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构件安装施工工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40260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5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配式构件安装施工工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装配式构件安装施工工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装配式构件安装施工工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装配式构件安装施工工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装配式构件安装施工工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装配式构件安装施工工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装配式构件安装施工工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装配式构件安装施工工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装配式构件安装施工工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装配式构件安装施工工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装配式构件安装施工工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装配式构件安装施工工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装配式构件安装施工工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装配式构件安装施工工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装配式构件安装施工工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装配式构件安装施工工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装配式构件安装施工工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装配式构件安装施工工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装配式构件安装施工工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装配式构件安装施工工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装配式构件安装施工工法.docx

《装配式构件安装施工工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式构件安装施工工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装配式构件安装施工工法.docx

装配式构件安装施工工法

装配式构件安装

施工工法详解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施工现场的绿色节能环保要求的越发严格,如何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施工进度、减少施工现场环境污染、降低施工成本等显得尤为突出。

为了促进建筑施工技术现代化,提高效率,缩短工期,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并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性能,引导房地产业更好的可持续发展,建筑工程的产业化已经是行业发展的趋势。

产业化工程突出特点就是装配式施工,而如何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性,降低构件加工、安装的难度,提高构件安装的质量,缩短安装时间等,成为影响产业化工程发展的主要因素。

住宅混凝土构件装配式安装,是指将房屋建筑工程中,组成建筑主体的相关构件,在加工厂制作成成品构件,再将构件统一配货运输至指定安装地点,经大型设备的吊装、拼装、连接、校正和局部现浇混凝土等工艺所建成的建筑物。

通俗讲,该工艺是将钢结构安装工程与混凝土构件的制作巧妙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施工安装方法。

提高了工程构件的生产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减少了人力的投入与技术间歇,同时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的投入和资金流的占用。

2.工法特点

2.1设计科学合理:

按照标准化进行设计,根据结构、建筑的特点将内墙、外墙、楼梯、阳台、顶板、女儿墙等构件进行拆分,在工厂内进行标准化生产。

2.2现场施工机械化:

现场施工主要为机械安装,施工速度快,现场工人数量少,方便现场的安装与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能有效的保证施工工期。

2.3经济合理:

预制叠合板支撑采用可调式专用支撑替代传统的脚手架支撑,可调式独立支撑、稳定三脚架配合铝梁共同使用,每1.5㎡使用四根独立支撑、两根铝梁,不用设置扫地杆、水平杆,较传统施工工艺减少了脚手架和木方的投入,既降低了施工成本,又减少了木材的应用,从而达到了环保节能绿色施工的效果。

2.4节能环保:

整体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构件采用工厂化进行生产,在构件厂进行蒸汽养护,现场采用机械进行吊装安装,除墙体连接节点部位和叠合板现浇层采用混凝土现浇作业外,基本避免了现场湿作业,减少建筑垃圾约为60%,节约施工养护用水约为70%,减少了现场混凝土振捣造成的噪声污染、粉尘污染,在节能环保方面优势明显。

2.1、实现构件工厂化生产,深化设计时将楼层的每个单元在结构部分上拆分成柱、墙、梁、板、楼梯、阳台等标准构件,同一类别统一安排,预制构件的加工、运输、安装等各个环节都紧密结合,施工规范化、程序化。

2.2、施工标准化,人员专业化,工艺程序化,这些都大大提高了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质量的有效性和安全防护的稳定性。

2.3、外墙饰面工程在加工车间内与墙体预制施工同时完成,形成综合形式的拼块,运输到施工现场后直接进行组装,组装完毕后,无需再进行墙面的内外装饰工作。

在稳定性保证的前提下,楼层越多,拼装工法节省工期的优势就越加明显。

2.4、施工现场拼装建筑物时,主要采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工人数量,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和机械设粉尘的排放,在环保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2.6、工程预制构件量大件多,构件运输、固定、堆放,是保证正常装配施工的重要环节。

3.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产业化住宅整体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

4.工艺原理

装配式构件安装施工工法其核心技术为构件在工厂加工生产,现场采用装配式施工,采用吊车吊装预制外墙板、预制内墙板、预制叠合板、预制楼梯、预制阳台、预制女儿墙等构件,提高了施工的效率,缩短了施工工期,减少了现场建筑垃圾,为保护环境做出了巨大贡献。

