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00万kVAh新能源电池项目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40831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6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000万kVAh新能源电池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年产1000万kVAh新能源电池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年产1000万kVAh新能源电池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年产1000万kVAh新能源电池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年产1000万kVAh新能源电池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年产1000万kVAh新能源电池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年产1000万kVAh新能源电池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年产1000万kVAh新能源电池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年产1000万kVAh新能源电池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年产1000万kVAh新能源电池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年产1000万kVAh新能源电池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年产1000万kVAh新能源电池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年产1000万kVAh新能源电池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年产1000万kVAh新能源电池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年产1000万kVAh新能源电池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年产1000万kVAh新能源电池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年产1000万kVAh新能源电池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年产1000万kVAh新能源电池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年产1000万kVAh新能源电池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年产1000万kVAh新能源电池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1000万kVAh新能源电池项目设计方案.docx

《年产1000万kVAh新能源电池项目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000万kVAh新能源电池项目设计方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年产1000万kVAh新能源电池项目设计方案.docx

年产1000万kVAh新能源电池项目设计方案

年产1000万kVAh新能源电池

项目设计方案

1.2企业概况

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南都电源,股票代码:

300068)

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立于1994年9月,2010年4月在A股创业板上市。

公司主营业务为通信后备电源、动力电源、储能电源、系统集成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主导产品为阀控密封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及电池材料。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力、铁路等基础性产业,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电动自行车、通信终端等民生产业。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国内外电池行业的领导者,是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及轻

工行业百强企业。

公司品牌“NARAD”为中国驰名商标,并已成为享誉全球的知名品牌。

公司拥有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设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及行业内唯一的国家认可实验室,配备了国际最先进的研发试验和综合测试设备,拥有以院士为首,国内外专家、教授作为技术带头人的具有丰富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研发团队。

截止到目前,公司已提出百余项自主知识产权申请,拥有有效授权专利81项,其中发明专利23项。

在储能应用领域,拥有高性能储能电池、超级电池、锂离子储能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在动力应用领域,拥有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低速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等车用超级电池、锂离子电池等技术;在通信应用领域,拥有高性能后备电源、高温环保电源、锂离子小型后备电源、燃料电池后备电源、高功率UPS电源等核心技术与产品,其中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高温环保电池为国际首创,具有巨大的经济及生态效益;在新型材料方面,拥有高性能锰酸锂、磷酸铁锂等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阀控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质材料等核心技术。

公司构建并形成了全球销服一体化的营销体系,拥有专业化、国际化的营销团队,是国内同行业中海外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高端工业电池年出口额近2

亿美元,拥有世界500强客户50余家,均远高于国内竞争对手。

公司营销网络覆盖国内29个省、市、区,在海外以自有品牌成功进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成立了南都亚太、南都英国、南都菲律宾、南都马来西亚、南美办事处等海外营销及技术服务机构,形成了迅捷、优质的物流通道。

公司秉承“严选材、精制造、高技术、诚服务”的质量方针,导入精益生产理念,建立了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先后通过了挪威船级社(DNVISO9001和TL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法国BV公司SA8000社会责任体系认证。

公司坚持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全员职业健康安全,积极履行企业公民职责,努力成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公司现已被工信部评为全国首批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示范企业。

公司确定以“通信、动力、储能”三大领域为未来发展方向,以技术、品牌为核心,参与国际竞争,致力于成为全球通信后备电源、储能应用电源、动力电源和新能源应用领域系统解决方案的领导者,积极推动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

1.3项目背景及意义

1.3.1新能源产业将成为全球未来的支柱产业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从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到石油对煤炭大规模替代,其后都跟随着经济大发展的高潮。

新能源产业与低碳经济的发展,涉及多个产业领域,一旦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将极大地改变人们传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并将创造新一轮的经济繁荣。

目前,全球各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产业的崛起将引起通信、电力、IT、汽车业、建筑业、新材料行业等多个产业的重大变革,并催生一系列新兴产业。

