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绘图1讲解学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18389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7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绘图1讲解学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体育绘图1讲解学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体育绘图1讲解学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体育绘图1讲解学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体育绘图1讲解学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体育绘图1讲解学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体育绘图1讲解学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体育绘图1讲解学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体育绘图1讲解学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体育绘图1讲解学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体育绘图1讲解学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体育绘图1讲解学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体育绘图1讲解学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体育绘图1讲解学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体育绘图1讲解学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体育绘图1讲解学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体育绘图1讲解学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体育绘图1讲解学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体育绘图1讲解学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体育绘图1讲解学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体育绘图1讲解学习.docx

《体育绘图1讲解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绘图1讲解学习.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体育绘图1讲解学习.docx

体育绘图1讲解学习

体育绘图舒献忠编

二OO五年五月

第一节体育绘图的内容

[自学要点]

体育绘图是一门新的学科,是用一种简练的视觉符号作为手段,来表达有关体育的部分内容,常用于体育教师教案的记录,体育教学中的图示以及体育书籍中的图解。

(一)体育动作图

体育动作图包括基本体操图、各项运动技术图、动作教法图、身体训练图等。

(二)体育教学组织图

体育教学组织图,就是教师根据教学训练中的各种因素,在课前认真思考和备课,将教学内容、步骤、方法绘制成图,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学。

教学组织图分为以下两种:

1.体育教学程序图:

是教师说明体育课中各项教材的安排顺序及时间分配运用的图解。

2.组织形式图:

是说明体育课中的场地布置、队形、学生及运动器械的移动路线的一种图。

它可以分为战术练习图、体育游戏及其他练习的组织形式图。

(三)基本体操图

基本体操的内容丰富,队列队形更是复杂多变。

它既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上好一堂体育课的主要手段。

特别是团体操的表演,队列队形的变化和调动更加复杂。

因此,将基本体操的绘图作为一个内容进行学习,十分必要。

(四)体育场地器械简图

体育场地器械图的绘制包括两种,一种是用各种符号表示,主要用来安排课程的器械位置,表示场地方位;第二种是依据各项运动场地及器材的比例、尺寸按需要进行设计和制作。

场地器材简图还经常用于田径、体操等运动会的场地布置图。

[自学进度]

2学时

[自学方法指导]

以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为主

[重点难点提示]

体育绘图的内容和作用,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以及这门学科的发展简况。

第二节体育动作简图的特点

[自学要点]

体育动作简图虽然也有用于体育技术书上的图解,但多数还是用于备课与上课,画图者一般都不是专业的体育绘图者,而是体育教师或教练,并且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将某个动作表达出来。

[自学进度]

2学时

[自学方法指导]

以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为主

[重难点提示]

要使复杂的动作变得容易的画,容易表现,常用的方法就是概括方法。

概括方法有以下几点:

(1)图的部分平面概括为单线,如将手、臂、腿、躯干画成单线。

(2)细小的曲线概括为直线。

(3)几何图形表示人体某些部分的肢体,如用圆形表示头,用椭圆、长方形表示躯干,用三角形表示手、脚等。

(4)略去细节。

例如,面部的五官及衣服等省略不画。

第二章体育动作简图基本知识

第一节体育绘图的学习方法

[自学要点]

(1)懂得人体比例及外形结构。

只有熟悉人体各部分的正确比例才能画出身材匀称的人体。

了解男女身体的外形结构特征,才能在绘图时熟练地表现男性的阳刚,女性的婀娜。

熟悉身体各关节活动的方向与幅度,才能画好人体解剖结构。

(2)懂得绘画透视的基本知识。

人体运动是非常复杂的运动,从运动的形式来看,是复杂和多种多样的。

除了平动之外,还有转动及复合运动。

因而,人体运动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透视变形。

只有懂得绘画透视的基本知识,才能掌握这种变形的规律。

将人体动作图、集体多人透视图以及场面图画得逼真生动,具有立体感。

[重难点提示]

