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浮力》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05739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浮力》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浮力》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浮力》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浮力》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浮力》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浮力》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浮力》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浮力》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浮力》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教.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浮力》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浮力》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浮力》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教.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浮力》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教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浮力》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设计

罗甸县边阳中学徐忠文

课题

阿基米德原理

执教人

徐忠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用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器探究浮力的大小。

2、会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简单的现象和计算。

能力目标:

1、经历科学探究,培养探究意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增加对物理学的亲近感,保持对物理和生活的兴趣。

2、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意识。

3、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勇于、乐于参与科学探究。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难点

1、探索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设计及操作过程。

2、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精准理解。

突破方法

分组实验、精准解读

教学用具

空易拉罐一个、大烧杯一个、食盐一包、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器10套、水足量

教学方法

情景实验法、讲授法、分组探究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

师: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浮力并理解其产生的原因,那大家还记得我们是怎么来测量浮力的吗?

生:

称重法!

师:

我们一起来回忆这种测量浮力的重要方法。

(播放课件----图片展示)

在老师的引导下迅速进入物理思维状态,强化对“称重法”测浮力的方法。

复习导入,承上启下,强化重点,夯实基础,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教学

(一)将浮力知识推向生活

师:

“称重法”测浮力只局限于实验室里面的小打小闹,而万吨巨轮、航空母舰、巨型潜艇、热气球等大型物体受到的浮力我们该怎么知道呢?

生:

........

师:

实验演示

用一特制弹簧将空易拉罐慢慢压入装满水的大烧杯中,引导学生观察压入深度及弹簧形变大小和排出水的多少的关系。

放眼生活,打开思维,注意观察,自我领悟。

基于物理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的理念,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宽广的生活世界,使之切身体会到物理与生活联系是如此的紧密,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用简单的器材为学生建立经典概念,利于接受和理解。

(二)穿越时空,重温鉴定王冠的故事

师:

从刚才的实验,我们明显看出,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多,所受的浮力就越大,相应的排开的液体也越多。

那么排开的液体和所受的重力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这个问题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人解决,他就是阿基米德,那个令敌人闻风丧胆、又爱又恨,惨遭敌军杀害,而敌方国王又将其厚葬的伟大科学家。

关于阿基米德,却是有很多令人敬佩的地方:

他用杠杆原理制成抛石机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用凹面镜将阳光反射到敌船上借日火攻而敌方却浑然不知;用滑轮组将刚造好的大船连接好后交绳子自由端给国王,国王轻轻一拉就能将大船驾如水中,令国王惊叹不已。

于是国王就将鉴定王冠的重任交给阿基米德,因为国王深信阿基米德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在当时这个问题却实是非常棘手,王冠既不规则,又不允许解剖看个究竟,这令阿基米德整日沉思、百思难解。

一天,他在进入浴缸洗澡时,由于浴缸水太满了,越坐入水中就越是有被浮起的感觉,并且排出来的水就越多。

阿基米德灵光一闪,突然脑洞大开,找到了鉴定王冠的方法。

高兴得裸奔到皇宫,进行了王冠的鉴定。

将与王冠等质量的黄金分别浸入装满水的容器,比较两物体排开水是否相等,若相等则是真,反之则假。

我们姑且不讨论鉴定的结果到底是真还是假,我们现在要考虑的是:

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到底与排开是液体存在什么关系?

两千多年前的阿基米德通过大量实验,得出了用他的名字来命名的一个原理----阿基米德原理,请看课本,准确理解。

发挥想象,穿越时空,重温经典物理学故事,领悟物理学发展历程。

利用物理学史中的经典故事,使学生从源头感受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及方法。

力争用精简的语言传递关于阿基米德的高密度信息,使学生分不清是在接受新知,还是在回忆过去,是在学习枯燥的知识,还是在享受有趣的故事。

如此达到知识性与趣味性水乳交融,让学生尽情享受在浓郁的物理课堂之中。

从故事直接导入实验结论,避免了部分探究环节,将探究性实验改成了验证性实验,开门见山、直入探究主题。

(三)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师:

按班级学习小组数配齐实验器材,每组一套。

先播放课件,解析实验流程,再放手让学生做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至少完成三次实验,收集好相关数据。

实验前必须先搞清楚的几个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寻找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2、怎么来测浮力?

(称重法)

3、怎么测排开的水重?

(用总重减桶重)

4、为什么先称空桶重?

而不是把排出的水倒掉后再称?

这样会导致什么后果?

(避免有水残留桶内造成误差)

5、溢水杯中的水放到什么位置为好?

(即将流出而又没有流出)

6、盐水怎么勾兑最佳?

(大量放盐搅拌至饱和状态)

先解析实验再动手操作,将理性思维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形成理性思维与实际操作的良性循环,找到自身症结所在而针对性地破解,达到课堂效益最大化。

(四)分析数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选几个典型小组的数据进行展示、分析,师:

虽然物重不同,但是浮力却是一样的,为什么?

生:

因为该圆柱体每次排开的水是一样多的。

师:

所以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重有没有关系?

生:

没有!

师:

也就是与物体体积、密度这些量都没有关系,那么浸入物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到底跟哪些因素有关?

生:

只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师:

板书公式加以解析。

用学生的实验数据来分析,既体现数据的真实性又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分析数据中对实验又进行精当点拨,使学生对该实验既记忆深刻又进一步提高综合分析的能力。

三、当堂巩固

师:

引导学生看懂课本中的例题,将教材书写转换成考卷书写,然后请学生按照规范的答题格式完成课后1至2到练习题。

教师选典型进行展示。

看懂例题,规范答题,积极展示。

及时展示,优劣对比,形成认知碰撞,及时纠正不规范的书写,在训练学生解题思维的过程中灌输追求完美与极致的人生态度。

四、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完成相应的习题。

课后认真巩固,完成相关习题

及时巩固,强化思维,提高能力

五、板书设计

以播放课件为主,只板书公式及解题过程(见课堂实录)

用PPT解决不便于板书的内容,用黑板留下必须识记的内容,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法有机融合,达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

附:

实验报告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报告

学校班级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组长同组人姓名               

一、实验名称: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二、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物块;细线;水;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器。

四、实验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

五、实验操作步骤及要求:

 

1、如图a、b,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物块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G和空杯的重G杯,将数据填入下表。

2、如图c、d,用弹簧测力计吊着物块慢慢浸入水中,到溢水杯中的水不再溢出时,读出物块受到的拉力(测力计的示数)F拉和装了水的杯子现在的总重G总,将数据填入下表。

3、利用公式F浮=G-F拉和G排=G总-G杯求出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和排开的水重G排,比较它们的大小,将数据填入下表。

4、另换物块或液体重复上述实验两次,对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六、现象及数据记录:

次数

物重

G(N)

拉力

F拉(N)

浮力F浮=G-F拉(N)

杯重

G杯(N)

杯重+水重

G总(N)

排开水重(N)

G排=G总-G杯

比较F浮和 G排

1

2

3

7、实验结论:

阿基米德原理:

其表达式为

八、实验评估:

对自己的实验过程进行优劣反思,对自己的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找出操作不当之处及误差原因对实验进行改进以达到理想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