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物传感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4130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3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docx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与生物传感器.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docx

化学与生物传感器

第八篇化学与生物传感器

8.1化学传感器

8.1.1电位型电化学传感器原理

8.1.2离子敏感器件

8.1.2.1ISFET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8.1.2.2ISFET的特点和应用

8.1.3气敏传感器

8.1.3.1气敏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机理

8.1.3.2电阻型气敏器件

8.1.3.3非电阻型气敏器件

8.2生物传感器

8.2.1酶传感器

8.2.1.1酶反应

8.2.1.2酶传感器

8.2.2微生物传感器

8.2.2.1微生物反应

8.2.2.2微生物传感器

8.2.3免疫传感器

8.2.3.1免疫学反应

8.2.3.2免疫传感器

8.2.4生物组织传感器

8.2.5光生物传感器

思考题

 

8化学与生物传感器

作为信息变换手段之一的化学传感器,是应化学反应产生的电化学现象及根据化学反应中产生的各种信息(如光效应、热效应、场效应和质量变化)来设计的各种精密而灵敏的探测装置。

此类传感器用于检测及测量特定的某种或多种化学物质,因此化学传感器必须具有对待测化学物质的形状或分子结构选择性俘获的功能(接受器功能)和将俘获的化学量有效转换为电信号的功能(转换器功能)。

用固定化生物成分或生物体作为敏感元件的传感器称为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实际上是化学传感器的子系统,但也常冠以其名单独作专题考虑。

此类传感器检测及测量的待分析物质也可是纯化学物质(甚至是无机物),尽管其生物组分是目标分析物,关键不同之处在于其识别元件在性质上是生物质。

本章对化学传感器主要介绍离子敏感器件和气敏传感器;对生物传感器将介绍酶、微生物、抗体等传感器。

8.1化学传感器

化学传感器包括电化学传感器、光化学传感器、质量化学传感器和热化学传感器。

根据转换的电信号种类不同,可将电化学传感器分为电流型化学传感器、电位型化学传感器和电阻型化学传感器。

本节只涉及到电位型化学传感器和电阻型化学传感器,在生物传感器一节中有关于光化学传感器、质量化学传感器的介绍。

8.1.1电位型电化学传感器原理

有三种基本电化学过程适用于构成传感器:

1.电位法:

测量零电流下的电池电位;

2.伏安法(电流法):

在电池电位间设置氧化(或还原)电位来测量电池的电流;

3.电导法:

用一交流电桥方法来测量电池的电导。

这里只讨论电位法。

将一金属条(例如银)置于一含离子的溶液(如银离子)中,沿着金属和溶液的界面会产生电荷分布(图8-1),这就产生了人们所说的电子压力,通常称为电位。

此电位不能直接测量取得,需要两个这样的电极与电解质的组合,其中每一个称作半电池,这样一个组合称作电化学电池(图8-2)。

两组半电池内部通过一电导桥或膜将电路相连,然后,在两电极外端连接一测量电位的装置,该电路可用来测定电池的电动势(emf),其值为两个半电池电极间的电位差。

电动势数值大小取决于几个因素:

①电极材料;②各个半电池内的溶液性质及浓度;③通过膜(或盐桥)的液体接界电位。

图8-1将一金属电极浸在电解液中为一半电池

图8-2两个半电池电极组合成一完整的电池

图8-3氢电极与其它半电池相连接

在标准状态,氢气分压为101325Pa,温度为298K(25℃),定义氢的标准电极电位为零(电位E0=0V),可决定另一电极电位。

由于氢电极不方便,常用饱和甘汞电极作参考电极(电位E0=0.24V)。

溶液浓度与测量电极电位的关系由能斯特方程确定,基本能斯持方程是从基础热力学方程导出的对数关系式

式(8-1)

式中E-测量电极电位,V;

E0-参考电极电位,V;

[Ox]-溶液中氧化性物质浓度(活度),mol/L;

[R]-溶液中还原性物质浓度(活度),mol/L,金属电极[R]=1。

8.1.2离子敏感器件

离子敏感器件是一种对离子具有选择敏感作用的场效应晶体管。

它是由离子选择性电极(ISE)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组合而成,简称ISFET。

