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辽宁省抚顺市水土保持区划定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403748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辽宁省抚顺市水土保持区划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辽宁省抚顺市水土保持区划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辽宁省抚顺市水土保持区划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辽宁省抚顺市水土保持区划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辽宁省抚顺市水土保持区划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辽宁省抚顺市水土保持区划定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辽宁省抚顺市水土保持区划定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辽宁省抚顺市水土保持区划定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辽宁省抚顺市水土保持区划定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辽宁省抚顺市水土保持区划定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辽宁省抚顺市水土保持区划定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辽宁省抚顺市水土保持区划定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辽宁省抚顺市水土保持区划定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辽宁省抚顺市水土保持区划定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辽宁省抚顺市水土保持区划定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辽宁省抚顺市水土保持区划定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辽宁省抚顺市水土保持区划定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辽宁省抚顺市水土保持区划定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辽宁省抚顺市水土保持区划定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辽宁省抚顺市水土保持区划定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辽宁省抚顺市水土保持区划定稿.docx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辽宁省抚顺市水土保持区划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辽宁省抚顺市水土保持区划定稿.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辽宁省抚顺市水土保持区划定稿.docx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辽宁省抚顺市水土保持区划定稿

学号:

200901156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教学实习报告

 

课程名称:

水土保持规划

专业年级(班):

水保093

学生姓名(学号):

2009011560

指导教师:

刘增文

学年学期:

2012-2013第一学期

实习时间:

第18周

实习地点:

校内

 

实习内容一:

辽宁省抚顺市水土保持区划

1.地理位置

抚顺位于辽宁省东部,地理位置优越,东与吉林省接壤,西距省会沈阳市45公里,北与铁岭毗邻,南与本溪相望。

地理坐标为东经123°55ˊ,北纬41°52ˊ。

抚顺市区位于浑河冲积平原上,三面环山,浑河宛如一条彩带横贯市区,是一座美丽的带状城市!

2.自然条件

2.1地质地貌

抚顺地处辽宁东部山区,属长白山系龙岗山脉,地势较高,平均海拔400-500米,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抚顺最高的山为号称辽宁"屋脊"的钢山。

其顶峰"鹰嘴砬子"海拔高度为1346.7米。

抚顺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有钢山、大窑山、十长岭、罗圈沟、三块石、摩里红、西大岭7座;海拔500米以上的有48座。

抚顺的土地结构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多山,是抚顺地貌的主要特征。

市区位于抚顺西部浑河河谷冲积平原上,平均海拔65-99米,呈东西走向,南北为山地,地势从东向西逐渐降低。

浑河由东至西将市区分割成南北两部分,成为抚顺的一个独特景观。

市区的南北宽约6-8公里,东西长约30公里,地势从东向西逐渐降低,坡度为千分之一。

2.2气候

抚顺处于中温带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春秋两季较短,多风,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3.9度,≥10℃积温平均为2700~3200℃,年平均降水量为826.8毫米,降雪日数历年平均24天,无霜期为130~150天,地面冻结深度1.2-1.4米。

年日照时数为2230~252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1~58%。

2.3水资源

抚顺水储量充足,年均降水量在750-850毫米之间。

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河流有浑河、太子河、清河、柴河、等12条,有大型水库1座,中型以上水库63座。

可利用的水域面积达6667公顷。

全市水资源总量约39.8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约32.32亿立方米,地下水约7.5亿立方米,总供水量约16.5亿立方米;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1530立方米,仅次于本溪、丹东两市,居全省第三位。

抚顺市最大的河流是浑河,其由东至西,将市区分割成为南北两部分;最大的水库是大伙房水库(最大设计蓄水量为21亿立方米,居全省第一)。

每年为沈阳和抚顺及辽宁中部城市群提供水26亿立方米。

2.4植被

抚顺地区属长白山系,是长白山西南的延伸部分,由龙岗哈达岭的余脉构成。

境内山峰连绵,森林资源十分丰富。

在抚顺的东部生长着200余种乔灌木。

松林、桦林和人工落叶松林构成了抚顺林区的主体。

据初步调查,抚顺山区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有8类273种之多,獾、狍、野鸡、熊、鹿、白鹭等珍禽异兽近200种,有益的昆虫、微生物、菌类则更为繁多。

