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讲座文字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02438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亲子沟通讲座文字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子沟通讲座文字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子沟通讲座文字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子沟通讲座文字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子沟通讲座文字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子沟通讲座文字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亲子沟通讲座文字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亲子沟通讲座文字稿.docx

《亲子沟通讲座文字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亲子沟通讲座文字稿.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亲子沟通讲座文字稿.docx

亲子沟通讲座文字稿

亲子沟通的技巧

——走进孩子心灵,促进亲子沟通

各位家长,大家好!

 

今天非常高兴与各位家长共同分享亲子沟通的技巧这一话题,在讲主要内容之前,我预设了几个问题,不知在座的各位家长,你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遇到过没有?

比如说:

孩子不听话,有逆反心理,有没有这个现象?

(有!

)孩子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有没有这个现象?

(有!

)孩子喜欢看电视玩手机,有没有这个现象?

(有!

)好!

我想了解一下,你们在遇到这些问题时,你们都怎么解决?

(让家长自由发言,可以点一、两个表现活跃的家长,让其简单回答,家长的答案五花八门,不外乎:

讲道理,打一顿,关起来等) 

我想了解一下,我们讲道理或者打一顿,或者其它的什么方法,有没有效果,问题有没有解决?

(没有!

)也就是说我们通常都是用一些没有效果的方法与孩子沟通。

有的父母说,我们是爱孩子的,有时候说话是过激了一点,但我们也是为了他好,我们相信他会理解的。

我们冷静地想一想,孩子会理解吗?

其实这只是我们做父母的一厢情愿。

父母爱孩子天下所有人都相信,只有一个人除外,那就是你的孩子,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以父母付出的多少来衡量,而是以孩子的感受来衡量。

一个高中生在一篇作文中写有这样一段话:

“我感觉我的爸爸妈妈要求太高了,无论我怎样努力都达不到他们的要求,他们总是挑剔我、批评我、训斥我、讽刺我、打击我,还说这都是对我的爱,如果他们爱是这种方式的话,我宁愿不要这种爱。

   

几乎所有做父母的都会遇到一个现象:

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果你的孩子现在就有逆反的心理了,那说明你们的问题现在已经出现了,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现在很听话,没有逆反心理,你也不用沾沾自喜,孩子5、6岁没有逆反心理,并不保证7、8没有,7、8岁没有并不保证12、13岁没有,12、13岁没有并不保证17、8岁没有,17、8岁没有并不保证20多岁没有。

如果我们招集1000个家长开讨论会,这1000个家长中有幼儿园的家长,有小学生的家长,有中学生的家长,有大学生的家长,大家共同讨论孩子的逆反心理现象,我们一定会发现,幼儿园的家长说孩子有逆反心理,小学生家长说孩子存在逆反心理,中学生家长说孩子存在逆反心理,大学生家长也说孩子有逆反心理,最后的结论是,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会有逆反心理。

孩子为什么会有逆反心理?

产生逆反心理最直接的原因是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出了问题,父母不知道怎么去与孩子沟通,不知道沟通需要技巧的。

在学习与孩子沟通技巧前,我们有必要认识沟通的两个核心问题,第一个是对孩子行为的描述;第二个是问题的归属。

行为的描述有两个关键词:

行为感觉

凡是看得见,听得到的是——行为,比如我班杨建瑶小朋友数学配对,宋小左在给娃娃穿衣服,武宇轩和郑舒丹在合作玩走迷宫,小朋友们在娃娃家玩耍等等;有几句话是做父母的常说的,“我的孩子很任性、很淘气”“我的孩子总是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我的孩子很听话,很讨人喜欢”等等,这些就是我们做父母的感觉,是对孩子的评价。

我们做父母的能帮助孩子改变的是他的行为,可是我们在描述孩子行为的时候,我们常常忽略孩子的行为,说的是自己的感觉,对孩子的判断。

我们不断地强调自己的感觉,不断地对孩子进行负面评价,指责、训斥、辱骂,对孩子幼小的心灵将产生永久性的伤害。

比如:

孩子早上起床,不愿意自己穿衣裳,要你给他穿,你耐着性子给他穿好了,他又要你给他洗脸,你耐着性子给他洗好了,吃早饭时他又让你给他拿碗,好!

你又做了,吃完早饭,他也不收拾自己的碗筷,这时候,你终于忍不住了,你会怎么说?

试试看,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就这么干,你会怎么说?

(家长会有各种不同的反应)。

“你怎么这么懒!

”会不会这样说?

会!

请问你是在说孩子的行为还是在说自己的感觉?

你是说的自己的感觉,我们换一种说法来看看,“早上起床你不愿意自己穿衣服,让妈妈帮你穿,还让妈妈给你洗脸,拿碗,收拾筷子,妈妈很生气,因为我有很多自己的事情不能做,上班时间也会受影响

”。

如果你是孩子,听了刚才那句话“你怎么这么懒!