多练才能熟悉掌握技法,才能有良好的感觉。

只有手、脑、眼三者配合协调才能够达到下笔稳定、准确。

眼睛看得准也就能将图画得好画得像。

初学者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一是照教科书上的优秀插图临摹;二是请别人做动作,用单线图写生下来;三是凭自己的想象画出动作简图。

此外,还要明确,多画并不是单纯练手,同时也是练眼,是训练眼睛对物体长宽比例的分辨能力。

因为在画图时首先靠眼睛将线条的方位与长短看得准。

看准是画准的前提。

第二节人体及人体动作的比例关系

[自学要点]

画人体运动主要需掌握头、胸、髋三大块变化,同时了解正常人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各部分与人的身高之间的比例关系。

这种比例关系在人的运动过程中变化比较大,而在基本站立动作时相对稳定。

另外,这种比例关系在不同的纵轴之间也有一定的差距。

用单线图画人体动作,要画得生动首先掌握人体各部分的正确比例及人体各类型动作的正确动作。

人体比例一般指人体或人体各部分之间度量的比较。

人体比例是以人的头高为度量单位,衡量人体的高低胖瘦或体的各部位的大小长短,即所谓“头高比例”。

人的高低之分除具体尺寸外,是以整个身体的长度为多少个头长来判断的。

画单线图时我们采用8.0的比例,即身高为头长的8倍。

这主要是为了画起来方便。

用这种比例画出的人身材也比较修长,好看一些。

以下是头长为1的身体各部分的比例。

(1)身高8.0。

(2)肩宽1.5。

(3)腰宽0.5。

(4)髋宽1.0。

(5)颈长0.5。

(6)躯干2.5。

(7)手臂长3.0,其中上臂4/3,前臂1,手2/3。

(8)腿长4.0,其中大腿长2.0,小腿长2.0。

(9)脚长1.0。

[自学进度]

3学时

[自学方法指导]

阅读教材内容,领悟绘图比例本质

[重点难点提示]

人体在运动时的部分肢体或部位,常处于(成角)透视状态,其长度比例必然因透视而缩短原比例关系,此时的比例可称为运动比例。

中右侧的各运动人体图中,箭头所指之处,均为人体部位的运动比例。

]

 

徒手操中常见的动作比例变化为:

臂上举9.5;立正、稍息、开立8.0;大开立:

7.5;半蹲、弓步6.5;跪立6.0;跪坐5.0;体前屈4.5;全蹲4.5;直角坐4.0;俯撑、跪撑、蹲撑3.5。

以上的比例关系也是不必十分精确,凭感觉舒服就行。

 

第三节人体各关节的运动方向与幅度

[自学要点]

一、头部运动

头部运动是绕颈椎的寰枕关节与第一颈椎的运动柱相连运动,可以作前屈、后伸、侧屈、绕环和左右转动等动作。

各方向的运动幅度45°左右。

后伸在60°左右。

 

二、躯干运动

躯干的运动主要是通过脊柱的屈伸及旋转来完成的。

脊柱由24个椎骨、一块骶骨、一块尾骨以及椎间盘、关节和韧带连接而成。

除第一或第二颈椎活动范围较大之外,其他椎骨之间的相对运动范围很小,但整条椎骨脊柱又叠加起来,就有很大的活动范围。

可以作屈伸、侧屈、绕环运动。

 

三、上肢运动

1.肩关节:

是典型的球窝关节,是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

它能绕3个运动轴灵活地作屈伸、回旋、伸展以及环转运动。

幅度可以达到180°——200°左右,后伸约45°。

臂绕额状轴可作360°绕环运动,绕矢状轴可作360°的绕环运动。

 

2.肘关节:

是一个复合关节,由肱尺、肱桡、桡尺三个关节共同组成,整个关节只能绕额状轴作屈伸与绕垂直轴作旋内旋外运动,在单线图中,由于手臂是用一条单线表示,旋内旋外的动作无法表现。

