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二 近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0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14994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9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二 近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0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二 近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0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二 近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0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二 近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0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二 近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0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二 近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0 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二 近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0 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二 近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0 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二 近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0 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二 近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0 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二 近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0 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二 近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0 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二 近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0 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二 近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0 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二 近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0 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二 近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0 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二 近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0 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二 近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0 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二 近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0 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二 近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0 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二 近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0 含答案.docx

《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二 近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0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二 近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0 含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二 近代的世界和中国 专题10 含答案.docx

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二近代的世界和中国专题10含答案

专题10 英美资产阶级革命家与英美代议制的创立

考点一 克伦威尔与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背景【加试】——(b)

(1)经济因素:

17世纪,英国新的资本主义因素快速发展。

(2)阶级因素: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产生,他们要求参政。

(3)矛盾尖锐:

议会与王权尖锐对立。

2.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加试】——(b)

(1)军事上:

领导议会军击溃了王党军队,取得了内战胜利。

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满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但也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

(2)政治上:

处死国王查理一世,结束了英国的封建王权统治,建立了共和国;就任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统治,从根本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但军事独裁引起社会动荡。

(3)外交上:

颁布《航海条例》,排斥荷兰的中转贸易,同瑞典、丹麦、葡萄牙等强国签约,巩固了英国的海上权威和商业利益。

(4)思想文化上:

扶持文化教育,提倡宗教信仰自由。

(5)经济上:

积极发展工商业,使英国工业生产超过革命前的水平。

3.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功与过【加试】——(c)

(1)克伦威尔是一位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一位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

(2)他在结束封建王权统治方面贡献突出;他采取的内政、外交措施维护了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利益和英国的海上商业利益,应该予以肯定。

4.“光荣革命”(1688年)——(b)

(1)概况:

1688年,英国议会迎来荷兰执政威廉三世作为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被迫远走法国。

历史上把这次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称为“光荣革命”,国王权力来源于议会,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基础。

(2)意义

①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②资产阶级掌握实权,为其利用议会限制王权提供了政治前提。

5.《权利法案》(1689年)——(b)

(1)目的:

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

(2)内容:

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议会掌握了立法、财政、军事等权力。

(3)作用:

把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6.《王位继承法》(1701年)【加试】——(b)

把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决定权掌握在议会手里,进一步限制了王权,扩大了议会的权力。

7.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加试】——(c)

(1)乔治一世时期,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

(2)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任财政大臣,主持内阁会议,成了实际首相,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3)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1.唯物史观认识克伦威尔【加试】

(1)在反封建和发展资本主义方面贡献巨大

①打败王党军队,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具有杰出军事才能。

②统治期间,采取措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法律,巩固革命成果。

(2)缺点与局限

①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

②军事独裁引起社会动荡。

(3)总体:

功大于过。

①英国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②其缺点与局限本质上是由当时资产阶级发展的不成熟决定的。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2)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

(3)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

(4)内阁对议会负责,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

(5)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

(6)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3.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作用

(1)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政治民主化的道路,避免了专制独裁统治。

(3)不同利益集团通过议会和平斗争,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保障了政治稳定。

(4)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模式(对欧美有深远影响)。

1.(2016·4月浙江选考)17世纪的英国历史上,某一事件被称作一场“家庭纷争”、一次“光荣革命”。

该事件的主导者是(  )

A.国王B.议会

C.枢密院D.内阁

答案 B

解析 根据关键词“17世纪的英国”“家庭纷争”“光荣革命”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1688年的“光荣革命”,其主导者是议会,故选B项。

2.(2017·11月浙江选考)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逐渐形成了一些惯例。

如“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向议会谢罪,或解散下院提前大选”,“内阁无需预先征得国王同意,即可召开会议”等。

这反映出英国代议制的特点是(  )

