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生物必做之王镜岩生物化学试题库精选含详细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33708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17 大小:10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生物必做之王镜岩生物化学试题库精选含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考研生物必做之王镜岩生物化学试题库精选含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考研生物必做之王镜岩生物化学试题库精选含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考研生物必做之王镜岩生物化学试题库精选含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考研生物必做之王镜岩生物化学试题库精选含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考研生物必做之王镜岩生物化学试题库精选含详细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7页
考研生物必做之王镜岩生物化学试题库精选含详细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7页
考研生物必做之王镜岩生物化学试题库精选含详细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7页
考研生物必做之王镜岩生物化学试题库精选含详细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7页
考研生物必做之王镜岩生物化学试题库精选含详细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7页
考研生物必做之王镜岩生物化学试题库精选含详细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7页
考研生物必做之王镜岩生物化学试题库精选含详细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7页
考研生物必做之王镜岩生物化学试题库精选含详细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7页
考研生物必做之王镜岩生物化学试题库精选含详细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7页
考研生物必做之王镜岩生物化学试题库精选含详细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7页
考研生物必做之王镜岩生物化学试题库精选含详细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7页
考研生物必做之王镜岩生物化学试题库精选含详细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7页
考研生物必做之王镜岩生物化学试题库精选含详细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7页
考研生物必做之王镜岩生物化学试题库精选含详细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7页
考研生物必做之王镜岩生物化学试题库精选含详细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生物必做之王镜岩生物化学试题库精选含详细答案.docx

《考研生物必做之王镜岩生物化学试题库精选含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生物必做之王镜岩生物化学试题库精选含详细答案.docx(1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考研生物必做之王镜岩生物化学试题库精选含详细答案.docx

考研生物必做之王镜岩生物化学试题库精选含详细答案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一、选择题(A型题)

1.各种蛋白质平均含氮量约为()

A.0.6%B.6%C.16%D.26E.36%

2.关于蛋白质结构的下列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至少有100个以上的氨基酸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B.每一蛋白质都含有2条以上的多肽链

C.每种蛋白质都有种类不同的辅基

D.不同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组成基本相同

E.组成蛋白质一级结构主键的是肽键

3.蛋白质一级结构中的主要化学键是()

A.氢键B.盐键C.肽键D.疏水键E.德华引力

4.蛋白质的等电点是()

A.蛋白质溶液的pH等于7时溶液的pH值

B.蛋白质溶液的pH等于7.4时溶液的pH值

C.蛋白质分子呈正离子状态时溶液的pH值

D.蛋白质分子呈负离子状态时溶液的pH值

E.蛋白质的正电荷与负电荷相等时溶液的pH值

5.食物蛋白质的消化产物氨基酸,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

A.合成某些含氮化合物B.合成蛋白质C.氧化供能

D.转变为糖E.转变为脂肪

6.蛋白质变性不包括()

A.氢键断裂B.肽键断裂C.疏水键断裂D.盐键断裂E.二硫键断裂

7.蛋白质分子中,生理条件下,下列那种氨基酸残基的侧链间可形成离子键:

A.天冬氨酸,谷氨酸B.苯丙氨酸,酪氨酸C.赖氨酸,天冬氨酸

D.天冬氨酸,苯丙氨酸E.亮氨酸,精氨酸

8.蛋白质高级结构取决于()

A.蛋白质肽链中的氢键B.蛋白质肽链中的肽键

C.蛋白质肽链中的氨基酸残基组成和顺序

D.蛋白质肽链中的肽键平面E.蛋白质肽链中的肽单位

9.下列提法中错误者是()

A.所有的蛋白质分子都具有一级结构

B.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的局部构象

C.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整条肽链的空间结构

D.所有的蛋白质分子都有四级结构

E.蛋白质四级结构中亚基的种类和数量均不固定

10.肽链中有下列哪种氨基酸时易发生β-转角()

A.HisB.AlaC.GluD.ProE.Arg

11.蛋白质肽键的提法何者是正确的()

A.肽键是典型的单键B.肽键是典型的双键C.肽键带有部分双键的性质

D.肽键平面可以扭转E.可由任何氨基和羧基缩合形成

12.蛋白质在溶液中带负电荷时,溶液的PH为()

