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创新设计论文0000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38904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0000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0000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0000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0000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0000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0000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0000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0000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0000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0000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0000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00002.docx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0000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创新设计论文0000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00002.docx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00002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

LT

用于集体宿舍楼发生火灾的紧急避难新型床梯

一、设计目的

虽然科技在迅速发展,但无论何时,突发性灾难都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每年发生突发性灾难包括火灾、雪灾、地震、突发性事故等。

中国每年因火灾而死伤的人数都在几千人。

1993年和1994年,中国分别发生特大火灾124起和151起,火灾死亡人数分别为433人和855人,出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群死群伤火灾。

之所以死亡人数如此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们遇到这些灾难不会处理,大部分人会惊慌失措,然后拥挤哄乱,人们顾着各自逃命,将一些老年人等活动不方便的人被遗留下来,使死亡人数剧增。

在众多灾难中,火灾是最常见也是最让人扼腕叹息的,人们往往是因为起火时无法脱身而失去他们宝贵的生命。

当发生火灾时,人往往缺乏逃生工具而束手无策,上海商学院四名大学生就是这样一个悲剧性的例子。

结合各种实际情况,我在原有集体宿舍楼床梯上进行了创新,使其具有逃生避难的功能。

梯子平时用于集体宿舍攀爬床所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当火灾发生时,我们可以利用梯子寻求更多的逃生机会。

于是,我立足防范于未然,在普通梯子的基础上,设计了在突发灾害发生时保护自我和他人生命安全的机械——一种用于集体宿舍楼发生火灾的紧急避难新型床梯,并动手制作了其木质实物。

二、国内研究概况

为防止出现与已有产品发生雷同的现象,我在设计前特地开展了一些搜索调研工作,且并未发现国内市场上有与之相类似的用于逃生避难的床梯。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本着贴近现实、服务现状的宗旨,自始至终遵循着实用性、可靠性、可推广性的原则进行设计,并发散式地调查了国内许多高校宿舍床与梯的结构,证实大多数宿舍的床梯规格和式样与我们设计时参考的床梯一致或只有较小的差别。

同时,这些被调查的宿舍的住宿人员数量大部分是4~6位,这也吻合了我们设计该床梯时多梯相连的理念。

所以本产品是贴近生活的,是可大规模推广的。

三、工作原理

一般梯子结构简单,没有机构上的复杂性,只是一个结构稳定的杆件物体。

本梯子沿用了传统梯子的基本结构,只是在其基本结构上加以变化,使梯子成为了用于集体宿舍楼发生火灾时可发挥其逃生避难作用的新型床梯。

此床梯经本小组设计后,平时仍可保证宿舍人员上(下)床的正常使用,毫不影响其安全稳定性;发生火灾时,即可将梯子瞬间取下用于逃生。

梯子与床体用所设计的挂钩连接,用一对六角螺栓加以固定。

平时六角螺栓将梯子与床体固定在一起,人可安全稳定地上(下)床;需要搬动时,只需用一定的力度(力量要求很小)将六角螺栓拔出,梯子便可被挪动。

一般一个宿舍有多个梯子,当逃生时若单个梯子长度不够,可将多个梯子首尾相接地连在一起增加长度。

在每个梯子底部最后一个踏板上方,两扶手逐渐向内圆弧形过渡,扶手之间的间距变窄。

此时,设置一根截面尺寸稍小于踏板、且长度大于踏板的横杠穿插过两扶手,用做最后一级踏板和下一级梯子的钩挂。

梯子与梯子之间仍用挂钩连接,同时用前述同样规格的六角螺栓固定,方便快捷,无需其他任何辅助工具。

外墙处需安装一钩挂装置,本小组对其进行了严格的应力计算,其安全性可得到保证,并且安装方法简单。

发生火灾时,多梯首尾相接后,将首梯的挂钩钩在外墙的钩挂装置上,仍用六角螺栓固定,人即可顺着梯子爬下,获得更多的逃生机会。

本小组还在每个梯子的尾部设计安装了一组支撑部件,其端部用橡胶包裹,既可缓冲压力,也可使梯子与墙壁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了人站在梯子上因太过贴近墙面而无法落脚的尴尬,保证了人的生命安全。

