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达钢筋算量技巧.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32785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联达钢筋算量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联达钢筋算量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联达钢筋算量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联达钢筋算量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联达钢筋算量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广联达钢筋算量技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广联达钢筋算量技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广联达钢筋算量技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广联达钢筋算量技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广联达钢筋算量技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广联达钢筋算量技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广联达钢筋算量技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联达钢筋算量技巧.docx

《广联达钢筋算量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联达钢筋算量技巧.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联达钢筋算量技巧.docx

广联达钢筋算量技巧

广联达软件使用小经验

钢筋计算时的一点小常识:

1、在钢筋软件中,用( A )表示一级钢,用( B )表示二级钢,用( C)表示三级钢,用( D)表示新三级钢,用( L )表示冷轧带肋钢筋,用( N )表示冷轧扭钢

2、工程的抗震等级是由( 设防烈度 )、(结构类型)、(檐高)决定的。

3、抗震等级对钢筋计算的(锚固)、(搭接)、(加密区范围)三方面有影响。

4、钢筋10.0里计算设置中可对(计算设置)、(节点设置)、箍筋设置、搭接设置、箍筋公式五方面按实际工程需要进行调整

5、工程中,梁的支座是(柱),板的支座是(梁),柱是以(基础)为支座。

(一)绘图前的三项准备工作:

1、分图纸:

把图纸分为:

总说明、基础、框架柱、墙与暗柱配筋、连梁配筋、梁配筋、板配筋、结构平面图、零星(楼梯节点等)九大部分,对构件来说,这9部分是独立的。

2、分析绘图先后顺序:

首先根据总说明建立工程,把基础放在第一种构件绘图,而后是裙房部分框架柱,可以使用柱表功能。

再做墙与约束边缘构件配筋,因为墙会是梁的支座。

再下来是连梁配筋,因为连梁会是次梁的支座,所以连梁放在梁的前面。

接下来是主梁、次梁。

绘制完上述的构件后,板与板配筋就很方便了,利用点式画法或自动生成最小板,很快可以把板绘制完,再配板钢筋。

最后算楼梯等零星。

3、建立楼层关系表:

在广联达软件中,层的概念很重要,掌握了层,软件就用得差不多了,把建筑里的构件分为水平构件与竖向构件,水平构件分为梁、板,竖向构件为剪力墙与柱。

尽量用层来控制竖向构件,非到万不得以不要用输标高来控制竖向构件。

我在画图之前建立一张楼层关系表,根据此表在软件中建立楼层,按总说明在此表中标上构件砼标号,在钢筋软件里很快可以把钢筋的锚固与搭接调好。

此表放在电脑前,可以在汇图时随时清楚的看到自己算在哪层,因为图纸上有些构件是按层来标示的,有些是按标高来标示的,有了这张楼层关系表,计算时很方便,不用来回推算。

(二)钢筋工程基本思路与图形工程基本思路

1、钢筋工程基本思路:

在计算钢筋工程量时,首先建立轴网,因为该工程轴网有两部分组成,所以首先找准两部分轴网的交点是正确建立轴网的关键。

  

基础:

筏板不规则采用折线画法完成,其余构件定义后点画布置。

框架柱:

首先做出基础部分框架柱,然后复制到上一层,通过原位标注把截面尺寸与钢筋信息不同的柱子更改过来即可。

画图时只要画出一层构件,其他楼层通过复制即可。

在绘制时灵活应用设置柱靠梁边、调整柱端头、F4等命令能快速确定出柱的位置。

墙:

虽然墙的层数多,但是变化很少同样采取做一层构件复制到其他层,再修改属性方法处理。

约束边缘构件:

做完墙后,有助于确定约束边缘构件的位置。

建立构件时采用建立异型构件方法处理,在坐标方格内绘制柱截面后,随即定义好插入点,方便绘图。

然后自定义各种钢筋,由于此部分构件录入需要一个一个箍筋录入,本次工程在此部分使用了相对较多的时间。

梁:

梁比较直观,只要按图纸标注录入钢筋信息即可,标注时使用梁平法表格进行标注,对跨数自动识别与图纸不相同的梁采用;设置梁支座、删除梁支座,对于同名相同标注的梁采用应用同名梁;对于不同跨有相同的钢筋信息我采用梁跨格式刷;对于某一跨某一位置钢筋信息相同的,我又采用梁跨数据刷,减少了重复劳动,提升了布置钢筋的效率。

软件自动考虑了梁与柱之间的关联,比手工算量简便很多。

板:

底层框架裙房部分的板形状不规则,按自动生成板来画板,这样就不容易产生板重叠的现象(用画线来画板容易使板重叠)。

然后再根据需要合并板、画线分割板为布置板筋作准备。

楼梯及零星构件:

绘图输入不能处理时,使用单构件输入法来处理,楼梯可采用选择正确的标准图输入数值计算,对于不能参数输入计算的构件采用表格输入计算,较手工计算还是方便不少。

最后, 检查构件属性及布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钢筋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 “编辑钢筋”;检查同类型构件的钢筋量—“查看钢筋量”;查看对应的报表,如“钢筋定额表”“钢筋统计汇总表”等。

钢筋输入必须是绘图输入与单构件输入的有机结合。

构件录入完毕后,根据图纸设计说明修改计算设置汇总计算

为方便对汇总出来的构件能够有一个一目了然的效果,在定义构件的时候最好把能描述的特征简练的备注在构建的后面。

(三)软件中的几种处理构件的方法

1、软件互导时首层标高的处理

首层地面结构标高为负值,且首层地面标高与正负零之间为浮土回填部分,在这种情况下钢筋与图形之间的互导调整。

调整方法为在图形中将正负零与首层结构标高之间的高度建为一个负一层,而该层的构件只有首层的竖向构件,也就是柱墙,可以从首层复制到负一层;而首层层高需改为正负零到二层的高度,经过这样修改后图形软件中的各层标高都会与图纸相一致。

2、关于短肢剪力墙的快速绘制方法:

由于本工程中短肢剪力墙数量较多,如何快速绘制短肢剪力墙将直接影响工作效率。

我的方法是利用点加长度与旋转命令绘制,勾选旋转命令后,我们只需要在相应的位置上点击鼠标左键一次,直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长度即可,如果方向不一致,可以在旋转命令旁边输入相应的角度。

这样比一般用点加长度与偏移的命令最少要点击鼠标左键两次要快的多。

3、板类构件绘制

先按同一板厚应用自动生成最小板进行绘制,再对部分板厚不同的构件进行属性修改,完成后根据施工图纸定义受力钢筋、负筋,受力筋用“XY向布置受力筋”功能,直接布置,负筋用软件所提供的多种绘图方法选择进行绘制,但负筋往往是钢筋规格直径间距相同但负筋长度不同,这样只要按钢筋规格直径间距建立构件,然后在属性编辑器里对其长度进行修改。

4、关于在钢筋软件中快速处理实际施工时用Φ6.5钢筋代替图纸中Φ6钢筋在汇总计算时比重设置的方法

由于在实际工程施工时是用Φ6.5钢筋代替图纸中Φ6钢筋下料的,所以在计算汇总钢筋量时必须用Φ6.5的钢筋比重值计算图纸中Φ6的钢筋重量。

然而在钢筋软件中如果我们将所有构件中Φ6的钢筋信息都改为Φ6.5的话,是非常麻烦的,而且还容易出错,难免有遗漏的构件。

但是如果我们转换思维,知道钢筋重量的计算公式=下料长度×相应比重,那么我们就可以在软件中统一将Φ6的钢筋比重值改为与Φ6.5一样的数值,这样软件在汇总计算Φ6的钢筋重量时就可以按照Φ6.5比重计算了。

 

(四)广联达在钢筋抽样中的常见问题及答疑;    

1、图纸上梁的下部钢筋都是每跨进行原位标注的,但在实际施工中工程的做法是每两跨连通,针对这种情况在GGJ10.0软件要如何设置才能计算准确呢?