到2000年底,全市林业用地达81.4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2.2%,森林面积65.7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达852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7.6%,居全省第一位;木材蓄积量为5255万立方米,年产木材32.5万立方米,均居全省之冠,是辽宁省重点林区。

目前,抚顺市已形成了以国有林为骨干的龙岗、钢山、三块石、大伙房等四大水源涵养林和防护林基地,是辽宁东部地区的绿色屏障。

2.5土壤

表1抚顺市土壤类型

土壤类型

占总面积的比例(%)

分布

棕壤

83.37

全市林地、果园及旱地作物

暗棕壤

6.84

清原、新宾县600~300m以上的石质山地上部

草甸土

5.25

在沿河两岸和山间沟谷平地上

白浆土

1.10

呈岛状零星分布于清原、新宾东部的一些台地和漫岗上

沼泽土

0.28

山间、沟谷洼地

水稻土

3.16

沿河两岸的河漫滩,丘陵坡脚、山间谷地、缓坡平地上

全市土壤养分含量同省内各地相比,有机质和氮素含量处于较高水平,而速效磷和钾的含量偏低。

全市耕地pH值<6.5的偏酸性土壤占65.72%。

总的看,耕地土壤养分含量不高,肥力偏低。

2.6矿产

抚顺市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全市有金属、非金属、煤矿3大类矿产资源34种。

矿产有煤、铁、铜、锌、铅、金、银、镍、铂、钯、硫化铁矿及云母、油母页岩、蛭石、硅石、草炭、建筑材料、建筑装饰材料、水泥和石灰原料等共34种占全省已发现矿种的47.3%。

现已开发矿种有22种,优势矿种18种,大型矿床3处,中型矿床3处,矿点和矿化点700多处。

全市已探明的矿产总量约54.97亿吨,保有总量约43.32亿吨,占全省保有总量的16.74%。

红透山铜锌矿的规模和储量居全省前列。

金属、非金属储量累计达5亿余吨。

矿业经济在抚顺市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社会经济情况

3.1基本情况

抚顺市下辖四区三县和两个开发区。

四区为新抚区、望花区、东洲区、顺城区。

三县包括:

抚顺县、新宾满族自治县、清原满族自治县。

两个开发区为抚顺经济开发区、抚顺胜利经济开发区。

全地区有街道34个,乡镇47个、居委会400个、村委会959个。

表2抚顺市基本情况表

区域

面积

人口(万)

面积比例(%)

人口比例(%)

顺城区

277

49

6.33

68.05

新抚区

30

36

东洲区

192

37

望花区

214

40

抚顺县

2350

12

20.85

5.04

新宾满族自治县

4287

30

38.03

12.60

清原满族自治县

3921

34

34.79

14.28

总计

11271

238

3.2经济情况

 2011年抚顺GDP实现1113亿元增长13.7%2月9日,记者在全市统计工作会议上获悉,2011年我市GDP实现1113亿元,增长13.7%,总量保持全省第七位水平,增长幅度居全省第三位。

全市一产业增加值达到70亿元,增长6.5%,创造历史最好水平。

  2011年,我市工业增加值完成587亿,增长15.1%,总量居第七位,增速在全省居第六位。

2011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771.5亿元,增长30.3%,总量、增幅在全省保持了第六位;建筑业产值334亿元,增长46.6%,总量在全省排第四位,增速排第五位;建筑业增加值98亿元,增长34.2%。

 

  我市去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市民百姓。

2011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69元,增长18.1%,农民人均纯收入8780元,增长21.9%,增幅分别居全省第一位和第二位。

市民收入的增长带动了社会消费。

2011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92.7亿元,总量排全省第四位,增长17.6%,增幅在全省排第六位。

  2012年上半年市固定资产投资在全省持续回落的情况下,一直保持在28%-32%的增幅区间。

在投资总额中,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65.9亿元,增长36.3%。

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7.2亿元,增长1.4%;农村中非农户完成投资16.7亿元,增长9.6%;建筑业增加值24.9亿元,增长30.8%,排在全省第1位。