”和听了这句话,你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哪种说法更容易让你愿意改变自己的行为?

所以当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帮孩子改变的是他的行为的时候,我们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就不会只强调自己的感觉,那什么又是感觉?

不会再去向孩子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就不会再去消极地评价孩子、打骂孩子、训斥孩子,就不会再去伤害孩子,当我们弄清了什么是行为的时候,我们就清除了孩子沟通中的第一座大山,破除了亲子沟通中的第一团迷雾。

接下来我们来说第二个核心问题:

问题的归属,也就是问题在谁,或者说谁有问题,当我们没有弄清楚谁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就没有办法去解决问题。

我们这里说谁有问题并不是说谁错了,而是说谁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谁有不舒服的感觉有情绪有困扰,说明谁有问题。

比方说:

你的孩子用一支彩色画笔在家里的沙发上、窗帘上、墙壁上乱写乱画。

大家说这是谁的问题?

父母的问题!

父母需要保持家里的窗帘、沙发、墙壁的整洁,如果被画得乱七八糟,还得要花费时间去洗、去擦,这让父母心理不舒服,对不对?

当孩子的行为妨碍了父母的需求,给父母造成了不舒服的感觉,让父母产生情绪、困扰,我们说,父母有了问题。

孩子在窗帘、沙发上画画时候心里会不会难过,不会!

他在墙上画的时候,会不会痛苦?

不会!

他心里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他有什么问题?

相反,窗帘上画个唐老鸭,沙发上画个米老鼠,墙上画了个长颈鹿,他画的很开心,很有成就感,所以说不是孩子的问题。

再比如孩子对你说:

“小明打我还抢走了我的玩具,小明是个大坏蛋。

”你们认为这是谁的问题?

很显然是孩子的问题,孩子被欺侮,需求被剥夺,心里委屈,有不舒服的感觉,他有情绪,所以我们说,孩子有了问题。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解决不了,往往不是缺少好的方法,而是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弄清楚到底是谁有问题。

当孩子有了问题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怎么办?

比方说:

孩子对你说:

“小明是个坏蛋,他朝我脸上洒水,还把我的书也弄湿了,我真想狠狠地揍他一顿。

当你听到孩子这么说,你怎样回应孩子的话?

你会怎么说?

(让家长自由发言,并提示家长:

如果在平时,你会用什么方式与孩子沟通?

你会用什么语气什么表情与孩子讲话?

一定要表现出真实的自己,不要为了配合老师的讲座掩藏自己的真实面目。

)以下是家长可能出现的回应方式:

1、“告诉老师,让老师批评他,打人可不对。

2、“以后不要再和他一块玩。

3、“没关系,与小朋友搞好关系是很重要的。

4、“小明是和你闹着玩的,不要计较。

5、“小明是你很好的朋友,要学会原谅他。

好!

我发现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家长会有不同的反应,我们对这些反应方式进行归纳分类之后就会发现,总共可分为12种不同的类型,这12种反应方式被称为亲子沟通的大绊脚石,其中任何一种绊脚石都会阻碍了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这12种绊脚石又是我们做父母的经常运用的(这里有张图)大家把自己刚才的反应方式对照一下,看看你是属于其中的哪一种。

1、命令、指示:

你朝他脸上洒水,把他的书也弄湿。

2、威胁、警告:

你要是跟别人打架,别怪我不客气。

3、表扬、赞美:

妈妈相信你是最棒的,你一定能很好地解决这件事。

4、安慰、同情:

同学之间洒点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用计较;书不就是湿了一点点吗?

也不影响,算了,搞好同学关系是很重要的。

5、教训、说教:

你们是同学,你应该原谅他,不应该打架。

6、建议、忠告:

你跟老师说,让老师批评他。

7、询问、调查:

他用什么水洒的?

卫生不卫生?

书弄湿了多少?

还能不能用?

他有没有向你道歉?

8、说服、辩驳:

水洒在脸上让头脑更清醒,书弄湿了,还可以晒干,没有必要去揍人家。

9、贴标签、评判:

你是个没有脑子的人,就知道打架,从来不想想怎么去解决问题。

10、转移、退缩:

过去的事就算了,别再想它了,还是想想怎么完成你的作业吧。

11、分析、解释:

他把水洒到你脸上,可能是跟你开玩笑,他跟你开玩笑,说明你们的关系很好;把书弄湿可能是玩笑开得有些过火,也许他内心也很愧疚。

12、辱骂、讽刺:

打架是野蛮的表现,没有教养的人才会靠拳头解决问题。

这12个沟通障碍我们几乎天天在用,让我们的亲子关系越来越恶化,结果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越来越不愿意与父母说话,孩子越来越认为父母不理解他,越来越疏远父母,越来越逆反,我们做父母的无论如何,都要好好了解这12个沟通障碍。

有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为什么这12种回答类型都成了沟通中的绊脚石?

