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征新型工业化建设中的信息化发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06786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覃征新型工业化建设中的信息化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覃征新型工业化建设中的信息化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覃征新型工业化建设中的信息化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覃征新型工业化建设中的信息化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覃征新型工业化建设中的信息化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覃征新型工业化建设中的信息化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覃征新型工业化建设中的信息化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覃征新型工业化建设中的信息化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覃征新型工业化建设中的信息化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覃征新型工业化建设中的信息化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覃征新型工业化建设中的信息化发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覃征新型工业化建设中的信息化发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覃征新型工业化建设中的信息化发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覃征新型工业化建设中的信息化发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覃征新型工业化建设中的信息化发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覃征新型工业化建设中的信息化发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覃征新型工业化建设中的信息化发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覃征新型工业化建设中的信息化发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覃征新型工业化建设中的信息化发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覃征新型工业化建设中的信息化发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覃征新型工业化建设中的信息化发展.docx

《覃征新型工业化建设中的信息化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覃征新型工业化建设中的信息化发展.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覃征新型工业化建设中的信息化发展.docx

覃征新型工业化建设中的信息化发展

新型工业化建设中的信息化发展

清华大学覃征

目录(第二页)

一、现代产业的特征(第三页)

1.1.现代产业的定义(第四页)

现代产业体系,是指现代元素比较显著的产业构成,主要指第一、第二与第三产业的构成。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现代产业构成差异比较大,所以现代产业体系涵义不同。

在经济发达国家,现代产业体系主要指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充分的产业构成,一般情况下现代服务业要占其GDP的70%左右。

而在发展中国家,现代产业体系主要指工业化进程比较健康的产业构成,一般指工业增加值占GDP50%左右、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稳定上升的产业构成

近几年,我国开始比较普遍使用该表述方法,但是结合中国国情的科学定义并不明确,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研究仍然处于讨论之中,研究类文献还比较少。

而是在有关领导讲话中使用相对比较频繁,但是讲话中多只是提到要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并没有论述清楚什么是其科学内涵。

全国60年产业结构变化(第5页)图示

产业结构基本实现由农业为主,向一、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转变。

建国初期,我国基本上是个农业国,农业在经济中占居主要地位。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结构在逐步改善中趋向合理和优化。

三大产业(第6页)图示

三次产业结构细分链化后的共享模式(第7页)

1.2.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特征(第8页)

创新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首要特征(第9页)

创新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第一推动力。

面对未来激烈的竞争环境和日趋严峻的资源约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必须把创新摆在第一位,通过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多维度的创新来化解产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摆脱我国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困境。

开放性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第10页)

只有开放才能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只有开放才能在竞争的环境下促进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要求更深、更广地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充分发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作用,逐步形成“引进来”和“走出去”平衡发展局面,在进一步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的同时,不断增强我国产业体系的核心竞争力,逐步实现由比较优势向核心竞争优势转变。

融合互动是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重要特征(第11页)

这种融合互动表现在多个方面。

••信息技术对包括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在内的几乎所有产业的嵌入和渗透,甚至是对我们的全部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嵌入和渗透;

••服务业对工业、农业的融合和渗透。

••各产业内部行业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使得行业的界线趋于模糊

••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当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具体主要表现为品牌价值提升。

集聚性是现代产业体系的空间特征(第12页)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产业集群化的趋势日趋明显,基于产业链的联系、运输成本的节约、公共设施成本的分摊、信息沟通的便捷和包括技术扩散效应和学习效应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正的外部性,产业的集群发展已经成为获得竞争优势基本途径之一

对于处于价值链各个环节的中小企业来说,集群已经成为它们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环境。

同时,从社会经济效率的角度来看,产业集群发展也是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整体趋势的。

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第13页)

现代产业体系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

高质量、高效益和低消耗、低污染是现代产业体系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1.3.现代产业体系研究热点(第14页)

现代产业体系,研究热点集中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不同国家什么是产业体系中的现代性?

第二,不同国家产业体系本身有什么特点,演化趋势是什么?

