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线作业指导书 1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19759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6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测线作业指导书 1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检测线作业指导书 1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检测线作业指导书 1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检测线作业指导书 1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检测线作业指导书 1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检测线作业指导书 1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检测线作业指导书 1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检测线作业指导书 1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检测线作业指导书 1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检测线作业指导书 1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检测线作业指导书 1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检测线作业指导书 1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检测线作业指导书 1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检测线作业指导书 1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检测线作业指导书 1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检测线作业指导书 1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检测线作业指导书 1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检测线作业指导书 1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检测线作业指导书 1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检测线作业指导书 1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检测线作业指导书 1DOC.docx

《检测线作业指导书 1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测线作业指导书 1DOC.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检测线作业指导书 1DOC.docx

检测线作业指导书1DOC

 

汽车检测站技术培训规范

 

前言………………………………………I

1范围………………………………………2-2

2引用标准………………………………………2-2

3检测工艺过程

3.1检测工艺………………………………………2-3

3.2检测工艺流程图………………………………4-4

4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操作

4.1开机………………………………………3-3

4.2关机………………………………………3-3

4.3计算机系统的维护……………………………3-4

4.4检测前系统及仪器设备的检查………………5-5

5车辆外观检验

5.1主要检验仪器…………………………………6-6

5.2检查项目………………………………………6-6

5.3检验标准与作业基本要求……………………6-8

6车辆登录报检

6.1工作程序………………………………………8-9

6.2报检作业要求…………………………………9-9

7被检车辆的准备…………………………………9-9

8车辆检测

8.1汽油车尾气排放的检测………………………10-10

8.2柴油车尾气排放的检测………………………10-11

8.3汽车速度表校检………………………………11-12

8.4汽车前照灯检测………………………………12-13

8.5汽车喇叭声级的检测…………………………13-14

.Ⅰ.

8.6汽车侧滑量的检测……………………………14-15

8.7制动性能的检测……………………………15-17

9检测车辆的停放……………………………17-17

10签发检测报告……………………………17-18

11对检测数据的有效位数和误差表达方式的规定18-18

12检测所用计量单位……………………………19-19

13汽车技术等级评定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20-21

14二级维护竣工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22-24

 

前言

为规范检测站汽车检测作业,提高检测站的检测服务水平,为运管部门及车主提供准确、可靠、公正、有效的检测数据,使汽车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保证行车安全,延长车辆使用寿命,有效地控制汽车排放污染物,特制定本技术规范,使检测站运行水平满足国家相关标准。

本技术规范起草的依据是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T18344-2001《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技术培训规范

1.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汽车检测的检测工艺过程、检测作业内容及方法、检测技术要求和标准、检测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在检测站进行汽车检测的所有在用车辆。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规范中引用而成

为本技术规范的要求。

引用标准被修订时,本技术规范中的要求应按修订后的标准条文执行。

2.1《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

2.2《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2001

2.3《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2001

2.4《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18285-2005

2.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

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3847-2005

3.检测工艺过程

3.1检测工艺

车辆进入检测站进行检测时,首先检测人员要核对被检车辆的信息(以车辆行驶证和道路运输证为准),同时按照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的4.1至4.54.8至4.11条文规定的要求,对被检车辆进行车辆外观检验(以下

简称外检)。

报检员根据用户的检测要求将车辆信息、检测类别及检测项目等内容输入计算机,为计算机控制系统提供检测信号。

引车员将车辆预热至正常温度后,按照检测车间点阵屏的提示,在检测员的引导下将车辆安全驶入检测工位,检测员按检测技术规范进行检测,由计算机系统按国家标准及部颁标准自动判定检测数据是否合格。

检测完成后,计算

.2.

