表的示数为10A-2

sB.线圈转动的角速度为50πrad/sC.0.01s时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

图乙

图甲D.0.02s时电阻R中电流的方向自右向左

【答案】AC18.将一段导线绕成图甲所示的闭合电路,并固定在水平面(纸面)内,回路的ab边置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t

Ⅰ中。

回路的圆形区域内有垂直纸面的磁场Ⅱ,以向里为磁场Ⅱ的正方向,其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

图乙所示。

用F表示ab边受到的安培力,以水平向右为F的正方向,能正确反映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是

tA.B.C.D.

【答案】B

上海卷

11.如图,通电导线MN与单匝矩形线圈abcd共面,位置靠近ab且相互绝缘。

当MN中电流突然减小时,线圈所受安培力的合力方向(A)向左(B)向右

(C)垂直纸面向外(D)垂直纸面向里【答案】B

上海卷

33.(16分)如图,两根相距L=0.4m、电阻不计的平行光L滑金属导轨水平放置,一端与阻值R=0.15Ω的电阻相连。

导轨x>0一侧存在沿x方向均匀增大的稳恒磁场,其方向

与导轨平面垂直,变化率k=0.5T/m,x=0处磁场的磁感

应强度B0=0.5T。

一根质量m=0.1kg、电阻r=0.05Ω的

金属棒置于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

棒在外力作用下从x=0处以初速度v0=2m/s沿导轨向右运动,运动过程中电阻上消耗的功率不变。

求:

(1)回路中的电流;

(2)金属棒在x=2m处的速度;

(3)金属棒从x=0运动到x=2m过程中安培力做功的大小;

(4)金属棒从x=0运动到x=2m过程中外力的平均功率。

【答案】⑪2A⑫0.67m/s⑬1.6J⑭0.71W

【解析】⑪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E=B0Lv=0.4V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E/(R+r)=2A

⑫由B2=B0+kx=1.5T,

E=B2Lv2

得v2=0.67m/s

⑬由于F=BIL且B=B0+kx

电阻上消耗的功率不变,故电流不变为I=2A

x=0时F0=B0IL=0.4N,

x=2m时FA=B2IL=1.2N

安培力做功W=(F0+FA)x/2=1.6J

⑭由EIt=W解得t=2s

由动能定理可得

Pt-W=1212mv2-mv022

得P=0.71W

四川卷

7.如图所示,边长为L、不可形变的正方形导体框内有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其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B=kt(常量k>0)。

回路中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R0,滑动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中央,定值电阻R1=R0、R2=R0。

闭2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U,不考虑虚线MN右侧导体的感应电动势。

A.R1两端的电压为U7B.电容器的a极板带正电C.滑动变阻器R的热功率为电阻R2的5倍

D.正方形导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为kL

【答案】AC

重庆卷

7.(15分)小明在研究性学习中设计了一种可测量磁感应强度的实验,其装置如题7图所示。

在该实验中,磁铁固定在水平放置的电子测力计上,此时电子测力计的读数为G1,磁铁两极之间的磁场可视为水平匀强磁场,其余区域磁场不计。

直铜条AB的两端通过导线与一电阻2连接成闭合回路,总阻值为R。

若让铜条水平且垂直于磁场,以恒定的速率v在磁场中竖直向下运动,这时电子测力计的示数为G2,铜条在磁场中的长度为L。

(1)判断铜条所受安培力的方向,G1和G2哪个大?

(2)求铜条匀速运动时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答案】

(1)安培力的方向竖直向上,G2>G1

(2)安培力的大小F=G2-G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题7图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