A.酸性B.碱性C.PH=PID.PH>PIE.PH

13.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化学键主要是()

A.肽键B.盐键C.二硫键D.氢键E.疏水键

14.蛋白质变性时()

A.肽键断裂B.二硫键断裂C.次级键断裂

D.普遍发生沉淀E.生物学功能可能增减

15.蛋白质对紫外光的最大吸收峰是由于含有下列哪些氨基酸所引起的()

A.甘氨酸和赖氨酸B.谷氨酸和精氨酸C.色氨酸和酪氨酸

D.丝氨酸和胱氨酸E.丙氨酸和氨酸

16.在下列各种pH的溶液中使清蛋白(等电点4.7)带正电荷的是

A.pH4.0B.pH5.0C.pH6.0D.pH7.0E.pH8.0

17.稳定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化学键主要是()

A.肽键B.氢键C.疏水键D.二硫键E.氏力

18.在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分子中,每个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是()

A.辅基B.辅酶C.亚基D.寡聚体E.肽单位

19.下列哪种氨基酸含有苯环()

A.PheB.ArgC.ThrD.AspE.His

20.下列哪种氨基酸属于碱性氨基酸()

A.精氨酸B.丙氨酸C.氨酸D.亮氨酸E.甘氨酸

二、填空题

1.在镰刀状红细胞贫血中血红蛋白的β亚基的第六位____残基变异成___。

2.蛋白质分子按形状可分为_______与_______蛋白质两类。

3.正常成人血红蛋白是由_______个亚基组成的,每个亚基含有____分子血红素及1分子珠蛋白。

4.稳定蛋白质亲水胶体的因素有_______和_______,除去它们后蛋白质会发生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无规卷曲属于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6.维持蛋白质一级结构稳定的主要化学键是___________,而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主要化学键是________,后者被破坏时,蛋白质即发生________。

7.溶液的PH>PI时,蛋白质______电荷,PH=PI时_______电荷,前者在电场中向_____极移动。

8.从含氨基和羧基多少来看,天冬氨酸属于________氨基酸,精氨酸属于________氨基酸,而丙氨酸属于________氨基酸。

9.蛋白质因含有_______和_______而具有吸收紫外光能力,并在______nm有强的吸收峰。

10.多种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为_______,把结合蛋白质彻底水解,其产物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2.亚基

3.结构域

4.模体:

5.蛋白质变性

6.蛋白质等电点

7.电泳

四、简答题

1.简述蛋白质α-螺旋结构要点?

2.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哪些?

变性的实质是什么?

3.在食品检验中,如何判断食品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成分及其含量?

4.血浆蛋白有何生理功用?

解释临床上出现水肿的生化机制。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已知某DNA的一条链中A=30%,G=24%,其互补链的碱基组成是()

A.T和C为46%B.A和G为46%C.A和G为54%

D.T和C为54%E.T和C为60%

2.在DNA双螺旋结构中,互补碱基配对规律是()

A.A=G,T≡CB.A≡T,G=CC.A=T,G≡CD.A=C,G≡TE.A-T,G=C

3.大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A.2',3'-磷酸二酯键B.3',5'-磷酸二酯键

C.2',5'-磷酸二酯键D.糖苷键E.氢键

4.部分真核细胞的mRNA的3'末端都具有()

A.多聚AB.多聚UC.多聚TD.多聚CE.多聚G

5.组成核小体的是()

A.RNA和组蛋白B.RNA和酸性蛋白C.DNA和组蛋白

D.DNA和酸性蛋白E.DNA,RNA和组蛋白

6.双链DNA的Tm值较高是由于下列哪组核苷酸含量较高所致()

A.G+AB.C+GC.A+TD.C+TE.A+C

7.关于Waston-Crick的DNA结构的论述正确的是()

A.是一个三链螺旋结构B.双股链的走向是反向平行的

C.嘌呤和嘌呤配对,嘧啶和嘧啶配对D.碱基之间共价结合

E.磷酸戊糖主链位于螺旋侧

8.核酸分子中储存,传递遗传信息的关键部位是()

A.磷酸戊糖B.核苷C.碱基顺序D.戊糖磷酸骨架E.磷酸

9.t-RNA连接氨基酸的部位是()

A.2'-OHB.3'-OHC.3'-PD.5'-PE.1'-OH

10.原核生物DNA的三级结构()

