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锅炉常见事故及处置.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17300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余热锅炉常见事故及处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余热锅炉常见事故及处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余热锅炉常见事故及处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余热锅炉常见事故及处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余热锅炉常见事故及处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余热锅炉常见事故及处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余热锅炉常见事故及处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余热锅炉常见事故及处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余热锅炉常见事故及处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余热锅炉常见事故及处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余热锅炉常见事故及处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余热锅炉常见事故及处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余热锅炉常见事故及处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余热锅炉常见事故及处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余热锅炉常见事故及处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余热锅炉常见事故及处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余热锅炉常见事故及处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余热锅炉常见事故及处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余热锅炉常见事故及处置.docx

《余热锅炉常见事故及处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热锅炉常见事故及处置.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余热锅炉常见事故及处置.docx

余热锅炉常见事故及处置

锅炉常见事故及处置

1事故处置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发生事故后应当即采取一切可行的方式,消除事故本源,迅速恢复机组正常运行,知足系统负荷的需要。

在设备确已不具有运行条件时或继续运行对人身,设备有直接危害时,应停炉处置。

发生事故时,班长应在厂调度的直接领导下,领导全班人员迅速果断地依照现场规程的规定处置事故。

调度的命令,除对人身、设备有直接危害外,均应坚决执行。

当发生了本规程没有列举的事故情形时,运行人员应按照自己的经验与判断,头脑清醒,沉着冷静,主动采取对策,迅速处置。

事故处置后运行人员应如实地把事故发生的时刻,现象和采取的办法,记录在交交班记录本上,并在班后会议上进行分析讨论,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做到“三不放过”。

2锅炉水位事故

锅炉满水

锅炉满水现象

水位报警发出水位高信号,汽包当场水位计及低地水位表高于正常水位。

蒸汽含盐量增大。

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

过热蒸汽温度急剧下降,主蒸汽管道法兰处有汽水冒出,蒸汽管道内发生水冲击。

满水的原因

运行人员疏忽大意,对水位监视不严,误判断致使操作错误。

水位计、蒸汽流量表或给水流量表指示不正确或失灵,使运行人员误判断。

给水自动调节装置失灵或给水调节门有故障,发觉后处置不及时。

外界或锅炉燃烧发生故障而未及时调整水位。

锅炉负荷增加太快。

给水压力突然升高。

锅炉满水的处置

当汽包水位计超过50mm时,应将给水自动调节改成手动操作,关小给水门,减少给水流量。

若水位超过100mm时,应开启事故放水门,进行放水。

注意维持汽温,按照汽温下降情形,应及时关小减温水门;汽温若急剧下降到480℃时,开启过热器及主汽门前疏水,并通知厂调度。

若水位无明显下降,应检查给水系统阀门是不是有故障,事故放水门是不是打开,必要时应包当场水位计和各低地水位计指示的正确性,增强对汽包水位的监视。

当即倒换给水管路或加开定排放水门进行放水,当水位降至50mm时,停止放水,向厂调度汇报恢复锅炉运行。

如经采取上述办法,水位仍然上升至超过上部可见部份时,应当即停炉,关闭给水门,开启省煤器再循环门,并开启过滤器及主汽门前疏水,增强放水,故障消除后,尽快恢复锅炉机组运行。

在停炉进程中,如水位已明显下降,蒸汽温度又明显降低时,可维持锅炉继续运行,尽快使水位恢复正常。

停炉后,引、送风机可继续运行,迅速查明原因,待水位恢复正常后,向厂调度请示,从头点火(五分钟内不能达到点火条件,必需停引、送风机处置,待水位恢复正常后,从头点火)。