4.水土流失情况

4.1水土流失现状

抚顺市总面积112.6万km2,水土流失面积13.3万km2,占总面积的11.8%。

从60年代到70年代土壤侵蚀模数增长45%~99%,含沙量增长7%~15%,浑河流域侵蚀速度为76.5t/km2,每m3河水中含沙量为249g。

大伙房水库上游年平均流失泥沙量为12.4万t。

抚顺市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土层薄,一般在0.3m~0.6m左右,加之地形坡度大,流失速度快。

4.2水土流失类型

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伴有重力侵蚀。

4.3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4.3.1自然因素

①气候方面,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造成洪涝灾害频繁,对生态破坏严重;

②地形地质方面,抚顺地区山高、坡陡、山体岩石强烈风化、土层薄,汇流时间短、冲刷严重,极易形成泻溜、崩岗、滑坡甚至泥石流现象。

4.3.2人为因素

超限采伐、滥砍滥伐、对土地的保护管理不到位和掠夺式生产导致土壤板结、沙化、流失。

5.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水土保持的工作方针是:

“防治并重、治管结合、因地制宜、全面规划、除害兴利”。

5.1水土保持治理成绩

到2002年底全市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79km2,其中坡耕地治理45.3km2,植被恢复1740.2km2,生态修复193.9km2,谷坊1046座,塘坝183座,沟头防护47处,小河道治理934km。

顺市清原县、新宾县、抚顺县,三个国家预算内投资水土流失治理重点项目实施方案于2010年12月28日由抚顺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查、批复完成。

5.2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一个系统的水土保持治理政策。

在东部山区仍存在:

治理单位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的同时,农户毁林开荒、盲目种植人参。

(2)对水土保持的宣传力度不够。

应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共同遵守、依法办事。

6.水土保持分区

6.1区划原则

①同一类型区内,各地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情况、水土流失特点应有明显的相似性;

②同一类型区内各地的生产发展方向(或土地利用方向)与防治措施布局应基本一致;

③应适当照顾行政区划的完整性,同时每一类型必须集中连片。

6.2区划依据

(1)地貌特征

 

表3.1地貌类型区划分指标

阶梯

地貌类型区

海拔高度(m)

相对高差(m)

平原面1000~0m

中山区

>1000

>500

低山区

500~1000

200~400

丘陵区(山前台地)

<500

<200

洼地(沼泽)

可低于海平面

可成负地形

平原区

<200

<50

(2)煤矿等特殊重工业的分布

(3)土壤侵蚀类型

表3.2土壤侵蚀类型

侵蚀类型

 

侵蚀形式

水力侵蚀

 

面状侵蚀:

溅蚀、片蚀、鳞片状面蚀、细沟侵蚀

 

沟状侵蚀:

浅沟侵蚀、切沟侵蚀、冲沟侵蚀、河沟侵蚀

 

淋溶侵蚀

 

山洪侵蚀

风力侵蚀

 

沙化、沙积

重力侵蚀

 

崩塌、崩岗、滑坡、泻溜

泥石流侵蚀

 

 

冻融侵蚀

 

 

(4)侵蚀强度

 

表3.3不同水力侵蚀类型强度分级参考指标

等级

面蚀

沟蚀

重力侵蚀

坡度

植被(林地、草地)

沟壑密度

沟蚀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滑坡、崩塌、泻溜面积占坡面面积的百分数(%)

(坡耕地)(°)

覆盖度(%)

(km/km²)

Ⅰ微度侵蚀

(无明显侵蚀)

<3

90以上

Ⅱ轻度侵蚀

3~5

70~90

<1

<10

<10

Ⅲ中度侵蚀

5~8

50~70

1~2

10~15

10~15

Ⅳ强度侵蚀

8~15

30~50

2~3

15~20

25~35

Ⅴ极强度侵蚀

15~25

10~30

3~5

20~30

35~50

Ⅵ剧烈侵蚀

>25

<10

>5

>30

>50

6.3区域的划分

一级分区:

Ⅰ清原满族自治县丘陵轻度水力蚀区

Ⅱ新宾满族自治县中低山中度水力侵蚀轻度重力侵蚀区

Ⅲ抚顺县及顺城区低山丘陵向平原过渡轻度水力侵蚀区

Ⅳ西部平原轻度重力侵蚀区

二级分区:

