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487421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1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docx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docx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

200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

平凡至伟——卓琳

颁奖词:

彩云之南的才女,黄土原上的琼英。

携邓公手58载,硝烟里转战南北,风雨中起落同随。

一生相夫教子,为家付出,为国退隐,为国民树典范。

她安静的站在伟人背后,她是平凡的妻子,更是伟大的女性。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这样评价她:

陈淮:

不动摇,一生不动摇,历尽沧桑绝不动摇。

不是因为她是谁的夫人,而是因为她是一个不可动摇的人。

陈小川:

她默默地站在一位时代伟人背后,用坚定的信仰和深深的爱,支撑着伟人度过劫波,支持着伟人创造新时代。

在近30年中国崛起的历史记录中,应该有她重重的笔墨。

主要事迹:

1937年,卓琳离开北平辗转到延安。

1939年卓琳结识邓小平并与之结为连理。

为支持抗日,鼓舞士气,卓琳在枪林弹雨中紧紧跟随着邓小平,从太行山到大别山,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邓小平率领部队每解放一个地方,卓琳随后就带着孩子们也赶到那里。

解放后,邓小平成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卓琳依然默默无闻甘当无名英雄;

十年动乱中,卓琳陪伴邓小平在江西度过流放生活;

1997年邓小平逝世后,她亲自赴港见证香港回归。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毅然把个人的10万元积蓄捐给汶川大地震灾区人民。

壮志凌云——宋文骢

颁奖词:

少年伤痛,心怀救国壮志,中年发奋,强国信念充满他的血液,如今他的血液流进钢铁雄鹰。

青骥奋蹄向云端,老马信步小众山。

他怀着千里梦想,他还会出发。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这样评价他:

杜玉波:

五十载春秋风华,二十年丹心铸剑,他的心血和灵魂全部默默倾注给了共和国的蓝天卫士,熔做了他的体,化作了它的魂。

纪宝成:

终于,中国的蓝天上翱翔着可以与先进国家水平媲美的战斗之鹰,这是中国制造。

他以赤子之心,蕴持伟力,铸就祖国蓝天的龙魂。

200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盛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这里。

上午11时11分,由空军151架飞机组成的空中梯队准时飞越广场上空,由我国自行研制,有着自主知识产权的“歼-10”战斗机编队惊艳亮相,成为万众注目的焦点。

歼-10的横空出世,令中国成为全球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第三代战斗机的国家。

主要事迹:

1960年,宋文骢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现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型号总设计师、自然科学研究员。

20世纪60年代初,宋文骢就和同志们一道首创了我国飞机设计第一个气动布局专业组,并由他担任组长,开始了对飞机新式气动布局的深入研究。

80年代中后期,上级发文提出要研制一种适合我国空军2000年以后作战环境的歼击机,并列为国家重大专项,代号为“十号工程”。

56岁的宋文骢,被国防科工委正式任命为歼-10飞机总设计师。

2009年,歼-10在国庆阅兵中大显身手,让世界瞩目。

这是我国自行研制,具备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高性能、全天候战斗机。

随着歼-10飞机的研制定型和装备部队,我国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斗机设计技术。

母爱最真——阿里帕·阿力马洪(维吾尔族)

新疆阿勒泰清河县清河镇退休干部。

颁奖词:

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

她展开羽翼,撑起他们的天空,风霜饥寒,全都挡住,清贫劳累,一肩担当。

泉水最清,母爱最真。

在她的家里,水浓过了血,善良超越了亲情。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这样评价她:

阎 肃:

手心手背都是肉,身前身后都是娃,星星伴着月亮笑,每天都迎来一片金灿灿的朝霞。

王晓晖:

她温暖的关爱没有民族之分,没有偏见之心。

她把孩子们无助的眼神化作对世界的希望,把弱小心灵的惶恐抚平成面对尘世的从容。

主要事迹:

从1963年收养邻居家的三个孤儿开始,维吾尔族阿妈阿里帕含辛茹苦,先后收养了汉、回、维吾尔、哈萨克4个民族的10个孤儿。

1977年,阿里帕的妹妹在医院门口发现了贫病交加的王淑珍,将她领回阿里帕家。

一年后,小淑珍的回族兄妹王作林、王淑英、王淑花也来到了阿里帕家。

1989年,小淑珍的继父金学军也去世了,留下金海、金雪莲、金花三个汉族孤儿,阿里帕再一次敞开母性温暖的怀抱收养了他们,将他们抚养成人,帮他们成家。

为了不让孩子们饿肚子,阿里帕的丈夫阿比包每天下了班就去帮人家打土块,阿里帕则每天都要到菜市场拣别人不要的蔬菜。

虽然家里养了两头奶牛,谁也不舍得喝奶,全部出售给别人,换点零钱支付孩子们的学费和购买生活必需品。

尽管日子过得清贫,但每个孩子都享受着家的温暖。

对于收养的孩子,阿里帕待他们比亲生孩子还亲。

2008年8月,操劳一生的阿比包病逝。

子女们争抢着赡养阿里帕老人。

每到过年过节,孩子们都会回家团聚,180多口人围在老人膝下承欢。

每当有孩子问:

“阿妈,你对哪个孩子最好?

”老人总会大笑说:

“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样亲!

”。

光明心生——萨布利亚·坦贝肯(德国)

1970年出生于德国,曾考入波恩大学研修藏学、蒙学,“盲文无国界”组织的创始人。

颁奖词:

她看不到世界,偏要给盲人开创一个新的世界。

她从地球的另一边来,为一群不相干的孩子而来。

不祈祷神迹,全凭心血付出,她带来了光。

她的双眼如此明亮,健全的人也能从中找到方向。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这样评价她:

涂光晋:

她是当代的普罗米修斯,虽然自己看不到光亮,却给远在异国他乡的西藏盲童带来了光明与希望。

王振耀:

她让我们看到了现代的白求恩!

一个外国盲人能够直接感受到藏族盲童的需求,这需要一种高尚的人道精神,更需要一种博爱的慈善情怀!

主要事迹:

萨布利亚·坦贝肯12岁时双目失明,然而,现在却被誉为西藏盲童的向导和天使。

在引领着失去光明的孩子重新认识自我、找回自信的同时,她也在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波恩大学期间,她发现藏文还没有盲文,便借鉴其他文字盲文的开发经验,在世界上第一个开发出藏盲文。

1997年萨布利亚到西藏旅行,她骑马穿越西藏各地,发现这里的盲童少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便萌生了留在西藏为盲童创造受教育机会的想法。

2000年11月,萨布利亚与西藏残联合作建立的盲人康复及职业培训中心正式运作。

该中心相继开设了一所盲童预备培训中心、一家盲文书籍印刷厂、一个盲人自我综合中心和一座职业培训农场等。

到目前为止,先后有96名盲童在这里接受了日常生活技能培训和藏、汉、英三种语言的盲文基础教育,以及按摩、电脑、手工编织、做奶酪、美术等职业技能培训。

一般经过两年的专门培训,这些孩子都可以进入常规学校学习,一些盲童转入常规学校后,成绩非常优秀。

为激发孩子们的潜能,2004年萨布利亚邀请第一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盲人埃里克·威亨梅尔和他的登山团队来西藏指导盲童们向喜马拉雅山脉一座海拔7000余米的高峰发起挑战。

经过精心准备,萨布利亚夫妇和6名盲童在埃里克的带领下成功攀登至海拔6500米的高度。

她为西藏盲人的教育和康复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因此获得2006年度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

勇者无敌——张正祥

26年来身体力行保卫滇池,用牺牲整个家庭的惨重代价,换来了滇池自然保护区内33个大、中型开矿、采石场和所有采砂、取土点的胜利封停。

颁奖词:

五百里滇池横遭涂碳,三十年抗争一身独往。

这是一个农民的行动,最朴素的念头支撑他绝不让开。

已经负债累累骨碎身残妻离女散家破人亡,可偏偏劝不住吓不怕打不倒买不动,他是响当当的张正祥。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这样评价他:

陈锡添:

一个农民,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了保护滇池,他不惜牺牲全家的利益,更不惜付出骨髓身残的代价,这精神何等宝贵!