答:

现举例说明在梁原位标注时在平法表格中梁下部通长筋处第一跨中输4B25[1-2],在第三跨中输4B25[3-4]。

本跨中多余的钢筋在原位标注处补充输入。

2、有一个工程,相邻两层梁构件的位置是相同的,且钢筋信息集中标注相同,原位标注不同,将梁从一层复制到其它层后,梁的颜色都为绿色,进行原位标注时不好识别哪道梁已经标注过,请问如何操作呢?

答:

我们将梁复制后,梁的颜色都为绿色,可以将梁全部选中,然后在梁的属性编缉框中将跨数删除,这时梁的颜色都为默认的粉色,这时再进行梁原位标注就可以了。

3、板是异形板,但为什么板中钢筋算出的长度是一样的,是什么原因呢?

答:

这种情况是因为在计算设置中将“板板带钢筋长度按平均长度计算”设置成了“是”。

4、在GGJ10.0中在汇总方式选择“按中轴线汇总”,但汇总计算后查看某一构件的计算结果,仍与按“外皮汇总”结果一致,没有减掉弯曲调整值,是什么原因?

答:

选择按“中轴线汇总”后,软件对减掉弯曲调整值后的计算结果只在“报表”中体现,在绘图界面下“编缉钢筋”是不显示这种结果的。

5、在工程中对计算设置进行了修改,但发现某一构件的某一条修改错误,现在需要对这一条恢复默认值,当点击“恢复”功能按钮时会对当前构件的所有属性起作用.但我只想修改其中的一条属性时,请问可以如何操作?

答:

【恢复】按钮是恢复当前构件所有属性,如果只想恢复其中一条属性时,选择当前行,然后点击右键会弹出“恢复当前行默认设置”这个按钮,点击就可以了。

6、在基础中基础梁的拉筋在属性中已经输入,但汇总计算后查看计算结果,报表中没有拉筋信息,请问是什么原因?

 

答:

对于这种情况造成的原因是在“计算设置”-“箍筋设置”-“单肢箍页面”-“是否输出”后面的对勾没有勾选,勾选后就可以计算出量了。

7、在工程中新建标准层时输入2-4,但查一下计算结果仍是按一层计算的钢筋量,请问是什么原因?

 

答:

 标准层建错了。

应该在楼层编码位置输入标准层2-4。

在楼层名称处输入是不会计算的。

8、实际工程设计中主梁与次梁、次梁与次梁间是以截面尺寸判断支座关系的,软件的梁支座判断与实际工程设计相符吗?

答:

软件中梁支座识别规则为非框架梁以框架梁为支座,若都是非框架梁,则宽梁是窄梁的支座、高梁是低梁的支座,如果宽高均相等L字相交、十字相交时,可在“工具”--“选项”--“其它”中进行设置是否互为支座。

9、软件GGJ10.0里板构件没有面筋只有底筋与负筋,现在要计算板负筋下的马凳筋,请问如何处理?

答:

在板里输入马凳筋的信息,如在板负筋中按照软件默认信息计算时,马凳筋是按照左标注与右标注各一排乘以间距计算钢筋的,如左右标注不是一排,需要自已要输入排数。

软件就会按照马凳筋间距乘以排数再进行计算。

10、两个人对量时,输入的是同一道梁,且钢筋信息与抗震等级设置的都一样,但是汇总后的计算结果,两道梁的钢筋量不一样,请问一下是什么原因?

答:

在核对钢筋量的时候,对于两个工程的量除了检查钢筋信息与抗震等级外,还需要检查砼标号,因为加上砼标号这三项会直接影响锚固、搭接值,所以这些都需要检查。

11、对梁进行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后,汇总计算后出来的计算结果只有主筋的钢筋量却没有箍筋的钢筋量,请问是什么原因?

答:

这是因为在编辑梁集中标注的时候修改箍筋信息时,把箍筋信息后边的箍筋肢数去掉了。

如 A8@100/200

(2) 修改之后 A8@100/200 丢了箍筋肢数了,所以没有箍筋的钢筋量。

12、如何操作才能使斜梁按如下图所示中的斜梁节点构造来计算,并且在工程图纸中这两道斜梁是按一道梁来计算的?

