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认识数字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39007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认识数字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数学认识数字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数学认识数字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数学认识数字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数学认识数字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数学认识数字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数学认识数字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数学认识数字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认识数字教案.docx

《数学认识数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认识数字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学认识数字教案.docx

数学认识数字教案

数学认识数字教案

数学认识数字教案

【篇一:

认识数学教案】

认识数学

教学内容

基于五年级对数学的理解,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数学。

数学的含义,数学的历史,身边数学的由来,发明数学数字符号,听数学故事,认识数学家,及生活生中得数学等为教学内容。

上一节生动的数学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知道“数学”的含义,体会数学离不开我们,我们离不开数学,身边处处有数学。

(2)打开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合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充分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情趣,最好能达到一听到解数学题就跃跃欲试。

体会数学的魅力,做到更好的学习数学。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1)开始上课了,老师向学生说今天这节课不上新课,不讲练习。

要和同学们谈谈“数学”。

师:

同学们,到目前为止,你们知道数学是什么?

什么是数学吗?

(老师可把问题板书)小组讨论一下告诉我。

经过短时间的讨论,第一个同学举手了。

生1:

数学就是加减乘除。

生2:

我们书本的这些内容就是数学。

生3:

今天我用2分钟跑了500米,我能算出它的速度,这就是数学。

师: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那些都属于数学内容的一部分。

数学的含义是什么呢,老师给你们讲解一下。

数学是一门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

(板书)空间形式主要是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

我们小学阶段,主要学习内容包括简单的几何体的认识,变换(平移、旋转、对称)位置。

方向认识,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及坐标、统计的初步体验。

数量关系,它是数学学科中最庞大的领域。

在小学阶段,我们主要学习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式与方程以及探索规律。

这些内容是数学体系的基础,也是同学们认识数量关系、探索数学规律以及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石。

所以请同学们谨记。

而且,数学。

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月之繁,无处不用到它。

同学们以后书读多了,接触数学知识广了,对数学的研究也就越深了。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简单的数学历史。

(2)师:

播放ppt主要介绍:

从人类诞生起,也就是数学就诞

生了。

古人打猎、搭三角房屋。

就用到数学知识。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更是兴起数学热。

那时候的欧洲也就出了很多著名数学家。

我们中国呢,则是在宋元时期把数学推上了高峰。

那时候的人们把数学叫算术。

(可通过有关的图片、纪录片和语音向同学们介绍)并提出“0123456789”我们叫它阿拉伯数字,可它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古印度人发明的。

后来才传入我们中国。

到这里,老师向同学们提出:

“0123456789”是数字的代表符号,我们中国是用“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国外数字的符号表示有“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Ⅻ”、“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等等都表示数字123456789等。

现在请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自己发明数学数字符号。

开始试试看吧。

几分钟后师可下去看看同学们的创意,并选几个有代表的上黑板画画。

生1:

把“一、=、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两个三角形、两个长方形、半圆、圆形”等作数字符号。

很多同学都有各自的数字符号代表。

同学们都很聪明,都是小数学家。

(3)师:

同学们,谁能说出数学家的名字呢?

生1:

高斯。

生2、阿基米德。

生3:

陈景润,祖冲之。

师:

同学们说的都很对。

我们来了解比较著名的国外数学家:

欧拉、阿基米德、高斯、笛卡尔、牛顿、毕达哥拉斯、阿波罗尼奥斯等等。

我国的有:

祖冲之、朱世杰、杨辉、华罗庚、陈景润等等。

让我们来听听数学的一些小故事。

1、高斯是德国著名的大科学家,他最出名的故事就是在他10岁时,小学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难题:

计算1+2+3+……+100=?

这下可难倒了刚学数学的小朋友们,他们按照题目的要求,正把数字一个一个地相加.可这时,却传来了高斯的声音:

“老师,我已经算好了!

2、在高斯三岁夏天时,有一次当他正要发薪水的时候,小高斯站了起来说:

「爸爸,你弄错了。

」然后他说了另外一个数目。

原来三岁的小高斯趴在地板上,一直暗地里跟着他爸爸计算该给谁多少工钱。

重算的结果证明小高斯是对的,这把站在那里的大人都吓地目瞪口呆。

3、俄国诗人莱蒙托夫也是一个数学爱好者。

在服兵役时,他出题给军官做一个数学游戏:

他让一个军官先想好一个数,不要告诉别人,然后在这个数上加25,心算好了以后,再加上125,然后再减去37。

把算好的结果减去原来想的那个数,结果再乘5并除以2,最后,莱蒙托夫对那个

军官说:

答案是282.5

师:

同学们,听完了故事。

告示我们什么呢?

