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一中届高三理综模拟考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487244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5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晋江一中届高三理综模拟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福建省晋江一中届高三理综模拟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福建省晋江一中届高三理综模拟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福建省晋江一中届高三理综模拟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福建省晋江一中届高三理综模拟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福建省晋江一中届高三理综模拟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福建省晋江一中届高三理综模拟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福建省晋江一中届高三理综模拟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福建省晋江一中届高三理综模拟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福建省晋江一中届高三理综模拟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福建省晋江一中届高三理综模拟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福建省晋江一中届高三理综模拟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福建省晋江一中届高三理综模拟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福建省晋江一中届高三理综模拟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福建省晋江一中届高三理综模拟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福建省晋江一中届高三理综模拟考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福建省晋江一中届高三理综模拟考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福建省晋江一中届高三理综模拟考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福建省晋江一中届高三理综模拟考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福建省晋江一中届高三理综模拟考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晋江一中届高三理综模拟考试.docx

《福建省晋江一中届高三理综模拟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晋江一中届高三理综模拟考试.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晋江一中届高三理综模拟考试.docx

福建省晋江一中届高三理综模拟考试

福建省晋江一中2022届高三理综模拟考试(三)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

第I卷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本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O16H1S32C12K39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108分)

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溶液染色,再滴加吡罗红染液

B.甲基绿使DNA呈现红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绿色

C.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

D.观察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较浅的区域

2.右图为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若1号染色体上有基因A,则1′染色体

上相应位点的基因为A或a

B.1与1′、2与2′、3与3′分别为三对同源染色体

C.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分裂结束后形成2个完全相同的子细胞

D.若要对该细胞的DNA测序,需要测的染色体是1、2、3或1′、2′、3

3.下表中是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二代的基因型,其中部分基因型并未列出,而仅以阿拉伯数字表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雄配子

RY

Ry

rY

ry

RY

1

3

RrYY

RrYy

Ry

RRYy

RRyy

4

Rryy

rY

2

RrYy

rrYY

rrYy

ry

RrYy

Rryy

rrYy

rryy

A.1,2,3,4的表现型都一样

B.在此表格中,RRYY只出现一次

C.在此表格中,RrYy共出现四次

D.基因型出现机率的大小顺序为4>3>2>1

4.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③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分泌e激素

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⑥下图所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均为效应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⑤D.④⑤⑥

5.甲、乙、丙、丁分别为绿色植物新陈代谢过程中有关变化示意图,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和的曲线。

影响A、B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是载体数量的多少

B.图乙表示野外松树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当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

C.图丙表示大气中氧的浓度对植物组织内CO2产生的影响,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和水果,贮藏室内的氧气应调节到图中B点所对应的浓度

D.图丁表示豌豆种子萌发时吸水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科学家研究发现,在第Ⅱ阶段种子中O2的吸收量大大低于CO2的释放量,故第Ⅱ阶段细胞呼吸强度最弱

6.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物质的手段和途径越来越多,N5+、H3、O4、C60等已被发现。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N5+离子中含有36个电子B.O2与O4属于同位素

C.C60是原子晶体D.H2与H3属于同素异形体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中含×1023个离子

B.△H<0,△S>0的化学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C.pH=5的盐酸,稀释1000倍后,溶液pH约为8

D.

溶液

,则

8.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和基础。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A.用食醋除去水壶内的水垢:

CaCO3+2H+=Ca2++CO2↑+H2O

B.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

CO32—+2H2OH2CO3+2OH—

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式:

O2+4e-+2H2O=4OH—

D.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O2(g)=2H2O

(1);

△H=-KJ·mol-1

9.对于可逆反应:

mA(g)+nB(g)xC(g);△H=?

,在不同温度及压强(p1,p2)条件下,反应物A的转化率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H>0,m+n>xB.△H>0,m+n

C.△H<0,m+nx

10.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甲:

防止铁钉生绣B.装置乙:

除去乙烯中混有的乙炔

C.装置丙:

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D装置丁: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11.下列涉及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氯乙烯、聚乙烯均可使酸性高锰钾溶液褪色

B.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

C.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都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D.棉、麻、丝、毛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12.X、Y是周期表前二十号元素,已知X、Y之间原子序数相差3,X、Y能形成化合物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X、Y处于同一周期,则化合物M不可能是正四面体型分子晶体

B.若X的单质常温下是气体,则Y的单质常温下也是气体

C.若X、Y两元素周期数差1,则属于离子化合物的M只有四种

D.若M属于离子晶体,则其中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13、欧洲天文学家发现了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格里斯581c”.该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m倍,直径是地球的n倍.设在该行星表面及地球表面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分别为

,则的比值为()

A.

B.C.

D.

