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国债长防林项目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4457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霍山县国债长防林项目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霍山县国债长防林项目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霍山县国债长防林项目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霍山县国债长防林项目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霍山县国债长防林项目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霍山县国债长防林项目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霍山县国债长防林项目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霍山县国债长防林项目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霍山县国债长防林项目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霍山县国债长防林项目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霍山县国债长防林项目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霍山县国债长防林项目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霍山县国债长防林项目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霍山县国债长防林项目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

《霍山县国债长防林项目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霍山县国债长防林项目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霍山县国债长防林项目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

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所在的贫困乡村经济实力会持续增强,农村社会就业将不断扩大,对促进项目区的贫困农户尽快脱贫致富必将起到显著作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项目建设必要性

1.1项目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全人类的关注和重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林业工作,赋予林业以重要的地位。

在充分发挥森林多方面功能的前提下,实行林业分类经营,对公益林按照公益事业进行管理,对商品林按照基础产业进行管理,由市场优化配置资源,政府给予必要的扶持,确保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同步协调发展。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不可缺少的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双重任务。

毛竹产业作为林业基础产业的组成部分,由于其独特的生物特性,具有一次造林、永续利用的特点,既能源源不断地提供林产品,又能保持水土、改善环境。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毛竹及其产品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以竹代木,以竹代钢”已成为一种趋势,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加快毛竹产业发展已势在必行。

在霍山县,县委、县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对毛竹产业进行中、长期规划,毛竹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日渐成为霍山县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

2.2项目准备过程

(1)进行了项目区社会基本情况调查,掌握了项目区的经济状况、生产状况和其他基本情况。

(2)进行了种苗的生产能力、生产状况和苗木的平衡分析。

(3)进行了项目区立地条件调查,初步进行了造林地的调查与规划。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3.1长江防护林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实施霍山县长江防护林建设工程,进行人工毛竹林建设,可以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加速森林生态网络建设,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的有机统一,进一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2.3.2长江防护林建设是生态环境建没的主要内容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已纳入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根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保护天然植被、完善农田林网、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攻方向。

按此要求,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林,在霍山实施长江防护林建设,不仅能提森林覆盖率,有效地发挥水土保持效果,同时通过促进毛竹多层次、多品种的综合加工利用,减少了人们对木质原材料的依赖,有效地缓解社会对木材的需求,创建新的生态平衡,减轻对森林资源的潜在威胁和压力。

2.3.3长江防护林建设是农业高产和水利设施的有力保障

植树造林是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农业抗灾能力,保障农业持续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

因此,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配置水土保持林林种和树种,建设高效水土保持林体系,是提高农业产量,保护水利设施的有效途径。

2.3.4长江防护林建设是防洪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土保持是江河治理的根本,而水土保持林体系建设是水土保持的重要手段,是防洪减灾的一条根本措施。

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直接关联着洪水和泥沙的变化过程,而洪水和泥沙是防洪体系的基本研究对象,洪水和泥沙的变化情势,决定和影响着防洪方案的制定。

对洪灾来说,水利工程建设好比被动防守,而水土保持林体系建设则是主动进攻。

从长远来看,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在近期来看,攻守结合方可取得最佳效益。

建立水土保持林防护体系,植树造林与封禁治理相结合,治理、管护与利用相结合,既可控制各种形式土壤侵蚀的发生和泥沙的下泄,又可削减洪峰流量、延缓洪峰形成。

同时,水土保持林体系建设还是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和效益发挥的重要因素。

2.3.5长江防护林建设是毛竹产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竹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毛竹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将会对现有竹林的产量和竹材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供需矛盾也会日益突出。

毛竹资料短期将会造成产业链将会断裂,制约毛竹产业的发展。

一旦供需矛盾逆转,必将导致竹林资源的破坏。

所以在霍山实施以毛竹为主要树种长防林建设符合当地产业发展的需要。

2.4项目执行单位基本情况

霍山县林业局为县政府组成机构,各乡镇均设有林业工作站,管理服务机构完善,全系统有林业科技人员181人,其中高级工程师8人,工程师49人,技术力量雄厚,全县已具备从造林、培育、病虫害防治等营林技术到加工经营等全套毛竹生产科技推广,服务和管理体系,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第三章项目区概况及项目保证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3.1.1地理位置

霍山县地处大别山北麓,位于安徽省西南部,东经115°

55′—116°

43′,北纬31°

—31°

31′之间,总面积2045.7km2,林地面积141667hm2。

东临舒城,西连金寨,南与湖北英山接壤,北与六安相连,东南与岳西县山水相依,是全省重点山区县之一。

3.1.2气候资源

霍山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量丰沛,光热充足,水热同季,湿度较大,光、热、水、气候等资源丰富。