①内阁对议会负责 ②国王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③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④国王、议会和内阁互不统属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国王“统而不治”,是虚君,只作为国家的象征;2.议会“权力至上”,即国家的权力中心是议会;3.内阁掌握行政权并集体对议会负责。

因此①②③正确,即A为正确答案。

3.(2015·7月浙江学考)有学者评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说:

议会杀了一个君主,逐去了一个君主,又迎进了一个君主。

这里提到的后两位“君主”分别是(  )

A.查理一世、詹姆士二世

B.查理二世、克伦威尔

C.詹姆士二世、威廉三世

D.查理二世、威廉三世

答案 C

解析 1688年,威廉三世率军队来到英国,并成为英国国王。

詹姆士二世被迫远走法国。

历史上把这次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称为“光荣革命”,选C项。

4.(加试题)(2017·4月浙江选考,34)资本主义是西方近代以来发展的一条主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的英国,虽然人口持续增长,实际生活水平却大约提高了35%。

这是史无前例的事情。

经济发展固然重要,然而经济发育的社会环境、市场活动主体的自由度及其相应的道德规范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这一时期,英国社会宗教、政治观点多元,任何差错都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但作为护国公的克伦威尔取得了足以令人称道的重大成功,推动了英国经济的真正增长。

——摘编自侯建新《资本主义起源新论》等

材料二 1851年的世界博览会显示了联合王国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

同期英国通过议会制度改革,推动了民主化运行机制,以促进民众的和平、安全和公共福利。

所有这些都表明了英国向自由主义迈进的趋势。

这一趋势得益于英国社会经济、法律政治和思想观念的长期发展,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源于17、18世纪经济社会生活的思想观念发挥着超越历史时空的发酵作用。

——摘编自摩根《牛津英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作为护国公的克伦威尔在实现英国“真正增长”中所作出的努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指出并分析17、18世纪创造联合王国“优势”的“思想观念”。

答案 

(1)建立有序的行政机构;改善法律;扶持文化教育;提倡宗教信仰自由;积极发展工商业。

(2)启蒙思想:

反对君主专制,提出分权学说。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反对国家对经济的任何干预,主张经济自由放任。

解析 本题以英国为主线考查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1)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宗教等多角度综合概括克伦威尔的贡献。

(2)问,注意时间信息是17、18世纪,切入点是“思想观念”。

考点二 华盛顿与美国1787年宪法

1.华盛顿领导美国赢得独立战争【加试】——(b)

(1)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后,自己出钱组织军队参加反英斗争。

(2)建军:

第二届大陆会议整编大陆军,被推选为大陆军总司令。

(3)1776年7月4日,发表《独立宣言》。

(4)1777年取得萨拉托加大捷,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5)1781年约克镇战役,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2.华盛顿主持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c)

(1)制定美国宪法:

拒绝接受王位;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实行三权分立,美国确立联邦制、共和制、总统制。

(2)内容

①联邦制原则:

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②三权分立原则:

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

(3)特点

①法律至上,联邦法律是全国最高法律。

②体现了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③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避免了专制。

④带有严重的局限性,如允许奴隶制存在。

(4)评价

①地位:

美国联邦宪法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②积极:

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长期稳定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③局限:

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3.华盛顿担任首任总统,组建联邦政府【加试】——(c)

(1)总统任上

任期

措施

作用

第一届1789~1793年

网罗人才,组成内阁;建立国家银行,稳定货币;创立总统否决权制度。

既维护了国家的民主制度,又在各方面完善了总统制。

第二届1793~1797年

巩固第一届任期内的成果;宣布“严守中立”政策;展开西进运动。

创立了孤立主义外交政策;推进了美国西部土地开发,促进经济发展。

(2)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①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中央集中了财政、外交、制定经济政策的权力,权力大大加强。

②各州保持了一定程度的自治地位,拥有一些州权。

4.华盛顿的优秀品质与历史贡献【加试】——(c)

(1)优秀品质:

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幸福之上,不恋官位,不慕权势,坚持民主,警惕专制。

(2)贡献:

领导北美独立战争,为美国建立资本主义国家作出杰出贡献;拒绝王位,主持制宪,建立联邦制度,不当终身总统,维护国家民主政治。

(3)总评:

华盛顿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华盛顿的精神与他所确立的原则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被尊称为“美国国父”。

1.对美国总统华盛顿的评价【加试】

(1)具有高尚品格:

将国家、民族利益置于个人之上,不恋权位,不慕权势,坚持民主,警惕专制,诚实守信,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

(2)贡献:

领导北美独立战争——为美国建立资本主义国家做出杰出贡献;拒绝王位,主持制宪,建立联邦制度;不当终身总统,维护国家民主政治。

(3)局限:

宪法歧视黑人、妇女等。

总体评价:

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无愧于“国父”的称号;是美国建国时期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

2.美国1787年宪法平衡的利益、体现的原则

(1)平衡四种利益的宪法

①制约权力:

“制约与平衡”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民主。

②平衡利益:

中央与地方关系:

规定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其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③大州与小州关系:

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这样就协调了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

④南方与北方的关系:

保留南方的奴隶制度,把5个黑人折合为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这样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南方与北方的矛盾。

(2)体现的三大原则

①联邦制原则:

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括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

同时宪法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

②分权制衡原则

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分别由国会(分参众两院)、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

③民主原则(人民主权原则)

规定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众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

总统由各州选举团选出,即先由各州议会选出候选人,再由选举人选举总统。

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

1.(2017·4月浙江选考,20)在美国1787年宪法的讨论中,有人主张联邦政府享有最高权威,甚至试图在宪法中加入国会有权否决各州立法的条款。

有人则要求保护各州的自主权,将联邦体制——对政府的不同层次、不同部门权力进行特别划分——视为防止过多国家集权的保障。

它反映了(  )

A.大州与小州的利益之争

B.南方与北方的权力之争

C.立法与行政的职权之争

D.联邦与各州的权限之争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联邦政府试图干预各州内部事务,各州则防止联邦政府的过度干预,体现了美国联邦与各州的权限之争,故选D项。

在争论的基础上,美国实行联邦制,即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实行分权。

2.(2016·10月浙江选考)针对某国在一次革命后采用的政治形式,有学者拟订了以下研究提纲,据此判断,这个国家应该是(  )

(1)一个联邦,一个由选举产生的总统

(2)以一部成文宪法作为政府的基础和对政府的牵制

(3)权力的制衡制度

(4)立法者的选举在人口比例的基础上产生——若干人中选出代表一名

A.英国B.德国C.美国D.法国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联邦、总统、宪法对政府的牵制、权力的制衡”等信息综合判断,这个国家是美国。

3.(加试题)美国首都是华盛顿,美国一家著名报纸是《华盛顿邮报》,连《华盛顿传》的作者亦自称华盛顿。

华盛顿在美国享有盛誉的原因是(  )

①领导美国独立战争 ②领导制定1787年宪法 ③不当终身总统 ④三次归隐山庄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华盛顿享有盛誉是凭借其历史功绩和高尚品德,①②③④符合题意。

考向一 常考主干知识

1.(加试题)(2018·奉化学考押题)某同学撰写了一篇历史论文,题目为《从枢密院到内阁——论行政权的转移》。

由此可知,该同学探讨的可能是(  )

A.宋朝B.明朝C.法国D.英国

答案 D

解析 宋朝没有内阁,故A项错误;明朝内阁没有独立的行政权,故B项错误;法国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从枢密院到内阁——论行政权的转移》”可知,行政权转移到内阁,而英国的内阁掌握行政权,故D项正确。

2.(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命题交流)“一个残酷的现实是,他们不能进行贸易,没有统一的货币,无法制定外交政策,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上述材料描述的情况最有可能发生在(  )

