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业务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12791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安业务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公安业务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公安业务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公安业务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公安业务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公安业务基础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公安业务基础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公安业务基础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公安业务基础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公安业务基础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公安业务基础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公安业务基础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公安业务基础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公安业务基础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公安业务基础知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公安业务基础知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公安业务基础知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公安业务基础知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公安业务基础知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公安业务基础知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安业务基础知识.docx

《公安业务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安业务基础知识.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安业务基础知识.docx

公安业务基础知识

(治安管理部分)一

一、名词解释:

(每题词3分,共15分)

1、值班备勤:

P32、危险物品:

P333、重点人口:

P304、治安管理处罚:

P695、传唤:

P93

二、填空题:

(每题1分,共10分)

1、公安机关应当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随时执行各种紧急任务。

2、道路交通事故构成三要素:

道路要素、违章要素、损害后果要素。

3、我国现行的户口登记实行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登记,其中对常住人口登记实行出生、死亡、迁入、迁出、变更更正等项目登记。

4、大型活动的安全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主办者对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4、秘密守望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蹲坑守候。

5、及时教育疏导是处置非法集会、游行、示威活动的基本方法。

6、信息是整个暴力犯罪处置工作的依据。

7、实施法安管理处罚的主体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专门机关即公安机关。

8、治安管理处罚的性质属于行政处罚。

9、对一个人的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适用分别决定、合并合并执行的原则。

但决定行政拘留的合并以后执行最长期限不得超过20日。

10、治安案件受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有治安违反事实,二是符合治安案件受案标准。

三、单项选择题:

(每题1分,共10分)

1、值班民警接到“110”指挥中心指令或“110”报警电话后,应立即通知案发地附近的民警赶赴现场,同时向(A)报告。

A带班领导B局领导C值班室D指挥中心

2、人民警察携带枪支必须同时随身携带(B)

A身份证、枪证、持枪证B工作证、枪证、持枪证

C身份证、工作证、枪证D身份证、工作证、持枪证

3、一个具有合法手续的矿场,现要向民爆公司购买民爆物品,该矿场业主必须到公安机关办理(D)

A《爆炸物品运输证》B《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

C《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D《爆炸物品购买证》

4、临时居民身份证的有效期限为(C)

A一年B半年C三个月D一个月

5、堵截的任务有(D)

A及时发现事故和险情,支持救灾和救援工作B防范暴力性犯罪活动

C协助维护交通秩序,疏导行人、车辆D查禁违禁物品,打击走私贩私活动

6、公安机关在治安处罚中适用听证的有(C)

A行政拘留B限期出境或驱逐出境C责令停立、停业

7、下列哪一种人违反治安管理可以依法作出行政拘留处罚决定,但不执行拘留处罚(A)

A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B18周岁以下的自然人

C又聋又哑或醉酒的人

8、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不能适用简易程序的是:

(B)

A盗窃他人少量财物B卖淫、嫖娼C打架、斗殴

9、下列几个行业中,需要到公安机关办理特种行业许可证的是(C)

A、电子游戏业B歌舞娱乐场所C旅馆业D废旧物品收购业

10、下面关于管制刀具描述错误的是(B)

A三棱刀、弹簧刀属于公安机关管理的管制刀具B任何人都不得携带管制刀具进入公共场所C少数民族由于人生活习惯可以按规定佩带刀具

四、多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10分)

1、初起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有:

(A、B、C、E)

A隔离法B窒息灭火法C冷却灭火法D喷水灭火法E抑制灭火法

2、下面有关传唤的说法正确的是(A、D)

A、传唤分为口头传唤、书面传唤和强制传唤B口头传唤不需要办理任何手续

C、传唤无论是对违法嫌疑人还是对被害人、证人都适用

D、不得以连续传唤的形式变相拘禁违法嫌疑人。

3、堵截勤务的方式与方法有(A、B、C、D、E)

A设卡堵截B寻查堵截C伏击D围捕堵截E监视控制

4、治安灾害事故的现场处置的任务主要有(B、C、D)

A赶赴现场,先期处置B维护事故现场秩序C保护事故现场原始状态

D抢救伤员、物资,积极排除险情E排除险情,制伏犯罪嫌疑人

5、治安案件的的证据有(A、B、C、D、E)

