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毕业复习词语.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03694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词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词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词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词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词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词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词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词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词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词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词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词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词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词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词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词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词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词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词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词语.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词语.docx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词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毕业复习词语.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词语.docx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词语

第三章 词语

  

概述

一、定义

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意义单位,也是最小的能自由运用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也就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语素如果按音节划分,可以分成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语素是构词的语言单位,是不能自由运用的。

而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

二、判定

1.直接判定法;能单说、单用作句子成分的,直接判定为词。

如“昨天,他又乘飞机去了北京”中的“昨天、他、又、乘、飞机、去、北京”。

2.提取判定法;又叫“剩余判定法”,即根据上面的方法判定后所剩余的,往往具有语法意义的部分,也是词,如“了”。

3.扩展判定法。

也叫“插入判定法”,结合紧密的,一般不能插入别的成分,应当判断为一个词,否则不是词。

如“绿豆、白菜、马路”。

三、分类

1.按音节多少----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

2.按语素多少----单纯词和合成词;

3.按义项多少----单义词和多义词;

4.按读音情况----单音词、多音词、同音词;

5.按意义关系----同义词、反义词;

6.按产生时间----古语词、现代词;

7.按来源----本族词、外来词;

 

第一节 词的构成

(一)单纯词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1.单音节词都是单纯词;

2.叠音词(重言词);

3.联绵词(联绵字)----双声、叠韵、其他;

 “联绵词”双音节语素的一种。

连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它有两个字,只有一个语素。

这两个字有的是声母相同,如“慷慨”;有的是韵部相同,如“窈窕”;有的是同音重复,如“孜孜”;还有的两个音节没有什么关系,如“嘀咕”。

前三种连绵词的存在加强了汉语的音乐性。

连绵词不能拆开使用,很少的因修辞需要而分开(如“天翻地覆慨而慷”)也不能拆开来解释。

连绵词不能就字面来进行解释,如“仿佛”不能解释为“模仿佛爷”。

联绵词:

蘑菇 苍茫 澎湃

4.音译词。

(二)合成词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

 

第二节 词义

词有形式(语音,文字),也有内容,其内容就是词的意义。

词的意义包括了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狭义的词义主要就是词汇意义;广义的还包括了语法意义,即词性。

一个词表达一定的意义,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我们根据词语所富含的感情色彩把词分成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三类。

(1)凡是有肯定、赞许、喜爱、尊敬等感情色彩的词叫褒义词。

如:

英雄、优秀、可爱、勤劳、智慧。

(2)有些词表示贬斥、否定、憎恨、厌恶等感情色彩,这类词叫贬义词。

如:

糟糕、讨厌、投降、残酷、危险。

(3)有的词既不带赞美的感情,也不带憎恶的感情,这样的词叫中性词。

如:

犹豫、恐惧、调皮、寂寞、错误。

正确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在作文或说话时准确地表达对事物的态度。

但是同学们要注意,有的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褒义可变成贬义,贬义可变成褒义。

用说反话的方法,可以起到特殊的作用。

【练习】

选择感情色彩相同的一组并用“√”。

夸耀武断信任()果断 勇敢机智()凶猛拥护英雄()

 

第三节 词义的分解

一、义项

(一)定义  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二)分类

1.本义:

词的原始义,也就是最早产生的词的意义。

它牵扯到词源学问题。

2.基本义:

意义最明确、常用、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义项。

基本义是从应用角度研究多义词最基本、最常用的意义;

3.转义:

又叫派生义,是由基本义或本义转化出来的义项。

派生义的主要种类:

引申---引申义比喻引申---比喻义借代引申---借代义象征引申---象征义等。

(三)引申义

1.定义在本义或基本义基础上经过推演发展而产生的词义。

例如:

“老”⑴年纪大(本义;基本义),⑵老年人(扶老携幼),⑶婉言指死,⑷以前存在的事情或事物(老根据地),⑸陈旧(老房子),⑹原来的(老地方),⑺长得过了适口期(老黄瓜),⑻烹炒过了适口期(鸡蛋炒老了),⑼变质(老化),⑽长久(老不见他来),⑾经常(老迟到),⑿排行末了(老儿子),⒀很、极(老远),⒁颜色深(老红),⒂前缀(老王)

