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与发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499267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与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与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与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与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与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与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与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与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与发展.docx

《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与发展.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与发展.docx

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与发展

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与发展

现代电源技术是应用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综合自动控制、计算机(微处理器)技术和电磁技术的多学科边缘交又技术。

在各种高质量、高效、高可靠性的电源中起关键作用,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具体应用。

当前,电力电子作为节能、节才、自动化、智能化、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正朝着应用技术高频化、硬件结构模块化、产品性能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在不远的将来,电力电子技术将使电源技术更加成熟、经济、实用,实现高效率和高品质用电相结合。

1.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从以低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传统电力电子学,向以高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现代电力电子学方向转变。

电力电子技术起始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硅整流器件,其发展先后经历了整流器时代、逆变器时代和变频器时代,并促进了电力电子技术在许多新领域的应用。

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以功率MOSFET和IGBT为代表的、集高频、高压和大电流于一身的功率半导体复合器件,表明传统电力电子技术已经进入现代电力电子时代。

1.1整流器时代大功率的工业用电由工频(50Hz)交流发电机提供,但是大约20%的电能是以直流形式消费的,其中最典型的是电解(有色金属和化工原料需要直流电解)、牵引(电气机车、电传动的内燃机车、地铁机车、城市无轨电车等)和直流传动(轧钢、造纸等)三大领域。

大功率硅整流器能够高效率地把工频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因此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大功率硅整流管和晶闸管的开发与应用得以很大发展。

当时国内曾经掀起了-股各地大办硅整流器厂的热潮,目前全国大大小小的制造硅整流器的半导体厂家就是那时的产物。

1.2逆变器时代七十年代出现了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交流电机变频惆速因节能效果显著而迅速发展。

变频调速的关键技术是将直流电逆变为0~100Hz的交流电。

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随着变频调速装置的普及,大功率逆变用的晶闸管、巨型功率晶体管(GTR)和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0)成为当时电力电子器件的主角。

类似的应用还包括高压直流输出,静止式无功功率动态补偿等。

这时的电力电子技术已经能够实现整流和逆变,但工作频率较低,仅局限在中低频范围内。

1.3变频器时代进入八十年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将集成电路技术的精细加工技术和高压大电流技术有机结合,出现了一批全新的全控型功率器件、首先是功率M0SFET的问世,导致了中小功率电源向高频化发展,而后绝缘门极双极晶体管(IGBT)的出现,又为大中型功率电源向高频发展带来机遇。

MOSFET和IGBT的相继问世,是传统的电力电子向现代电力电子转化的标志。

据统计,到1995年底,功率M0SFET和GTR在功率半导体器件市场上已达到平分秋色的更多资料访问六剑客职教园:

地步,而用IGBT代替GTR在电力电子领域巳成定论。

新型器件的发展不仅为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提供了较高的频率,使其性能更加完善可靠,而且使现代电子技术不断向高频化发展,为用电设备的高效节材节能,实现小型轻量化,机电一体化和智能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2.现代电力电子的应用领域2.1计算机高效率绿色电源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带领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同时也促进了电源技术的迅速发展。

八十年代,计算机全面采用了开关电源,率先完成计算机电源换代。

接着开关电源技术相继进人了电子、电器设备领域。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出绿色电脑和绿色电源。

绿色电脑泛指对环境无害的个人电脑和相关产品,绿色电源系指与绿色电脑相关的高效省电电源,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l992年6月17日“能源之星"计划规定,桌上型个人电脑或相关的外围设备,在睡眠状态下的耗电量若小于30瓦,就符合绿色电脑的要求,提高电源效率是降低电源消耗的根本途径。

就目前效率为75%的200瓦开关电源而言,电源自身要消耗50瓦的能源。

2.2通信用高频开关电源通信业的迅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通信电源的发展。

高频小型化的开关电源及其技术已成为现代通信供电系统的主流。

在通信领域中,通常将整流器称为一次电源,而将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称为二次电源。