主要工艺原理有以下几点:

4.1按照标准化进行设计,根据结构、建筑的特点将内墙、外墙、楼梯、阳台、顶板、女儿墙等构件进行拆分,并制定生产及吊装顺序,在工厂内进行标准化生产,现场采用一辆35吨汽车吊车进行构件安装。

4.2预制墙体纵向钢筋连接采用半灌浆套筒连接,预制墙体封仓采用CGMJM-Z座浆料,预制墙板灌浆前将墙体按照60cm长度进行分仓,分仓节点采用长度40cm直径25mm的蛇皮软管进行分隔;套筒灌浆采用CGMJM-VI接头灌浆料。

4.3现场预制墙板钢筋定位通过BIM技术进行事前预控,施工前采用自制的500mm*400mm可调式钢筋定位装置进行调整,此装置由500mm*50mm*100mm的方木制作长向支撑刻度骨架,400mm*50mm*100mm的方木制作短向支撑刻度骨架,上表面标有公制刻度尺寸,长向公尺刻度尺寸面下20mm处做400mm*50mm*30mm的孔洞。

短向公尺刻度尺底面向上20mm处做300mm*50mm*30mm的孔洞。

4.4预制叠合板吊装前,安装可调式独立支撑、稳定三脚架配合铝梁共同使用,每1.5㎡使用四根独立支撑、两根铝梁,不用设置扫地杆、水平杆,较传统施工工艺减少了架管和木方的投入。

4.5预制叠合板吊装采用了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吊装装置,包括圆钢管架子、光圆钢筋吊环,滑轮、钢丝绳。

将光圆钢筋弯成吊环形状,两边直段与架子焊接部位不短于10cm,光圆钢筋吊环与圆钢管架子采用焊接连接,圆钢管架子上部对称位置焊接不少于4个光圆钢筋吊环,下部在每根横向圆钢管的中间部位以及横管与纵管交叉口设置光圆钢筋吊环,为了防止在叠合板吊装时出现受力不均致使板出现裂纹甚至断裂现象的出现,在吊装时采用滑轮组来保证吊装后叠合板的质量。

4.6建筑物基础和墙体构件连接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现浇结构模板采用15mm厚的塑料模板,并配置40mm*60mm的方钢,现浇结构部分不设螺栓孔,加固模板套筒预埋在预制墙体上,用以保证墙体清水效果。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XX绿色建筑产业园A区02#厂房附属办公楼工程概况

XX绿色建筑产业园(一期)A区02#厂房附属办公楼工程总建筑面积708.24m2,地上二层,层高3.2m,建筑高度6.9m。

基础形式为钢筋混凝土墙下条形基础,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装配率为62%,预制构件共236块,分为预制外墙板、预制内墙板、预制叠合板、预制楼梯、预制阳台、预制女儿墙。

预制外墙板采用三层夹心保温做法,外饰面50mm+保温层60mm+结构层200mm;内墙板厚度为200mm;楼板整体厚度为120mm、140mm的楼板,采用预制厚度为60mm;楼板厚度为180mm的楼板,采用预制厚度为80mm。

5.2XX绿色建筑产业园A区02#厂房附属办公楼施工设计思路

现场施工时采用BIM技术全程跟踪钢筋定位,预制构件吊装垂直、轴线、标高、找正,整体厨卫和智能门窗的安装,吊装采用配套汽车吊,整体顺序从

轴向

轴方向逐个房间吊装,先吊装预制内墙板和预制外墙板,再吊装预制楼梯、最后吊装预制阳台和预制叠合板,现浇结构部分采用顶板和墙体现浇带共同浇筑。

5.3工艺流程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与特点,整体装配式结构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图:

图5.3整体装配式结构施工工艺流程图

5.4操作要点

5.2.1技术准备要点

1.所有需在结构预埋措施埋件的施工方案必须在构件图绘制前将每个埋件进行定位,便于反映在构件图中。

2.构件模具生产顺序和构件加工顺序及构件装车顺序必须与现场吊装计划相对应,避免因为构件未加工或装车顺序错误影响现场施工进度。

3.构件图出图后,第一时间必须构件图中的预留预埋部品认真核对,确保无遗漏、无错误。

避免构件生产后无法满足施工措施和建筑功能的要求。

5.2.2平面布置要点

1.现场硬化采用20mm厚钢板,铺设范围包括常规材料堆场(钢管、支撑、吊具、钢模等)外架底部和构件车辆行走路。

使用钢板便于周转,利于环保节能。

2.现场车辆行走通道必须能满足车辆可同时进出,避免因道路问题影响吊装衔接。

3.塔吊数量需根据构件数量进行确定(结构构件数量一定,塔吊数量与工期成反比);塔吊型号和位置根据构件重量和范围进行确定,原则上距离最重构件和吊装难度最大的构件最近。