A.倒L形B.核小体C.超螺旋D.三叶草形E.Z-DNA

11.DNA与RNA分子的碱基组成不完全相同,其中DNA所没有的碱基是()

A.腺嘌呤B.鸟嘌呤C.胞嘧啶D.尿嘧啶E.胸腺嘧啶

12.有关DNA变性的论述何者是正确的()

A.Tm是DNA开始变性的温度

B.Tm是DNA完全变性的温度

C.DNA变性过程出现增色效应

D.DAN碱基组成是G+C所占的克分子比越低,Tm越高

E.DAN碱基组成是G+C所占的克分子比越高,Tm越低

13.DNA的变性温度越高,表明()

A.DNA分子不均一,种类多B.DNA分子中含有稀有碱基

C.DNA分子中A-T碱基对多D.DNA分子中的嘧啶碱基多于嘌呤碱基

E.DNA分子中G-C碱基对多

14.组成核小体核心的蛋白质共有()

A.2种B.3种C.4种D.5种E.6种

15.DNA和R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

A.碱基不同,戊糖不同B.碱基相同,磷酸相同C.碱基不同,戊糖相同D.碱基相同,戊糖不同E.戊糖相同,磷酸相同

二、填空题

1.在典型的DNA双螺旋结构中,由磷酸戊糖构成的主链位于双螺旋的________________,碱基________________。

2.tRNA均具有________________二级结构和________________的共同三级结构。

3.成熟的mRNA的结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NA的基本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5.Tm值与DNA的________________和所含碱基中的________________成正比。

6.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维系横向维系,纵向则靠________________维持。

7.脱氧核苷酸或核苷酸连接时总是由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形成3',5'磷酸二酯键。

8.嘌呤和嘧啶环中均含有________________,因此对________________有较强吸收。

9.和核糖或脱氧核糖通过________________键形成核苷。

10.由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DNA分子的两条链呈反平行走向。

三、名词解释题

1.核小体

2.增色效应

3.Tin值

4.核糖体

5.核酶

6.核酸分子杂交

四、问答题

1.细胞有哪几类主要的RNA?

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2.一种DNA分子含40%的腺嘌呤核苷酸,另一种DNA分子含30%的胞嘧啶核苷酸,请问哪一种DNA的Tm值高?

为什么?

3.简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式的要点及其与DNA生物学功能的关系。

4.简述RNA与DNA的主要不同点。

第三章酶

一、选择题:

(一)A形题:

1.酶催化效率极高的原因是()

A.降低反应的自由鳞   B.升高活化能     C.降低活化能

D.降低产物能量水平  E.升高产物能量水平

2.同工酶是指()  

A.酶蛋白分子结构相同 B.免疫学性质相同

C.催化功能相同  D.分子量相同    E.理化性质相同

3.下列对酶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所有的蛋白质都是酶B.所有的酶均有辅酶或辅基

C.核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所有的酶对其底物都具有绝对特异性

E.酶由活细胞产生,在体或试管均有催化效力

4.下列哪一项不是酶促反应的特点?

()

A.酶有敏感性B.酶的催化效率极高   C.酶活性可调节

D.酶能加速热力学上不可能进行的反应E.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5.乳酸脱氢酶经加热后,其活性大大降低或消失,这是因为()

A.亚基解聚B.失去辅酶C.酶蛋白变性 

D.酶蛋白与辅酶单独存在     E.辅酶失去活性

6.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有金属离子

B.所有的抑制剂都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

C.所有的必需基团都位于酶的活性中心

D.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

E.所有的酶都有活性中心

7.全酶是指()

A.酶与底物结合的复合物B.酶与抑制剂结合的复合物

C.酶与辅助因子结合的复合物D.酶的无活性前体

E.酶与变构剂结合的复合物

8.生物素缺乏时,影响下列哪一个酶的活性()

A.丙酮酸脱氢酶B.丙酮酸激酶 C.丙酮酸羧化酶   

D.苹果酸酶E.苹果酸脱氢酶

9.酶促反应动力学所研究的是()

A.酶的基因来源B.酶的电泳行为C.酶的诱导契和

D.酶分子的空间结构E.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10.酶的共价修饰()

