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对电子商务的影响及对策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4006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危机对电子商务的影响及对策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金融危机对电子商务的影响及对策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金融危机对电子商务的影响及对策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金融危机对电子商务的影响及对策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金融危机对电子商务的影响及对策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金融危机对电子商务的影响及对策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金融危机对电子商务的影响及对策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金融危机对电子商务的影响及对策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金融危机对电子商务的影响及对策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金融危机对电子商务的影响及对策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金融危机对电子商务的影响及对策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金融危机对电子商务的影响及对策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金融危机对电子商务的影响及对策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金融危机对电子商务的影响及对策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金融危机对电子商务的影响及对策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金融危机对电子商务的影响及对策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金融危机对电子商务的影响及对策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金融危机对电子商务的影响及对策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金融危机对电子商务的影响及对策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金融危机对电子商务的影响及对策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危机对电子商务的影响及对策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

《金融危机对电子商务的影响及对策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危机对电子商务的影响及对策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融危机对电子商务的影响及对策讲解Word文档格式.docx

2008年作为与中小企业有紧密联系的电子商务平台也受到连带影响。

金融危机对电子商务的影响仍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有些企业为了进一步节约成本,可能在电子商务方面的投入会减少;

而也有些企业为了能够渡过难关,获得多订单,反而会在网络营销方面加大力度。

总的来说,金融危机对电子商务的影响是机遇大于挑战,因为电子商务可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扩展商机,这会成为企业新的发展道路。

经过这场“风波”的洗礼,电子商务的前景会更加清晰和明朗。

本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简要介绍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寒冬。

对金融危机的成因和金融危机对国内外的影响进行了论述。

第二章,主要论述金融危机对我国电子商务的影响。

本部分介绍了金融危机对电子商务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挑战表现在金融危机下电子商务转化率逐步下降;

企业为了进一步节约成本,可能在电子商务方面的投入会减少;

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发展没有完全同步,物流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面临的挑战;

机遇表现在电子商务平台是抵御寒冬的中坚力量。

企业使用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开拓市场,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成本,而且可以争取到更多订单。

同时也介绍了电子商务在金融危机中发展的几点有利因素。

本章着重对机遇进行了研究。

第三章,主要论述当今环境下电子商务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如何提高电子商务转化率以及解决物流这个瓶颈问题;

中小企业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电子商务必要性的认识;

建立适合企业自身需求的网络营销途径;

简要介绍了中小企业网站的推广策略。

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有政府部门的宏观指导和支持市场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框架;

同时也必须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和制定一套完整的使各种技术可以互操作的基础性技术标准。

关键词:

金融危机电子商务影响对策

ABSTRACT

Financialcrisistriggeredaworldwideeconomicrecession,theinternationalmarket,astrongimpactonthegrimsituationofChineseenterprisesexportbusiness.In2008,e-commerceplatformasacloselinkwiththeSMEhasalsobeenaffectedadversely.Theimpactoffinancialcrisisone-commercestillhasbothpositiveandnegativeaspects:

Someenterprises,inordertosavethecost,mightreducetheinvestmentine-commerce.Alsosomecompaniescanrideoutthestormevengetmoreorders,butwillintensifytheirpowerinthenetworkmarketing.Overall,theimpactoffinancialcrisisone-commercehasmoreopportunitiesratherthanchallenges,becausee-commercecompaniescanreducecosts,improveefficiency,expandbusinessopportunities,whichwillbecomeanewpathofdevelopment.Afterbaptismofthis"

storm"

theprospectsofe-commercewillbecomeclearerandbrighter.

Thisarticleincludes4chapters:

Chapterone,thisparagraphbrieflyintroducesthethreatoffinancialcrisis.Thecausesofthefinancialcrisisandtheimpactoffinancialcrisisondomesticandforeignwillbestated.

Chaptertwo,mainlydiscussestheimpactoffinancialcrisisone-commerce.Thissectiondescribesthefinancialcrisisisbothachallengeandanopportunitytothee-commerce.Theperformanceofthechallengeisthatthefinancialcrisisine-commerceconversionrategraduallydecreased;

enterprises,inordertosavecosts,ispossibletoreducetheinvestmentine-commerce;

developmentofbothlogisticsande-commerceisnotfullysynchronized,logisticshasbecomethebottleneckofe-commercedevelopment;

SMEe-businesschallenges.Opportunitiesine-commerceexhibitthatitsplatformisthebackbonetowithstandthewinter.Enterprises,byusinge-commerce,todevelopmarketthroughnetworks,independentoftimeandspaceconstraints,cansavesignificantcostsforenterprisesaswellaswinmoreorders.ThefavorableconditionsofE-commercedevelopmentinthefinancialcrisis.Thischapterfocusesonthestudyoftheopportunities.

