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4变压器和电能输送高考物理专项冲击波讲练测系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07779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4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24变压器和电能输送高考物理专项冲击波讲练测系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专题24变压器和电能输送高考物理专项冲击波讲练测系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专题24变压器和电能输送高考物理专项冲击波讲练测系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专题24变压器和电能输送高考物理专项冲击波讲练测系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专题24变压器和电能输送高考物理专项冲击波讲练测系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专题24变压器和电能输送高考物理专项冲击波讲练测系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专题24变压器和电能输送高考物理专项冲击波讲练测系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专题24变压器和电能输送高考物理专项冲击波讲练测系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专题24变压器和电能输送高考物理专项冲击波讲练测系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专题24变压器和电能输送高考物理专项冲击波讲练测系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专题24变压器和电能输送高考物理专项冲击波讲练测系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专题24变压器和电能输送高考物理专项冲击波讲练测系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专题24变压器和电能输送高考物理专项冲击波讲练测系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专题24变压器和电能输送高考物理专项冲击波讲练测系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专题24变压器和电能输送高考物理专项冲击波讲练测系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专题24变压器和电能输送高考物理专项冲击波讲练测系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专题24变压器和电能输送高考物理专项冲击波讲练测系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专题24变压器和电能输送高考物理专项冲击波讲练测系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专题24变压器和电能输送高考物理专项冲击波讲练测系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专题24变压器和电能输送高考物理专项冲击波讲练测系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24变压器和电能输送高考物理专项冲击波讲练测系列.docx

《专题24变压器和电能输送高考物理专项冲击波讲练测系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24变压器和电能输送高考物理专项冲击波讲练测系列.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24变压器和电能输送高考物理专项冲击波讲练测系列.docx

专题24变压器和电能输送高考物理专项冲击波讲练测系列

高考物理专项冲击波讲练测系列专题24变压器和电能输送

【重点知识解读】

1.变压器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

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等于匝数之比,即

=

;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

对于变压器,输入电压决定输出电压,输出功率决定输入功率。

【高考命题动态】

交变电流与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也是高考必考内容。

高考对变压器和电能输送的考查涉及变压器、动态电路、电能输送等,难度中等。

【最新模拟题专项训练】。

1.(2013安徽黄山七校联考)如图所示的交流电路中,理想变压器输入电压为U1,输入功率为P1,输出功率为P2,各交流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头向下移动时()

A.灯L变亮

B.各个电表读数均变大

C.因为U1不变,所以P1不变

D.P1变大,且始终有P1=P2

答案:

D

解析:

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头向下移动时,电流表读数增大,变压器输出电流增大,电阻R两端电压增大,电压表读数减小,电灯L变暗,选项AB错误;根据变压器功率关系,P1变大,且始终有P1=P2,选项C错误D正确。

3.(2013辽宁沈阳二中测试)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R1=20Ω,R2=30Ω,C为电容器。

已知通过R1的正弦交流电如图乙所示,则()

A.交流电的频率为0.02Hz

B.原线圈输入电压的最大值为200

V

C.电阻R2的电功率约为6.67W

D.通过R3的电流始终为零

单向导电性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由图2可知,原线圈电压最大值为311V,有效值为220V,选项A错误;由变压公式可知,副线圈输出电压为22V,根据二极管单向导电性和有效值的定义可得,电压表示数为U=11

V,选项B错误;变压器输出功率为P=U2/R=24.2W,变压器输入电流即电流表示数为0.11A,选项C正确;当二极管反向电压时,电压最大,二极管两端的最大电压为副线圈输出电压最大值22

V,选项D正确。

【技巧点拨】由交变电流图象可以直接得出交变电流的最大值和周期,利用相关知识可以得出有效值和频率。

交变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是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由此可以得出变压器输入电流。

5.(2013山东青岛二中测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扩大,节能变得越来越重要。

某发电厂采用升压变压器向某一特定用户供电,用户通过降压变压器用电,若发电厂输出电压为U1,输电导线总电阻为R,在某一时段用户需求的电功率为P0,用户的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为U2。

在满足用户正常用电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为

B.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为

C.若要减少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可以采用更高的电压输电

D.采用更高的电压输电会降低输电的效率

6.(2013安徽师大摸底)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1∶5,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连接,输入电压u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副线圈仅接入一个10Ω的电阻,则(  )

A.流过电阻的最大电流是20A

B.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是141V

C.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2.2×103W

D.在交变电流变化的一个周期内,电阻产生的焦耳热是20J

7.(2012年2月河北省五校联盟模拟)“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常州常发集团向灾区人民捐赠一批柴油发电机。

该发电机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表所示,现在用一台该型号的柴油发电机给灾民临时安置区供电,如图所示.发电机到安置区的距离是400m,,输电线路中的火线和零线均为GBCZ60型单股铜导线,该型号导线单位长度的电阻为2.5×10-4Ω。

安置区家用电器的总功率为44kW,当这些额定电压为220V的家用电器都正常工作时:

型号

AED6500S

最大输出功率

60kW

输出电压范围

220~300V

A.输电线路中的电流为20A

B.发电机的实际输出电压为300V

C.在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功率为8kW

D.如果该柴油发电机发的电是正弦式交变电流,则其输出电压最大值是300V

.答案:

C

解析:

当这些额定电压为220V的家用电器都正常工作时,输电线路中的电流为I=P/U=200A,选项A错误;发电机的实际输出电压为U+Ir×2×400=220V+200×2.5×10-4×2×400V=260V,选项B错误;在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功率为P损=I2r×2×400=2002×2.5×10-4×2×400W=8000W=8kW,选项C正确;如果该柴油发电机发的电是正弦式交变电流,则其输出电压最大值是260×1.4V=364V,选项D错误。

8.(2012年2月武汉调研)如图所示,某变电站用10kV的高压向10km外的小区供电,输送的电功率为200kW。

现要求在输电线路上损耗的功率不超过输

8.答案:

CD解析:

由P=UI解得输电电流I=P/U=20A。

输电线路上损耗的功率不超过P损=200kW×2%=4kW,由P损=I2R解得R=10Ω.由于输电线长度需要20km,所以可以选择千米电阻0.5Ω/km以下的型号DYD100/C或型号DYD150/C,符合要求的是选项CD。

9.(2013唐山摸底)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一交流电源,副线圈回路中有一定值电阻R和两个小灯泡L1、L2,最初电键S是断开的,现闭合电键S,则

A.副线圈两端电压变大

B.灯泡L1变亮

C.电流表A1示数变大

D.电阻R中的电流变小

答案:

C解析:

闭合电键S,副线圈两端电压不变,选项A错误;副线圈输出电流增大,电阻R中的电流变大,灯泡L1两端电压降低,灯泡L1变暗,选项BD错误;电流表A1示数变大,选项C正确。

10.(2013温州八校联考)图10中的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

与副线圈匝数

之比为10:

1,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如图11所示的正弦式交流电,电阻

和电容器

连接成如图10所示的电路,其中,电容器的击穿电压为8V,电压表V为理想交流电表,开关S处于断开状态,则()

A.电压表V的读数约为7.07V

B.电流表A的读数为0.05A

C.电阻

上消耗的功率为2.5W

V的读数约为7.07V,选项A正确;变压器输出功率为P2=U2I2=U22/(R1+R2)=(10

)2÷40W=5.0W,由P1=U1I1=5.0W可得电流表A的读数为

/40=0.035A,选项B错误;电阻

上消耗的功率为P2/2=2.5W,选项C正确;若闭合开关S,R1和R3并联部分电压最大值为7V,电容器不会被击穿,选项D错误。

11.(2013湖北摸底)用电高峰期,电灯往往会变暗。

我们可将这一现象简化为如下问题进行研究:

如图所示,原线圈输入有效值恒定的交变电压,在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上,通过等效电阻为R的输电线连接两只灯泡L1和L2。

当开关S闭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副线圈中的电流增大

B.原线圈中的电流减小

C.加在R两端的电压增大

D.加在L1两端的电压减小

答案:

ACD解析:

当开关S闭合时,副线圈中的电流增大,加在R两端的电压增大,加在L1两端的电压减小,选项ACD正确B错误。

解析:

当R2所在处出现火警时,阻值减小,变压器输出电流增大,输出功率增大,电阻R1两端电压增大,电阻R1的功率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选项AB错误;由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可知,当R2所在处出现火警时,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选项C错误;由变压器变压公式,变压器输出电压为22V,电压表V1示数为22V,选项D正确。

13.(2012江苏苏州期末)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

1,b是原线圈的中心抽头,图中电表均为理想的交流电表,定值电阻R=10Ω,其余电阻均不计.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c、d两端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当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1.1V

B.当单刀双掷开关与b连接且在0.01s时,电流表示数为2.2A

C.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时,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变为25Hz

D.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时,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变大

解析:

当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2V,选项A错误;当单刀双掷开关与b连接且在0.01s时,电流表示数为2.2A,选项B正确;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时,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仍为50Hz,选项C错误;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时,副线圈输出电压为44V,副线圈输出功率增大,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变大,选项D正确。

14.(2012河北衡水中学期末)如图是一种理想自耦变压器示意图.线圈绕在一个圆环形的铁芯上,P是可移动的滑动触头.AB间接交流电压U,输出端接通了两个相同的灯泡L1和L2,Q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当开关S闭合,P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两灯均能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不动,将Q向右移动,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大

B.P不动,将Q向左移动,两灯均变暗 

C.Q不动,将P沿逆时针方向移动,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大

D.P、Q都不动,断开开关S,L1将变暗

.答案:

C

解析:

P不动,将Q向右移动,变压器输出电流减小,输出功率减小,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小,选项A错误;P不动,将Q向左移动,变压器输出电流增大,两灯均变亮,选项B错误;Q不动,将P沿逆时针方向移动,变压器的副线圈匝数增多,输出电压增大,输出功率增大,输入功率变大,选项C正确;P、Q都不动,断开开关S,L1将变亮,选项D错误。

15.(2012北京海淀期末)如图2甲所示,一个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

n2=6:

1,副线圈两端接三条支路,每条支路上都接有一只灯泡,电路中L为电感线圈、C为电容器、R为定值电阻。

当原线圈两端接有如图2乙所示的交流电时,三只灯泡都能发光。

如果加在原线圈两端的交流电的最大值保持不变,而将其频率变为原来的2倍,则对于交流电的频率改变之后与改变前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有效值均为216V

B.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有效值均为6V

C.灯泡Ⅰ变亮

D.灯泡Ⅲ变亮

16.(2012唐山调研)2011年入夏以来,中国南方贵州、云南、重庆等省市部分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引起不同程度旱情,导致大面积农作物受灾,造成群众饮水短缺等基本生活困难。

目前旱情仍在持续中,电力部门全力确保灾区的用电供应。

如下图所示,发电厂的输出电压和输电线的电阻、变压器均不变,如果发电厂欲增大输出功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

B.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

C.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增大

D.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占总功率的比例减少

【最新高考题专项检测】

1(2012·山东理综)图甲是某燃气炉点火装置的原理图。

转换器将直流电压转换为图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并加在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上,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

为交流电压表。

当变压器副线圈电压的瞬时值大于5000V时,就会在钢针和金属板间引发电火花进而点燃气体。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等于5V

B.电压表的示数等于

V

C.实现点火的条件是

>1000

D.实现点火的条件是

<1000

【答案】BC

【解析】电压表的示数为电压有效值,等于

V,选项B正确A错误。

当变压器匝数比

>1000,变压器副线圈电压的瞬时值大于5000V时,就会在钢针和金属板间引发电火花进而点燃气体。

选项C正确D错误。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变压器、交变电流有效值及其相关知识。

2.(2011新课标理综)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

2;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22W;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

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

若用U和I分别表示此时电压

3.(2012·天津理综)通过一理想变压器,经同一线路输送相同的电功率P,原线圈的电压U保持不变,输电线路的总电阻为R。

当副线圈与原线圈的匝数比为k时,线路损耗的电功率为P1。

若将副线圈与原线圈的匝数比提高到nk,线路损耗的电功率为P2。

则P1和P2/P1分别为

A.

B.

R,

C.

D.

R,

【答案】D

【解析】当副线圈与原线圈的匝数比为k时,线路电压为kU,线路中电流I=P/kU,线路损耗的电功率为P1=I2R=

R。

若将副线圈与原线圈的匝数比提高到nk,线路电压为nkU,线路中电流I=P/nkU,线路损耗的电功率为P2=I2R=

R。

P2/P1=

,选项D正确ABC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变压器、电能输送等,意在考查考生灵活应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点评】此题考查电能的输送,考查输电功率的变化引起的其

5.(浙江省六校2012年2月联考)如图所示,50匝矩形闭合导线框ABCD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B=

T的水平匀强磁场中,线框面积S=0.5m2,线框电阻不计。

线框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以角速度ω=200rad/s匀速转动,并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连,副线圈线接入一只“220V,60W”灯泡,且灯泡正常发光,熔断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位置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零

B.线框中产生交变电压的有效值为500

V

C.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5︰11

D.变压器输出端最多能并联83只60瓦的灯泡

6.(2013四川自贡一诊)如右图所示,M是一个小型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n1:

n2=10:

1,接线柱a、b接一正弦交变电源,电压

变压器右侧部分为一火警系统原理图,其中R2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R1为一定值电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R2所在处出现火警时,电阻R1的功率变小

B.当R2所在处出现火警时,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

C.当R2所在处出现火警时,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D.电压表V1示数为22V

答案.D

解析:

当R2所在处出现火警时,阻值减小,变压器输出电流增大,输出功率增大,电阻R1两端电压增大,电阻R1的功率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选项AB错误;由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可知,当R2所在处出现火警时,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选项C错误;由变压器变压公式,变压器输出电压为22V,电压表V1示数为22V,选项D正确。

7.(2013安徽皖南八校联考)某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4∶3,原线圈a.b间所接电原电压按图所示规律变化,副线圈接有负载电阻,电流表的示数为2.2A,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副线圈两端输出的电压为15

V

B..原线圈中的电流为0.15A

C.变压器的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44∶3

D.原线圈两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220

sin100t(V)

8、(2013江苏常州模拟)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10∶1,原线圈输入交变电压u=100

sin50πt(V),在副线圈中串接有理想电流表和定值电阻R,电容器并联在电阻R两端,电阻阻值R=10Ω,关于电路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是1A

B、电流表示数是

A

C、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为10W

D、电容器的耐压值至少是

V

答案:

CD

解析:

由变压公式,副线圈输出电压为10V,由于交变电流可以通过并联在电阻R两端的电容器,所以不能应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表示数,选项AB错误;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为P=102/10W=10W,选项C正确;副线圈输出电压最大值为

V,电容器的耐压值至少是

V,选项D正确。

9.(2013河南三市联考)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与电阻R,交流电压表V、交流电流表A按图甲所示方式连接,已知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电阻R=10ΩD图乙是R两端电压U随时间变化的图象,Um=10

V。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R的电流iR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iR=cos100πt(A)

B.电流表A的读数为

C.电压表V的读数为10

V

D.变压器的输人功率为1O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