一次电源的作用是将单相或三相交流电网变换成标称值为48V的直流电源。

目前在程控交换机用的一次电源中,传统的相控式稳压电源己被高频开关电源取代,高频开关电源(也称为开关型整流器SMR)通过MOSFET或IGBT的高频工作,开关频率一般控制在50-100kHz范围内,实现高效率和小型化。

近几年,开关整流器的功率容量不断扩大,单机容量己从48V/12.5A、48V/20A扩大到48V/200A、48V/400A。

因通信设备中所用集成电路的种类繁多,其电源电压也各不相同,在通信供电系统中采用高功率密度的高频DC-DC隔离电源模块,从中间母线电压(一般为48V直流)变换成所需的各种直流电压,这样可大大减小损耗、方便维护,且安装、增加非常方便。

一般都可直接装在标准控制板上,对二次电源的要求是高功率密度。

因通信容量的不断增加,通信电源容量也将不断增加。

2.3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DC/DC变换器将一个固定的直流电压变换为可变的直流电压,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无轨电车、地铁列车、电动车的无级变速和控制,同时使上述控制获得加速平稳、快速响应的性能,并同时收到节约电能的效果。

用直流斩波器代替变阻器可节约电能(20~30)%。

直流斩波器不仅能起调压的作用(开关电源),同时还能起到有效地抑制电网侧谐波电流噪声的作用。

通信电源的二次电源DC/DC变换器已商品化,模块采用高频PWM技术,开关频率在500kHz左右,功率密度为5W~20W/in3。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要求电源模块实现小型化,因此就要不断提高开关频率和采用新的电路拓扑结构,目前已有一些公司研制生产了采用零电流开关和零电压开关技术的二次电源模块,功率密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2.4不间断电源(UPS)不间断电源(UPS)是计算机、通信系统以及要求提供不能中断场合所必须的一种高可靠、高

性能的电源。

交流市电输入经整流器变成直流,一部分能量给蓄电池组充电,另一部分能量经逆变器变成交流,经转换开关送到负载。

为了在逆变器故障时仍能向负载提供能量,另一路备用电源通过电源转换开关来实现。

现代UPS普遍了采用脉宽调制技术和功率M0SFET、IGBT等现代电力电子器件,电源的噪声得以降低,而效率和可靠性得以提高。

微处理器软硬件技术的引入,可以实现对UPS的智能化管理,进行远程维护和远程诊断。

目前在线式UPS的最大容量已可作到600kVA。

超小型UPS发展也很迅速,已经有0.5kVA、lkVA、2kVA、3kVA等多种规格的产品。

2.5变频器电源变频器电源主要用于交流电机的变频调速,其在电气传动系统中占据的地位日趋重要,已获得巨大的节能效果。

变频器电源主电路均采用交流-直流-交流方案。

工频电源通过整流器变成固定的直流电压,然后由大功率晶体管或IGBT组成的PWM高频变换器,将直流电压逆变成电压、频率可变的交流输出,电源输出波形近似于正弦波,用于驱动交流异步电动机实现无级调速。

国际上400kVA以下的变频器电源系列产品已经问世。

八十年代初期,日本东芝公司最先将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应用于空调器中。

至1997年,其占有率已达到日本家用空调的70%以上。

变频空调具有舒适、节能等优点。

国内于9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变频空调,96年引进生产线生产变频空调器,逐渐形成变频空调开发生产热点。

预计到2000年左右将形成高潮。

变频空调除了变频电源外,还要求有适合于变频调速的压缩机电机。

优化控制策略,精选功能组件,是空调变频电源研制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2.6高频逆变式整流焊机电源高频逆变式整流焊机电源是一种高性能、高效、省材的新型焊机电源,代表了当今焊机电源的发展方向。

