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种模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4858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种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种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种模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种模式.docx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种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种模式.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种模式.docx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种模式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种模式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种模式

  

  基金项目: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专项资助重点课题(20XXA108)

  作者简介:

刘竞(1988-),女,湖北鄂州人,硕士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刘竞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2)

  摘要: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第一课堂”模式、“第二课堂”模式以及联合培养模式等。

“第一课堂”模式指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模式主要有科研项目参与及竞赛参与,联合培养模式主要包括校际合作与校企合作。

  关键词:

高校;创新;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5884(20XX)04-0072-03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既是时代的强烈呼唤,也是整个社会和民族的责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中明确提出“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现阶段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第一课堂”模式、“第二课堂”模式以及联合培养模式等。

  一“第一课堂”模式

  “第一课堂”模式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即指学生所接受的课堂教学,其重点在于课程的设置。

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第一课堂”模式主要是借鉴国外大学的成功经验,课程体系通常采取“通识模块+学科大类模块+专业模块”的形式。

  通识模块包括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两大类,其中必修课程是指公共基础类课程,选修课程为“核心课程+基础平台”的通识类课程。

学科大类模块是指学科专业基础类课程,部分高校将此模块划归到通识模块中,学生根据兴趣及能力选择相应的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模块即专业方向的课程,是在学生确定专业后所修习的课程。

  

(一)培养方式

  1.单一形式

  单一形式的人才培养以学科大类或专业试点形式为主。

采取这种模式进行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依托自身学科优势、凸显学科特色。

在试点班或实验区中,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学科大类形式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拔尖创新人才。

  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开设“机械类创新班”、“材料类创新班”、“化学类创新班”(本—硕—博连读班);北京化工大学实行“大化工类人才培养”;华中科技大学开设了机械类、材料类、电气类实学创新实验班,临床医学专业中德实验班,基础学科生物学实验班,“王大珩”光电实验班;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期智班”、“工程物理能源实验班”等;北京工业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嵌入式)专业实验班;中国人民大学“国学教育实验班”、“工商管理全英文教学实验班”;以及西安交通大学“侯宗濂医学实验班”;南京理工大学机械类、计算机类、电气信息类培优班等都是采取这种培养方式。

  2.复合形式

  跨学科复合形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是突破单一学科专业限制,学生通过跨学科复合形式的培养,不仅具备单一学科领域知识,还能成为掌握多技术、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人才。

  采取复合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有:

浙江大学“计算机—竺院共建班”;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新增“古生物学”、“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等5个试点专业,实施多学院联合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中国人民大学开设“金融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工商管理—法学双学位实验班”;中南大学新增“矿物资源加工利用与生物提取技术的矿物加工”专业等。

  

(二)时间安排

  采取“第一课堂”模式的高校,前期进行不分专业的通识教育,后期则进入专业培养。

具体时间段的划分各有不同:

“2+2”,如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山东大学泰山学堂等;“1+3”,如复旦大学复旦学院、长江大学等;“3+1”,如华南理工大学核电、广日电梯创新班等;“+”,如华南理工大学基因组创新班、浙江工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等;“+”,如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湖北大学楚才学院等。

  国内不少高校在学制上进行了改革,实行了“三学期制”,如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浙江林业学院等。

把传统的两学期压缩几周,把这些时间与暑假的部分时间结合起来,组成暑期学期。

部分高校如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燕山大学等则实施一学年四学期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