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项目改造智能增压给水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38261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区项目改造智能增压给水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区项目改造智能增压给水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区项目改造智能增压给水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区项目改造智能增压给水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区项目改造智能增压给水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小区项目改造智能增压给水设计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小区项目改造智能增压给水设计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小区项目改造智能增压给水设计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区项目改造智能增压给水设计方案.docx

《小区项目改造智能增压给水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区项目改造智能增压给水设计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区项目改造智能增压给水设计方案.docx

小区项目改造智能增压给水设计方案

项目编号:

 

小区项目(改造)

智能增压给水

设计方案

 

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改历史

版本

编制日期

编制记要

编制

A/0

2013-04-16

新版编制

 

 

 

1.概述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中各类小区建设发展十分迅速,同时也对小区的基础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小区供水系统的建设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供水的经济性、可靠性、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小区住户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也直接体现小区物业管理水平的高低。

传统的恒速泵加压供水、水塔系统水箱的供水、气压罐供水等供水方式普遍不同程度地存在效率低、可靠性差、自动化程度不高等缺点,难以满足当前经济生活的需要。

本方案针对小区的供水要求,设计多套由PLC变频器、智能压力变送器、多台水泵机组、通信模块等主要设备构成全自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它具有全自动恒压运行、自动工频运行、现场手动/自动控制等功能。

系统有效地解决了传统供水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并具有多种辅助功能,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提升了系统的智能化性能。

2.工程概况

根据业主提供的原设计小区给水总平面图及原小区增压供水设备设计方案及现场勘查所获取的相关资料,小区的供水对象为四幢高层楼幢,分别是3#、16#、17#、18#楼,每幢楼的楼层的户数分布情况如下:

3#楼12层:

1层为架空层;

2-12层为住宅户:

其中2-6层住宅户:

5层*8户/层=40户;

7-12层住宅户:

6层*6户/层=36户;

16#楼16层:

1层为架空层;

2-16层为住宅户:

15层*4户/层=60户;

17#楼16层:

1层为架空层;

2-16层为住宅户:

15层*4户/层=60户;

18#楼16层:

1层为架空层物业管理层;

2-16层为住宅户:

15层*4户/层=60户;

根据原设计的供水系统分区,当前小区的3#、16#、17#、18#四幢楼的供水系统分区为:

3#、16#、17#、18#四幢楼的1-5层用户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

3#、16#、17#、18#四幢楼的6层及6层以上用户用水由增压供水设备供给;

原小区增压供水设备设计方案用1套增压供水设备对3#、16#、17#、18#四幢楼的6层及6层以上用户供水,设备安装位置于18#楼的地下室水泵房内,设备型号为:

XMW-24-0.36,配套水泵台数为3台,供水系统控制为两用一备,供水设备参数为:

流量Q=24m³/h;扬程H=36m;功率N=3.0Kw*3台;

业主述,小区用水高峰期时,高层出现断水、缺水现象,要求合理解决此供水障碍。

综合上述,该小区用增压设备供水的3#、16#、17#、18#四幢楼的高层用户按当前供水系统,在用水高峰期时,供水流量及扬程无法满足,导致其严重地断水、缺水。

就此用水难题,重新对当前的3#、16#、17#、18#四幢楼的高层用户供水系统进行改造,供水系统要求安全、稳定,不受用水高峰期的影响。

二.原供水系统供水不稳定及安全性的缺陷解析

结合现场勘查及原设计方案,原设计方案设备参数为:

Q=24m³/h(两用一备),H=36m;功率N=3.0Kw*3台;其中扬程的设计为市政管网叠加压力;另外现场配套水泵有一台已经损坏;现场配套水泵单泵参水为:

Q=7.5m³/h,H=40m;设备前置无负压罐进水端漏水。

由此可得:

1.现场设备实际能满足的最大供水流量Q=22.5m³/h,不符合原设计方案设计参数Q=24m³/h;

2.随着城市的建设不断扩大和城市居民楼房的不断崛地而起,城市的供水需求量的不断提高,市政管网的供水压力随之不断地降低,故原设计的增压供水设备叠压后的供水压力无法满足高层用户用水的供水压力。

3.现场配套泵已经损坏1台,当用户用水量不断增大时,系统只能由未损坏的两台水泵不断的运转向用户供水,长期未得到轮换运转的这两台水泵的叶轮磨损速度加快,当叶轮磨损到一定的程度时,输出的水流量也随之下降;另外叶轮磨损较重后使之内置结构的不平衡,造成了水泵不间断的发出噪音,时间久后,噪音将越来越大,严重地干扰了小区居民的正常作息。

4、当前地下室增压供水设备前端设置的无负压罐的进水口处于漏水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对水资源的浪费,而且也大大降低的市政管网的供水压力;

6、控制系统的安全性能不高,该控制系统原配套的PLC品牌为台达,该品牌PLC在变频恒压供水行业中应用较少,其一般应用于控制精度要求不高的其他机械配套行业;同时除了变频器采用较知名的ABB品牌外,其它电子元器件均采用了不知名的国产产品,这类国产电子元器件基本已经被市场淘汰,因此如遇增压供水设备控制系统故障,维修方面存在一定隐患。

4.小区增压供水设备设计方案

本次方案的设计理念是以解决当前小区的高层用户存在的安全供水问题为目标,结合小区存在的一系列安全供水隐患进行优化设计,本着节能、经济的发展原则,对原设计于地下室的增压供水设备的采取节材则用的方式进行合理化改造,考虑到小区原设计的增压供水设备因长期地不断启停使用,水泵已经开始出现老化现象,甚至运行时会不断地出现漏水,运行过程中噪音很大,以及使用过时的电气控制系统,导致了小区3#、16#、17#、18#四幢楼的高层用户在高峰期用水时,经常出现停水、断水现象,直接影响到小区的正常的工作作息。