国外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经验(第15页)

1、发达国家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其实是寻求占领技术制高点,形成产业发展的技术优势,引领产业发展方向。

因为,不断技术创新,就能不断生产出高新技术的产品,满足人们不断变化、升级的消费需求,在满足需求中形成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国外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经验(第16页)

2、发达国家不断推进管理创新,其实是提高研发、生产、销售效率,形成效率优势。

重大技术创新是有周期性的,在技术成熟的行业核心技术已经稳定,生产工艺技术的成熟和管理效率的提升成为产业提升竞争力的重点。

例如日本的造船业、精工制造业,德国的汽车和装备制造业,在产业体制、企业组织、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管理优势。

国外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经验(第17页)

3、发达国家不断推进产业的高端化,其实是提升产业层次的过程,形成结构优势。

因为,从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看,一二三次产业是依次升高的,推进三次产业沿着一二三———二一三———二三一———三二一的轨迹升级,意味着不断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

所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高,在产业分工中就能处于统治和引领地位。

从现实中看,主要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70%以上,一个产业体系中高端产业比重高。

国外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经验(第18页)

4、发达国家不断推进国际化,其实是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发展自己,形成产业链优势。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一个区域的产业发展只有纳入国际产业的分工体系,才能形成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占领国内外两个市场的产业体系;才能推动产品向产业链条的高端上移,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国外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经验(第19页)

5、发达国家不断推进产业绿色化,其实是寻求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形成持久优势。

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经验已经表明:

产业的发展不能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如果以大量消耗资源为前提,其产业不可能有可持续性.

国外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经验(第20页)图示

中国的方向(第21页)

中国在应用层面,主要研究一个省区,或者一个市域范围内,现代产业体系的生长点是什么?

如何在未来形成新的战略支撑产业?

如何提升本地产业体系的核心竞争力?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中央针对我国目前产业发展中技术水平低、对资源过度依赖、高投入低产出、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以发达国家竞争力强、投入产出效率高、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为参照的。

分析比较发达国家的产业体系,尽管表现出多个方面的特征,但其本质是具有核心竞争力,具备由技术、管理、质量、人才等因素为支撑的持续竞争优势。

第一产业(第22页)

发展的战略重点是都市农业,包括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等。

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城郊、远郊、山区产业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产业生态环境,推进集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现代农业(第23页)

什么是现代农业?

简而言之,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第二产业(第24页)

提升发展传统优势工业。

重点是纺织、丝绸、服装、食品、饮料、造纸、包装印刷等都市型工业。

适度发展新型重化工业。

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特色精细化工业、新能源等高技术含量、高投入、高附加值和低污染、低消耗的重化工业。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重点发展信息产业、新型医药产业和新材料、环保产业。

第三产业(第25页)

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是大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金融业、商贸物流业、信息服务与软件业、中介服务业、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等八大门类现代服务业。

案例1:

县级(第26页)

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层次、规模和速度,决定着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尽快襄垣县在以往相当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速度还较快,需待进一步建立能够持续发展、符合时代特征、具有比较优势和鲜明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以产业优化升级,确保大项目建设的有序进行。

(第27页)

以产业优化升级为突破口,积极策划包装一些大项目,吸引国家投资项目在我县安家落户,吸引中央企业对我县企业的战略重组。

这就要求我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和实践与国家的相关政策结合起来,密切跟踪国家投资方向及国债投资方向,紧紧抓住技术创新,确保农业、水利、能源、交通、环保等领域中的项目投资。

(二)以产业优化升级实现对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的顺利承接(第28页)

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引导和“政策洼地”构建等措施,将域外经济体转移出来的一些产业吸引过来,为我县所承接,成为我县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增长极,进而以产业链和价值链重组等方式,形成区域内的产业聚集

(三)以产业优化升级,推动招商引资的突破发展(第29页)

今后不论是面向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招商引资,还是面向国际知名企业招商引资,都要有相应的产业基础与之对接、相应的基础设施条件进行承载、相应的三产服务进行配套。

