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起重机附着装置检验内容及方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007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塔式起重机附着装置检验内容及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塔式起重机附着装置检验内容及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塔式起重机附着装置检验内容及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塔式起重机附着装置检验内容及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塔式起重机附着装置检验内容及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塔式起重机附着装置检验内容及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塔式起重机附着装置检验内容及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塔式起重机附着装置检验内容及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塔式起重机附着装置检验内容及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塔式起重机附着装置检验内容及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塔式起重机附着装置检验内容及方法.docx

《塔式起重机附着装置检验内容及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塔式起重机附着装置检验内容及方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塔式起重机附着装置检验内容及方法.docx

塔式起重机附着装置检验内容及方法

附件3:

塔式起重机附墙检验内容及方法

项目类别

项目

编号

检验项目

检验内容

1.证件及技术资料

1.1*

安装单位资质

资料

1.2*

安装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

资料

1.3*

安装单位信用手册

资料

1.4*

安装单位操作人员上岗证

资料

1.5

安装合同或任务书

资料

1.6

塔吊附墙方案

资料

1.7*

塔吊附墙生产单位制造许可证

资料

1.8*

塔吊附墙出厂合格证

非原厂制造同时提供计算书

1.9

附墙计算书

当塔身轴心线对支承面的垂直距离超过说明书规定时需提供

非原厂生产需提供

1.10

建筑结构承载力复核计算书

内爬式塔机需提供

1.11*

自检表和验收表

资料

1.12

顶升系统检查记录

资料

1.13

附着预埋件提供隐蔽工程验收单

资料

1.14

附着处的混凝土试块报告

资料

1.15*

首次检验报告

资料

1.16

说明书

提供附墙部分

1.17

结构应力测试报告

超年限的塔机应提供性能与结构应力测试报告

2.基本要求

2.1*

起重机与建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

塔式起重机运动部分与建筑物外围施工设施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0.6m

2.2*

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

两台塔式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低位的塔式起重机的臂架端部与另一台塔式起重机塔身之间至少应有2m的距离;处于高位塔式起重机的最低位置的部件与低位塔式起重机处于最高位置的部件

之间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2m

2.3

红色障碍灯

塔顶高度大于30m且高于周围建筑的塔机,应在塔顶和臂架端部安装红

色障碍指示灯,该指示灯的电源供电不应受停机的影响

2.4

风速仪

臂架根部铰点高度大于50m应装设风速仪

2.5*

起重机与输电线的安全距离

有架空输电线的场所,塔式起重机的任何部位与输电

线的安全距离,应符合表3.3.6的规定

3.附着装置

3.1

塔机中心至附着面的距离

塔机中心至附着面的距离应符合说明书的要求

3.2

附墙杆安装位置、平面布置及联接

附墙杆安装位置、平面布置及联接应符合说明书的要求(或方案)