A.酶的共价修饰发生在活性中心以外任何部位

B.是不可逆的共价反应

C.所有酶磷酸化后活性增加

D.所有酶去磷酸化后活性增加

E.在另一种酶催化下发生可逆的共价修饰,是酶促反应

11.关于关键酶的叙述,下列哪一点是错误的()

A.关键酶的活性最高,故对整个代途径的速度起决定作用

B.关键酶常位于代途径的第一个反应

C.关键酶常是共价调节酶

D.关键酶常是变构酶

E.受激素调节的酶常是关键酶

12.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具有下述哪项特性()

A.Km↓,Vmax↑  B.Km不变,Vmax↑     C.Km↑,Vmax↑

D.Vmax↓,Km↓     E.Vmax不变,Km↑

13.转氨酶的辅酶含有下列哪种维生素()

A.VitB1 B.VitB2 C.VitPP    D.VitB6 E.VitB12

14.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A.底物浓度B.酶的浓度 C.反应的温度

D.反应环境的pH E.酶原的浓度

15.测定血清酶活性常用的方法是()

A.分离提纯酶蛋白,称取重量计算酶含量

B.在规定条件下,测其单位时间酶促反应底物减少量或产物生成量

C.在最适条件下完成酶促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D.以280nm的紫外线吸收测酶蛋白含量

E.以上方法都常用

16.Km值是指()

A.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B.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酶浓度

C.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温度

D.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抑制剂浓度

E.以上都不是

17.酶的Km值大小与()

A.酶的性质有关    B.酶浓度有关      C.酶作用温度有关

D.酶作用时间有关    E.以上均有关

18.酶促反应速度(V)达到最大反应速度(Vm)的80%时,底物浓度[S]为()

A.1Km B.2Km C.3Km D.4Km E.5Km

19.磺胺类药物是下列哪个酶的抑制剂

A.四氢叶酸合成酶  B.二氢叶酸合成酶    C.二氢叶酸还原酶

D.四氢叶酸还原酶    E.以上都不是

20.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下列哪项是对的()

A.pH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不大B.不同酶有其不同的最适pH

C.酶的最适pH都在中性即pH=7左右D.酶的活性随pH的增高而增大

E.pH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主要在于影响该酶的等电点

二、填空题

1.酶催化的机理是降低反应的_________,不改变反应的_______________.

2.对于结合酶来说,_____________上的某一部分结构往往是__________的组成成分。

3.酶的特异性包括._____________特异性,____________特异性与立体异构特异性。

4.Km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_______________时的___________浓度。

5.__________的激活实质上是酶的______________形成或暴露的过程。

6.乳酶脱氢酶的亚基分为_______________型和_________________型。

7.与金属离子结合紧密的酶称为____________;不与金属离于直接结合而通过底物相连接的酶称为_____________酶。

8.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因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9.可逆性抑制中,____________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相结合,__________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外必需基团相结合。

10.同工酶指催化的化学反应____________,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__________的一组酶。

11.最适pH________酶的特征性常数,其值受____________等影响。

12.最适温度____________酶的特征性常数,反应时间延长时,最适温度可能__________.

13.不可逆性抑制剂常与酶的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键相结合。

三、名词解释题

1.酶的活性中心

2.Km值

3.同工酶

4.酶的特异性

5.最适pH

6.不可逆性抑制

7.可逆性抑制

四、问答题

1.酶促反应的特点是什么?

2.酶促反应高效率的机制是什么?

3.简述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及意义?

4.什么是全酶、酶蛋白和辅助因子,在酶促反应中各起什么作用?

第四章糖代

一、选择题(A型题):

1.下列物质除哪一种外,其余均能为人体消化()

A.乳糖   B.果糖 C.蔗糖  D.纤维素  E.淀粉

2.进食后被吸收入血的单糖,最主要的去路是()

A.在组织器官中氧化供能B.在肝、肌、肾等组织中合成为糖原

C.在体转变为脂肪D.在体转变为部分氨基酸

E.经肾由尿排出

3.下列哪个组织器官在有氧条件下从糖酵解获得能量()

A.肾脏B.肝脏C.成熟红细胞D.脑组织E.肌肉

4.饥饿24小时,血糖浓度的维持主要靠()