我县要以积极的姿态、极大的力度去优化升级我县现有的产业,“真正做强”我县目前的支柱产业,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总部经济,提升现代商贸业档次和水平,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业,尤其要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同时积极推进城市建设与管理实现新跨越,真正构建起符合我市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以产业优化升级促进襄垣经济地带的整体升位(第30页)

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显示:

任何区域经济体的飞跃式发展都不可能某个城市一枝独秀,而是一个城市群落整体崛起,北美的五大湖区工业带就是由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等若干经济强市构成的,东南沿海的“京津塘”、“宁沪杭”也是如此。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案例2:

省级(山西省)(第31页)

从最终结果看,现代产业体系体现在三个层面上:

产业层面的结构优化,企业层面的竞争力强大,产品层面的优质和高附加值,这是现代产业体系建成的标志。

1、产业层面的结构优化包括:

一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二是三次产业内部产业向产业链条高端上移,大部分产品处在产业层次的中高端;三是主导产业不断转换,形成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基础产业层次分明、梯次发展的产业动力系统。

(第32页)

2、企业层面的竞争力强大包括:

一是形成一批国际化、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有进入世界500强的大型企业,同时在全国500强企业中占有较多的名额。

大企业发挥着引领行业发展、分配资源、组织专业化生产、行业技术创新和管理现代化的龙头作用,大型企业竞争力强代表着产业竞争力强。

二是形成一批有国际影响的产业集群、产业链条、产业技术联盟,发挥聚集发展、组织竞争、技术创新的作用。

(第33页)

3、产品层面的优质和高附加值包括(第34页)

一是形成一批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支撑的高新技术产品群,这也代表着我省的产业形象。

从目前来看,我省在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高效节能、新材料、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农林牧渔、环境保护等高新技术领域,已经具有一定的成果,要加快提升这些产业的创新能力,壮大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链条,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产品群的规模与水平。

二是形成一批以优质产品、高附加值产品为特征、以著名品牌(商标)为标志的产品群,既包括集中打造虽然技术水平不高,但通过管理创新形成高附加值、有高忠诚度消费群的名牌产品,也包括具有产业传统、山西特色的优质产品,这也是我省产品竞争力和产业形象的重要代表。

三是适应消费市场的变化,形成产品更新换代机制。

符合河北实际的现代产业体系示意图(第35页)

案例三:

省级(广东)(第36页)

2009年,广东省科技厅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和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以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任务,落实扶持产业和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科技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

一、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先导力量。

(第37页)

2009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29家,累计约3000家,总数居全国第二。

新增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1家,累计达26家;新增国家级创新型企业7家,累计达13家。

组织实施“百强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项目资助经费超过1.8亿元,共认定了135家百强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示范企业,预计全年总产值增长超过800亿,申请专利2000件,新增就业岗位2万个。

军民结合加快推进高技术成果产业化。

二、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科技产业,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注入新活力。

新能源、绿色照明、生物医药、海洋、环保、科技服务等战略性新兴战略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组织实施“千里十万”大功率LED路灯产业化示范推广工程,重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并实现产业化。

(第38页)

三、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夯实基础。

加大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力度。

继续推进制造业信息化进程,我省国家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通过科技部组织的验收,专家组评价分数列中南五省第一位。

在全省产业转移园建立了一批技术支持中心。

组织实施专业镇产业联盟、创新支撑等行动,中药现代化科技行动成效显著,“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广东)基地”通过了科技部验收并获授牌,突破了岭南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阳春砂仁、广藿香、化橘红等20余种药材种植面积达30万亩以上,第四代复方青蒿素抗疟新药“粤特快”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华陀再造丸”成功进入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20余个国家的医药市场。

(第39页)

四、全面推进省部和省院产学研合作,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广泛集聚创新资源。

今年与教育部、科技部联合组织推动200多所全国高校(其中国家重点建设高校90多所)参与省部产学研合作,入粤参与研发和成果转化的省外高校专家教授3000多名,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6000多项。

(第40页)

五、创造性落实自主创新政策,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建立全国第一个省政府落实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政策联席会议制度,在全国第一个以省政府名义召开全省落实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政策新闻发布会,成功开展珠三角地区自主创新政策巡回宣讲活动。