生1:

数学家们从小就对数学与兴趣,他们好好学习,而且数学都在我们身边。

我要像数学家们一样好好学习数学。

(4)课上到这里,谁能回答我:

哪里没有数学呢?

生1:

水流没有数学。

师:

不,水流有方向,这就是数学问题了。

生2:

天不知道有多高?

师:

这本身就是一个数学问题了。

生3?

?

怎么说是没有同学能说出哪里没有存在数学的

咯?

老师也不能说出。

再回答我:

哪里有数学?

同学们七

嘴八舌。

班级的黑板是长方形的。

班级人数有52人。

的身高142厘米。

?

?

举都举不完。

得出结论,处处有数

学。

回答我:

想象一下,要是我们人类没有了数学会是什

么样的呢?

讨论一下。

组代表1:

我们没有高楼大厦住,没有汽车坐,没有飞机坐,没有人可以登陆外太空。

组代

表2:

我们没有鞋子穿,没有衣服穿,我们没有好看的生

活用品。

组代表3:

我们不能发展到现在,我们就没有科

学基础了。

师:

是的,没有数学,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数学对我们这么重要,那同学们该怎么做呢?

生1:

我要

好好学数学,为将来做出更多的贡献。

生2:

我不再怕数

学了,怕数学就是怕生活,我要好好学习数学。

生3:

们身边都是数学,我要从身边学数学。

生4:

数学对我们

那么重要,我以前都不知道,从今天开始我要好好学习数

学,生5:

数学,我喜欢上数学了,我要会它、懂它、用

它,将来当个数学家。

师:

请同学们把感想写下来,自己

要谨记。

我们下课!

【篇二: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8》】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8》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8》

【活动目标】

1、学会8的形成,并认识数字“8”

2、初步掌握8的实际意义

3、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强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1、1——8数字卡片、图片一幅、录音机、歌曲磁带、多媒体课件

2、活动室周围放置若干身上有1——8点子或数字的老鼠形状。

3、人手1份实物卡片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今天老师和你们做一个数字娃娃的游戏,你们想不想变个数字娃娃?

你们想做个数学娃娃几?

你们就戴上几的头饰。

2、现在你们都变成数字娃娃了,你告诉,你是数字几?

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看谁说的又对又快,幼儿回答。

3、孩子们,你们变的数字娃娃真可爱,也想变成数字娃娃,老师想变成数字几呢?

看完老师变的魔术就知道了。

4、操作课件:

飞出7只蜜蜂,后来又飞出一只蜜蜂,现在一共是几只蜜蜂?

7只蜜蜂后来又飞来1只蜜蜂,一共是8只蜜蜂。

8只蜜蜂是怎么来的(7添上1是8)老师肯定并请全体幼儿说一遍。

依次播放花,苹果,汽车,飞机等让幼儿说。

5、老师刚才变的蜜蜂是几?

老师想变成数字几?

(8)8像什么?

6、8能表示8只蜜蜂、8只花篮、8还能表示8颗星星等,8能表示好多好多是8个的物品。

7、闯关拜见黑猫警长,正确判断“8”以内的数量。

(1)、第一关,请小朋友们从盒子里找出有8个礼物的卡片送给黑猫警长比一比,谁找得礼物又对又多。

(幼儿操作实物卡片,教师观察。

提问:

你找到了什么礼物,它们的数量是几,

(2)、第二关,说出数字“8”像什么?

请小朋友从数字卡片中找出数字“8”,念一念。

(3)、第三关,考考你们的眼力,(出示图片)。

请根据老师的问题拿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放在桌子上。

8、游戏《捉老鼠》,巩固对8数量的正确判断。

活动室里藏了许多老鼠,请大家去捉身上有8个圆点的或者有数字“8”的妖精,比一比,谁的本领大,捉的老鼠又对又多。

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播放歌曲《黑猫警长》)

【篇三:

中班数学:

认识数字1、2、3】

中班数学:

认识数字1、2、3

中班数学:

认识数字1、2、3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2、3,理解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

2.能根据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

3.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和整理材料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

(一)中的动物卡片:

1只猫、2只兔、3只鸡;1~3数卡。

2.幼儿用书第1页1~3的数卡,小玩具(2组),幼儿用书第20页《认识数字1、2、3》以及第5页《数物拼版》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感知3以内的数量并按相应树立排列卡片。

1.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

卡片上有什么?

