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白鹭》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407559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白鹭》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白鹭》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白鹭》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白鹭》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白鹭》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白鹭》教案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白鹭》教案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白鹭》教案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白鹭》教案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白鹭》教案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白鹭》教案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白鹭》教案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白鹭》教案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白鹭》教案设计.docx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白鹭》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白鹭》教案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白鹭》教案设计.docx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白鹭》教案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白鹭》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白鹭》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这是郭沫若先生的一篇美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作者寥寥数笔便将白鹭——这一普普通通的鸟儿描摹得高洁优雅、栩栩如生,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全文语言朴实流畅,极富有诗情画意,令人回味无穷。

【学情分析】

如今的学生在生活中很少见到白鹭,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先欣赏白鹭的图片,了解白鹭的生活习性等,对白鹭有直观的认识,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中作者对白鹭的刻画;其次,学生对于散文这一文体的了解不够,诵读也只停留在文字表象的理解上而无法深入,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学习的促进者,应当注重朗读方法的指导;另外,五年级学生正处于刚刚跨入高段学习的时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直接抒发情感的能力,但对于体会寄托在人事景物中的感情以及文本的独特审美性还有所欠缺,加之本文作者郭沫若的语言凝练、含蓄,学生在阅读中可能会产生很多困难或疑惑的问题,这时教师有必要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学习作者通过对比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的手法,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内涵。

3、通过品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激发学生对生活和美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的手法。

2、教学难点:

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内涵。

【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以及自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

为了实现这一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本课主要采用课件展示法和点拨法。

1、教师在课堂上应善于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形象直观的图片演示配上优美的音乐熏染,帮助学生感受白鹭的优美。

2、阅读课应重视朗读方法的指导,通过学生自读自悟,以读促悟,使学生形成能力。

【教学准备】

根据课文内容准备白鹭与白鹤、苍鹭、朱鹭的图片以及白鹭觅食、栖息、飞行时的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欣赏白鹭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看看聪明的你们能不能猜中。

(1)课件出示谜面:

“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2)指名回答,课件出示谜底:

白鹭。

(3)同学们这么快就猜对了,实力不容小觑啊,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吗?

预设:

根据“群捕鱼儿”知道了这是一种成群的鸟儿;

根据“霜衣雪花”“青玉嘴”知道了这种鸟儿毛发雪白,嘴巴像青玉一样。

2、简要介绍白鹭。

白鹭优雅、高洁,是古代许多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一起来欣赏。

3、老师还准备很多白鹭的图片送给大家。

(播放白鹭图片)看完视频,请告诉老师,白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美(板书)

4、是啊,白鹭真美!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著名作家郭沫若先生的一篇美文《白鹭》,请同学们伸出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5、板书课题,指导写“鹭”:

怎样才能美美地写鹭呢?

同学们,老师的名字中就有一个“鹭”字,小时候总是写不好它,后来我找到了方法——写上面的“路”时,一捺要写得舒展,正如白鹭飞翔时要舒展身姿一样;下面的鸟头不宜写得太过狭长,最后一横要写长,但不得与旁边笔画相连,这样才能写出一个美美的“鹭”字。

6、齐读课题《白鹭》。

【设计意图:

猜谜语是学生最喜爱的活动之一,教师若能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出谜语来让学生猜,更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在增加学生诗歌积累的同时,自然地将话题转移到本课的描写对象——白鹭身上。

通过欣赏白鹭的图片,学生初步地、直观地感受到了白鹭的外形美。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郭沫若说,白鹭正因为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想知道他笔下的白鹭是怎样的吗?

别急,我们先来认识作者。

1、同学们对郭沫若有哪些了解呢?

(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2、《白鹭》这篇课文就是郭沫若于1942年10月创作的一篇抒情散文,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同时注意大屏幕上老师的几点要求。

3、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1)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注意句子的语速和语气,尤其是要注意几个问句的朗读;

(3)遇到陌生的词语,可以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4、认读生字

(1)你会认这些生字吗?

谁来试试。

(指名读字)

(2)让我们把这些生字按照结构来归类吧。

归类后看看,哪些字值得大家注意呢?

