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露天矿山安全事故及预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00220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煤露天矿山安全事故及预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非煤露天矿山安全事故及预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非煤露天矿山安全事故及预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非煤露天矿山安全事故及预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非煤露天矿山安全事故及预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非煤露天矿山安全事故及预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非煤露天矿山安全事故及预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非煤露天矿山安全事故及预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非煤露天矿山安全事故及预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非煤露天矿山安全事故及预防.docx

《非煤露天矿山安全事故及预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煤露天矿山安全事故及预防.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非煤露天矿山安全事故及预防.docx

非煤露天矿山安全事故及预防

非煤露天矿山安全事故及预防

矿山是三大高危行业之一,作为非煤矿山企业主要存在着爆破事故、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害、边坡垮塌和排土场滑坡及尾矿库溃坝等主要事故。

下边主要介绍一些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爆破事故

主要原因

1、警戒安全距离不够,规程规定中爆破200米,小爆破300米。

2、抵抗线过小。

3、装药量过多。

4、填孔不符合要求。

5、早爆、迟爆。

6、提前进入爆破现场。

7、违规处理盲爆、残爆。

8、违法使用劣质产品。

主要预防措施

1、爆破作业人员要经过公安部门培训,经考核合格方能从事爆破作业。

2、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孔网参数布孔,装药和起爆。

3、加强爆破警戒,严格按安全距离要求放后警戒。

警戒人员要相互能够瞭望,防止有警戒死角存在。

4、对地质特殊地段要有专门爆破设计。

5、爆破前对爆破网络进行仔细检查。

6、按照规定使用专用起爆器,严禁用其他电器代替。

7、执行盲炮、残炮处理规定,严禁硬拉、硬牵盲炮导线。

8、爆破后认真检查现场,15分钟后方可进入,进入前应将起爆导线断开。

9、杜绝使用违规爆破器材和私存爆破器材。

事故案例

1、大峰露天矿“10.16”重大施工爆破事故

2008年10月16日18时13分,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峰矿基建露天剥离工程现场发生一起重大施工爆破伤亡事故,造成16人死亡、53人受伤(其中12人重伤)。

大峰矿地处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属神华集团煤炭生产企业,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

2005年5月停止羊齿采区井工生产,后经设计、审查,改井工开采为露天复采,广东宏大爆破股份有限公司中标承担羊齿采区上部水平硐室大爆破工程设计及施工业务。

2008年10月16日在2135水平采用台阶式深孔二次爆破时,发生波及方圆850米范围的伤亡事故。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神华宁煤集团大峰露天矿“10.16”重大施工爆破事故的通报中:

初步分析,事故暴露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爆破作业中,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深孔松动爆破岩石时,安全警戒距离小于200米,直接造成200米范围内的4人当场死亡;二是火工品管理混乱,大峰矿有炸药库,承包方广东宏大爆破股份有限公司也有炸药库,大峰矿对其发放炸药量领取自由,无退库记录。

事发前,曾经一次领取雷管4500发,只使用几百发,有大量雷管炸药未退回矿方炸药库;三是采取的硐室加强松动爆破(大爆破)作业技术上存在问题;四是甲乙双方工程承包机制不健全,甲方对乙方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

二、物体打击

非煤矿山物体打击主要是滚石等造成的人身伤害。

一般采场爆破后、在二次爆破中、装车过程中导致高处危石滚落伤人。

主要原因

1、爆破后没有对高处危石、浮石等仔细检查处理,盲目进入危险区。

2、对作业面危石观察不够,矿岩突然滚动伤人。

3、在滚石危险区逗留、休息。

4、冒险用人工或机械处理高处危石,躲避不及。

主要预防措施

1、爆破后对现场要认真检查、确认,对危石采取措施后方可进入。

2、应优先使用机械化进行装车作业。

3、对有矿岩滚落的区域禁止人员逗留、休息或设立警戒线。

4、对边坡危石及时处理,应安排有经验人员进行。

5、按照设计要求留好安全平台。

    三、机械伤害(包括车辆伤害)

主要原因

1、移动钻机时由于配合不当被挤伤。

2、装卸钻杆被挤伤。

3、设备在运转中进行清理、注油、保养等。

4、设备运转部位缺少防护罩、护栏。

5、装卸设备、倒车时对后面观察不够。

6、汽车装卸过满,落实伤人。

7、汽车或装载机、因作业场地狭窄不平、超速行驶,光线不足,坡陡弯多造成事故。

8、汽车刹车事故造成人身伤害。

主要预防措施:

1、加强采场技术管理,对采剥现场事先进行平整,开拓作业面。

2、对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具有一定的安全技能和安全常识。

3、厂内车驾驶员要进行必要的安全和技术培训,取得资格证后方准作业。

4、加强人员教育,严禁超载超速。

5、按采场工艺要求规范采场道路,保证必要的行驶条件。

事故案例

2005年8月17日某单位采石场一钻工在临近下班时,违章清理空压机,手指不慎滑进前端风扇转动范围,被风扇叶轮伤左手4指。

三、触电事故

主要原因

1、违章带电作业、检修或清理。

2、电器设施、电缆老化,绝缘破损造成漏电。

3、送电前没有确认,突然送电。

4、误送电操作。

5、检修前不执行验电规定。

6、移动带电设备、设施不停电。

主要预防措施

1、电器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证后,方可从事电工作业。

2、严格停送电制度,实行停送电工作票。

3、做好员工用电安全教育,设备设施运转时禁止清理、注油、检修、移动设备必须停电。

4、执行停电挂牌上锁制度,防止误操作、误送电。

5、规范用电现场,禁止乱拉、乱扯电线。

6、对用电设备采取保护接地或接零,安装使用漏电保护器,并经常试验其灵敏。

7、照明电压220v,行灯安全电压36v。

8、经常对电器设备、设施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事故案例

不可忽视的电焊机负荷侧触电

在电焊作业现场,常出现一些易造成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的安全隐患,如电焊作业时,焊工不戴专用手套;电焊机的引出线接头或绝缘破裂导体裸露;引出线接线柱裸露不加护罩;引出线直接搭在金属栏杆或扶梯上;引出线拖拉在地面积水里甚至直接扔到深水里,而且焊工还站在水里作业。

当安全人员制止、纠正这些习惯性违章行为时,焊工及相当一部分检修工的回答既简单又统一:

“这个电不打人。

电焊机负荷侧电压真的不会伤人吗?

这个认识上的误区,是缺乏电气专业技术知识的错误认识,也是对触电事故了解不够的原故,希望通过以下分析论述,使更多的人转变观念,走出误区,以便在电焊作业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自身及他人的人身安全,杜绝触电事故的发生。

下面将对两起电焊作业触电伤亡事故的案例进行分析,说明交流电焊机二次电压对人体的危害。

案例1

2002年6月,山西河津市某安装公司对某氧化铝厂3号熟料烧成窑进行大修,17日17时左右,临时工何某在窑尾焊接钩钉时,不慎触电,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分析:

窑体系Q235-A钢材制造,导电性能良好。

事故原因是何某无特种作业资格证,违章进行电焊作业,对电焊操作最基本的技能一无所知,焊接时左手持钩钉,右手握焊把,被焊物钩钉根本就没有与窑体接触,负载电流通过引出线、焊把、焊条、钩钉、人体、窑体、二次侧地线,回到电焊机,构成电流流通的回路,使电流通过人体,造成触电死亡事故。

如果被焊物钩钉与窑体直接接触,由于人体电阻远远大于金属的电阻,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这起人身触电事故就不会发生了。

案例2

2000年5月9日,某市一居民滕某在家中院内进行电焊作业,滕某在距离电焊机和220v电源约6m处触电。

当时环境为阴雨天,在这样的环境里,滕某未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就进行焊接作业,造成触电而亡。

触电原因有两个:

一是雨水使电焊钳漏电;二是死者触及到电焊钳的带电部分(如焊钳口、焊条),使电焊机的负荷侧电压加于人体,较大的电流远远超过摆脱电流,使滕某无力自主摆脱而触电死亡。

通过以上两起触电死亡事故案例的分析,引发的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由电焊机负荷侧电压造成的,并非那些焊工所说的“这个电不打人”。

相反,这个电不仅打人还能致命,认为它不打人只是条件未达到。

因为干燥的电焊手套、帆布手套及线手套、各类鞋袜、木板等都有一定的绝缘电阻,相应增大了人体的电阻,使通过人体的电流较小,达不到感知电流,所以人没有感觉就认为没有触电,久而久之也就在脑海里形成了错误的认识—“这个电不打人”。

有了很危险的认识,就会始终认为焊机负荷侧电压不可能造成触电事故。

但是,当作业环境特殊时,人体电阻的额外增加部分就会下降;甚至为零,发生人身触电伤害事故是必然的。

四、边坡滑塌

主要原因

1、边坡实际角度超过设计角度或设计不合理

2、边坡面有断层或滑面(节理发育、易碎)

3、安全平台达不到设计规定或无安全平台。

4、雨水浸泡或冲刷。

5、其他外力作用。

主要防范措施

确保露天矿边坡安全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包括确定合理的边坡参数,选择适当的开采技术和制定严格的边坡安全管理制度。

1、确定合理的台阶高度和平台宽度;

2、正确选择台阶坡面角和最终边坡角;

