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问答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22996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科问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骨科问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骨科问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骨科问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骨科问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骨科问答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骨科问答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骨科问答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骨科问答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骨科问答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骨科问答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骨科问答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骨科问答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骨科问答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骨科问答题.docx

《骨科问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科问答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骨科问答题.docx

骨科问答题

骨科问答题

骨折治疗中的基本原则

我们知道,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是使受伤肢体最大可能的。

最大限度的恢复其功能。

因此。

在骨折治疗中,其复位、固定、功能锻炼这三项基本原则十分重要。

1.复位是将骨折后发生移位的骨折断端重新恢复正常或接近原有正常位置,以重新恢复骨骼的支架作用。

复位的方法有闭合复位和手术复位、外固定架复位。

2.固定骨折复位后,因为其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固定在满意的位置上,使其逐渐愈合。

常用的固定方法有:

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固定支架、牵引制动固定等,这些叫外固定。

如果通过手术切开上钢板、钢针、髓内针、螺丝钉等,就叫内固定。

3.功能锻炼通过受伤肢体肌肉收缩,增加骨折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肌肉萎缩,通过主动或被动活动未被固定的关节,防止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等,使受伤肢体的功能尽快恢复到骨折前的正常状态。

祖国医学将其归纳为:

①动静结合:

固定与活动相结合,②筋骨并重:

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并进,③内外兼顾;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兼顾,④医患合作:

医疗措施及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密切配合。

骨折的专有体征有哪些

1)畸形:

骨折段移位可使患肢外形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缩短

(2)异常活动:

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

3)骨擦音或骨擦感:

骨折后,两骨折端相互摩擦时可产生骨摈音或骨擦感

骨折早期并发症有哪些

在临床有时骨折本身并不严重,而骨折伴有、引起的重要组织、器官的损伤(并发症),常引起严重的全身反应,甚至危及病人生命。

骨折治疗过程中

1/14出现并发症将影响骨折治疗效果。

根据并发症发生的时间,骨折并发症分为早期并发症和晚期并发症。

早期并发症

(1)血管损伤。

临近骨折的大血管可被刺破或压迫,引起肢体循环障碍,从而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

如肱骨髁上骨折可损伤肪动脉,股骨跺上骨折可损伤动脉。

(2)神经损伤。

对骨折患者应检查患肪的运动和感觉,判断有无神经损伤,如舷骨干骨折可损伤挠神经。

(3)休克。

多为创伤直接造成失血过多引起,多见于骨盆、大腿等血液丰富酌部位骨折,另外肋骨骨折端刺破肝脏、脾脏也可以引起大出血,导致病人出现休克。

患者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心动过速、呼吸困难,甚至表情淡漠、意识模糊以至昏迷,应及时进行抗休克治疗。

(4)感染。

开放性骨折,伤口污染较为严重,很容易发生感染,导致骨髓炎、败血症等疾病的发生。

(5)

内脏损伤。

构成人体体腔的骨如果发生骨折,由于暴力损伤或骨折端刺伤,可造成脏器损伤。

如肋骨骨折,骨折端刺破肺脏、肋间血管可能造成气胸、血脑;下胸壁骨折可造成肝、脾破裂;骨盆骨折,可刺破膀脏、尿道、直肠。

(6)脂肪栓塞。

多发生于成人,为骨髓中的脂肪滴进入破裂的血管内,堵塞在肺、脑,引起肺或脑血管脂肪栓塞。

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发纪、昏迷、休克,甚至突然死亡。

脂肪栓塞是骨折持有的严重并发症,一般不易早期做出诊断,一旦发生难以救治,因此应引起足够重视。

(7)骨筋膜室综合征。

人体的前冒和小肠有一特殊结构叫骨筋膜室,室壁是弹性较差的结缔组织,室内包裹着骨、肌肉、神经等。

如果这个地方的骨发生骨折,血液聚集在骨筋膜室内,造成局部压力升高,压力高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使动脉阻断,最终导致肌肉挛缩、坏死,坏死组织分解后会导致休克、肾功能

2/14衰竭,前臂、小腿骨折后用石盲固定,如果石盲包裹过紧也可以加重骨筋膜室内组织缺血情况。

(责任编辑:

叉叉)

骨折急救原则

全网发布:

2011-10-1019:

02发表者:

郭建阔(访问人次:

1927)骨折急救五原则骨折通常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

闭合性骨折指皮肤软组织相对完

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连通;开放性骨折则是指骨折处有伤口,骨折端已与外界连通。

全身各个部位都可发生骨折,但最常见的还是四肢骨折。

一旦怀疑有骨折,应尽量减少患处的活动,转送时尽量用硬板床。

下面是骨折后急救的5个原则。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骨科郭建阔

抢救生命

严重创伤现场急救的首要原则是抢救生命。

如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已经停止或濒于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其口咽部异物;病人有意识障碍者可针刺其人中、百会等穴位;开放性骨折伤员伤口处可有大量出血,一般可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

严重出血者若使用止血带止血,一定要记录开始使用止血带的时间,每隔30分钟应放松1次(每次30至60秒钟),以防肢体缺血坏死。

如遇以上有生命危险的骨折病人,应快速运往医院救治。

伤口处理

开放性伤口的处理除应及时恰当地止血外,还应立即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布包扎伤口,以防伤口继续被污染。

伤口表面的异物要取掉,外露的骨折端切勿推入伤口,以免污染深层组织。

有条件者最好用高锰酸钾等消毒液冲洗伤口后再包扎、固定。

简单固定

3/14

现场急救时及时正确地固定断肢,可减少伤员的疼痛及周围组织继续损伤,同时也便于

伤员的搬运和转送。

但急救时的固定是暂时的。

因此,应力求简单而有效,不要求对骨折准确复位;开放性骨折有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复位,而应原位固定。

急救现场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条、树枝、手杖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器材,其长短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

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带直接将伤肢绑在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壁上,使前臂悬于胸前;骨折的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

必要止痛

严重外伤后,强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因此应给予必要的止痛药。

如口服止痛片,也可注射止痛剂,如吗啡10毫克或杜冷丁50毫克。

但有脑、胸部损伤者不可注射吗啡,以免抑制呼吸中枢。

安全转运

经以上现场救护后,应将伤员迅速、安全地转运到医院救治。

转运途中要注意动作轻稳,防止震动和碰坏伤肢,以减少伤员的疼痛;注意其保暖和适当的活动。

处理方法细节

1、迅速使用夹板固定患处,固定不应过紧;木板和肢体之间垫松软物品,再用带子绑好,木板长出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如果没有木板可用树枝、擀面杖、雨伞、报纸卷等物品代替。

2、有破口出血的开放性骨折,可用干净消毒纱布压迫,压迫止不住血时,可用止血带环扎伤口的上方(近心端)止血。

3、大腿骨折时,内出血可达1000毫升(人体总血量大约4000毫升)。

包扎固定过紧也能引起神经麻痹,须密切注意患者状况。

专家指出现场骨折的处理比较多样性,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为轻度无伤口骨折,尚未肿胀时,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先进行冷敷处理,使用冰水、冰块或者冷冻剂敷住骨折部位防止肿胀,冰冻的矿泉水和纯净水也可,但不建议使用自来水,固定后送医院处理。

4/14

如有伤口则不宜冷敷,用消毒纱布压迫止血,如遇出血严重不便或不能压迫止血的(一般指大腿开放性骨折或者其他部位严重出血的)应用止血带或者布条等环扎该部位近心脏的一侧,立即送往医院,且不断与伤者交流,注意其情况,防止其失血过多引起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止血可采用压迫止血方法。

要记住的是一旦采用布带、绳子捆扎止血时,必须记录扎带的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小时,以免时间过长导致肢体缺血坏死。

一般每1小时需放松止血带至少5分钟。

出血如果是暗红色且出血速度比较慢为静脉血,在伤口的远心端做包扎。

如果出血颜色鲜红且呈快速涌处状,是动脉血,应在伤口近心端包扎。

如遇骨折端外露,不要尝试将骨折端放回原处,应继续保持外露,以免将细菌带入

伤口深部引起深部感染。

如将骨折端或脱位的关节复位了,应给予注明,并在送医院时向医生交待清楚。

固定方面方面一般采用比骨折部位稍长的夹板,如无条件,干净的木板、木条等其他物品亦可,期间垫至些松软干净的物品,捆绑时以刚好固定为宜,不能过紧,此外上肢骨科可扶伤者到医院就诊,脊柱,腰部及下肢骨折则必须用担架运送,而且搬动伤者前需确认伤者情况,不能搬动或者挪动伤者肢体,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最后专家特别强调,如果是颈椎部位的骨折,不当急救操作可使颈部脊髓受损,发生高位截瘫,严重时导致呼吸抑制危及生命。

