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告文档模板完整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34208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报告文档模板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子报告文档模板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子报告文档模板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电子报告文档模板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电子报告文档模板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电子报告文档模板完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电子报告文档模板完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电子报告文档模板完整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电子报告文档模板完整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电子报告文档模板完整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电子报告文档模板完整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电子报告文档模板完整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电子报告文档模板完整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电子报告文档模板完整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电子报告文档模板完整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电子报告文档模板完整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报告文档模板完整版.docx

《电子报告文档模板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报告文档模板完整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报告文档模板完整版.docx

电子报告文档模板完整版

电子报告文档模板(完整版)

 

自动化专业电子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十字路口交通正常时序控制加急车强通控制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评阅成绩等次:

 

电气信息工程系

2010-2011第二学期

1.、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1)设计并制作一个十字路口的交通灯控制电路(用红、绿、黄发光二极管模拟显示灯)加急车强通控制(急车强通信号受急车强通开关控制)。

2)绿灯亮表示允许通行,红灯亮表示禁止通行,黄灯亮表示警告。

先南北红灯亮,持续时间25S,同时东西绿灯亮,持续时间20S,并要求后5S中,东西绿灯闪3S(闪亮周期为1S,亮0.5s、灭0.5s),黄灯亮2S;之后,东西红灯亮,持续时间30S,同时南北绿灯亮,持续时间25S,并要求后5S中,南北绿灯闪3S,黄灯亮2S。

3)急车来时,急车强通开关接通,急车来车方向绿灯亮,持续急车通过为止;急车一过,急车强通开关断开,急车放行方向绿灯闪3次。

4)急车强通信号只能响应一路方向的急车,若两方向先后来车,则响应先来一方,再响应另一方。

2、总体设计和系统框图

1)实现此设计可有两种常用的方法:

(1)用传统的数字电路设计并制作。

 

数字电路交通灯设计流程图

(2)利用89C52单片机电路设计并制作。

单片机采用ATM公司的89C52,,用三种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模拟红、绿、黄交通灯。

定时器对二极管进行导通控制。

 

 

2)比较:

如上所述,采用传统的数字电路设计并制作方案。

电路复杂,设计复杂,设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调试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

加上电路需要的硬件多,成本高。

所以不采用这种方案。

利用AT89c52单片机电路设计并制作。

这种方案硬件少,基本上硬件是设计没有什么难度,都是常用的接法。

软件实现难度不高。

并且单片机电路也是常用的电路,芯片容易买到,价格又相对便宜。

所以我们决定采用这种方案。

3、设计方案

 

系统框图

按下key1键(p2..0=1)程序可正常执行,南北、东西绿灯依次亮起,循环往复,再次按下key1键(p2.=0)程序终止。

在p2.0=1时,按下key2键(int0=0)南北强通,即只有南北绿灯亮;按下key3(int1=0)东西强通,即只有东西绿灯亮,强通结束,返回中断处。

利用AT89c52单片机电路设计并制作的电路

东西方向对应的红绿灯显示一样,南北方向的红绿灯显示一样,共阳极二极管电路图如下所示:

4、系统仿真和调试

1)流程图:

主控制流程图:

急车强通------key2控制南北强通;key3控制东西强通

(1)南北中断int0,key2=p3^2

(2.)东西中断int1,key3=p3^3

2)延时程序段代码:

用于控制低电平有效的发光二极管所给予的低电平的时间。

voiddelay(uintz)//z=1时延时1ms

{

uintx,y;

for(x=z;x>0;x--)

{

for(y=114;y>0;y--);

}

}

调用此函数时给变量z赋予不同的值,低电平保持时间不同。

利用两个for循环设定执行的空指令条数(114*z)延时,一条指令执行时间是12个机器周期,本实验中AT89c52设定的晶振频率为11.0592MHz,则z=1时,延迟的时间t=(114*12)/(11.0592*100000)=1ms。

这样设定的值便于函数调用。

3)南北强行通行的中断控制程序段代码:

以外部中断EX0为例说明,下降沿触发的外部中断由key2控制,key2按下则一直保持低电平,再次按下则保持高电平

voidexter0()interrupt0

{EX1=0;//开外部中断源0关外部中断源1

EX0=1;

PX0=1;//设外部中断源0的优先级最高

PX1=0;

P1=0xfe;

if(key2==0)

P0=0Xfd;//南北绿灯亮

else

{

for(i=3;i>0;i--)//南北绿灯闪三次

{

P0=0xfd;

delay(500);

P0=0xff;

delay(500);

}

EX1=1;

PX0=0;