象警告、威胁、侮辱、讽刺这些回答方式是绊脚石还可以理解一些,为什么连指导、建议、询问甚至赞美也都成了绊脚石了呢?

我们刚才讲过,当孩子有了问题时,他内心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有不舒服的感觉有情绪,当孩子处在这样一种情绪状态下,他的心理到底需要什么?

我们只要想一想自己就知道了,比如我有了烦恼在向你(挑一位家长)倾诉时,我需要你的指导吗?

难道我不知道怎么去做吗?

我需要你的安慰吗?

难道我的心灵真的那么脆弱吗?

我需要你的赞美吗?

难道我没有自己的价值感吗?

我需要你的命令、警告、说教、批评、讽刺、分析等等,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吗?

你只不过是我的好朋友,我也只不过向你说说而已,你只要好好听就行,如果我说的反而不如你说的多,我就不想再给你说了,当孩子有问题向父母诉说时,他是在表达一种情绪,这时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孩子才会向你敞开心扉呢?

大家请注意,这时候我们做父母的需要对他的情绪给予回应,回应的方法就是积极倾听的技巧,也就是说,当孩子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要积极倾听,积极倾听不是简单地听,是要听懂孩子的情绪,并积极回应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到他的话你听懂了,你理解了,只有这样他才感觉到跟你说话能够被关注、被接纳,能有安全感。

我们来看看如何运用积极倾听来回应孩子抢不到气球的问题。

孩子说:

“刚才我和他们一块玩抢气球,我总是抢不到。

”孩子这样说,只是在表达一种失望的情绪,并不是真的希望现在手里就有气球玩。

我们怎么回应?

(可以让家长尝试回答)我们可以这样说:

“你也很想玩气球,总是抢不到让你很失望。

”这样说的时候,孩子立刻会感到他被理解了,他的情绪被接纳了。

我们再来看看下一个例子,孩子说:

“小明打我,还抢走了我的玩具,小明是个大坏蛋。

”现在我们知道怎样与孩子沟通了吧?

怎么回应?

(可以让家长尝试回答)我们可以这样说:

“小明打你,还抢走了你的玩具,让你很气愤,你不喜欢小明这样对待你。

有的家长可能会想,怎么能这样说话?

孩子的问题不是还是没有解决吗?

各位家长,我们用积极倾听是在理解,接纳,同理孩子的情绪,情绪是一种能量,当孩子的这种能量被理解接纳的时候,他就会产生一种力量感,安全感,孩子会有足够的能力智慧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孩子向父母诉说,是表达情绪,不是在向父母请求解决问题,父母就没有必要再插手帮助了,有的父母可能会说,我特别痛爱我的孩子,我非要帮助他不可,如果你要真的帮助孩子,那就采用最好的帮助方式,大家知道最好的帮助方式是什么吗?

(让家长略作思考)是不帮助!

把解决问题的责任留给孩子,让他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当他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起来了,他以后就再也不会依赖父母了,这才是真正的爱。

下面请家长看一段视频《醒来》。

看了视频,我们大家有何感想呢?

当父母有问题的时候,不妨让我们试试以下技巧:

1、和孩子产生共鸣。

有时候,孩子需要的是我们能与他们产生共鸣。

当孩子给你说一件事的时候,放下手机,离开电视,停下家务,认真听,用全神贯注的倾听来代替心不在焉。

只有让孩子知长在真正的听他说,亲子沟通他才会更愿意把自己的困难、感受告诉家长。

2、不打断孩子。

以关心的态度,使用“哦......”“嗯......”“是这样啊......”这样简单的话来回应孩子,做到只参与,不,先让孩子说完。

一方面表示了家长的关心,另一方面能不打断孩子,让孩子在叙述的过程中,自己整理思和感受,从而有可能自己找到解决办法。

3、别否定孩子。

孩子难过,你说别难过;孩子哭,你说别哭了;孩子紧张,你说别紧张......奇怪的是,我们越是想让孩子摆脱不好的感受,不管我们的态度多好,孩子也只会也来越难过,慢慢的,孩子难过了也不想给你说。

4、不解释。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有时候,孩子对某种东西的渴望心情一旦得到了理解,他们就能比较容易的接受现实。

其实比语言和倾听技巧更关键的是我们的态度。

最后祝愿在座的所有父母都能与孩子和谐相处,让开心、快乐、幸福充满家庭,亲子沟通的技巧讲座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小一班:

田宇娟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