胸腰部脊柱骨折时,不恰当的搬运也可能损伤胸腰椎脊髓神经,发生下肢瘫痪。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如果怀疑有脊柱骨折,应就地取材固定伤处,合理搬运伤者。

四肢骨折处出现局部迅速肿胀,提示可能是骨折断端刺破血管引起内出血,可临时找些木棒等固定骨折处并可对局部用毛巾等压迫止血;千万不要随意搬动伤肢以免造成骨折端刺破局部血管导致出血。

闭合性骨折的处理方法

闭合性骨折的软组织损伤较轻,骨折愈合也较快。

闭合性骨折即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

闭合性骨折可由创伤和骨骼病所致,后者如骨髓炎,骨肿瘤所致骨质破坏,受轻微外力即发生的骨折,成为病理性骨折。

闭合性骨折可由

5/14创伤和骨骼病所致,后者如骨髓炎,骨肿瘤所致骨质破坏,受轻微外力即发生的骨折,成为病理性骨折,以创伤性骨折占多数。

闭合性骨折的急救措施如下:

1、一般处理:

凡有骨折可疑的病人,均应按骨折处理。

首先抢救生命。

闭合性骨闭合性骨折有穿破皮肤,损伤血管、神经的危险时,应尽量消除显著的移位,然后用夹板固定。

2、创口包扎:

若骨折端已戳出创口,并已污染,但未压迫血管神经时,不应立即复位,以免将污物带进创口深处。

若在包扎创口时骨折端已自行滑回创口内,须向负责医师说明,促其注意。

3、妥善固定:

骨折急救处理时最重要的一项。

急救固定的目的有三:

1)

避免骨折端在搬运时移动而更多地损伤软组织、血管、神经或内脏;2)骨折固

定后即可止痛,有利于防止休克;

3)便于运输。

4、迅速运输:

治疗骨折的原则:

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

关节脱位的特征性表现是

关节脱位又称脱臼,是指组成关节各骨的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

多数是外伤性脱位,还有先天性和病理性脱位。

常见的关节脱位有:

肘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和下颌关节

脱位等。

(1)临床表现①畸形:

关节脱位处常有明显的畸形,移位的骨端常可在异常位置摸到,肢体形态异常,可变长或缩短。

②弹性固定:

由于关节囊、韧带的作用和肌肉的痉挛,将患肢保持在异常的位置,被动运动时可感到弹性抗力。

③关节盂空虚:

可在体表摸到原关节盂处空虚。

(2)X线检查可确定脱位的方向、程度、有无合并骨折等有重要的作用。

(3)治疗①复位:

以手法复位为主,时间越早,复位越容易,效果越好。

但应由有经验的专科医生进行复位。

②固定:

复位后,将关节固定在稳定的位置上,使受伤的关节囊、韧带和肌肉得以修复愈合。

固定时间为2-3周。

③功能锻炼:

固定期间应经常进行关节周围肌肉的舒缩活动,和患肢其它关节的主动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消

6/14除肿胀;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4)护理复位固定后应注意末梢循环,如出现患肢青紫,高度肿胀应及时到医院处理。

(5)预防加强劳动保护,防止创伤发生是预防的关键,对儿童应避免用力牵拉。

石膏固定术后护理要点有哪些?

石膏护理:

①观察肢体末端血循环。

颜色是否发紫、发青,肿胀,活动度、感觉有否麻木、疼痛;如有须及时报告,可采取石膏正中切开,局部开窗减压等措施,不要随便给镇痛剂。

2观察出血与血浆渗出情况。

切口或创面出血时,血渍可渗透到石膏表面上,可沿血迹的边缘用红笔划图将出血范围定时作标志观察,伤口出血较多时可能从石膏边缘流出,因此要认真查看血液可能流到外面,棉褥是否污染。

3有无感染征象。

如发热,石膏内发出腐臭气味,肢体邻近淋巴结有压痛等。

4预防石膏压迫褥疮及“开窗水肿”。

要警惕不在伤口或患处的压痛点,可能是石膏包扎太紧对局部压迫,不能随意用止痛剂,以免引起石膏压迫褥疮,必要时作石膏开窗减压。

开窗减压后局部用纱布、棉垫垫在窗口皮肤上,外再覆盖原石膏片后用绷带包扎,避免组织水肿。

5预防石膏边缘压迫而致神经麻痹。

如小腿石膏位置高可压迫腓骨小头致腓总神经麻痹,应观察有无足下垂、足背麻木等症状。

⑸褥疮的预防:

1定时帮助病人翻身。

下肢人字形石膏干固后即要帮助病人翻身俯卧,每日2次。

2加强局部皮肤按摩。

用手指沾酒精伸入石膏边缘里面进行皮肤、尾骶部、足外踝未包石膏的骨突部位的按摩。

3床单保持清洁、平整、干燥、无碎屑。

⑹石膏型的保护:

1防折断,帮助翻转髋人字形石膏时,应将病人托起悬空翻转。

7/14

2保持石膏的清洁,不补大小便污染,可在臀部石膏开窗处垫塑料布,可引流尿液入便盆

,大便函污染后应及时用清水擦去。

3足部行走石膏可用步行蹬保护。

⑺下床行走和功能锻炼:

石膏固定,未固定的关节应尽量活动,早期可作被动活动,按摩帮助退肿,但尽量应鼓励患者作主动锻炼。

骨牵引治疗骨折的种类(2012-01-3113:

01:

47)

转载▼标签:

杂谈分类:

医学资料

骨牵引起是治疗骨折的常用方法,下面继续为您介绍股骨髁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跟骨牵引,跖骨牵引,趾骨牵引,颅骨牵引

股骨髁上牵引常用于股骨骨折,骨盆骨折及骶骼关节脱位。

进针部位为髌骨上缘1.5。

m平面内侧,与内收肌结节向上延长线相交点即为进针点。

注意进针方向是由内向外。

先向上拉紧皮肤,将斯氏针刺破皮肤,以手摇钻徐徐钻入,待穿出对侧骨皮质时,同样向上拉紧皮肤,局麻后将针穿出。

针的两端穿入带橡皮塞的小瓶内,以免刺伤健肢皮肤。

牵引体位,将患肢放在托马氏架或布朗架上,膝关节适当屈曲。

开始重量7~8kg,维持重量3~5kg。

骨结节牵引适用于股骨骨折、有移位的骨盆环骨折、膝关节内骨折或髋关节脱位等。

进针部位是胫骨结节向后1.0cm,作一条与胫骨纵轴垂直的横线,在胫骨嵴两侧各3cm左右处,作两条与胫骨纵轴平行的纵线,与横线相交的两点,即为针的进出点。

成年人用斯氏针,儿童用粗克氏针。

进针的方向由外向内。

牵引体位同股骨髁上牵引。

牵引重量开始为7~8kg,维持重量为3~5kg。

跟骨牵引适用于小腿开放性骨折、胫骨不稳定性骨折、胫骨平台骨折,某些跟骨骨折有时也用这种牵引。

进针部位:

踝关节中立位,内踝下端至跟后下缘连线的中点,即又内向外的进针穿刺点。

选择适当粗细的斯氏针,穿针时先用手摇钻钻入,再进入跟骨内部后,即可去掉手摇钻,一手把持针体于水平位,另一手用锤子将其打入,使针的两端等长。

牵引体位于股骨髁上牵引和胫骨结节牵引相同。

8/14

牵引重量开始为4~6kg,维持体重2~3kg。

跖骨牵引跗跖关节脱位,手法难以整复,可采用这种牵引。

穿针方法一般是贯穿第2~3跖骨,以加大牵引力度。

穿针的方向是由内向外。

牵引的方法可采用小腿石膏管型固定踝关节背伸90。

,固定范围以露出牵引针为度,作悬吊牵引,利用小腿及石膏的重量作为反牵引。

牵引重量开始为2~3kg,维持重量

为1~2kg。

趾骨牵引适用于跗骨及跖骨不稳定性骨折。

操作方法同手指。

颅骨牵引适用于成年人颈椎骨折或脱位,是创伤骨科常用的牵引方法。

术前要剃去全部毛发,用肥皂及清水洗净。

牵引用具包括颅骨牵引钳(Crutchfied牵

引钳)、手术尖刀、颅骨钻头、镊子、止血钳、手术巾

以及消毒手套等。

首先要做好标记定位,即患者两侧眉弓中外1/3交界处向头顶引两条平行线,再从两耳尖经头顶作一条连线,该线与上述两条平行线形成两个相交点,即为牵引点。

消毒局麻后铺手术巾。

在标记牵引点处分别用小尖刀做一条约1.Ocm的小切口,直达颅骨外板。

颅骨钻头有阻挡装置,只能钻入骨深0.4cm,刚好钻透颅骨外板。

注意钻头方向必须与颅骨牵引点的切线垂直,即必须与颅骨牵引钳的齿尖方向一致。

然后安装颅骨牵引钳,使齿尖直接嵌入颅骨外板的钻孔内,旋转牵引钳尾部一侧的螺丝,使其嵌入牢固,再于牵引钳尾部的孔内穿绳,通过牵引床的滑轮进行牵引,牵引方向和重量根据骨折或脱位情况而定。

一般开始重量为7~15kg,维持重量2~3kg

骨牵引术后护理

时间:

2010-06-08作者:

佚名人气:

2507

牵引护理常规

1、骨科疾病一般护理

2、凡新做牵引的病人,应严格观察末梢血运是否良好知觉及运动有无障碍。

3、保证牵引力的作用,注意患肢及牵引位置是否正确。

4、牵引重量根据病情而定,不可随意改变。

9/14

5、皮牵引的病人,注意胶布及绷带有无松散、脱落,或绷带缠绕过紧而压迫血管神经。

6、皮牵引的病人,应经常检查有无炎症、水疱发生,防止由牵引引起的皮肤溃疡。

7、骨牵引的病人,应注意保护针眼部位,防止感染。

每日用75%酒精滴针

眼两次,牵引两端应套上带有橡皮塞的小瓶。

8、颅骨牵引应抬高床头15---30厘米。

颈椎屈曲型骨折应保护颈部略过伸展,伸展型骨折保持中立位。

9、小儿股骨干骨折双腿悬吊牵引,臀部应离床一拳。

10、预防垂足畸形,避免患肢受压,可穿丁字鞋,要求病人作足背活动,并观察其肌力。

11、牵引过程中,鼓励病人做患肢小关节运动及肌肉等长收缩。

如骨四头肌收缩,足趾运动,手指运动。

12、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加强深呼吸,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

13、多饮水,预防泌尿系统并发症。

鼓励病人从利用牵引床上拉手抬起上身,促进血循环,有助尿液排出。

骨折功能锻炼方法及意义

预防性锻炼:

1、相邻关节主被动全范围活动,预防相邻关节功能障碍;

2、受骨折影响的关节周围肌肉进行等长收缩,预防不必要的肌肉萎缩。

治疗性锻炼:

根据骨折类型,固定类型及时选择适当的锻炼方法。

一般有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训练等。

意义在于尽快使受累关节恢复应有的功能。

关节活动度训练又分为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前者会结合肌力训练,后者就是平时说的“掰”。

肌力训练一般就是抗阻训练、PNF之类的。

当然这些都是有技巧,有方法的,在这里很难细致描述的!

骨折复位有哪几种手术方式

10/14

治疗骨折方法中,手法复位应用最广泛,也较安全。

复位后,必须认真地检查患肢骨折部的外形、长短,是否已恢复正常。

在给予适当有效的外固定后,进行x线透视或摄片,以确证复位结果。

如复位不良,根据需要,再予以矫正。

1、手法复位:

治疗骨折方法中,手法复位应用最广泛,也较安全。

复位后,必须认真地检查患肢骨折部的外形、长短,是否已恢复正常。

在给予适当有效的外固定后,进行x线透视或摄片,以确证复位结果。

如复位不良,根据需要,再予以矫正。

2、牵引复位:

牵引既可用为复位的方法,又是维持复位的措施。

主要用于手法牵引不能复位、或复位后不稳定的骨折。

3、切开复位:

是骨折不愈合的重要原因,应慎重选择,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防止滥用。

如下几种情况可做为切开复位的参考指征:

1累及关节面的骨折,手法复位不能达到关节面良好对位者。

2骨折后,因附着在骨片上的肌肉收缩,使骨片移位,不易对合者。

3骨折端剪式伤力大,血液供应差,骨断端需要严格固定才能愈合者,如股骨颈囊内骨折。

4骨折断端间有软组织如肌肉、肌腱、骨膜、神经等嵌入,手法复位失败者。

5一骨上有多段骨折,手法复位困难者。

6长骨骨干不稳定性骨折,手法复位不满意,又不宜应用牵引方法治疗者,而用内固定又有较好的疗效。

7骨折伴有肢体主要血管断裂,治疗中应首先重建骨支架者,如部分性和完全性肢体断离。

8骨折不连接或发生畸形愈合,功能恢复不良者。

11/14

截瘫病人的护理措施

发布时间:

2012-05-12作者:

截瘫病人的护理措施是护士资格考试大纲所包含的内容,卫人网搜集整理相关内容供大家学习参考。

脊柱的骨折、退行性病变、结核及肿瘤均可损伤脊髓而致肢体瘫痪。

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活动障碍及内脏功能紊乱,全身抵抗力明显下降,可导致许多严重并发症,乃至死亡。

1.护理评估

询问病人受伤史及心理反应,观察病人目前身体状况(估计瘫痪程度、了解三大并发症及肢体畸形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护理体检及参考辅助检查资料,作出护理评估。

2.常见护理诊断

(1)焦虑:

与丧失生活工作能力有关。

(2)有窒息的危险:

与高位截瘫呼吸困难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

与长期卧床及抵抗力下降有关。

(4)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与长期卧床、肢体瘫痪诸因素有关。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

危险:

与长期卧床及皮肤局部血运不良有关。

(6)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与肢体瘫痪有关。

(7)排尿异常:

与排尿反射障碍有关。

(8)便秘:

与长期卧床有关。

(9)知识缺乏:

缺乏康复知识。

(10)其他护理诊断: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有意外损伤的危险

12/14

3.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耐心倾听患者诉说,了解其心理障碍的程度,尊重、关怀和体贴患者。

(2)生活护理:

照顾好患者洗漱、饮食及大小便等日常生活,并逐步训练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鼓励患者食用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多饮水,多食蔬菜与水果等。

(3)皮肤和肢体护理:

截瘫患者由于某些局部长期受压及血循环不畅,极易发生褥疮。

因此,要及早防治,保持床单平整、清洁,骨突起处加用气圈,多翻身,每2小时改变一次体位,并用50%乙醇按摩。

对瘫痪的肢体被动活动、按摩、针灸、理疗等促进功能恢复。

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质脱钙等。

注意保持肢体于功能位,防止畸形。

外伤性截瘫3个月后可坐起,开始架拐下地活动。

(4)尿路护理:

尿潴留者无菌条件下留置导尿管,持续导尿2周后,改为每4~6小时定时开放一次,逐步训练反射性膀胱舒缩功能,防止膀胱挛缩。

为防止尿路感染,除注意保持无菌外,还应每天进行膀胱冲洗,排尿时增加腹压,压迫膀胱以减少残余尿量。

(5)预防肺部并发症:

绝对戒烟,定时翻身、拍背、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的咳痰,必要时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受凉,对高位截瘫者行气管切开,应用抗生素等。

(6)消化道护理:

鼓励患者自行排便,除饮食调节防止便秘外,还可口服缓泻剂,对便秘严重者可灌肠,每日按摩肛门,促进排便功能的恢复。

对截瘫患者的三大并发症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和褥疮的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又称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骨筋膜室是指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所构成。

骨筋膜室内的肌肉、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13/14

症状和体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可有“5P,”即苍白(Pallor),感觉异常(Paresthesias),无脉(Pulseless),瘫痪(Paralysis)以及拉伸骨筋膜室时产生的疼痛(Pain)。

疼痛往往出现在早期,是几乎所有患者都会产生的症状。

对于这种疼痛的描述往往是一种深在的、持续的、不能准确定位的疼痛,有时候与损伤程度不成比例。

疼痛在拉伸骨筋膜室内的肌肉群时加重。

感觉异常(如针刺感)也是常见的典

型症状,是皮神经受累的表现。

肢体瘫痪往往发生于病程晚期。

触诊可感觉到受累骨筋膜室张力升高明显。

患者通常不会出现“无脉”的表现,因为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压力一般都低于动脉血压。

最容易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是肱骨髁上骨折,尤其是伸直型骨折,由于骨折的近折端向前下移位,容易压迫或者刺破肱动脉,加上损伤后的组织反应,局部肿胀严重,均会影响到远端肢体的血液循环,导致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如果早期没有得到即时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可导致缺血性肌挛缩,严重影响手部功能和肢体的发育。

一般成人牵引重量约为4kg

14/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