因此,单线图上的肘关节运动只有一个绕额状的屈伸运动,向后不能做反向运动。

3.腕关节:

由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以及腕掌关节共同构成,可作屈伸、收展及环转运动,屈伸范围约为90°,收展运动范围较小。

四、下肢运动

髋关节运动:

髋关节属于典型的球窝关节,活动幅度较大。

可以作屈伸、内收外展及旋转运动。

向前踢腿的幅度可达到90°——160°左右,向后可达到45°——120°,向侧可达到90°——180°。

 

[自学进度]

3学时

[自学方法指导]

阅读教材及做相关练习进行巩固

[重点难点提示]

人体的多种运动一般是通过关节的屈伸来实现的,人体各关节的结构不同,影响运动方向和幅度。

要用单线图确切地表现出各种复杂运动,就必须了解关节的运动规律。

第三章单线条图的基本画法

第一节单线条图的图例与画图顺序

[自学要点]

一、单线条图常用图例

1.近肢与远肢的表示:

画面上相对的远肢和近肢是在画侧画图时左右两个腿或手臂总有一个离画者的视点近,一个离视点远。

当两个肢体完全重叠时,只画近肢可以不画被遮住的远肢,但当两个肢体错开时,首先画出近肢,画远肢时与近肢的交点处需要断开。

2.肢体交叉的表示:

单线条图中,常遇到肢体交叉的情况,在画交叉的肢体时也用以上方法同样是离视点近的线条与身体相连接,远的线条在交叉处断开。

3.击掌的表示:

击掌在画面上,只能画出形态,不能画出声音,为了表示声音,可以在击掌处画三条放射状的线段表示声音。

 

4.运动路线的表示:

肢体的动作如果是经过最短路线完成的,不用表示。

但经过较长的运动路线,就要用辅助线条与箭头来表示动作的路线与方向。

器械的运动路线也同样需要箭头表示。

 

5.振动的表示:

可用一个带箭头的折线来表示。

6.地平线的运用:

在画腾空动作时,为了表示起跳的高度需要画一条地平线来表示人与地面的距离。

另外,由于有些图的透视变形,两脚虽然同样站在地面上,但在画面上为一长一短,这样需要两只脚下画上两条短地平线,不然会被误认为是一条离开了地面。

 

二、单线条图的画图顺序

单线条图分头、躯干、四肢几个部分。

每个部分画的先后顺序按具体动作而定。

1.直立状态:

画直立状态的人一般按头、肩、躯干、下肢、上肢的顺序来画。

2.非直立状态:

画非直立状态的动作,先画动作的主要部分,也就是形成动作的主要外形特征,然后再画头或其他部分。

如果是体前屈,先画撑地的肢体,再画躯干与不撑地的肢体,最后画头。

先画撑地的肢体有利于所画的动作放在地平线上。

 

3.交叉动作:

画四肢线条有交叉的动作,应先画离视点近的线条。

先画未被遮住的肢体,后画远的肢体和被遮住的肢体。

 

[自学进度]

5学时

[自学方法指导]

以练习为主,熟练掌握绘图技巧

[重难点提示]

以上几点是体育绘图中常碰到的,而实际上体育动作又多又复杂,仅仅这几种是不能完全概括的。

画的时候先画哪个部分,后画哪个部分,要依照动作的变化,根据动作的特征,把动作简练成为简单几何形,你就会知道先画哪里后画哪里了。

 

第二节斜视侧面图与俯视、仰视正面的画法

[自学要点]

一、斜视侧面图

斜视侧面图就是斜面图。

斜面画法的特点不多,为了便于区别,我们称它为“斜视的侧面图”。

如果用正面与侧面图来画难以准确表达,如果用略带斜视的侧面图来画就容易多了,如先用侧面图画出除分腿以外的其他部分的动作;在近侧腿的前面加画一条短的远侧腿;这种画法不仅能较正确的表现动作又比斜面图容易画得多。

