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院个案工作计划书(共12页)79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1420540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利院个案工作计划书(共12页)79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福利院个案工作计划书(共12页)79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福利院个案工作计划书(共12页)79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福利院个案工作计划书(共12页)79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福利院个案工作计划书(共12页)79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福利院个案工作计划书(共12页)79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福利院个案工作计划书(共12页)79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福利院个案工作计划书(共12页)79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福利院个案工作计划书(共12页)7900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福利院个案工作计划书(共12页)7900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福利院个案工作计划书(共12页)7900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福利院个案工作计划书(共12页)7900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福利院个案工作计划书(共12页)7900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福利院个案工作计划书(共12页)7900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福利院个案工作计划书(共12页)7900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利院个案工作计划书(共12页)7900字.docx

《福利院个案工作计划书(共12页)79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利院个案工作计划书(共12页)7900字.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利院个案工作计划书(共12页)7900字.docx

福利院个案工作计划书

  

  案主姓名:

    孙阳光

  初次见面日期:

XXXX年.4.18

  地点:

        接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放学的车上

  需要干预的问题:

  缺乏安全感,不能和他人建立亲密挂席,人际关系差。

  家庭图:

  家庭妈妈(李妈、贺妈、曹妈)        社工

  孙阳光(案主)  杨丽朱雅娟朱闵芝 袁斌 李辉 刘浩            

  背景资料:

  案主孙阳光与XX年8月29日##市儿童福利院的,今年12岁。

现与其他六名孩子一起生活在儿童福利院小家庭中。

  被抛弃的原因:

XX年案主被抛弃在儿童福利院门口,再起衣服的红布上写着抛弃的原因:

由于其父受重伤,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母亲离家出走,生活陷入困境。

为了孩子能够生存,遂请好心人收留。

入院诊断时,按住被诊断为患有共济失调型脑瘫、生物素缺乏症、癫痫。

他的智力、运动发育比同龄正常孩子落后五年;甚至情形但反应迟钝,不能计算。

走路摇摇晃晃并不稳定。

  XX年9月进@@省特殊教育学校培智班学习。

开始是学习状况良好,能牢记老师给予的家课、上课时的情形。

但容易丢东西,有时也被同学欺负。

但它仍喜欢继续上学。

孙阳光社交能力差,在校和同学相处较差,见到陌生人表现热情,与其他家庭孩子相处也较差。

孙阳光说话喜欢绕弯,你问他叫什么,他会热情地把在场的所有人介绍已贬值后再说自己。

他是从达三班声道小家庭的,在达三班的优越感没有了,阳光变得自卑。

抓握能力不好,写字写不好;在校学习差,尤其是语文。

经常摔倒或与同学大家而受伤。

  他是义工眼里的可爱宝贝,家庭妈妈眼里的调皮孩子,是老师眼中的坏学生。

  个案资料摘要

  个案资料

  重点注明

  引发/重要事件

  1.       在校经常因打假受伤。

  2.       经长欺侮、诬蔑其他家庭孩子

  3.       学习差,09年期中考试两颗均考0分。

  4.       对社工和家庭妈妈说黄

  曾作出的调适及成效

  李萍及李小晶等社工在大三班时曾经对他进行干预,但升入小家庭后就没有干预过。

  家庭妈妈经常训练他的肢体活动,并对他的问题行为进行纠正。

  情绪状况

  见到陌生人表现热情,与熟人表现不积极;自卑;脾气暴躁;喜欢狡辩说;瞧不起班组里的孩子。

  健康状况

  患有共济失调型脑瘫、生物素缺乏症、癫痫。

他的智力、运动发育比同龄正常孩子落后五年;神智清醒但反应迟钝,不能计算。

  支援网络

  1.       院内社工的关注(李萍、李小晶等社工)

  2.       家庭妈妈

  3.       义工

  4.       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

  目前居住状况

  同其他六个孩子居住在儿童福利院小家庭

  社工评论/分析

  1、案主不善于与别人交流,应该通过其他渠道找出它缺乏安全感的真实原因

  2、学习成绩的不好对他影响很大,打击他的自信心。

  3、案主的生活环境对他的影响很大。

  其他

  无

  个案工作干预计划

  张希营

  一、个案背景

  案主孙阳光与XX年8月29日##市儿童福利院的,今年12岁。

现与其他六名孩子一起生活在儿童福利院小家庭中。

  被抛弃的原因:

XX年案主被抛弃在儿童福利院门口,再起衣服的红布上写着抛弃的原因:

由于其父受重伤,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母亲离家出走,生活陷入困境。

为了孩子能够生存,遂请好心人收留。

入院诊断时,按住被诊断为患有共济失调型脑瘫、生物素缺乏症、癫痫。

他的智力、运动发育比同龄正常孩子落后五年;甚至情形但反应迟钝,不能计算。

走路摇摇晃晃并不稳定。

  XX年9月进@@省特殊教育学校培智班学习。

开始是学习状况良好,能牢记老师给予的家课、上课时的情形。

但容易丢东西,有时也被同学欺负。

但它仍喜欢继续上学。

孙阳光社交能力差,在校和同学相处较差,见到陌生人表现热情,与其他家庭孩子相处也较差。

孙阳光说话喜欢绕弯,你问他叫什么,他会热情地把在场的所有人介绍已贬值后再说自己。

他是从达三班声道小家庭的,在达三班的优越感没有了,阳光变得自卑。

抓握能力不好,写字写不好;在校学习差,尤其是语文。

经常摔倒或与同学大家而受伤。

  他是义工眼里的可爱宝贝,家庭妈妈眼里的调皮孩子,是老师眼中的坏学生。

  二、问题分析与诊断

  工作员观察与分析

  要了解孩子,就要走进孩子的世界;孩子世界有三类人:

父母、兄妹、伙伴,对于福利院的孩子,就要走进他的同辈群体,了解他们的亚文化。

  

(1)   孩子的技俩:

为了达到某个目的,他们会集体编造一个谎言。

通过与小家庭,孩子接触,我他们很想养只小狗,为了他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会不约而周的上演一场看似逼真而又漏洞百出的闹剧,阳光不会主导这场闹剧,通常是听了杨丽、刘浩的指使而协同。

  

(2)   在一次小组中,大家讨论加妈打他们,我让大家画出自己的心情,其他人要么画得是巴掌,把贺妈妈拍死,要么是想象外面美丽的天空,只有阳光,他画进了他的所有伙伴,大家都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一起快乐玩耍,阳光尽管12岁了,但他始终生活在自己的美好世界中,没有仇恨、没有埋怨,阳光很单纯很善良。

  (3)   阳光经常会不分场合地恐吓其他小朋友,他经常警告袁斌别惹我。

要不我把你“踏哈着“,可是他却不轻易去打别人。

看看他和刘浩玩闹也是这个样子,刘浩则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整治一顿,然后,大家一起嘻嘻哈哈继续玩。

  阳光的这种表现给人的第一感觉是:

很蛮横、不讲理“也是这个原因,导致他在学校挨欺负。

  (4)   一次阳光要我给他送粮礼物,他说要一把枪,我说“不行,打伤人怎么办?

”他反过来向我解释:

“如果我用枪打伤了人,这个责任你负不起!

”福利院的孩子并不像家庭的孩子那样“单纯”他本身处在一个关系复杂的,缺乏亲情的正式的契约关系中,他过早地接受了这些,并深入到了内心中。

他很小就已经步入了社会,可毕竟他是个孩子,他只看到了别人的关系与心理,但没有看到自己的心理,理所应当的认为“身边的人满足他的需求的义务”带着孩子的狡黠。

  (5)   孩子有争宠的行为

  比如,小家庭的孩##市反对李逃同我亲近,他们说:

“哥哥,李逃老缠着你!