Ⅳ1:

西露天矿重力侵蚀区

Ⅳ2:

抚顺市区东部采煤沉陷区

Ⅳ3:

抚顺市区西部平原无明显侵蚀区

表4抚顺水土保持区划简况表

一级分区

二级分区

位置

Ⅰ清原满族自治县丘陵轻度水力侵蚀区

清原满族自治县

Ⅱ新宾满族自治县中低山中度水力侵蚀轻度重力侵蚀区

新宾满族自治县

Ⅲ抚顺县及顺城区低山丘陵向平原过渡轻度水力侵蚀区

抚顺县及顺城区

Ⅳ西部平原轻度重力侵蚀区

Ⅳ1西露天矿重力侵蚀区

望花区东部

Ⅳ2抚顺市区东部采煤沉陷区

东洲区西北部、新抚区东南部

Ⅳ3抚顺市区西部平原无明显侵蚀区

望花区西部、东洲区东部、新抚区西北部

6.4各分区介绍

Ⅰ清原满族自治县丘陵轻度水力侵蚀区

本县地处辽东丘陵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吉林哈达岭山脉在县境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

最高峰莫日红山海拔1013米。

南部为连绵起伏的群山峻岭,属龙岗山山脉,海拔在800米左右。

中部为浑河谷地,平均海拔在200-400之间,起伏不平,是本县主要耕作区。

清原县处在中温带亚湿润区内,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四季分明。

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炎热多雨,年平均气温3.9-5.4度,最冷出现在1月,最热出现在7月,一月平均气温-16℃,最低气温-37.6℃;七月平均气温22.8℃,最高气温36.5℃。

大于10度的年活动积温2497.5-2943.0度。

无霜期120-139天,平均日照2433小时,年降水量700-850毫米,降雨量集中在6、7、8月份,植物生长季在4-9月。

全县有林面积372万亩,其中人工林169万亩。

主要有柞、桦、杨、红松、落叶松等202个树种。

森林总蓄积量2129万立方米,林木年生长量70万立方米,年采伐量2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7.7%。

林下资源极为丰富,其中山野菜年自然生长量达2万多吨、野果2.4万吨、野生食用菌5000吨、野生编织植物10万吨;野生药材近560种,资源量达17万吨。

清原已成为辽宁省重点商品材基地和水源涵养林基地。

县内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和探明的金、铜、铁、水晶石、硅石等25种,其中主要矿产储量:

金17吨,铜37万吨,铁1646万吨。

清原县年降水量700-850毫米,是浑河、清河、柴河、柳河四大河流发源地,地表水流量10.5亿立方米,已建成水库55座,可开发水力水电容量28.24万KW。

浑河在境内主河道全长111.9公里,为清原县的最大水系,占境域内总面积的59.8%,占下游大伙房水库的51%。

清河、柴河、柳河水库的库容都超二亿立方米。

水量丰富,是辽宁省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和用材林基地,全国九大重点水源地之一。

山区降水量大,森林覆盖率高,林草资源丰富等特点,对于水土流失较轻的大流域坚持以封禁治理为重点,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功能来治理水土流失。

Ⅱ新宾满族自治县中低山中度水力侵蚀轻度重力侵蚀区

新宾是长白山支脉延伸部分,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地面坡度3°~8°,沟壑密度0.38千米/平方千米。

介于北纬41°14′10″至41°58′50″,东经124°15′56″至125°27′46″之间,地貌类型属于构造侵蚀的中低山区,以长白山系龙岗山脉为主体,境内峰峦叠嶂,山丘超伏,平均海拔492米,其中,苏子河出口最低处海拔123.8米,钢山最高海拔1346.7米,相对高差1208.4米。

新宾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年平均降雨量在750--850毫米,在无霜期150天左右。

地表水资源丰富,总量达14.4亿立方米。

森林是本县一大优势,全县森林总面积为39.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64%,木材畜积量累计达到2045万立方米。

为辽东山区最大的森林宝库,是国家级先进林业县和一二三工程示范县;是全国唯一的“林蛙之乡”。

推行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承包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人,遵循谁执行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而且要长期不变。