(说到哪个字,就给哪个字组一个词)

预设:

“框”应读第四声,而不是读第一声;边框、框架

“宜”下面的“且”内是两横,不能多一横;适宜,相宜

老师还要提醒大家,“匣”的笔顺很容易写错,应先写一横,再写里面的“甲”,最后写竖折;“匣”是装东西的盒子,“镜匣”就是装有镜子的盛梳妆用品的匣子。

(2)把你还不熟悉的字在练习本上再写两个。

5、文中的词语你都读准确了吗?

让我们来玩个词语游戏来检测一下吧。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是在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同时也是在扫清阅读的障碍,为接下来的理解分析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写字教学也不可缺少,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引导学生学会归类处理生字,分析难写字,找到关键。

教师适当示范,不是越俎代庖。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来,同学们已经牢牢掌握了字词,老师为你们点赞。

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这样两个问题再去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会让你收获更多。

问题一:

课文的描写对象是什么?

它有什么特点呢?

问题二:

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提示:

默读就是不出声读,但要有一定的速度;默读时,遇到困难要及时圈画,如果有了好的想法不要忘了做好批注哦!

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结果板书

明确:

课文主要描写了白鹭。

写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

写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都很有韵味。

(1)谁能告诉大家,文中哪些描写体现了“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找到的同学请你自信地读一读。

(2)出示图文:

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

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你能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画出来吗?

(雪白、铁色、青色)读出白鹭的色彩美。

(3)出示图文:

全身的流线型结构。

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什么是流线型?

看了图片有什么感受?

读出白鹭的身段美。

(4)同学们品一品这几句话:

“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

写出了白鹭的美是恰到好处的,表现出白鹭在作者的眼中是非常完美的。

教师点拨:

这几句话就是郭沫若先生仿照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邻家美女的“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一句,来表现白鹭的美“恰到好处”。

(5)为了突出白鹭的美,作者还用了什么手法呢?

(对比)把你找到的句子读出来。

明确: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课件出示图文:

白鹤:

太大而嫌生硬

朱鹭、苍鹭:

大了一些、太不寻常

教师点拨:

这是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进行了对比,写出了白鹭无论色素的配合,还是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的特点,突出了白鹭的美。

(6)老师有个建议,请男、女生分别朗读第1-5自然段中描写白鹭颜色和身段的语句,其余的老师来读,看我们能否合作默契。

(配乐朗读)

(7)同学们读得声情并茂,请在文中找一找,哪句话中的哪个词语最能概括白鹭的外形美?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板书:

精巧的诗。

你还想到了哪些词语?

(精致、精美)

(8)郭沫若将白鹭描写得这么细腻,得益于什么呢?

没错,就是平时的仔细观察。

所以,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养成认真观察身边事物的好习惯,这样才能为我们的写作提供帮助。

2、出示“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你能找到与这句话相呼应的句子吗?

有什么发现?

明确: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发现:

两句话首尾呼应,都运用了新颖、贴切的比喻;都写出白鹭具有诗一般的美感;都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板书情感)

3、全班齐读首尾呼应的句子,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悟朗读这两句。

【设计意图:

语文学习需要读,美文学习更需要读。

从一开始就读起来,层层递进,不断提高要求,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越读越好,这样学生才能够较好地把握课文主体内容。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欣赏了外形美丽的白鹭,感受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课后,请同学们继续阅读课文,摘抄你喜欢的自然段,并尝试着观察一种小动物,仿照课文中对比的写法,从多个角度来写出它的特点。

如果还能够表达出你的情感,那就更好了。

【设计意图:

背诵优美的段落,让学生积累优美的语句,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爱好。

写作训练能够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写作能力正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这种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不能仅仅依靠作文课上的训练,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善于挖掘读写训练的结合点来进行实践。

【板书设计】

1、白鹭

色素觅食韵在骨

精巧的诗美栖息子里的(喜爱、赞美)

身段飞行散文诗

【设计意图:

本课时的板书设计采用结构图的形式,结构清晰,重点突出,同时也便于第二课时板书的补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学习作者通过对比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的手法,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内涵。

3、通过品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激发学生对生活和美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的手法。

2、教学难点:

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内涵。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白鹭》这篇课文的字词,老师想检查一下同学们的掌握情况,请看大屏幕。

(出示词语,指名朗读)

2、同学们复习得很到位,老师真是对你们刮目相看!