由于锅炉负荷骤增而造成水位升高时,则应暂缓增加负荷。

因给水压力异样升高而引发汽包水位升高时,则应与调度联系,尽快将水压恢复正常。

锅炉满水后如在短时刻内不能恢复时,应停引、送风机运行,向厂调度汇报。

3锅炉缺水

锅炉缺水现象

水位报警发出水位低信号,汽包水位低于正常水位,水位指示负值不正常增大。

严峻缺水时,汽温升高。

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小于蒸汽流量(炉管爆破则相反)

锅炉缺水的原因

给水自动调节装置失灵,发觉处置不及时。

低地水位计、蒸汽流量表或给水流量表指示不正确,使运行人员造成误判断而操作错误。

给水管路、给水泵发生故障或锅炉负荷增加,调整不妥,发生抢水使给水压力降低。

锅炉排污门泄漏或排污时没有及时调整。

水冷壁、省煤器爆管或泄漏。

运行人员疏忽大意,对水位监视不够,调整不及时或误操作。

事故放水门关不严。

锅炉负荷骤减。

锅炉缺水的处置

当锅炉汽压及给水压力正常,而汽包水位低于正常水位﹣50mm时,应采取下列办法:

验证低地水位计的指示正确性,如对其有怀疑时,应与汽包当场水位计对照,必要时还应冲洗水位计。

若因给水自动调节器失灵而影响水位降低时,应手动开大调整门,增加给水。

如用主给水管调整门不能增加给水时,应投入附给水管路,增加给水。

若经上述处置后,汽包水位仍下降,且降至﹣100mm时,除应继续增加给水外,尚须关闭所有排污门及放水门,必要时,可适当降低锅炉蒸发量,并通知厂调度。

如汽包水位继续下降,且在汽包水位计下部可见部份,须当即停炉,关闭主汽门,继续向锅炉上水至﹣100mm时从头点火。

由于运行人员疏忽大意,使水位在汽包当场水位计中消失,且未能及时发觉,依低地水位计的指示能以为缺水时,须当即停炉,关闭主汽门及给水门,并按下列规定处置:

进行汽包当场水位计的叫水。

经叫水后,水位在汽包当场水位计中出现时,可增加锅炉给水,并注意恢复水位。

经叫水后,水位未能在汽包当场水位计中出现时,严禁向锅炉上水,并向班长及厂调度汇报。

当给水压力降低时,应当即通知厂调度联系给水泵值班人员提高给水压力,如给水压力迟迟不能恢复,且使汽包水位降低时,应降低锅炉蒸发量维持水位。

在给水流量小于蒸发量时,严禁用增加锅炉蒸发量的方式来提高汽包水位。

4锅炉叫水程序

开启汽包当场水位计的放水阀。

关闭汽阀,关闭平衡水阀。

关闭放水阀,注意水位是不是在水位计中出现。

叫水后,开启汽阀,恢复水位计的运行。

叫水时,先进行水位计水部份的放水是必要的,不然可能由于水管存水而造成错误判断。

5汽水共腾

汽水共腾的现象

汽温急剧下降。

汽包水位同时猛烈波动,严峻时,汽包当场水位计看不清水位。

严峻时,在蒸汽管道内发生水冲击,法兰接合处向外冒汽。

饱和蒸汽盐量值增大和炉水盐量值增大。

汽水共腾的原因

炉水品质不合格,悬浮物或含盐量过大。

锅炉负荷突增或转变过大。

并汽时,点炉的压力高于母管压力。

汽水分离设备有缺点。

水位太高,未按规定进行排污。

汽水共腾的处置:

降低锅炉负荷,并维持稳固。

将给水自动调节改成手动调节,按照水位情形,调整给水量,并加大持续排污,开启事故放水或下降管排污门,维持低水位﹣50mm运行。

注意维持汽温。

关闭或关小减温水,适当提高火焰中心。

如汽温低于500℃时,应开启过热器疏水,低于480℃时,通知厂调度要求开启蒸汽母管疏水及主汽门前疏水。

通知水化值班员,停止加药,取炉水样品分析,并按分析结果进行排污,采取办法,改善炉水质量。

在炉水质量未改变之前,应降低和维持稳固负荷,不允许增加负荷;待正常后,逐渐恢复运行,关闭各疏水及放水门,增加锅炉负荷。

故障消除后,应冲洗汽包当场水位计。

6锅炉水位不明

汽包当场水位计看不到水位,用低地水位计又难以判明时,应当即停炉,并停止上水。

停炉后,利用汽包当场水位计按下列程序查明水位:

缓慢开启放水门,注意观察水位,水位计中有水位线下降,表示轻微满水;若看不到水位,关闭汽阀,使水侧管路部份取得冲洗。

缓慢关闭放水门,注意观察水位,水位计中水位线上升,表示轻微缺水;如仍不见水位,关闭水门,再开启放水门,水位计中有水位线下降,表示严峻满水;无水位线出现,则关闭汽门,开启水门,关闭放水门,现在若水位计中仍不见水位出现,则表示严峻缺水。

查明后,将水位计恢复运行。

向厂调度请示是不是从头点炉。

7汽包水位计的损坏

汽包水位计损坏的现象:

结合面或测点漏汽,玻璃板损坏或爆破,有壮大的排汽声。

电源中断或测点断线(低位水位表无指示)。

汽包水位计损坏的原

炉水品质差、结垢而运行中未能按期冲洗,汽、水长时刻冲洗测点。

汽、水一次门阀芯脱落,冲洗水位计操作不正确。

水位计本体或盖板有变形,使其受力不均。

汽包水位计损坏的处置

如一只汽包当场水位计地损坏时,将损坏的水位计解列,关闭汽、水门,开启放水门,向班长及厂调度汇报,联系检修迅速恢复损坏的水位计,并查对另一只汽

如汽包当场水位计全数损坏,而具有下列条件时,允许锅炉继续运行2小时。

给水自动调节器动作靠得住。

水位警报器好用,靠得住。

两台低地水位计的指示正确,而且在4小时内曾与汽包当场水位指示对照过,现在,应维持锅炉负荷稳固,并采取紧急办法,尽快修复一台汽包当场水位计。

若是自动调整器或水位警报器动作不靠得住,在汽包水位计全数损坏时,只允许按照靠得住的低地水位计维持锅炉15~20分钟运行。

如汽包水位计全数损坏,且低地水位计运行不靠得住时,应当即停炉。

8锅炉承压部件损坏

锅炉水冷壁管的损失

水冷壁损坏的现象

水位下降,蒸汽压力和给水压力下降,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

轻微泄漏时,有蒸汽喷出的响声,爆破时,有显著的响声。

各段烟温下降,灰渣斗内有湿灰,严峻时,向外漏水。

炉内负压减小,严峻时变正,炉门、人孔不周密处向外喷汽和冒烟。

燃烧不稳或造成灭火

水冷壁损坏的原因

炉水品质不合格,长期运行未按规定进行排污,使管内侵蚀或结垢。

升火方式不正确,排污门泄漏或炉内结焦,管壁受热不均,使局部水循环不良。

严峻缺水时,错误地大量进水,致使爆管。

喷燃器周围水冷壁管保护不好,磨损严峻。

吹灰器、喷口或吹灰管安装不妥,操作有错误,管子被汽、水吹坏。

长期超负荷或低负荷运行,大焦块掉落砸坏管子、管壁被打焦棍磨损或设备本身存在缺点。

检修或安装时,管子被杂物堵塞,致使水循环不良造成管子过热损坏。

按期排污量过大,造成水循环被破坏。

水冷壁损坏的处置:

锅炉水冷壁管发生爆破,不能维持汽包水位时,应按下列规定处置:

当即停炉,保留一台引风机继续运行,排除炉内的烟气和蒸汽,待烟气、蒸汽消失后停止引风机。

停炉后,当即关闭主汽门,可继续进水。

如损坏严峻,致使锅炉汽压迅速降低,给水消耗过量,经增加给水仍看不到汽包当场水位计中水位时,应停止给水。

处置故障时,须紧密注意锅炉的给水压力等情形,当故障炉和运行炉由同一根给水母管供水,如不能保证运行炉的正常水位时,应减少或停止故障炉的给水。

如泄漏不太严峻时,应改自动给水为手动给水,经增强上水尚能维持锅炉正常水位时,向班长和厂调度汇报,要求适当降低负荷运行(投入油枪稳固燃烧),请示停炉时刻,并维持低粉位运行;要求投入备用炉,如备用炉迟迟不能投入运行,而故障锅炉的损坏情形继续加重时(响声增大,漏水增多和危及临近管子等),则须当即停炉。

若水冷壁爆破而造成锅炉灭火,应按紧急停炉处置。

省煤器管损坏

省煤器管损坏的现象:

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严峻时,汽包水位下降。

省煤器烟道内有异音,从省煤器烟道不周密处向外冒汽;严峻时,下部烟道漏水。

省煤器和空预器烟气温度降低或双侧温差增大,泄漏侧烟气温度低于未漏侧,排烟温度下降。

烟气阻力增加,引风机电流增大。

飞灰潮湿。

省煤器管损坏的原因:

给水品质不合格,使管子侵蚀。

给水流量或温度转变太大。

停止进水时,未及时开启省煤器再循环门,产生局部过热。

长期飞灰磨损或在省煤器处发生二次燃烧。

防磨板脱落,管子局部磨损加重。

管子被杂物堵塞、管材不合格或焊接质量不良。

省煤器管损坏的处置:

省煤器损坏不严峻时,当即将自动给水切换为手动,增强进水,维持正常水位,适当降低负荷运行。

当即向班长及厂调度报告,增强对泄漏处的检查。

维持短时刻运行,请求停炉时刻,维持低粉位。

如泄漏严峻,无法维持正常水位,应紧急停炉,停炉后保留一台引风机运行,以排除蒸汽及烟气。

待蒸汽及烟气大体排除后,停引风机。

为维持汽包水位,可继续向锅炉上水,禁止开启省煤器再循环门。

过热器管损坏

过热器管损坏的现象

过热器周围有泄漏响声。

蒸汽流量不正常地小于给水流量。

损坏严峻时,锅炉汽压下降。

过热器双侧烟气温差增大,泄漏侧烟温下降,过热蒸汽温度发生转变。

燃烧室负压不正常地减小或变正压,严峻时炉门等处向外喷汽和冒烟。

引风机投入自动时,电流增大。

过热器管损坏的原因:

化学监督不严,汽水分离器结构不良,不周密,使蒸汽品质不好,过热器管内结垢或侵蚀。

燃烧方式不正确,火焰偏斜或煤粉太粗使管材磨损严峻及火焰太长,使过热器处烟温升高。

由于运行工况或煤种改变,引发蒸汽温度升高而未及时调整或长期超温运行,使管壁过热。

过热器材料不合格或错用材料,制造安装质量有缺点。

减温器调节不妥,忽大忽小造成过热器管内水塞,减温器套管移位,致使蒸汽散布不均而引发局部过热。

吹灰器安装位置不正确,管壁被飞灰和蒸汽磨损。

在点火升压进程中,过热器通汽量不足而引发过热。

过热器管被杂物堵塞。

过热器管损坏的处置

当即向班长及厂调度汇报,增强对泄漏处的检查监视。

若泄漏不太严峻,能维持汽压和水位时,可短时刻降低负荷和参数运行,请示停炉时刻,维持低粉位。

若泄漏严峻,难以维持运行或对临近管子有要挟且情形恶化时,应当即停炉,避免扩大事故。

停炉后维持一台引风机运行,待炉内蒸汽大体消失后停止引风机、以避免锅炉急剧冷却。

停炉后在汽压未降到零以前,仍需给水以维持汽包水位。

管道水冲击

管道水冲击的现象

听到管道内有猛烈的冲击声。

管道振动,当振动厉害时,乃至使保温层脱落。

压力表猛烈摆动。

管道水冲击的原因

给水压力或给水温度猛烈转变

给水管道,省煤器充水时,没有排尽空气或给水流量过大。

冷炉上水过快,水温太高或蒸汽加热点开度过大。

锅炉点火时,蒸汽管道暖管不充分,疏水未排尽。

蒸汽温度太低或蒸汽带水。

给水管道逆止阀动作不正常。

管道水冲击的处置

当给水管道发生水冲击时,可适当关小控制给水的阀门。

若还不能消除时,则改用备用给水管道。

若是锅炉给水门后的给水管道发生水冲击时,可用关闭给水门(开启省煤器再循环门),而后再缓慢开启的方式消除。

如在操作阀门时发生水冲击,应当即关小或关闭(给水门关闭后必需开启省煤器再循环门),检查造成水冲击的原因并加以消除,再将阀门缓慢开启。

锅炉由于点火时利用加热装置不妥而产生水冲击时,可适当关小加热蒸汽门或暂停加热。

锅炉运行中,蒸汽管道内发生水冲击时,应当即开启过热器疏水及主汽门前疏水,通知厂调度并增强对汽温的监视。

常常注意锅炉水位及汽温,应维持正常,检查蒸汽管路的各支吊架,应完整。

蒸汽及给水管道的损坏

蒸汽及给水管道损坏现象:

管道轻微泄漏时,发出响声,保温层潮湿或漏汽、滴水。

管道爆破时,发出显著响声,并喷出汽、水。

蒸汽或给水流量转变异样,爆破部位在流量表前,流量减少;在流量表以后,则流量增加。

蒸汽压力或给水压力下降。

给水母管爆破时,运行炉水位下降。

蒸汽及给水管道损坏的常见原因:

蒸汽管道超温运行,蠕胀超过标准或运行时刻太久,金属强度降低。

蒸汽管道暖管不充分,产生严峻水冲击。

给水质量不良,造成管壁侵蚀。

给水管道局部被冲洗致使管壁减簿。

给水系统运行不正常,压力波动过大,发生水冲击或振动。

安装、制造、材质和焊接不良等。

给水管道损坏的处置

如给水管道泄漏轻微,能够维持锅炉给水,且不致专门快扩大故障时,可维持短时刻运行,尽快投入备用锅炉,若故障加重,直接要挟人身或设备安全时,则应停炉。

如给水管道爆破,应设法尽快将故障管段与系统解列,若不能解列而又无法维持汽包水位时,亦应停炉。

蒸汽管道损坏的处置:

如蒸汽管道泄漏轻微,不致专门快扩大故障时,可维持短时刻运行,尽快投入备用锅炉;若故障加重,直接要挟人身或设备安全时,则应停炉。

如锅炉蒸汽管道爆破,无法供汽或直接要挟人身和设备安全时,亦应停炉。

如蒸汽母管爆破,应设法尽快将故障管段与系统解列。

减温器故障

减温器损坏的现象

汽温不正常地升高,双侧汽温差值增大,减温水流量偏小

减温器损坏的原因:

减温器喷嘴堵塞或脱落。

减温水调节幅度太大。

减温器套管移位。

减温器损坏的处置

如减温器喷嘴堵塞,可开大减温水门,调整燃烧,降低火焰中心位置。

采取一切减温办法后,汽温或过热器管壁温度仍上升超过正常时,应降低负荷运行并向班长和厂调度汇报。

如汽温超过555℃或过热器管壁超过规定值,经采取办法无效时,应请示停炉。

锅炉负荷骤减

锅炉负荷骤减的现象:

锅炉汽压急剧上升,蒸汽流量大幅度减小。

汽包水位先下降后上升。

若发觉处置不及时,安全门动作。

过热蒸汽温度升高。

锅炉负荷突降的原因

电气或汽机发生故障,用汽单位发生故障,保护动作或机、电人员误操作(如电动主汽门的误操作或误动作)。

锅炉负荷突降的处置

相应停止部份给粉机,必要时,可停止制粉系统运行,降底给粉机转速,投油枪、停给粉机,关小一次风和开大二次风以稳固燃烧,维持正常蒸汽参数,并随时预备恢复。

开启对空排汽门,尽可能使安全门不动作。

按照过热蒸汽温度降低的情形,关小减温水门,必要时可开

启过热器疏水门。

烟道再燃烧

烟道再燃烧的现象

炉膛负压和烟道负压急剧转变并偏正,燃烧不稳.

烟气温度及热风温度不正常地升高.

烟囱冒黑烟,烟气含氧量变小,严峻时烟道及引风机不周密处有火星或烟气冒出。

烟道内有爆炸声,烟道的防爆门动作。

烟道再燃烧的原因

锅炉在启动前或熄灭后未对锅炉进行足够的通风。

燃烧调整不妥,风量不足或配风不妥。

燃烧器运行不正常,煤粉自流或煤粉过粗,使未完全燃烧的煤粉进入烟道。

燃油雾化不良,除尘器入口烟道堵塞。

吹灰不及时,没有将尾部受热面和烟道内沉积的可燃物除掉。

炉膛负压过大,将未燃尽的煤粉带入烟道。

低负荷运行时刻太长,烟速太低,烟道内堆积大量的可燃物。

烟道再燃烧的处置:

若排烟温度不正常地升高,应查明原因并采取办法,如调整燃烧方式,受热面吹灰,并及时向班长及厂调度报告。

详细检查尾部受热面,周密监视烟温和受热介质温度升高的情形。

当确认是尾部再燃烧时,应按紧急停炉处置,停止向炉膛供给燃料和空气,停止引风机、送风机,周密关闭烟道挡板,人孔门及检查孔,严禁通风。

投入灭火装置或利用油枪向燃烧室通入蒸汽,并开启省煤器再循环门。

当排烟温度接近喷入蒸汽温度并已稳固一小时以上时方可开检查孔门检查。

在确认无火后,可启动引风机,逐渐开启其挡板,通风5—10分钟后从头点火。

空气预热器积灰

空气预热器积灰的现象:

空气预热器进出口烟气压差增大,出口风温下降,排烟温度上升。

炉膛负压指示偏正。

若积灰严峻时,燃烧不稳,烟囱冒黑烟,引风机电流减小。

空气预热器积灰的原因:

长期低负荷运行、长期不吹灰或吹灰次数少。

省煤器泄漏使烟气带水,排烟温度低于露点。

煤粉颗粒粗,大颗粒飞灰过量。

空气预热器积灰的处置:

积灰严峻无法维持正常引、送风量,造成燃烧不稳或锅炉正压运行,应向班长及厂调度汇报,要求降低锅炉负荷。

经提高引风机出力,降低锅炉负荷等办法后,仍无法维持正常运行时,应向班长和厂调度汇报,请示停炉。

一次风管堵塞

一次风管堵塞的现象:

风压表测点前堵塞,一次风压变小,风压表测点后堵塞,一次风压变大。

喷燃器喷口出粉减少或不出粉。

汽温、汽压、蒸汽流量下降,炉膛负压增大。

堵塞严峻时下粉管堵塞,给粉机跳闸。

安全门动作

安全门动作的现象

汽压“高”报警,锅炉上部有专门大的排汽声。

锅炉负荷迅速下降,汽压下降,水位先升高后急剧下降,

安全门动作的处置:

开启向空排汽门

降低锅炉蒸汽压力使安全门回座。

若汽压下降至安全门回座压力而不回座时,应手动合闸使其回座。

若手动合闸仍不回座,应迅速关闭动作安全门的脉冲来汽门。

经上述处置后仍不回座,应向班长和厂调度汇报,按照情形,必要时可停止锅炉运行。

若安全门误动作,经上述处置后,应联系有关人员消除缺点。

厂用电中断的原因

人员误操作

厂用电系统发生故障

继电保护动作

锅炉10000V厂用电中断

锅炉10000V厂用电中断的现象

电压表指示到零,交流电照明灯灭,事故照明灯亮。

所有运行中的电动机跳闸停止转动,电流表指示到零,事故铃声响,相应联锁的380V电动机跳闸,红灯熄灭,绿灯闪光。

锅炉灭火

锅炉蒸发量急剧下降,汽温、汽压、水位下降。

各电动门,调节门操作不动,开度指示到零。

锅炉10000V厂用电中断的处置:

当即将跳闸电动机开关复位,切除总联锁和制粉系统联锁,将各自动改成手动,关闭减温水门、给水调节门和隔离门,开启省煤器再循环门,并稍开启集汽集箱疏水门以冷却过热器,派人当场看水位,如电源短时不能恢复应关闭主汽门。

关闭球磨机入口热风门、开启冷风门,关闭排粉机入口风门。

向班长及厂调度汇报,做好启炉前的检查工作。

电源未恢复以前,按正常停炉进行,电源恢复后,向班长汇报并请示厂调度许可,锅炉即可从头点火。

锅炉380V电源中断

锅炉380V电源中断的现象

电压表指示到零

低压转动设备跳闸,电流指示到零,红灯熄灭,绿灯闪光,事故喇叭响。

仪表电源消失,调整门和电动挡板的电源均中断。

锅炉灭火

锅炉380V电源中断的处置

当即将各跳闸的电动机开关复位,开启球磨机入口冷风门,手动关闭各风门挡板,向班长和厂调度汇报,迅速查明原因,尽快恢复电源。

将各自动调节改成手动调节,当即当场关小给水调节门或给水总门,维持锅炉正常水位。

派人当场看水位,待水位升至100mm时,停止进水,关闭给水门,开启省煤器再循环门。

当即手动关闭一、二级减温水门,调整引、送风量、待380V电源恢复后,按热态炉启动,不然,按正常停炉。

热工仪表电源中断

热工仪表电源中断的现象:

所有热工指示灯熄灭、报警信号不响和信号灯不亮。

所有热工指示仪表指示回到“零位”,而电气仪表指示正常。

热电偶温度表指示偏低,电接点水位表指示消失。

所有调节阀门或挡板的开度表指示到“零”,自动调节器失灵,伺服机构电动操作不动。

各热工记录仪表全数停走。

热工仪表电源中断的处置:

确以为热工仪表电源中断的故障,应当即联系计控人员迅速恢复电源。

当即向班长,厂调度汇报,要求稳固负荷。

将所有自动调节改成手动调节,参照机械水位表和当场水位计监视水位,同时增强与二副联系,了解当场水位的转变情形,手动调节给水门,控制进水,的三十分钟之内仪表电源不能恢复时,应当即停炉并向厂调度汇报。

稳固燃烧,稳固一、二级减温水量,严格监视各热电偶温度表和汽包当场压力表指示的转变,尽可能维持汽温,水位和汽压的稳固。

若在热工仪表电源中断期间,发生系统或设备损坏的故障,严峻影响锅炉安全并失去控制手腕时,则应当即停炉。

辅机设备电源中断

辅机设备电源中断的现象:

该机运转声突然降低,电流指示到“零”,事故喇叭响,红灯熄灭,绿灯闪光。

辅机设备电源中断的处置:

如系人员操作,可当即强合电源(球磨机除外)。

如跳闸原因不明,应通知电气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置后方可合闸。

若是是引风机或送风机跳闸可强合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