IS-FET是用来测量溶液(或体液)中的离子活度的微型固态电化学敏感器件。

8.1.2.1ISFET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为了介绍离子敏感器件的工作原理,必须对场效应晶体管的结构和特性有个基本了解。

一、MOFET的结构和特性

用半导体工艺制作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典型结构如图8-4所示。

它的衬底材料为P型硅。

用扩散法做两个N+区,分别称为源(S)和漏(D),在漏源之间的P型硅表面,生长一薄层SiO2,在SiO2上再蒸发一层金属Al,称为栅电极,用G所示。

在栅极不加偏压时,栅氧化层下面的硅是P型,而源漏是N型,故源漏之间不导通。

图8-4MOSFET

当栅源之间加正向偏压VGS,且有VGS>VT(阈电压)时,则栅氧化层下面的硅就反型,从P型变为N型。

这个N型区就将源区和漏区连接起来,起导电通道的作用,称为沟道,此时MOSFET就进人工作状态。

这种类型称为N沟道增强型MOFET。

我们的讨论以此为例。

在MOSFET的栅电极加上大于VT的正偏压后,源漏之间加电压VDS,则源和漏之间就有电流流通,用IDS表示。

IDS的大小随VGS和VDS的大小而变化,其变化规律即MOS-FET的电流电压特性,图8-5所示是其输出特性和转移特性曲线。

所谓转移特性曲线是指漏源电压VDS一定时,漏源电流IDS与栅源电压VGS之间的关系曲线。

由图可见,当VGS<VT时,MOSFET的表面沟道尚未形成,故无漏源电流;当VDS>VT时,MOSFE才开启,此时ISD随VGS的增加而加大。

阈电压VT的定义是当VDS=0时,要使源和漏之间的半导体表面刚开始形成导电沟道时,所需加的栅源电压。

电压的大小除了与衬底材料的性质有关外,还与SiO2层中的电荷数及金属与半导体之间的功函数差有关,离子敏传感器正是利用VT的这一特性来进行工作的。

图8-5N沟增强型MOSFET特性

(a)输出特性;(b)转移特性

二、离子敏传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前面我们已经简要介绍了MOSFET的结构和特征。

如果将普通的MOSFET的金属栅去掉,让绝缘体氧化层直接与溶液相接触,或者将栅极用铂膜作引出线,并在铂膜上涂覆一层离子敏感膜,就构成了一只ISFET。

如图8-6所示。

图8-6敏感膜涂覆在MOSFET

栅极上的ISFET示意图

1-MOSFET;2-铂膜;3-敏感膜

MOS场效应晶体管是利用金属栅上所加电压大小来控制漏源电流的;ISFET则是利用其对溶液中离子有选择作用而改变栅极电位,以此来控制漏源电流变化的。

当将ISFET插入溶液时,被测溶液与敏感膜接触处就会产生一定的界面电势,其大小决定于溶液中被测离子的活度,这一界面电势的大小将直接影响VT的值。

如果以ai表示响应离子的活度,则当被测溶液中的干扰离子影响极小时,阈值电压可用下式表示:

式(8-2)

式中的C、S,对一定的器件、一定的溶液而言,在固定参考电极电位时是常数,因此ISFET的阈值电压与被测溶液中的离子活度的对数成线性关系。

根据场效应晶体管的工作原理,漏源电流的大小又与VT的值有关。

因此,ISFET的漏源电流将随溶液中离子活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一定条件下,IDS与ai的对数呈线性关系,于是就可以从中确定离子的活度。

关于ISFET的敏感膜对溶液中离子活度的响应机理,许多学者曾提出过各种理论解释,目前尚在发展之中。

下面我们以无机绝缘栅的ISFET为例,简述其工作机理。

无机绝缘栅ISFET是将普通MOSFET的金属栅去掉,使无机绝缘栅SiO2兼作敏感膜直接与溶液接触,这种栅对溶液中的H+离子将产生响应。

若在SiO2上再淀积一层无机物S3N4或Al2O3,则除了对H+响应外,对N+也有响应。

根据电化学观点,敏感膜与溶液界面可分如下两种情况:

(1)非极性界面这种界面至少可让一种带电粒子通过,界面产生电势的大小取决于电子或离子的交换作用。

可以认为,在H+-ISFET的表面存在着Si-OH、Al-OH等羟基(中性基因),当H+-ISFET浸渍于电解质溶液时,在其界面处将会产生水化胶层,并存在如下平衡:

表面离解的MO-基团和电解质溶液中一侧的水合阳离子之间形成双电层。

MO一基团的电荷密度随溶液中H+离子浓度而变化,H+浓度越大,则界面电势变化也越大。

其电荷分布的大致情况如图8-7所示,它说明了溶液中H+离子浓度将对界面电势产生影响,从而改变阈电压VT的值。

(2)极性界面这种界面不允许带电粒子通过或传递极缓慢,此时界面电势的情况取决于带电粒子的表面吸附或偶极子的定向排列作用。

当ISFET插入溶液时,表面由于吸附离子而使电荷增加,从而加大了电势差。

其电荷分布大致情况如图8-8所示,图中虚线代表由于吸附而增加的电荷密度。

图8-7ISFET非极性界面电荷分布示意图图8-8ISFET极性界面电荷分布示意图

8.1.2.2ISFET的特点和应用

一、ISFET的特点

根据以上介绍的ISFE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可知,它具有以下特点:

(1)ISFET具有MOSFET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的特点,因此器件本身就能完成由高阻抗到低阻抗的变换,同时具有展宽频带和对信号进行放大的作用,这将使测量仪器大为简化。

(2)ISFET是全固态化结构,因此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机械强度大等特点,特别适合于生物体内和高压条件下的测量使用。

(3)由于利用了成熟的半导体微细加工工艺技术,并将敏感材料直接附着于半导体器件上,因此,敏感膜可以做得很薄,一般可小于100nm。

这可使ISFET的水化时间很短,从而使离子活度的响应速度很快,响应时间可小于1s。

(4)由于ISFET是利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制造的,这对实现集成化和多种离子多功能化十分有利,易于将信息转换部分和信号放大检出部分与敏感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实现整个系统的智能化、小型化和全固态化。

(5)由ISFET的结构特点可见,离子敏感材料与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漏之间是互相绝缘的,是依靠敏感膜与绝缘体界面电位的变化来控制沟道中源漏电流变化的。

因此,无需考虑离子敏感材料导电性问题,这就可在包括绝缘材料在内的广泛材料领域中找到更多更好的离子敏感材料。

二、ISFET的应用

ISFET可以用来测量离子敏感电极(ISE)所不能测量的生物体中的微小区域和微量离子,因此,它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此外,在环境保护、化工自控、矿山、土壤水文以及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有其应用,有关这方面的例子简单介绍如下:

(1)对生物体液中无机离子的检测临床医学和生理学的主要检查对象是人或动物的体液,其中包括血液、脑髓液、脊髓液、汗液和尿液等。

体液中某种无机离子的微量变化都与身体某个器官的病变有关,因此,利用ISFET迅速而准确地检测出体液中某种离子的变化,就可以为正确诊断、治疗及抢救提供可靠的依据。

(2)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ISFET也广泛应用在大气污染的监测中。

监测大气污染的内容很多,譬如通过检测雨水成分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可以监测大气污染的情况及查明污染的原因。

另外,用ISFET对江河湖海中鱼类及其他动物血液中有关离子的检测,可以确定水域污染的情况及其对生物体的影响。

用ISFET对植物不同生长期体内离子的检测,可以研究植物在不同生长期对营养成分的需求情况,以及土壤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

(3)在其他方面的应用由于ISFET具有小型化、全固态化的优点,因此对被检样品影响很小。

这样,在食品发酵工业中,可以用ISFET直接测量发酵面粉的酸碱度,随时监视发酵情况和质量。

又如,厨师用ISFET通过对煮面面汤pH值的测量和控制,可以做出美味可口的面条;使用微型ISFET既可随时检测水果的酸甜情况,又可保证水果完好无损;应用ISFET还可以检测药品纯度以及洗涤剂的浓度。