在小流域治理方面,要求将现有的超坡耕地因地制宜地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在搞好全面规划的基础上植树造林。

Ⅲ抚顺县及顺城区低山丘陵向平原过渡轻度水力侵蚀区

抚顺县地区处于低山丘陵向平原过渡地带。

东部、东南、东北地势高峻,而西部、西南、西北稍平缓。

整个地势由东向西缓倾,中部为浑河谷地。

平均海拔100-300米,境内山峦起伏,森林茂密,河流纵黄。

地貌特征为“七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

顺城区位于长白山脉龙岗山南西延的低山丘陵与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

地势地貌呈低山、丘陵、漫岗丘陵和平原三种状态。

境内著名山脉有高尔山。

主要河流有浑河及其支流党河、社河、东洲河等。

抚顺县处在北温带亚湿润区内,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雨热同季,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7.8℃。

一月平均气温-14℃,最低气温-35.2℃;七月平均气温24.℃,最高气温35.8℃。

年平均降水量823毫米,多集中在七、八、九月份,无霜期145天左右。

 该区是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封禁治理工程。

在保证不对植被造成破坏的前提下,发展林下种参技术。

进行林蛙养殖。

Ⅳ西部平原轻度重力侵蚀区

 处于中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春秋两季较短,多风,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3.9度,年平均降水量为826.8毫米,降雪日数历年平均24天,地面冻结深度1.2-1.4米。

水资源充沛,两乡年平均降水量为799毫米,降水分布较为合理。

上游有3座水库,可以满足农业生产灌溉的需要。

生态环境良好,域内山林面积达3800公顷,其中经济林576公顷,森林覆盖率为89%,对保持水土、减少自然灾害起到了积极作用。

Ⅳ1:

西露天矿重力侵蚀区(望花区东部)

西露天矿位于抚顺市浑河南岸,千台山北麓。

矿坑东西长6.6公里,宽2.2公里,矿坑总面积为14.52平方公里,开采深度400米。

是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年产原煤252万吨。

西露天矿开采于1914年,主要产品为煤炭和油母页岩,煤炭为长焰煤和气煤,发热量平均为7500-8000大卡/公斤,油母页岩含油率6-14%。

这里盛产稀有矿物质煤精和琥珀,煤精可雕刻各种工艺品,琥珀可以制做项链首饰等装饰品。

矿坑周围已经发生过一系列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变形等地质灾害。

现已清理垃圾4200立方米,削坡9000平方米,植树26个品种,达3.3万株。

打算在闭坑后建成矿山公园。

Ⅳ2:

抚顺市区东部采煤沉陷区(东洲区西北部、新抚区东南部)

主要由老虎台沉陷区与龙凤沉陷区两部分构成,西起南台一街以西200米,东至东洲区人民政府西侧,北至榆林路、矿电铁北干线,南至东露天矿北邦、龙凤路。

该区年平均降水量为827毫米,降雨对矿区的地质土壤造成很大的压力,使上部土层的迅速下降。

在该区主要采取避险搬迁,采沉区的综合治理及生态恢复,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原则。

Ⅳ3:

抚顺市区西部平原无明显侵蚀区(望花区西部、东洲区东部、新抚区西北部)

望花区西部是主要的人口密集地,也是沈抚同城化的最前沿,抚顺市重工业产业最为密集的城区。

辖区内有特殊钢、新钢铁、铝厂、钛厂、洗化厂、石油三厂、热电厂。

新抚区是抚顺的贸易中心。

按“拦蓄、覆盖、疏导”的原则,因地制宜的布设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包括土地整治、固坡、排水、植被重建等.