}

}

}

主程序中开总中断(EA=1),选择下降沿触发方式(T0=1),并开外部中断EX0(EX0=1),按键按下瞬间,下降沿触发中断,东西方向红灯亮,南北方向绿灯通行,此处的if语句用于判断绿灯亮的状态,按键2接入的是低电平时,绿灯持续亮,再次按下按键接入的是高电平,绿灯闪亮3秒,中断执行完后退出中断程序,返回到中断前的状态。

程序代码:

#include

#defineuintunsignedint

uinti;

sbitkey1=P2^0;

sbitkey2=P3^2;

sbitkey3=P3^3;

voiddelay(uintz);

voidmain()

{

EA=1;//开总中断

IT0=1;//下降沿触发方式有效

IT1=1;

EX1=1;//开外部中断源0和1

EX0=1;

while(key1==1)

{

P0=0xfe;//南北红灯亮

P1=0xfd;//东西绿灯亮并延时20s

delay(20000);

for(i=3;i>0;i--)//东西绿灯闪亮3s

{

P1=0xfd;

delay(500);

P1=0xff;

delay(500);

}

P1=0Xfb;//东西黄灯亮并维持2s

delay(2000);

P1=0xfe;//东西红灯亮

P0=0xfd;//南北绿灯亮并维持25S

delay(25000);

for(i=3;i>0;i--)//南北绿灯闪亮3S

{

P0=0xfd;

delay(500);

P0=0xff;

delay(500);

}

P0=0Xfb;//南北黄灯亮2S

delay(2000);

}

}

voidexter0()interrupt0

{EX1=0;//开外部中断源0关外部中断源1

EX0=1;

PX0=1;//设外部中断源0的优先级最高

PX1=0;

P1=0xfe;

if(key2==0)

P0=0Xfd;//南北绿灯亮

else

{

for(i=3;i>0;i--)//南北绿灯闪三次

{

P0=0xfd;

delay(500);

P0=0xff;

delay(500);

}

EX1=1;

PX0=0;

}

}

voidexter1()interrupt2

{

EX0=0;//开外部中断源1关外部中断源0

EX1=1;

PX0=0;//设外部中断源1的优先级最高

PX1=1;

P0=0xfe;

if(key3==0)

P1=0Xfd;//东西绿灯亮

else

{for(i=3;i>0;i--)//东西绿灯闪三次

{P1=0xfd;

delay(500);

P1=0xff;

delay(500);}

EX0=1;

PX1=0;

}

}

voiddelay(uintz)//z=1时延时1ms

{

uintx,y;

for(x=z;x>0;x--)

{for(y=114;y>0;y--);

}

}

Proteus仿真截图:

图1:

按下key1,南北红灯亮,东西绿灯亮。

图2:

23s后,东西黄灯亮。

图3:

25s后,南北绿灯亮,东西红灯亮.图4:

53s后,南北黄灯亮。

图5:

按下key2键,南北绿灯亮,东西红灯亮图6:

按下key3键,东西绿灯亮,南北红灯亮

5、设计总结和体会

1.)设计小结:

交通灯的设计方法有许多,利用微控制器的方法使设计简单且易于调试仿真,可用多种语言编写程序,相对来说C语言较简单。

2.)设计的收获与体会

作品的选题和设计过程中,我们选取了一道我们有把握,知识点我们觉得可以掌握的题,这样做起来才能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接合,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在设计过种中我们分难点分步进行设计,首先在心中要有一个模块,然后在把想法拿到仿真软件里去一一验证。

这一步是很重要的,也是实实在在学习的关健所在。

这其中我们碰到的难题就是,实验参数的设计。

要达到课程的数据要求,必需进行了大量的仿真调试和大量查阅相关的芯片参数。

这其中要求你要有一定的数电模电的基础知识。

这其中另一个关键之处就是组员的合作,要把问题摆出来充分讨论共同去查阅解决。

做到这点,才能事半功倍。

我们这组一个人理论知识很好,一个人动手能力很好的人,这样设计起来才能很好的把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不同点接合起来,少走了不少的弯路。

3.)设计的进一步完善意见

此室内实验设计同样可以应用于实践,只是要对一些器件做调整。

发光二极管改做室外可见的交通灯,还需要用到继电器和整流电路。

6、参考文献

1叶钢、李三波、张莉《单片机原理与仿真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胡烨、姚鹏翼、江思敏《Protell99SE电路仿真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版

3邱关源、罗先觉《电路》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

4谭浩强、张基温《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5张培仁、张志坚、高修峰《十六位单片机微处理器原理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

6周润景、袁伟亭、景晓松《Proteus在MCS-51和ARM7A系统中的应用百例》电子工业出版社

7康华光、陈大钦、张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