随着对ISFET研制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可以预期它的应用领域将越来越广泛,地位也将越来越重要。

8.1.3气敏传感器

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发现氧化亚铜的导电率随水蒸气的吸附而发生改变,其后又发现其它许多金属氧化物也都具有气敏效应。

20世纪60年代研制成功了SnO2气敏元件,从此进入了实用阶段。

这些金属氧化物都是利用陶瓷工艺制成的具有半导体特性的材料,因此称之谓半导体陶瓷(简称半导瓷)。

由于半导瓷与半导体单晶相比,具有工艺简单、制作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因此已用它制作了多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敏感元件,例如各种电阻型的气敏器件,其敏感材料多是SnO2。

此外,由于把对氢的敏感性,目前已发展了其它非电阻型的气敏器件,例如把栅MOSFET等。

本节主要讨论用SnO2制作的三种电阻型气敏器件,适当介绍其它气敏器件。

8.1.3.1气敏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机理

气敏半导体材料SnO2是N型半导体,它的导电机理可以用吸附效应来解释。

图8-9(a)为烧结体N型半导瓷的模型,它是多晶体,晶粒内部电阻较低,晶粒间界有较高的电阻,图中分别以空白部分和黑点示意表示。

导电通路的等效电路如图8-9(b)所示,图中Rn为颈部等效电阻,Rb为晶粒的等效体电阻,Rs晶粒的等效表面电阻。

其中Rb的阻值较低,它不受吸附气体影响,Rs和Rn则受吸附气体所控制,且Rn>Rb,Rs>Rb。

由于Rs被Rb所短路,因而图(b)可简化为图(c)只由颈部等效电阻Rn串联而成的等效电路。

由此可见,半导瓷气敏电阻的阻值将随吸附气体的数量和种类而改变。

这类半导瓷气敏电阻工作时通常都需要加热,器件在加热到稳定状态的情况下,当有气体吸附时,吸附分子首先在表面自由地扩散,失去其功能。

其间一部分分子蒸发,一部分分子就固定在吸附处。

此时,如果材料的功函数小于吸附分子的电子亲和力,则吸附,分子将从材料夺取电子而变成负离子吸附;如果材料的功函数大于吸附分子的离解能,吸附分子将向材料释放电子而成为正离子吸附。

O2和NOx倾向于负离子吸附,称为氧化型气体;H2、CO、碳氧化合物和酒类倾向于正离子吸附,称为还原型气体。

氧化型气体图8-10N型半导体吸附气体时的器件阻值变化吸附到N型半导体上,将使载流子减少,从而使材料的电阻率增大。

还原型气体吸附到N型半导体上,将使载流子增多,材料电阻率下降。

图8-10为气体吸附到N型半导体上时所产生的器件阻值变化情况,根据这一特性,就可以从阻值变化的情况得知吸附气体的种类和浓度。

SnO2气敏半导瓷对许多可燃性气体,如氢、一氧化碳、甲烷、乙醇、丙酮等都有较高的灵敏度;掺加Pd(钯石棉,PdCl2)、Mo(钼粉、钼酸)、Ga等杂质的SnO2元件可在常温下工作,对烟雾的灵敏度有明显的增加,可供制造常温工作的烟雾报警器。

图8-9气敏半导瓷吸附效应模型

(a)烧结体模型;(b)(c)等效电路

图8-10N型半导体吸附气体时的器件阻值变化

8.1.3.2电阻型气敏器件

目前使用较广泛的是电阻型气敏器件,按其结构又可分为烧结型、薄膜型和厚膜型三种,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一、烧结型气敏器件

这类器件以半导瓷SnO2为基体材料(其粒度在1μm以下),添加不同杂质,采用传统制陶方法烧结。

烧结时埋入加热线和测量电极,制成管芯,最后将加热丝和测量电极焊在管座上,加特制外壳构成器件。

烧结型器件的结构示于图8-11(a)。

烧结型器件的一致性较差,机械强度也不高,但它价格便宜,工作寿命长,因此目前仍得到广泛应用。

二、薄膜型气敏器件

薄膜型气敏器件的结构如图8-11(b)所示,采用蒸发或溅射方法在石英基片上形成一薄层氧化物半导体薄膜。

实测表明SnO2和ZnO薄膜的气敏特性最好,但这种薄膜为物理性附着系统,器件之间的性能差异仍较大。

三、厚膜型气敏器件

它是用SnO2或ZnO等材料与3%~15%(重量)的硅凝胶混合制成能印刷的厚膜胶,把厚膜胶用丝网印制到事先安装有铂电极的Al2O3基片上,以400~800℃烧结1小时制成。