(第41页)

六、开展重大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技术储备。

我省重大基础研究和原创性能力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涌现出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

今年我省共获得国家973计划(含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项目11项,等于我省前11年所获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项目的总和,约占全国的1/10;在全国排名从以前的10名之后,跃升至全国第3名。

全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支持4亿多元,数量和规模位居全国第4;获国家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经费5300多万元,再创历史新高,位居全国第一(第42页)

广州市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规划纲要(第43页)

到2012年,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5%,其中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比重达到78%(市口径);到2015年,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7%,其中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比重超过80%(市口径)。

构筑产业发展“一带六区”空间战略新格局,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资源互补、产业关联、梯度发展的多层次产业圈中心和带动泛珠江三角洲区域产业发展的龙头。

案例4:

特区(珠海)(第44页)

要坚持“高端起步、双轮驱动、合理布局、集聚发展”的方针,打造新兴的重化工业基地、富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面向粤港澳的现代服务业基地、综合发展的生态农业基地,努力开创珠海现代产业建设新局面,争当广东现代产业发展的排头兵。

一、构建“三大格局”的战略意图。

构建“三大格局”,旨在遵循交通先行、产业跟进、城市发展的城市发展基本规律,抢抓珠三角新一轮交通、产业、城市统筹协调发展的历史机遇,推进珠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三大格局”中产业是核心,交通是保障,城市是依托。

(第45页)

二是认真实施“东部大转移、西部大开发”产业发展战略。

打造“香洲服务”品牌,实现从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战略性转变;西部地区以“双港”为引擎、大项目为龙头,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做大做强临港产业和临空产业,打造“西部制造”品牌。

推动二、三产业均衡协调发展。

(第46页)

三是全力整合工业园区,为现代产业发展创造基本条件。

整合园区资源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之举。

(第47页)

四是切实抓好项目落地,确保经济平稳发展。

积极跟进已签约项目的落户,特别是对事关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大局的重大建设项目实行项目专人负责制,精心谋划引进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龙头项目。

积极抓好现有企业增资扩产,积极做好企业帮促工作,缩短项目建设周期,提高产出率。

(第48页)

五是理顺体制,配好班子,建好队伍,为现代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建设一支懂产业、有干劲、有责任心、善于招商引资的队伍。

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切实加强组织和协调,。

建立反映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水平的统计指标、监测体系和考评制度。

(第49页)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珠海要建设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

港珠澳大桥开通后,强化香港在珠三角的龙头和枢纽的地位,拉动珠江西岸的发展。

(第50页)

案例:

海尔集团(第51页)

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

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8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

2011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1509亿元,品牌价值962.8亿元。

海尔集团发展战略创新的四个阶段(第52页)

••名牌战略阶段(1984年—1991年)

特征:

只干冰箱一个产品,探索并积累了企业管理的经验

••多元化战略阶段(1992年—1998年)

特征:

从一个产品向多个产品发展,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规模做大,把企业做强。

••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年—2005年)

特征:

产品批量销往全球主要经济区域市场,有自己的海外经销商网络与售后服务网络

••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2006年—)

特征:

在每一个国家的市场创造本土化的海尔品牌。

从单一文化转变到多元文化,实现持续发展。

海尔产业(第53页)

2011年,海尔品牌价值连续11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

新产业孵化(第54页)

海尔依托中央研究院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建立具备科技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产业孵化基地。

现已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三位一体”的良好格局在前沿基础性研究方面不断取得创新成果;在高新技术研究方面不断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不断形成新的技术产业。

海尔全球研发网络(第55页)图示

案例:

阿里巴巴(第56页)

 阿里巴巴集团致力为全球所有人创造便捷的网上交易渠道。

提供多元化的互联网业务,包括B2B国际贸易、网上零售和支付平台,及以数据为中心的云计算服务。

阿里巴巴集团由中国互联网先锋马云于1999年创立,他希望将互联网发展成为普及使用、安全可靠的工具,以让大众受惠。

阿里巴巴集团由私人持股,现服务来自超过240个国家和地区的互联网用户,在大中华地区、日本、韩国、英国及美国超过60个城市有员工17,000人。

阿里巴巴企业结构(第57页)