机系统自动打印检测报告。

签证员根据检测报告的检测数据签发检测结论。

引车员将车辆停放在停车场,用户交纳检测费用,领取检测报告后,将车辆开出检测站,检测工作结束。

对于检测不合格项,用户在修理厂调试修理完毕后(或自己调修),可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检,取得的检测报告为最终结果。

3.2检测工艺流程图(见下页)

4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操作

打开空气动力开关,接通检测控制系统总电源,检查供电

是否正常。

4.1开机

当天检测工作开始前30min,检测员应首先打开主控机房控制柜电源开关;第二,是打开打印机;第三,将主控计算机进入检测控制程序;第四,依次打开报检系统程序和打印控制程序。

开机后所有检测仪器设备预热30min后方可开展检测工作。

4.2关机

当天检测工作结束后(下班前),检测员应先将与检测相关的程序关闭,然后关闭主控计算机,最后关掉控制柜电源,断开总电源。

4.3计算机系统的维护

4.3.1计算机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开机、关机步骤进行操作。

不得进行与检测业务无关的操作。

 

.3.

检测工艺流程图

 

.4.

4.3.2定期对计算机进行防病毒检查,严禁使用非法软件,严禁在计算机上玩游戏。

4.3.3定期对检测系统进行检查测试和维护,确保检测系统工作正常。

4.3.4保持计算机、打印机、控制台(操作台)清洁、仪器设备等应定期清洁,并检查紧固。

4.3.5未经站长同意,不得随意更改检测程序、不得随意打开检测系统内部程序、不得随意添加和删除文件和数据。

4.4检测前系统及仪器设备的检查

4.4.1在开展车辆检测工作前,应先检查各设备、点阵屏、

计算机系统运转情况是否正常。

4.4.2检查应包括以下项目:

1.计算机运转是否正常;

2.显示屏是否花屏;

3.打印机工作是否正常;

4.局域网是否接通,通迅是否正常;

5.烟度计指针是否回零;

6.废气分析仪各位显示是否指向零位(氧气为20.9);

7.前照灯检测仪供电系统是否正常;传动装置工作是否正常有效;各位显示是否正常;

8.点阵屏显示是否正常;

9.举升装置是否发卡、短气;

10.侧滑台滑板工作是否正常、有无发卡现象。

5车辆外观检验

汽车的外观检验是汽车检测的重要内容,主要涉及车容车貌、发动机、车轮、连接部位、自由间隙、灯光信号、润滑密封状况以及汽车型号、编号、厂牌颜色等车证核对方面的内容,它是以人工为主借助于简单仪器进行的检验,以下分系统、部位作出明确而直观的规定。

.5.

5.1主要检验仪器

1.检测手锤;

2.轮胎气压表;

3.转向盘力角测量仪;

4.检验地沟;

5.皮尺、游标卡尺;

6.不合格项目输入键盘。

5.2检查项目

5.2.1车证核对

车辆进站后,检测员应依照车辆行驶证上标明的车牌号、

发动机号、车架号、载货量(客车为载客人数)等内容对车辆逐项检查。

5.2.2车上外观检查

车上外观检查,由检测员检查汽车上部的灯光、安全装置、防护装置、操纵装置、工作仪表和车身等是否装备齐全、连接可靠和符合规定。

检查的重点是灯光和安全装置。

具体检查项目如表5-1所列。

5.2.3车底外观检查

由检测员在地沟内人工检查底盘的转向系统、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车桥、驻车制动装置等各部位连接是否牢固可靠、安全有效,有无弯扭变形断裂及漏油、漏水、漏气、漏电等现象。

检查的重点是转向系统、传动装置、驻车制动装置及“四漏”现象。

具体检查项目如表5-2所列。

5.3检验标准与作业基本要求

5.3.1被检车辆信息与车辆行驶证记录相符。

5.3.2被检车辆应装备齐全有效,连接部位紧固可靠、安全有效,所检验项目应完全符合GB7258规定标准和车辆技术标准要求。

5.3.3拒绝外检中重点项次不合格的车辆进站检测。

.6.