其结构如图8-11(c)所示。

厚膜工艺制成的元件一致性较好,机械强度高,适于批量生产,是一种有前途的器件。

以上三类气敏器件都附有加热器,在实用时,加热器能使附着在探测部分油雾、尘埃等烧掉,同时加速气体的吸附,从而提高了器件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

一般加热到200~400℃,具体温度视掺杂质不同而异。

这些气敏器件的优点是:

工艺简单、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对气体浓度变化时的响应快,即使在低浓度(3000mg/kg)下,灵敏度也很高。

其缺点在于:

稳定性差、老化较快、气体识别能力不强、各器件之间的特性差异大等。

为了扬长避短,目前正开展各项研究,以提高其气体识别能力及稳定性。

图8-11电阻型气敏器件结构

(a)烧结型;(b)薄膜型;(c)厚膜型

各种可燃性气体的浓度与SnO2半导瓷气敏器件的电阻变化率的关系如图8-12所示。

对各种气体的相对灵敏度,可通过不同的烧结条件和添加增感剂进行调整。

一般说,烧结型SnO2气敏器件在低浓度下灵敏度高,而高浓度下趋于稳定值。

这一特点非常适宜检测低浓度微量气体。

因此,这种器件常用来检查可燃性气体的泄漏、定限报警等。

目前,检测液化石油气、管道煤气、NH3等气体泄漏传感器已付诸实际应用。

但是,由于选择性比较差,在应用时还应充分考虑共存的其他气体的影响。

同时,其价格也应降到用户能接受的程度。

SnO2气敏器件易受环境温湿度的影响,图8-13给出了温湿度综合特性曲线。

由于环境温湿度对气敏器件的特性有影响,在使用时要加温湿度补偿,或选用温湿度性能好的气敏器件。

除了电阻型气敏器件以外,目前已发展了多种利用其他物理特性的气敏器件。

譬如用硅单晶制成的对氢气敏感的把栅MOS场效应晶体管,Pd-Si、MIS二极管和Pd-MOS二极管等,这是气敏器件发展中值得注意的动向。

图8-12各种可燃气体的浓度与气敏器件电阻变化率的关系

图8-13SnO2气敏器件温湿度特性

8.1.3.3非电阻型气敏器件

非电阻型气敏器件是利用MOS二极管的电容-电压特性(C-V特性)的变化,和MOS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的阈值电压的变化等物理特性做成的半导体气敏器件。

这类器件可应用目前成熟的集成电路工艺来制造,其重复性和稳定性大为改善,性能价格比得以提高,并使器件的集成化和智能化成为可能。

一、MOS二极管气敏器件

MOS二极管的结构和等效电路示于图8-14。

在P型半导体硅芯片上,采用热氧化工艺生长一层厚度为50~100nm左右的SiO2层,然后再在其上蒸发一层金属薄膜,作为栅电极。

SiO2层电容Cax是固定不变的,Si-SiO2界面的电容Cs是外加电压的函数。

所以总电容C是栅偏压的函数,其函数关系称为该MOS管的C-V特性。

由于Pd在吸附H2以后,会使它的功函数降低,这将引起MOS管的C-V特性向负偏压方向平移,如图8-15所示,据此可测定H2的浓度。

图8-14MOS结构和等效电路

图8-15MOS结构的C-V特性a-吸附H2前;b-吸附H2后

二、Pd-MOSFET气敏器件

关于MOSFET的结构和主要特性已在8.1.2节作了介绍Pd-MOSFET与普通MOS-FET的主要区别在于用钯Pd薄膜取代铝Al膜作为栅电极。

因为Pd对H2的吸附能力极强,而H2在Pd上的吸附将导致Pd的功函数降低。

如前所述,阈电压VT的大小与金属和半导体之间的功函数差有关。

Pd-MOSFET气敏器件正是利用H2在Pd栅上吸附后引起阈电压VT下降这一特性来检测H2浓度的。

8.2生物传感器

在生物圈中,存在数以千万计的物质,它们影响着生物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对这些物质进行快速自动分析,是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目标。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物医学工程迅猛发展,作为检测生物体内化学成分的各种生物传感器不断出现。