濮存昕:

面对贪婪、愚昧和凶残的困境,他坚持信念,用勇敢不屈不挠的斗争证明,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不是一句空话,他是中国真正的环保大使。

为了阻止在滇池边上采矿,张正祥拿着昆明市政府1988年颁布的《滇池保护条例》开始了他的滇池保卫战,他把采石场破坏环境的场面拍成照片,向有关部门进行反映。

在那段时间里,张正祥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滇池边巡查、拍摄、写材料、反映情况,为此他花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还便卖了家里的养猪场,原本殷实的家庭出现了裂迹。

妻子丢下了三个孩子离开了张正祥,只有15岁的大女儿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主要事迹:

昆明西山经历了30多年的毁林开矿、取土采砂采石,使滇池丧失了自然净化的水功能,湖底污染物淤积、水质富营养化、蓝藻暴发成灾、大量水生野生动植物灭绝,滇池变成水质恶化的重度污染湖泊。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张正祥为国保环境、为民保家园:

他与盗伐森林的山贼搏斗,左腿被砍成重伤;治理和消灭蓝藻的科学试验中,将自己承包的14亩荒滩和水淹田,变成了《A系统多功能高快循环灭藻工程新技术》项目研究试验基地;他多次同手握权利、疯狂毁林的不良村官和老板们做斗争,浑身伤痕累累,家里的承包田也被没收……在国务院总理批示和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建设部的全力支持下,滇池、西山风景名胜区和滇池自然保护区33个大、中型开矿、采石场和所有采砂、取土点被全面取缔封停。

滇池的治理还在进行。

现在,张正祥仍天天在滇池沿岸巡逻,肩负着保卫滇池的神圣职责。

挚爱齐天——陈玉蓉

55岁的平凡母亲。

颁奖词:

这是一场命运的马拉松,她忍住饥饿和疲倦,不敢停住脚步。

上苍用疾病考验人类的亲情,她就舍出血肉,付出艰辛,守住信心。

她是母亲,她一定要赢。

她的心里只有儿子的命,她的脚步为人们丈量出一份伟大的亲情。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这样评价她:

彭长城:

疾走的照片,强烈地震憾了我的心灵。

这种姿态,如此心酸、如此美丽。

王晓晖:

为了孩子,母亲可以奉献多少?

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答案。

陈玉蓉暴走七个月,朴素的母爱愈发沉甸。

主要事迹:

陈玉蓉的儿子叶海滨13岁那年被确诊为一种先天性疾病——肝豆状核病变,这种肝病无法医治,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为挽救儿子的生命,陈玉蓉请求医生手术将自己的肝移植给儿子。

可是她患有重度脂肪肝,无法捐肝救子。

陈玉蓉从医院出来后,当天晚上就开始了自己的减肥计划——每天走十公里。

在随后的7个多月里,她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团;走破了四双鞋子,脚上的老茧长了就刮,刮了又长。

当她再次去医院检查时,奇迹出现了:

脂肪肝没有了。

就连医生都感叹:

“从医几十年,还没有见过一个病人能在短短7个月内消除脂肪肝,更何况还是重度。

”医生说:

“没有坚定的信念和非凡的毅力,肯定做不到!

2009年11月3日,这对母子在武汉同济医院顺利地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

一家之主——朱邦月

男,71岁,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煤矿退休工人。

颁奖词:

这个奇特的家庭,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难,也凝聚了人间最真的情感。

头发花白,面带微笑,温和而又苍老的父亲,胸中盛满四十年的艰难。

他这支拐杖,是一家人的翅膀。

他这双肩膀,抗住了生命的重量。

主要事迹:

朱邦月是妻子的第二任丈夫,两个儿子也都不是他亲生的。

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临终时,将两岁的儿子以及怀着5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给他。

朋友恳求的眼神,让朱邦月做了一个至今未悔的决定:

迎娶朋友的遗孀,并将朋友的两个儿子养大。

1986年5月,朱邦月因骨折病退。

后来妻子和两个儿子都得了绝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1991年,母子三人的病情开始加重,丧失了自理能力,吃喝拉撒全靠一条腿的朱邦月照料。

朱邦月每天起床后自己先装上假肢,然后开始打扫卫生,洗米做粥,帮母子三人起床,给他们穿好衣服,端水、挤牙膏,帮助妻儿洗脸刷牙,喂他们早饭,服侍他们方便,然后还要上街买菜。

