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405366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八)+必修三(专题一~二)。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873年,英国人创办的上海<申报》追踪报道“杨乃武和小白菜案”中官员滥施酷刑,在舆论压力下,政府指派官员进行复审。

后该报又公开揭露复审官员刑讯逼供六昼夜,由此引发了社会强烈的反响。

最终该案交刑部复查,終得大白、数十名涉案官员被严处。

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A.报刊起到了较强的舆论监督功能

B.上海成为反封建礼教的重要阵地

C.西方人不再受清政府的直接监管

D.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是:

在《申报》追踪报道下,“杨乃武和小白菜案”真相大白,数十名涉案官员被严处。

这反映出报刊起到了舆论监督作用,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上海成为反封建礼教的重要阵地,“杨乃武和小白菜案”也不是反封建礼教,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材料未体现出领事裁判权,故D项错误。

2.有史料记载:

“1888年底。

北京醇亲王府和颐和园装置了电灯,大放光明,引得北京市民纷纷来围观,人群聚集长达数里。

”这一记载体现了当时中国

A.普及了电灯等用品

B.引入了西方新思想

C.传入西方生活方式

D.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答案】C

【解析】“1888年底,北京醇亲王府和颐和园装置了电灯……引得北京市民纷纷来围观”,这说明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引起人们的好奇,故C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88年电灯刚传入中国不久,故A项错误;电灯属于近代科学技术,不是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学习电灯的制作技术,故D项错误。

3.据统计,1781年英国人口只有890万人,而到了1841年英国的人口增加到了1855万人,其中多数为外来移民,如在英格兰的爱尔兰人突破100万人,这个数字每年还以5万多人的数字不断增长。

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科技革命提高了生产力

B.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

C.工业对劳动力需求增加

D.生产发展加速了城市化

【答案】C

【解析】1841年英国人口大量增长,其中多数为外来移民,这说明英国工业革命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提高生产力,故A项错误;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于18世纪中叶,故B项错误;城市化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和工业产值的比例,材料未体现出,故D项错误。

4.下图反映了1955~2007年1美元兑换日元的数量变化,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金融秩序稳定

B.二战后初期日美经济发展同步

C.20世纪晚期日本经济实力领先于美国

D.弱势的日元利于日本经济崛起

【答案】A

【解析】从图片信息看出,1955年到1971年1美兑换日元的数量几乎没有变化,此时正处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表明此时国际金融秩序稳定,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1美兑换日元的数量变化,不能体现日美经济发展同步、20世纪晚期日本经济实力领先于美国,排除BC;从图片信息看出,自1971年后1美兑换日元的数量减少,说明日元增值,不是“弱势的日元”,排除D。

5.1917年底,苏俄外交人民委员托格关基在视察完前线后给列宁的报告中写道:

“俄国的战壕中空无一人,实际上没有任何人在抵抗德国人。

”这表明当时

A.苏俄社会大众普遍的厌战情绪

B.德军乘革命之际消灭大量俄军

C.资产阶级的政府无法控制局势

D.俄国出现空前的社会经济危机

【答案】A

【解析】“俄国的战壕中空无一人,实际上没有任何人在抵抗德国人”说明当时苏俄民众普遍的厌战情绪,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德军消灭大量俄军,故B项错误;1917年11月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故C项错误;俄国出现空前的社会经济危机是在1918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后,故D项错误。

6.列宁指出,对于新经济政策中的农业合作社,在政策上不仅要使它能一般地、经常地享受一定的优待,而且要使这种优待成为纯粹资财上的优待(如银行利息的高低等等)。

据比可知,农业合作社

A.是农业集体化的前奏

B.有利于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C.与苏俄政权性质一致

D.采用了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是:

苏俄政府给予农业合作社大量的优惠政策。

苏俄政府之所以给予农业合作社优惠政策,是因为农业合作社符合农民利益,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故B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业合作社没有发展成农业集体化,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中的农业合作社实质上是国家资本主义,与苏俄政权性质不一致,也不是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故CD项错误。

7.下面是1929年至1939年间世界六强粗钢产量表(单位:

万吨)。

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A.西欧经济直到二战前仍未复苏

B.新政之后美国经济完全恢复

C.危机迫使列强调整对苏政策

D.大萧条时苏联经济与欧美不同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的钢产量持续增加,说明了这些西欧国家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A错误。