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首先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和它的催化专一性开发了酶传感器,并达到实用阶段。

20世纪70年代又研制出微生物传感器、免疫传感器等。

在过去的20多年中,生物学与物理学、化学融为一体,产生了新一代的装置--生物传感器(Biosensor),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产物,导致了分析生物学技术的一场革命。

目前,生物传感器的概念得到公认,作为传感器的一个分文,它从化学传感器中独立出来。

生物传感器是利用各种生物或生物物质做成的,用以检测与识别生物体内的化学成分的传感器,生物或生物物质是指酶、微生物、抗体等,生物传感器的传感原理如图8-16表示。

待测物质经扩散作用进入固定生物敏感膜层,经分子识别,发生生物学反应(物理、化学变化),产生的物理、化学信息继而被相应的化学或物理换能器转变成可定量、可传输、可处理的电信号,再经二次仪表放大并输出,便可知道待测物浓度。

根据生物反应的奇异和多样性,从理论上讲可以制造出测定所有生物物质的多种多样的生物传感器。

这类生物传感器是在无试剂条件下工作的(缓冲液除外),比各种传统的生物学和化学分析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连续测量、分析、联机操作、直接显示与读出测试结果。

图8-16生物传感器传感原理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和命名方法较多且不尽统一,主要有两种分类法,即分子识别元件分

类法和器件分类法。

按所用生物活性物质(分子识别元件)的不同,可以将生物传感器分为五大类,即酶传感器(enzymesensor)、微生物传感器(microbialsensor)、免疫传感器(immunolsensor)、组织传感器(tissuesensor)和细胞器传感器(organellesensor);按器件分类是依据所用变换器器件不同对生物传感器进行分类,即生物电极(bioelectrode)、半导体生物传感器(Semiconductbiosensor)、光生物传感器(opticalbiosensor)、热生物传感器(calorimetricbiosensor)、压电晶体生物传感器(piezo-electricbiosensor)。

关于个别生物传感器的命名,一般采用"功能+构成特征"的方法,如葡萄糖氧化酶电极、谷氨酸脱氢酶电极、BOD微生物电极、葡萄糖酶光纤传感器等,如图8-17所示

按敏感材料分分子识别部分信号转换部分按信号转换器分类

 

图8-17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生物反应,而生物反应实际上包括了生理生化、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等一切形式的生命活动。

生物传感器的任务是如何将生物反应与传感器技术恰当地结合起来。

当前,将生物工程技术与半导体技术、电子技术结合起来,利用生物体的奇特功能,制造出类似于生物感觉器官的各种传感器,这将是国内外传感器技术研究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是传感器技术的新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章将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生物传感器。

8.2.1酶传感器

酶传感器是问世最早、成熟度最高的一类生物传感器。

它是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在常温常压下将糖类、醇类、有机酸、氨基酸等生物分子氧化或分解,然后通过换能器将反应过程中化学物质的变化转变为电信号记录下来,进而推出相应的生物分子浓度。

因此,酶传感器是间接型传感器,它不是直接测定待测物质,而是通过对反应有关物质的浓度测定来推断底物的浓度。

8.2.1.1酶反应

酶是生物体内产生并具有催化活性的一类蛋白质,此类蛋白质表现出特异的催化功能,因此,酶被称为生物催化剂。

酶在生命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们参加新陈代谢过程中的所有生化反应,并以极高的速度和明显的方向性维持生命的代谢活动,包括生长、发育、繁殖与运动。

酶与一般催化剂相同,在相对浓度较低时,仅能影响化学反应的速度,而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反应前后其组成与质量均不发生明显改变。

酶催化的化学形式主要包括共价催化和酸碱催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