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24567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常熟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常熟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常熟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省常熟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省常熟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江苏省常熟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江苏省常熟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江苏省常熟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江苏省常熟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江苏省常熟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江苏省常熟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江苏省常熟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江苏省常熟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江苏省常熟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江苏省常熟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江苏省常熟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常熟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

《江苏省常熟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常熟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常熟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

江苏省常熟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常熟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

共4大题、29小题开卷考试、满分50分。

考试时间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的考试号涂黑;

3.答客观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主观题项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

不得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Ⅰ卷(客观题,共26分)

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来并填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1分。

共16分)

1.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青春期心理矛盾的方法有

①通过依赖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

②参加集休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

③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④积极治疗,聘请心理保健医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青春期的烦恼。

青春期的我们身体外形急剧变化、体内机能迅速健全、性机能发育成熟,青春期的心理充满矛盾,其实是我们生理发育和心理变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这些矛盾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成为我们发展的阻力。

我们应通过各种方式调控好心理矛盾。

【解答】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青春期心理矛盾,需要我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通过培养兴趣爱好,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所以②③符合题意;①错误,通过求助于他人来化解矛盾;④错误,积极治疗,通过看心理保健医生来化解烦恼。

故选:

C。

【点评】审清题意、把握消除青春期烦恼的方法,结合材料仔细分析做出总结。

2.每个人都有创造潜能。

创造的源泉是

A敢于打破常规B.社会实践C.发展独立思维D.勤于劳动

【分析】题目考查的是勇于创新的知识点,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与时俱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主旋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记录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如何培养创新品质的认识,培养创新品质需要好奇心,善于思考,努力学习,勇于实践,发展独立思维,培养批判精神,敢于打破常规,而创造的源泉是社会实践,所以选项B的观点是正确的,故应选择之;选项ACD的观点不符合题意,故应排除之。

故选:

B。

【点评】掌握创新的相关内容,认真审题理解题意,结合具体的选项即可解答本题。

3.对下面漫画《保持距离》中的校规内容。

我们的正确态度是

A.反对,男女生正常交往有益于身心健康

B.赞成,男女同学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友谊

C.反对,男女同学一般都有自我性别意识

D.赞成,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

【分析】本题考查异性同学交往。

男女同学交往不仅有利于学习进步,优势互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也有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使性格更为豁达开朗,情感体验更为丰富,意志也更为坚强。

【解答】男女生正常交往可以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题干中的校规人为阻断了异性同学间的交往,不易于学习进步与健康人格的形成。

A符合题意;BD显然判断错误;C与题意不符。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们要认真读漫画,认清漫画中所反映的校规的局限性。

4.小光和邻班的一名女生经常在一起逛公园,看电影。

班主任找到他俩,指出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需要

A.听之任之,任其自然B.相互欣赏,勇敢追求

C.防微杜渐,严格管控D.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学会与异性交往。

男女同学交往要自然、适度,尊重、真诚,还要广泛交往。

男女同学交往时要做到互相尊重,自尊自爱,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的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做到真诚、坦然、大方地与异性同学交往。

【解答】题干中的描述,说明了我们要正确对待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问题。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我们开始关注异性,渴望接触、了解异性,甚至可能萌发对异性的好感或爱慕之情。

这是正常、自然而又美丽的事。

但面对男女同学的感情问题,需要理性的驾驭和意志的控制,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AB说法错误,容易陷入早恋漩涡;C说法错误,不利于男女同学交往。

故选:

D。

【点评】解答本题把握好正确对待异性之间的情感问题的态度,分析作答即可。

5.许多运动员在比赛时经常大喊一声。

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A.改变认知评价法B.合理宣泄法C.转移注意法D.尽情倾诉法

【分析】该题考查学会调控情绪。

生活中产生消极情绪是正常的,关键是要学会调控:

主要有理智调控法,幽默化解法,注意力转移法,积极的自我暗示法;合理宣泄法,可以通过哭泣、运动、倾诉、书写宣泄等。

【解答】许多运动员在比赛时经常大喊一声是一种合理的发泄方式,这样可以通过适度发泄,从而放松心情,让自己有良好的情绪去比赛。

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ACD都与题干中的大喊方式调控情绪不符。

故选:

B。

【点评】审清题意、把握调控情绪的方法,结合材料仔细分析做出总结。

6.大伟在校运会上意外丢失跳高比赛的金牌,一连几天闷闷不乐。

周日,好朋友李明邀他一起去打篮球。

球场上因小事他冲着李明大发脾气,甚至用球砸向李明,结果李明也不理他了。

这说明了

A.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互相感染

B.情绪的表达关乎人际交往

C.我们要了解自己的情绪

D.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情绪的类型及特点的有关知识,情绪可以分为喜、怒、哀、具四大类,情绪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调控自己的情绪。

【解答】题干中的描述,说明情绪的表达不仅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而且关乎人际交往,B符合题意;AC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审请题意、把握情绪的类型及特点,对照选项仔细排查即可。

7.人类往往认为正面的情感才是让人前进的主要原因,但是负面情感往往能更持久地、深刻地影响人类前进的轨迹。

为人们行事提供原动力。

这表明

①体验负面情感比创造正面情感更有价值

②某些负面情感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

③学会承受负面情感可以将阻力化为助力

④体验负面情感总能丰富人生阅历磨砺意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情感的类型与作用。

情感可以分为基础情感、高级情感;正面体验、负面体验、两方面混杂体验等。

社会生活中,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这正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体现。

【解答】题干中的描述,说明了负面情感也有积极影响。

负面情感虽然不那么美好,但是也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是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也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成长。

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①④说法错误,没有认识到负面情感的消极影响。

故选:

C。

【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好负面情感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分析各个题肢,完成解答。

8.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情感世界。

下列关于情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情感都是正面的,如正义感、羞耻感

B.情感有时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C.在社会生活中,情感是人的最基本的物质需求

D.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获得美好的情感

【分析】本题考查情感的作用。

社会生活中,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情感反应这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作出行动;情感与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关,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观察事物,探索未知;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这正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体现。

【解答】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情感世界,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获得美好的情感,来丰富自己的情感,所以D符合题意;A错误,情感有正面的与负面方面;B错误,情绪有时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C错误,在社会生活中,情感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故选:

D。

【点评】审清题意、把握情感的作用,结合材料仔细分析做出总结。

9.著名教育家叶澜曾说过:

“学校的每一项活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些“影响”表现在有利于

①培养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②培养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③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个性④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参加社团活动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它是青少年锻炼成长的重要途径.

【解答】依据课本知识分析名句可知,学校的活动有利于中小学生增强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提升自身的责任能力,学会做负责任的公民,有利于培养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有利于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个性,所以①②③是正确的选项;④选项太绝对,排除。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10.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当国家需要与家庭需要同时摆在面前时,他毅然选择了国家需要。

30年放弃亲情,隐姓理名,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黄旭华的事迹启示我们

A.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必要时应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B.角色的冲突只会给我们带来烦恼

C.只有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D.报效祖国,舍弃一切个人的利益

【分析】题目考查的是:

正确对待(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既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又要尊重和维护个人利益;以国家利益为重,并不排斥个人利益。

国家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当个人的愿望和要求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服从国家利益,必要时应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解答】题干中黄旭华的无私奉献行为是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体现,不仅积极承担了社会责任,有助于他人和社会,还延伸了生命的价值。

这启示我们国家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当个人的愿望和要求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服从国家利益,必要时应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BCD观点均过于绝对,予以排除。

故选:

A。

【点评】仔细审题,理解题干的含义,结合选项与题干的关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即可解答。

11.以下关于对集体中的小群体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在小群体中,彼此相互接纳和欣赏,找到自己的位置,体验归宿感和安全感