从材料中美国的数据可知,美国的钢产量也在持续增长,但1939年并没有达到1929年的数字水平,无法表明新政之后美国经济完全恢复,B错误。

材料中无法体现危机使列强调整对苏政策,排除C。

大萧条时期即1029——1933年,苏联实行计划经济,而欧美实行市场经济,二者不同,D正确。

8.1928年初,苏联在收购粮食方面遇到了困难,苏共中央政治局为此采取了非常措施。

布哈林认为那是对农民进行“军事封建剥削”,主张苏联建设农业国。

布哈林的观点

A.鼓舞了苏联人民的经济建设

B.旨在发动农民支持工业化

C.与当时苏联的建设目标不同

D.显示了苏俄政权的农民性

【答案】C

【解析】1925年苏联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方针,布哈林主张苏联建设农业国与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不同,C正确;苏联当时正在进行工业化建设,布哈林建设农业国的观点并没有采纳,A错误;布哈林坚持苏联应以发展农业为主,建设成一个农业国,大量出口农产品,反对斯大林的国家高速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的主张,排除B;苏俄政权是无产阶级政权,D错误。

9.下面是20世纪70年代苏联军力变化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

军队人数

洲际导弹

潜射导弹

坦克

战术飞机

战略飞机

军舰

1970年

330万人

858枚

121枚

32400辆

4000架

155架

230艘

1978年

442万人

1400枚

1015枚

50000辆

8000架

135架

286艘

 

A.欧共体成立对苏联构成了威胁

B.苏联加强军力为应对日本崛起

C.中苏领土争端使苏联加强常规力量

D.冷战时期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故A项错误;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故B项错误;中苏领土争端是在1969年,故C项错误;材料数据体现出七十年代苏联军力整体上涨,这是美苏冷战军备竞赛的结果,故D项正确。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材料的时间信息进行排除。

本题的时间信息是“20世纪70年代”,根据所学知识排除ABC。

10.1991年12月,戈尔巴乔夫在宣布苏联解体时发表演讲说:

“我们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已经结束“冷战’,曾对我国经济、社会意识和道德起破坏作用的军备竞赛和国家极度军国主义化已经停止,世界大战的成胁已经解除。

”此时苏联

A.开始否定斯大林模式

B.已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

C.开创了革命建设新道路

D.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开始否定斯大林模式,故A项错误;苏联的解体意味着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恢复了资本主义制度,故B项正确,C项错误;苏联解体后,国家实行了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

11.口述史是20世纪40年代首先在西方出现的历史研究方式,它是个人和社会对事件表述,表述的是特定场景下的时空,表述的是被采访人的亲身经历。

在美国,而且在英、法、德诸国出现了大量口述史研究机构,出现了大批口述史研究成果。

中国谚语说的“路上行人口似碑”,也证实说口耳相传的作用与碑文记载具有同样的价值。

这说明

A.口述历史资料可用于历史研究

B.路上行人的语言是真实的历史

C.历史是语言和心理状态的反映

D.只有口述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答案】A

【解析】口述史是一种历史研究方式,“口耳相传的作用与碑文记载具有同样的价值”说明口述历史可用于历史研究,故A项正确;行人的语言具有极大的主观性,不一定能够反映真实的历史,故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口述史,不是心理状态,故C项错误;口述史料是主观史料,不一定能够反映历史真实,故D项错误。

点睛:

文字材料较长的选择题简化技巧之一是寻找关键词,本题的关键词是“也证实”,这说明“口耳相传的作用与碑文记载具有同样的价值”一句是整个材料的结论,也就是核心。

12.有学者指出:

“就发达国家米说,区域化是为了确保自己在区域内的各种利益,同时借此力争在外部世界获取更多利益。

就发展中国家而言,是把区域化作为将来进入世界经济全球化更高层次的一个阶梯。

”这表明区域化

A.发展势头减弱

B.与全球化相悖

C.符合小国利益

D.拓展空间广阔

【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出区域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利,是实现全球化的关键一步,即区域化的扩展空间非常广阔,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区域化的发展势头减弱,故A项错误;由材料信息可知,区域化是实现全球化的“一个阶梯”,故B项错误;区域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利,故C项错误。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主旨信息,然后进行判断排除。

