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江苏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24909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8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江苏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最新江苏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最新江苏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最新江苏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最新江苏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最新江苏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最新江苏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最新江苏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最新江苏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最新江苏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最新江苏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最新江苏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最新江苏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最新江苏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最新江苏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最新江苏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最新江苏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最新江苏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最新江苏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最新江苏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江苏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最新江苏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江苏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江苏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最新江苏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一学期月考试高二语文学科试题

考查范围:

必修五第二单元

一、选择题(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聊乘化以归尽乘:

顺随

B.彩彻区明,云销雨霁霁:

雨过天晴

C.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发:

毛,指草木

D.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除:

改变,变换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对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把握。

考生应结合语境和语法知识来辨析。

D项,“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除”如解释为“改变,变换”,则与前面“寻蒙国恩”不合,“除”,拜官授职。

古文中有关官职升降的词语还有:

擢、拜、谪、迁、左迁等。

2.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B.奉宣室以何年去以六月息者也

C.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D.觉今是而昨非地势极而南溟深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这是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考生应结合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语的词性来辨析。

A项,第一个“为”,后面跟官职,应为动词,做、担任;第二个“为”,动词,是。

B项,第一个“以”,介词,在;第二个“以”,介词,凭借。

C项,第一个“且”,连词,表转折,可是;第二个“且”,副词,将要。

D项,两个“而”都是连词,并列。

3.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组是()

例句: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A.既自以心为形役

B.而莫之夭阏者

C.都督阎公之雅望

D.农人告余以春及

【答案】A

..................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而”的理解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门虽设而常关

B.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C.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D.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而’的理解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这是考查文言虚词“而”的用法。

“而”的用法较多,如表并列、转折、顺承、修饰、因果等,还可以同“尔”。

C项,“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而”表修饰,“怒”是形容“飞”的样子。

ABD三项中的“而”都是表转折。

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A.古人用“朔”、“晦”、“望”、“既望”等名称来标识日期,如《登泰山记》中的“戊申晦”,表明作者观看日出是在月初第一天。

B.“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趋”是古代一种礼节,即走过长者尊者面前,要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C.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几个月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后才起的,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

D.《陈情表》中“孝廉”、“秀才”,是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秀才是优秀人才的意思。

【答案】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

通“溟”,大海。

B.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野马:

游动的雾气。

C.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适:

适应。

D.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芥:

小草。

7.下列对各句翻译有误的一句是()。

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译:

到迷茫的郊野去,一日内可以往返,肚子果然还饱。

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

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

C.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译:

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

D.之二虫又何知!

8.对于《逍遥游(节选)》一文,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逍遥游(节选)》是《庄子》中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从内容到形式,都最能体现庄子文章的特色。

B.“逍遥”是怡然自得,不为世间万物所束缚的意思。

作者列举大至鹏鸟,小到蜩与学鸠,是为阐明世间万物的活动都是无所恃(不依赖于外在条件)而自由的。

C.《逍遥游(节选)》一文想象丰富,比喻灵活,文笔舒卷自如,令人叹服。

D.《逍遥游(节选)》的主旨在于说明人应当抛弃一切物累,以获取最大的自由。

【答案】6.C7.A8.B

【解析】

6.试题分析:

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辨析。

考生可以把句子代入文中,结合语境,利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C项,“适千里者,三月聚粮”,“适”如解释为“适合”,从前后的语意上讲不通,,后面说“千里”“聚粮食”,显而易见是说去千里的地方,“适”应解释为“去,往,到”

7.试题分析:

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各句翻译有误的一句”,这是考查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考生应把该句放入文本,结合前后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意,然后抓住句子中的特殊句式、固定句式、重点实词、虚词来理解,最后分析选项所给的意思。

A项,“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果然”,古今异义词,“果然”古义是两个词语,“果”是“饱”的意思,“然”是“……的样子”。

8.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B项,“作者列举大至鹏鸟,小到蜩与学鸠,是为阐明世间万物的活动都是无所恃(不依赖于外在条件)而自由的”有误,从文中看来,这些事物都没有达到逍遥的境界,都需要依赖外在条件。

点睛:

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

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

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

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

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

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比如本题,针对B选项,考生可以到文中圈出描写这些事物的语句,看它们是否不需要借助外在条件,以大鹏鸟为例,文中说“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可见还需要凭借“海运”“六月息”,可见还是需要借助外在的条件的。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乔布斯是一位、极具魄力并且成就非凡的人。

他主持开发的技术已经影响了几代人的生活。

②瑞士央行猝不及防地撤除欧元兑瑞郎汇率下限的做法为全球进入信用货币时代以来所罕见,这使得一些平日的大机构也措手不及。

③这家公司行事极度隐秘,他们的所有行动都是的,也因此在瞬息万变的商场上站稳了脚跟,取得了一席之地。

A.老谋深算深思熟虑深谋远虑

B.深谋远虑深思熟虑老谋深算

C.深谋远虑老谋深算深思熟虑

D.老谋深算深谋远虑深思熟虑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该题考核辨析成语词义。

深谋远虑:

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

深思熟虑:

深入细致地考虑。

老谋深算:

周密的谋划,深远的盘算,形容办事老练,考虑周全。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比如本题中,“老谋深算”形容办事老练,考虑周全。

第二,辨析色彩。

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

第三,辨析用法。

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使更多金融、物流和IT等专业人才有机会不出国门,就能拿到远超同行水平的“国际工资”。

B.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影响下,未来五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以上,出境游客数量约5亿人次,周边国家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将率先受益。

C.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实质上就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深重灾难,也绝不放弃文化的传承与融合,从而促进自我发展的精神升华历程。

D.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样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去掉“由于”,让“自贸区”作为全句的主语。

B.“将超过5000亿美元以上”重复赘余。

D.搭配不当,“维护……合理要求”不搭配,改为“满足合理要求”。

考点:

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卡尔·刘易斯一代退役之后,博尔特在近二十年里成为复兴田径运动的最大明星。

他的每一次参赛,①有可能改写人类的极限;他的三届奥运会,已然改变了牙买加乃至世界对田径的看法。

而30万美元的比赛出场费,②是如今所有田径运动员中最高的。

不过,脚踏实地的博尔特却对自我、前途及未来都有着清晰的认识:

“我觉得每一年都很重要,③今年是我的最后一届奥运会,④大家特别关注。

我想去实现一些从来没有实现过的东西,为下几代人树立更高的标杆。

我现在既兴奋又紧张,这也许是我留给后人遗产的最后机会。

⑤我退役了,我认为自己不会立马被超越。

人们⑥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打破我的记录。

也许有一天,人们告诉我,我不再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了,但我还会是那个拿了9块奥运金牌的人。

①②③④⑤⑥

A.都也但所以即使还

B.总却/那么虽然也

C.也/但所以由于更

D.常仍而且/一旦甚至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

考查虚词的使用,这个题目属于近几年来新课标卷都没有涉及过的考点。

可能是绝大多数考生复习的盲点,大概会令人错愕。

要分析句间的关系和前后关联词的搭配。

①处选“都”,呼应的是前面的“每一次”,强调的是博尔特体育技能的高超;③处选“但”,与“最后”相呼应,为转折关系;④处为因果关系;⑤处为假设关系,因为博尔特在现实中仍未退役。

点睛:

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语境判断,仔细推断出来的。

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使用关联词语的句子往往比较复杂。

同学们在使用关联词语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里提醒同学们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正确运用关联词语,首先必须懂得各类关联词语的作用。

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

例如:

“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取得胜利。

”这个句子没有使用关联词语,可以看作是并列关系。

二、要注意配对使用关联词语。

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

三、关联词语的位置不能放错。

例如:

1.虽然天气十分寒冷,却清洁工流下了汗。

“却”表示转折的意思并没有错,可是,一念原句就给人不通顺的感觉。

如果把“却”放在“清洁工”之后,句子就通顺了。

五、不要滥用关联词。

例如:

1.他自己不跟老师讲,并且要我讲。

2.我的成绩差,可是我能虚心地向老师请教,但是诚恳地向优秀同学学习,所以我有了很大的进步。

第一句应该是转折关系,不是递进关系。

滥用“并且”,使语意表达不清,应把“并且”改为“却”。

第二句,滥用“但是”,应删去。

12.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答案】

(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3).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4).鹤汀凫渚,即冈峦之体势(5).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两者都有。

对于语境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

“晦朔”“蟪蛄”“榆枋”“彭蠡”“岫”等。

13.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答案】

(1)哪用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

(2)年岁虽老而心犹壮,即使白了头发也不改变初衷。

(3)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第一句中,“奚以……为”,哪里……呢,或者“为什么要……呢”;“之”,动词,到,去,往;“南”,名词做动词,向南飞。

第二句中,“益”,更加;“宁……”,反问句式;“移”,改变。

第三句中,“悟”,明白,认识;“已往”,过去的错误;“来者”,未来的事情。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谁是天使

郭萍

爸在矿井下遇难后,后爸带着一个大我两个月的女儿来到我家。

她跟着后爸来的那天,妈让我叫她姐姐。

她高高的个子,身材特别好看。

可穿着却土得掉渣。

她很不幸,她妈死得早,为了能让她到城里条件好的学校读书,她爸当了井下工人。

见面的瞬间,我对他们有一种莫名的反感与厌恶,于是我低着头,不肯开口。

妈叹息着看着我,眼睛里流露出哀求。

后爸搓搓手,憨厚地对妈笑笑:

“别为难孩子了。

”看我没开口,她局促不安地看着我,目光里流露出理解与宽容。

家里地方小,后爸买了一张有上下铺的床放在我的屋里。

她个子高,爬上铺困难。

我想睡上铺,可妈冲我使眼色,不让我说话。

家里添了人,我特别不习惯。

看着陌生的后爸,我想起了亲爸。

一次梦中哭醒,我看到她坐在我的床边。

“我妈刚死那会儿,我也像你一样。

”她温柔地用毛巾帮擦我脸上的泪水。

这一次,我没拒绝她,可还是不肯跟她说话。

她被分到了我班,这也是妈的主意。

我性格内向,平时不喜欢说话,很少与同学来往。

我爸死后,妈唯恐我有什么闪失,总想找个人照顾我。

妈给她买了几件城里女孩的衣服,她笑着接过来,一个劲儿地谢谢。

妈的脸上很不自然,和我相比,她的衣服太土了。

虽然同在一个屋椽下,可我几乎不跟她说话。

她不在意我的态度,每天都跟在我的身后一同上学。

回到家,她抢着帮妈妈做家务,从来不让我伸手。

其实他们父女都是老实疙瘩,后爸每天的活儿很重,工资全交给妈,却从不抱怨。

妈把我爸的赔偿金牢牢地攥在手里,对后爸只字不提。

我知道妈的心思,妈是想用那钱供我上学。

她聪明好学。

回回考试都是全班第一名,而我只能屈居第二名。

我不服气,暗暗跟她较劲儿。

几次较量后,我不得不承认,她的智商确实比我高出很多。

高三那年,我喜欢上了班里那个很酷的男生。

得知那个男生喜欢另一个女生时,我冲动地给那个男生写了一封情意绵绵的情书,悄悄地放到了那个男生的书桌里。

那个男生看完了信,惊讶地看着我这个丑小鸭,哈哈大笑起来,随即把信摔在了地上。

我羞愧得无地自容,捡起了信,痛哭失声。

她从外面回到教室,问清了缘由,冲到了那个男生面前,声音不高却寒气逼人:

“道歉!

给我妹妹道歉!

那个男生态度很傲慢:

“不!

她猛然扬起手,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那个男生的脸上。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她怒不可遏的样子!

那一刻,我想开口叫她姐,可还没说出嘴,眼泪就流成了河。

那个男生终于在同学们和老师的干涉下向我道了歉,可我却淡然了。

经历了这场恋爱风波,我成熟了许多。

以后的日子,虽然我还是不叫她姐姐,可我有的她也不能少,这是我对妈下的通牒。

我们同时考上了一所异地大学。

高考结束,我计划着跟姑妈去北京玩,可她跑到饭店当临时工,说是给自己挣学费。

看着她每天疲倦的样子,我很难过,就跟妈商量,想让妈拿出我爸的赔偿金供她上学。

妈坚决不同意:

“不行!

那是你的学费和嫁妆。

”妈的坚决让我的眼睛发酸。

为了我,妈宁愿背上自私的坏名声。

临行前,她送我上车。

火车开动时,她对我喊:

“妹,放心玩,家里有我呢!

”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我突然有种想叫她姐的念头,然而,我还没开口她就远远地成了一个黑点。

为了她的学费,后爸回老家农村去凑钱。

夏天屋子热,我妈开窗睡觉,着了凉,昏昏沉沉中摔倒,脑袋碰到了桌子角。

电话打到她工作的饭店,她匆匆地把妈送到了医院。

妈脑出血,急需抢救。

她跑到饭店,在她的苦苦哀求下,饭店老板伸出了援手。

旅行归来,跟着姑妈回家时,只有妈一个人在家。

妈告诉我,后爸用她的学费钱救了自己。

妈能这么快康复,全凭她的精心照料。

姑姑哭了:

“嫂子,两个都是亲女儿啊!

妈也哭了,连连点头。

感动的潮水一浪接一浪涌过我的心头,我向妈伸出了手,妈明白我的意思,从柜子里取出存折递给我。

那天晚上,后爸和她回了家。

我打开了旅行袋,拿出姑姑事先帮我买好的刮胡刀,小声地叫道:

“爸!

”后爸眼睛红了,接过刮胡刀却不说话,只是笑。

两年来,我第一次叫他“爸”。

我又把一件漂亮的裙子递给她,脱口叫道:

“姐,给你!

