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绿色环保意识与习惯的培养目标及策略.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06880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绿色环保意识与习惯的培养目标及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小学生绿色环保意识与习惯的培养目标及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小学生绿色环保意识与习惯的培养目标及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小学生绿色环保意识与习惯的培养目标及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小学生绿色环保意识与习惯的培养目标及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小学生绿色环保意识与习惯的培养目标及策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小学生绿色环保意识与习惯的培养目标及策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小学生绿色环保意识与习惯的培养目标及策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小学生绿色环保意识与习惯的培养目标及策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小学生绿色环保意识与习惯的培养目标及策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小学生绿色环保意识与习惯的培养目标及策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小学生绿色环保意识与习惯的培养目标及策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小学生绿色环保意识与习惯的培养目标及策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小学生绿色环保意识与习惯的培养目标及策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小学生绿色环保意识与习惯的培养目标及策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小学生绿色环保意识与习惯的培养目标及策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小学生绿色环保意识与习惯的培养目标及策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小学生绿色环保意识与习惯的培养目标及策略.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小学生绿色环保意识与习惯的培养目标及策略.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绿色环保意识与习惯的培养目标及策略.docx

《小学生绿色环保意识与习惯的培养目标及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绿色环保意识与习惯的培养目标及策略.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生绿色环保意识与习惯的培养目标及策略.docx

小学生绿色环保意识与习惯的培养目标及策略

《小学生绿色环保意识与习惯的培养目标及策略》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开题论证书

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计划与总结

课题研究过程

理论学习

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计划与总结

课题研究过程

课题开题论证书

理论学习

心理学培训

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开题论证书

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计划与总结

课题研究过程

理论学习

留守儿童英语学困生情况记录

留守儿童英语学困生访谈

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计划与总结

中期评估表

中期评估报告

研究过程

研究成果

计划

总结

研究课

沙龙材料

调查问卷

理论学习材料

教师论文

获奖证书

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课题实施计划和总结

课题研究报告

研究论文

研究课

研讨记录

活动通知

计划

总结

课题申报评审书

计划总结

研究记录

研究成果

课题申报评审书

小学生绿色环保意识与习惯的培养目标及策略

中期评估

协议方案

计划总结

理论学习

过程研究

教学设计

研究成果

计划

总结

活动情况登记

主题研究

综合实践

学生图片

专题研究

教育与测试

经验总结

学校获奖证书

教师获奖证书

学生获奖证书

课题申报及批复

实施方案

理论学习

研究计划与总结

过程研究

研究成果

计划

总结

活动登计表

专题研究

班主任工作手记

调查与分析

学科渗透

生态校本课程

研究报告

教师素质发展

学生素质发展

课题申报书

课题方案

理论学习

研究计划与总结

过程研究

研究成果

中期评估表

中期研究报告

活动登记表

计划

总结

学生作品

教师成果

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研究方案

中期评估表

课题实施计划和总结

理论学习

过程研究

研究课

研究成果

计划

总结

活动情况登记

相关测试

相关图片

师生获奖

学生作品

栏目树形导航

首页|走进南山|德育天地|队旗飘飘|普法教育|生命之歌|科普之窗|

|图书馆|教育资源|课题研究|直击课改|校园快讯|工作通知|竹韵视频|

v|

课题研究首页

|

注重语文实践让学生在体验中得到发展

|

农村小学数学差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

|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

|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

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

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校园网,构建书香校园新亮

|

环保课题

|

农村小学生态道德教育策略之研究

|

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的实践与研究

|

|

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生活化研究

|

v您现在的位置:

横涧小学>>课题研究>>环保课题>>协议方案>>文章正文

《小学生绿色环保意识与习惯的培养目标及策略》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绿色环保意识与习惯的培养目标及策略》课题研究方案

作者:

邬泽富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点击数:

1744更新时间:

2007-11-20

《小学生绿色环保意识与习惯的培养目标及策略》

课题研究方案

溧阳市横涧中心小学课题组执笔:

邬泽富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课题提出的背景

(1)“经济发展了,人们才会想到环境问题”。

这是人类生存经验的积淀,这种现象一直在世界各地存在。

但近几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学校环境教育也在蓬勃发展,特别是创建各级各类的“绿色学校”。