新能源产业对其他产业发展的直接拉动表现为多个方面,一是拉动新能源上游产业如风机制造、光伏组件、多晶硅深加工等一系列加工制造业和资源加工业的发展;二是促进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等一系列输送与用能产品的开发和发展;三是促进节能建筑和带有光伏发电建筑的发展。

金融危机后,各主要发达国家陆续推出了本国的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包括美国的《美国创新战略:

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英国的《构筑英国的未来》、日本的《面向光辉日本的新成长战略》等,都对未来的支柱产业进行了描绘,这些支柱产业均包括清洁能源、汽车工业、先进制造业、生物、信息等领域,因此,发展新能源及电动汽车产业已成为全球的发展共识。

总体来看,这些战略均把绿色能源的研发作为经济复苏的重中之重。

美国除了将189亿美元投入能源输配和替代能源研究、218亿美元投入节能产业、200亿美元用于电动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外,还将投入7.77亿美元支持建立46个能源前沿研究中心。

在欧盟经济复苏计划中,强化“绿化”的创新和投资,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

日本将新能源研发和利用的预算由882亿日元大幅增加到1156亿日元。

韩国计划到2012年投资60000亿韩元研发绿色能源新技术。

除新型能源外,电动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消费市场的引领性产品,发展电动汽车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演变成一场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竞争。

2009年2月1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其中新能源为重点发展产业,主要包括发展高效电池、智能电网、碳捕获和碳储存、可再生能源等。

金融危机之后,日本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意向进一步增加,拟定了旨在占领世界领先地位、适应21世纪世界技术创新要求

的四大战略性产业领域,其中之一就是环保能源领域,包括燃料电池汽车、复合型汽车(电力、内燃两用)等新一代汽车产业,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产业。

在新能源利用方式方面,日本通过建立太阳能发电产业群、燃料电池和蓄电池产业群、风力及生物质能等“地产地消”的商业模式,形成与新能源产业相关的大的工业结构。

由此可见,发展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应对危机、提振经济的战略选择: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布局,力争通过发展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率先走出危机,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

这些产业着眼于未来,能够成为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产品将会有稳定而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有较强的产业带动作用。

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这些新兴产业都将是未来经济的增长点及驱动性的产业,尽管它在目前还未显现效益,但任何人都无法忽视它的巨大前景。

1.3.2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将为公司带来空前机遇

作为能量转换与储存的关键部件,蓄电池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已成为制约整个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无论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储能系统,还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以及智能电网的调峰储能应用中,蓄电池均为核心部件,其技术水平对整个系统性能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可再生能源及智能电网产业中,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正是储能技术,而能够实现大容量、高可靠性储能的铅酸蓄电池占有重要地位。

各国家和地区纷纷将储能技术的研发作为重要的课题。

在美国“电网2030”计划中,大容量储能技术列为优先级最高的目标技术,其技术包括铅酸蓄电池、超级电容器、功率变换器、控制器、储能与电能质量相结合的设备开发等;在欧洲电网技术的研究计划中,将能量储存和电能质量的保证放在重要研究地位;此外,“电能利用和电能储存技术”也已被列为我国电网前瞻性关键技术之一。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新能源汽车技术和成本上的最大瓶颈。

动力电池制造商必将成为汽车厂商争夺的焦点。

从美国的“下一代电池和电动汽车计划”中可见,用于电动汽车的先进铅酸蓄电池代表着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向。

在新能源汽车用蓄电池上,国际铅酸蓄电池行业正在开发很多先进技术,包括双极柱卷绕式动力VRLA电池、双极陶瓷隔膜VRLA电池、铅炭电池、超级电池技术等,而这些技术同时了是铅酸蓄电池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

在铅酸蓄电池之外,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的研发也始终占据着行业的热点。

八、、八、、。

由此可见,新能源及相关产业的迅速扩张,为蓄电池产业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同时,新能源、智能电网、电动汽车,这未来三大新兴产业的发展瓶颈都指向了同一项技术——储能技术。