年平均气温12.1℃,极端最高气温39.4℃,极端最低气温-10.3℃;

年降水量1391.2mm,年日照时数2084.3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16.6千卡/cm2;

地域性小气候突出,春夏期间多云、多雾、多雨,无霜期218天。

3.1.3水资源

霍山主要水系是东沛河,其上游为东流河、黄尾河,发源于岳西,入境面积425km2。

马槽河发源于岳西,入境面积170km2;

清水河发源于金寨,入境面积59.4km2,分别汇入漫水河后,注入佛子岭水库,其下游有孔家河、深水河、新店河、山王河、柳林河等汇入东沛河。

真龙地乡的两条支流,是舒城杭埠河源流,属长江流域。

3.1.4植物资源

霍山属北亚热带大别山湿润气候区。

冷热适中,雨量充沛,自然条件最适宜多种树木的生长,是南北树种交接地带,种类繁多,森林茂密,有优越的立地条件和自然物质营养。

本区以栎属、栗属和槭属等温带属为优势,尚有泡花树属、虎皮楠属等热带属伴生。

但绝大部分原生植被已被次生植被所替代,其中海拔700—1200米以天然落叶阔叶次生林、次生灌丛和人工黄山松林、杉木林、茶叶为主,海拔1200米以上多为山地矮林和常绿灌丛,间有部分中山草甸植物。

霍山县属国家保护的植物有银杏、金钱松、连香树、榉树、鹅掌楸、厚朴等,属于省级保护的植物有三尖杉、领春木、银雀树等,此外还分布丰富的珍贵药用植物和观赏植物,如药用价值极高的霍山石斛等。

由于霍山地质历史悠久,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在部分地区还保存了许多古老的物种和孑遗植物。

3.1.5土壤

霍山县地处大别山北麓,在地质构造上属秦岭褶皱系,构造单元主要为大别山隆起区。

由于多次构造运动和流水等外力作用形成了类型多样的地貌,地势呈阶梯状由西向东北倾斜。

区内山峰高耸,沟壑纵深,地势陡峭,山体高大,切割较深。

山谷多呈“ⅴ”字型,幽深狭长。

最高峰白马尖海拔1774M,相对高差较大,表现出典型的山地特征。

霍山县岩石类型多,土壤母质复杂,分布在中山区的主要是花岗岩、片麻岩,其次是二长岩类。

低山区主要是石英片岩,其次有少量石灰岩。

丘陵区有紫色砂砾岩等。

3.1.6土地利用现状

霍山县土地总面积204570hm2,其中林地面积140427hm2,非林地面积64143hm2。

林地中有林地面积110914hm2,灌木林地面积16621hm2,疏林地面积3794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4241hm2,苗圃地面积49hm2,无林地面积4808hm2。

3.1.7基础设施现状

霍山境内水陆交通便利,主要交通干线有国道105线,省道318线、209线及六、潜高速,东淠河航道,佛子岭、磨子潭水库航道贯穿境内,所有行政村都通公路,均已安装程控电话,通讯方便,电力充足。

水利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林业生态工程具备一定的基础,农业服务设施日臻完善。

项目区5个乡镇供电、通讯、交通条件均较好。

3.1.8人力技术资源

霍山县辖16个乡镇3个国有林场和1个苗圃,总人口36.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万人,农村劳动力14.7万人。

霍山县林业局属县政府组成机构,全系统有林业科技人员181人,林业队伍强大,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长江防护林工程奠定了人力基础。

3.1.9财政及农民收入情况

霍山县国内生产总值46.2亿元,农业生产总值8.9亿元,财政收入5.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01元。

3.2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1)政策保障有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为林业基础产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省、市、县各级政府对林业生态建设高度重视。

在霍山县六大农业产业支柱中,林业摆在首位,县政府制定出台多项优惠政策,鼓励支持林业发展。

在竹林基地建设上,积极筹措资金并想方设法吸引项目资金,做好规模开发,在费用的征收和产品外运管理上给予政策优惠,扶持毛竹贸易及加工企业发展。

(2)群众积极性高

近年来,霍山县先后承担了世行贷款造林、退耕还林、大别山水源涵养林等多项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

在项目建设中注重科技投入,借鉴先进经营管理经验,增强环境意识,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使之成为全县组织示范、科技示范、效益示范的龙头工程。

同时,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培养出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人才,为该长江防护林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积累了丰富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3)技术力量雄厚

霍山县各乡镇均设有林业工作站,管理服务机构完善,全系统有林业科技人员181人,其中高级工程师8人,工程师49人,技术力量雄厚,全县已具备从造林、培育、病虫害防治等营林技术到加工经营等全套毛竹生产科技推广,服务和管理体系。