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环境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环境教育的实际效果仍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如学生的环境意识水平层次不高,环境道德观念比较落后,言行不一致,学生的“2>5”(学校5天的教育成果经过双休日后,大部分学生返回原样)等等现象。

学校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却得不到预期的效果,这已足够引起我们深思。

(2)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每年27亿万吨的工业污水只有不到30%经过处理,而又只有不到50%的“处理过”的工业污水能达到国家标准,在绝大多数的工业城镇中,灰尘和悬浮颗粒含量超标几倍,每年有5亿多的肥沃土地被侵蚀、流失,现存的淡水资源十分缺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因此我们应十分重视环境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3)我市经济建设的发展,极大的提高了人民生活的水平,对环境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

同时,为了配合我市创建“园林城市”,我镇创建新兴旅游小集镇活动,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培养一代又一代讲环保的小公民,迫切要求在学生中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我校大力开展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担当起这一光荣任务。

(4)新课程改革提出“珍爱环境”,要求小学生通过和自然的接触,领悟自然的神奇与博大,懂得欣赏自然美,对自然充满热爱之情;通过观察、考察身边的环境,领悟到自己的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加深珍惜自然的情感;通过保护环境的活动,懂得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各种影响,熟悉环境保护的常识,掌握基本的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环保中的一些问题,自觉地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周围、社区、国家乃至世界的环境问题,并养成随时随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

本课题的研究就担负着这一重任。

2、所要解决的问题

(1)改变现行教育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创新学校环境教育的新模式,杜绝出现只重视学生智育的培养而忽视学生生命价值、生存能力的培养的现象。

(2)改变学生的一些不良的卫生行为习惯,将通过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开放性的自主活动、自我管理的实践体验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环保意识与习惯,养成科学的发展观,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3)改变老师的落后思想,引导教师树立课程意识,绿色教育意识、环境熏陶意识。

3、课题的界定

我校地处天目湖320平方公里三期旅游规划区,有风景独特的万亩竹海、茶园、栗园等自然农业生态林,经济发展相对薄弱,石矿资源相对丰富,经济的发展给环境的保护带来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另外,我校已为溧阳市绿色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具有起点早、持续时间长、连贯性好等优势。

基于此,学校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作为学校不断开辟育人途径的载体,作为新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载体。

基于以上情况,本课题组选择了本课题的研究。

(1)学校环境教育目标及策略的实践研究,是以学生为主体,以环境保护思想为指导,以培养环保实践活动为重点,在老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我是21世纪的主人,我要保护环境”意识的研究。

通过研究使学生增强环保意识、绿色意识、参与意识、忧患意识、保护意识、生活意识,形成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本课题的实施主要是采用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和环境教育系列活动及日常的学科整合渗透环境教育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开展“环保知识收集”、“环保知识宣传”、“生态道德教育”等一系列活动,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珍惜我们的生存环境。

4、课题的研究意义

第一,适应当前形势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需要。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保护与改善环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渐渐成为当代全球最为重要的发展策略。

当前,世界各国环保专家和学者已逐渐形成一个共识,即环境问题主要源于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

自1996年颁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以来,我国已经把环境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正如《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指出“学校的环境教育过于注重环境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相应的价值观与技能的培养,在培养未来公民正确的环境偷观和社会责任感,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尤显薄弱。

为此,正在进行中的中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部决定将环境教育正式纳入中小学课程。

这一举措将为环境教育在中小学的开展提供组织和机制上的保证,有助于培养中小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和发展观,促使他们从关心身边的环境问题入手,积极采取行动,共同创造可持续的未来”。

由此,我国中小学纷纷探索环境教育的途径和策略,至今,环境教育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第二,我校地理位置独特,位于宜兴市九龙湖上游,天目湖320平方公里三期旅游规划区和南山竹海旅游开发区,大力开展环境教育,对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探索基础教育和地方资源的整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努力把我校办成“科普教育特色学校”,需要环境教育。