5.2.3吊装前准备要点

1.构件吊装前必须整理吊具,并根据构件不同形式和大小安装好吊具,这样既节省吊装时间又可保证吊装质量和安全。

2.构件必须根据吊装顺序进行装车,避免现场转运和查找。

3.构件进场后根据构件标号和吊装计划的吊装序号在构件上标出序号,并在图纸上标出序号位置,这样可直观表示出构件位置,便于吊装工和指挥操作,减少误吊几率。

4.所有构件吊装前必须在相关构件上将各个截面的控制线提前放好,可节省吊装、调整时间并利于质量控制。

5.墙体吊装前必须将调节工具埋件提前安装在墙体上,可减少吊装时间,并利于质量控制。

6.所有构件吊装前下部支撑体系必须完成,且支撑点标高应精确调整。

7.梁构件吊装前必须测量并修正柱顶标高,确保与梁底标高一致,便于梁就位。

 

5.5施工要点

5.5.1施工前准备工作

1、主要材料准备

1)CGMJM-Z座浆料:

用于连接节点封堵密封的水泥基材料,具有强度高、干缩小、和易性好(可塑性好,封堵后无塌落)、粘接性好等特点,其胶砂流动度为130-170mm,抗压强度1d≥30MPa,28d≥50MPa,加水量为干料*13%-14%,搅拌时间为3-5分钟,座浆料施工时间尽量控制在20分钟之内。

2)CGMJM-VI接头灌浆料:

专门用于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水泥基灌浆材料,颗粒小、流动性大、早期强度高、经时性好,其初始流动度≥300mm、60分钟流动度≥260mm,抗压强度1d≥35MPa、3d≥60MPa、28d≥85MPa,竖向膨胀率3h≥0.02%,氯离子含量≤0.03%,加水量为干料*12%,搅拌时间为3-4分钟,灌浆时间尽量控制在30分钟内完成。

3)塑料模板:

模板厚度为12mm,尺寸为1220mm*2440mm,可锯、刨、钻、钉、粘,可螺丝固定;整体强度高,刚性好,硬度高,韧性好,露天摆放耐候性强,具备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单,用于预制墙体连接部位的模板支设。

4)可调钢支撑:

可调钢支撑(钢支柱)由下套管与上插管及可调装置组成,上插管钻有等间距的插销孔,套管上部设有可调丝套,可灵活调节立柱的各种高度,安装方便快捷,可调钢支撑(钢支柱)近似于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中介绍的GH型工具式钢管立柱的形式,并进行改进,将原管壁厚度2.4--2.5mm改为3.0mm,经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送检的八套钢支撑长3m、施加荷载20kN均未破坏。

图5.4.1钢支撑示意图

2、技术准备

1)项目部管理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施工规范和设计图纸;

2)技术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进行部门审批;

3)试验人员及时对进场材料进行取样、送检。

4)各种计量、测量用具及时检查、送检并且检定证书材料齐全。

5)召开技术交底会议,就整体装配式结构施工技术要求对工长交底,使其施工前作好充分准备。

6)工长对各专业队伍进行施工前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并制定吊装顺序和吊装计划。

7)构件吊装前整理吊具,根据被吊构件大小和规格安装吊具。

8)构件模具的生产顺序和构件加工顺序、装车运输顺序与现场吊装计划相对应,避免因现场加工和运输顺序错误而影响吊装计划。

3、生产准备

1)检查现场临水、临电情况,并确保施工用水电能满足现场要求。

2)根据技术方案要求组织施工机械的进场、报验、安装、调试工作,使其在施工过程中能满足工程需要。

3)根据施工方案准备预制墙体斜支撑、顶板支撑、注浆泵、橡胶塞、橡塑海绵条、泡沫棒等。

5.5.2现浇基础施工

1、保证预制构件连接部位钢筋预留位置的准确

1)钢筋在绑扎之前,现在基础垫层上面用漆笔画上钢筋位置框,并标出钢筋位置点;