引申义与词的使用范围不断变换和扩大有关。

“老”年龄、朋友、人、房子、黄瓜……

2.类型

(1)泛化式引申:

A----个别(外延小)→B----一般(外延大)例如:

“安歇”①上床休息,②休息

(2)专化式引申:

A----一般(外延大)→B----个别(外延小)例如:

“暴力”①强制的力量,②特指国家的强制力

(3)对立式引申:

A----正义,反义,褒义,贬义→B----反义,正义,贬义,褒义例如:

“天真”①心地坦白纯洁,②头脑简单“幼稚”“单纯”

(4)突出式引申:

突出A义项中的某义素而得出→B例如:

“诚心”①诚恳的心意,②诚恳

(5)推及式引申:

A、B不同,但相通,B从A出例如:

“不快”①(心情)不愉快,②(身体)不舒畅

(6)推导式引申:

A为小前提,B为结论,省略大前提例如:

“闭塞”①堵塞,②交通不便,(①的后果得出②)③消息不灵通

(四)比喻义

1.定义通过打比方而成为词的固定义项。

例如:

“近视”①视力缺陷,②目光短浅。

“泰斗”①泰山、北斗,②德高望重、受到敬仰的人。

“明星”①金星,②明亮的星星,(引申)③知名的人。

(比喻)

 2.类型

(1)以物喻物:

“高峰”①高的山峰,②比喻事物发展的最高点。

(2)以物喻人:

“药罐子”①成中药的罐子,②比喻经常生病吃药的人。

(3)以人喻人:

“插身”①把身子挤进去,②比喻参加。

3.比喻义与修辞上的比喻辞格二者互相联系又有区别,都是打比方,区别:

(1)比喻义是用来给新事物新认识等命名的,比喻的意味不浓,甚至不易使人察觉,例如“明星”;而比喻是使语言生动、形象,它使人明显感到是在打比方。

(2)比喻义是词的固定义项,而比喻是临时的不能离开特定语境(长征是播种机)。

(五)借代义

 1.定义词在本义或基本义基础上通过借代用法而形成的固定义项。

铁窗—监牢

 2.类型

(1)代人

(2)代物

3.借代义与修辞上的借代二者既密切联系,又有区别,道理同“比喻义与修辞上的比喻辞格”.

比喻义与借代义有时出现在一个句子中,注意辨别。

例如:

“铁”A.坚硬的金属(本义),B.坚强(铁人,比喻义),C.指刀枪(手无寸铁,借代义)

(六)象征义

1.定义词在本义或基本义基础上通过联想而形成的固定义项。

例如:

“红豆”A.一种植物种子,因鲜红如豆而得名,它有许多关于恋爱故事的传说,所以得出B.象征相思

2.象征义与比喻义不同

比喻义以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为依据,象征义源于事物之间的某些联系。

二、单义词和多义词

(一)什么是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的词就是单义词。

(二)什么是多义词同时存在着几个互相联系的意义的词叫多义词。

(三)多义词辨识

 1.词的各义项之间必须有一定联系,否则不是多义词。

白---白色;白吃;白字;姓白。

 2.词在不同方言区有不同意义的不是多义词。

公公---丈夫的父亲;(方)祖父;(方)外祖父。

 

第四节 怎样理解词义

  常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据词定义法。

有些词有好几种意思,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的意思统统

也不同,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比较用哪个意思最合适就选哪一条解释。

所以,勤

查字典是理解词义的最好方法。

   二、分解组合法。

先逐个分析词语中每个词素的字义,然后再合起来理解。

“健美”,“健”是“健康”,“美”是“优美”,合起来就是“健康而优美”。

   三、以旧带新法。

有些新词是以几个旧字组合而成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对旧

字的理解带出新词的含义。

如“无价之宝”,“无价”,没有价钱,“之”是“的”,“宝”是“宝贝”,合起来的意思是“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宝贝”,指极为稀有