3.3项目建设制约因素

3.3.1集约化经营程度不高

林业“三定”及后期的“两山并一山”,农村实行以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山林权归农户所有,以户经营管理。

分户经营使经营的随意性大,管理协调的难度大,建设的速度也比较缓慢。

当地政府应当采取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山林经营权合理流转,通过租赁、出让、承包等方式鼓励支持龙头企业或个体大户进行规模成片造林,提高集约经营程度,增加科技含量,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速度。

3.3.2林业建设资金短缺

由于毛竹造林使用母竹价格较高,导致毛竹造林成本非常高。

山区林农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少有闲置资金用于发展毛竹生产,容易出现造林质量低下,后期管理不及时,影响了项目建设成效。

因此,除争取项目资金、扶贫贷款资金外,还应当吸引龙头企业和外资企业参与建设,共同投入,定向供应,通过经济杠杆促进长防林建设的开展。

第四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实施安排

4.1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

4.1.1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围绕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思路,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

结合农业主产区建设,着力保护生态环境,恢复和扩大林草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区域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自然生态良性循环。

4.1.2建设原则

(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坚持多形式造林,重点发展防护林,实行造管并举。

(2)连片开发治理。

遵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山系、流域统一规划,连片开发治理,努力提高整体生态效益,增强示范作用。

(3)择优选择项目。

优先选择林业资源条件优越、地方政府重视、农民自愿参与、资金配套能力强的乡镇。

(4)提高造林质量,突出示范效果。

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为当地农民的脱贫致富开辟出一条新路子,促进林业生产的更快发展。

4.2项目建设布局

霍山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长江防护林建设示范项目选定5个乡镇,即与儿街镇、漫水河镇、太平畈乡、太阳乡、上土市镇。

4.3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4.3.1选项原则

(1)坚持生态经济型建设模式,使生态环境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奔小康有机结合;

(2)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综合治理。

以生物措施为主,生物措施与多种措施并举,生态治理与资源保护并重,生态建设与成果巩固并重;

(3)坚持按项目科学设计,强化管理,按工程组织实施,确保资金与效益、速度与质量的统一。

(4)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4.3.2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根据国债项目的总体要求以及安徽省造林技术规程的标准,结合霍山县自然地理条件,确定项目建设范围为与儿街、漫水河、太平、太阳、上土市5个乡镇。

项目建设总规模为2000hm2,建设内容均为毛竹防护林造林。

其中:

与儿街40hm2、漫水河镇40hm2、太平乡40hm2、太阳乡40hm2。

上土市镇40hm2。

4.4项目辐射规模

霍山县长江防护林国债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带动周边乡镇的生态工程建设和林业生产发展。

第五章营造林技术方案

5.1立地条件划分及质量评定

毛竹项目区为低山或低山丘陵过渡地带,海拔高度一般在200—800米。

海拔800米以下土壤主要有火成岩系的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等发育形成的山地棕壤和山地黄棕壤,以及沉积岩系的石灰岩、磷灰岩等发育形成的山地黄壤,这类土壤质地疏松,透气性好,石砾含量低,有机质含量高,pH值在5-6.5之间,理化性质好,适宜毛竹集约经营和栽培。

5.2技术设计

5.2.1林种设计

合理的林种布局关系到防护林体系建设的质量和效益的发挥。

根据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结合霍山县的实际,确定2005年霍山县长防林建设林种规划:

水源涵养林333.3hm2,占规划总面积100%。

5.2.2造林树种选择

项目造林树种选择原则:

①依据立地条件,做到适地适树;

②树种防护效能高,抗逆性强,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③以市场为导向,速生、丰产、高效,生长稳定;

④有栽培管理技术和经验,群众乐于接受。

根据上述原则,选择毛竹为项目造林树种。

第六章效益评价

6.1生态效益评价

竹林独特的林分结构和经营方式,使其具备良好的生态防护效能。

林相整齐、分布均匀的竹林结构使其林冠截留水分能力非常强,可以缓和雨势,减少降水对土壤的直接冲蚀,增强水分渗入土壤的有效性,毛竹独特的地下鞭纵横交错,形成庞大的根系,固土蓄水功能非常强。

竹林建成后,只要正常经营,就会永续利用,可以避免林分更新所引起的环境破坏;

同时,毛竹林经营活动,都是在保持林相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进行的,从而使竹林的生态保护功能得以长期有效的发挥。

200hm2的人工毛竹林,可以提高项目区森林覆盖率0.4%,由此可见,在人工毛竹林项目,可以促进森林生态体系建设,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6.2社会效益评价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进一步增加霍山县的毛竹资源总量,促进毛竹加工等二、三产业的发展,强力推进霍山县毛竹产业化进程。