蓄电池作为能量储存与转换的核心部件,将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公司专注于蓄电池领域的发展,经过20年的发展,积累和储备了丰富的蓄电池产品与技术研发经验,是国内蓄电池行业的技术领先者。

公司始终立足于通信后备电池产业,积极跟进拓展太阳能、风能、电力、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高效节能产业,持续进行电源领域前驱性技术的研究,致力于以创新为动力,将公司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通信后备及动力、储能应用领域电源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近几年,公司抓住新能源产业为蓄电池行业带来的空前机遇,持续加大对太阳能、风能系统及智能电网用储能电池等应用领域的技术研究开发,积极开发新型储能电池;建立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系统实验室,进行超级电池、磷酸亚铁锂电池等新型车用动力电池的研究与开发,为公司日后在上述新领域的发展进行技术储备。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在二十一世纪将为人类社会带来革命性的进步,也将为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

行业内的技术领先企业必将受益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1.3.3项目产品符合国家及产业政策导向,是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品与技术

2010年9月,国务院通过《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决定从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出发,现阶段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

同时,在这些产业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积极培育市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新能源、电动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国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继四万亿投资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后的新一轮刺激经济的方案。

其中,新能源产业中,有四个重点,分别为发展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有两个重点,分别为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动汽车的研制方面,经过近10年的自主研发和示范运行,我国动力电池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和产品研发与国外先进水平比较总体相当,车用电机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不大,是为数不多的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的产业领域。

当前紧迫的任务是,通过技术经济、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三个方面的充分论证,尽快确定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技术路线和市场推进措施,推动新能源汽车工业的跨越发展。

本项目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新材料、新能源高技术产业,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关于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的要求;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中关于发展制造业(基础件和通用部件)的要求、符合葛店经济开发区域规划中发展新能源等高科技综

合项目的要求,项目目标与规划内容衔接和协调。

本项目产品为2V200Ah、12V26Ah以上高容量密封型免维护蓄电池,产品

2005

类别属于“高容量密封型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年本)》(国家发改委第40号令)——第一类、鼓励类——十六、轻工——13、

高技术绿色电池产品制造(无汞碱锰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高容量密封型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燃料电池、锌空气电池、太阳能电池);同时,在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08年4月14日发布的“国科发火[2008]172号”文件《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中,阀控密封电池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六、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三)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1、新型动力电池(组)、高性能电池(组)——新型高容量、高功率电池与相关产品,因此,本项目产品是国家鼓励与支持发展的高性能电池产品。

1.3.4本项目是公司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实现产业升级及可持续领先发展的需要

南都电源在产品、技术方面拥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积累和储备了丰富的蓄电池产品与技术研发经验,已经成为了国内蓄电池行业的技术领先者。

在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扬弃及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行业内领先的专有技术体系。

在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公司始终专注于培育核心技术能力,强调以技术创新带动技术进步,进而促进产业升级。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公司已拥有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套技术,培养了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研发技术骨干,具备了很强的自主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

目前公司产品所采用的技术全部为自有专利技术。

与国内同行相比,公司在阀控密封电池技术上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特别是在通信电源、太阳能、风能储能电池、动力电池及胶体电池等方面的技术上获得了突出的核心优势。

在本项目的建设中,公司以高起点、高要求进行工厂设计及生产工艺布局,应用自主研究开发的国际最先进的阀控密封电池制造技术,建成一个国内最现代化最先进的阀控密封电池工厂。

在本项目中,行业最先进的连铸连轧、冲压、自动化铸焊、内化成工艺等先进工艺技术均得到大规模应用,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将使公司产品线更加齐全,产能规模大幅提高;可以使公司继续保持行业内的技术领先地位,成为国内最大规模的新能源电池供应商之一,从而进一步提升行业地位,扩大国际知名度。

同时,本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新能源电池领域产能最大的单一工厂,有利于实现规模效应,降低管理及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在今后,面对外部宏观经济条件的恶化及竞争的加剧,公司将始终坚持以自主创新实现企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从而获得核心竞争力。