表5-1车上外观检查项目

序号

检查项目

序号

检查项目

序号

检查项目

01

远光灯

12

后视镜、侧视镜

23

挡泥板

02

近光灯

13

挡风玻璃

24

防护网及连接装置

03

制动灯

14

刮水器

25

静电接地导线

04

倒车灯

15

喇叭

26

起动情况

05

牌照灯

16

轮胎、轮胎螺栓

27

发电机、蓄电池

06

示宽灯、标志灯

17

离合器、变速器

28

灭火器

07

室内灯

18

制动踏板自由行程

29

仪表、仪表灯

08

车厢、座位

19

驻车制动器操纵杆

30

润滑油低压报警器

09

车门、车窗

20

转向盘自由转动量

31

半轴螺栓

10

安全门

21

油箱、油箱盖

32

座椅安全带

11

车身、漆面

22

后悬

33

空调

表5-2车底外观检查项目

序号

检查项目

序号

检查项目

序号

检查项目

01

发动机及其连接

12

后悬架连接

23

减振器

02

车架

13

后吊耳销子

24

钢板弹簧及U形卡

03

前桥

14

后部杆系

25

排气管及消声器

04

转向器轴及万向节

15

各种软管

26

制动系拉杆、分泵

05

转向器支架

16

油路、气路、电路

27

驻车制动装置

06

转向器

17

贮气筒

28

后桥壳

07

转向主销及其轴承

18

传动装置

29

平衡杆

08

转向摇臂

19

传动轴中间支承

30

缓冲器、保险杠

09

前悬架连接

20

离合器及操纵机构

31

漏水漏油漏气漏电

10

横直拉杆

21

变速器

32

油箱、蓄电池固定

11

前吊耳销子

22

主减速器

33

起动机

.7.

5.3.4外检工作人员按车上检验项目通过人工目测并借助皮尺、游标卡尺、方向盘力角测量仪、轮胎气压表等简单检验工具和仪器进行检验,并应如实填写《受检车辆登记及外检项目表》,在结果栏中合格项打“√”,不合格项打“×”。

5.3.5《受检车辆登记及外检项目表》一式二份,一份交底盘检验员,一份交报检员。

5.3.6底盘检验员根据车下检查项目,在地沟内通过目测、

手感、耳听并借助手锤等工具检验车辆底盘部位,并将检验

不合格项及《受检车辆登记及外检项目表》中出现的检验不合格项的代码一并通过外检键盘输入计算机检测控制系统,外检工作结束。

5.3.7在进行车辆上方外观检验时,被检车辆应停放在平整的场地,将变速杆挂入空档位置,同时,采取驻车制动,并用挡块抵住前后车轮(挡块应抵放在前轮前方和后轮的后方)方可检验。

5.3.8在检测站内进行车辆底盘检验时,引车员应将车辆安全有效地停放在地沟上方,将车辆档位挂入空档,熄灭发动机,并用挡块抵住后轮的前方。

5.3.9引车员应按检验人员提示进行车辆操作,操作方法适当有效,严禁误操作。

5.3.10在进行车辆外观检验时,非参与检验的人员(含本站工作人员)不得站在被检车辆前后方,在车辆两侧站立时,应站在距车辆两米以外处。

6车辆登录报检

6.1工作程序

6.1.1车辆报检时,报检员应示意车主提供被检车辆的有效证件(车辆行驶证、营运车辆道路运输证),二级维护竣工检测车辆同时示意车主提供车辆维修档案。

6.1.2报检员根据车主提供的有效证件与《受检车辆登记及

.8.

