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工程七大手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09061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E工程七大手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IE工程七大手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IE工程七大手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IE工程七大手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IE工程七大手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IE工程七大手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IE工程七大手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E工程七大手法.docx

《IE工程七大手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E工程七大手法.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IE工程七大手法.docx

IE工程七大手法

IE工程(IE七大手法)

1、工程分析

2、搬运工程分析

3、运动分析(工作抽查worksampling)

4、生产线平衡

5.、动作分析

6、动作经济原则

7、工厂布置的改善

IE七大手法为:

作业分析

程序分析(运用ECRS技巧)

动作分析(动作经济原则)

时间分析

稼动分析

布置搬动分析

生产线平衡

我们经常谈到的七大手法为

1.动作改善法(动改法)

2.防止错误法(防错法)

3.5*5W1H法(五五法)

4.双手操作法(双手法)

5.人机配合法(人机法)

6.流程程序法(流程法)

7.工作抽样法(抽样法)

我们经常见到的用到的就是最后这一种!

招聘也经常问的ie的七大手法也是最后的提法。

IE就是指Industrisal工業,Engineering工程,是由二個英文字母的字首結合。

“IE”是應用科學与社會學的知識,以合理化、舒適化的途徑來改善我們工作的品質与效率,以達到提高生產力,增進公司之利潤,進而使公司能長期的生存發展,個人的前途也有寄託之所在。

因此,簡單地說“IE”就是代表“合理化与改善”的意義,為了顧与記憶的方便,我們就以中文“改善”來代表“IE”的含義。

二、改善(IE)七大手法  

(1)防止呆子法(Fool-Proof)

防呆法

(2)動作改善法(動作經濟原則)

動改法

(3)流程程序法

流程法

(4)5X5WIH(5X5何法)

五五法

(5)人機配合法(多動作法)

人機法

(6)雙手操作法

雙手法

(7)工作抽查法

抽查法

  改善(IE)七大手法與品管(QC)七大手法之差別

 “品管(QC)七手法”較著重於對問題的分析與重點的選擇,但對如何加以改善則較少可應用。

 “改善(IE)七手法”較著重於客觀詳盡瞭解問題之現象,以与改善方法的應用,以期達到改善的目標。

  有了“改善(IE)七手法”正可彌補品管(QC)手法的缺陷而達到相輔相成之效果,使得改善的效果更為落實也更容易實現。

同時最重要的是改善(IE)七手法亦可單獨使用,因其本身具有分析、發掘問題的技巧之故。

防呆法(Fool-Proof)

一、目的

  認識“防呆法”的意義,与學習如何應用“防呆法”的原理於我們的工作上,以避免工作錯誤的發生,進而達到“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對”之境界。

  請將下列東西放入盒內

  以上面這個例子來看,相信每一個人都會做對。

想要做錯也不可能,因為不同的形狀根本就放不進去。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時匆忙起床趕著上學或上班時,才發覺忘了帶車票、鑰匙、鈔票、怎證件等等,這種忘記帶東西的事,大家多少都經驗過。

為了防止再次發生,有些人就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就是每晚睡前,將東西集中預放在床邊或事先預放在隔天要穿的衣服或公事袋內。

所以一早起來只要順手一拿或穿上衣服後,東西絕不會忘了帶。

這各做法也是“防呆法“觀念的延伸使用。

  防呆法的意思簡單地說就是如何去防止錯誤發生的方法。

通常人性的弱點總是在怪罪一件錯誤的發生,而較少去動腦筋想想如何去設計一些方法來避免錯誤的發生。

這也難怪,因為我們背負了歷史的包袱那就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而事實上,許多人誤解了這句話的意思,把它當做“做錯事是正常應該有的現象”的負面意義。

事實上,這句話的積極意義是在鼓勵吾人“不要怕改過,有了錯誤應該徹底檢討,努力改過向善”。

二、意義

  防呆法,其義即是防止呆笨的人做錯事。

亦即,連愚笨的人也不會做錯事的設計方法,故又稱為愚巧法。

  狹義:

如何設計一個東西,使錯誤絕不會發生。

  廣義:

如何設計一個東西,而使錯誤發生的機會減至最低的程度。

  因此,更具體的說“防呆法”是:

1.具有即使有人為疏忽也不會發生錯誤的構造──不需要注意力。

2.具有外行人來做也不會錯的構造──不需要經驗與直覺。

3.具有不管是誰或在何時工作都不會出差錯的構造──不需要專門知識與高度的技能。

動作改善法

一、目的

  學習有關動作改善的二十個基本原則。

應用這些原則來改善個人、家庭与公司內的工作方法,以達到舒適、省力、省時、有效率的境界。

   

