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123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市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西安市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西安市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西安市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西安市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西安市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西安市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西安市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西安市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西安市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西安市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西安市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西安市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西安市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西安市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西安市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西安市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西安市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西安市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西安市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安市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西安市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市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安市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西安市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西安市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是碑林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围绕“宜居、宜业、宜学、宜商、宜游”城区建设目标,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努力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将碑林打造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城区的关键时期。

根据碑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和形势,编制本纲要。

第一章 “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环境分析

第一节 “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及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五宜”城区为目标,抢抓机遇,狠抓落实,“十一五”规划涉及的经济发展、民生保障两大类共7项指标已超额完成,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预计到“十一五”末,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68%,2010年达到343.77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2.54%,2010年达到275.69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83%,2010年达到285.3亿元。

实际利用外资到位数年均增长26%,2010年达到5150.2万美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3.22%,2010年达到21.66亿元。

超额完成“十一五”计划预期目标。

(注:

除财政收入为2010年实际完成数外,其余指标均为预计完成数。

表1 “十一五”期间碑林区主要经济指标

经济指标

 

时间(年)

生产总值(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实际利用外资到位数(万美元)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2006

绝对值

169

91.13

149.07

3386.8

8.79

同比增长(%)

12.9

35.2

13.7

123.02

17.23

2007

绝对值

201.04

125.72

172.55

4611.56

10.98

同比增长(%)

15

38.0

15.7

36.16

19.14

2008

绝对值

250.17

167.45

206.8

4222

14.66

同比增长(%)

15.6

33.2

19.8

-8.45

33.58

2009

绝对值

300.24

215.38

241.37

4780

17.94

同比增长(%)

15

28.62

16.7

13.21

22.36

2010

绝对值

343.77

275.69

285.3

5150.2

21.66

同比增长(%)

14.5

28

18.2

7.74

20.74

数据来源:

1、碑林区2006-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2010年数据除财政收入外,均为预计完成数。

(注:

鉴于2004年和2008年的经济普查,对部分年度的数据进行了调整。

表2 2005年和2010年碑林区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指标名称

2005年

2010年

年均增速(%)

生产总值(亿元)

145.99

343.77

18.68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67.40

275.69

32.5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31.09

285.3

16.83

实际利用外资到位数(万美元)

1518.60

5150.2

26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7.62

21.66

23.22

数据来源:

1、碑林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2010年数据除财政收入外,均为预计完成数。

(注:

鉴于2004年和2008年的经济普查,对部分年度的数据进行了调整。

二、项目建设有力推进

“十一五”期间,我区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采取区级领导包抓、部门具体负责和召开政银企座谈会、重点项目协调会等方式,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促进了项目推进。

全区共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50个,总投资454.46亿元。

其中:

科技类项目9个,商贸类项目111个,社会事业类项目30个。

到“十一五”末,共竣工项目48个,总投资241.08亿元。

西部电力商务中心、自在广场和长安国际广场、骡马市商业步行街分别被评为西安市“十大地标建筑”和“市民心目中未来十大标志性建筑”。

通过重点项目实施,提升了城市品位,改善了群众生活条件,拉动了投资增长,增加了就业岗位,优化了经济结构,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优势产业逐步壮大

传统商贸业升级步伐加快。

实施了长安国际、骡马市商业步行街、万达商业广场、立丰购物广场等大型商贸项目,成功引入沃尔玛、红星美凯龙、万千百货、高盛集团等世界品牌企业入驻我区,逐步形成了重点突出、网点密布、层次多元、覆盖全面的大商贸格局。

科技产业蓬勃发展。

科技投入不断加大,产业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科技投入年均增长27.2%。

“三纵一横”科技街区、动漫与服务外包产业平台、能源与环境技术产业平台基本搭建完成,有效推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科技对碑林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凸显。

文化旅游产业取得突破。

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完成,文艺路演艺基地建设完成前期规划,形成了以现代娱乐、传媒和动漫产业为支点的文化产业体系。

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初步建成,旅游推介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形成了以碑林博物馆、顺城巷、书院门、西安博物院为中心区域的古文化旅游服务街区。

四、特色经济发展迅速

楼宇经济实现内涵增效。

出台了《碑林区发展楼宇经济扶持奖励办法(试行)》,命名了百脑汇电脑城、华融国际大厦、金鼎大厦等26栋经典商务楼宇,全区楼宇平均入驻率达75%。

特色街区经济进一步繁荣。

引导培育建设了16条特色商业街区,其中东大街综合商业街荣获“中国著名商业街”荣誉称号,雁塔路IT产业一条街、书院门-顺城巷古文化旅游街区荣获“中国特色商业街”称号,德福巷咖啡茶艺休闲一条街等3条街区荣获“西安市特色商业街”称号。

