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石油地质学历年试题照片略.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404949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院石油地质学历年试题照片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院石油地质学历年试题照片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院石油地质学历年试题照片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院石油地质学历年试题照片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院石油地质学历年试题照片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学院石油地质学历年试题照片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学院石油地质学历年试题照片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学院石油地质学历年试题照片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学院石油地质学历年试题照片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学院石油地质学历年试题照片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学院石油地质学历年试题照片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学院石油地质学历年试题照片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学院石油地质学历年试题照片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学院石油地质学历年试题照片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学院石油地质学历年试题照片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学院石油地质学历年试题照片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学院石油地质学历年试题照片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学院石油地质学历年试题照片略.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院石油地质学历年试题照片略.docx

《学院石油地质学历年试题照片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院石油地质学历年试题照片略.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院石油地质学历年试题照片略.docx

学院石油地质学历年试题照片略

2003-2004学年第4学期期末考试题

专业班级:

勘资01-1,2,3课程名称:

石油地质学第1页共3页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20分,每小题2分)

(1)岩体刺穿油气藏

(2)固态气水合物

(3)有效孔隙度

(4)地层压力

(5)油型气

(6)相渗透率

(7)干酪根

(8)含油饱和度

(9)盖层

(10)探明储量

二、填空题,(共10道小题,每道小题1分)

(1)油气藏的定义中的“单一圈闭”的“单一”涵义主要是指受控制,在单一的

中,具有统一的,统一的。

(2)石油与煤类的元素组成的区别是:

煤类的含碳量比石油中,而氢却比石油中,氧在石油中也较。

(3)对于碎屑岩储集层,一般是有效孔隙度越大,其越高,渗透率随着的增加而有规律的增加。

(4)一般认为沉积有机质向油气的生成演化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逐步过渡阶段。

(5)根据干酪根元素中碳、氢、氧的含量分析结果,可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其中以类型对油气生成最为有利。

(6)苏林分类的四种水型为:

、、、。

(7)圈闭的最大有效容积,决定于圈闭的、及。

(8)在沉积盆地发育过程中,若沉降速率沉积速率,水体则急剧变深,生物死亡后,在下沉过程中易遭受所含氧气的氧化破坏。

(9)目前在石油地质上最常用的利用包裹体测温方法是:

------------------------------。

(10)较老地层中生成的油气运移到较新地层中聚集,称为。

三、判断题(共10道小题,每道小题1分)

(1)一般含硫量较低的石油多产自碳酸盐岩系和膏岩系含油层。

()

(2)石油中的13C/12C的比值沿着油气运移方向上逐渐增加。

()

(3)有机质向油气的转化,是在适宜的地质环境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在背斜圈闭中,构造的闭合高度等于构造起幅度。

()

(5)一般认为,均一温度代表流体包裹体形成温度的上限。

()

(6)在物理性质上,重质油与常规原油相比具有密度大、粘度大、含胶量高、含蜡量高、凝固点低的特点。

()

(7)在油藏中,含油高度与闭合高度的比值称为聚集系数。

()

(8)胶质和沥青质含量越多的石油,其灰分的含量往往也多。

()

(9)在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生烃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其主要排烃动力有差异,在中~浅层,压实作用为主要动力,在中~深层,异常压力为主要动力。

()

(10)油气聚集带的形成是盆地内局部构造同油源区和储集岩相带有机配合的结果。

()

四、选择题(共10道小题,每道小题1分)

(1)地壳上具有同一地质发展历史,发育有良好生储盖组合及圈闭条件,并已发现油气田的沉积盆地,称为。

A、含油气区B、含油气盆地C、油气聚集带D、油气系统

(2)碳(C12)的稳定同位素的相对丰度平均值为。

A、95%B、90%C、99%D、85%

(3)石油成因的岩浆说认为,石油的生成与基性岩浆冷却时碳氢化合物的合成有关。

这一学说的代表学者是。

A、门捷列夫B、索可洛夫C、库得梁采夫D、耶兰斯基

(4)圈闭的最大有效容积与下列那些参数有关?