外检项目表》中记录信息进行核对,如果正确则进行报检,不正确应与外检员同时核验车辆信息。

6.1.3报检员根据被检车辆的行驶证内容,依次输入车辆类别(大客/小客/出租/大货/小货/轿车等)、车牌号、厂牌型号、车主单位、县属、检测类别、发动机号、车架号、载货/载客量、购置日期、车主地址、档案号、竣工证号、营运证号、维修单位、车辆颜色等内容。

6.1.4报检员正确输入车辆的燃油类别(汽油/柴油)、车灯制式(二灯/四灯)、是否新车(在用/新车)、95年前/95年后等内容。

6.1.5根据检测类别(或用户的检测要求)点击正确的车辆检测项目。

点击“发送”按钮,计算机显示屏出现“发送成功”,标志报检工作结束。

6.2报检作业要求

6.2.1报检员应严格按照报检程序进行作业。

6.2.2报检员在接到用户的有效证件后,应迅速地完成信息核对工作。

6.2.3报检员在核对信息后,应认真、准确无误地进行车辆报检工作。

6.2.4应严格按照《质量手册》中报检员职责认真开展工作,严禁弄虚作假,漏报(多报)检测项目。

6.2.5报检员负责报检计算机、打印机的日常维护和清洁。

7被检车辆的准备

7.1引车员将被检车辆预热至正常水温。

7.2调整被检车辆发动机的供电、供油系统,使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7.3被检车辆轮胎气压达到制造厂家的规定值,清洁轮胎表面和夹逢的石子及异物。

7.4车轮连接紧固、可靠有效。

.9.

8.车辆检测

8.1汽油车尾气排放的检测

8.1.1检测设备:

非分散型红外线气体分析仪。

简称:

废气分析仪。

8.1.2检测项目及指标:

发动机怠速工况下排放的HC含量(ppm)、CO含量(%)。

8.1.3测试方法

8.1.3.1引车员将车辆驶入测试工位,将车辆脱档,以0.7倍额定转速运转60s后,降至规定怠速转速。

8.1.3.2检测员插入采样导管,深度等于400mm.

8.1.3.3引车员在点阵屏提示下保持规定怠速转速30s以上,废气分析仪自动记录30s内最高值和最低值,并显示平均值为测量结果。

8.1.3.4测量结束,检测员取下采样导管,引车员将车辆驶离检测工位。

8.1.4检测作业注意事项

8.1.4.1被测车辆的排气装置安全有效,消声器不漏气。

8.1.4.2不许弯曲探头导管,不允许探头放在地面上。

8.1.4.3连续测量时,从排气管取出探头,示值必须回零。

8.1.4.4测试时应注意通风。

8.1.5检测标准

检测结果应符合GB18285-2005中的要求。

8.2柴油车尾气排放的检测

8.2.1检测设备:

烟度计

8.2.2检测项目:

自由加速工况下排放的烟度值(Rb).

8.2.3测试方法

8.2.3.1引车员将车辆驶入检测工位后挂空档,发动机加速2~3次,以吹净排气管和消声器中的烟尘;发动机怠速运转

.10.

5~6s,并进行空气清扫2~3s。

8.2.3.2检测员检查滤纸情况并插入采样导管,深度不小于300mm。

8.2.3.3引车员根据点阵屏提示,迅速将加速踏板踩踏到底并维持5s.

8.2.3.4检测员在车辆加速瞬间,迅速点击吸气开关。

8.2.3.5检测员在烟度计复位指示灯亮后,将吸气活塞压缩进去,固定在吸气位置上。

8.2.3.6根据点阵屏提示,再重复8.3.3.3至8.3.3.5步骤两次。

8.2.3.7计算机系统将自动显示3次测量的平均值,为最终测试结果。

8.2.3.8测量结束,检测员取下采样导管,引车员将车辆驶

离检测工位。

8.2.4测试注意事项

8.2.4.1被测车辆的排气装置安全有效,消声器不漏气。

8.2.4.2不许弯曲探头导管,不允许探头放在地面上。

8.2.4.3连续测量时,从排气管取出探头,示值必须回零。

8.2.4.4测试时应注意通风。

8.2.5检测标准

检测结果应符合GB3847-2005中的要求。

8.3汽车速度表校检

8.3.1检测设备:

汽车底盘测功机、车速表检验台

8.3.2检测项目及标准

车速表允许误差范围为0≤V1-V2≤(V2/10)+4,即被检车辆车速表的指示值为40km/h时,车速表检验台指示值应为32.8km/h~40km/h。

(V1:

车速表指示车速;V2:

实际车速)

8.3.3检测方法

8.3.3.1引车员将车辆从其纵向中心线与滚筒轴线垂直的方

.11.