积极发展服务外包业。

碑林科技产业园被命名为“西安市服务外包示范园区”,碑林动漫产业平台升级为陕西动漫产业平台,星光一路动漫创意街区建设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动漫产业集聚快速发展,成为西安市评定“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六大支撑区域之一——动漫产业集聚区。

五、城市品位大幅提升

城市建设力度加大。

先后实施了24条支干线道路拓宽和105条背街小巷的治理,“四横十一纵”的道路格局初步形成。

城中村改造成效明显。

提前两年完成22个城中村拆迁任务,拆迁总面积476万平方米,拆迁总户数16579户,在全市率先成为无城中村城区。

城中村安置房累计开工建设面积28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17.04万平方米,李家村、仁义村等1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已全部完成回迁安置。

棚户区改造进展顺利。

完成了东窑坊、东大街东段、乐居场、张家西村、张家五村、小雁塔西侧、新庆村棚户区改造拆迁任务,拆迁总面积68.85万平方米。

东窑坊回迁工作全面完成。

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积极开展“四城联创”和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工作。

全区共投资6.66亿元,整治了65条城市道路街景、10个重点道路十字路口和686栋建筑,总面积共160万平方米;改造了12个农贸市场,完成拆墙透绿4975延米,城区绿地率31.72%,绿化覆盖率3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8平方米。

顺利通过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验收。

六、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

持续加大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力度。

控制和防治环境污染,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在“十五”末总量的基础上分别削减14%和27%,年均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良好天数超过290天,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满意率大于85%。

提高居民节能意识,推广高效节能照明灯具30万支,申报实施节能项目13个。

全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前四年完成“十一五”能耗降低目标的75.71%。

(备注:

2010年完成数到2011年底才能反馈,目前以2009年反馈数计算。

七、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群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深入人心。

进一步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四德”教育,特别是“官德教育”,提升了广大干部的思想境界。

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升。

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打造“六大环境”,在全省首家获得“省级文明城区”荣誉称号。

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构筑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中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辍学率全面达标。

全区义务教育段学校免除学杂费3720万元,为1.28万名农村户籍学生和城市低保学生减免课本费102.11万元。

各项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在全省率先通过“双高普九”验收。

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全区建成了由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组成的卫生服务网络体系,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健康教育普及率、居民健康常识知晓率、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比“十五”末分别提高30%、25%和20%。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9万余份,初步形成了“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救治”的社区医疗格局。

社区建设扎实推进。

投入1040余万元,完成了29个社区办公用房、1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10个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建设。

积极推行社区工作体制改革,社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达到65%,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自主创新奖”等荣誉。

其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大力开展乐民文体活动,举办了三届社区群众运动会,丰富群众文体生活。

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

残疾人、双拥、老龄、妇女儿童、民族宗教等工作也取得新成绩。

八、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

“十一五”末,碑林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512元,年均增长20.54%。

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明显。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加大失业人员培训力度,完善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机制,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城镇失业登记率始终控制在4.5%以内,累计新增城镇就业7.1万人,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全区养老保险累计参保8.4万人,失业保险累计参保4.38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累计参保20.66万人。

保障低保户1.1万户,共计2.1万人。

朝阳工程、夕阳工程等救助保障工作不断创新,惠及更多碑林居民。

安全稳定态势平稳。

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集中开展了“重信重访问题专项治理”活动,群体性突发事件不断下降,信访总量持续降低。

加强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深入开展“百日整治”等专项行动,提供了良好的安全发展环境。

大力开展平安碑林创建,投资1.48亿元实施“天网工程”,积极构筑立体防控网络,着力提升技防、人防工作水平,荣获“陕西省平安建设先进区”称号。

九、行政效能全面提升

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认真办理省、市、区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1056件,办结率、满意率达100%以上。

切实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沟通,虚心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不断提高。

加强信息化建设,门户网站信息公开力度加大,服务功能不断提升。

组建区信用担保公司,努力解决辖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监管,认真开展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

积极扩大“五五”普法成果,依法治区进程有序推进。

第二节 “十一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回顾“十一五”规划的执行情况,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土地、资本对碑林经济发展的制约。