()

A、闭合高度B、溢出点C、闭合面积D、构造幅度

(5)密度大而颜色深的石油则富含。

A、石蜡B、饱和烃C、沥青质D、环烷酸

(6)光谱分析证明,古生代的石油灰分主要含。

A、氧化铁和氧化钡B、氧化铜和氧化锌C、氧化镍和氧化钒D、氧化铅和氧化钴

(7)石油中硫、氮、氧及微量元素的总含量一般为。

A.1%~4%B.4%~6%C.<1%D.>6%

(8)用生油岩评价仪器可测定生油岩中的S1、S2、S3和Tmax等参数,其中S1表示生油岩中的含量。

A、游离烃B、热解烃C、煤成烃D、无机烃

(9)是指在油气藏评价勘探过程中,通过地震勘探和评价井钻探等综合勘探,经过油气藏描述、评价,计算出的油气储量。

A、潜在资源量B、控制储量C、预测储量D、推测资源量

(10)目前国外多借助于镜质体反射率、孢子颜色、自生矿物、等方法,测定地质历史过程中沉积岩经历的最高温度。

A、岩石导热率B、磷灰石裂变径迹C、饱和蒸气压D、临界饱和度

五、简答题(共4道小题,每道小题5分)

(1)不同类型干酪根的演化特征有何异同点?

(2)影响碎屑岩储集物性的因素有那些?

(3)按孔隙直径大小可将孔隙分成哪几种?

他们的特点如何?

(4)何谓固态气水合物?

其形成条件如何?

为什么它可能成为21世纪油气勘探的新领域?

六、综合论述题(总共2道小题,每道小题10分)

(1)试述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大地构造条件和岩相古地理、古气候环境。

(2)详述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七、图形判读题(共2道小题,每道小题5分)

(1)图1和图2是某构造的平面构造图,试判断图1和图2两个构造是否能形成圈闭,若能形成圈闭则写出其圈闭类型,并在图上画出其最大可能的圈闭闭合面积。

(2)分析下图中可能存在的圈闭类型,圈闭的个数,圈闭的闭合面积和闭合高度。

200-200学年第学期期末考试题答案

专业班级:

勘资01—1,2,3课程名称:

石油地质学第1页3页

第1大题:

名词解释题,总共10道小题,每道小题2分

(1)岩体刺穿油气藏:

由于刺穿岩体接触遮挡而形成的圈闭,称为岩体刺穿圈闭;岩体刺穿油气藏是指油气在岩体刺穿圈闭中的聚集。

(2)固态气水合物是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气体分子天然地被封闭在水分子的扩大晶格中,成固态的结晶化合物,也叫冰冻甲烷。

(3)有效孔隙度是指那些互相连通的,在一定压力条件下,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的孔隙体积之和与岩样总体积的比值。

(4)地层压力是指地下多孔介质中流体的压力。

(5)与成油有关的干酪根在热演化过程中达到成熟、高成熟及过成熟阶段所生成的天然气。

(6)多相流体存在时,介质对某一相流体的渗透率。

(7)沉积物或沉积岩中的不溶有机质。

(8)多相流体存在时,石油占总流体体积的百分数。

(9)盖层是指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使其中油气免于向上逸散的保护层。

(10)探明储量是指油气藏评价勘探阶段完成后,经过油气藏精细描述、评价、计算出油气藏的油气储量。

第2大题:

填空题,总共10道小题,每道小题1分

(1)单一要素、储集层、压力系统、油气水界面

(2)多,少,少。

(3)渗透率、有效孔隙度

(4)生物化学生气、热催化生油气、热裂解生凝析气、深部高温生气

(5)Ⅰ型干酪根、Ⅱ型干酪根、Ⅲ型干酪根、Ⅰ型干酪根

(6)硫酸钠型、重碳酸钠型、氯化钙型、氯化镁型

(7)闭合面积、储集层的有效厚度、有效孔隙度

(8)远远超过、巨厚水体

(9)均一法

(10)古生新储

第3大题:

判断题,总共10道小题,每道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4大题:

选择题,总共10道小题,每道小题1分

(1)B、含油气盆地

(2)C、99%

(3)C、库得梁采夫

(4)C、闭合面积

(5)C、沥青质

(6)C、氧化镍和氧化钒

(7)A.1%~4%

(8)A、游离烃

(9)B、控制储量

(10)B、磷灰石裂变径迹

第5大题:

简答题,总共4道小题,每道小题5分

(1)答:

根据光学分类,在显微镜透射光下观测,有机质残渣可划分出藻质、无定形、草质、木质和煤质五种组分;这五种组分随演化程度增大,干酪根的透明度减弱,反射率增大,颜色变深。

根据干酪根的化学组成,干酪根可分为三种类型,即Ⅰ型干酪根,Ⅱ型干酪根和Ⅲ型干酪根。

随埋深增大,温度增高,其演化具有以下特点:

即三种干酪根都会沿着各自的轨迹,O/C原子比和H/C原子比先后相继减小。

即有机质在向石油转化过程要经历一个去氧、加氢、富集碳的过程。

(2)答:

1,矿物成分;2,颗粒排列方式与大小;3,分选与磨圆;4,胶结物数量与胶

结方式

(3)答:

按孔隙直径大小可将孔隙分成三种类型,即超毛细管孔隙、毛细管孔隙和微毛细管孔隙。

他们的特点如下:

1)超毛细管孔隙:

管形孔隙直径大于0.5mm,裂缝宽度大于0.25mm;自然条件下,流体在其中可以自由流动,服从静水力学的一般规律。

2)毛细管孔隙:

管形孔隙直径介于0.5~0.0002mm,裂缝宽度大于0.25~0.0001mm;流体在这种孔隙中,由于受毛细管阻力的作用,不能自由流动,只有在外力大于毛细管阻力情况下,流体才能在其中流动。

3)微毛细管孔隙:

管形孔隙直径小于0.0002mm,裂缝宽度小于0.0001mm;在这种孔隙中,由于硫体与周围介质之间的巨大引力,在通常温度压力条件下,流体也不能自由流动。

(4)答:

(1)固态气水合物是指在特定的压力温度条件下,甲烷气体分子天然地被封闭在水分子的扩大晶格中,呈固态的结晶化合物。

(2)固态气水合物的形成与压力和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3)油气勘探表明,在极地、永久冻土带、大洋海底存在着丰富的固态气水合物,其是一个潜在的巨大能源新领域,因此,它将可能成为21世纪油气勘探的新领域。

第6大题:

综合论述题,总共2道小题,每道小题10分

(1)答:

主要采分点:

1)大地构造条件是区域地壳下降幅度与沉积物的堆积速度大致相当。

2)岩相古地理包括深湖~半深湖、浅海相、前三角洲相;3)古气候环境为温暖潮湿环境。

(2)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答:

主要采分点:

1)充足的油气来源;2)有利的生储盖组合;3)有效的圈闭;4)必要的保存条件

第7大题:

图形判读题,总共2道小题,每道小题5分

(1)图1能形成圈闭,圈闭类型为断层遮挡圈闭,闭合面积如图1所示。

(2)圈闭的类型试断层圈闭,可能存在5个断层圈闭,闭合面积如图所示,闭合高度为:

1号圈闭250米,2号圈闭100米,3号圈闭400米,4号圈闭400米,5号圈闭550米。

2002-2003学年第四学期期末考试题

专业班级:

勘资00—1,2课程名称:

石油地质学第1页共3页

一、名词解释题(共10道小题,每道小题2分)

(1)气藏气

(2)超压封存箱

(3)孔隙结构

(4)热变质数(TAI)

(5)相对渗透率

(6)盖层

(7)临界压力

(8)重质油

(9)油气资源量

(10)固态汽水合物

二、填空题,(共10道小题,每道小题1分)

(1)在沉积盆地发育过程中,若沉降速率沉积速率,水体则,乃至盆地上升为陆地,沉积物暴露地表,有机质易遭受所含氧气的氧化破坏。

(2)油气源的丰富程度,取决于盆地内烃源岩系的发育程度及其有机质的、、。

(3)油气藏的定义中的“单一圈闭”的“单一”涵义主要是指受控制,在单一的中,具有统一的,统一的。

(4)有效渗透率不仅与岩石的性质有关,也与岩石中流体的和他们的比例有关。

(5)石油与煤类的元素组成的区别是:

煤类的含碳量比石油中,而氢却比石油中,氧在石油中也较。

(6)在沉积盆地的发育历史中,当与相近或前者略大时,才能形成有利于原始有机质迅速向油气转化并广泛排烃的优越大地构造环境。

(7)储层物性是指其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生物化学生气阶段的深度范围是、温度介于,以为主,相当于碳化作用的泥炭~褐煤阶段。

(9)生物标迹化合物主要用于__________对比和__________对比。

(10)碎屑岩储集层的粒间孔隙是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属于。

三、判断题,(共10道小题,每道小题1分)

(1)煤中主要显微组分的生油能力从小到大顺序微:

壳质组、镜质组、惰质组。

()

(2)圈闭的有效性是指在具有油气来源的前提下圈闭聚集油气的实际能力。

()

(3)宇宙说认为,在地球呈熔融状态时,碳氢化合物就包含在它的气圈中,随着地球的冷凝,碳氢化合物被冷凝岩浆吸收,最后,它们凝结于地壳中而成石油。

()

(4)地应力场特征影响着油气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的方向、通道及强度。

()

(5)所有矿物中的裂变径迹,都具有随温度增高而径迹密度减少和长度缩短直至完全消失的特性。

()

(6)一般认为,均一温度代表流体包裹体形成温度的上限。

()