每种动物有几只?

2.引导幼儿按序排卡片。

教师:

请小朋友按动物数量的多少给它们排队,最少的排在最前,最多的排最后。

3.师幼集体验证是否按数序排列卡片,并引导幼儿说一说卡片是怎样排列的(1只猫,2只兔,3只鸡)

(评析:

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对3以内数量感知的不错,卡片上的不同数量的小动物一眼就能看出其数量,也能按着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二)认识数字1、2、3。

1.教师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1只猫呢?

(在1、2、3、4几个数字中让幼儿找出数字1)这是数字几?

它像什么?

整理儿歌(1像什么,2像什么。

2.教师逐一引导幼儿为2只兔、3只及匹配数字,并引导幼儿观察数字2、3的字形。

(方法同上)

(评析:

现在孩子家教也比较早,很多孩子在家里已经认识过1、2、3的数字,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能将数量和数字进行很好的匹配,也能正确认出1、2、3三个数字,还能正确的说出数字1、2、3像什么,并能正确匹配。

在个别交流中,我特意请了对数字不是太敏感的孩子来回答,是出现了两三个宝宝不能正确辨认出数字,其他孩子还是不错的。

(三)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1.教师:

数字1除了可以表示1只猫,还可以表示什么?

数字2除了可以表示2只兔,还可以表示什么?

数字3呢?

(评析:

在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刚开始对这个问题不理解,可能是第一次接触的缘故吧?

不过当几个孩子回答后,再加上我的引导和鼓励,孩子们慢慢的明白其中的意义了,就有越来越多的孩子举起了手,对此,我给予他们回答的机会,让每个举手的孩子都来说一说,充分体现了孩子是学习的主人,体现了孩子学习的主体性。

(四)幼儿分组操作。

1.第一、二组,给数卡排队,匹配实物。

教师:

请小朋友把数卡按顺序插在分类盒上,再给数卡送小玩具,数字是几就送几个小玩具。

2.第三组,看数字摆积木。

教师:

数字是几,就在下面的空格里摆上几个积木。

(原教案是让孩子们看数字画点子,在这我改了看数字摆积木,一是孩子们刚升入中班,从没画过点子,于是就想用积木代替点子,让他们由积木慢慢的过渡到有自己来画点子,于是就改了摆积木。

3.第四组,看数圈画

教师:

数字是几,就圈上几个实物。

(这一操作材料,我把它放到了延伸部分,由于这是第一教时,以前也没接触过这样的练习,于是就放了和第三组一样的材料,利用课余时间和孩子再完成这一操作,这样效果会更好些。

4.第五、六组,数物拼板。

教师:

请小朋友为每个数字找到实物卡并把它们拼在一起,拼对了就能拼成一个长方形,拼好后再说一说“几个XX用数字X表示”。

(活动结束后将数物卡片整理好)

(五)交流与评价

展示第三、四组幼儿的操作单,引导幼儿进行集体验证并说说操作理由(数字是几,所以就画上几个点子等),并关注其作业整洁度。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随时渗透数量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巩固对数的认识。

活动反思:

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很早就在生活中接触到数字,所以看到数字1、2、3都能很容易认出来,读出来,可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要对数字1、2、3真正有所了解,特别是和一些具体的操作活动联系起来,涉及到理解这一层面,有的宝宝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了。

在本次活动中,数物匹配是重点,理解数字1、2、3的实际意义是难点。

在小班时,孩子们已经接受过数物匹配,所以这一重点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攻克。

于是我们就把认识数字1、2、3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在观察数字时,我们问了一个问题“1像什么?

”,本来以为孩子们会回答1像铅笔,像小棒等,没想到有一位孩子说出了一句完整的话:

“1像铅笔会写字。

”这让我灵机一动,要求孩子也说这种完整话,这个环节取到了很好的效果,孩子们自由地说出了“2像鸭子嘎嘎叫,2像天鹅升脖子,3像耳朵听一听”等话,为孩子们学习认识这些数字有了一个形象的认识,学习起来很感兴趣。

如果能够及时出示相关的图片,帮助幼儿更形象地理解,学习效果肯定会更好。

在操作活动时,因为这是小班升入中班后的第一次数学操作活动,对于操作的要求,及材料的整理,我讲得很详细,而且加以示范,孩子们完成的效果很好,但也有个别孩子表现出一窍不通的样子,连操作的习惯也相当差,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