 

表5各分区概况表

分区

自然状况

措施

Ⅰ清原满族自治县丘陵轻度侵蚀区

辽东山地丘陵区,森林覆盖率66.7%,境内高山林茂,树种繁多。

坚持以封禁治理为重点,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功能来治理水土流失。

Ⅱ新宾满族自治县中低山中度侵蚀区

属于中低山区,地面坡度3°~8°,沟壑密度0.38千米/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达到64%。

推行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承包责任制,将现有的超坡耕地因地制宜地进行退耕还林、还草。

Ⅲ抚顺县及顺城区低山丘陵向平原过渡轻度侵蚀区

属于低山丘陵向辽河平原过渡地带,山峦起伏,森林茂密,河流纵横。

以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为重点的封禁治理工程。

开发林下资源,发展林下种植人参技术。

进行林蛙养殖。

Ⅳ1西露天矿重力侵蚀区

西露天矿坑长6.6公里,宽2.2公里,矿坑总面积为14.52平方公里,开采深度400米。

已进行清理垃圾,削坡,植树,在未来打算在闭坑后建成矿山公园。

Ⅳ2抚顺市区东部采煤沉陷区

主要由老虎台沉陷区与龙凤沉陷区两部分构成

主要采取避险搬迁,采沉区的综合治理及生态恢复,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原则。

Ⅳ3抚顺市区西部平原无明显侵蚀区

人口密集地,也是沈抚同城化的最前沿,重工业产业最为密集的城区,新抚区是抚顺的贸易中心

按“拦蓄、覆盖、疏导”的原则,因地制宜的布设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包括土地整治、固坡、排水、植被重建等

 

实习内容二:

辽宁省抚顺市土地资源分类与评价

一、抚顺市自然概况

详见辽宁省抚顺市水土保持区划

二、抚顺市土地资源分类

(一)分类原则

土地类型以自然综合体为自然的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其形成,特征,结构,演化和分布规律。

它的任务就是把这种自然综合体加以科学分类并系统化。

其目的在于认识一个地区土地特点,因地制宜确定土地合理利用格局,达到发挥土地最大潜力而又保护土地之目的。

因此,通常依据以下进行土地类型划分。

1、综合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由土地类型本身的学科性质决定的,它要求把自然地理的所有要素当做本身的组成成分,分析它们的相互关系和组合方式,掌握类型的总体特征。

2、主导因素原则

在自然综合体形成过程中,通常是其中某一两个因素起着长期而稳定的作用,正是影响和制约土地综合体的分异和特征。

因此,在综合分析各要素关系的基础上,应力求找出其中的主导分异因素。

但应该看到,不同等级其主导因素是可以不同的。

3、联系生产实践的原则

土地类型研究与其他自然科学一样,最终是为生产服务的。

开展对土地类型研究,在于了解和掌握一个地区的土地特点,因地制宜布局生产,建立科学的用地格局。

另外,还有发生学原理、动态变化原理、多级序原则等。

(二)分类依据和指标

土地类型划分的依据主要是类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随着等级的增高,其内部相似性逐渐减少,而相互间的差异性逐渐增大。

由于土地是一个自然综合体,因此其成因、结构及其生态学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故结构和特征常作为土地分类的指标。

此次抚顺市的土地类型划分的指标为:

地形地貌、坡度、土壤。

(三)分类系统

表6抚顺市土地分类系统(按土地自然经济属性分类)

一级

二级

特征及利用

塬面地类Ⅰ

(13.5%)

辽河冲击平原,海拔为100—300米之间,是人口的主要集中地区,有少量的农业用地。

Ⅰ1道路占地

地面进行地面硬化,以便车辆行驶。

Ⅰ2居住用地

面积占大部分,以提供人类生活。

Ⅰ3农业用地

在平原地上零散分布,面积较小,并非抚顺的主要农业区。

Ⅰ4林草林

在居民生活、道路周围零散分布的绿化。

Ⅰ5矿产用地

西露天矿等

Ⅰ6未利用土地

未被利用的裸露土地。

山地丘陵地类Ⅱ(78%)

平均海拔大于700m,植被覆盖度高,是本市主要的农、林区,人口较少,且分布不集中。

Ⅱ1中低山区

相对高差大于1000m,平均海拔492m,,地面坡度3°~8°,沟壑密度0.38千米/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达到64%。

是本市的主要林区。

Ⅱ2丘陵

平均海拔为750m,森林覆盖率66.7%,高山林茂,树种繁多,是本市的又一主要林区。

Ⅱ3漫岗丘陵

属于低缓丘陵,是本市的主要的农区。

Ⅱ4浑河谷地

平均海拔在200-400之间,起伏不平,是本县主要农区。

水面地类Ⅲ(8.5%)

本市重要的集水区域,以提供全市的一切用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