中午再次重复三个人吃饭的经历。

傍晚,帮助三个人洗澡,虽然是几天洗一次,即使夏天,洗一个人也要耗费半小时以上。

到晚上,抱病人到床上睡觉,夜间朱邦月还要起床给他们逐一翻身,一晚上起床数次。

这样的日子,朱邦月过了近20年。

但他始终坚持,因为他知道,他是一家人生命的烛光,点燃着一个家庭的希望。

践行信念——沈浩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2009年病逝。

颁奖词:

两任村官,六载离家,总是和农民面对面,肩并肩,他走的匆忙,放不下村里道路工厂和农田,对不住家中娇妻幼女高堂。

那一年,村民按下红手印,改变乡村的命运,如今,他们再次伸出手指,鲜红手印,颗颗都是他的碑文。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这样评价他

刘汉俊:

是一粒种子,深深地埋进这片多情的土地;你是一面旗帜,高高地飘扬在这希望的田野。

你把人民捧在心里,人民就把你举过头顶!

站起来,你是一尊雕塑,倒下去,你是一座丰碑!

主要事迹:

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派驻小岗村的选派干部,他带领村民办工业、兴商贸、科学种田,以市场经济的头脑发展种植、养殖和高效农业,发展农家乐生态旅游。

2006年,小岗村跻身2005年度“全国十大名村”;2007年初,小岗村被授予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

一个美丽、和谐、富裕、文明的的社会主义新小岗重新向世人展示着它独有的魅力。

在2006年底沈浩任职三年届满即将离开时,村民们派了十个代表,按下手印到安徽省组织部、财政厅要求沈浩留在小岗村,再带领他们干三年。

2009年11月6日,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去世,年仅46岁。

心灵放歌——李灵

27岁的希望小学校长。

颁奖词:

刚刚毕业,还是80后。

心里装的都是泥土中的娃娃,梦里想着要改变落后的乡村。

两手空空,她竟然要办学校!

一切从零开始,从乡村开始,从识字和算术开始。

春天来的时候,她的新教室就要动工了。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这样评价她:

刘姝威:

旁是300多名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背后是那些在外打工父母们心中的挂念与寄托,这位乡村女教师赢得众人尊敬。

张瑞敏:

为了孩子四处奔走,眼角有了皱纹,双手不再细腻,但是她把爱与温暖带进了乡村学校的课堂,她是让全国人民尊敬的“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

主要事迹:

2002年,刚从淮阳师范毕业的李灵,看到农村有大量留守儿童辍学在家,便萌生了在家乡办学的念头。

在父母和亲朋的支持下,她办起了周口淮阳许湾乡希望小学。

在学校,她是校长兼思想品德老师。

在她的一手操劳下,这个学校有了7个班,300多名学生。

由于所有学生全部免费,学校无力为学生购置教辅读物和课外书籍,而且7年来,李灵为建学校已欠下8万元外债。

为了自己学校的孩子能像其他学校的孩子一样,能够坐在宽敞的阅览室里看书阅读,李灵趁着放暑假,向爸爸要了200元只身来到郑州,买了一辆破旧三轮车,开始收购旧教辅和儿童读物。

烈日下,李灵骑着破三轮车穿街过巷,拿着秤一斤斤地回收旧书本,满头大汗地装载着孩子们的“精神食粮”,终于为孩子们建起一个阅览室。

云帆沧海——翟墨

1968年出生,航海家、艺术家。

颁奖词:

古老船队的风帆落下太久,人们似乎已忘记了大海的模样。

六百年后,他眺望先辈的方向,直挂云帆,向西方出发,从东方归航。

他不想征服,他只是要达成梦想。

到海上去!