A书证B被害人陈述C鉴定、检测结论D违法嫌疑人的陈述和申辩

E勘验、检查笔录

五、判断题:

(每题1分,共10分)

1、民警备勤时,必须着装整齐,备齐警械和武器。

(√)

2、只有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且年满16周岁的中国公民,才有资格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

3、根据《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规定,娱乐场所营业时间不得超过晚上12点钟。

(×)

4、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对于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可由一名交通民警单独处理。

(√)

5、对于能自身供氧的物品引起的火灾,不能使用窒息灭火法灭火。

(√)

6、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安全、社会是否稳定的重要指标。

(×)

7、减少矛盾激化的引发点,是预防群体性治安事件发生的根本方法。

(√)

8、治安管理处罚的内容是剥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一定权益。

(√)

9、所谓追究时效,是指追究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法律责任的有效期限。

(√)

10、治安管理处罚的的种类分为警告、罚款和行政拘留三大类。

(X)

六、简答题:

(共16分)

1、适用当场盘问对象的几种情形是什么?

P12

2、突发性事件有何特点?

P222-223

3、XX省XX县民爆公司由于业务的需要,要到省内一化工厂购买民爆物品一批。

请问:

该公司要到公安机关办理什么手续?

P39

4、治安案件处罚决定的简易程序适用条件有哪些?

P96

5、什么叫收容教育?

收容教育适用对象有哪些?

P74-75

七、论述题:

10分

如何做好集会、游行、示威活动的治安管理工作?

P44-46

答案要点:

1、对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活动的申请进行审批,审批内容:

人员、路线、方式等,并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许可或不许可的决定;

2、对合法集会、游行、示威活动的安全保卫;

3、对非法集会、游行、示威活动的现场处置;

八、案例分析

1、谢某对某公安局以其实施盗窃为由处以15日拘留的处罚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该局向法院提供的证据有:

报案人的报案电话记录、公安人员询问旁人笔录、谢某的供认笔录、失窃现场照片、勘验笔录、现场提取指纹一枚,及该指纹系谢某左手拇指所留的鉴定书,。

问题:

按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把某公安局向法院提供的证据分类,并简要说明理由。

提示:

证人证言:

公安人员询问旁人笔录;书证:

报案人的报案电话记录;违法嫌疑人的陈述和辩解:

谢某的供认笔录;鉴定结论:

现场提取指纹一枚系谢某左手拇指所留的鉴定书;勘验、检查笔录:

失窃现场照片、勘验笔录、现场提取指纹一枚.

2、2006年3月18日,中超联赛上海申花队与厦门蓝狮队的足球比赛在上海虹口足球场举行,当上半场比赛进行到6分钟时,申花队攻入一球,全场球迷随之欢呼雀跃。

在6号看台观战的球迷张某(男,25岁,上海市人)按捺不住自己心中的激奋,扯掉外衣,光着膀子取出了藏在裤袋内的火焰信号弹进行燃放,红色的火焰喷薄而出,四周的球迷纷纷躲避,并加以指责,张某却我行我素,在足球场内执勤的民警迅速上前将其带离现场。

问题:

分析张某的行为违反了什么规定,该如何处罚?

处罚经过

由于张某在大型活动场内燃放物品,扰乱了球场的治安秩序,上海市虹口公安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对张某以违规在大型活动场内燃放物品,情节严重,处行政拘留5天,并责令其12个月内不得进入虹口足球场观看足球比赛。

案例评析

本案是《治安管理处罚法》出台后新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张某明知自己在观看体育比赛,却取出火焰信号弹进行燃放,不听制止,扰乱了球场的治安秩序,已经构成了违规在大型活动场内燃放物品行为,张某具有行为责任能力,应该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二项明确规定:

违反规定,在场内燃放烟花爆竹或者其他物品的,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二条规定:

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张某在足球场内燃放火焰信号弹,违反了法律规定,被公安机关当场发现,将其口头传唤并带离球场予以处罚是正确的。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

因扰乱体育比赛秩序被处以拘留处罚的,可以同时责令其十二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违反规定进入体育场馆的,强行带离现场。