二、意義

  1.為配合人體手臂与手之動作,將有關之事物,歸納出最省        

  力省時的動作原則,用以檢視工作場所与操作效率是否有       

  值得改善之處,以減少工作人員的疲勞並提高工作效率。

2.動作改善原則為“吉爾勃斯”(Gilbreths)所首創稱為   

 “動作經濟與效率法則”,後經若干學者詳加研究改進

 而成,稱之為“動作經濟原則”,為更易表現其含義,

 我們稱之為“動作改善原則”。

3.動作改善原則可分為三大類二十項。

4.三大分類為:

 

(1)有關於人體運用方面之原則,共包含8項。

 

(2)有關於工作場所之布置與環境之原則,共包含6項。

 (3)有關於工具和設備之設計原則,共包含6項。

說細之二十項原則將在後面詳加介紹。

三、應用范圍

1.適用於生活上個人与家庭內之工作改善。

2.適用於工廠或辦公室有關於人體工作方面的改善。

四、功 用

 1.減少操作人員的疲勞。

 2.縮短操作人員的操作時間。

3.提高工作的效率。

5W1H法

一、目的

學習本手法的目的是在:

熟習有系統的質問技巧,以協助吾人發掘問題的真正根源所在以与可能的創造改善途徑。

二、意義

所謂5×5WIH

5W是指:

WHERE何處,在什麼地方,~空間

WHEN何時,在什麼時候~時間

WHAT何者,是什麼東西/事~生產對象

WHO何人,是什麼人做/生產主體

WHY為何,為什麼如此

這五個字母之開頭都是由“W”開始,所以稱之為“5W”。

1H是指HOW如何,怎麼做的。

這個英文字母是由“H”開頭,所以稱之為“1H”。

5×是5次。

表示對問題的質疑不要只問一次而要多問幾次,不是剛好只問5次,可多亦可少。

5W1H是一個探討問題的技巧,“5X”是告訴我們同樣的“5W1H”最好要“多問幾次”才好,才能將問題的癥結所在發掘出來。

類似我們的“打破砂鍋問到底”之精神。

老李的家人在看電視節目興運現場實況轉播,正看得津津有味,渾然忘我之境界時,突然電視機壞了,沒辦法只好請了修護中心的人來修理,修理人員檢查了半天,終於發現原來毛病是里面有一電子零件──電阻環了。

於是修護人員就拿了一個新的電阻換上了,老李很高興他們一家人又可以享受看電視的樂趣。

可是過了一個星期之後,老李的電視機又再次故障了,不能看電視,怎麼調也看不出影像。

沒法,只好再打電話請原來的修護中心的人來修理。

毛病一查原來換上去一個星期的怎又會壞了呢?

心想大概是倒霉,換上了一個可*性不高的電阻,所以就再重新換了一個電阻,老李又可再看他的電視了。

但是好景不長,這個電視機隔不久又再壞了,老李真是很生氣。

認為這個修護人員的技術不好,不知真正問題之所在,所以要求修護中心另派高手前來修理,修護中心的老闆沒辦法最後只有親自出馬來修理。

查看後仍然是原來的電阻壞了,這時這位老板經驗比較老到,認為這不是只換電阻就可解決的,必定有其他的原因造成問題之所在。

所以,他重新用他的電表測量一下,發現電流有過高的現象,因而造成電阻無法負荷燒壞。

但是為什麼電流過高了?

他再繼續探討下去,原來在設計時之電流就比電阻可容忍的電流量來得高,所以顯然的,問題的根源是在設計的問題上,沒有設計周到,因此他把這個問題反映給制造工廠的設計單位研究。

後來他們經過重新設計改變了電流的流量,終於徹底解決了問題之根源。

這個故事給了我們一個啟示,那就是對一個問題的探討,我們必須深入,不要只看到表面的現象而采取改善的措施,必須要有“打破砂鍋問到底”之精神,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多問幾次“為什麼是這樣?

為什麼不是這樣?

為什麼?

為什麼?

為什麼?

……”,終於我們可以發掘出真正的問題根源所在。

在運用此5W1H質問時,最重要的乃是要有充分的精神準備──完全把握操作的本貌事實,並且經常對之抱持獨自的深入思考,以謀解決。

從生產的觀點來看,吾人做任何一件事都必須牽連到有關時間、空間、人、物、方法的范疇。

因此如要加以改善就必須針對這些范疇來探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