的珍贵东西。

   四、词义引申法。

有些词有本来的意思,还可以引申其他方面的含义,对这类

词的理解,我们要先弄清它的原来意思,再理解它的引申义。

如“碰壁”原指把头

撞在墙上,而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碰墙”指的是在黑

暗的旧社会,革命者处处受迫害的意思,是引申义。

  五、联系语境法。

要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如:

“这茶叶的香味吓煞人。

嫩叶如同一条青龙上下翻飞,煞是好看”。

前一个“煞”是“杀”的意思,后一个“煞”是“极”的意思。

 

第五节 近义词和反义词

一、等义词和近义词

(一)等义词(绝对同义词、完全同义词):

表示理性意义一般相同,可以互相代替,但在附加意义上往往不同。

也就是所指称的事物或现象相同而风格、色彩等附加因素上有区别。

例如:

煤油——火油、洋油;诞辰——生日;后裔——后代;英特纳雄耐尔——共产国际;莲花——荷花:

演讲——讲演

(二)近义词(相对同义词、不完全同义词、条件同义词):

理性意义基本一致,但明显有别。

(三)同义词辨析

同义词包括近义词。

辨析同义词可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⒈从感情色彩上进行辨析。

也就是从词的褒贬义去辨析。

如“顽强”与“顽固”

前者表示赞许,后者则表示憎恨。

   ⒉从语意轻重上进行辨析。

如“破坏”与“摧毁”前者程度浅,后者程度深。

   ⒊从范围大小上进行辨析。

如“战争”与“战斗”前者范围大,后者范围小。

   ⒋从“具体”与“概括”的不同进行辨析。

如“衣服”与“衬衫”,“衣服”

是概括性的,指还有衣服,而“衬衫”是具体的,可以指长袖衬衫或短袖衬衫,男

式衬衫或女式衬衫等。

   ⒌从指对象的不同去辨别。

如“沉重”与“繁重”,都有分量重的意思,但“

沉重”指精神或思想负担重,而“繁重”则指工作、任务的数量重。

   ⒍还可以从普通话和方言,如“讨饭”与“乞丐”,口头语与书面语,如“爸

爸”与“父亲”,旧词与新词,如“薪水”与“工资”,外来语与本民族词,如“

水门汀”和“水泥”常用语和专门术语,如“盐”和“氯化钠”等几方面进行辨析。

(四)同义词的作用

1.有助于准确叙事和表情达意:

孔已己“窃书不能算偷”;

2.利于语言生动活泼、富于变化,避免单调重复:

英雄—豪杰—骄傲—自豪;

3.可以造成委婉语或禁忌语,表达一些特殊感情色彩:

受伤—挂花;死—老;

4.同义词连用可以加强语势,完满语义:

解决、彻底、干净、全部的消灭一切敌人

5.可以帮助构成合成词或熟语:

改变、变更、更改、改换、更换、变换;粉身碎骨、呼风唤雨、聚精会神、品头论足、背井离乡;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二、反义词

(一)什么是反义词 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叫反义词。

(二)反义词的类型

1.绝对反义词。

词与词之间无中间概念,内容上互相排斥,逻辑上属于矛盾关系:

死—活;生—死;

2.相对反义词。

词与词之间有中间概念,内容不完全排斥,逻辑上属于反对关系:

红—黑—白

(三)反义词的辨识

寻找反义词是否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⒈从词的音节去寻找。

反义词的音节一定要和对应的词相等。

如“强”是单音

节的,它的反义词也必须是单音节的“弱”。

   ⒉从词的范围去找。

反义词所指的范围应该是相同的,如“强壮”是指人的体

质,它的反义词应找“瘦弱”,而不能找“软弱”。

   ⒊从词的性质去找。

词按性质又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一对反义词的词

性必须是相同的。

如“黑暗”是形容词,它的反义词也应是形容词“光明”,如果

用“亮光”就不对了。

因为“亮光”是名词。

   ⒋从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去寻找。

有的词是反义词,词义不同,它的反义词也不

同。

如:

   这鱼很新鲜。

这句中的“新鲜”的反义词应是“腐烂”。

   这是一件新鲜事。

这句中的“新鲜”的反义词应是“陈旧”。

 早晨的空气很“新鲜”。

这句中的“新鲜”的反义词应是“混浊”。

(四)反义词与同义词、多义词

1.同义词的存在使一个词有几个反义词

2.多义词的存在使得一个词有几个反义词

(五)反义词的作用

1.能形成鲜明对照和映衬,有助于揭示矛盾,分析问题: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能形成表面矛盾实际不矛盾,含义深刻的警句: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失败是成功之母;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3.可以形成正话反说,褒贬换位,表达讽刺、幽默、诙谐、委婉等:

老太爷的“好处”,我们是一辈子也忘不了的。

有人说这是阴谋,我们说这是阳谋,因为我们事先告诉了敌人。

4.构词作用

(1)合成词:

始终、动静、冷暖、深浅、利害

(2)成语:

本末倒置、啼笑皆非、里应外合、阳奉阴违、苦尽甘来、求同存异、深入浅出、挑肥拣瘦

(3)谚语: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4)格言:

满招损,谦受益;老人爱回顾往事,少年好展望未来。

【练习】

一、照样子写出意思相近的词语。

例:

说(讲)(夸奖)(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看()(   )(       )(       )

二、按要求写词语.

(1)近义词:

聪颖()片刻()

(2)反义词:

温柔()仁慈()

三、写近义词。

开拓( ) 气魄( ) 和蔼( ) 沉浸( ) 暴躁( ) 害羞( ) 忙碌( )

惬意( ) 闪烁( ) 推荐( ) 推辞( ) 茂密( ) 嗜好( ) 适宜( )

寻常( ) 安稳( ) 折服( ) 发掘( ) 庄重( ) 拾掇( ) 搭救( )

珍惜( ) 光阴( ) 宽大( ) 凝聚( ) 憧憬( ) 炽热( ) 

不屈不挠( )五颜六色( )转眼间( )

四、写反义词。

 

爱好( ) 爱惜( ) 保护( ) 悲痛( ) 本质( ) 成功( ) 惩罚( ) 

出色( ) 纯净( ) 单调( ) 独特( ) 繁忙( ) 奉献( ) 富强( ) 

干燥( ) 高尚( ) 广袤( ) 害羞( ) 简陋( ) 健壮( ) 结实( ) 

敬爱( ) 浪漫( ) 利索( ) 灵巧( ) 浓郁( ) 偶尔( ) 朴素( ) 

勤奋( ) 轻盈( ) 清楚( ) 深奥( ) 衰老( ) 微弱( ) 贤慧( ) 

雪白( ) 赞许( ) 崭新( ) 真诚( ) 

暴跳如雷( )眉开眼笑( ) 温文尔雅( )

五、照样子写几个词,意思与下面的词相近或相同:

例:

看一瞧、瞅、瞟、瞥、盯、注视 

  走——( )、( )、( )、( )、( ) 

  叫——( )、( )、( )、( )、( ) 

六、词语搭配。

 

 ( )的火焰 ( )的阳光  ( )的天空  ( )的头发  ( )的话语 

 ( )的成就 ( )的建筑  ( )的态度  热情的( )  热闹的( ) 

 亲切的( ) 亲密的( )  丰富的( )  丰盛的( )  热烈的( ) 

 猛烈的( ) 创造( )   改正( )   坚持( )   修理( ) 

 端正( )  坚守( )   整理( )   制造( )   刻苦地( )   

 耐心地( ) 艰难地( )  无情地( )  悄悄地( )  忘我地( )

 深情地( ) 专心地( ) 

七、选词填空。

 

  1、爱护 爱惜 珍惜 

    他从小就养成了一种( )书籍的习惯。

 

    他十分( )时间,一分钟也不让它白白地浪费掉。

 

  2、安静 宁静 平静 寂静 

    老师来了,教室里立刻(  )下来。

 