一个人,一张帆,他比郑和走的更远!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这样评价他:

陈淮:

不是一个个人的足迹,这是向世界昭示中华民族走向大海的宣言。

陆小华:

翟墨桅杆上高扬的五星红旗,有力地告诉世人,中国人拥抱海洋的勇气、豪情与胸怀。

主要事迹:

2007年1月6日至2009年8月16日,翟墨从中国日照启航,经过两年半的时间,沿黄海、东海、南海出境,过雅加达、经塞舌尔、南非好望角、巴拿马,穿越莫桑比克海峡、加勒比海等海域,横跨印度洋、南大西洋、太平洋,经过了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的15个国家、地区和岛屿,航行二万八千三百海里,完成了中国首次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

单人环球航海是一项充满惊险、艰辛的旅程,挑战着人对自身生存能力的极限。

在印度洋中经历了五天五夜的狂风暴雨;连续120个小时手不离舵,达到虚脱的边缘;在航行中非法闯入了军事禁区被守岛的英国皇家海军突击队员押向小岛;被海盗在海上跟踪了三四个小时……翟墨用力量、意志和智慧与风浪搏击,战胜了死神和孤独。

翟墨驾驶着悬挂中国国旗的无动力帆船,用自己的行动再次证明炎黄子孙面对海洋的勇气,豪情,信念和智慧;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特别奖

何东旭、陈及时、方招等勇救落水儿童的大学生群体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这样评价他们:

刘姝威:

们用19岁的肩膀铸造生命之梯,他们的行动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涂光晋:

三个年轻生命的逝去和两个孩子的生还,并不是简单的生命风险交换,而是在修复和重构着健康社会应有的道德基石。

杜玉波:

他们纵身一跃,划出了人生最壮丽的弧线,他们奋力一举,绽现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

他们用青春传承了见义勇为,用无畏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阎肃:

挺胸踏浊浪,何惧生与死。

至今江水上,清风满襟袖。

主要事迹:

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的40多名同学结伴出游,来到湖北荆州市宝塔河江段的江堤上野炊。

下午2时左右,一些同学在长江边游玩时,突然发现两个小男孩在江中挣扎。

同学们迅速冲了过去,先救起了一个男孩。

但是在救另外一个男孩时并不顺利,危急时刻,站在沙滩上的十多名同学赶紧手拉手组成人梯下水帮忙,另一名少年也获救。

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由于水情复杂,加上学生们体力不支,最终搭起的人梯被冲垮了,很多学生落入江中。

情况危急,岸边的同学们大声呼救。

这时,正在附近的冬泳队队员闻声赶来,相继从水中救起6名大学生,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人却因救人后体力不支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献出了年仅19岁的宝贵生命。

200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

1、钱学森: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民族脊梁

这位科技界巨擘,历经艰难于1955年回到祖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

他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展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颁奖词】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2、闵恩泽:

为中国制造了催化剂--------天地英雄

上世纪60年代,闵恩泽为中国自主开发了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也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闵恩泽进入绿色化学的研究领域,把催化剂科学技术扩展到了应用于生物质资源的加工利用。

2001年起,他指导的生物柴油生产和应用的研究已经取得长足进展。

【颁奖词】

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站出来!

燃烧自己,照亮能源产业。

把创新当成快乐,让混沌变得清澈,他为中国制造了催化剂。

点石成金,引领变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国科学的催化剂!

3、胡鸿烈 钟期荣:

散尽家产培养人才-------树人立德

这是两位均已89岁高龄的老人,香港树仁大学创办人。

胡鸿烈及钟期荣夫妇1953年学成回香港后,一直是执业律师。

因感于许多年轻人没钱上大学,1971年他们出资创办树仁学院,培养数以万计的人才。

两人创立树仁学院,奉上毕生积蓄估计至少4至5亿元。

【颁奖词】

狮子山下的愚公,香江边上的夫子。

贤者伉俪,本可锦衣玉食,却偏偏散尽家产,一生奔波。

为了学生,甘为骆驼。

与人有益,牛马也做。

我们相信教育能改变社会,而他们为教育做出楷模。

4、李剑英:

16秒内的选择是牺牲-------义无反顾

2006年,李剑英完成训练任务驾机返航途中,遭遇鸽群撞击。

此时,飞机高度194米,跳伞就能保住生命。

从鸽群撞击点到飞机坠毁点2300米跑道延长线的两侧680米范围内,分布7个自然村。

如果跳伞后飞机失去控制,坠入村庄,后果不堪设想。

16秒的时间内,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迫降,壮烈牺牲。

【颁奖词】

烟笼大地,声震蓝天。

星陨大地,魂归长天,他有22年飞行生涯,可命运只给他16秒!