虹口警方对张某处以五日拘留的同时,责令其十二个月内不得进场观看足球比赛,是符合法律规定。

因此公安机关对此案的处罚事实清楚,程序合法,法律依据恰当,定性处罚准确。

重点提示

1、责令其十二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必须与治安拘留并处。

2、禁看的必须是同类比赛,禁看时间为十二个月。

3、李某,男,1990年2月17日出生,农村待业青年。

于2006年3月8日盗窃邻居一辆普通自行车(价值400余元)后,以外出打工为由离开家乡,邻居发现自行车被盗后当即向派出所报案。

派出所立案后,经调查认定为李某所为。

李某系第一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2007年2月18日李某回家过春节,派出所将其抓获。

但是,李某在供述材料中辩称此案追究时效已过,派出所不应再对其进行处罚。

派出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的规定,以李某盗窃自行车后逃跑,情节严重,处十日拘留,并处罚款八百元。

鉴于李某作案时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而且是初次违反治安管理,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问题:

请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分析本案处理是否得当,并简要说明理由。

案例评析

本案中李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秘密窃取的方式将邻居家的自行车盗走,侵犯了邻居对自行车的所有权,属于典型的盗窃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明确规定: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李某作案后逃跑,目的是逃避处罚,情节较严重,因此本案的定性处罚准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一条规定: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

(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三)七十周岁以上的;(四)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

本案中的李某作案时未满十八周岁,属于第二种情形,不执行拘留是正确的。

关于是否已过追究时效的问题。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

本案中李某的盗窃行为已在公安机关立案,即违法行为已被公安机关发现,只是违法嫌疑人逃跑、隐匿以逃避处罚的,不受追究时效的限制。

即李某尽管是在案发六个月后才被抓获,仍然应当受到治安处罚。

所以,本案中公安机关的处罚事实认定清楚,程序合法,法律依据恰当。

《公安业务基础知识教程》试题(治安管理部分)二

一、名词解释:

(每题词3分,共15分)

1、盘查:

P11

2、娱乐场所:

P43

3、群体性事件:

P230

4、骚乱事件:

P240

5、责任能力:

P81-82

二、填空题:

(每题1分,共10分)

1、秘密守望常用的方式有:

定点、寻查和伏击守望。

2、巡逻的主要任务是:

维护社会治安,为群众提供服务。

3、公安机关对暂住人口管理要求做到人口底数清、控制得住,做到人来登记、人在管住、人走注销。

4、道路交通管理的根本任务是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与畅通。

5、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贯彻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方针。

6、群体性治安事件紧急处置的指导思想是:

积极预防、教育疏导、控制局势、依法处理。

7、在我国通常把突发事件分为三大类:

治安紧急事件类、严重暴力犯罪类、治安灾害事故类。

8、收容教育的期限为6个月至2年。

9、一般治安案件一次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

10、对违法嫌疑人、被害人及证人进行询问时应先告知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三、单项选择题:

(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不属于劝解民间纠纷的原则的有(D)

A合法原则B及时原则C适度原则D处罚原则

2、在发生交通事故现场,为了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交警会在事故现场来车方向每隔(C)米放置一个反光锥筒、警示牌等。

A10B15C20D30

3、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公安部门负责烟花爆竹的(A)

A公共安全管理B生产安全管理C销售许可证的颁发D质量监督

4、《暂住证》最长有效期为(C)

A3个月B半年C一年D不定期

5、群体性上访闹事事件是指(A)以上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为了解决同一要求或达到共同目的,到上级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反映情况,而出现的群体超越法律约束的活动。

A5B10C20D50

6、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由公安机关处以(B)罚款,或者处10日以下拘留,并没收非法所得。

A500元以下B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C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D1000元以上

7、下列项目需公安机关许可的是(D)

A娱乐场所B居民身份证C驾驶证D大型文体活动

8、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C)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予以处罚。

A3B5C612

9、关于行政拘留下面说法错误的是(C)

A、行政拘留可以同罚款并处,但不能同警告并处

B行政拘留只适用于自然人

C、执行行政拘留的最长期限是15天

D行政处罚决定只能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决定

10、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安派出所有权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作出处罚决定的是(A)

A500元以下罚款B责令停业、停产C行政拘留

D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四、多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10分)

1、在对箱包检查时,正确的做法的(A、B、C、D)

A轻开B轻拿C顺序检查D慢拉E掏底取物

2、下列物品中属于公安机关管理范围的危险物品是(A、B、C、E)

A枪支B炸药C雷管D毒品E浓流酸

3、严重暴力犯罪的处置原则有(B、C、D、E)