    海上有一轮明月,照着(  )的海面。

 

  3、维持 保持 保护 

    渔夫起早贪黑地干,还(  )不了一家人的生活。

 

    他始终(  )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4、埋怨 抱怨 

    事后,他(  )自己考虑不周到。

 

    他老是(  )别人对他不尊重。

 

  5、必须 必需 

    一只蜜蜂要酿造一公斤蜜,(  )在一百万朵花上采集原料。

 

    他买了一些学习上( )的用品。

 

  6、毕竟 究竟 

    兴国塔(  )有多高,谁也没有测量过。

 

    光靠瓜菜过日子,(  )是填不饱肚子的。

 

  7、沉重 繁重 

    (  )的工作,累得他更加消瘦了。

 

    他怀着(  )的心情告别了妈妈。

 

  8、成绩 成就 成果 

    建国三十周年的伟大(  )鼓舞着亿万人民。

 

    我们学校的体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  )。

 

  9、涌现 出现 呈现 体现 

    开展“五讲四美”活动以来,全校(  )出一派新气象。

 

    开展“五讲四美“活动以来,好人好事不断(  )。

 

  10、矗立 耸立 屹立 

    刘胡兰像钢铁巨人一样(  )在刑场中间。

 

    人民英雄纪念碑像巨人一样(  )在广场南部

八、把词语按一定顺序排列。

  1、中国 昆山实验小学 江苏省 昆山市 昆山市实验小学五(1)班 

  2、准备活动 领奖品 冲到 起跑 

  3、全部 没有 少数 一半 多数 

  4、头部 身体 上身 牙齿 嘴

九、用“--“划出不是同一类的词。

 

  1、梅花 兰花 菊花 雪花 荷花 

  2、麻雀 鹌鹑 蹁蝠 喜鹊 翠鸟 

  3、《少年文艺》 《少年科学》 《我们爱科学》 《少年报》 《小学生作文》

  4、矮 懒 高 胖 瘦 

  5、米饭 稻子 面条 包子 大饼 

十、找出每组适当的答案,在下面画一条横线。

(9-14小题将答案写在括号里) 

  1、剪刀对布匹 锯子对    ⑴ 水泥 ⑵ 木材 ⑶ 椅子  ⑷ 砖头 

  2、花卉对公园 化石对    ⑴ 商店 ⑵ 礼堂 ⑶ 博物院 ⑷ 图书馆 

  3、鸟蛋对雏鸟 种子对    ⑴ 树木 ⑵ 花朵 ⑶ 幼芽  ⑷ 树根 

  4、声音对耳朵 味道对    ⑴ 香甜 ⑵ 口腔 ⑶ 牙齿  ⑷ 舌头 

  5、绿色对颜色 铅笔对    ⑴ 文具 ⑵ 钢笔 ⑶ 木头  ⑷ 铅笔盒 

  6、工人对机器 战士对    ⑴ 坦克 ⑵ 大炮 ⑶ 机枪  ⑷ 武器 

  7、良药对苦口 忠言对    ⑴ 顺耳 ⑵ 刺耳 ⑶ 逆耳  ⑷ 悦耳 

  8、成果对努力 收获对    ⑴ 除草 ⑵ 播种 ⑶ 施肥  ⑷ 耕耘 

  9、早晨对朝阳正如黄昏对(   ) 

  10、雨天对潮湿正如晴天对(   ) 

  11、失败对痛苦正如成功对(   ) 

  12、开始对结束正如元旦对(   ) 

  13、陌生对熟悉正如随便对(   ) 

  14、豺狼对残忍正如羔羊对(   ) 

十一、把下面的词语恰当地搭配起来。

  响应     觉悟        明确     问题 

  克服     号召        表示     方向 

  提高     缺点        解决     态度 

  改正     困难        接受     批评 

  刻苦地    奔驰        明显的    景色 

  热烈地    学习        无穷的    变化 

  飞快地    歌唱        美丽的    成果 

  愉快地    讨论        辉煌的    力量

十二、选择题。

(把表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无误的是(   )