本项目为公司实现创新的生产理念、技术手段、先进工艺均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载体,使公司多年来研发、积累的最先进、成熟的工艺技术得以施展,并在今后仍将为公司开展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良好的平台。

1.4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及主要内容

本报告就产品的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及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对阀控密封电池的几种生产工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对比及选择,对建设方案及其投资经济效益进行了技术经济论证。

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市场分析、建设方案、项目实施计划、节能、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消防、投资估算、经济效益测算及评估等。

本项目用地617亩,新建厂房22.8万平方米,新增主要工艺设备及测试仪器设备5792台(套)[其中进口设备15台(套)]。

本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4.2亿元,利润总额3.5亿元,全部投资回收期8.3年(包括建设期4年)。

本项目主要产品为后备及储能、动力系统用高性能阀控密封电池,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良好。

1.5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12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80000万元[其中:

外汇1514万美元(折人民币9235万元)],铺底流动资金40000万元,拟全部由公司自筹。

1.6主要数据及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的主要数据及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1.7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

1.7.1本项目采用工艺技术先进,产品市场前景好。

本项目采用连铸连轧、冲压、自动化铸焊、内化成等先进生产工艺,具有成本低、质量好、大规模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关键设备采用最先进的进口设备,能够大大提升企业生产设备的先进程度,使公司在本项目建成后生产技术水平能雄踞国内新能源电池行业的前列,确保了产品质量和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产品的市场前景良好,故本项目在技术上是先进、可行的。

1.7.2本项目内部收益率为21.16%,投资利润率22.04%,投资回收期8.3年

(包括建设期4年),盈亏平衡点为49.35%。

本项目的经济及社会效益良好,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2、市场需求

全球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将成为对抗危机的最有效手段。

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信息通信等产业正日益成为全球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公司也将在这一大的历史机遇下,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1电子信息产业

通信及信息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有力地推动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产业规模也不断扩大。

经过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通信产业的投资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缩减,但2011年以后全球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逐步进入到扩张阶段,随着全球经济逐步走向复苏,通信业的投资也将开始趋于增长。

发达国家作为成熟市场,新增电信投资对后备电池产生的需求增长较为有限,但其现存的庞大的通信网络以及对原有网络的优化、升级、扩容及更高的安全性要求,将对通信后备电池产生非常大的替换和一部分新增需求。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今后通信产业的高投资、高成长将依然持续,从巴西、俄罗斯、印度等重点国家的情况来看,近几年电信市场复合增长率均已达到25%以上,发展中

国家对总体电信业市场的推动作用正越来越趋明显,电信业已成为这些新兴市场的主要高成长产业之一。

但目前在容量巨大的海外市场中,国内企业所占的份额还非常低,随着中国企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及海外客户对国内企业认知度的不断提高,海外市场为中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2013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在年内推动发放4G牌照,同时鼓励民间资本以参股方式进入基础电信运营市场。

三大运营商目前都在为抢占4G先

机做充分准备。

中国移动高调宣布,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在国内100个城市进行TD-LTE(我国4G技术标准)设备采购,以及2013年建成TD-LTE基站规模超过20万个。

投资总额将达到约1800亿元,进而带动上下游投资总数将高达近5000亿元2013年6月份,中国移动200亿4G基站投资已然落地。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亦都在积极推动4G建设计划,并已正式启动4G建设投资。

业内人士预测,4G牌照发放后,将极大地促进三大运营商的4G建设和商用进程。

未来三年内,三大运营商在4G建设和运营等方面的累计投资额将有望

突破3000亿元。

作为通信基站的必备产品,蓄电池有望迎来需求拐点。

随着互联网与数据业务的高速发展,传统通信方式正不断受到各类新业务的冲击,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逐渐融合,数据业务大幅增长,由此将极大带动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用后备电池市场。