A及时性原则B全局性原则C合法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E可操作性原则

4、对扣押或收缴的物品的处理方式(A、B、C、D)

A上缴国库B随案移交C退还原主D销毁

5、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作出罚款决定时,罚款的执行方式有

(A、B、C)

A当场收缴B到指定银行缴纳C暂缓或分期缴纳

D以实物抵押

五、判断题:

(每题1分,共10分)

1、值班民警对进入单位内部办公区的所外人员应查验证件,问清情况,但不必进行登记。

(×)

2、民警在巡逻过程中,因突发事件或治安状况,必须变更巡逻路线、时间时,巡逻民警可先自行变更,事后再向领导和“110”指挥中心汇报。

(×)

3、根据《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规定,娱乐场所必须取得公安机关颁发的特种行业许可证后方可营业。

(×)

4、除公安机关因案情需要外,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扣留公民的居民身份证。

(√)

5、交通事故处理程序主体包括公安交通部门、事故当事人和参与人。

(√)

6、企业、事业单位内部保卫机构职责:

维护单位内部的治安秩序,预防和查处发生在单位内部的违法犯罪活动。

(×)

7、向上级报告组织装备完成情况,是指挥员在处置严重暴力犯罪中,由组织准备阶段跳入实施阶段的第一个行动信号。

(√)

8、在出警处置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治安事件时,一线民警一律不准带枪支、警械。

(×)

9不满十六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以处罚。

(X)

10、凡是到公安机关报案、控告或自首的,都应受理登记,并填写《受案登记表》(X)

六、简答题:

(共16分)

1、守望勤务的形式有哪些?

(3分)P18-19

2、公安机关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原则是什么?

(4分)P238-239

3、什么叫重点人口?

重点人口类型分为几类?

(4分)P30

4、什么叫法定责任年龄?

怎样划分?

(5分)P81

七、论述题:

10分

什么叫特种行业?

公安机关如何加强对特种行业的管理?

P47

八、案例分析

1、某天黄某非法携带管制刀具进入公共场所结伙打架斗殴时被辖区派出所民警当场抓获,该派出所对黄某作出如下处罚:

1、以非法携带管制刀具进入公共场给予拘留五天、罚款500元;

2、以打架斗殴给予拘留五天、罚款500元;

两行为并罚,决定执行拘留十日、罚款1000元。

问:

该派出所的处罚决定是否正确?

为什么?

如果不正确,又该如何处罚?

为什么?

答:

该派出所的处罚决定不正确。

因为黄某实施的行为属于牵连行为,(是指行为人以实施某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为目的,而实施该行为的方法(手段)或结果又触犯了治安管理法律规范的其他条款的行为。

)牵连行为不适用数行为并罚,应按最重的一种行为处罚。

所以,派出所应当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6条的规定,以结伙斗殴给予5-10日的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2、李某,女,17岁,聋哑人,受过聋哑教育并识字。

李某在其兄所经营的一家杂食店帮忙。

其嫂子覃某在一家纺织厂上班。

2006年11月,覃某因车间轮岗调动同该厂另一名女工朱某产生意见,并发生口角,准备动手打架时被工友拉开。

覃某回家后心里仍很气恼,将此事告诉丈夫并用手势告知小姑李某。

覃某要丈夫替自己出口气,教训一下朱某。

覃某丈夫答应了,但又不认识朱某,覃某又不便亲自出面。

于是覃某便拉着小姑李某,写张纸条告诉李某去指认朱某,并帮助其兄“修理”一下朱某。

李某受哥嫂供养,且哥嫂平时待自己不错,尽管心里不乐意但不好拒绝嫂子。

覃某让丈夫和李某选择朱某下夜班的时候,在朱某回家必经的小巷里动手。

兄妹俩按照覃某的计划,果然等着了朱某。

李某的哥哥将朱某从自行车上拉下来,李某揪着朱某的头发,然后,兄妹二人对朱某拳打脚踢,直到朱某大声呼救,二人才放手离开。

经医院诊断,朱某身上多处受伤,伤势轻微。

朱某报案后,某区公安分局经调查,查出是李家兄妹受覃某教唆而为。

处罚经过

某区公安分局将此案认定为共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而且情节严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的规定,以故意殴打他人致伤为由,分别给予李某的哥哥、李某、李某的嫂子覃某拘留15日的处罚。

共同赔偿朱某的医药费五百元。

问题:

某区公安分局的处罚是否恰当?