   

答:

在软件中操作时先把这根梁按分两段画,画好后点击工具栏中“修改梁顶标高”按钮后,对这两道梁照图进行标高设置,设置好后选中这两道梁,点击工具栏中“合并”按钮,这样软件就会按照一道梁来计算了。

13、 当我们在实际工程中遇到软件里没有提供这种型号的钢筋时,怎么办?

答:

我们可以在工程设置——钢筋比重设置中找一个在这个工程中用不到的钢筋,把它的比重改为想要算的钢筋的比重。

例如:

要计算某一工程中的预应力钢绞线,那么我们可以把这个工程没用到的螺纹30的钢筋的比重改为预应力钢绞线的比重。

这样我们工程的钢筋重量就可以计算出来了。

14、由于误操作导致某一楼层全部构件与其它楼层错位时如何处理?

答:

一个楼层的全部构件与其它楼层的构件错位,由于误操作致使这个楼层的坐标原点与其它楼层不同,可以点击菜单栏“工具”-“设置原点”后,点击图上轴线左下角即图上的1-A轴相交处(软件默认左下角为坐标原点)。

15、 工程汇总后,查看剪力墙钢筋的计算结果,按照(墙高度-起步距离)/间距+1=水平筋根数,发现某一段墙体水平筋一侧多算了两根,为什么?

答:

这种情况一般是这段墙体钢筋的下一层没有剪力墙钢筋,这样本层的墙体钢筋就会重新生根,按照梁上墙来计算,那两根钢筋是在梁内的水平定位钢筋。

16、 汇总计算时,会出现下列提示:

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解决?

答:

1.查看与柱相交梁的原位标注与集中标注的标高与截面信息,如果梁标高很低这样会压低柱高度,造成软件计算时柱上下加密区之与大于层高,柱直筋长度成为负值无法计算。

2.查看与柱相交的板的标高与厚度。

3.查看上一层的柱钢筋直径与这一层的比较是否增大,如直径增大,软件会按照03G101-1图集第36页的图2进行计算,上一层的钢筋向下伸入后与本层的钢筋连接,若伸入的长度与本层露出长度之与大于层高时,也会出现这种提示。

出现这种情况时,可双击如图中的KZ-1,软件会快速找到出错构件,按第1、2、3种方法检查梁、板标高,上一层柱钢筋直径,若不是误操作,实际图纸就是如此要求,可调整这个柱的露出长度值。

17、 结构门洞在图纸上根据什么来定洞高?

我这个图纸建筑门洞高2100,离地高0,层高2850,连梁截面高400,连梁顶标高同顶板高。

请问结构洞高为2450,还是2100?

答:

结构门洞定义时根据建筑门洞高度,把建筑标高与结构标高高差定义为距地高度,如这个门洞高2100mm,距地高度为350mm,连梁高度为400mm。

18、 在处理基础剪力墙时,工程图纸中要求计算基础插筋时是从基础顶开始计算一个锚固值,不是按04G101-3计算到基础底加弯折,这种情况在GGJ10.0软件中如何解决?

答:

在GGJ10.0中默认计算是按照04G101-3计算基础高度-保护层+弯折,如图纸要求计算锚固可以点击软件中“工程设置”—“计算设置”—“节点设置”第6条,点击选择相应节点后“确定”即可。

19、 在图中画好斜板及斜梁后,在核对工程量时,有时就记不清当时的标高是多少,还需要去翻图,很不方便在软件中有什么方法可以查到这些构件的标高吗?

答:

在软件中对于画好的斜构件,可以点击“工具栏”中的“查看斜构件标高”这个功能按钮,在图中就可以显示出这个构件对应的标高值了.咨询电话:

0 更多问题请登录咨询。

 

导入CAD文件的操作方法详解

通过导入CAD文件则可以实现快速绘图并配筋,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导入CAD文件的前提条件是电子文件的数据格式为:

*.dwg,否则不能导入。

一、导入CAD文件

新建工程后(设置好计算规则、计算设置以及节点设置、楼层及各层砼标号),我们在绘图输入界面当中,通过构件导航栏中打开“CAD识图”导航栏,按照导航栏的顺序进行操作即可。