B.一群体内的成员往往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亲密的友谊,讲义气

C.当小群体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时,容易沦为“小团体主义”

D.当小群体内成员与它之外的其他同学产生矛盾时,要明辨是非,坚持集体主义

【分析】小团体主义,往往会腐蚀集体,会使孩子性格孤僻,眼界狭窄。

其特点是当小团体利益和大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首先考虑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而不顾他人利益以及大集体根本的、长远的、全局的利益,会造成产生与小群体之外的其他同学的矛盾和冲突,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产生矛盾冲突的后果。

因此要将小群体的节奏融入集体生活的旋律才能健康成长。

【解答】在集体生活中,一些志趣相投、个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类似的同学,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

在小群体中,彼此相互接纳,相互欣赏,找到自己的位置,体会到归属感和安全感;在小群体中,我们与同伴相互理解、沟通,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交往,在与同伴的互学共进中增长才干,当小群体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时,容易沦为“小团体主义”,当小群体内成员与它之外的其他同学产生矛盾时,要明辨是非,坚持集体主义,所以ACD是正确观点,不符合题意;B选项是小团体主义的表现,观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小群体的影响,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12.“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句话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A.法治B.民主C.和谐D.平等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解答】“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意思是要尊重差异,相互促进,和谐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价值准则。

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其它选项都与题意无关。

故选:

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中的话,明确主旨。

13.既是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个阵地,又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的是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家庭保护。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的监督,因为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解答】读题,抓住其中的关键词“第一阵地”和“基础”,结合教材知识选项A是对的。

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解决本题要在认真读题的基础上对选项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得到正确答案。

14.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以下不属于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是

A.受教育权B.人格权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隐私权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们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解答】未成年人依法享有受教育权、人格权、隐私权等,ABD未成年人依法享有。

不能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因为享有此权利需要年满18周岁。

故选:

C。

【点评】解答本题把握好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条件,分析作答即可。

15.我国实行依法治国总目标是

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②树立法律至上的法治信仰

③法律服务并指导人们的生活④建设设会主义法治国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分析】依法治国: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解答】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把握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①④是正确的选项;②③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

B。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我国实行依法治国总目标,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所学,选出正确答案。

16.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从树立法律信仰角度讲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C.任何人没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

D.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分析】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

法律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有力武器。

【解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体现了法律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人民利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B是正确的选项;A选项不符合题意;C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

B。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法律的作用,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所学,选出正确答案。

二、判断以下各题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把相应题号的答案标号“A”涂黑,错误的把“B”涂黑。

(每小题1分,共10分。

17.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

【分析】本题考查青春期的特点。

青春期我们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性发育成熟;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我们学习的最佳时期,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时期好好学习知识,增长自己的才干,树立远大理想,将来有所作为。

【解答】青春期是人的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和发展的时期,身体外型发生剧烈变化,情绪和情感丰富而强烈,而且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力量,青春期也是我们学习的最佳时期,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时期好好学习知识,将来有所作为。

故答案为:

正确

【点评】审清题意、把握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结合材料仔细分析做出总结。

18.“学贵有疑”,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敢于对一切说“不”的批判精神和勇气。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培养批判精神。

批判性思维的要求:

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和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考虑他人感受,要知道怎样的批判容易被接受,有利于解决问题。

【解答】“学贵有疑”,意思是在学习中我们敢于质疑,勇于挑战权威,需要培养批判的精神和勇气,而敢于对一切说“不”太绝对!