美国知名市场研究公司IDC最近发布的报

告显示,全球大数据技术及服务市场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达31.7%,2016

年收入将达238亿美元,其增速约为信息通信技术(ICT)市场整体增速的七倍之多。

在广大现有和新兴细分市场中,大数据市场融合技术与服务,正形成迅猛的发展势头。

尽管情况发展会存在多种可能,供需也存在重重变数,但IDC认为,

2013-2016年期间该市场仍将呈现强劲的增长。

云计算技术将改变整个信息产业,为电信运营商从通信业向大ICT产业全面转型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未来几年,IDC行业的巨大发展机遇将带动IDC机房设备包括电池市场需求的扩大,公司在IDC业务领域将形成新的业绩增长点。

2.2新能源及智能电网

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与环保压力,全球都在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兴能源,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制订了今后的可再生能源规划:

欧盟计划到2020

年和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其能源消费的比例将分别达到20%和50%;美国计划

到2030年,风力发电要占其全部电力装机的20%;日本计划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等替代能源将占其能源供应的50%以上。

2007年9月,根据《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发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

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要占到全国一次能源消费量的15%。

2009年,在联合国气候

变化的峰会上,我国政府又提出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要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15%的目标。

2030年前后,可再生能源占到能源消费的25%左右。

目前可再生能源中技术和市场最成熟的是风能发电,风力发电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能源,全球风电装机正在以每年20~3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同时,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和市场安装量也在不断增长,预计到2030年全球累计装机容

量将达到近2000GW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技术具有的波动性、随机性、间歇性成为制约新能源并网的关键问题,储能电池技术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

相对于集中供能,分布式能源已成为全球发展的热点,它是一种建在用户端的能源供应方式,可独立运行,也可并网运行,将用户多种能源需求,以及资源配置状况进行系统整合优化,采用需求应对式设计和模块化配置的新型能源系统。

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会促使分布式发电系统更快地发展,同时,分布式发电与储能技术的结合将极大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率,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经济性。

户用储能系统:

在欧洲、日本等光伏产业发达的国家,发展家用自给式光伏系统已逐渐成为充分利用太阳能的有效手段。

2012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了“支持自给式太阳能等新能源产品进入公共设施和家庭”,对新能源的发展方向给出明确指导。

对于自给式太阳能发电的两种形式,无论是离网式独立光伏发电系统还是“就地消费,自发自用”的光伏发电系统,都是光伏发电系统的独特应用形式。

它们共同的技术特点是分散式、小型化、无需电网系统协调配合,最契合光伏发电的技术特点,相对其它能源具有很大优势。

从经济特点上看,光伏发电系统的这两种应用基本不涉及到并网问题,节约了电网建设的投资与电能输运的费用,因此具有较好的经济性,目前在全球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智能电网领域:

从全球范围来看,数千亿美元正用于将高端信息技术整合到电力网络,创建一个能够让世界在满足增长的电力需求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空气、水和土地的“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可以让再生能源的使用占到全球能源需求的30%或以上,可以随时调整需求和电流以保持系统稳定,即使风能和太阳能发生变化。

智能电网将利用能源效率的全部潜能,这可以达到稳定世界气候所需的温室气体减排总量的50%。

风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下降速度极可能大大超出预测,以智能电网、大规模储能电池为代表的配套技术良好的预期将进一步拉动新能源提高在能源结构中的份额。

随着新能源和智能电网的发展,储能重要性日益凸显并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同时,光伏和风能装机未来十年也都将有大规模的增长。

2013年7月

15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导意见明确提出,2013-2015年国内光伏年均新增装机10GVy到2015年总装机达35GV以上,发展空间非常巨大;我国智能电网未来十年新增投资额在1

万亿元左右,这些都将为储能电池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2.3新能源汽车及汽车启停市场

当前,全球汽车工业正面临着金融危机和能源环境问题的巨大挑战。

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汽车动力系统的新能源化,推动传统汽车产业的战略转型,在国际上已经形成广泛共识。

日本、欧洲和美国都基于本国情况制定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技术路线,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也达成了一致:

混合动力汽车是近期产业化的重点,纯电动汽车是研发重点,燃料电池汽车为未来发展目标。

动力电池及相关控制技术已成为制约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这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