《白鹭》这篇文章的作者郭沫若是用自己的真感情来赞美白鹭,谁能用课文开头的话和结尾的话来说说他是怎么赞美白鹭的?

(课件出示开头的句子和结尾的句子)

3、作者除了对白鹭的外形美进行了细腻的刻画,有没有对白鹭的活动进行描写呢?

明确:

描写了白鹭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画面。

4、这节课,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镜头,一起去品味白鹭的“韵味美”。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的设计,能有效地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把握情况,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同时,由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便于将新旧知识逻辑地联系起来,便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二、品读课文,合作探究

1、古人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同学们将目光转移到课文的第6至第8自然段,自由朗读,再以小组为单位,给这三幅优美的图画分别起一个名字。

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你们讨论的结果,看看哪个小组起的名字最有诗意、最有创意。

(1)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

同学们起的名字都比较贴切,很有自己的想法。

老师也给这三幅图画起了名,想看看吗?

(出示课件:

清田垂钓图;树顶瞭望图;黄昏低飞图)

(3)同学们评价一下,怎么样?

觉得不错的话,让我们记在课本上。

(教师板书)

2、这三幅图中,同学们一定有自己最喜欢的那幅。

现在,请听老师为大家朗读。

如果读到了你喜欢的那个段落,就请你做好圈画和批注,把你独特的想法和感受告诉大家。

3、教师配乐朗读第6、7、8自然段。

4、赏析“清田垂钓图”。

(1)预设学生回答:

生:

我感觉白鹭特别悠闲。

师:

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白鹭“悠闲”的?

生:

从“站着钓鱼”看出来,白鹭不是主动去捉鱼,而是很淡定的站在那里,将白鹭拟人化了。

让我想到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给人一种很悠闲的感觉。

师:

你真会联想!

经过你的表达,老师也觉得白鹭太悠闲了。

作者为什么不用“捉鱼”呢?

因为“捉鱼”是一种动态美,而白鹭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娴静温柔的,所以用“钓鱼”更有一种静态的美感。

谢谢你给我们的启发。

(2)作者说“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副嵌在玻璃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老师想听听同学们是怎么理解的。

生:

我发现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清水田比作画,给人一种美的感受。

师:

你真会发现!

同学们,通常是什么样的画会被镶嵌在玻璃框呢?

生:

名画、好看的画。

师:

是啊,在郭老先生的眼中,白鹭只是站在那里钓鱼就已经是一幅绝佳的画,它值得被镶嵌在玻璃框里,让我们读出这幅图画的美丽。

(3)学生朗读第6自然段。

5、赏析“树顶瞭望图”。

(1)预设学生回答:

生:

我读懂了白鹭“很悠然”,就是很悠闲、无忧无虑的样子。

师:

你抓住了“悠然”这个词,还为我们解释了这个词。

老师再问问你,什么叫“嗜好”?

你有“嗜好”吗?

生:

就是爱好,与众不同的爱好。

师:

白鹭与众不同的爱好是什么?

生:

晴天的清晨孤独地站在小树的绝顶瞭望。

师:

说的真好,为什么不是“望哨”呢?

同桌讨论一下,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2)指名回答,你打算怎么理解这个词?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

教师点拨:

当然不是望哨,望哨是警惕的、高度紧张的,这与前面的悠然是不是相矛盾?

望哨是有些人对白鹭的偏见,而郭老先生绝不容许人们对白鹭有一点点的误会,这就体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对白鹭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3)出示图文,引导学生想象、表达: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白鹭孤独地站立于树顶瞭望,想象一下,它在瞭望什么呢?

“如果这是一位白鹭少女,她可能会……”

“如果这是一位白鹭母亲,她可能会……”

“如果这是一位白鹭老者,他可能会……”

(4)教师小结:

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

是啊,白鹭可能是在思考今天怎么钓鱼,也可能是在牵挂远方的孩子,还可能是在聆听大自然美妙的声音……郭老先生的这一问,引发了读者无限的遐想,多么耐人寻味的白鹭啊!

让我们把它的韵味读出来。

(5)学生朗读第七自然段。

6、赏析“黄昏低飞图”。

(1)老师读完这一部分后,脑海中突然想到了一句诗,不知道同学们能不能想到?