两手握体操棒,用略带斜视的侧面图来画图,则在静侧手臂上面再画一条手臂线表示因透视变形被缩短的手臂与体操棒。

 

二、俯视、仰视正面图

这两种图是以正面图为基础,加上俯视和仰视的画法来表现以下几种用平视正面图不易表现的动作。

(一)上肢或下肢在额状面重叠的动作。

 

(二)下肢前后分开的动作

下肢前后开立的动作一般用侧面图表示,但有些动作是下肢开立同时上肢是用侧面图不容易表现的动作。

这种动作图用俯视的正面图表示效果较好。

画这种图时要注意两点:

一是前后两脚画成前低后高,二是前腿画得稍长,后腿稍短。

(三)肢体向前侧方向的动作

武术中的马步分腿坐压腿这些动作用正面与侧面图都难以表现,如果用斜面图或俯视斜面图来表示就容易得多。

 

[自学进度]

5学时

[自学方法指导]

以练习为主,熟练掌握绘图技巧

[重点难点提示]

斜面图的表现范围很宽,但由于透视现象较多比较难画,一般只用来画少数的正面或侧面无法表现的动作。

第四章人体各部位的画法

第一节头部动作变化的画法

[自学要点]

(一)头的正面

画头的正面首先在椭圆鸡蛋形一半位置,用铅笔画一条横线找到眼的位置,再在正中画一条短竖线找到鼻的位置,然后在上1/3处画一人字形的发线。

 

(二)头的侧面

头的侧面画法前面已经讲过,先在面向处画一竖勾,再加画一半圆形即可。

如果是画女性头时,则在后脑画一绺下垂的头发。

如果需要画耳朵,可在整个侧面头形正中画一弧线,为概括的耳朵形。

(三)头的前半侧面

根据上图中头动态10个变化,头的前半侧面画法应该是先画上下一半横线为眼睛的位置变化,再根据半侧面的转向多少画一弧形竖线为在线上部1/3处同样加上发际线,女性的下垂束发比侧面图更靠近头部。

(四)头的后半侧面

(五)头的背面

头的背面形态,应在头两侧的轮廓与肩线相连。

男性头的中部画一些短发,女性在头正中画一绺下垂的束发。

 

二、抬头动作的画法

抬头动作通过3个方面来表现:

一是通过头部本身的透视变化;二是通过躯干的挺收变化来表现;三是通过头部与肩部的夹角的减小来表现。

1.侧面的抬头动作:

侧面的抬头动作,头的变化很小,只是注意画的方向的变化,把面部的竖线向上,头与躯干的夹角减少并画躯干的挺胸动作。

2.正面的抬头动作:

正面的抬头动作,需将头部的中横线及发际线往上移,头形缩短画圆,肩往上移,如后仰上体。

人头部中横线画在椭圆上部,鼻竖线画在右偏上,躯干变形缩短。

如果再向后仰,躯干上端画成两肩相连,头部只画出未被遮住的三角形的下颏。

3.斜面图的抬头动作:

画斜面图的抬头动作,人头部中横线画在椭圆上部,鼻竖线画在左偏上。

 

三、低头动作的变化

(一)侧面的低头动作

画侧面的低头动作,头部变化同抬头动作一样,只是根据低头的程度画出弧形的脸线,再画出人中的鼻竖线,头与躯干的前夹角减少,躯干一般应画成含胸。

(二)正面的低头动作

画正面的低头动作时,人中横线下移略成两端向上弧线,肩往上移,如进一步低头,则可能只看到头顶,头顶可用一个圆表示。

 

(三)斜面低头动作

画法与斜面图的抬头动作相反,只要将人中横线往下移,肩往上移就行。

(四)转头、偏头与头部回旋动作

1、转头动作分为正面站立转头与侧面站立转头。

正面转头为正面的躯干加上侧面头形的组合。

侧面的转头动作为侧面的躯干加正面的头形组合。

画时要注意部位的准确及人体中心线相对头的位置。

 