特色不仅是学校长青的生命,更是“因材施教”教育思想对当代社会人才的现实要求。

本课题的研究是在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开展的,其研究有利于发挥本校的传统优势,从而发展本校的办学特色。

第四,解决我校一些学生对新课程教材学习困难的问题,也为本地区提供教改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我市于2003年秋季开始进行新课程改革实验,目前正在全面深入铺开。

本课题在实践与研究中所涉及的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召开开发、师资如何保证、课题如何选择等问题,可为其他学校开展新课程教学提供一些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

具有实用性强、趣味性高的特点,辅之以新颖的教学手段,同学们通过环境教育,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及时打下坚实的学业基础。

第五、学校为了丰富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容和办学的需要。

大力开展环境教育和开发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其意义不仅在于改变自上而下的长周期课程开发模式,使课程迅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以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为本位、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决策机制,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

只有大力开发环境教育校本课程,不断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把学校办成学生幸福生活的乐园、家长放心的学园、地方经济发展的田园,学校才能焕发持久的生命力。

二、课题的研究基础

1、江苏省吴江市高级中学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办学人性化、管理柔性化,教育开放化”为学校追求的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为纲要》,以创绿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和水平。

学校先后被谰为吴江市、苏州市绿色学校,并通过了省绿色学校的考核。

学校的环保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学生能够就本地区环境资源的开发、保护等选择一定的课题进行研究,并形成有一定价值的报告;影响、服务于社会,学生环保意识的增强也影响学校周围的社区,教育了广大的群众,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的办学水平不断地提高,学校被命名为江苏重点中学、省德育先进学校、省信息技术先进学校、苏州市文明单位等。

2、溧阳竹箦中心小学的环境教育,最初是以成立环保兴趣小组为主,开展活动,请市环保局专家来讲座,参加绿化植树,出黑板报,校广播站播出环保知识,写小论文等活动。

进一步开设了第二课堂环保教育课,系统全面讲授环境知识,并参加一些社会上组织的环保实践活动,组织学科竞赛及漫画、黑板报、手抄报比赛,参加市全国性论文比赛,并获奖。

由于开展环保活动声色并茂,学校被评为省绿色学校,为我市各中小学今后普遍开展环保教育提供启示和各界经验。

3、《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指出:

199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希腊的塞萨洛尼召开了“环境与社会国际会议——教育和公众意识为可持续未来服务”,会议发表了《塞萨洛尼宣言》,指出环境教育是“为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至此,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成为国际社会和各国发展教育的战略选择,是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教育新模式。

目前,在世界发达国家里,环境教育正在与本国的教育改革相结合,使环境教育内化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期望使整个教育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以推动整个国家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进入21世纪,一些国家如英国、新西兰等开始以可持续发展教育取代环境教育,并竭力拓展环境教育的社会维度,以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引导社会发展的新方向

为了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和态度,我国于1994年颁布了第一个国家级“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议程》。

明确指出“作为国际社会中的一员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深知自己在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责任。

因此,中国政府将继续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高度重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以积极、认真、负责的态度参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追求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国际努力。

”明确要求“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在中小学普及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培养学生对环境的情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从而改变对环境的不可持续行为和生活方式。

”1996年,我国正式提出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内容

1、积极探索新时期学校环境教育的新模式,更新育人的观念,改变传统的说教式,提倡启发式、诱导式,开展以学生自主实践为这一切形式的活动,形成符合小学生实际的环境教育目标及策略。

2、研究新时期农村山区和旅游开发区学生的环保意识、行为习惯。

3、让学生了解掌握一些环保知识。

如空气污染的检测、水污染的程度、世界各国的环保现状,让学生博览群书,真正做个“环保小博士”。

4、研究山区资源的开发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发现家乡环境的现状,从而激发起他们发自内心的呼唤——“要保护环境”。

5、建立学校环保小论坛,宣传环保知识。

6、大力开展环保志愿者活动。

利用相关节日开展各类宣传活动。

如利用世界清洁日,组织队员与教师到集镇和南山竹海清理垃圾和沿途“牛皮癣”,以此扩大对外的环保宣传,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世界勤俭日和世界动物日,通过讲座、竞赛、图片宣传等形式加强学生环保法制意识,开展“拒绝信用野生保护动物”活动,使“绿色”观念自外表到内心影响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在校内外筑起一首“绿色长城”。