作为全球电子商务领域领军者之一的阿里巴巴集团,是一家主要在中国境内经营的外资企业,由中国公民马云1999年6月在开曼群岛创办,主要股东是雅虎(39%)、软银(29.3%)、集团管理层及其他雇员(31.7%),主要经营B2B、C2C、B2C、电子支付、搜索、商务软件、网络广告和移动电子商务业务。

阿里巴巴发展历程(第58页)

2012年2月,阿里巴巴宣布,向旗下子公司上市公司提出私有化要约,回购价格为13.5港元。

2012年5月21日阿里巴巴与雅虎就股权回购一事签署最终协议,阿里巴巴用71亿美元回购20%股权。

2012年7月23日,阿里巴巴宣布调整淘宝、一淘、天猫、聚划算、阿里国际业务、阿里小企业业务和阿里云为七大事业群,组成集团CBBS大市场。

二、现代产业管理中应重点关注的领域(第59页)

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第60页)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根据国务院部署,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开展了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以及物流业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编制工作,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措施。

信息服务业支撑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第61页)

••信息服务业是我国最具活力和带动效应的现代服务业,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国务院日前出台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是提升我国信息服务业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推进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信息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重大机遇。

••我国信息服务业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西方发达国家的信息服务业产值占GNP(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其中美国已经达到6%,而我国信息服务业占GNP的比重还很低。

我国信息服务业规模目前只占据全球信息服务业份额的2%

••信息服务业还是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信息产业、高技术服务业、创新型服务业中增长最快和最稳定的产业。

生命科学类(第62页)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用于有效地控制生命活动,能动地改造生物界,造福人类生命科学与人类生存、人民健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当今在全球范围内最受关注的基础自然科学。

目前,生命科学产业在国内外都有较快的发展,受到广泛的关注。

我国生命科学产业主要包括生物医药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的制造两个大方面的产业。

今后5~10年,我们将实现如下目标:

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物技术创新体系;造就一支高水平、结构合理的科学技术队伍;培育和扶持一批新兴产业,使生物技术产品的年销售额达到3000亿元以上;使我国生物技术总体研究和开发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若干重要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智能药物(第63页)

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被国际医学界称为“智能药丸”的消化道内窥镜系统。

一位专家介绍说,“药丸”内部装有微缩数码摄像机、无线传输系统和智能控制器等复杂的电子元件。

“药丸”进入患者腹中后,能按照医生的指挥在体内“巡航”,并随时和电脑系统保持联系,实时反馈消化道的图像和病变。

新型能源类(第64页)

中国作为最大的碳排放国,实现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的平衡将是未来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按照国家规划,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的比重将提高到15%。

为此,“十二五”期间首要任务就是要培育和发展新兴能源产业,其中包括核电、水电、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

换句话说,后金融危机时代,新能源发展将备受关注。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与培育新兴战略产业步伐加速,节能减排与新兴能源产业的战略地位将愈加突出。

近年我国新能源发展进步显著(第65页)

••我国在新能源发展的多个领域世界排名第一

••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促使能源结构不断优化

••新能源投资超常规快速增长

••装备自主化成绩显著

对我国发展新能源的建议(第66页)

1、要积极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构建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体系

2、制定好新能源的发展规划

3、亟需建立新能源的资金保障体系

4、完善新能源价格政策

新能源产业尚存四大挑战(第67页)

一、新能源短期内难以取代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二、核心技术亟待突破

三、产业链结构仍然畸形

四、国际新能源合作面临压力

新能源产业(第68页)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比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

案例1:

武汉光谷新能源产业特色凸显(第69页)

光谷园区内使用的节能型风光互补路灯

案例2:

奥巴马新能源政策战略(第70页)

如同1993年克林顿和戈尔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彻底改变了此后15年世界发展的面貌一样,奥巴马和拜登在2008年所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