A.1781年的美国B.1789年的美国

C.1891年的美国D.1933年的美国

答案 A

解析 材料描述的情况说明当时美国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利益和主权。

这一状况应出现于独立之后、1787年宪法生效之前的美国。

3.(加试题)(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命题交流)历经5个月激烈讨论后,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通过《联邦宪法》。

下列说法符合当时宪法内容的是(  )

A.实行联邦制,建立联邦共和体制

B.总统可连选连任,无任期限制

C.众议员每州两名,任期六年

D.五个黑人中有三个人取得选举权

答案 A

解析 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国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故A项正确;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故B项错误;参议员每州两名,任期六年,故C项错误;该宪法不承认黑人具有选举权,故D项错误。

[思维升华]——中外历史中的政治妥协

(1)英国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之间的联合妥协。

责任内阁制、首相制、两党制的发展与完善,三次议会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率先实行社会福利制度都是智慧妥协的结果。

(2)美国宪政确立:

从宪法的产生过程来看,它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许多关键性的、重大的问题往往是通过政治妥协缓解并进而一步步解决的。

(3)辛亥革命中的“妥协”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民主发展的必然结果,各种政治力量以民族大局为重,通过相互妥协,实现和平,中华民族避免一次刀兵之乱,是中国历史的巨大进步。

考向二 必考加试结合点

4.(加试题)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

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  )

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

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

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史实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时反对的是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后来资产阶级革命家克伦威尔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项。

5.(加试题)(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命题交流)“历史告诉我们,在所有年代,在所有形式的政府下,统治者大都是一样的,他们敢多坏就有多坏,堕落的空虚,愚昧的诅咒就像麻风病一样附着在他们身上。

”鉴于此,美国人采取的有力措施是(  )

A.实行联邦制政体B.确立分权制衡原则

C.保持两党制原则D.坚持人民主权原则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得出美国人借鉴的是历史教训,他们认为统治者敢多坏就有多坏,造成了堕落、愚昧,因此要避免此现象,就应该对统治者的权力进行制约,以防止专制独裁,故B项正确;联邦制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不符题意,故A项错误;C、D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出来,故C、D项错误。

6.(加试题)(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命题交流)两千多年前雅典就产生了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形式:

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

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行使相应权力的机构是(  )

A.总统、国会、最高法院

B.国会、总统、最高法院

C.议会、首相、上议院

D.首相、议会、上议院

答案 B

解析 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分别掌握的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分别掌握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故选B项。

考向三 社会热点、学术前沿

7.[学术前沿——政治协商精神]

(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命题交流)“光荣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了专制统治的国家。

它这样做的时候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

此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一步一步地进行了制度改革。

可见英国政治体制创新的显著特点是(  )

A.内容的继承与创新B.方式的和平与渐进

C.君权的保留与限制D.地位的首创与示范

答案 B

解析 题干并没有强调对过去的继承,故A、C项错误;由题干“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和“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一步一步地进行了制度改革”可知题干强调和平与渐进,故B项正确;因为题干重心在于强调方式的和平与渐进,首创与示范作用则不是其显著特点,故D项错误。

8.[史研素养·史识史论]

(加试题)(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命题交流)英国历史学家约翰·阿诺德在《历史之源》中说,历史并不存在“单一的真相”,“因为没有任何事实和真相可以在意义、解释、判断的语境之外被说出”。

这句话意在强调(  )

A.任何历史记载都有局限

B.文献记载不是历史的真相

C.历史论著不是历史本身

D.人们解读历史受时代限制

答案 D

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人们在解读历史时往往带有主观色彩,同样一件事情被不同的人解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答案,故D项正确。

9.[学术热点——政治文明传承与创新]

(2018·金华十校学考评估)有学者认为,美国建国后建立的制度,既可以看见英国的影子,又可以看到美国自己的创造。

其中英国的“影子”和美国的“创造”分别是(  )