2)钢筋绑扎过程中严格按照垫层上标注的钢筋位置进行绑扎,并设置竖向和水平方向梯子筋来保证钢筋位置准确。

3)钢筋绑扎完成后,在基础顶部设置一道水平梯子定位筋,防止基础混凝土浇筑产生钢筋移位。

4)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首层墙体弹线(包括墙体边线、墙体轴线、墙体300mm控制线、钢筋位置线),选用钢筋定位装置进行钢筋精确定位,本装置已经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钢筋定位装置如下图所示:

图5.4.2可调式钢筋定位装置示意图

2、基础墙体混凝土浇筑

1)基础墙体混凝土浇筑前,在预留钢筋上布置50标高控制点,并挂通线。

2)基础墙体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按照50标高控制线进行标高控制。

3)基础墙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墙体混凝土面层收面,面层一定要进行找平搓麻处理,方便后续吊装施工。

5.5.3预制墙体吊装施工

1、预制墙体吊装施工工艺流程

放线---钢筋校正---垫片找平---粘贴橡塑棉条---吊装预制墙板---预制墙板就位---安装斜支撑---摘钩---预制墙板校正

图5.4.3预制墙体吊装示意图

2、预制墙体吊装控制要点

1)放线:

楼面混凝土上强度后,弹出预制墙板墙身线、300mm控制线、预制墙体轴线及钢筋位置线,使用可调式钢筋定位装置检查预留钢筋位置是否准确,偏位的要及时进行调整。

2)垫片找平:

预制墙板下口与楼板间设计有20mm缝隙(灌浆用),同时为了保证墙板上下口齐平,每块墙板下部四个角设置垫片进行标高找平,其中垫片采用直径20mm的螺母及厚度为5mm、3mm、10mm的直径为20mm的螺丝垫片进行组合,并套在预留钢筋上支撑预制墙板进行标高校正,并防止垫片移位。

3)粘贴橡塑棉条:

外墙板因设计有企口而无法封缝,为防止灌浆时浆料外侧渗漏,墙板吊装前在预制墙板保温层部位粘贴60mm宽、40mm厚的橡塑棉条。

4)预制墙板就位:

预制墙板吊运至施工楼层距离楼面200mm时,略作停顿,安装工人对着预制墙板定位线扶稳墙板,并通过小镜子检查墙板下口套筒与连接钢筋位置是否对准,检查合格后缓慢落钩,使墙板落至找平垫片上。

5)预制墙板校正:

调整短支撑调节墙板位置;调整长支撑以调整墙板垂直度,并随时用检测尺进行检查。

5.5.4套筒灌浆施工

1、套筒灌浆施工工艺流程

塞缝----封堵下排灌浆孔----拌制灌浆料----浆料检查----注浆----封堵上排出浆孔----试块留置

图5.4.4套筒灌浆示意图

2、套筒灌浆施工控制要点

1)塞缝:

预制墙板校正完成后,使用风机清理预留板缝,并用水将封堵部位润湿,再用座浆料将墙板缝隙填塞密实。

封堵时采用分仓处理,将墙体按照60cm长度进行分仓,分仓节点采用长度40cm直径25mm的蛇皮软管进行分隔。

墙体外侧封堵时为填抹密实并防止封堵过深堵住套筒里孔,里侧采用直径18mm的蛇皮管做内衬,封堵完毕后及时将内衬抽出,抽出内衬时尽量不扰动抹好的封堵材料。

2)拌制灌浆料:

加水量为干料*12%,首先将全部拌合水加入搅拌桶,然后加入约为70%的灌浆干粉料,搅拌至大致均匀(约1-2分钟),最后将剩余干料全部加入,再搅拌3-4分钟至浆体均匀,静置2-3分钟排气,然后注入灌浆泵中进行灌浆作业。

3)浆料检测:

检查拌合后的浆液流动度,保证流动度不小于300mm。

4)注浆:

灌浆后环境温度在15℃以上,16小时内构件不得扰动;5℃-15℃,24小时内构件不得受扰动;5℃以下,必须对构件接头部位加热保持在5℃以上至少48小时,期间24小时内构件不得受扰动。