向驶入试验台,使具有车速信号的车轮(一般为驱动轮)置于滚筒上。

8.3.3.2降下举升器至轮胎与举升器托板完全脱离为止。

8.3.3.3在车辆前方不得站有人员,并用挡块抵住处于试验台滚筒外的车轮。

8.3.3.4在点阵屏的提示下,引车员起动汽车,待车轮在滚

筒上转动稳定后,依次挂入高档,踏下加速踏板使驱动轮平稳地加速运转。

8.3.3.5当车辆车速表示值达到规定的检测车速(40km/h)时,稳定3s,同时按下摇控器,系统记录和显示检测值。

8.3.3.6检测结束后,轻踩制动踏板,使车轮停止旋转,去掉挡块,升起举升器,汽车驶离检验台。

8.3.4测试注意事项

8.3.4.1检查汽车轴荷,本试验台承载轴荷为3000kg.

8.3.4.2对于前轮驱动车辆,应在低速情况下操纵方向盘确保车辆处于直线行驶状态。

然后再加速到检测车速。

切忌汽车一上试验台就迅速加速。

8.4汽车前照灯检测

8.4.1检测设备:

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

8.4.2检测项目

8.4.2.1前照灯远光的发光强度。

8.4.2.2前照灯光束照射方位偏移量(包括近光)

8.4.3检测方法

8.4.3.1引车员将车辆从其纵向中心线与检测仪轨道垂直的方向驶入检测工位,检测有效距离为1米。

8.4.3.2引车员将车辆挂入空档,并采取驻车制动。

8.4.3.3引车员打开前照灯,检测员分别检测左大灯的远光和近光的发光强度和光束偏移量。

.12.

8.4.3.4。

同样检测右大灯

8.4.3.5检测结束后,关闭前照灯,待检测仪回位后,系

统自动显示和记录检测数据。

车辆驶离检测工位。

8.4.4测试注意事项

8.4.4.1检测车辆必须保持与仪器轨道垂直,检测距离1米。

8.4.4.2引车员应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检测过程必须采取空档、驻车制动,严禁误操作,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

8.4.5检测标准

符合GB7258-2004的要求,详见表8-1、表8-2.

表8-1前照灯远光光束发光强度要求

单位:

cd

检查项目

车辆类型

新注册车辆

在用车

两灯制

四灯制

两灯制

四灯制

其它汽车

18000

15000

15000

12000

设计车速小于≤70km/h的汽车

10000

8000

8000

6000

表8-2前照灯光束照射方位偏移量

数据

检测项目

高度

左灯水平

偏移量

右灯水平

偏移量

近光光束明暗截止线或中点

0.6H~0.8H①

向左≤170mm向右≤350mm

远光光束中心

0.8H~0.95H②

向左≤170mm

向右≤350mm

向左≤350mm

向右≤350mm

①对乘用车此高度为0.7H~0.9H。

②对乘用车此高度为0.9H~1.0H

注:

H为前照灯基准中心高度单位为mm。

8.5汽车喇叭声级的检测

8.5.1检测设备:

声级计

.13.