本题的主旨信息是“区域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利,是实现全球化的关键一步”,由此ABC。

13.当今世界的国际贸易60%是以美元结算的,各国的外汇储备差不多60%也是美元,国际大宗商品如石油、矿石等也以美元定价。

这种现象说明

A.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瓦解

B.美国霸主地位正在崩溃

C.美元具有世界霸权地位

D.经济区域集团化已形成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3年石油危机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故A项错误;目前为止,没有仍然是世界经济的头号强国,故B项错误;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但是当今的国际贸易和各国的外汇储备大多都是美元,这说明美元仍然具有世界霸主地位,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经济区域集团化,故D项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题的思维过程是“现象——本质”。

本题的现象是当今世界的国际贸易和各国的外汇储备大多都是美元,这反映的本质是美元仍然是世界上最为流行的货币,即美元仍居主导地位。

14.根据下图,可以推知经济全球化

A.加剧了世界经济的动荡

B.世界各国经济日益相互影响

C.对发达国家伤害影响更人

D.颠覆了国际经济实力的对比

【答案】B

【解析】图中曲线显示新兴经济体和发达国家的GDP增减几乎是同步的,这说明世界各国经济日益相互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世界经济的动荡,故A项错误;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被动地位,GDP增长多少不代表经济发达与落后,故CD项错误。

点睛:

曲线图类选择题解题关键是,首先关注图中曲线走势,其次关注图外的文字信息,然后进行判断排除。

15.东周初期无成文法,贵族之所以尊,在于能够擅断罪行,后来晋国赵鞅将刑法铸在鼎上公布于众,,权贵们以“贵贱无序,何以为国”为借口反对。

这休现出

A.法律的制定者是封建政府

B.天子鼓励法家思想

C.既得利益阶层是改革阻力

D.法律使贵贱等级消失

【答案】C

16.中国古代有思想家认为:

“有美尧舜、禹、汤、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

”该思想家意在强调

A.后世必然超越前世

B.人生来本性是恶的

C.小国寡民社会的优点

D.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答案】A

【解析】“有美尧舜、禹、汤、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说明这些思想家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法家思想。

材料强调了后世必然超过前代,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人性问题,故B项错误;小国寡民是道家思想,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错误;D是儒家思想,不符合材料信息,故错误。

17.曹丕在受禅代汉建立魏国时,曾向陈群问道:

“我应天受禅……唯独相国和你脸有不豫,这是为了什么呢?

”陈群便离席长跪道:

“臣与相国曾为汉朝之臣,内心虽为陛下感到喜悦,但在义理上,臣等的神色实应畏惧,甚至憎恨陛下才对。

”这体现出当时

A.魏国在群臣辅佐下逐渐强大

B.宗法思想下汉朝为正统

C.汉宰相位高权重制约了君权

D.经世致用伦理影响政治

【答案】B

【解析】陈群因为曾为汉朝之臣,所以曹丕代汉自立时“脸有不豫”,这说明在当时部分大臣中尊汉朝为正统,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魏国逐渐强大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汉朝宰相制约了君权,故C项正确;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材料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

点睛:

文字材料较长的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信息。

本题材料可简化为“有功之臣陈群等因为曾为汉朝之臣,所以曹丕代汉自立时‘脸有不豫’”。

18.宋代社会风水师认为:

“水代表财富,客厅摆设山水画时,就必须注意画中水流的方向不可以朝门口、屋外,而水流的方向最好是主卧房、屋内。

”这反映了宋代

A.新兴资产阶级开拓进取

B.文人追求道德情操和人格

C.理学兴起使文人注重修养

D.社会文化和生活的价值导向

【答案】D

【解析】“水代表财富,客厅摆设山水画时,就必须注意画中水流的方向不可以朝门口、屋外,而水流的方向最好是主卧房、屋内”说明山水画不是简单的描摹自然的风光,而是画家的精神的诉求与流露,是画家人生态度的表达,是画家人生追求的体现,故D项正确;宋代中国还未出现新兴资产阶级,故A项错误;“文人追求道德情操和人格”和“文人注重修养”属于文人画,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C项错误。