2、偏头动作。

画偏头动作头部形态不变,只是将正面平视头形向侧倾斜,画成缩小与肩的角度的图形。

但注意头偏倒时下颏应正对躯干中线,不能将头画成横放在肩上。

3、头部回旋动作。

以颈部为支点,作360°的低、抬、侧倾等回旋动作。

这样的动作只画一个部位图,加上一个透视椭圆箭头线即可。

这个部位一般画开始动作。

 

[自学进度]

3学时

[自学方法指导]

阅读教材及做相关练习巩固

[重难点提示]

头形画成倒置的鸡蛋形,这是根据头骨的基本形态概括出来的。

要了解头部的变化方向和画法,需要在椭圆形头部的1/2处加一条横线和在椭圆正中加一竖线,用来确定头部变化的方向。

第二节上肢动作变化的画法

[自学要点]

(一)前举

画前举动作一般选择侧面图表示。

只需近侧一臂,远侧被遮住的另一臂不画。

某些特殊的前屈动作可以用侧面图、正面图、斜视图表示用正面举动作时,两臂线条被遮断不要画出,只画手指尖的透视短线代替。

 

(二)侧举

画手的侧举动作一般选择正面或背面图表示。

(三)上举

手臂上举的动作用正面图或侧面图表示都可以。

站立时手臂上举的总高度为9+2/3个头长。

8个头的身高加1+2/3的前臂和手。

 

(四)侧上举

手臂侧上举动作一般用正面图表示,如果手臂侧上举的同时,又有脚的开立动作,同样要根据透视原理画成一只脚高,一只脚低,并在两脚下各加一短横线。

(五)斜前上举

两臂斜前上举的动作用正面图表示,因手臂的透视变化与画面成一定交角,画时手臂线要根据动作变化缩短。

 

(六)两臂后下举

两臂后下举用侧面图表示,如果正面图表示同样要根据动作透视变化缩短。

(七)臂绕环

画手臂有绕环动作不需要太多的过程,只要画出手臂动作的开始部位或结束部位两个图,再用箭头表示绕环的方向及路线。

手臂在额状面的绕环动作一般用正面图表示,在矢状面的绕环动作一般用侧面图表示,否则箭头绕环的方向路线要画成透视形。

 

二、前臂动作变化的画法

(一)前臂胸前平屈动作最好用俯视或仰视图表示,如果用正面图或侧面图表示要注意它的透视画法。

(二)前臂肩侧屈

前臂肩侧屈动作最好用正面图表示。

上臂与躯干的夹角略为90°,大小臂之间角略成30°。

有握拳与手指触肩两种形式。

(三)两手叉腰

两手叉腰的动作可用正面图或侧面图表示,大小臂之间的夹角约为90°,与臂侧屈一样有三个点的转折。

但如果两手叉腰的同时,下肢有向前后方向的动作,则应该选择侧面图来表示。

 

三、手动作变化的画法

(一)手前伸动作

画手的前伸动作,可以将手与臂画成一条直线。

(二)五指分开的画法

在健美操与现代舞动作中,有很多手指分开的动作,这个动作如果用单线表示就会在手掌上画五条指头线,表示手指分开

(三)撑的动作变化

撑地的手由于需要用力,掌指关节不触地,所以应画成小弯曲线,画后撑动作时,表示指与掌之间的关系要注意手腕弯曲的方向应该向后。

(四)握法

手掌握器械的方法,注意体操动作的正确、反握及内握、外握画法区别。

一般将大拇指一侧画成一段其余四指画成弯曲的三段。

 

[自学进度]

3学时

[自学方法指导]

以作业练习为主

[重点难点提示]

注意不同形态特征的不同画法。

第三节下肢动作的画法

[自学要点]

一、各种步行变化的画法

(一)两脚开立

开立动作重心移动后出现脚的点地动作。

脚的点地动作可分为:

前点地、后占地、侧点地。

 

(二)弓步

弓步分为前弓步、后弓步和侧弓步三种。

 