Chapterthree,mainlydiscusseshowE-commercedealwithfinancialcrisisincurrentenvironment.HowtoimprovetheconversionrateofE-Commerceandsolvelogisticsproblems;

SMEstofurtherenhancetheawarenessoftheneedforthedevelopmentofe-commerce;

setupanetworkmarketingbusinessapproachtotheirneeds;

brieflyintroducestheSMEwebsitepromotionstrategies.Correspondingdevelopmentofelectroniccommercedependsonthegovernment'

smacro-guidance,somepolicyandlegalframeworkthatmustsupportthemarketdevelopment,andstillmustplayaprincipalroleofenterprisesandfigureoutacompletesetofbasictechnicalstandardsthatcouldinteroperateallkindsoftechnology.

Keywords:

Financialcrisis;

E-commerce;

Affect;

Countermeasure

08年下半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对中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金融危机波及,中国出口快速下降,许多企业纷纷转向求助互联网,开辟拓展内销市场。

由于内外需求的收紧,处于流通环节的诸多物流企业经历前所未有的寒冬。

09年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同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5号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

一、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寒冬

(一)金融危机的成因

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还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历来学术界有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

阴谋论和规律论。

阴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遭受有预谋和有计划攻击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观点较为流行。

规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的自身规律,是内因造成的。

三代金融危机理论基本上是承认规律论。

随着金融监管技术提高,一个国家因监管或管制出现问题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变小;

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现代的金融危机基本上表现为在国际经济失衡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家货币体系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因而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的性质和成因都发生了变化。

下面我们从国际经济的视角来具体解析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

1.国际经济失衡

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

然而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只是实体经济失衡的表象,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萧条,由此形成流动性短缺,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

因而全球实体经济的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而虚拟经济导致的流动性短缺是金融危机的充分条件。

纵观金融危机史,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

1929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前,国际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渐向美国和欧洲倾斜,特别是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呈现出取代英国霸主地位的趋势,这次国际经济失衡为此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

20世纪末期,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要快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拉美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关联度使得拉美国家对美国经济的“蝴蝶效应”要比其他国家更为强烈。

20世纪末的20年里,当拉美地区的经济结构失衡时,往往以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表现出来。

欧、美、日经济结构失衡同样是导致欧、美、日等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

当区域的或全球的稳定经济结构被打破时,新的经济平衡往往以金融危机为推动力。

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源于德国统一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打破了德国与美国以及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间的经济平衡。

1990年的日本也是因为美日之间的经济平衡被打破后,在金融危机的作用下,才实现新的经济均衡。

从国际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路径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收支表现出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来进行,如果具备了完善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强制性和破坏性调整,也就是说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受到大国操纵的,因而国际经济失衡会被进一步扭曲和放大。

2.国际货币体系扭曲

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原因主要是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

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

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

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

也就是说国际货币体系在调解国际收支不平衡时遵循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松散的国际货币体系,尽管欧元和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作用逐渐增强,但是,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只是将矛盾分散化,也就是说储备货币既是国家货币也是国际货币的身份不变。

充当储备货币的国家依据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势必会与世界经济或区域经济要求相矛盾,因而会导致外汇市场不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动荡。

实行与某种储备货币挂钩或盯住某种货币的国家,既要受该储备货币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多个国家之间货币政策交叉的影响。

储备货币之间汇率和利率的变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大为增强,使得外汇市场更加不稳和动荡,这种影响可以分为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

鉴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国经济政策变动影响既可能是区域的,也可能是全球的。

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保留了原来国际货币体系的理念和原则,但却失去了原来的秩序和纪律,强势经济体可以利用这样的体系转嫁金融危机和获取更多利润,而不需要承担过多的责任。

3.国际游资的攻击

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游资。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金融危机离不开国际游资的攻击。

在1994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前,国际游资持续大量地进入墨西哥证券市场,在墨西哥所吸收的外资中,证券投资占70%~80%,但在墨西哥总统候选人遭暗杀事件后的40多天内,外资撤走100亿美元,直接导致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