为了解决当前的供水安全隐患,我司推荐采用一套箱体式——无负压智能变频恒压供水设备来替代原设计的增压供水设备,考虑到整个项目的投资及经济效益情况,原供水系统配置采取优胜劣汰,除了两个ABB变频器再利用,其余元件淘汰。

箱体式——无负压智能变频恒压供水设备主要的供水特性:

1、噪音低——箱体具有消音降噪,降低水泵机组的运行产生的声音;

2、控制系统稳定性好——变频器(采用原设计方案的ABB品牌,)及中央处理器(欧

姆龙)、低压电器(施耐德)等主要电器配置均采用国际知名品牌,这些元件性能质量好,系统稳定,市场占有率高,对系统的安全稳定性有保障;

3、无负压装置——充分利用了市政管网的原有压力,在原有压力基础上,实现压力

又叠加,实现差多少补多少,解决了小区用水高峰期时,小区进水市政管网不出现负压现象,供水系统进水压力,大大地提高整个小区供水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

4、节水——避免了低位水池的漏水、渗水。

同时消除了低位水池定期换水、清洗产生

的水量浪费,既节约了水资源有避免了水量漏耗分摊带来的纠纷和负担;

5、管理方便——无需对低位水池和高位水箱进行管理和定期清洗,无人值守系统,

远程数据传输预留口,可与小区物业控制中心、城市供水管网监控系统互连互通;

6、安全——与市政管网直接串联,避免了低位水池产生的二次污染;整个系统为全封

闭的增压系统,减少了突发性水质破坏事件可能产生的环节和转染病转播途径。

小区的供水分区及供水设备安装位置参照原设计,即

3#、16#、17#、18#四幢楼的1-5层用户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

3#、16#、17#、18#四幢楼的6层及6层以上用户用水由箱体式——无负压智能变频恒压供水设备供给;

箱体式——无负压智能变频恒压供水设备的设置于18#楼地下室水泵房内;

当前引入小区地下室泵房的市政管网的管道口径为DN100,0流量工况下的,市政管网的供水压力为0.35Mpa。

综合上述,箱体式——无负压智能变频恒压供水设备所供应的楼幢号及户数为:

3#楼6-12层:

7层*6户/层=42户;

16#楼6-16层:

11层*4户/层=44户;

17#楼6-16层:

11层*4户/层=44户;

18#楼6-16层:

11层*4户/层=44户;

即小区3#、16#、17#、18#四幢楼6-16层的总用水户为:

42+44+44+44=174户;

小区18#楼地下室的箱体式——无负压智能变频恒压供水设备的出水点至最不利点(16#楼底)的水平距离为100米,最不利点的供水压力为0.66Mpa;

5.设计原则

本工程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本着节能、环保、降低运行费用、便于维护管理、技术先进合理、运行安全可靠的原则。

6.设计依据

5.1.本项目的基本资料(甲方提供的资料)

给水总平面图、地下室位置及分区情况;

5.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5.3.智能变频恒压供水设备行业标准

7.设计范围 

室内生活给水:

小区3#、16#、17#、18#四幢楼6-16层的住宅户。

8.增压供水设备设计

8.1.水源

引入小区地下室的市政给水管网的管道口径为DN100,0流量工况下,市政管网的供水压力为0.35MPa;

8.2.用水量与扬程

8.2.1.各用水部位统计结果如下

用水部位

用水标准(L/人·d)

总户数

设计人数(人/户)

用水时间(H)

小时变化系数(Kh)

用水量计算结果

最大日

(m³/d)

最大时

(m³/h)

平均时

(m³/h)

3#、16#、17#、18#四幢楼6层及6层以上用户

300.00

174

3.5

24.0

2.3

432

18

7.8

8.2.2.最大设计扬程计算

供水区域

供水最高楼层

楼层高度(m)

地下室高度(m)

静水损失(m/层)

沿程水平距离(m)

沿程损失(m)

总扬程(m)

3#、16#、17#、18#四幢楼6层及6层以上用户

16

3

5

1

100

7

66

8.3.小区供水系统

8.3.1.分区供水及供水方式

1、分区供水

小区3#、16#、17#、18#四幢楼的1-5层用水户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

小区3#、16#、17#、18#四幢楼的6层及6层以上用水户由箱体式——无负压智能变频恒压供水设备供给;

2、供水方式:

下行上给式

8.3.2.供水设备安置地点

小区的箱体式——无负压智能变频恒压供水设备设置于18#楼地下室水泵房内,位置与原设计相同。

(详见地下室水泵房平面布置图)

8.3.3.供水设备动力源

增压供水设备的动力电源由甲方实施引至增压供水设备控制箱内。

由于增压供水设备放置于小区地下室水泵房内,建议业主在增压供水设备附近的墙体或者梁柱上设一总电源配电箱,再从总电源配电箱内引电缆至增压供水设备控制箱断路器。

8.3.4.用户分区供水示意图

详见附件

9.方案选型

结合本项目生活用水特点以及设备水泵性能,我司技术人员对本项目中的增压给水设备经过严格的计算和校核,优化原设计方案,拟选箱体式——无负压智能变频恒压供水设备,系统采用3台立式多级离心泵的运行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