点击“CAD草图”,在工具栏中点击“导入CAD图”,然后找到存放CAD图文件的路径并打开,导入过程当中,还需要根据CAD图纸比例的大小,设置并调整,软件默认是1:

1。

在“CAD草图”状态下,还可以转换钢筋级别符号、识别柱表、剪力墙连梁表、门窗表等。

温馨提示:

由于现在大部分的CAD图有多个CAD图单元组成,在导入前,可以在CAD软件或者CAD图形调整工具把CAD分割开来,然后再进行导入,这样可以提高CAD导入的速度。

二、导入轴网

在导航栏中选择“识别轴网”,然后选择提取轴线(ctrl+左键选择,右键确认),提取轴标识(ctrl+左键选择,右键确定),最后点击“识别轴线”,这样就可以把轴线识别过来了。

温馨提示:

通过CAD识别过来的轴线是辅助轴线;选择导入轴线的CAD图尽量是轴网最完整的。

三、导入柱

提取柱的操作步骤:

第一步:

在“CAD草图”中导入CAD图,CAD图中需包括可用于识别的柱;(如果已经导入了CAD图则此步可省略)

第二步:

在“CAD草图”中转换钢筋级别符号,识别柱表并重新定位CAD图;

第三步:

点击导航栏“CAD识别”中的“识别柱”;

第四步:

点击工具条“提取柱边线”;

第四步:

利用“选择相同图层的CAD图元”(ctrl+左键)或“选择相同颜色的CAD图元”(alt+左键)的功能选中需要提取的柱CAD图元,此过程中也可以点选或框选需要提取的CAD图元,点击鼠标右键确认选择,则选择的CAD图元自动消失,并存放在“已提取的CAD图层”中;

第五步:

点击绘图工具条“提取柱标识”;

第六步:

选择需要提取的柱标识CAD图元,点击鼠标右键确认选择;

第七步:

检查提取的柱边线与柱标识是否准确,如果有误还可以使用“画CAD线”与“还原错误提取的CAD图元”功能对已经提取的柱边线与柱标识进行修改;

第八步:

点击工具条“自动识别柱”下的“自动识别柱”,则提取的柱边线与柱标识被识别为软件的柱构件,并弹出识别成功的提示。

温馨提示:

如果不重新定位CAD图,导入的构件图元有可能就会与轴线偏离;门窗表通常情况在建筑施工图总说明部分,柱表通常在柱平面图中,连梁表在剪力墙平面图中。

四、导入墙

1、提取墙边线

第一步:

导入CAD图,CAD图中需包括可用于识别的墙;(如果已经导入了CAD图则此步可省略)

第二步:

点击导航栏“CAD识别”下的“识别墙”;

第三步:

点击工具条“提取墙边线”;

第四步:

利用“选择相同图层的CAD图元”或“选择相同颜色的CAD图元”的功能选中需要提取的墙边线CAD图元,点击鼠标右键确认选择。

2、读取墙厚

第一步:

点击绘图工具条“读取墙厚”,此时绘图区域之显示刚刚提取的墙边线;

第二步:

按鼠标左键选择墙的两条边线,然后点击右键将弹出“创建墙构件”窗口,窗口中已经识别了墙的厚度,并默认了钢筋信息,只需要输入墙的名称,并修改钢筋信息等参数,点击确认则墙构件建立完毕;

第三步:

重复第二步操作,读取其他厚度的墙构件。

3、识别墙

第一步:

点击工具条中的“识别”按钮,软件弹出确认窗口,提示“建议识别墙前先画好柱,此时识别出的墙的端头会自动延伸到柱内,是否继续”,点击“是”即可。

第二步:

点击“退出”退出自动识别命令。

五、导入门窗

1、提取门窗标识

第一步:

在CAD草图中导入CAD图,CAD图中需包括可用于识别的门窗,识别门窗表;(如果已经导入了CAD图则此步可省略)

第二步:

点击导航栏“CAD识别”下的“识别门窗洞”;

第三步:

点击工具条中的“提取门窗标识”;

第四步:

利用“选择相同图层的CAD图元”或“选择相同颜色的CAD图元”的功能选中需要提取的门窗标识CAD图元,点击鼠标右键确认选择;