国际游资为什么能够摧毁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

众所周知,国际游资规模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响和缩短被攻击国家的金融周期。

金融周期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由繁荣到萧条的自然过程。

当国际游资进入被攻击国家,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和汇率变化,从而加快金融市场由理性发展向非理性繁荣转变。

按照金融市场的心理预期自我实现原理分析,当大量国际游资进入一个国家时,即使这个国家经济发展表现一般,在大量资本进入的情况下,也会带动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国际金融家掌握话语霸权的情况下,他们通过有意识地夸大被攻击国家发展中的成绩或存在的问题,以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心理预期。

从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先用“经济奇迹”、“新的发展模式”来吹捧经济成就,然后用“不可持续”、“面临崩溃”来夸大经济中出现的问题。

在整个过程中,国际游资有预谋进入和撤退,就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

国际游资娴熟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繁荣时期赚取高额利润,也可以利用金融危机赚取高额利润或者收购危机国家的优质资本,进而控制被攻击国家的经济命脉。

这就是在新兴市场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后,国际直接投资为什么会低价收购危机国的优质资产,形成新的经济殖民主义的根本原因。

(二)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

1.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1)次贷危机引发信贷危机,衍生危机拖累全球经济

美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由于个人消费开支和出口增速低于预期,将第二季度GDP增长率由此前的3.3%修正至2.8%;

第二季度欧元区主要经济体德国、法国、意大利均出现负增长,是欧元区诞生以来首次出现整体负增长;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第二季度出现负增长。

8月日本对美出口连续12个月下降,并出现26年来首次贸易逆差,使经济学家特别担忧日本经济。

当次贷危机演变为信贷危机之后,金融体系的瓦解必然会对企业的正常运转带来冲击。

企业的资金压力将更加紧张,最终会引发股市的进一步下挫。

当楼市和股市双双跳水之后,居民的财富会大大缩水,消费不得不缩减。

当消费出现了下降,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就会熄火。

在这个相互依存的时代,美国经济进入衰退或缓慢增长之后,欧洲、日本会步其后尘,东亚经济也难以独善其身。

次贷危机后,企业在公司债市场、股市和货币市场均出现融资困难,这将对整个经济活动产生紧缩影响。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信贷紧缩和股市的进一步下跌将对消费产生影响,从而触发经济的真正衰退。

由于美国消费者储蓄率低,因此消费支出主要得益于资本、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毫无疑问,金融市场的动荡将对消费影响巨大。

鉴于金融业损失惨重,未来美国信贷规模和信贷条件都将紧缩,从而制约消费和生产的发展。

此外,金融风暴还给发达经济体间的出口带来负面影响。

对欧洲经济至关重要的区内贸易已显疲态,外部需求和欧盟内部需求均受到抑制,金融危机正对欧洲实体经济造成损害。

(2)欧美经济出现衰退迹象,新兴市场贸易面临下滑 

这种影响将主要通过贸易渠道反映出来。

美国经济占全球比重达30%,其进口占世界贸易的15%。

因此,美国经济走软甚至出现衰退将导致全球商品贸易量下降,进而影响全球经济,对外贸依存度大的国家来说,情况将更为严重。

近年来,新兴市场经济靠扩大出口等战略迅速崛起,对美欧的贸易成为支撑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

但金融风暴引起的美欧内需减缓,对东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现出口和经济快速增长的目标,将是个沉重的打击。

对全球贸易来说,次贷危机带来的损害还包括全球范围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均高筑贸易壁垒,保护国内产业并转嫁危机。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化将受到严重挫折,并经历一次巨大的退潮。

当前美国7000亿美元金融救援计划、加上美政府为救援“两房”的2000亿美元,加上救援美国国际集团的850亿美元,再考虑到未来或将出台的更多大规模救市措施,这些数额无疑会增加美国政府未来的财政赤字,进而引发美元汇率更深程度下跌,诱发油价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反弹,从而可能继续推高全球通胀率。

这对于新兴市场国家来说,是一个不得不接受的困局,在承受经济下滑风险的同时,还必须做好承受输入型通胀的潜在威胁的准备。

(3)衍生金融市场道德风险大,美国投行模式学习代价高

新一轮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国政府迅速反应,陆续推出了向市场注资、接管问题金融机构、禁止做空金融类股票、出台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等多重措施,美联储又批准摩根斯坦利和高盛转变为传统银行控股公司,将投资银行纳入美联储监管体系。

不过,这一系列被比喻为“快餐式”救市的措施,对于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还远远不够,当今全球金融体系和金融发展模式面临变革。