作为核心城区,土地和资本约束不断强化,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十分突出。

在土地资本资源的瓶颈制约下,承载重大项目的能力十分有限,产业运行成本过高,严重压缩了碑林未来发展的空间。

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

产业布局分散,资源配置不合理,第三产业整体同质性强而互补性弱,突出表现为:

特色优势产业规模不大,公共服务缺位;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滞后,配套能力不足,且二者之间互补能力和转换能力相对较弱;主导产业位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导致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严重,集聚优势无法有效发挥。

区位优势转化成效不够显著。

碑林的区位优势尤其是旅游、文化、科技优势开发深度不够,未发挥出规模效益。

主要表现在:

人才竞争力不高,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与其他城区相比不具有优势;资本竞争力较差,且资本数量有限;科技实力较强,但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转化能力一般。

这些因素都限制了碑林综合实力的提高。

社会事业发展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社会事业总体上缺乏财政资金稳步增长机制和多渠道筹资机制的支撑,解决社会事业投入不足的任务十分繁重。

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社会公共服务基础能力不强,现有公共设施服务平台效应不明显,不能适应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第三节 “十二五”面临的重大机遇

展望未来,碑林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应把握以下6个机遇:

把握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

国家在全面总结西部大开发10年经验的基础上,将与“十二五”规划同步制定未来10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该规划将更加注重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增强西部地区造血功能。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5-10年内,随着国力增强,西部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改善工程建设将会得到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

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碑林应抓紧统筹谋划,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在重大项目与政策上的支持,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把握“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实施的历史机遇。

《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关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总体目标定位是:

建设以旅游、金融、文化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中地,以现代科教为支撑的创新型地区,领先的城镇化和城乡协调发展地区,综合型经济核心区,全国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

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的全面展开,产业投资的集聚效应逐步凸显,要认真分析形势,把握机遇,为将碑林打造成“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奠定坚实的基础。

把握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现实机遇。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对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出了明确目标,要将西安建设成为西部的金融、商贸、会展、宜居、创业中心和展示平台。

碑林应积极发挥商贸、旅游优势,突出精品特色,以建设国际知名商贸中心为依托,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全力将碑林打造成为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城区。

把握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产业机遇。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是“十二五”的重要任务之一。

从提高国家政策支持的效率和效益入手,整合碑林现有资源,加强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产业品牌建设和产业载体建设。

集聚企业家和社会资本,引导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实现聚集发展,更好地促进碑林经济社会的整体提升。

把握科技资源改革先行先试的重大机遇。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对碑林进一步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加快创新型城区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把握“园区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

产业转型升级为规划建设碑林产业园区奠定了基础。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东部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是国内经济发展的必然,这为碑林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提供了契机。

第四节 “十二五”面临的主要挑战

未来5年内,碑林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

经济发展特色不明显带来的挑战。

随着各个商业中心功能的进一步成熟完善,碑林区传统商贸、服务业等功能定位和其他主城区日趋雷同,特色不突出,缺乏有明显竞争优势的骨干企业,加之各城区在土地、人才、市场等方面的争夺日益激烈,手段多样化,导致碑林在商贸、金融、服务等行业的招商竞争中日渐丧失优势地位。

城市重心转移带来的挑战。

西安市城市布局的调整和规模的扩大,不仅改变了城市产业的空间格局,而且对城区空间结构产生了巨大冲击,导致城区空间结构重组,经济重心转移,原中心城区呈现出“边缘化”趋势,碑林经济发展要有新思路和新突破。

缺少高附加值产业带来的挑战。

碑林缺少高附加值产业,导致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缺失,产品附加值不高,发展后劲不足。

现有产业结构难以形成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如何改变产业现状,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创新经济发展水平,成为碑林“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

旧城保护与发展带来的挑战。

城市规划修编、上级政策限制、城市发展建设与古都风貌保护之间的矛盾,急需与省、市相关部门联系和沟通,争取更大的土地、规划、财税权限,申请优惠政策,弥补城市规划限制。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总体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适应宏观形势变化,抢抓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五宜”城区为目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城区综合功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进国际化大都市核心城区建设。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十二五”期间,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应把握好以下5项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提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加快培育和发展现代服务业;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加强软环境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相处,积极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率先发展原则。

以加快碑林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引进战略投资为重点,推进产业集群,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有较好基础和发展潜力的产业集群发展,形成碑林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协调发展原则。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着力解决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生活保障等民生问题,保持碑林经济繁荣、政治安定、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创新发展原则。