14、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上接有正弦交变电压,其最大值保持不变,副线圈接有可调电阻R。

设原线圈的电流为I1,输入功率为P1,副线圈的电流为I2,输出功率为P2。

当R增大时()

A.I1减小,P1增大B.I1减小,P1减小

C.I2增大,P2减小D.I2增大,P2增大

15、如图,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玻璃三棱镜,它们的顶角分别为α、β,且α<β。

a、b两细束单色光分别以垂直于三棱镜的一个腰的方向射入,从另一个腰射出,射出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偏折角均为θ。

则ab两种单色光的频率f1、f2间的关系是()

=f2>f2

 

a

·

·

b

16、如图所示一根张紧的水平弹性长绳上的a、b两点,相距14.0m,b点在a点的右方。

当一列简谐横波沿此长绳向右传播时,若a点的位移达到正向最大时,b点的位移恰好为零且向下运动,经过后a点的位移为零,且向下运动,而b点位移恰达到负的最大,则这列简谐波的波速可能是()

A.4.5m/sB.6m/sC.10m/sD.4m/s

 

17、空间某区域内存在着电场,电场线在竖直平面上的分布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小球在该电场中运动,小球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1,方向水平向右,运动至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2,运动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A、B两点之间的高度差与水平距离均为H,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若v2>v1,则电场力一定做正功

B.A、B两点间的电势差

C.小球由A点运动至B点,电场力做的功

D.小球运动到B点时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P=mgv2

 

18、一个小物块冲上一个固定的粗糙斜面,经过斜面上A、B两点,到达斜面上最高点后返回时,又通过了B、A两点,如图所示,关于物块上滑时由A到B的过程和下滑时由B到A的过程,动能的变化量的绝对值和,以及所用时间和相比较,有( )

A.<,<    B.>,>

C.<,>    D.>,<

 

第Ⅱ卷

必考部分

第Ⅱ卷必考部分共9题,共157分。

19.(18分)

(1)如图所示器材可用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及判定感应电流方向。

①在给出的实物中,用笔线代表导线将图中所缺的导线补接完整,组成实验电路。

②在实验中,当电键闭合瞬时,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

电键闭合一段时间后,为使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可采取的方法有(   )

A.迅速断开电源

B.将滑动触头向右端滑动

C.将一软铁棒插入线圈L1中

D.将线圈L1迅速从线圈L2中提出

(2)斜拉索桥比梁式桥具有更大的跨越能力,是现代大跨径桥梁的重要结构形式,桥的斜拉悬索主要承受拉力。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很想知道斜拉索桥的悬索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但由于悬索很长,抗断拉力又很大,直接测量很困难,同学们则取来了同种材料制成的样品进行实验探究。

由胡克定律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与形变量x成正比,其比例系数与弹簧的长度、横截面积及材料有关。

因而同学们猜想,悬索可能也遵循类似的规律。

①同学们通过游标卡尺测样品的直径来测定其截面积,某次测量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样品的直径为。

cm

1

2

3

0

10

20

②同学们准备象《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之间关系》的实验一样将样品竖直悬挂,再在其下端挂上不同重量的重物,来完成本实验。

但有同学说悬索的重力是不可忽略的,为了避免悬索所受重力对实验的影响,你认为可行的措施应该是:

③经过同学们充分的讨论,不断完善实验方案后进行实验。

最后实验取得数据如下:

分析样品C的数据可知,其所受拉力F(单位N)与伸长量x(单位m)之间遵循的函数关系式是F=;

对比各样品的实验数据可知,悬索受到的拉力与悬索的伸长量成正比,其比例系数与悬索长度成正比、与悬索的横截面积成正比。

20.(15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地面上拉着一个质量为m=30kg的箱子匀速前进,已知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拉力F1与水平面夹角为θ=45°,g=10m/s2。

求:

(1)绳子的拉力F1为多少?

θ

(2)该同学能否用比F1小的力拉着箱子匀速前进?

如果能,请求出拉力的最小值。

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图甲

21.(19分)一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运动,现将质量为M=2.0kg的小物块抛上传送带,如图甲所示。

地面观察者记录了小物块抛上传送带后

内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以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得到小物块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

图乙

(1)指出传送带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计算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计算0-6s内传送带对小物块做的功;

(4)计算0-6s内由于物块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

 

22.(20分)物理学家密立根1911年曾以著名的油滴实验推断出自然界存在基元电荷,并推算出基元电荷的带电量。

下面让我们追溯这个实验过程,并提出问题。

喷雾器

显微镜

油滴

E

如图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间距离为d,油滴从喷雾器的喷嘴喷出时,由于与喷嘴摩擦而带负电。

油滴散布在油滴室中,在重力作用下,少数油滴通过上面金属板的小孔进入平行金属板间。

油滴所受空气的浮力远小于重力,可以忽略。

当平行金属板间没加电压时,由于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设比例系数为常数k,且k>0),经过一短时间,即可观察到质量为m的带电油滴以恒定的速率v1在空气中缓慢降落。