19.顾炎武曾北上联结反清人士,遍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等地。

“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顾炎武

A.心系古代儒家文化的传播

B.维护新兴资产阶级利益

C.保护清初被毁的民族文艺

D.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答案】D

【解析】“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反映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故D项正确;心系古代儒家文化的传播和保护清初被毁的民族文艺不符合“顾炎武曾北上联结反清人士”,故AC项错误;明清之际中国资产阶级还未形成,故B项错误。

20.明代安徽休宁茗洲吴氏的《家规》中说“族内子弟有器宇不凡、资禀聪慧而无力从师者,当收而教之,或附之家塾,或助以有火(学费)。

”这些做法

A.有助于贫寒子弟成才

B.维护了地方社会统治

C.巩固了农村小农经济

D.推动了儒学与政治结合

【答案】A

【解析】“族内子弟有器宇不凡、资禀聪慧而无力从师者,当收而教之,或附之家塾,或助以有火(学费)”意味着贫寒子弟只要有资质就可以得到救助上学,这有利于贫寒子弟成才,故A项正确;《家规》只是适用于家族,不能维护地方社会治安,故B项错误;材料和小农经济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选官,故D项错误。

21.南宋后期,在荆州和建康设有火药兵器制作院。

荆州每月能制铁火炮一两千支,建康在两年多造出了三万八千多件火药武器,并能制造大量的火箭和十斤重的铁炮壳。

这说明

A.火药最先是在南宋发明的

B.南宋已大规模制造火药武器

C.南宋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D.火药武器确保了南宋的安全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火药配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了,故A项错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故C项错误;南宋最后被元朝所取代,火药武器也没能确保南宋的安全,故D项错误;“荆州每月能制铁火炮一两千支,建康在两年多造出了三万八千多件火药武器,并能制造大量的火箭和十斤重的铁炮壳”说明南宋已大规模制造火药武器,故B项正确。

22.公元1150年,西班牙萨狄瓦建立了欧洲第一个造纸厂。

地理学家艾德里西谈到萨狄瓦时说:

“该城制造文明世界其他地方无与伦比的纸,输往东西各国。

”由此可知

A.活字印刷使西班牙印刷业出现革新

B.四大发明使欧洲封建城堡日益衰落

C.造纸术使欧洲书写材料发生变革

D.指南针西传使西班牙开创世界市场

【答案】C

【解析】“该城制造文明世界其他地方无与伦比的纸,输往东西各国”表明造纸技术的提高推动了欧洲书写材料发生变革,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造纸术,与活字印刷、指南针无关,排除AD;造纸术只是四大发明之一,B表述不准确,排除。

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该城制造文明世界其他地方无与伦比的纸,输往东西各国”,排除与造纸无关的选项即可。

23.中国的书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到各种书体的发展过程,形成了独特的时代印记。

书法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政治是主要的干预因素之一,其影响了书法文化的兴衰繁荣。

可以用来例证这一观点的书法是

A.隶书

B.行书

C.楷书

D.小篆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政府强制推行的字体是秦朝的小篆。

秦统一后,把六国文字统一成了小篆,故D项正确;隶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是在监狱里创造出来的字体,不是政府强制推行的,故A项错误;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不是政府强制推行的,故B项错误;楷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也不是政府强制推行的,故C项错误。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的关键信息,然后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判断。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政治是主要的干预因素之一”,由此判定这是小篆。

24.下面为一幅清代字画,该字画的艺术风格是

A.以图记事

B.重视写意

C.刻画习俗

D.描摹自然

【答案】B

【解析】该字画集绘画、书法艺术于一体,“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抒发“性灵”或个人抱负,文人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是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故该字画符合文人画重视写意的特点,B正确;ACD都体现写实的特点,不符合该字画重视写意的艺术风格,排除。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5题13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第28题12分,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儒学发展史上,唐宋转型无疑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隋唐以来,儒、释、道三教鼎立,但在斗争中它们彼此融合、相互渗透。

面对三教并存,尤其是佛教的异军突起和势力膨胀,儒学内部就如何应对佛教的挑战,存在着分歧。

一派以韩愈为代表,他认为佛老不讲君臣礼仪、伦理纲常,破坏了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夫妻关系,扰乱了封建的等级秩序,故力主建立儒家道统,排除异学;另一派以柳宗元为代表,主张以儒学为主体,兼容各家之长,以开放的思维使儒家获得新生。