”她笑了,没接裙子,突然抱住了我,放声哭了起来。

那一年,我和她都是十八岁。

那一年,天格外地蓝,蓝天白云上面住着天使。

1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姐姐个子高,身材也特别好看,但土得掉渣。

“我”第一次见她时,对她的土气,十分的反感与厌恶,心里很排斥她。

B.后爸憨厚老实宽容,从不抱怨。

小说通过描写“我”与后爸的初次见面时的情景与后爸对妈妈的倾力相救刻画了后爸的善良。

C.当“我”向喜欢的男生表白时,却遭到了无情的嘲笑。

姐姐怒不可遏,一上来就教训了那男生,驱散了“我”心中的阴影。

D.“我”对姐姐的接受过程是渐进的,从排斥到不再拒绝,然后是想叫却开不了口,要叫她时火车已远走,最后脱口叫姐。

E.小说以两个不幸家庭的组合及相处过程中磕磕碰碰到最后互相接受,揭示了只要放下身段,再坚的冰也会消融的主题。

15.小说中的姐姐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16.小说最后说“蓝天白云上面住着天使”,小说中的天使是谁?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4.BDC

15.温柔和顺,宽容体贴,在“我”哭泣时安慰“我”,不计较“我”对她的态度;果敢干练,处事得当,为“我”挽回尊严,苦求老板伸出援手挽救后妈;聪明好学,勤奋自强,回回考试全班第一,自挣学费。

16.示例:

一、“姐姐”是天使。

小说中姐姐的妈死得早,却依然阳光活泼;姐姐圣洁、善良,真诚地爱“我”这个任性而且性格内向的妹妹;姐姐不计较后妈的自私,当后妈生命垂危时,积极营救,并且悉心照料,使得后妈很快康复。

二、“我”是天使。

“我”虽内向任性,但也温顺、善良;经历所谓的恋爱风波后,“我”在心里完全接受了姐姐,真诚地爱她;妈妈病愈后,“我”终于放下了芥蒂,彻底地接受了后爸和姐姐,转变成了天使。

三、姐姐和“我”都是天使。

我们都是属于如花少女,心地纯洁善良;虽然我们性格迥异,但我们的心里都充满爱;我们都知道感恩,都是住在蓝天白云上的天使。

【解析】试题分析:

14.本题综合考查文本的内容和技巧。

题干要求选出“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

可在整体感知小说内容的基础上,从小说的人物、故事情节、环境等三个角度分析,C姐姐先是问清缘由,然后要求那男生道歉,男生不理,姐姐打了那个男生耳光;A“我”反感与厌恶的是他们突然闯入“我”的生活,而不是因为她的土气;E主题揭示错误。

考点:

概括作品主题。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一定要从小说的情节和细节出发,要从人物的言行出发,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不歪曲,每一个特点都要有根据,切忌无根据的凭空想象。

如文中写到在“我”哭泣时安慰“我”,不计较“我”对她的态度,可以看出她温柔和顺,宽容体贴;为“我”挽回尊严,苦求老板伸出援手挽救后妈;回回考试全班第一,自挣学费:

聪明好学,勤奋自强。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6.题干问的是“小说最后说‘蓝天白云上面住着天使’,小说中的天使是谁?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这是一道探究题,开放性较大,言之成理即可。

探究小说的主要人物:

这类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判断是否是主要人物(主人公):

(1)是否运用大量的笔墨进行描写和刻画人物;

(2)人物形象是否鲜明突出;(3)是否是贯穿全文始终的角色。

如本题这三个人物都在文章中,贯穿始终,且人物性格鲜明,都具备美好的品质,能够反应作品的主旨,因此首先表明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分析即可。

考点: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能力层级为探究F。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街头随机问一句,王者荣耀是什么,想必多半人都知道这是一款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游戏(即MOBA)。

游戏中,五路、三路或一路英雄在地图上施展技能、提升等级、互相厮杀,并以率先摧毁敌方基地的水晶塔为最终目标。

时常看到在餐厅、电影院门前,三五个年轻人聚在一起低着头拨弄着手机,那十有八九是一起“开黑”(组队开始游戏)了,并且不时能听到“我一个技能一千血”之类的游戏台词。

根据2017年4月腾讯互动娱乐年度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王者荣耀》累计注册用户超过2亿,成为全球用户数最多的MOBA手游.,根据腾讯方面的数据,其日活跃用户达5000万。

厦门海沧延奎小学六年级班主任谢美兰在班上做过一个小调查,发现全班41名同学里,有一半孩子在玩这款游戏。

一些家长质疑说,大量中小学生沉迷于这款游戏,甚至有媒体报道称,该款游戏过半用户是中小学生。

腾讯方面对“过半用户是中小学生”的质疑予以了否认。

市场研究机构极光大数据发布的《王者荣耀研究报告》显示,14岁以下用户占3.57%;15岁~19岁的占22,2%。

对于记者采访时提出的该游戏18岁以下用户数据信息,腾讯方面未予回复,并表示从未发布过此类官方数据。

(摘自《新华社:

“王者荣耀”还是“王者农药”:

健康游戏不止于防沉迷》)

材料二:

“荆轲就是女的!

谈及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