(1)若在平行金属板间加电压U(上极板为正),可见到油滴以恒定速率v2缓慢上升。

设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油滴所带电量q(用d、U、k、vl、v2等已知量表示)。

(2)若平行金属板间不加电压,油滴在两板间以恒定速率v1下降时,移动某一竖直距离所需时间为t1;加了电压U后,油滴以恒定速率v2上升同一竖直距离所需时间为t2,则油滴的带电量可表示为

试用已知量d、g、U、t1及油滴质量m来表示A的表达式。

(3)若这时把加在平行金属板间的电压撤除,使油滴以恒定速率下降一段距离;然后向平行金属板间照射X射线,改变油滴的带电量后,又在平行金属板间加上电压U,测定该油滴匀速上升同一竖直距离的时间t2。

依此类推,多次实验的结果表明

总是-1的整数倍。

由此可推论:

自然界中一定存在基元电荷。

已知该实验中测得的一组数据如下:

d=⨯10-2m,m=⨯10-16kg,t1=,U=25V,并取g=9.8m/s2,试由此计算基元电荷的带电量(取两位有效数字)。

23.(15分)下图是工业生产硝酸铵的流程。

(1)A、B、C、D四个容器中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字母)。

(2)已知:

4NH3(g)+3O2(g)=2N2(g)+6H2O(g)△H=一1266.8kJ/mol

N2(g)+O2(g)=2NO(g)△H=+180.5kJ/mol

写出氨高温催化氧化的热化学方程式:

氨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3)已知:

N2(g)+3H2(g)

2NH3(g)△H=-92kJ/mol。

为提高氢气的转化率,宜采取的措施有。

(填字母)

A.升高温度B.使用催化剂C.增大压强

D.循环利用和不断补充氮气E.及时移出氨

(4)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H2和N2按3:

1(体积比)在密闭容器中混合,当该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平衡混合气中NH3的气体体积分数为17.6%,此时H2的转化率为。

24.(15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Cu与浓H2SO4的反应,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说明:

①装置中的固定仪器和酒精灯均未画出,②SO2易溶于水而不溶于CCl4)

CCl4

NaOH溶液

澄清

石灰水

品红溶液

安全装置

铜丝

浓硫酸

A

B

C

D

E

实验药品:

细铜丝、%的H2SO4、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CCl4、NaOH溶液等。

以下是该学习小组部分交流记录及后续探究实验的记录。

材料1:

实验现象摘录:

加热前,无明显现象发生,加热后,液面下铜丝变黑,产生气泡,有细小黑色颗粒状物质从铜丝表面进入浓硫酸中,黑色物质是什么?

较长时间加热后,黑色颗粒状物质逐渐转变为灰白色固体,猜想该灰白色固体极有可能是未溶于浓硫酸的CuSO4。

材料2:

探究实验剪辑:

将实验所得黒色固体分离出来,再经水洗仍有少量黑色不溶物,将该黒色不溶物分为三份:

①向其中加入几滴浓硝酸,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

②向其中加入稀硫酸,黑色明显变浅,溶液呈浅蓝色

③经过滤、稀硫酸洗涤、蒸馏水洗、干燥后放入氧气流中加热,然后冷却,用电子天平称重发现质量减少10%左右。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上方的长导管作用是;

D、E两支试管中CCl4的作用是。

(2)加热过程中,观察到A试管中出现大量白色烟雾,起初部分烟雾在试管上部内壁析出淡黄色固体物质,在持续加热浓硫酸(沸腾)时,淡黄色固体物质又慢慢地消失。

该淡黄色固体物质可能是,写出淡黄色固体物质消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对A试管中的浓H2SO4和铜丝进行加热,很快发现C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且D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据此推知A试管中反应生成了。

(4)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主要产物),根据上述研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液面下方铜丝表面的黑色物质成分是(写化学式)

25.(15分)以电化学方法合成有机物称为有机电合成。

有机电合成是一门有机化学、电化学和化学工程多学科相互交叉的科学,是电化学在有机物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应用。

因而,有机电合成被称为“古老的方法,崭新的技术”。

有机电合成的研究已经历了170多年漫长的历史。

早在1834年,英国化学家Faraday用电解醋酸钠溶液制得乙烷,可以说是在实验室中最早实现的有机电合成。

2CH3COO--2e-=C2H6↑+2CO2↑(a)

(1)上述反应(a)发生于(填“电解池”或“原电池”)的

极。

(2)许多有机物在特定的装置内进行氧化的同时还可产生电能,这种装置即为燃料电池。

例如,乙烯被氧化生成乙醛的化学反应:

2CH2=CH2+O2→2CH3CHO可设计成燃料电池:

负极:

CH2=CH2+H2O–2e-=CH3CHO+2H+正极:

电池工作时,负极附近溶液的pH(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燃料电池由于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而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燃料电池与火力发电的大气污染比较(单位:

kW·h)

污染成分

天然气火力发电

重油火力发电

煤火力发电

燃料电池

SO2

~230

4550

8200

0~

NOx

1800

3200

3200

63~107

烃类

20~1270

135~5000

30~10000

14~102

尘末

0~90

45~320

365~680

0~

①根据表所给数据可以看出,造成的污染最为严重,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及酸雨。

A.水华B.臭氧层被破坏C.光化学烟雾D.潮汐E.白色污染②在我国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为SO2,将SO2回收处理的方法很多,其中一种是将SO2通入石灰乳[Ca(OH)2]中,可制得石膏[CaSO4·2H2O]。

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

CaSO4+2H2O=CaSO4·2H2O

26.(25分)

Ⅰ.某生物兴趣小组对人群中的家系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婚配方式

调查的家庭个数

子女蓝眼

子女褐眼

Ⅰ、蓝眼×蓝眼

150

78

82

0

0

Ⅱ、蓝眼×褐眼

158

49

47

63

61

Ⅲ、褐眼×褐眼

142

14

17

72

69

(1)从调查结果可知,控制蓝眼的基因位于  上,是  性遗传。

主要理由是①         ;

②            。

(2)写出第二种,第三种婚配方式中每组亲本可能的基因型(设基因为B、b):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可以通过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也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Ⅱ.已知水稻的高杆(A)对矮杆(a)为显性,抗病(B)对易染病(b)为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现有一批高杆抗病水稻,请你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来确定这批水稻的基因型。

(1)进行花药离体培养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__。

(2)写出确定这批水稻基因型的简要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可能的结果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5分)

(1)加酶洗衣粉的包装袋上常有说明:

洗涤前先将衣物近于洗衣粉的水内数分钟,使用效果更佳。

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一.取3支试管,编号1、2、3,并都注入2ml唾液;

二.向各试管中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三.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37。

C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调节1号、2号试管的PH为,三号试管PH为2,摇匀后各自维持温度5min.

四.向各试管中滴加2滴双缩脲试剂。

五.观察试验现象。

你认为该方案存在哪些问题?

指出并加以纠正。

 

(3)已知唾液中含有淀粉酶,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的水解;又知鸡蛋被加热到65。

C后会变性,那么唾液淀粉酶被加热到65。

C是否也会影响其生物活性,为验证此问题,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你填写表格空白处。

处理

试管号

1

2

3

稀释的唾液

——

清水

——

水浴温度

37℃

65℃

淀粉糊

2ml

2ml

2ml

保温

5min

5min

5min

碘液

1滴

1滴

1滴

观察溶液颜色

蓝色

(不添加试剂,可用“—”表示)

 

选考部分

第Ⅱ卷选考部分共5题,共35分。

其中,第28、29题为物理题,第30、31题为化学题,考生从两道物理题、两道化学题中各任选一题作答,若第28、29题都作答,则按第28题计分,若第30、31题都作答,则按第30题计分;第32题为生物题,是必答题。

请将答案都填写在答题卷选答区域的指定位置上。

28.(物理——选修3-3,本题共有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二、选考题(每题6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关于热现象和热学规律,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

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C.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增大,分子间的斥力减小

D.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的原因是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2)如图所示,导热性能良好的气缸内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缸固定不动,外界温度恒定,一条细线左端连接在活塞上,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后连接在一个小桶上,开始时活塞静止,现不断向小桶中添加细砂,使活塞缓慢向右移动(活塞始终未被拉出气缸),则在活塞移动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A.气缸内气体的压强不变

B.气缸内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变小

C.气缸内气体的内能不变

D.此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做功,此现象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29.(物理——选修3-5,本题共有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是卢瑟福根据以下哪个实验现象提出来的(  )

A.α粒子散射实验      B.氢原子光谱实验

C.光电效应实验    D.阴极射线实验

(2)一粒钢珠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落体,然后陷入泥潭中。

若把它在空中自由落体的过程称为Ⅰ,进入泥潭直到停止的过程称为Ⅱ,则()

A.过程Ⅰ中钢珠动量的改变量小于重力的冲量

B.过程Ⅱ中钢珠所受阻力的冲量大小等于过程Ⅰ中重力冲量的大小

C.过程Ⅱ中阻力的冲量大小等于过程Ⅰ与过程Ⅱ重力冲量的大小

D.过程Ⅱ中钢珠的动量改变量等于阻力的冲量

30.(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3分)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B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C元素的原子基态时2p能级是2s能级上的电子数的2倍,D是该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E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kJ·mol-1)分别为:

578、1817、2745、11575。

请回答下列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