2、提取墙边线

第一步:

点击绘图工具条“提取墙边线”;

第二步:

利用“选择相同图层的CAD图元”或“选择相同颜色的CAD图元”的功能选中需要提取的墙边线CAD图元,点击鼠标右键确认选择;

3、自动识别门窗

第一步:

点击“设置CAD图层显示状态”或按“F7”键打开“设置CAD图层显示状态”窗口,将已提取的CAD图层中门窗标识、墙边线显示,将CAD原始图层隐藏;

第二步:

检查提取的门窗标识与墙边线是否准确,如果有误还可以使用“画CAD线”与“还原错误提取的CAD图元”功能对已经提取的门窗标识与墙边线进行修改;

第三步:

点击工具条“自动识别门窗”下的“自动识别门窗”,则提取的门窗标识与墙边线被识别为软件的门窗构件,并弹出识别成功的提示。

温馨提示:

在识别门窗之前一定要确认已经绘制了墙并建立了门窗构件(提取CAD图中的门窗表)。

六、导入梁

1、提取梁边线

第一步:

在CAD草图中导入CAD图,CAD图中需包括可用于识别的梁;(如果已经导入了CAD图则此步可省略)

第二步:

点击导航栏中的“CAD识别”下的“识别梁”;

第三步:

点击工具条“提取梁边线”;

第四步:

利用“选择相同图层的CAD图元”或“选择相同颜色的CAD图元”的功能选中需要提取的梁边线CAD图元;

2、自动提取梁标注

第一步:

点击工具条中的“提取梁标注”下的“自动提取梁标注”;

第二步:

利用“选择相同图层的CAD图元”或“选择相同颜色的CAD图元”的功能选中需要提取的梁标注CAD图元,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也可以利用“提取梁集中标注”“与提取梁原位标注”分别进行提取;

3、自动识别梁

点击工具条中的“识别梁”按钮选择“自动识别梁”即可自动识别梁构件(建议识别梁之前先画好柱构件,这样识别梁跨更为准确);

4、识别原位标注

第一步:

点击工具条中的“识别原位标注”按钮选择“单构件识别梁原位标注”;

第二步:

鼠标左键选择需要识别的梁,右键确认即可识别梁的原位标注信息,依次类推则可以识别其它梁的原位标注信息。

七、导入板受力筋

1、提取钢筋线

第一步:

点击导航栏“CAD识别”下的“识别受力筋”;

第二步:

点击工具条“提取钢筋线”;

第三步:

利用“选择相同图层的CAD图元”或“选择相同颜色的CAD图元”的功能选中需要提取的钢筋线CAD图元,点击鼠标右键确认选择;

2、提取钢筋标注

第一步:

点击工具条“提取钢筋标注”;

第二步:

利用“选择相同图层的CAD图元”或“选择相同颜色的CAD图元”的功能选中需要提取的钢筋标注CAD图元,点击鼠标右键确认选择;

3、识别受力钢筋

“识别受力筋”功能可以将提取的钢筋线与钢筋标注识别为受力筋,其操作前提是已经提取了钢筋线与钢筋标注,并完成了绘制板的操作。

操作方法:

点击工具条上的“识别受力筋”按钮,打开“受力筋信息”窗口,输入钢筋名称即可,依次可识别其它的受力筋。

八、识别板负筋

提取钢筋线

第一步:

在CAD草图中导入CAD图,CAD图中需包括可用于识别的板负筋;(如果已经导入了CAD图则此步可省略)

第二步:

点击导航栏“CAD识别”下的“识别负筋”;

第三步:

点击工具条中的“提取钢筋线”;

第四步:

利用“选择相同图层的CAD图元”或“选择相同颜色的CAD图元”的功能选中需要提取的钢筋第五步:

点击工具条中的“提取钢筋标注”;

第六步:

选择需要提取的钢筋标注CAD图元,右键确认;

第七步:

点击工具条上的“识别负筋”按钮,打开“负筋信息”窗口,输入负筋名称即可,依次可识别其它的受力筋。

以上是建筑方面,安装方面的,你点F1,看看文字帮助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