由于IGBT大容量模块的商用化,这种电源更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逆变焊机电源大都采用交流-直流-交流-直流(AC-DC-AC-DC)变换的方法。

50Hz交流电经全桥整流变成直流,IGBT组成的PWM高频变换部分将直流电逆变成20kHz的高频矩形波,经高频变压器耦合,整流滤波后成为稳定的直流,供电弧使用。

由于焊机电源的工作条件恶劣,频繁的处于短路、燃弧、开路交替变化之中,因此高频逆变式整流焊机电源的工作可靠性问题成为最关键的问题,也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

采用微处理器做为脉冲宽度调制(PWM)的相关控制器,通过对多参数、多信息的提取与分析,达到预知系统各种工作状态的目的,进而提前对系统做出调整和处理,解决了目前大功率IGBT逆变电源可靠性。

国外逆变焊机已可做到额定焊接电流300A,负载持续率60%,全载电压60~75V,电流调节范围5~300A,重量29kg。

2.7大功率开关型高压直流电源大功率开关型高压直流电源广泛应用于静电除尘、水质改良、医用X光机和CT机等大型设备。

电压高达50~l59kV,电流达到0.5A以上,功率可达100kW。

自从70年代开始,日本的一些公司开始采用逆变技术,将市电整流后逆变为3kHz左右的中频,

然后升压。

进入80年代,高频开关电源技术迅速发展。

德国西门子公司采用功率晶体管做主开关元件,将电源的开关频率提高到20kHz以上。

并将干式变压器技术成功的应用于高频高压电源,取消了高压变压器油箱,使变压器系统的体积进一步减小。

国内对静电除尘高压直流电源进

行了研制,市电经整流变为直流,采用全桥零电流开关串联谐振逆变电路将直流电压逆变为高频电压,然后由高频变压器升压,最后整流为直流高压。

在电阻负载条件下,输出直流电压达到55kV,电流达到15mA,工作频率为25.6kHz。

2.8电力有源滤波器传统的交流-直流(AC-DC)变换器在投运时,将向电网注入大量的谐波电流,引起谐波损耗和干扰,同时还出现装置网侧功率因数恶化的现象,即所谓“电力公害”,例如,不可控整流加电容滤波时,网侧三次谐波含量可达(70~80)%,网侧功率因数仅有0.5~0.6。

电力有源滤波器是一种能够动态抑制谐波的新型电力电子装置,能克服传统LC滤波器的不足,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谐波抑制手段。

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对提高“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质量、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从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学生科研等方面建立起了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较为完善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该体系实践三年多来,成效显著,学生在电力电子技术方面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明显加强,符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

电力电子技术;实践教学;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应用型人才)邵阳作者简介:

唐杰(1975-),男,湖南武冈人,邵阳学院电气工程系,副教授;王跃球(1967-),男,湖南武冈人,邵阳学院电气工程系,副教授。

(湖南基金项目:

本文系湖南省教改课题“‘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湘教通[2010]243号)的研究成果。

文章编号:

1007-0079(2011)05-0062-01文献标识码:

A中图分类号:

G624.3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的一项重要使命,[1,2]也是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一项重要内容。

课程教学是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为了实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目标,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质量。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从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角度考虑,“电力电子技术”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尤其在21世纪,电力电子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新器件层出不穷,且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社会迫切需要大量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电力电子技术人才,随之反映出来的就是原有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已经不适应新时期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不利于培养面向21世纪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

因此,开展“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和实践对于提高“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3-5]一、“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目标出发,根据“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建立起如图1所示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涵盖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学生科研、教师科研四个方面。

在培养体系中,课程实验是基础阶段,课程设计是提高阶段,学生科研和教师科研是升华阶段。

下面对体系的四个组成部分予以分别介绍。

1.“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验课程实验是整个体系的基础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最起码的条件。

课程实验包括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主要是锻炼学生应用所学的电力电子理论知识验证电力电子主电路、触发电路与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综合应用电力电子技术设计、电力电子电路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电力电子技术实验能力。