(出示图文: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在这里我们可以改成:

落霞与白鹭齐飞。

作者是怎么形容这个画面的?

(3)怎么理解“清澄”?

(清明澄澈)这个词语用的好不好,为什么?

教师点拨:

“清澄”一词,用得太恰当了。

白鹭的美丽高洁、超凡脱俗就是对这个词的最好诠释,是将这个抽象的词形象化了,是将这个词赋予了生命。

(4)现在,同学们能理解了吗?

黄昏看见白鹭低飞,为什么成了“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呢?

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出示图文,引导学生想象、表达:

“放学后,在回家路上的孩童见到低飞的白鹭……”

“忙完了一天的劳作,农民伯伯抬头看到低飞的白鹭……”

“烧好晚饭,等待家人回来的爸爸妈妈看到低飞的白鹭……”

(5)教师小结:

看着白鹭乘夕阳归去,多么有诗情画意啊!

让我们把这种充满生命力的美丽读出来。

(6)学生朗读第八自然段。

7、作者为了赞美白鹭,选择了三个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场景来证明白鹭不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都那么有韵味,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可是“金无赤足,人无完人”,白鹭有没有缺陷呢?

(引读第9自然段: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

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

教师点拨:

在作者眼里,白鹭的优点早已掩盖了这个小小的不足,有个成语叫“瑕不掩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为了再一次证明自己对白鹭的喜爱,作者甚至认为连歌都不足以赞美白鹭了。

他说——(引读最后两个自然段)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不铿锵”指的就是白鹭的那种优美而不声张、不张扬,那种内敛、含蓄、自然、质朴的美。

8、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补充板书)这是郭沫若先生对白鹭的高度赞美,体现了一位作家对美的事物的追求。

文章首尾呼应,升华了主旨,将感情推向了高潮。

让我们齐读这句话,发出自己内心的赞叹吧!

【设计意图:

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给学生创造一个真正学习的情境,既能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又能提高参与度,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应巧妙利用文中的“留白”,尽可能地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大胆想象和自由表达。

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丰富教材内容,还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丰富的内涵、无穷的魅力。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作者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了吗?

教师点拨:

诗是优美的、押韵的、充满想象的,而散文诗的语言更加优美、凝练,充满着诗情画意,富有哲理。

在我们平常人的眼中,白鹭只是一种常见的鸟,因为常见到其美而被人忽略。

然而在作家的眼里,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这是作家独到的比喻,是作家独特的感受和美的发现。

“精巧的诗”是作家对白鹭特点的集中概括,也是文章的文眼。

2、同学们觉得,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3、老师最想说的是,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正如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所说(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的文字: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老师真心地希望同学们都能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慧眼,去捕捉、去挖掘生活当中像白鹭这样如画、如歌、如诗的美!

【设计意图:

白鹭给人无限的遐想,作者巧妙的联想,丰富的想象和艺术的表达方法,使笔下的白鹭字里行间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种感受都源于一个“情”字,课堂充满感情,是老师煽出来的情,是学生悟出来的情,教师煽动性的话语,让学生喷薄而出的情感按耐不住,真是情到用时方恨少,整个课堂充满情感,一切水到渠成。

语文的生命是诗意的,学生的天性是诗意的,语文教学也应该是生机盎然、充满诗意的。

4、类文阅读,赏析《燕子》。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这篇文章,比较两篇散文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填写表格。

5、归纳总结:

这对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启发呢?

请大家将之前写好的描写小动物的作文拿出来,看看在内容上还有哪些缺少的,再修改修改。

课后,老师希望同学们熟读成诵,将《白鹭》这篇美文背诵下来,把这份美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

【设计意图:

“比较”是类文阅读用得最多的教学策略,“比较”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发现,提升学生深层次的阅读能力。

【板书设计】

1、白鹭

色素觅食清田垂钓图韵在骨

精巧的诗美栖息树顶瞭望图子里的(喜爱、赞美)

身段飞行黄昏低飞图散文诗

【设计意图:

本课的板书设计采用结构图的形式。

因为文章的结构为总—分—总,因此在设计结构图的时候应遵循课文原来的结构。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为总起,然后分别描绘了白鹭的外形美和韵味美,最后进行总结:

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同时明确作者对白鹭的情感:

喜爱和赞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