故答案为:

错误。

【点评】审清题意、把握批判精神的要求,结合材料仔细分析做出总结。

19.相遇青春,与异性交住是对我们的考验,要避免萌发一些对异性的朦胧情感。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男女生交往。

男女生正常交往好处多,我们要正确处理与异性同学的关系。

【解答】青春期的我们除了独立意识增强外,性意识开始懵懂、在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但这份纯洁美好的情感需要我们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据此,所给观点是绝对的。

故答案为:

错误。

【点评】本题为判断题,要抓住关键信息和词,结合教材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20.“行己有耻”要求我们能抵制不良诱惑,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二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行己有耻是指一个人行事,凡是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解答】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羞耻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和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本题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

正确。

【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好行己有耻的要求,分析题干描述,完成解答。

21.情绪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为,它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

【分析】本题考查积极的情绪与消极的情绪。

情绪不同结果不同;情绪积极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甚至还可能超常发挥;情绪消极影响水平的发挥;长期处于不良情绪中,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情绪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当人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时,就容易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提高学习、工作效率。

长期处于愤怒、忧愁、焦虑等消极情绪的人,很容易患各种疾病,其判断和分析能力也会下降,容易失去理智,缺乏自制力。

所以题干的描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错误。

【点评】根据题干中的关键句,理解题干主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在集体中,每个人都能在其中获得丰富的精神养料,拥有充实的精神生活。

【分析】本题考查个人与集体以及建设美好集体的内容。

集体建设有赖于每个成员的自觉愿望和自主行动,需要我们自主建设、自我管理。

共同确定愿景和目标。

【解答】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家园,引领我们成长。

在美好集体中,每个人都能在其中都应得到尊重和重视;每个人都享有公平的发展机会,没有偏见与排斥。

在集体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待、礼让他人,相互包容、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所以都能感受集体的关爱和吸引,获得丰富的精神养料,也能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获得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故题干描述错误。

故答案为:

错误。

【点评】审请题意、把握建设美好集体的要求,对题干观点进行判断即可。

23.每个人都应遵守共同的规则,在规则面前没有特权和例外说明美好的集体应是民主的公正的。

【分析】该题考查规则与秩序。

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

在实际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那里的生活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解答】每个人都应遵守共同的规则,在规则面前没有特权和例外,每个人都享有公平的发展机会,没有偏见与排斥,说明美好的集体应是民主的公正的。

故答案为:

正确

【点评】审清题意,把握规则与秩序的关系,依据题意结合教材知识作答即可。

24.依法办事要求我们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分析】依法办事的要求是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养成遵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解答】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本题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

正确

【点评】解答本题把握好依法办事都有其,分析题干描述,容易作答。

25.道德、亲情、友情、法律、习惯等都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

【分析】该题考查个人与社会;明确法律的特征与作用。

【解答】法律、道德、亲情、友情、习惯等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纠纷或矛盾的作用。

被称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

故答案为:

正确。

【点评】解答该题时要注意题干的要求及选项与题干的关系,结合相关的基础知识即可解答。

26.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更应该成为受益者。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树立法治观念。

树立法治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素质要求,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用法维权,才能有效地保护社会稳定,才能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守法用法,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解答】根据教材知识,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本题描述错误。

故答案为:

错误。

【点评】解答本题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注意词语的先后顺序,否则会误判。

第Ⅱ卷(主观题,共24分)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本大题共两小题,其中第27题7分,第28题5分,共12分)

27.【人人参与,共度青春时光】

材料一:

为了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之美,七年级(3)班开展《优秀文化共传承》活动、号召全班师生提供活动素材.

(1)说说从师生收集到的下列素材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4分)

活动素材

启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君子检身,常若有过。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

材料二:

七年级(3)班的这次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同学们热情高涨,就连生性内向、怯于表现的小丽也参与进来,她提供的素材还获得了大家的好评,她也变得越来越活泼。

(1)小丽的变化让你感悟到了《集体生活邀请我》中的哪些道理?

3分)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勇于创新、善于合作、个人与集体、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等,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要求组织答案即可。

【解答】

(1)仔细阅读活动素材,明确其含义,抓住其实质,依据课本知识组织答案即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我,做到每天都能自我超越,努力进步,开发创造潜力;“君子检身,常若有过”意思是,人若有缺点,全靠自己省悟,时刻提醒自己,自省自讼,自警自律,即通过自省或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意思是:

一个人把东西举起来很困难,许多人一块行走,则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