创新发展理念,探索科学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大科技资源的统筹力度,建立和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健全新型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不断为特色优势产业注入创新元素。

差异化发展原则。

强化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形成各具特色、布局合理的碑林产业协作体系,建立具有碑林特色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通过引进和培育适宜碑林发展的产业,实现碑林与周边城区的有效互动和错位发展,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第三节 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以特色优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碑林发展的“双引擎”,围绕“五宜”城区建设目标,加速“三带六圈”建设,提升碑林为大西安服务的功能,综合经济实力再上一个新台阶;积极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就业、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平安碑林建设工程及妇女儿童工程达到一个新水平,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三带:

顺城巷黄金旅游带、友谊路综合商业带、南二环休闲娱乐带。

东大街商圈、文艺路商圈、长安路商圈、东二环商圈、东关商圈和太白路商圈。

六圈:

为了实现上述总体目标,“十二五”期间碑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应达到的具体指标是(如表3所示):

经济平稳增长。

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2015年达到64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2015年达到63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2015年达到63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到位数年均增长13%,2015年达到9500万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2015年达到43.5亿元。

生活水平提高。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翻一番,年均增长15%,2015年达到45280元。

社会和谐发展。

就业总量持续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大力改善就学条件,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改善交通配套设施,打造快捷、通畅、立体的综合交通网络。

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7.95‰和5.0‰以内,打造并完善社区生育文化中心平台,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平安碑林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

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立足当前发展,着眼未来竞争,依靠技术进步,提升优势产业竞争力。

培育新兴产业,鼓励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结构和布局调整,建设新型产业基地,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在竞争中争取主动权。

加强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切实提升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

 

 

 

 

 

表3 “十二五”期间碑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具体指标

指标

2015年

年均增速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640

13%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635

1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630

17%

实际利用外资到位数(万美元)

9500

13%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43.5

15%

万元GDP能耗降低率%

5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45280

15%

城镇登记失业率%

4.5

人口出生率‰

7.95

人口自然增长率‰

5.0

第三章 发展任务与政策取向

第一节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特色优势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着力扩大内需,促进内外均衡,拓展三产空间,优化产业布局。

以重大项目为依托,健全机制体系,激发市场活力,加快转变碑林经济发展方式。

一、做精特色优势产业

商贸产业。

积极建立宜商城区,推动全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重大项目载体科学布局。

未来5年,引导、培育10条特色商业街区,促进以咨询、培训、中介、会展、金融证券、网络信息、商务办公、文化传媒、休闲娱乐、文体健身等新兴商贸业的发展。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项目带动”的原则,定位以“品牌形象大店+二、三线品牌”为主,兼有中低档物美价廉时尚产品店,以本地消费者为主,兼顾部分外地游客,将东大街改造成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文化于一体的西部第一综合性商业街。

逐步将传统商贸业打造成能够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多样化消费需求的综合性特色优势产业。

旅游产业。

一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建设旅游道路、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

二是打造历史文化休闲体验区,开发具有碑林特色的旅游产品。

以遗产旅游、修学旅游、购物旅游为主要产品,以娱乐、休闲旅游、都市旅游等为支撑产品,构筑合理的旅游产品体系。

三是塑造“古今气息·金石宝库”的旅游主题形象。

四是加大旅游营销投入,搭建旅游促销平台。

建立和完善旅游宣传促销的有效机制,在全区形成有重点、有步骤、多渠道、全方位、多层次的旅游市场体系。

把碑林建设成为设施完善、特色鲜明、交通畅达、游览便利、服务优良的古都文化商业中心旅游区。

文化产业。

加大对现有文化创意产业扶持力度,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碑林文化软实力,能动地、有意识地促进碑林区大文化产业格局的形成。

动漫文化创意产业。

打造以动画游戏产品的制作以及动漫衍生品开发、销售为主体的时尚文化创意商业街区。

到2015年,形成以六大服务平台为支撑的,以原创作品为基础的,集动漫及衍生品开发制作、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打造龙头企业,形成动漫产业联盟,增强碑林动漫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力争使碑林动漫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文化演艺娱乐产业。

引导和规范发展文艺路演艺娱乐业,把文艺路定位为以演艺为核心,商业为支撑,辅助文化、娱乐、餐饮、购物和居住功能的演艺经济体,将文艺路演艺基地打造成西安最密集和最繁华,融合文化与商业、高雅艺术与大众文化的不夜城。

现代传媒产业。

充分发挥全区具有省市文化传媒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