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

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

5、孟祥斌:

年轻军人舍己救人------践行**

2007年11月30日,孟祥斌带着妻子和女儿到金华市区购物。

在经过通济桥时,一名轻生女青年从10多米高的桥上跳下,孟祥斌一边冲向桥边,一边脱掉身上的衣服,跳水救人。

10分钟后,前来救援的摩托艇渐渐靠近了他们,孟祥斌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女青年托出水面,交到救援人员的手中,自己却沉入水中,28岁的年轻生命陨落了。

【颁奖词】

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

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

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

6、李丽:

用轮椅画出爱心轨迹-------心灵强者

李丽在1岁时患小儿麻痹症,童年从未站起来过;40岁时再遭厄运,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瘫痪,从此与轮椅为伴。

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

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网站“丽爱天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

她还成了很多服刑人员的“偶像”。

【颁奖词】

残疾打不垮、贫困磨不坏、灾难撞不倒,坚强和她的生命一起成长。

身体被命运抛弃,心灵却唱出强者的歌。

5年时间,温暖8万个冰冷的心灵,接受、回报、延伸,她用轮椅为爱心画出最美的轨迹。

7、方永刚:

生命保持在冲锋姿态------人生如炬

入伍20多年来,方永刚先后出版16部政治理论专著,完成10项国家和军队重点科研项目,被誉为“平民教授”“大众学者”和“科普专家”。

2006年11月,方永刚被确诊为晚期结肠癌,他从医院回到学院,坚持为学生上完最后两节课,还躺在病床上完成了对3名研究生的学期教学和毕业论文写作辅导任务。

【颁奖词】

一个真正的战士,在和平年代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一个忠诚的战士,在垂危的时候,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

他是一位满怀激情的理论家,更是敢于奉献生命的实践者。

在信仰的战场上,他把生命保持在冲锋的姿态。

8、陈晓兰:

无私无畏坚守医德-------大医医心

陈晓兰曾是上海一家地段医院的理疗科医生。

近年来她一直从事医疗器械行业打假,被她揭露的各种医疗器械超过20种,其中8种假劣医疗器械被查处。

在与假劣医疗器械10年的斗争中,为了取得一手证据,陈晓兰曾假扮病人,冒着危险“以身试针”。

【颁奖词】

曾经艰难险阻,她十年不辍,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对生命负责。

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良心远比技巧重要得多。

9、谢延信:

侍奉亡妻家人33年------有信延信

55岁的谢延信是河南焦作的一名普通工人。

1973年,刘延信(后改姓为谢)与同村姑娘谢兰娥喜结良缘。

第二年7月,谢兰娥去世前,嘱咐丈夫要好好照顾自己的爹妈和智障兄弟。

此后,刘延信付出了33年的忠贞与孝心,成就了一个大孝至爱、感天动地的谢延信。

1979年岳父患重度脑中风,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谢延信的肩上。

【颁奖词】

当命运的暴风雨袭来时,他横竖不说一句话,生活的重担压在肩膀上,他的头却从没有低下!

用33年辛劳,延展爱心,信守承诺。

他就像是一匹老马,没有驰骋千里,却一步一步地到达了善良的峰顶。

10、罗映珍:

用爱唤醒“沉睡”丈夫真爱无疆

2005年10月1日,罗映珍和在云南省永德县公安局当民警的丈夫罗金勇回家探望父母,途中罗金勇与3名毒贩殊死搏斗,身受重伤,成了“植物人”。

从那以后,罗映珍每天守候在丈夫身旁,含泪写下了600多篇爱的日记。

现在,罗金勇已从深度昏迷的植物人状态中苏醒过来。

【颁奖词】

她用一个传统中国女人最朴素的方法诠释了对爱人不离不弃的忠贞。

甜蜜不是爱情的标尺,艰难才能映照爱情的珍贵。

●集体奖:

“嫦娥一号”研发团队

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仅30岁。

副总指挥34岁,副总设计师37岁,总体主任设计师36岁。

这是一群航天才俊,3年多来先后攻克了轨道设计、月食问题、数传定向天线研制、卫星热设计、导航与控制分系统设计、测控数传分系统设计、紫外月球敏感器、数管分系统设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2007年11月7日,当“嫦娥一号”卫星以超出设计预期的精准度进入环月工作轨道的那一刻,举国欢庆、全民振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