四、设计计算

1、

扶手设计

材质:

冷拔无缝方形钢管的尺寸钢管(GB3094-82)

尺寸规格:

外正方形边长:

厚度:

s=2.5

截面面积F=2.14

重量:

G=1.68㎏/m

=

=1.86

=

=1.49

2、螺栓选择

选用GB5780-86M8×60型六角螺栓

材料:

低碳钢

保证载荷:

F=6590N

极限情况时,螺栓受到剪切力

=5000N

F

3、

各受力部分的应力计算

(1)扶手

极限情况:

六个人在同一梯子同一排上,一边扶手的拉应力(图三·1)

六个人以每人80Kg计算,并且富余一些重量,则:

F=5000N

(2)踏板

一个人踩在踏板上,踏板所能承受的弯曲应力(图三·2)

(3)

连接杆(图三·3)

极限情况:

情况①:

各梯子钩挂,六个人均在同一梯子上且都踩在梯子中间时,连接杆的弯曲应力计算:

情况②:

各梯子钩挂,六个人均在同一梯子上且都踩在梯子一侧时,连接杆的弯曲应力计算:

(4)

挂钩

极限情况:

情况①:

各梯连接,两扶手受力分布相同,首梯挂钩的弯曲应力计算:

情况①:

各梯连接,一扶手受全部力,首梯挂钩的弯曲应力计算:

(5)外墙处连接床梯挂钩的承重装置的应力计算

(此装置采用材料为Q235冷拔无缝方钢,其截面正方形边长a=8

水平方向:

与水平呈

角:

五、使用方法

1、取下用于固定梯子的六角螺栓,抱住梯子竖直往上抬,梯子就从床体卸下,并用同样方法依次将其他床的梯子拿下;

2、利用钩挂装置将梯子首尾相连,用所取下的原有六角螺栓固定;

3、将梯子挂到逃生出口的钩挂装置上(如窗台外、阳台等),用六角螺栓固定;

4、确保梯子挂稳后,人可顺着梯子依次爬下远离灾源。

六、功能特点及主要创新点

1、本产品的主要创意在于:

结合现状将普通的床梯改为可逃生避难的新型梯子,既不影响平时上下床的使用功能,又可用于逃生避难,一梯双用,省力又省心。

2、床端部的挂钩可挂于窗、阳台外所设置的可承受较大力的可靠钩挂装置上,使逃生通道变得更加广泛。

3、多梯相连,可大大增加梯子的长度,扩大逃生者的避难范围,延长了救援时间(如待在梯子上悬于空中等待救援),增加了遇难人生还的可能性。

4、如若多层人员同时逃生,高层逃下者可借用所挂床梯逃到低层,再借用低层所挂床梯往下逃,以直接到达地面。

七、参考文献

[1]《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张策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机械工程材料》许德珠,朱起凡,吕烨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携带式轮椅的创新设计》徐正会,吴家锃中国台湾,2008

[4]《折叠式轮椅的研发》徐正会,黎淳弘中国台湾,2004

[5]《连杆结构设计》华大年,华继宏,吕静平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

[6]《机械基础》朱红雨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7]《机械设计》吴克坚,于晓红,钱瑞明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张鄂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7

[9]《现代设计方法》赵松年,佟杰新,卢秀春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10]《数控加工工艺》韩鸿鸾,刘德成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心得体会

我是学机械的,对机械设计有着特殊的情感,尤其是创新设计!

创新的思维对我们每一个想搞机械设计的人来说更是必需的,然而何为机械创新设计呢?