(三)马步

画马步一般用正侧面图

 

二、踢腿、摆腿动作变化的画法

(一)前提或举

前提腿或举腿动作最好用侧面图表示。

(二)侧摆或举

侧摆或举用正面图表示。

 

(三)侧踢或举

斜踢或举用正面图表示。

(四)后摆或举

后摆或举又称为后踢腿或后举腿,一般用侧面图表示。

 

三、蹲、跪、跳跃动作变化的画法

(一)蹲

蹲的动作有半蹲、全蹲、蹲撑三种

 

(二)跪

跪的动作有跪立、跪坐和跪撑三种。

全用侧面图表示。

跪立高度一般为6个头长,跪坐高度为5个头长,跪撑高度为3.5个头长。

(三)跳跃

跳跃动作是指人离开地面后在空中所作的不同姿态的动作。

 

[自学进度]

3学时

[自学方法指导]

理解、领悟绘图技巧

[重点难点提示]

人体运动中,下肢动作的变化比较多。

下肢活动的关节主要有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参与。

当各关节固定时可作各种站立,举腿动作,当各关节变曲时可作下蹲、弓步、跪撑等动作。

第四节躯干动作变化的画法

[自学要点]

一、体前屈动作的画法

(1)如果画含胸动作,躯干的弧线要画背脊线。

(2)躯干与腿的连接处不要画成死角,要有一点弧度,并注意重心垂线应落在脚尖上。

(3)凡是含胸动作应画背脊线,画体前后屈动作时特别注意这一点。

 

二、体后屈动作的画法

画体后屈动作时,一是腿的线条要稍向前,使身体重心垂线落在脚上,胸的弧线与腰的弧线也要画得大些。

如果体后屈动作用正面图表示,则需要画出躯干的透视。

头也只能露出三角形的下颌。

 

三、体侧屈动作变化的画法

 

四、体绕动作变化的画法

体绕环动作一般用一个绕至体前的动作与一个绕至体后的动作加上箭头线表示动作的方向与旋转路线。

 

[自学进度]

3学时

[自学方法指导]

理解领悟绘图技巧

[重点难点提示]

躯干是人体运动的核心部位,是连结上肢与下肢动作的关键。

人体很多动作是通过躯干的不同方位及姿态变化而体现的。

根据躯干的运动形态可作屈、伸、转体、绕环等动作。

第五章单线图的表现技巧

[自学要点]

一、动态夸张,透视变形准确

要把一个动作画得很有神,形态的准确是很重要的。

形态是神态的基础,也就是说形中有神,神中有形。

二、夸张动作关键环节是静稳、动活

体育运动中的静态动作与动态动作的关系是行如风、静如钟。

 

三、凭感觉画图

 

[自学进度]

10学时

[自学方法指导]

强化练习、熟能生巧。

[重点难点提示]

动作神态与动作形态密切相关,但又有不同。

形态是大致的,比较具体,比较容易表达;而神态则是精细的,它比动作形态更难以表现。

在绘图中表现体育动作的神态除了动作的准确而外,主要是通过人的面部表情,即眼、嘴、手的动作来表现。

但单线条不画五官,因此表现动作的神态比较困难。

但只要仔细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动作的结构和关键点进行夸张,就能表现出栩栩如生的动态来。

 

[总复习思考题]

1、简述体育绘图的基础知识。

2、学好体育绘图的关键是什么?

3、在体育绘图中,俯视图与斜面图适合表现哪些动作?

4、画单线条图的参照依据是什么?

5、透视变形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6、体转动作变化的画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7、人体单线图肢体的模型比例是怎样的?

8、什么叫透视?

透视现象是怎样的?

9、试各画出一个立方体的心点透视图和距点透视图。

10、画出第七套广播体操斜视图。

11、用正投影画法画出第六套广播体操图。

12、画出一组技巧动作图:

前滚翻—鱼跃前滚翻—俯平衡—手倒立—前滚翻—起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