3.3*

塔身轴心线对支承面的垂直度

塔式起重机安装后,在空载、无风的状态下,塔身轴心线对支承面的侧

向垂直度≤4/1000,附着后,最高附着点以下的垂直度≤2/1000

3.4

附着装置、塔身标准节的连接

附着装置、塔身标准节的连接必须安全可靠,连接件不应缺少或松动。

3.5

附墙间距

附墙间距应符合品使用产说明书要求

3.6

附墙距离

附墙距离应符合品使用产说明书与计算书的要求

3.7*

附着装置结构件

附着装置无扭曲、变形、裂纹和严重锈蚀,焊缝应无

明显可见的焊接缺陷,焊缝高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3.8*

附着装置连接件

附着装置连接件应安装正确且无缺陷。

销轴有可靠轴

向止动且正确使用开口销,螺栓连接按要求预紧有防松动措施且螺栓高于螺母3扣以上。

3.9

附墙悬臂高度

塔式起重机自由端的高度不得大于使用说明书的允许高度

3.10

附着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

附着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不得超过10°

3.11*

内爬升框架结构件

结构件无扭曲、变形、裂纹和严重锈蚀,焊缝应无明

显可见的焊接缺陷,焊缝高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3.12

内爬升框架固定

固定牢靠,并应顶紧导向装置或用楔块塞紧

3.13

内爬式塔身固定间距

塔身固定间距应符合说明书要求

4.安全装置

4.1*

力矩限制器

必须安装力矩限制器,当起重力矩大于相应工况下额定值并小于额定值的110%时,应切断上升和幅度增大方向的电源,但机构可做下降和减小

幅度方向的运动。

4.2*

起重量限制器

应安装起重量限制器

4.3*

高度限位

必须装有起升高度限位器,起升高度限位器必须保证当吊钩装置起升到

规定极限位置时应能停止吊钩起升,但吊钩应能作下降运动

4.4*

变幅限位

对小车变幅的塔式起重机,应设置幅度限位且可靠有效

4.5*

小车断绳、断轴保护装置

对小车变幅的塔式起重机,应设小车断绳保护装置。

对小车变幅的塔式起重机,应设置小车断轴保护装置

4.6

回转限位

对回转部分不设集电器的塔式起重机,应安装回转限制器,塔式起重机

回转部分在非工作状态下应能自由旋转

4.7

报警电铃

应设置报警电铃且完好、有效。

4.8*

紧急断电开关

应设置非自动复位型紧急断电开关,该开关应设在司机操作方便的地方。

4.9*

制动器

制动器的零部件不应有裂纹、过度磨损、塑性变形、缺件等缺陷。

外露的

运动零部件应设防护罩。

制动器调整适宜,制动平稳可靠。

5.结

5.1*

标准节

主要结构连接件应安装正确且无缺陷。

销轴有可靠轴向止动且正确使用开

口销,高强螺栓连接按要求预紧,有防松措施且螺栓高于螺母0~3扣。

5.2

爬梯、休息平台

斜梯扶手高度不应低于1m,斜梯的扶手间宽度应不小于600mm,踏板应由具有防滑性的金属材料制作,踏板横向宽度不小于300mm,梯级间隔不大于300mm。

当梯子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休息小平台,第一个小平台应不超过12.5m高度处,以后每隔10m内设置一个。

平台和走台宽度应不小

于500mm,在边缘应设置不小于150mm高的档板。

5.3

顶升系统结构件

顶升支承梁爬爪、爬升支承座应无变形、裂纹。

并在加降节时有防止顶升

横梁从塔身支承中自行脱出的功能。

6.基础

6.1*

排水设施

基础周围应有排水设施

6.2

地脚螺栓

检查螺栓连接应牢固无松动、变形,螺母垫圈齐全。

7.其他

7.1*

钢丝绳

钢丝绳绳端固定应牢固、可靠。

压板固定时应可靠,卷筒上的绳端固定装置应有防松或自紧的性能;金属压制接头固定时,接头不应有裂纹;楔块固定时,楔套不应有裂纹,楔块不应松动。

绳卡固定时,绳卡安装应正确。

钢丝绳不得有扭结、压扁、弯折、断股、笼状畸变、断芯等变形现象。

丝绳直径减小量不大于公称直径的7%

7.2

卷筒、滑轮

滑轮应转动良好,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予报废:

1)出现裂纹、轮缘破损等损伤钢丝绳的缺陷;

2)轮绳槽壁厚磨损达原壁厚的20%;

3)轮绳槽底部直径减少量达钢丝绳直径的25%或槽底出现沟槽。

应有防止钢丝绳脱槽的装置,且可靠有效。

卷筒两侧边缘超过最外层钢丝绳的高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2倍。

卷筒上钢丝绳应排列有序,设有防钢丝绳脱槽装置。

卷筒壁不应有裂纹或轮缘破损,筒壁磨损量不应大于原壁厚的10%。

在卷筒上钢丝绳尾部固定有防松和自紧性能。

7.3*

吊钩

吊钩应有标记和防脱钩装置,不得使用铸造吊钩。

吊钩表面不应有裂纹、破口、凹陷、孔穴等缺陷,不得焊补。

吊钩危险断面及挂绳处不得有永久

变形。

吊钩挂绳处断面磨损量应不大于原高度10%

上一次检验一般项目不合格的整改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