(7)粘土的催化能力同其吸附性有关,高岭石粘土催化能力最强,蒙脱石粘土最弱,伊利石居中。

()

.2002-2003学年第四学期期末考试题

专业班级:

勘资00—1,2课程名称:

石油地质学第2页共3页

(8)沉积有机质向油气演化过程中,高温短时间作用与低温长时间作用可能产生近乎同样的效果。

()

(9)生物化学生气阶段生成的生物化学气,或称细菌气,甲烷含量在95%以上,属干气,甲烷稳定碳同位素值异常高。

()

(10)砂岩在理想状况下的理论最大孔隙度为47.6%;当砂岩的分选系数愈大时,孔隙度和渗透率也愈大。

()

四、选择题,(共10道小题,每道小题1分)

(1)石油的烷烃组成中,在常温常压下,个碳原子以上的高分子烷烃皆呈固态。

A、15B、16C、17D、18

(2)在地质历史上,岩层遭受褶皱、剥蚀及岩浆活动的地区,其古今地温。

A、相差很大B、相差很小C、几乎相等D、没有差别

(3)全球大多数产油气区研究统计表明,只有在砂岩厚度百分率介于20%~60%,砂岩储层单层厚度约为米、泥岩生油层单层厚度约为米,二者呈略等厚互层的地区,最有利于石油的聚集。

A、10~15,30~40B、15~20,20~30C、20~30,40~50D、5~10,20~30

(4)受单一局部构造控制的同一面积内若干个油气藏可组成一个。

A、含油气构造B、油气藏C、油气田D、油气系统

(5)热催化生油气阶段相当于碳化作用的阶段。

A、泥炭~褐煤B、长焰煤~焦煤C、瘦煤~贫煤D、无烟煤

(6)一般情况下,Ⅰ型干酪根的原始氢含量高和氧含量低,H/C原子比介于,O/C原子比介于。

A、1.25~1.75、0.026~0.12B、1.00~1.25、0.011~0.045C、0.25~0.75、0.12~0.45D、1.25~1.75、0.25~0.55

(7)密度大而颜色深的石油则富含。

A、石蜡B、饱和烃C、沥青质D、环烷酸

(8)引起石油旋光性的原因,在于石油中的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具有的碳原子。

A.对称B.不对称C.发散D.聚敛

(9)油气二次运移的方向受多种因素控制,其中最重要的是

A、区域构造运动B、区域不整合C、区域断裂D、区域构造背景

(10)近几年来,石油灰分中的含量及其比值已被用来确定生油岩有机相、有源对比,取得可喜成果。

A、铜、铅B、钒、镍C、钙、镁D、钡、铁

五、简答题,(共4道小题,每道小题5分)

(1)何谓烃源岩潜量指数(SPI)?

怎样用来预测大型油气田?

(2)重质油那些主要物理和化学特征?

(3)油气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特征有哪些?

(4)试比较初次运移与二次运移地质环境和条件的差异。

六、综合论述题,(共2道小题,每道小题10分)

(1)试述断层在油气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断层油气藏存在的类型?

(2)试述油气聚集单元与构造单元的对应关系。

.2002-2003学年第四学期期末考试题

专业班级:

勘资00—1,2课程名称:

石油地质学第3页共3页

七、图形判读题(共2道小题,每道小题5分)

(1)试分析图中的圈闭类型有几种?

先圈定出最大闭合面积后,再在适当位置切一剖面,画出剖面图,并确定最大闭合面积。

(2)图3是某砂岩储层顶面的构造平面图,请选择适当比例尺,按图中AB方向作出这个构造的剖面图,如果本区油源充足,那么C、D(打斜线部分)两处是什么构造?

哪个构造最有可能形成什么类型的油气藏?

2002-2003学年第四学期期末考试题答案

专业班级:

勘资00-1,2课程名称:

石油地质学第1页共3页

一、名词解释题,总共10道小题,每道小题2分

(1)系指基本不与于石油伴生,单独聚集成纯气藏的天然气。

(2)超压封存箱:

指在封存箱中由孔隙流体支撑盖层及上覆岩石—流体的重量。

(3)孔隙结构是指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的关系。

(4)热变质数是指在显微镜下通过透测光观测由热引起的孢粉、藻类等颜色变化的标度。

(5)相对渗透率:

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称为相对渗透率。

(6)盖层是指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使其中油气免于向上逸散的保护层。

(7)临界压力:

在临界温度时某物质气体液化时所需的最低压力,称为临界压力。

(8)指在原始油层温度下脱气原油粘度为(100~1000)﹡10-3Pa.s或者在15.6℃及0.1Mpa下密度为934~1000kg/m3的原油。

(9)油气资源量是指根据现有地质资料和石油地质理论或勘探经验推测可能存在(尚待发现)的油气数量。

(10)固态气水合物是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气体分子天然地被封闭在水分子的扩大晶格中,成固态的结晶化合物,也叫冰冻甲烷。

二、填空题,总共10道小题,每道小题1分

(1)显著低于、迅速变浅、空气

(2)丰度、类型和热演化程度

(3)单一要素、储集层、压力系统、油气水界面

(4)性质、数量

(5)多,少,少。

(6)沉降速率、沉积速率

(7)孔隙性、渗透性

(8)沉积界面~1500米、10~60℃、细菌

(9)油源、油油

(10)原生孔隙

三、判断题,总共10道小题,每道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选择题,总共10道小题,每道小题1分

(1)C、17

(2)A、相差很大

(3)A、10~15,30~40

(4)C、油气田

(5)B、长焰煤~焦煤

(6)A、1.25~1.75、0.026~0.12

(7)C、沥青质

(8)B.不对称

(9)D、区域构造背景

(10)B、钒、镍

五、简答题,总共4道小题,每道小题5分

(1)答:

(1)烃源岩潜量指数(SPI)又称累计生烃潜量,系指面积为1平方米的烃源岩柱的最大生烃量;

(2)通过再含油气盆地或含油气区编制SPI等值线图,圈出具有最高油气充注能力的区段,即可早期预测可能发现巨型以上油气田的有利部位,内插、外推,指导油气勘探。

(2)重质油的物理性质:

在物理性质上,具有密度大、粘度大、含胶量高、含蜡量低、凝固点低的特点;

重质油的化学特征:

在元素组成上,重质油中氧、硫、氮等元素含量高;在微量元素含量上,其含量是常规原油的几倍至几十倍;在族组成上,其主要成分为饱和烃、芳香烃、非烃和沥青质。

沥青砂的主要物理性质:

与重质油相似,具有密度大、呈固态~半固态、熔点低(65~85℃)、以溶于各种有机溶剂。

按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及成因可划分四大类11小类。

沥青砂的主要化学特征:

沥青质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常呈过渡态,成分复杂,含氧、硫、氮的烃类固态衍生物。

(3)石油的物理性质包括:

石油的颜色、相对密度、粘度、荧光性、旋光性、溶解性等;

石油的化学特征包括:

石油的元素组成(碳、氢、氧、硫、氮及金属元素等)、石油的烃类组成(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和非烃(含氧化和物、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

天然气的物理性质包括:

相对密度、粘度、蒸气压力、溶解性、热值;

天然气的化学特征包括:

主要成分为气态烃,其中以甲烷为主,非烃气体常为氮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氢气及微量惰性气体;按产状分为气藏气、气顶气、溶解气、凝析气等。

油田水的物理性质包括:

油田水的颜色、透明度、密度、粘度、味道等;

油田水的化学特征包括:

油田水的无机组成(阴阳离子)、有机组成(含有烃类、有机酸、苯、酚等)、气体组成(含有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和微量元素等。

(4)答:

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的地质环境和条件具有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储集层比烃源岩具有更大的空隙空间,孔隙度和渗透率较大,

(2)在物理化学性质方面,储集层自由水多,毛细管阻力较小,温度、压力和含盐度较低,(3)运移的动力差异较大,(4)运移的时间、通道、距离、方向和相态存在较大差异。

六、综合论述题,总共2道小题,每道小题10分

(1)试述断层在油气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断层油气藏存在的类型?

(176)

答:

断层在油气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1、断层的封闭作用,导致油气藏的形成。

2、通道和破坏作用,导致油气藏内的油气散失。

断层油气藏存在的类型有:

1、断鼻构造油气藏

2、弧形断层断块油气藏

3、交叉断层断块油气藏

4、多断层复杂断块油气藏

5、逆断层断块油气藏

(2)试述油气聚集单元与构造单元的对应关系。

答:

油气聚集单元与构造单元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项目

级别

大地构造单元

油气聚集单元

一级构造单元

沉积盆地

坳陷或隆起

含油气盆地

含油气区

二级构造单元

长垣、凸起、背科带、凹陷

油气聚集带

三级构造单元

背斜、鼻状构造

圈闭

油气田

油气藏

 

七、图形判读题,总共2道小题,每道小题5分

(1)j

(2)按AB方向构造剖面图如图3所示。

C处为背斜构造,D处为向斜构造,C处的背斜构造可能形成背斜油气藏。

(501)

图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