A.组织中葡萄糖的利用降低B.肝糖原分解C.肌糖原分解

D.肝中的糖异生作用E.肾中的糖异生作用

5.关于糖原叙述错误的是()

A.进食后2小时,肝糖原增加

B.饥饿12小时,肝糖原是血糖的主要来源

C.饥饿12小时,肌糖原是血糖的主要来源

D.进食后,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肌糖原合成

E.饥饿时肾上腺素和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

6.不能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是()

A.胰高血糖素B.胰岛素  C.肾上腺素D.生长素  E.糖皮质激素

7.肌糖原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肌肉组织中()

A.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B.缺乏磷酸化酶C.缺乏己糖激酶

D.缺乏脱支酶E.缺乏糖原合成酶

8.关于糖酵解正确的叙述是()

A.终产物是丙酮酸B.途径中催化各反应的酶均存在于胞液中

C.通过氧化磷酸化生成ATPD.不消耗ATPE.所有的反应都是可逆的9.糖无氧酵解途径中,第一个产能反应是()

A.葡萄糖→G-6-PB.G-6-P→F-6-PC.3-磷酸甘油醛→l,3-二磷酸甘油酸

D.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E.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

10.糖酵解途径中由限速酶催化的反应是()

A.6-磷酸葡萄糖→6-磷酸果糖B.6-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

C.1,6二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D.3-磷酸甘油醛→l,3-二磷酸甘油酸

E.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

11.下列反应中可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ATP的是()

A.3-磷酸甘油酸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催化的反应

B.磷酸果糖激酶和醛缩酶催化的反应

C.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催化的反应

D.己糖激酶和烯醇化酶催化的反应

E.烯醇化酶和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催化的反应

12.下列哪个酶是糖酵解途径中的限速酶()

A.葡萄糖-6-磷酸酶B.磷酸果糖激酶-1

C.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D.磷酸甘油酸激酶E.醛缩酶

13.在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还原为乳酸的意义是()

A.防止丙酮酸的堆积B.产生的乳酸通过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

C.为糖异生提供原料D.为糖原合成提供原料

E.生成NAD+以利于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所催化反应的持续进行

14.1mol葡萄糖经糖酵解途径生成2mol乳酸的过程中可净生成ATP的摩尔数是()

A.1B.2C.3D.4E.5

15.1分子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可净生成ATP的分子数是()

A.2B.12C.36D.38E.129

16.糖类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

A.提供能量B.细胞膜组分C.软骨的基质D.信息传递作用E.免疫作用

17.参与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维生素有()

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PP、维生素B12

B,维生素Bl、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泛酸

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硫辛酸、泛酸

D.维生素B1、维生素B2、生物素、维生素PP、泛酸

E.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硫辛酸、生物素

18.下列哪个酶是调控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

()

A.延胡索酸酶B.苹果酸脱氢酶C.琥珀酸硫激酶

D.异柠檬酸脱氢酶E.琥珀酸脱氢酶

19.1mol葡萄糖经有氧氧化途径可产生的ATP的摩尔数是()

A.18   B.22  C.30   D.32   E.36~38

20.有氧氧化的主要生理意义是()

A.清除物质代产生的乙酰CoA以防在体堆积

 B.机体大部分组织细胞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

C.是机体生成5-磷酸核糖的惟一途径

D.机体小部分组织细胞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

E.产生CO2供机体生物合成需要

二、填空题

1.糖的运输形式是_____________,储存形式是_____________。

2.人体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途径生成核糖,它是_____________的组成成分。

3.在三羧酸循环中,催化氧化脱羧的酶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由于红细胞没有_____________,其能量几乎全由_____________提供。

5.糖酵解途径中的两个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分别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催化。

6.肝糖原合成与分解的关键酶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7.lmol葡萄糖氧化生成CO2和H2O时,净生成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molATP。

8.葡萄糖进人细胞后首先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才不能自由通过_____________而选出细胞。

9.在一轮三核酸循环中,有_____________次底物水平磷酸化,有_____________次脱氢反应。

10.肝糖原代主要受_____________调控,而肌糖原代主要受_____________调控。

11.糖异生的原料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生糖氨基酸。

12.人体糖原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

13.糖酵解途径进行的亚细胞定位在_____________,其终产物是_____________。

14.在糖酵解途径中催化生成ATP反应的酶是_____________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