3、选用合理的开采顺序和推进方向。

坚持由上而下分台阶水平开采,坚持打下向孔或倾斜孔,杜绝掏底开采,避免边坡形成伞檐状和空洞。

4、合理进行作业,采用控制爆破技术,减少爆破震动对边坡的影响;

5、建立健全边坡管理和检查制度,发现边坡上有裂陷可能滑落或有大块块浮石及伞檐悬在上部时,必须迅速进行处理。

6、矿山应选派技术人员或有经验的工人专门负责边坡的管理工作,及时消除隐患。

7、对于有边坡滑动的矿山,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设立专门观测点,定期观测记录变化情况

采场边坡垮塌事故

    2003年10月31日16时10分,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的大连FH石材厂,发生边坡坍塌,3名正在作业的矿工被坍塌的矿石掩埋致死。

    一、事故详细经过:

        2003年10月31日上午,郝AA安排矿工陈*清理采矿场二层台面的运输道,董*在同一层操作潜孔钻机打眼,凿岩工刘*、朗*清理采场坡面的浮石,陈*驾驶挖掘机在三层台面清理矿石。

当工作进行到16时10分左右,凿岩工刘*、朗*正在清理浮石的第二台阶与第三台阶之间的边坡突然坍塌(坍塌的矿石约4800立方米),将两人和正在坡面下方第三台阶进行作业的陈*及驾驶的挖掘机一同埋在矿石中。

事故发生后,经全力抢救,在坍塌的矿石中找到了陈*、刘*、朗*三人的尸体。

    二、事故原因分析

    经过市、区联合调查组的现场勘查取证,并依据大连市事故调查分析中心提交的《大连甘井子FH石材厂“2003.10.31”事故现场勘查报告》,认定造成此起重大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如下:

    

(一)直接原因

    1.FH石材厂采矿场的南部,矿岩节理比较发育,小的断层较多,而发生坍塌的梯段坡面因接近地表风化作用强,在断层面上沉积的泥质填塞物,因潮湿而减小断层面的粘着力,加上坍塌岩体断层面的坡角为35度,较岩层的倾角(20度)大,其在横断面上的重心与其在台阶坡面上支撑点间的坡角约50度左右,远大于岩石的自然安息角(37-38度),致使这部分矿岩产成自然下滑的作用力,当该力大于断层面上的粘着力时,使矿岩产生顺层滑动,是造成此起重大死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FH石材厂在采石场南部的的采矿活动,将发育的矿岩小的断层揭露了出来,在断层下方进行正常的采矿和爆破作业破坏了岩体的支撑,在潜孔机钻孔和挖掘机铲装作业的振动下,加速了处于不稳定的矿岩发生了顺层滑动,是造成此起重大死亡事故发生的另一直接原因,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间接原因

    1.FH石材厂缺乏矿山地质、采矿、爆破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坍塌部分地质构造情况比较特殊,可能发生边坡坍塌事故,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也没有制定边坡安全管理的规定和防止边坡坍塌事故发生的措施。

特别是主要领导者缺乏必要的地质及采矿专业知识,在险情存在的情况下,仍继续组织生产,造成了坍塌事故的发生。

是造成此起重大死亡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2.FH石材厂对采矿现场的安全管理有漏洞。

正在进行采掘作业的南部台阶宽度部分达不到矿管部门审批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要求的不小于30米的规定,发生坍塌下部台阶的宽度仅有15米,使坍塌的矿岩冲断第三级台阶和第四级台阶,4800立方米的矿岩堆积于采场的底部,致使事故扩大,将在第三层台阶面驾驶挖掘机清理矿石的陈宝林连同挖掘机一起砸落在矿岩下,是造成此起重大死亡事故发生的又一间接原因。

也是事故的重要原因。

    3.YG村村民委员会在将富华石矿租赁经营后,对矿山开采的安全生产工作监管不到位,使所属矿山近几年多次发生伤亡事故,也是造成此起重大死亡事故发生间接原因之一。

5、排土场

事故原因

1、堆存角度大于其安息角、不按照设计逐层堆存。

2、安全平台安全距离不够

3、排土场没有按照设计要求形成反坡。

4、周围没有截水沟,雨水流入。

5、其他地质因素

排土场安全管理

1配备与实际工作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或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人员负责排土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安全生产所需经费。

2建立健全适合本单位排土场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排土场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和安全评价制度。

  3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和有关技术规范,做好排土场安全检查和监测工作。

4未经技术论证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排土场设计或设计推荐的有关参数。

5排土场滚石区应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

 6严禁在排土场作业区或排土场边坡面捡矿石和其他石材。

 7排土场最终境界应排弃大块岩石以确保排土场结束后的安全稳定,防止发生泥石流灾害。

事故案例太钢尖山排土场案例

6尾矿库事故案例

9.8新塔矿业公司尾矿库溃坝事故案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