(二)预期目标

1、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更新广大教师特别是科普及德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探索新时期学校环境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开发适应“横涧小学”环境教育的校本课程,使其更加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环保意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自觉保护自然资源,从小养成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3、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努力创建常州市绿色学校,力求学校环境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

4、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形成符合农村小学实际的环境教育实施目标,假设如下:

总目标:

关心知识态度能力参与

关心,即要深化个人对社会总体环境问题的关心,并对其具有一定的感受性;知识即个人对社会总体环境及其存在的问题有基本的理解;态度即要明确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具有保护和改变环境的坚强意志;能力即要掌握解决环境问题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参与即能为解决个人和社会的环境问题而采取适当的行动,深化对环境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分目标:

一年级:

1、认识校园的花木及周边的小动物(3种以上)

2、不乱扔垃圾,在老师的帮助下整理教室卫生

二年级:

1、观察一些花木的生活习性

2、了解水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三年级:

1、大自然去观光游览,做到爱护花木,并能注意饮食的健康

2、主动参与学校的“变腰行动”(即见地上有纸等垃圾能主动捡起)

四年级:

1、掌握初步的环保知识、了解河流与湖泊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爱护劳动成果,积极参与学校的垃圾回收

五年级:

1、掌握基本的环保知识,能体验生活中的美,主动深化、美化校园,学会垃圾分类

2、了解生物知识、生态平衡、环境的保护,积极参与环保宣传活动

六年级:

1、有较强的环境生活意识,初步辨别那些是环保,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

2、了解地球与人类密切关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5、夯实学校的办学特色。

环境教育需要学校明确自己的办学思想,康健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同心协力地实现即定的目标,夯实学校现已形成的科普教育特色。

通过环境教育特别是环境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将进一步明确了育人目标,真正把学校办成学生幸福生活的乐园、孜孜不倦求知、学风浓厚的学园和环境优美、令人向往的花园,经济发展的田园。

6、实现学生全面而主动地发展。

环境教育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积极吸引学生参与,确立了学生真正拥有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学生在受教育中的自主性与学习自由。

而环境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更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兴趣和需求,使他们得到切实发展为目的的。

四、实施原则1、主体性原则。

实践研究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创造能力。

2、实践性原则。

通过考察、参观、访问、收集资料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自主实践的活动中了解、学习有关环保知识,并在不断体验中增强环保意识,养成自学保护环境资源的好品质。

3、开放性原则。

在实践研究活动中,最大程度地依托社会力量,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做到校内校外相结合,定时与灵活机动相结合。

4、发展性原则。

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在自我管理,自我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进一步认识学习环保知识的重要,从而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的环保意识、行为习惯。

五、研究对象及基本方法

(一)研究对象

横涧中心小学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社会实践性较强,因此可通过活动,在活动中总结。

2、可采用调查研究法,了解每个学生现状。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1、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2004年9月—2004年12月)宣传学习、组织筹备阶段

(1)成立横涧小学学校环境教育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及课题实验组。

(2)评估学校的办学条件及教育资源,分析师资、生源、家长、社区及社会诸因素,明确办学目标及办学思想。

(3)确定全体教师环境教育渗透学科教学的理念,制定研究方案。

(4)明确人员分工,制定环境教育相关管理制度。

(5)呈报市教育教科研部门审阅、批复。

第二阶段(2005年1月—2006年1月)实验阶段

(1)制定了学校环境教育的总体目标;

(2)制定了学校环境教育的基本策略;

(3)形成学校环境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学校环境教育课程、内容、课时计划、评价形式等;

(4)开展常州市级绿色学校创建工作;

(5)组织阶段性的研究、探讨、汇报等活动,反馈环境教育实施情况,交流实施经验,解决存在的矛盾及问题,及时改进实验工作;