同时还解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地方经济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由于有林地面积增加,进一步改善了生态环境,创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对提高霍山县知名度,吸引外资,加快森林旅游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促进税源增长,提高财政收入也会产生显著效果。

6.3经济效益评价

项目建成后,第5年左右即可有少量产出,可实现以林养竹,第8年满园投产。

按最低产量每公顷产300根毛竹,平均每株单价15元计算,每公顷产值4500元;

除去采伐及抚养成本每公顷400元,每公顷纯收入4100元;

200hm2项目区年纯收入82万元。

若以第八年产出计算,建设开始第11年即可全部收回投资,直接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同时,由此带动相关二、三产业的发展,产生的间接效益也相当显著。

 

第七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7.1经营机制与管理模式

为确保长江防护林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县政府成立长江防护林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研究解决项目建设重大问题,协调各部门工作,指挥项目实施,并成立项目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规划设计、实施、技术指导、质量监督、档案管理和财务管理,项目乡镇也相应成立领导组织和技术管理、服务机构。

项目乡镇林业站严格按照国家和省长江防护林建设要求及设计标准,积极应用林业实用技术,推广先进的造林技术,建立示范基地,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工序验收制度,不符合技术要求、不达质量标准的坚决返工。

在经营形式上,以集体统一规划、农户出劳整地、专业队栽植、专人管护,以集体统一组织经营或大户租赁承包经营为主、个体经营为辅。

7.2施工组织

长江防护林国债项目建设标准高、要求严,在项目建设前,县林业局现场调查情况,统一规划设计,制定施工技术方案,确立建设标准,施工单位按照县林业部门的要求,组织劳力整地挖宕,成立专班栽植,确定专人管理,林业部门派技干现场指导,严格把好技术质量关,乡村要有专人负责抓项目建设工程。

7.3资金管理

国债长江防护林项目资金包括国债资金、地方配套资金以及自筹资金。

为使项目建设资金及时下拨到项目施工单位,应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1)严格按照确定的项目资金管理程序进行管理,县林业局设立项目财务专户,统一按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及决算制度,建立相应的财务科目,执行项目规定的报帐制度,按工程实际完成量核发项目建设资金。

(2)项目配套资金实行独立核算,统筹使用,专款专用,不属长江防护林项目范围内的费用,一律不得在该项目经费中列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随意挪用、占用。

(3)为确保项目资金及时到位和合法使用,项目财务收支要接受财政和审计部门以及上级项目管理主管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8.4信息管理

坚持科技兴林,加大科技推广和培训力度,不断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营林水平。

霍山县林业局设立了计财股,设立了专职项目会计,配有微机,财务档案建立专门帐户,实行微机管理,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操作管理技术,及时掌握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第八章环境影响与评价

8.1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实施毛竹丰产基地建设是霍山县创建生态示范县的一项重要内容。

项目建成后,将会提高森林覆盖率,对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促进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毛竹林既是生态林,又是经济林,有改善环境和增加收入的双重作用,由于它具有一次造林,永续利用的特点,经营管理正常,无需更新改造,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较小。

9.2对策及措施

为了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整地方法上采取按定植穴定点块状整地,块状抚育,以避免引起大面积的水土流失。

同时,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完善现有的森林火险预测预报点,加强林火监测。

项目区要设立防火组织,配备防火设备,制定规章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

现有山林要开设防火隔离带,有条件的地方,可沿林班线种植木荷等耐火能力强的树种,以进一步完善林火阻隔系统。

同时在项目区内主要交通要道两侧、上山路口及林区内休息地点,充分利用现有地物或树立永久性标牌,刷写防火警示宣传标语,以加强防火宣传。

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9.1结论

国债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战略性措施。

安徽省霍山县国债长江防护林建设项目,是新时期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项目建设对于项目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产业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霍山县自然条件优越,各级政府和群众对营建长江防护林积极性高,社会劳力资源充足,技术力量有保障,有利于项目的建设。

经过分析,该项目具有规划科学性、经济合理性和实施可行性,在取得显著生态效益、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还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并具有较强的辐射、服务和示范功能,应予以重点扶持,尽快实施。

9.2建议

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并实现预期目标,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扩大宣传,明确项目建设标准,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

实行集约经营。

(2)依靠科技兴林,保证造林质量。

积极推广运用林业先进实用技术,提升科技含量。

(3)活化经营机制,实行工程管理,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强资金使用管理,提高投资效果。

(4)加强保护,依法治林,制定切实可行的护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以及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措施,健全“三防”体系。

以确保工程建设长治久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