“当我要领着部分孩子下楼玩,剩下的孩子会特别想跟着,将去玩的孩子会坚决反对剩下的孩子,甚至会大打出手。

阳光也有这样的情绪,但想比较刘浩、杨丽要轻得多,并且不会因此恐吓别人、打别人。

他似乎并不在乎这些。

  (6)   每一次去小家庭看到的更多的是阳光在训练,自己动手刷鞋、洗袜子、洗饭盒……而其他的孩子则在写作业、看电视。

作为家庭中身体协调能力最差的孩子,阳光通常要比别人承受更多的指责、付出更多的努力,且只有很少的玩的时间。

  (7)   阳光渴望亲情。

但他的防备心情很重,要走进他的内心,获得他的信任很困难。

他知道李小晶、李萍、邓姐姐对他很好,但不是很信任她们,因为她们的身分代表机构,他们是姐姐,但不是朋友……我能走进阳光,取得阳光的信任,主要是我向人们承诺:

“我们之间的事,我们谁也不能跟家庭妈妈说。

”我这样承诺,也这样做到了,在我的身边,他们可以任意地去玩、肆无忌惮地表达……我为他们提供了一身无拘无束天地,这是符合孩子本性的。

我听过正式社工说“如果一个人知道阳光没有考好,第二天便有很多人问阳光,你是不是没有考好呀?

我想反问”福利院的孩子不应该有隐私吗?

  (8)   一次阳光放学回来,满脸沮丧,见了我也一句话不说,扭头就走,从杨丽口中得知“阳光的语文、数学都考了鸭蛋”。

学习是阳光头疼的一件事情,阳光喜欢上学,因为上学使他同大三班的孩子彻底划清界限,说明了他能力较好。

但是一次次的考试失败也无情地打击着他的自信心,由自卑转向自负。

一次我请他参加小组,当他得知其他成员有:

周智理、周玉珑、周玉驰……他说:

“我不去,游戏太简单了。

”在他的意识中,他认为大一班的孩子几乎根本不如他,给他们做的游戏对他来说也是“太简单了”。

  三、干预目标

  阳光有许多“情况”需要社工干预,干预顺序为:

  

(1)   阳光需要培养安全感,需要他人的无私的爱。

  

(2)   从大三班由护理员眼中的“宠儿“到小家庭中的”低能儿“其心理落差导致的心理偏差需要干预。

增强他的自信。

  (3)   阳光说谎、打架等行为需要做行为矫正。

  (阳光的人际问题不大,这个问题主要存在于雅娟。

  而在我的有限时间里,主要帮阳光建立一种安全感,寻找一个归宿地,而其他的任务,就需要转介。

  i.        总目标:

    培养案主的信任感与安全感

  ii.     分目标:

  

(1)与案主建立亲密无间的关系

  

(2)为案主寻找一个关系融洽、安全的群体,让案主能够自由表达。

  (3)发泄案主心中的苦闷

  (4)协调案主的人际关系

  四、理论依据

  本次个案工作主要采用:

小组工作的互惠模式。

  该模式认为,互惠模式的目标实施小组成员在社会归属和互相依存中得到满足,要在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和有关的社会系统之间达到互助和开放,个人必须透过一个健全并核实的群体生活才能获得将康、全面地发展。

他非常重视从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中来认识成员,非常强调群体生活的重要性。

  针对案主,主要是帮助他在这样的小组中获得安全感,并且得到成长。

促进案主主动与人交流,学习交流的准则恩等,以便完成其社会化。

  五、干预模式或干预技巧

  由于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通过小组工作,我了解到,他们还不能进行深刻的自我探索,所以我选择了社会学习理论的方法,它不需要孩子考虑太多。

在干预中,我采用如下技巧:

  

(1)真诚。

对待孩子决不做作,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决不姑息;高兴就笑,不高兴就皱着眉。

给孩子真实地评价,不做任何修饰。

  

(2)倾听与尊重。

孩子发泄时会很激动,什么都说,话语也不加考虑。

我要认真地听,并不给予价值判断。

  (3)同感。

对他们的感情表露报以同感,有利于关系的建立。

  (4)保密。

这是最重要的一条原则。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遵守。

  (5)强化。

不断强调它们是一个整体。

  六、具体实施计划

  定期与案主见面:

每周三至周五的下午5:

00去小家庭,与案主熟悉,并逐渐建立关系以及基本情况。

  通过现在负责和以前负责过小家庭的社工交流,与家庭妈妈交流,了解案主的情况。

  通过查阅案主的档案了结案主的基本情况。

  个案与针对小家庭的小组工作同时进行,互相配合

  在每天小组活动结束后的剩余时间内,专门同孩子们一起聊天、玩耍。

  第一次会谈:

从同辈群体中去了解案主的问题,并为案主进入机体创造条件。

  主要内容:

通过与案主的同辈群体接触,进一步了解案主的状况,寻找造成案主问题行为的真正原因。

并通过小组活动建立一种亲密的信任的小组关系。

  时间:

XXXX年6月13日

  第二次会谈:

巩固亲密群体的关系,并深入了解案主的情况

  主要内容:

一次会谈无论是信任感亲密感都不深,所获得的资料也不一定准确,所以,要进行第二次。

  预计时间:

XXXX年6月20日

  第三次会谈:

引导案主发泄情绪。

  主要内容:

在前两次会谈的基础上,让案主与其他朋友集体发泄不满情绪。

同时加深亲密群体的亲密程度。

  第四次会谈:

结案

  主要内容:

对本次个案进行评估。

并且对于关系中断可能产生问题的解决。

  预计时间:

XXXX年6月27日

  七、评估方法或工具

  l       工作者观察

  l       案主的自述

  l       家庭妈妈的反馈

  l       正式社工的评估。

  我的个案过程报告

  张希营

  作为工作者,我很早与阳光接触,可是只有每天的下午5:

00以后才有时间去小家庭,但他们在吃饭,然后就要写作业,我没有机会和他建立亲密的关系,在他出去玩的时候,也不会停下来静静地与我对话,直到最后的三周,我给他们做小组,才能和他亲农牧民地接触,关系建立得相当好,从他的表情动作中我可以从那时起地判断出,但是关系建立得太晚了,我的实习不得不结束了,我没有时间和机会在帮助孙阳光在做一些深入具体的干预。

  我的个案与小组是同时进行的。

  我没有把他单独出来找他谈话,而协助他建立一个同辈群体,在维护他的自尊心的前提下,给他找到一种归属感。

我们成立了福娃团队“我是营营,是藏羚羊,代表奥运五环中黄色的那一环”这是阳光教我的,他是贝贝,是大熊猫,代表奥运五环中黑色的那一环。

我们彼此承诺在小组中发生的任何事情,安全的归宿,我也同孩子们打成一片,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作为好朋友,他们告诉我,他们每个都有男女朋友。

我问阳光:

“你有吗?

”阳光害羞地承认了,在与他们交谈中,他们对“性”很感兴趣,谈话中不少话语中提到了“日”。

在他们这个懵懂的年龄,提到性是很正常的,童言无忌,我没有丝毫做作,没有给予任何评价。

他们能跟我说这些,是把我当成自己人,说明我深入到了孩子的亚文化当中。

但作为社工,我觉得有必要对他们进行一次“性道德”。

性交往的传统道德规范,我把这个建议告诉了王晶。

  福利院的孩子生活得很压抑,没有自由,所以我决定给他们一个宣泄,表达的安全空间,小家庭走廊的另一头一个心理咨询室,在我看来形周虚舍,它只会协助护理人员的工作,但在孩子看来,它是不安全的,因为它依然代表机构,而孩子们认为机构是不自由、不安全的。

  在第一次小组活动中,刘浩与杨丽说他们有个愿望,想吃包子,我明确表示“没问题”,并在第二次活动中满足了他们。

这件事带来了两方面的效果,好的方面是孩子们在我面前全部都不拘束,他们尽情的向我吐露心声,不好的方面是他们变本加厉向我提了好多不合理的请求,我明确地告诉他们“不可以!

”尽管他们很失望,尽管他们想赖皮,但很清楚,哥哥从来没有答应过。

  他们告诉我,他们很恨贺妈,贺妈经常打他们,他们向我描述加妈用的钢鞭,每个人都有被打的经历,我让他们把此时的心情画下来,杨丽画了一支大手,贺妈画在掌心,她说想一巴掌把贺妈拍死,刘浩画了他想有一个温暖的家,坐飞机离开福利院去美国。

领着心爱的小狗流浪,他画了一张试卷,考了67分,旁边贺妈拿着长长的钢鞭,旁边写了两个字“打、打”,雅娟画了一幅外面的世界:

红日、白云、绿树、芳草、很广阔的天地,只有阳光画了一幅画,画进了每个人,刘浩牵着一只小狗……“每个人都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快乐地生活着。

杨丽显然不满阳光的画,她要求阳光在画中加上了胖胖的贺妈,并写上一句骂人的话。

  此时,我没有做任何的评论,也没有提任何建议,我只告诉他们“你们是一个集体,所以你们要团结”毕竟他们站在了同一个立场。

  通过观察,我发现这四个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派:

刘浩与杨丽是一派,与之对立的是雅娟,而阳光则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里,哪一派也不站,无论与雅娟还是刘浩、杨丽都没有实质性的冲突,所以阳光在这个集体中是安全的,尽管这个集体矛盾重重。

  时间不允许,所以我的个案很不情愿地结束了,我知道小家庭还有许多关系要处理,对阳光的干预还要继续深入,但我没有机会了。

  个案评估

  案主姓名:

孙阳光

  接案日期:

XXXX年.4.18

  结案日期:

XXXX年.6.27

  工作员姓名:

张希营

  评估时间:

XXXX年.7.1

  统计摘要:

  会见次数:

4次

  干预目标:

  总目标:

    培养案主的信任感与安全感

  分目标:

  

(1)与案主建立亲密无间的关系

  

(2)为案主寻找一个关系融洽、安全的群体,让案主能够自由表达。

  (3)发泄案主心中的苦闷

  (4)协调案主的人际关系

  干预结果:

  1.工作者的观察

  

(1)亲密群体的关系:

  “福娃团体”的关系十分亲密,大家都保守着团队的秘密,尽管在团队中会以“我告诉妈妈去!

!

”相威胁。

阳光也很喜欢在团体中和大家一起玩。

  我发现这四个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派:

刘浩与杨丽是一派,与之对立的是雅娟,而阳光则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里,哪一派也不站,无论与雅娟还是刘浩、杨丽都没有实质性的冲突,所以阳光在这个集体中是安全的,尽管这个集体矛盾重重。

  

(2)与工作者的关系:

  在结案时,阳光说:

“哥哥,我送给你一幅画,已经给李小晶姐姐了。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阳光给别人送礼物。

他还和刘浩他们一起装哭让我留下来。

不过在我离开时他很难受。

  (3)家庭妈妈的评价

  据贺妈反映:

在我做小组与个案这段时间,阳光与小家庭的另外几个孩子表现都很好。

  2、其他对于未来干预的长期目标和建议

  1、从大三班由护理员眼中的“宠儿“到小家庭中的”低能儿“其心理落差导致的心理偏差需要干预。

增强他的自信。

  2、阳光说谎、打架等行为需要做行为矫正。

  (阳光的人际问题不大,这个问题主要存在于雅娟。

  3、给福利院提几个建议:

  

(1)   做孩子的工作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

  

(2)   给小家庭的孩子做一个关于“性道德”的教育。

  (3)   及时协调雅娟与杨丽、刘浩的关系,继续对跟进雅娟的个案干预。

  (4)   纠正贺妈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不恰当方法。

  (5)   尊重孩子气的隐私。

  (6)   让福利院的孩子气同家庭孩子一样自由玩耍。

  4、工作者自我评估

  我的目标定得很小,并且借助小组的经验,我的这个目标很好地完成了。

  我的方式主要是借鉴小组工作的方法。

我觉得个案的方式不要太死板,应该根据目标的需要而变化。

在对一个人辅导的过程中,形式并不重要,关键是能达成目标。

  要了解孩子,就要走进孩子的世界;孩子世界有三类人:

父母、兄妹、伙伴,对于福利院的孩子,就要走进他的同辈群体,了解他们的亚文化。

这是我在个案工作中比较得意的一点。

  但是,一般我们不能很清楚地了解案主的情况,所以,初期制定的干预计划要不断的修正,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安排。

一开始,我并不知道孩子们不适合做深入自我探讨,所以我选择过用理性情绪疗法,但结果证明失败。

阳光不擅长语言交流,也不喜欢同别人说三道四。

这也是我一开始碰到的难题。

不过,通过以前和他们带小组的经验和自己带小组的经验,这些问题都成功地解决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