8.5.2检测项目

8.5.2.1电喇叭的声级

8.5.3检测方法

8.5.3.1引车员将车辆驶入噪声检测工位。

8.5.3.2引车员迅速地按动车辆电喇叭按钮,并持续5s,松开。

8.5.3.3仪器自动记录和显示检测结果。

检测结束,引车员将车辆驶离检测工位。

8.5.4检测注意事项

8.5.4.1噪声监测仪必须置“A权”、快档。

8.5.4.2噪声监测仪及车辆测试位置在本检测线中已设定(噪声监测仪在距车前2m、离地高度1.2m处测量)。

8.5.4.3无特殊检测要求时,只对电喇叭噪声声级进行检测。

8.5.5检测标准

喇叭噪声声级其值应为:

90dB~115dB.(A权)

8.6汽车侧滑量的检测

8.6.1检测设备

滑板式汽车侧滑检验台

8.6.2检测项目

转向轮横向侧滑量

8.6.3检测方法

8.6.3.1引车员在点阵屏的提示下(或在检测员的示意下),驾驶车辆以3km/h~5km/h的速度垂直驶向检验台,使转向轮轮平稳通过滑动板。

8.6.3.2系统自动记录显示检测结果。

(设定滑板向外侧滑移,其值为正,反之为负值)

8.6.4检测注意事项

8.6.4.1检测车辆必须垂直驶向检验台,严禁在检测行驶中

转动方向盘,从而影响检测结果。

.14.

8.6.4.2检查汽车轴荷,本试验台承载轴荷为10000kg.

8.6.4.3在检测前,必须检查并清除轮胎上油污、水渍和嵌入的石子、杂物等。

8.6.5检测标准

转向轮横向侧滑量其值应在±5m/km之间

8.7制动性能的检测

8.7.1检测设备

汽车轴重仪、反力滚筒式汽车制动检验台、踏板力计

8.7.2检测项目

8.7.2.1汽车轴重。

8.7.2.2制动力。

8.7.2.3制动力平衡要求。

8.7.2.4制动协调时间。

8.7.2.5车轮阻滞力。

8.7.2.6驻车制动力

8.7.3检测方法

8.7.3.1引车员在点阵屏提示下(或在检测员的示意下),驾驶车辆从其纵向中心线与滚筒轴线垂直的方向驶入试验台。

先前轴,再后轴,使车轮处于两滚筒之间的举升板上。

8.7.3.2汽车停稳后,将档位置于空档位置,制动处于放松状态,将制动踏板力计套装在制动踏板上。

并用挡块抵住处于试验台滚筒外的车轮。

8.7.3.3系统通过检验台自动测量和显示车辆轴重。

8.7.3.4降下举升平板,至轮胎与举升器平板完全脱离为止。

8.7.3.5起动电机,使滚筒带动车轮旋转,待转速稳定后,系统自动记录和显示车轮阻滞力数值。

8.7.3.6引车员在点阵屏提示下(或在检测员的示意),踩下制动踏板(检测驻车制动时应拉紧驻车制动操纵杆),1.5s~3.0s后系统自动控制滚筒停转,并自动记录最大制动值。

.15.

8.7.3.7如果制动性能不能满足标准值,系统将重新检测一

次,即重复8.7.3.6的操作方法。

8.7.3.8升起举升器平板,驶出已测车轴,按照上述的8.7.3.1~8.7.3.7操作方法,继续进行检测。

8.7.3.9所有车轴的制动和驻车制动性能检测完毕后,升起举升器平板,汽车驶出试验台。

系统自动显示并判定制动性能。

8.7.4测试注意事项

8.7.4.1检查汽车轴荷,本试验台承载轴荷为10000kg.

8.7.4.2在检测前,必须检查并清除轮胎上油污、水渍和嵌入的石子、杂物等。

8.7.4.3在对制动性能有质疑时,应对该车依照GB7258进行路试检验。

8.7.5检测标准

8.7.5.1台试检验制动要求见表8-3

表8-3台试检验制动要求

检测参数

制动力总和与整车重量的百分比

轴制动力与轴荷的百分比

空载

满载

前轴

后轴

标准

≥60

≥50

≥60

--

8.7.5.2制动力平衡要求

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同时测得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与该轴左右轮中制动力大者之比对前轴应≤20%;对后轴(及其他轴)应≤24%(制动力≥60%);不应大于该轴轴荷的8%(制动力<60%)。

8.7.5.3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