我们知道在机械系统中,无论是确定技术原理、技术过程或者确定机器系统的功能结构、工作原理、结构布局以至具体零件的尺寸、形状、制造方法等等,都有个求解的问题。

所谓求解,就是寻求消除不足之处,达到希望的结果或性能。

而创造性设计方法就是提出新方案,探求新解法,它是提高设计质量,开发创新产品的重要基础。

机械创新设计不断为机械生产提供更简单有效的生产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无谓的损耗。

机械创新设计是一个永远不过时的课题,创新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不断去的去经历实践生产的检验。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就是以建立基于机械制造业的现代工业体系为龙头的,它使当时中国的经济获得迅速的提升。

在继美国与俄罗斯之后50年代中国数控机床的研究开发成功、以及精密坐标镗床与螺纹磨床和60年代精密齿轮磨床关键技术的成功开发证明,中资企业有可能建立实现机械和装备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

经过28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获得空前的快速发展和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在这个时期大多数中资企业处在创建和改革的时期,还没有来得及进入在新的巿场经济环境条件下创新的轨道,总体的创新能力与世界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明显。

而在当今大规模制造业中,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普遍重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因此机械产品的创新便显得尤为重要。

创新设计的机械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应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的水平。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决定了创新设计的机械产品能够充分发挥其长处。

它不仅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高度的生产力和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将为我国的宇宙开发、海洋开发、核能利用等各个新兴领域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技术创新是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企业相当重要。

技术关乎成本、未来利润,同时,新的技术有可能带来一个企业成为一个新领域的领跑者,但目前大部分的技术创新和大规模的应用技术创新对中国的大部分企业还相当距离。

机械行业技术创新必须建立在市场需求上来定位。

也就是说各个行业新产品、新技术应在满足用户获取利润最大化要求的同时,达到自身的发展。

主要通过技术要素来开展技术创新工作。

创新设计是在设计中采用新的技术手段、技术原理和非常规的方法进行设计,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

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大都具有小批量、多品种、多规格、生产工艺复杂、工作条件或环境特殊等特点,因而对一些高新技术机械产品的设计往往不能沿用传统产品设计的老一套方法,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性设计。

创新性设计强调技术要素、才能要素、方法要素。

创新设计体现了人们依据社会需要,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创造性地构思产品的完整思维过程。

所有的机械创新设计都是在遵守机械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的升华,机械创新性原则在机械设计方面起到了规范和指导的作用。

但是,机械创新性设计技术的应用不是凭空的想象,它只有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才能充分发挥创新性思维的社会价值,美化生活。

每一项重大的创新设计都对推动了社会发展,尤其是机械创新设计推动社会的工业化生产的发展。

但是,实际上,机械创新设计意味着艰苦而扎实的工作,而非异想天开所能解决的事。

然而,这并不等于说对人类的创造力要采取消极的态度。

有创造力是一件好事,但要记住,创造力并非凭空妄想,而是一种行为的综合,即以新颖、新奇的方法把几种东西结合起来。

创造力是为创新服务的,而无法代替创新本身。

再有就是,要强调创新是一种艰苦的劳动。

对于机械工程来说,创新性思维要应用到生产中,但不是妄想,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积淀,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拥有创造性的想法,要转变为机械创新设计成果,不断实践。

创新性机械设计要积极地应用到社会生产中就会有很大的社会效益。

创新设计并非某人的突发奇想。

在创新活动中,只有知识广博、信息灵敏、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易于在多学科、多专业的结合创新中和跳跃性的创造性思维中求较大的突破。

要想未来成为一个机械设计方面的工程师,我们必须在生活中培养自己创新的意识,努力地学好机械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开阔自己的视野!

实际上,机械创新设计意味着艰苦而扎实的工作,而非异想天开所能解决的事。

然而,这并不等于说企业对待员工的创造力要采取消极的态度。

有创造力是一件好事,但要记住,创造力并非凭空妄想,而是一种行为的综合,即以新颖、新奇的方法把几种东西结合起来。

创造力是为创新服务的,而无法代替创新本身。

再有就是,要强调创新是一种艰苦的劳动。

对于机械工程来说,创新性思维要应用到生产中,但不是妄想,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积淀,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拥有创造性的想法,要转变为机械创新设计成果,不断实践。

创新性机械设计要积极地应用到社会生产中就会有很大的社会效益。

创新设计并非某人的突发奇想。

在创新活动中,只有知识广博、信息灵敏、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易于在多学科、多专业的结合创新中和跳跃性的创造性思维中求较大的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