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们采取的措施一是在实验项目中增加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例,使其达到50%,二是大胆尝试研究性实验教学方法。

研究性实验教学根据“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根据课程实验课时要求,让学生完成规定的研究性实验项目。

研究性实验项目跟一般的验证性实验项目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着重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研究性实验项目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和其他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完成。

完成后必须撰写实验研究报告并答辩。

2.“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提高阶段,主要是锻炼学生在课程实验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所学的电力电子技术设计某种实际的电力电子应用电路(电力电子装置)或驱动电路、控制电路。

设计内容包括电路拓扑结构的选择、功率开关器件的选

型与参数计算、控制电路设计、驱动电路设计和保护电路设计等,为将来从事电力电子装置的研究和开发奠定基础。

根据需要,我们给学生课程设计的题目也基本上归纳为主电路(含整流电路、斩波电路、交流电力控制与交变频电路、逆变电路)设计及器件选型与参数计算、PWM控制电路设计、驱动电路设计和保护电路设计,同时要求学生能熟练应用PSIM和MATLAB等仿真软件对所设计的电力电子主电路、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进行仿真分析。

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具备“方案论证—理论分析—仿真分析—参数计算—器件选型—实验验证”的电力电子装置设计能力。

3.“电力电子技术”学生科研学生科研就是积极鼓励学生申报电力电子技术类科研课题,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探索,锻炼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应用电力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科研的主要途径就是申报各级各类大学生科研项目,如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邵阳学院学生科研项目等。

我们鼓励并资助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从项目的实施与管理、资助条件与项目申报各级各类大学生科研项目,如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邵阳学院学生科研项目等。

我们鼓励并资助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从项目的实施与管理、资助条件与项目申报、项目结题与奖励等几个方面对大学生申报项目进行管理。

到目前为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已获得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4项、获得校级大学生科研立项项目2项。

这些项目均以电力电子装置的设计与实验为研究内容。

通过这些项目的研究,学生发表学术论文8篇、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

4.“电力电子技术”教师科研除了学生自己申报各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外,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师与电力电子技术相关的科研课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锻炼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过程当中,要结合学生具体的研究课题进行专题培训。

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相关专著、文献等掌握所研究课题的发展情况及最新进展。

目前,学生已经参与到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VSI-SPWM结构的综合电能质量调节器关键技术研究”、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基于并联补偿的配电网电能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等多项电力电子研究课题当中,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申报的科研项目也大都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相关。

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成效根据以上内容构建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在电气工程系实践三年多来,成绩显著,学生在电力电子技术方面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到目前为止,学生获得的与电力电子技术相关的成果为:

获得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4项,获得校级大学生科研立项项目2项,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3篇,学生参与开发70kvar微机型低压动态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和50kvar新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各一套,发表电力电子学术论文8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实现了我校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被许继电气、中山南瑞录用从事电力电子技术研发工作零的突破。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进而推广所取得的成果。

三、结语从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学生科研、教师科研四个方面建立起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体系实践三年多来,成效显著,学生在电力电子技术方面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明显加强,符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目标,可以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借鉴。

现代电源技术是应用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综合自动控制,计算机(微处理器)技术和电磁技术的多学科边缘交又技术.在各种高质量,高效,高可靠性的电源中起关键作用,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具体应用.当前,电力电子作为节能,节才,自动化,智能化,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正朝着应用技术高频化,硬件结构模块化,产品性能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在不远的将来,电力电子技术将使电源技术更加成熟,经济,实用,实现高效率和高品质用电相结合。

电力电子技术已迅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技术、学科领域。

它的应用领域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工业部门。

毫无疑问,它将成为新世纪的关键支撑技术之一。

电力电子技术拥有许多微电子技术所具有的特征,比如发展迅速、渗透力强、生命力旺盛,并且能与其它学科相互融合和相互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