A.议会政治 三权分立

B.责任内阁 联邦制度

C.议会政治 参众两院

D.责任内阁 三权分立

答案 A

解析 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政治制度,体现英国影子的是议会政治,自己创造的有三权分立、总统共和制、联邦制,因此A项符合要求。

[素养渗透]——史料实证

作为历史学重要的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对学史者的要求不仅是掌握多种史料分析和处理的方法,更为关键的是要涵养一种“尊重历史,追求真实”的精神。

从试题命制的思路来看,无论是从史到论,还是论从史出,都必须遵循思维的基本规律,注意试题中“史论脱节”的五种表现:

违背真实性、违背全面性、违背充分性、缺乏针对性(偷换论题)和缺乏逻辑性(偷换概念)等。

一、选择题

1.(加试题)(2018·余杭选考检测)克伦威尔说:

“我要把国王连同他的王座一起砍掉。

”为实现这一目的,克伦威尔(  )

①处死查理一世 ②颁布《航海条例》 ③远征爱尔兰④建立共和国

A.②④B.①③

C.①④D.②③

答案 C

解析 材料显示克伦威尔这句话是针对国王的,故选C项。

2.(加试题)(2018·绍兴选考检测)看到“《航海条例》”“资产阶级革命”“军事独裁统治”等关键词,你能联想到的人物是(  )

A.拿破仑B.克伦威尔

C.袁世凯D.蒋介石

答案 B

解析 克伦威尔是英国革命的领导者,颁布《航海条例》,导致英荷战争爆发,在建立共和国后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故B项正确。

3.(2018·富阳学考仿真测评)鉴于当年邀请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教训,议会在授予威廉和玛丽王冠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权利宣言”即《权利法案》。

议会此举要求国王的活动须遵从(  )

A.国家法律B.历史传统

C.政府决策D.自身实力

答案 A

解析 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即要求国王的权力必须受法律的制约,答案为A。

4.(2018·金华十校选考交流)下图的▲处可以填入(  )

①立法权 ②行政监督权 ③财政权 ④内阁成员任命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图中应填入的是英国议会的职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议会掌握立法权、行政监督权和财政权,但没有内阁成员任命权,故A项正确。

5.(2018·丽水学考仿真测评)据统计:

1878~1887年间,英国政府议案占去下院83%的工作时间,1888~1897年增加到84.5%,在1900年前后,英国内阁已经合法占用了下院五分之四的议事时间。

这表明英国(  )

A.议会核心地位丧失B.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内阁的权力在膨胀D.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答案 C

解析 议会作为国家权力中心的主宰地位因内阁占用时间的增多而逐渐弱化,但并没有丧失,故A项错误;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材料无从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统计英国内阁占用下院的时间增多说明内阁的权力在逐渐膨胀,故C项正确;君主立宪制的完善材料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

6.(2018·浙江名校联合体选考评估)国王不仅“临朝不理政”,而且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无权废除任何法律。

但是,国王作为国家元首,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同时也是英联邦首脑,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这里所指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是(  )

A.君主专制B.责任内阁制

C.共和政体D.君主立宪制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干意思是指英国政治制度,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故选D。

7.1649年英王查理一世被处死,共和国在英国建立。

之后,克伦威尔大权独揽,对内建立护国主政体,对外颁布《航海条例》,与荷兰争雄。

克伦威尔的做法(  )

A.限制了英国国王的权力

B.维护了英国革命成果

C.沉重打击了专制统治

D.保证了议会行使权力

答案 B

解析 克伦威尔的做法对内包括打击封建贵族和镇压人民的激进要求,扩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经济政治权益,对外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为海外竞争提供支持,这些政策措施实质上是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延续、保护和发展,故B项正确。

8.(2018·慈溪学考仿真测评)19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美国的体制称赞不已,说:

“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

”其称赞的是(  )

A.邦联制B.联邦制

C.三权分立制D.总统制

答案 B

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可以看出是联邦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