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485320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2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ccess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Access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Access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Access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Access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Access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Access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Access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Access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Access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Access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Access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Access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Access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Access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Access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Access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Access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Access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Access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ccess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教案.docx

《《Access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ccess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教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Access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教案.docx

《Access数据库基础及应用》教案

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教师授课教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授课科目:

Access数据库基础及应用

***** **********

授课起止时间:

2013年9月-2014年1月

教师授课教案信息表

授课教师

信息

姓名

卢爱芬

职称

讲师

授课教师所在系(部)

工商管理系

授课课程

信息

总学时

理论课33学时;实践环节30学时

周学时

4

考核方式

机试

授课对象

信息

授课对象系(部)

普教

授课对象班级

12级电商1、2、3(选修)

教研室检查情况:

系(部)检查情况:

课程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

Access数据库

课型

专业操作课

任课教师

卢爱芬

教学进度

任务一

授课时间

第一周

星期二5-6节

教学时数

2

授课地点

综302

授课班级

12电商1、2、3

人数

75

课题

认识数据库系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史

了解每个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和划分依据。

能力目标:

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史

了解每个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和划分依据。

教学重点

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掌握关系运算的方法,了解各种关系运算的作用;

了解Access数据库2003的各种特性及新功能;

掌握Access数据库2003的使用方法,了解其功能构成及基本对象;

学会使用Access数据库2003帮助。

教学难点

数据模型的含义

关系运算的运算规则

授课提纲

序号

内容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时间安排(分钟)

引入新课: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以及成为先进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计算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先后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和面向数据库系统等阶段。

讲授

15

第一节数据库简介

一、数据库

(一)数据库:

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二)数据库管理系统:

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

有6个部分:

1、模式翻译

2、应用程序的编译

3、交互式查询

4、数据的组织和存取

5、事物运行管理

6、数据库维护

 

(三)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技术后的计算机系统

特性:

1、特定的数据模型

2、实现数据共享,减少数据冗余

3、数据独立性

4、数据的保护控制

(四)关系数据库:

建立在关系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库。

关系操作:

筛选、投影、连接

讲授+提问+举例

25

讲授+提问+举例

50

 

3、面向对象模型:

最基本的概念是对象和类。

面向对象模型中最基本的概念是对象和类。

对象是现实世界实体的模型化,与关系模型中记录的概念相似,但要复杂得多。

它不但继承了数据库的许多优良性能,还能处理多媒体数据,并支持面向对象的设计。

4、关系模型:

支持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系统。

是当前最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

分成关系、记录和属性。

由行和列构成的二维表,在数据库理论中称为关系。

用关系表示的数据类型称为关系模型。

在关系模型中实体和实体间的联系都是用关系表示的。

也就是说,一个二维表格中既可存放实体本身的数据,也可以存放实体间的联系。

关系不但可以表示实体间一对多的联系,通过建立关系间的关联,也可以表示多对多的联系。

是现在绝大多数数据库系统所采用的数据模型。

特点:

结构间一、理论严密、使用方便、易学易用。

学号

姓名

语文

政治

20100001

李渊

95

92

20100002

赵子龙

90

88

记录:

指有关特定的人、事件事其他项目的信息集。

字段:

可应用于每个人、事件事件或者其它记录的对象。

(二)ACCESS数据库的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

存储空间

说明

文本

最多255个字节

包含任意的文本

备注

最多为64KB(字节)

保存长度不固定的文本

数字

1、2、4或者8个字节

存储数值数据

日期/时间

8个字节

保存100-9999年的日期或时间值

货币

8个字节

存储货币类型的数据

自动编号

4个字节

添加记录时自动加1

是/否

1个位

存储逻辑值

OLE对象

最多1GB

表中链接或者嵌入图片或者其它数据

超链接

三个部分中的每一部分最多包含2KB

用来以文本形式存储超链接地地址

查阅向导

与查阅的主键字段大小相同

使用列表框或者组合框创建一个查阅字段

讲授演示实验

25

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P12习题

课后小结

学生基本能掌握ACCESS数据库基本知识内容。

 

课程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

Access数据库

课型

专业操作课

任课教师

卢爱芬

教学进度

任务二

授课时间

第一周

星期五5-6节

教学时数

2

授课地点

1A302

授课班级

12电商1、2、3

人数

75

课题

数据库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数据与信息的定义及区别。

了解数据库的特征。

能力目标:

了解数据库管理的发展

了解E-R图的绘制方法与技巧。

教学重点

掌握数据与信息的定义及区别。

了解数据库的特征。

了解数据库管理的发展

掌握E-R图的绘制方法与技巧。

掌握ACCESS数据库2003用户窗口、界面、打开与关闭方法

教学难点

数据模型的含义、分类及特征

E-R图的绘制方法

授课提纲

序号

内容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时间安排(分钟)

引入新课: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以及成为先进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计算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先后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和面向数据库系统等阶段。

讲授

5

(五)数据模型:

数据库中系统中用于提供信息表示和操作手段的形式构架。

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1、层次模型:

用树形结构来表示各类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

层次模型是指用树行结构表示实体及其之间的联系,树中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记录类型,树状结构表示实体型之间的联系。

  在一个层次模型中的限制条件是:

有且仅有一个节点,无父节点,此节点为树的根;其他节点有且仅有一个父节点。

  层次模型的特点:

记录之间的联系通过指针实现,查询效率高。

缺点:

只能表示1:

N的联系。

尽管有许多辅助手段实现M:

N的联系,但比较复杂,不易掌握。

2、网状模型:

每个节点表示一个记录类型(实体),每个记录类型可包含若干个字段(实体的属性),节点间的连线表示记录类型之间一对多的父子联系。

网状模型的数据结构主要有以下两个特征:

  

(1)允许一个以上的节点无双亲。

 

(2)一个节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双亲

讲授+提问+举例

 

35

 

讲授+提问+举例

3、面向对象模型:

最基本的概念是对象和类。

面向对象模型中最基本的概念是对象和类。

对象是现实世界实体的模型化,与关系模型中记录的概念相似,但要复杂得多。

它不但继承了数据库的许多优良性能,还能处理多媒体数据,并支持面向对象的设计。

4、关系模型:

支持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系统。

是当前最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

分成关系、记录和属性。

由行和列构成的二维表,在数据库理论中称为关系。

用关系表示的数据类型称为关系模型。

在关系模型中实体和实体间的联系都是用关系表示的。

也就是说,一个二维表格中既可存放实体本身的数据,也可以存放实体间的联系。

关系不但可以表示实体间一对多的联系,通过建立关系间的关联,也可以表示多对多的联系。

是现在绝大多数数据库系统所采用的数据模型。

特点:

结构间一、理论严密、使用方便、易学易用。

学号

姓名

语文

政治

20100001

李渊

95

92

20100002

赵子龙

90

88

记录:

指有关特定的人、事件事其他项目的信息集。

字段:

可应用于每个人、事件事件或者其它记录的对象。

例1设某高校有若干个系,每个系有若干老师和学生,每位老师可担任多门课程,并可参与多个科研项目,每门课程可由多位老师担任,每个科研项目也可由多位教师共同参与,每位学生可选修本系或外系的多门课程。

试设计E-R图,给出每个实体、联系的属性,并将该E-R图转化为关系模型。

分析:

由题意可知ER图中应包括5个实体:

系、教师、学生、项目和课程,各实体的属性设计如下:

系(系号,系名,系主任)、教师(工号,姓名,职称)、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项目(项目号,项目名称,负责人)、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

个实体之间的联系包括:

教师担任课程的“任课”联系;教师参加项目的“参加”联系;学生选修课程的“选修”联系;教师与系之间的“聘用”联系、学生与系之间的“隶属”联系。

其中“参加”联系可有项目排名属性。

“选修”联系应有成绩属性。

画出ER图后,可根据ER图向关系模型转化。

E-R图结果:

(二)ACCESS数据库的数据类型

讲授演示实验

25

实习课题:

认识Access数据库2003

实习目的:

1.认识Access数据库2003的界面

2.初步了解在Access数据库2003中如何创建数据库和表。

工具耗材:

计算机

教学过程

入门指导

认识ACCESS数据库2003用户窗口

示范操作

认识ACCESS数据库2003用户窗口

一、启动ACCESS数据库

开始—>程序—>MicrosoftOffice—>Access数据库2003

二、ACCESS数据库工作窗口

启动程序后,会打开如下工作界面:

工作窗口中包括七个对象:

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模块;

包含一个组:

收藏夹

1.表

表是Access数据库数据库中最基本的对象,它用来存储数据。

通常Access数据库2003数据库包含有多个表,每个表存储了特定实体的信息。

以Northwind数据库为例,在“对象”列表中,单击

对象,就可以在数据库的列表窗口中列出所有的表,如图1-5所示。

在该列表中,还可以看到Access数据库2003提供了“使用设计器创建表”、“使用向导创建表”和“通过输入数据创建表”3种向导,它们可以帮助用户很容易地新建一个表。

2查询

查询是数据库的重要功能之一。

Access数据库2003提供了非常强大的查询功能,利用查询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查看、更改及分析数据,也可以将查询作为窗体和报表的记录源。

3.窗体

Access数据库2003的窗体是基于表或查询创建的,用于输入/输出数据,其本身并不存储大量的数据。

良好的输入/输出界面可以引导用户进行正确的操作。

用户使用、管理Access数据库数据库应用系统都通过窗体进行,而不是直接操作数据库中的各种对象。

4.报表

报表用于把数据库中的记录内容打印出来。

它既可以用简单的表格、图表打印或预览数据,也可以进行特殊用途的设计,如发票格式、信函格式等。

打印预览报表专门用于测试报表对象的打印效果和数据格式化的效果。

报表对象的预览视图所显示的内容与实际打印结果是一致的。

单击工具栏中的“打印”按钮,即可在打印机上打印报表。

创建数据库:

1.创建数据库

(1)启动ACCESS数据库—>文件菜单—>新建—>或单击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新建空数据库—>指定数据库文件上名和保存位置—>创建

2.创建表

(1)使用设计器创建表:

首先要确定表的结构

在数据库窗口中选择表对象—>使用设计器创建表—>在设计视图中输入字段名称、类型、说明—>设置主键—>保存—>输入表名—>确定

(2)通过输入数据创建表:

操作方法同EXCEL与WORD的表格输入—>双击列名输入列名称—>保存

3.修改表结构

添加字段—>修改字段名称—>修改字段数据类型—>删除、移动和复制字段

实操演示

25

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P24习题

课后小结

大部分学生基本能掌握本节课的内容,但有几位同学对E-R图的绘制还是有点概念不清。

 

课程教学教案

教学进度

任务三

授课时间

第二周

星期二5-6节

教学时数

2

授课地点

综302

授课班级

12电商1、2、3

人数

 

课题

表对象编辑

教学目标

1、了解使用向导创建表

2、掌握使用输入数据创建表,常见的数据库打开方法

3、掌握数据库对象的删除、复制重命名、保存,并会用组来组织数据库对象

4、掌握使用设计器创建表的方法

5、掌握设置字段类型的方法

6、掌握设置字段大小、格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设计器创建表及编辑数据属性

记录编辑的方法

教学难点

编辑数据属性、格式的方法

授课提纲

序号

内容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时间安排(分钟)

复习提问:

1、为什么在建立数据库前要进行需求分析?

2、ACCESS数据库中各个对象的作用是什么?

引入新课:

表是最基本的ACCESS数据库数据库对象,对表的基本操作有输入记录、编辑记录、设置表的字段属性、筛选记录、记录排序、设置数据表的格式等。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在表中作简单的编辑记录操作。

提问陈述

10

2.1表的基本操作

一:

输入记录

输入记录是表的基本操作,建立表后一般都需要将数据输入表中。

在ACCESS数据库中,可以通过数据表视图,也可以通过窗体视图向表中输入数据。

在数据表视图中直接输入记录就是利用数据表视图向表中输入记录,也是输入记录最一般的方法。

这种方法我们在前一次课,在创建表的时候已经学习过。

二:

编辑记录

选中想要编辑的记录进行编辑。

提示:

可以用数据表中底部的记录导航按钮定位到指定的记录上。

三:

删除记录

选择要删除的记录所在的行—>单击工具栏上的删除记录按钮,或者按DEL键—>进行多次操作,将多个记录删除

注意:

记录的删除不可恢复,在删除记录前,应确认记录是否要被删除。

讲授+提问+举例

20

讲授+提问+举例

20

具体实例操作讲解:

表的创建

表的维护

教学管理系统:

新表:

学生表,课程表,教师表,班级表,成绩表,授课表。

一:

输入记录

二:

编辑记录

三:

删除记录

四:

设置值列表字段

五:

创建查阅字段

六:

记录排序

一、利用“表向导”创建“教学管理”数据库中的“课程”表

二、通过“输入数据”创建“教学管理”系统中的“授课”表

三、利用“设计视图”创建“教学管理”数据库中的

“教师”表

七、学生操作

讲授演示学生实操

40

作业

课堂实操---创建表及编辑表

课后小结

本课讲述了数据表中基本的记录编辑操作,如编辑记录、设置值列表字段编辑等。

这些在数据库中用得比较多,要求学生掌握,能加快我们录入数据的速度。

 

课程教学教案

教学进度

任务四

授课时间

第二周

星期五5-6节

教学时数

2

授课地点

1A302

授课班级

12电商1、2、3

人数

课题

表对象编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编辑记录的方法

2、掌握编辑数据属性的操作

能力目标:

1、掌握编辑记录的方法

2、掌握编辑数据属性的操作

3、自定义表

4、使用已有数据创建表

5、数据的导出

教学重点

编辑数据属性的操作

编辑记录的方法数据的导出

教学难点

数据的导出

授课提纲

序号

内容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时间安排(分钟)

复习提问:

1、为什么在建立数据库前要进行需求分析?

2、ACCESS数据库中各个对象的作用是什么?

引入新课:

表是最基本的ACCESS数据库数据库对象,对表的基本操作除了有输入记录、编辑记录、设置表的字段属性,还有筛选记录、记录排序、设置数据表的格式等。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在表中作简单的编辑记录操作。

提问陈述

10

2.1表的基本操作(复习)

一:

输入记录

输入记录是表的基本操作,建立表后一般都需要将数据输入表中。

在ACCESS数据库中,可以通过数据表视图,也可以通过窗体视图向表中输入数据。

在数据表视图中直接输入记录就是利用数据表视图向表中输入记录,也是输入记录最一般的方法。

这种方法我们在前一次课,在创建表的时候已经学习过。

二:

编辑记录

选中想要编辑的记录进行编辑。

提示:

可以用数据表中底部的记录导航按钮定位到指定的记录上。

三:

删除记录

选择要删除的记录所在的行—>单击工具栏上的删除记录按钮,或者按DEL键—>进行多次操作,将多个记录删除

注意:

记录的删除不可恢复,在删除记录前,应确认记录是否要被删除。

讲授+提问+举例

20

2.2创建OLE字段

OLE对象是一种支持OLE协议的对象,如图片、音乐轼图表等都可以作为OLE对象链接或嵌入到数据库的字段、窗体与报表中。

注意:

如果使用链接,可以在Access数据库2003之外使用它;如果使用嵌入,则只在数据库中才能够存取。

嵌入比链接对象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

2.3设置值列表字段和查阅字段

一:

设置值列表字段:

如“性别”中,只有男或女两个值,在输入数据时,可以把这种字段设置为值列表字段,直接从预设的值列表中进行选择,提高录入速度。

二:

创建查阅字段

在“读者表”中,“读者类别”有“工程师”、“工人”、“教师”、“学生”和“其他”等值,输入时可通过“读者类别表”提供,这时可将读者类别字段创建为查阅字段。

2.4记录排序

在数据表视图窗口中,表中的数据显示顺序通常是根据数据录入先后顺序排列的,有时需要某种排列,可以利用ACCESS数据库重新排序功能来对数据进行重新排序。

一:

单字段排序:

使用升序或者降序按钮。

二:

多字段排序:

使用记录命令—>筛选—>高级筛选/排序命令

讲授+提问+举例

40

具体实例操作讲解:

表的创建

表的维护

教学管理系统:

新表:

学生表,课程表,教师表,班级表,成绩表,授课表。

一:

输入记录

二:

编辑记录

三:

删除记录

四:

设置值列表字段

五:

创建查阅字段

六:

记录排序

一、利用“表向导”创建“教学管理”数据库中的“课程”表

二、通过“输入数据”创建“教学管理”系统中的“授课”表

三、利用“设计视图”创建“教学管理”数据库中的

“教师”表

讲授演示实验

20

作业

课堂实操

课后小结

本课讲述了数据表中基本的记录编辑操作,如编辑记录、设置值列表字段和查阅字段同、排序等。

这些在数据库中用得比较多,要求学生必须掌握。

 

课程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

Access数据库

课型

专业操作课

任课教师

卢爱芬

教学进度

任务五

授课时间

第三周

星期二5-6节

教学时数

2

授课地点

综302

授课班级

12电商1、2、3

人数

课题

表对象编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记录筛选与字段属性设置的操作方法

2知道如何设置主键,如何决定主键

能力目标:

1掌握记录筛选与字段属性设置的操作方法

2知道如何设置主键,如何决定主键

教学重点

1解释字段属性设置的作用

2主键与外键

教学难点

1解释字段属性设置的作用

2主键与外键

授课提纲

序号

内容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时间安排(分钟)

复习提问:

1、如何设置查阅向导字段?