5)试块留置:

每个施工段留置一组灌浆试块,灌浆时用三联强度模做同条件养护试块,制作好的试块在接头实际环境温度下放置并密封保存。

5.5.5叠合楼板吊装施工

1、吊装工艺流程

放线---安装独立钢支撑---安装铝合金梁---叠合楼板吊装就位---叠合板调整---水电管线铺设---上铁钢筋绑扎---现浇层混凝土浇筑---现浇层混凝土养护

2、施工控制要点

1)放线:

根据支撑平面布置图,在楼面画出支撑点位置,支撑立柱间距为1100mm;根据顶板平面布置图,在墙顶端弹出叠合板边缘位置垂直线。

2)安装铝合金梁:

独立支撑安装完成后,将铝合金梁平搁在支撑顶端插架内,梁出支撑两端距离相等,调节支撑使铝合金梁上口标高至叠合板板底标高。

3)叠合板吊装采用一种自制的吊装装置,包括圆钢管架子、光圆钢筋吊环,滑轮、钢丝绳。

将光圆钢筋弯成吊环形状,两边直段与架子焊接部位不短于10cm,光圆钢筋吊环与圆钢管架子采用焊接连接,圆钢管架子上部对称位置焊接不少于4个光圆钢筋吊环,下部在每根横向圆钢管的中间部位以及横管与纵管交叉口设置光圆钢筋吊环,为了防止在叠合板吊装时出现受力不均致使板出现裂纹甚至断裂现象的出现,在吊装时采用滑轮组来保证吊装后叠合板的质量。

本装置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具体效果图如下:

 

图5.4.5-1预制叠合板吊装装置效果图

4)叠合板吊装就位:

叠合楼板吊装至楼面200mm时,稍做停顿,四角站人手扶叠合楼板,根据墙面弹出的叠合板边线,调整叠合板位置,根据板底标高控制线检查标高。

图5.4.5-2预制叠合板吊装图

5)现浇层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进行二次收面后及时用塑料薄膜覆盖。

6.材料与设备

本工法特别说明的材料是CGMJM-VI接头灌浆料,其具有强度高、干缩小、和易性好(可塑性好,封堵后无塌落)、粘接性好等特点,其胶砂流动度为130-170mm,抗压强度1d≥30MPa,28d≥50MPa。

CGMJM-Z座浆料:

用于连接节点封堵密封的水泥基材料,具有强度高、干缩小、和易性好(可塑性好,封堵后无塌落)、粘接性好等特点,其胶砂流动度为130-170mm,抗压强度1d≥30MPa,28d≥50MPa。

采用的机具与设备见表6。

表6机具与设备表

序号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用途

1

汽车泵

SY5310THB35B

1

混凝土浇筑

2

起重机

MH3-35

2

起重吊运

3

振动棒

50/30

4

混凝土振捣

4

钢筋调直机

φ6-φ12

2

钢筋加工

5

钢筋弯曲机

GW40-3

1

钢筋加工

6

钢筋切断机

GW40-3

1

钢筋加工

7

注浆泵

JM-GJB5型

2

灌浆施工

8

电焊机

BX300

3

焊接钢筋

9

圆锯

MJ106

2

切割模板

10

冲击转式砂浆搅拌机

JDC-2

1

搅拌灌浆料

11

挖掘机

W1-100

2

土方开挖回填

7.质量控制

7.1本工法应遵循的的相关国家(行业)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筋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钢筋连接用套筒浆料》JG/T408-2013

7.2质量控制要点

7.2.1现浇部位质量控制

1、重点控制节点:

墙体轴线偏差、楼层标高控制、柱核心区墙体钢筋定位控制、墙体钢筋位移控制、叠合层现浇面平整度控制、墙体内部预埋件位置控制、现浇节点模板支设加固点布置。

2、轴线测量偏差应满足测量规范的要求,测量控制应由高到低的级别进行布控,控制误差不得超过3mm。

3、标高控制在周边建筑布置控制点,方便相互控制校正;每层标高控制误差不得大于3mm,全层标高控制误差不得大于15mm。

4、在浇筑叠合层现浇混凝土前,在墙体钢筋位置布置水平梯子两道,距离浇筑面层50mm一道,距离钢筋顶部100mm设置一道,用以保证钢筋位置。

5、叠合楼板浇筑面完成后应进行二次找平收面,保证表面平整度误差不得超过2mm。

6、现浇部位模板采用新型塑料模板和40mm*60mm的方形钢管进行加固,模板加固点根据现浇尺寸进行计算,竖向间距不得大于200mm设置一道。

7.2.2吊装质量控制

1、预制构件生产厂与现场吊装作业队伍必须严格按照吊装顺序及吊装计划进行吊装施工。

2、吊装前应根据吊装规范要求对吊装构件进行外观检查,对超过规范要求的质量构件严禁吊装。

3、预制叠合板底部支撑不得大于2000mm,每根支撑之间高差不得大于2mm,标高不得大于3mm,悬挑板外端比内支撑尽量调高2mm。

4、每块预制叠合板吊装就位后其偏差不得大于2mm,累计误差不得大于5mm。

5、预制墙体吊装时应事先将对应的结构标高线标于构件内侧,有利于标高控制,误差不得大于2mm,预制墙体吊装后标高允许偏差不得大于4mm,定位偏差不得大于3mm。

6、预制楼梯吊装前应根据楼梯重量进行支撑体系计算,防止应支撑体系不稳而产生安全事故。

7、其他小型构件的吊装标高控制不得大于5mm,定位控制不得大于8mm。

8.安全技术措施

8.1设专职安全员负责工地安全管理工作,由施工负责人监督日常安全工作,各工种、各施工班组设立兼职安全员,由项目经理、施工负责人、专职安全员组成项目安全检查小组,检查监督项目安全工作。

8.2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牌,划分吊装区域,并在吊装区域内设置警示带,派专人负责警示带区域安全工作,吊装施工时严禁闲杂人员进入警示带内。

8.3现场施工人员必须学习现场安全规章制度,总学时不少于8学时,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资格证方能从事特种作业。

8.4临时配电线路必须按规范架设整齐。

施工机具、车辆及人员应与内、外线路保持安全距离,达不到规范要求时,必须采用可靠的安全措施。

8.5配电系统必须实行分级配电,各类配电箱、开关箱安装和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定值要符合规定,开关箱外观应完整,牢固防雨、防尘。

箱体应统一编号,箱内无杂物,停止使用时应切断电源,箱上锁。

8.6临时用电必须设专人管理,分片包干,责任到人,非电工人员严禁乱拉乱接电源线和动用各类电器设备。

对临时用电的线路及设备,必须由专业电工每天进行巡视检查,发现各类问题及时处理。

8.7电弧焊机一次线不得超过5m,二次线不得超过30m,焊机一、二侧必须有防护罩,二次线必须双线到位,二次零线、焊把线禁止用钢筋或钢管代替。

8.8施工现场严禁吸烟,现场各重点部位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

8.9施工现场不得随意使用明火,凡施工用火操作必须在使用前报消防保卫部门检查批准,办理动用火证手续,并有专人监视。

8.10脚手架搭设及拆除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搭设和拆除,脚手架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应及时进行整改。

9.环保措施

9.1钢筋焊接时采用镶有特制防护镜片的面罩。

9.2现场设置处理雨水与降水的收集池,收集的水源经有关部门检验符合养护用水要求后,进行现场混凝土养护。

9.3焊工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防护手套和鞋盖。

工作服面料要用反射系数大的纺织品制作。

9.4混凝土浇筑与振捣要设置降噪装置,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9.5起重机、运输车辆以及动力设备进场前和施工作业中要严格维护、保养,做到排放不达到国家标准不进场。

进场后排放不达标禁止使用。

9.6起重机、运输车辆以及动力设备加装三元催化装置,减少尾气有害成分的排放。

9.7现场应采用节水型产品,减少水资源浪费,并设立循环用水装置。

9.8现场混凝土养护用水提前编制养护用水措施,严禁无措施养护混凝土导致水资源浪费。

9.9施工中产生的工业垃圾,如焊条的残渣、被切割下的钢筋头、废木板及木方、残留混凝土,集中回收,严禁乱丢乱弃,造成周边环境污染。

10.效益分析

河北绿色建筑产业园(一期)A区02#厂房附属办公楼工程和河北绿色建筑产业园PC展示间为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装配率分别为62%和63%。

采用此工艺进行施工,与其他工艺相比,此工艺取得了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