唐代的思想论争开启了宋学的新局面。

——摘编自李伏清《唐宋思想转型与宋明儒学复兴的先驱》

材料二明清之际的利玛窦等天主教传教士在传教过程中已意识到要成功地推进基督教的传播,必须入乡随俗,理解、尊重与适应中国文化。

中国是以儒教立国,在中国社会生活与中国文化中占主流的是儒学。

于是,利玛窦与他的同伴们改而接受了儒士的生活方式,便以基督

教义附会儒学,倡儒耶同质之说。

利玛窦采用儒冠儒服,认真研究中国文化,极力糅合儒家学说,借助中国经典中的“天”“仁爱”等观念宣教,试图让作为“异教徒”的中国人觉得不是要强加给他们一种外来宗教。

——《论近世西方来华传教士的儒学观》

(1)根据材料一,概括韩愈、柳宗元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思想产生的相似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宋需学与明消之际需学处境的异同。

【答案】

(1)思想主张:

韩愈:

排除异学,建立儒家道统.首新确立儒学独尊地位。

柳宗元:

以儒学为主体,兼采各家所长,重新塑造儒家。

背景:

隋唐时期。

佛、道盛行,封建统治者崇佛信道,儒学遭到冷落;传统伦理(道统)思想出现混乱。

(2)同:

遇到外来文化的冲击;面临思想文化转型。

异:

唐宋儒学面临国内儒、佛、道融合问题。

明清之际儒学则面临与西方文化融合问题。

(2)问,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宋儒学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冲击,儒学面临转型的困境;明清之际儒学受到基督教的冲击,儒学面临新时代的转型,因此相同点是:

遇到外来文化的冲击,面临思想文化转型;不同点是:

唐宋儒学面临国内儒、佛、道融合问题,明清之际儒学则面临与西方文化融合问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反映了西方战船的演变情况。

古代

三桨座战船是古希腊人和罗马人所用的近海全木质战船,由木质卯榫和木钉连接。

战船每边有三排浆,一个人控制一枝浆。

有一个风帆

中世纪

桨帆战舰使用较少的人力划桨,是多个风帆的木质战舰,是为外海战斗而制造的大型战船。

关键部位由铁钉铆接甲板,更大的身躯具有强大的防护能力

17世纪

荷兰的风帆战舰是风帆更多的木质军舰,装备了罗盘针,可以进行远洋航行,配有几十门笨重火炮和上千弓箭

19世纪

铁甲舰以蒸汽为动力,木质甲板和防护改为铁质甲板及防护,配备轻便的火炮及鱼雷。

水下军舰潜水艇开始出现在美国南北战争中

20世纪

航空母舰编队50年代使用燃油燃烧的燃气轮机动力,60年代开始使用核动力。

舰载机成为航母主要作战武器,雷达和预警机及防空导弹与火炮、鱼雷作为辅助舰的武器装备使用,卫星成为导航工具

——《世界军事史》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者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

论题:

西力军舰的结构和功能随着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不断进步.

闸述:

西方军舰最早取材于自然界的木材,随着生产力和科技的进步,军舰舰体变大、变重,动力从人力到风力,再到煤炭动力和石油动力及最新的核动力;防护也由木材防护到钢防护,现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亚更使军舰不断进步,这些都反映科技影响了军舰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解答时,首先从表格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概括一个主题,比如表格中的5条信息可提炼出“西力军舰的结构和功能随着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不断进步”的论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一定要有史实依据,如西方军舰最早取材于自然界的木材,随着生产力和科技的进步,军舰舰体变大、变重,动力从人力到风力,再到煤炭动力和石油动力及最新的核动力;防护也由木材防护到钢防护,现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亚更使军舰不断进步,这些都反映科技影响了军舰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点睛:

本题属于自拟论题式开放性试题,属于考查能力层次较高的试题。

该类试题解题的技巧是首先从材料相关信息中提取主题,一定要明确;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论述,一定要史论结合。

开放性试题考查的思维逻辑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即论题(是什么)——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