(6)进行实施过程的分析和评价,提炼实验阶段性成果。

(7)举行中期评估及成果展示活动。

第三阶段(2006年1月—2006年8月)巩固提高阶段

(1)进一步完善各项评估机制,请有关部门专家再次进行指导评价。

(2)研究制定学校系统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3)全体教师集体研究学习学校环境教育方案;

(4)结合新课程改革实际,将有关学校环境教育方案制成课件;

(5)环境教育课题研究的具体承担老师利用多媒体向全校教师进行解读式的汇报,全校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6)向家长、学生进行宣讲及调查,并整理学生,家长的反馈意见;

(7)参加省、市环境教育实验研讨会,汇报阶段性工作及存在的问题;

(8)向社会、家长汇报阶段性环境教育课题研究进行的情况。

(9)建立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案,以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激励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发展。

(1)对课题进行总结、评价,形成完备的理论框架,完成实验任务,结题。

2、课题研究的人员及其分工

(1)环境教育课题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

邬泽富,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担任环境教育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环境教育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进行全面实施研究;

组员:

杨俊仙,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团支部书记,小学一级老师,具体负责环境教育及其相关活动的实施与管理;

王伟民:

教导处副主任,小学高级教师,协助资料搜集、负责课题成果拟定及联系工作。

(2)课题实验组主要成员

王伟民:

小学高级教师,教务处副主任,具体负责环境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

王华平:

小学高级教师,教导处副主任,主管环境教育活动组织的具体管理工作;

芮永康:

小学高级教师,教务处副主任,具体负责一年级至六年级环境教育工作;

杨俊仙:

小学一级教师,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具体负责大队部环境教育活动工作和环境教育协调工作;

施南君:

小学高级教师,年级组长,具体负责本年级环境教育督促工作;

陈辉:

小学一级教师,年级组长,具体负责本年级环境教育督促工作;

史金坤:

小学高级教师,年级组长,具体负责本年级环境教育督促工作;

黄春娥:

小学高级教师,年级组长,具体负责本年级环境教育督促工作;

杨志华:

小学高级教师,年级组长,具体负责本年级环境教育督促工作;

戴红琴:

具体负责本学科环境教育渗透研究工作;

杨志刚:

具体负责本学科环境教育渗透研究工作;

卞海兰:

具体负责本学科环境教育渗透研究工作;

汤志芬:

小学一级教师,负责环境教育的网络推广和信息处理工作;

潘时军:

小学一级教师,自然科学教研组组长,负责环境教育和科学活动课的整合研究。

七、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已全面铺开

全市全面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以来,学校全体教师积极投身改革浪潮,找准位置、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自己,并举行了一系列“学习新课标运用新理念”活动。

同时,学校还举行专家讲座、名师授课以及举行教师教育基本功大赛,在活动中,教师都关注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关注“学习情感和情绪体验”,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也改善了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

通过上述的活动,教师的角色逐渐在转变,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策略,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

2、教科研工作取得较大的突破

学校加强了教科研工作的动态管理,建立健全了《横涧小学课题管理办法》等系列教科研管理制度。

迄今为止,我校现立项课题共6项,多次召开课题组负责人分析会议,对各课题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予以指点、解决。

对结题工作进行指导,2002年、2003年课题结题率达100%,其中2项市级课题获奖。

广大教师已经深刻体会到教科研促质量,在教科研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实践意义。

3、环境教育成绩显著

为切实保障环境教育的顺利开展,学校建立绿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和环境教育教研组。

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协调组织有关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

环境教育教研组组长由自然教研组组长兼任,具体负责环境教育的开展。

学校制订校园绿化、美化建设与规划;编辑环境教育校本课程教材;实行节电、节水措施,把节电、节水情况与班级的平时考核与学生的星级评定结合起来;采取垃圾减量及分类存放回收利用措施。

学校志愿者服务队还多次开展卫生清理和保护环境的志愿者活动,并以南山竹海为志愿者活动社区活动。

一年来,学校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强化学校绿化、卫生等环境管理,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卓有成效,学校被评为溧阳市绿色学校,卫生模范学校,科普教育特色学校,本学期正在争创常州市级绿色学校。

4、自然小课题研究的深入也为环境教育更好开展奠定基础

一年来,我校承办了溧阳市综合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