2、如何使用有效性规则?

引入新课:

我们上次课讲述了在表的设计器中设置字段的多项属性。

有些同学可能明白属性设置的操作,却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下面我们就来对每个项目进行解说。

提问陈述

5

2.5筛选记录

筛选就是简单查询。

对某一项目进行简单的查询,找出我们想要查找的内容。

2.6设置字段属性

一:

设置文本或数字字段大小:

通过对字段的大小进行设置,我们可以对输入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检测,让其不要超出范围,也可以对分配给各个属性的空间定一个额度,不至于浪费大量空间。

二:

设置字段显示的小数位数

用来指定数字和货币显示出来的小数个数,但不会影响所保存的小数位数。

三:

设置格式可以设置字段的数据显示格式。

让我们以其更一目了然。

四:

定义输入掩码

它用于控制一个字段中输入哪种数据及如何进行输入,使得输入数据更为容易。

输入掩码主要用于文本型字段和日期/时间型字段,可使用向导来输入掩码。

五:

定义字段的默认值和有效性规则

讲授+提问+举例

25

1、定义字段的默认值:

可指定一个数值,该数值在新建记录时交自动输入到字段中。

减少人们录入数据的工作量。

2、定义有效性规则:

用于指定对输入到记录和字段数据的要求,当光标移开,系统将对该字段或记录进行有效性规则检验。

当输入的数据违反了相应设置时,系统将提示出错,让用户及时检查。

六:

指定字段是否必须输入数据

用于指定字段中是否必须有值。

如果“必填字段”的属性为“是”,则在记录中输入数据时必须在该字段中输入数值,且不能为NULL值。

默认情况下,该项设置为“否”。

七:

设置允许空字符串属性:

该项只能用于文本、备注、或超链接字段。

Null值与空字符串的区别:

空字符串也称零长字符串,是不包含任何字符的字符串,可以表示没有值的字段。

Null值是指字段中丢失或未知的数据的值,意思是“不知道”,可以留空。

八:

索引

索引可加速对记录的查询,还能加速排序及分组操作。

可以设置单一索引,也可以设置多字段索引。

但过多的索引却会减慢系统的速度,降低工作效率。

讲授+提问+举例

60

具体实例操作讲解:

一、设置“学生”表中“性别”字段的查阅属性,使得输入“性别”字段值时,可以从“男”、“女”值列表中选择完成。

二、“学生”表中的“照片”为OLE对象类型字段,为第一条记录的“照片”字段输入数据。

1.选定字段行

在设计视图中,单击行选定器,选定相应的一个字段;按Ctrl键,单击多个字段,选定所需的多个字段。

2.添加字段

在设计视图中打开表,选定在其前面插入字段行的行,单击工具栏中的“插入行”按钮插入空白行,再在该行输入要添加字段的各项信息,单击“保存”按钮。

3.删除字段

在设计视图中打开表,选定要删除的字段行,单击工具栏中的“删除行”按钮,单击“保存”按钮。

4.移动字段位置

在设计视图中打开表,选定要移动的字段行,用鼠标拖动被选定字段行的行选定器到所需位置。

1.定位记录

2.选定记录

3.添加记录

调整表外观

设置数据表格式

操作步骤:

1)在数据表视图中打开表。

2)单击“格式”菜单中的“数据表”选项,弹“设置数据表格式”对话框,选定所需选项,单击“确定”按钮。

隐藏列和显示列

操作步骤:

1)在数据表视图中打开表,如“教师”表。

2)选定要隐藏的字段,如“姓名”字段。

3)执行“格式”菜单中的“隐藏列”命令,“姓名”字段将会被隐藏起来

冻结列和取消冻结列

操作步骤如下:

1)在数据表视图中打开表。

2)选定要冻结的字段。

3)执行“格式”菜单中的“冻结列”,可以看到被冻结的字段列始终显示在数据表视图的最左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