从根本上来看,这些措施只能对金融市场起到暂时的稳定作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美国乃至全球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拯救这次危机以后,美国和全球金融市场体系必然面临新一轮的革新。

作为众多金融创新产品的发源地,以及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创新最为活跃的金融市场,美国一直引领世界各地金融创新产品的发展趋势。

与欧洲相比,其自由有余却监管不足的金融创新模式,虽然一方面有使风险放大之忧,另一方面,却也给金融机构带来翻番的利润。

因而这种金融发展方向,一度为新兴市场国家所效仿。

美国过度自由的金融模式,虽然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更高的效率,但次贷危机确实暴露出这种模式具有很大潜在道德风险。

高风险、高杠杆的投行模式是典型的美国模式,这次受到影响比较小的是比较传统的欧洲银行,以后的金融模式可能会更多地从美国模式转到欧洲模式。

2.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出口增速放慢

全球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减速会对中国的出口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美国经济减速或衰退不仅降低中国的出口增速,而且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规模。

另外,中国许多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增速也会因美国经济减速而下降。

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实际出口增速下滑。

9月以后的中国出口月度实际增长率已经从上半年的约20%左右降至10%以下。

今年一季度,出口实际增长率已经下降到3%。

前七个月,美国的进口需求急剧下降,中国对美国出口增幅下滑8.1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已由去年同期的16.2%下降至目前的12.8%。

(2)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主要限于心理冲击

由于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境外信用衍生品交易实施严格管制,中国金融机构持有的次级债券数额较小,损失应该可以控制在数百亿元人民币。

在资本市场方面,中国对资本项目实施严格的管制,中国的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是分离的,国际资本市场上次级债券相关资产价格的大幅下跌没有蔓延到中国资本市场。

因此,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直接影响是有限的,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主要限于心理冲击。

近期中国股票市场深幅下调逾60%,远超过美欧市场的调整幅度,显示了中国投资者在面对外部冲击时恐慌过度。

但是如果实物经济出现问题,金融危机可能对中国金融市场构成实质性冲击。

中国金融机构资产证券化程度较低,房贷违约的风险集中在商业银行,如果房地产价格出现大幅下跌,金融系统将会受到严重冲击,并会导致信用风险向整个资本市场扩散。

热钱的流动和香港与内地市场的互动关系,在中国实物经济大幅下行或香港股市大跌的情况下,可能会对中国金融市场形成实质性的影响。

(3)投资和消费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

由于外部需求下降,过去对经济增长贡献度达20%的出口部门面临严峻的收缩局面,为了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结构必须调整,宏观调控政策也应该相应地转变。

我国经济形势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宏观调控政策的目标经历了去年底的防过热、防通胀到今年上半年的保增长、控物价再到现在的保经济增长。

鉴于出口部门对今年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大幅下降,10月1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而将政策的重点确定为“加大投资力度”,这一提法为近5年来首次出现。

(4)外汇储备管理和对外投资的风险增大

目前中国持有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8万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

在金融全球化以及中国与世界经济互动格局下,管理如此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并保证其保值增值是有难度的,而中国一向缺乏在境外成功投资的经验。

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大量的美元储备投资于低风险的美国国债,结果却遭受汇率损失。

与国债相比,公司债券与股票等收益率较高,但风险也较高。

近几年,中国金融机构和新成立的中国投资公司尝试在公司债券与股票领域投资,却遭受巨额损失。

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中国内地持有两房债券3760亿美元。

两房被美国政府接管后,中国遭受的损失尚不得而知,但风险显然是巨大的。

金融危机形成后,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波动性增大,显示对外投资的风险进一步增大。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电子商务的影响

电子商务离不开传统企业,虽说目前国内电子商务市场整体发展看好,但是随着企业发展的多元化,电子商务也面临更多的挑战。

简单的以信息发布、产品展示为核心的电子商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服务于企业供应链整合与协同的更深层次的电子商务服务才是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方向。

(一)金融危机下电子商务面临的挑战

1.金融危机下电子商务转化率逐步下降

我们从一个实际电子商务例子切入,从局部窥视宏观,简单量化金融危机对我们电子商务的实在影响。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

B2C型电子商务。

研究方法:

在2008年9月至12月的4个月中,网站从XX搜索引擎来的流量变化基本不变。

我们统计这部分流量每月平均转化率。

如图1。

图1电子商务转化率逐步下降示意图

2008年9月到年底,总的衰退了39.29%。

这种衰退可以映射成电子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