如果不恰当,该如何处罚?

10分

案例评析

本案中,聋哑人李某和哥哥在嫂子覃某的教唆下,为了达到报复的目的,共同实施了殴打朱某的行为。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本案中是结伙殴打他人,属严重情节。

公安分局对违法事实认定清楚,行为定性准确,法律依据恰当,但处罚有失公平公正。

首先,对共同行为应分别处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七条规定:

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根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分别处罚。

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按照其教唆、胁迫、诱骗的行为处罚。

本案中覃某是教唆人,丈夫李某是违法行为的实施者,都是完全行为能力人,在违法行为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相当,处罚种类和幅度没有问题,但对于聋哑人李某,是限制行为能力人,是被他人教唆实施违法行为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规定: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对李某的处罚应当轻些。

其次,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殴打他人行为除情节较轻的外,在决定处罚时必须是拘留并处罚款。

本案对三位违法行为人只决定拘留是不合法的。

再次,聋哑人李某才17岁,要查清其是否为初次违反治安管理,再决定是否执行拘留。

重点提示

1、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根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分别处罚。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教唆、胁迫、诱骗违反治安管理不是独立的行为名称,应按照其教唆、胁迫、诱骗的行为定性处罚。

3、由于吴某饲养狼狗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放任狼狗恐吓他人,且不听劝阻,派出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对吴某以放任动物恐吓他人,情节严重,处罚款五百元。

本案是《治安管理处罚法》出台后新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放任动物恐吓他人行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将动物带到与他人公共活动的场所,放任动物本能的行为方式,使他人受到惊吓的情形,如因恐惧而躲避被摔成轻微伤,因惊吓造成他人情绪不稳定,夜间作噩梦或惊喊惊叫等。

本案中吴某明知自己养的大狼狗凶悍,模样可怕,还放任狼狗独自出门,把小女孩当场吓哭,导致晚上经常做噩梦,对他人的劝说不理不睬,已经构成了放任动物恐吓他人行为,吴某具有行为责任能力,应该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五条规定:

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驱使动物伤害他人的,依照本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派出所对吴某以放任动物恐吓他人,情节严重,处罚款五百元是正确的。

公安机关对此案的处罚事实清楚,程序合法,法律依据恰当,定性处罚准确。

重点提示

1、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应当先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才能罚款。

2、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只能罚款,不能拘留。

3、驱使动物伤害他人的,以故意伤害行为定性处罚。

 

实训题

一、李强、王一林与邓忠三个民警在街上巡逻,迎面遇见一名手拿一女式手提包的男轻年,该男青年看见警察马上显出很慌张的样子,经初步盘问该男青年无法讲清楚包里的东西。

要求:

1、请你与两名同事配合,完成对该男青年的盘查;P11-17

2、如果你认为有必要将该男青年带回所里继续留置盘问的话,下一步你该如何办?

P14

二、2006年6月12日上午9点钟,XX县建设局职工赵宏(男,35岁,住XX县山湖小区508号房)到城东派出所报案:

他的摩托车被人偷走了。

据赵宏反映他的摩托车是昨晚11点钟放进小区车棚的,他还锁上保险锁,今天上午7点30分左右他到车栅时发现摩托车不见了,防盗锁被撬烂丢在地上,山湖小区没设有保安。

被盗的摩托车是男装125C红色广州本田摩托车,车牌号是京A-9867,八成新,摩托车的行驶证和发票在赵宏身上。

要求: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写一份报案笔录

接受报案笔录

时间:

2006年6月12日9时

地点:

××县公安局城东派出所

报案人:

赵宏,男,35岁,××县建设局职工,住××县山湖小区508号房

赵宏口头报称:

今天上午7点30分左右,赵宏停放在山湖小区车棚内的摩托车被盗,该车系男装125C红色广州本田摩托车,车牌号是京A-9867,八成新,赵宏于6月11日晚23时将该车放入车棚,上保险锁,小区内没有保安。

记录:

××

三、某派出所值班民警小黄该镇镇初中老师打来电话报警称:

有一醉汉在学校校园内借酒醉闹事,已打烂几扇玻璃窗,要求派出所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