A.他可是我们学校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B.路旁空地上掺进了一些石灰,草都长不好,是一片不毛之地。

C.水潭中的鱼儿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真是惟妙惟肖。

D.我期末考试的作文写得很成功,真是妙手偶得。

2.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无误的是(   )

A.少数法轮功分子,经过再三教育,依然十分顽强。

B.受了轻伤的战士安然无恙的回到了祖国。

C.我小心翼翼的打开那份珍贵的礼物。

D.多年前妈妈织的毛衣他一直舍不得穿一次,真是敝帚自珍。

3.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无误的是(   )

A.作文的时候,只有异想天开,才能拓展思路写出好文章。

B.这部小说,情节曲折动人,确实引人入胜。

C.面对重重困难,他依然执迷不悟,奋勇拚搏。

D.他办事总是自出心裁,不考虑后果,往往妨害了大家的利益。

4.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无误的是(   )

A.正因为他有了自命不凡的理想,才有今天的成就。

B.只要有了正确的方法,学习就能事倍功半。

C.日本文部省别具匠心的把侵华历史从教科书上删去,企图掩盖侵略事实。

D.天气陛下在陆地上乱发威风,在海洋上更是肆无忌惮。

5.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无误的是(   )

A.目前,各种困难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备考工作。

B.无论学习哪一门功课,他从来就是一挥而就。

C.面对游客,导游们夸夸其谈,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了北京。

D.看他那副踌躇满志的样儿,以为自己是奥运冠军呢!

6.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无误的是(   )

A.去年他还是倒数,今年就能进入前三名,真该刮目相看。

B.学校的小花园里的花儿全部开放,真是栩栩如生。

C.张国荣的一曲《有谁共鸣》盛情并茂,令人触目伤怀。

D.这么好的天气,中午同学们可以到院子里享受天伦之乐。

7.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无误的是(   )

A.人们总是把河套与江南相提并论,称为“塞上江南”。

B.在学习上,小王总能身体力行,得到老师的好评。

C.复习虽然很单调,但是同学们一个个精神矍铄,毫不倦怠。

D.我们不要妄自菲薄自己的能力,自信心很重要。

8.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无误的是(   )

A.中国在雅典奥运会上的成绩震惊世界,骇人听闻。

B.北京人民正在全力以赴,迎接空前绝后的奥运会。

C.这次阅卷过程中,一批雷同卷让老师们吃惊不小。

D.除夕之夜,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大厅一直川流不息。

9.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无误的是(   )

A.没有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更加细致是这部小说的一大败笔。

B.只要在食物上加上一层隔膜,就可以防止过早变质。

C.时光飞逝,恍惚之间,初中生活就要结束了。

D.什么是幸福?

打一个譬如,幸福就是嗅到花香的感觉。

10.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无误的是(   )

A.希望大家能够遵守公道,不要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B.取得一点小成绩你就开始翘首,要知道“骄傲使人落后”!

C.只有那些善于掌握学习要道的人才能不断进步。

D.万里长城气势磅礴,在崇山峻岭间蜿蜒起伏。

【提高题】

选择题。

(把表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居前,蔡锷的铜像伟岸而生动,阳光下仿佛闪烁着一代名将精神的光芒。

   B、这个人能运用专业知识在不毛之地成功地种出庄稼,使人们脱离饥荒的灾难。

C、陈立同学学习勤奋,乐于助人,德高望重,被大家选为“优秀少先队员”。

D、栽植的林木,必须能不依赖人工灌溉自然生长,否则,我们就会劳而无功。

2.“委屈”一词在下列两句中意思是否相同?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孩子委屈地摇着我的手臂。

               ②我决定委屈儿子一下。

A.相同。

都是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而心里难受。

B.不同。

在第一句里因受到不应有的指责和待遇,心里难受;第二句里是使人受到委屈。

C.相同。

都是指受到不应有的指责。

D.不同。

在第一句里是使人受到委屈;第二句里是因受到不应有的指责和待遇,心里难受。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掌握法律武器,增强环保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