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5419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2.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讲义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3)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4)社会公众

(5)其他使用者

第三节会计要素

1、会计的6大要素的概念、分类和主要特征

2、会计等式

会计要素是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和

监督的具体对象或内容。

企业会计要素包括:

【例题10:

2009年多选题】反映一定时期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有())。

A.收入

B.费用

C.投资

D.利润

E.所有者权益

【答案】ABD

【例题11:

2010年多选题】下列会计概念中,属于会计要素的有()。

B.资产

D.负债

E.公允价值

一、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1、资产:

(1)定义:

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且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特征:

①必须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如,企业融资租入的设备应作为企业的资产。

②必须是预期能够直接或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如,待处理的无价值的报废产品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

③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是预期的资产

如,计划购买的及其设备等尚未购置的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

④必须能以货币计量

【例题12:

07年多选题】列各项中,属于资产特征的有()。

A.形成资产的交易已经发生

B.资产必须是企业拥有的或控制的资源

C.资产必须以实物形式存在

D.资产必须是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资源

E.形成资产的交易预计在未来发生

【例题13: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资产定义的是()

A融资租入的设备

B待处理财产损失

C购入的专利权

D购入的原材料

【答案】B

【解析】融资租赁固定资产企业能够实际控制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应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待处理财产损失不符合“必须是预期能够直接或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条件所以不符合资产的定义。

(3)确认条件:

要符合资产定义

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

(4)分类:

项目

含义

内容

流动

资产

是指预计在一个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变现的资产,以及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等。

非流

动资产

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开发支出等

【例题14:

2009年单选题】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者耗用的资产是()

A.流动资产

B.固定资产

C.递延资产

D.无形资产

【答案】A

【例题15:

2008年单选题】下列资产负债表项目中,属于资产项目的是()

A预付账款

B预收账款

C预提费用

D盈余公积

【解析】BC为流动负债;

D为所有者权益项目

2、负债: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①只能由过去的交易活动或本期经济业务所形成,且必须于未来某一特定时期予以清偿的现时义务。

【注】企业与供应商签订的在未来可能形成负债的采购合同,在当前不能作为负债。

②必须有其可用货币额反映的价值量。

③必须是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预期都会造成经济利益流出的现时义务。

符合负债的定义。

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负债

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持有,或者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应予以清偿或者企业无权自主的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的负债。

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工资、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

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

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例题16:

2006年单选】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现有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

A.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B.企业利润的增加

C.企业费用的降低

D.企业收入的减少

【例题17:

2004年单选】下列各项中,已经形成企业负债的是()

A,企业的银行贷款

B,企业签订的期货合同

C,企业购买的固定资产

D,企业发生的销售费用

【例题18:

2006年多选】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负债的有()。

A.企业购买的国债

B.企业欠职工的工资

C.企业欠银行的贷款

D.企业签订的采购合同

E.企业负责人个人购房时向朋友的借款

【答案】BC

3、所有者权益:

来源

具体项目

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收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或称为净资产。

①企业投资人投入的资本

②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③留存收益:

历年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

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①实收资本(股本)

②资本公积

③盈余公积

④未分配利润

【注】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联系与区别:

(1)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联系:

都是资产的取得来源,都可以对企业资产提出索偿要求;

(2)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区别:

负债体现债权人的索偿权,使用负债所形成的资金需要还本付息,不参与利润分配,在企业清算时优先清偿;

所有者权益体现投资者的索偿权,一般不需还本,也不需要支付利息,参与利润分配,以利润分配的方式作为投资人的回报。

【例题19:

2008年多选】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有()

A投资人投入的资本

B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C留存收益

D出售资产所得

E银行贷款

【例题20:

2005年多选】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是()。

A.资本公积

B.未分配利润

C.应收账款

D.营业收入

E.盈余公积

【答案】ABE

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1、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日常活动: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

①收入应当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②收入应当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该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资本;

③收入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3)确认:

①符合收入定义;

②与收入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③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会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

④经济利益的流入能够可靠计量。

只有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才属于收入,为第三方代收的款项不属于企业收入。

2、费用

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①费用应当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②费用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

③费用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①符合费用的定义;

②与费用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③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

④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4)构成内容:

狭义的费用是指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各种与提供商品和劳务有关的资产耗费,即营业费用。

工业企业的营业费用可以划为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构成。

期间费用是指与生产产品无直接关系,属于某一时期耗用的费用。

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费用与成本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为生产某产品发生的生产费用是构成该产品成本的基础。

区别在于费用是按照时间归集的,而产品成本是按照产品对象归集的。

3、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费用后的盈余,是反映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

三、会计等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者关系:

资产=权益

=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负债+所有者权益

反映资产的归属关系。

在某个特定的时点,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所存在的平衡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

2、在不考虑调整因素,如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情况下:

利润=收入–费用

反映了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

无论发生什么经济业务,都不会破坏上述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

四、经济业务发生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变动(有九种情况,见教材219页)

【注】此处内容由两个考点:

(1)判断经济业务事项的发生引起会计要素如何变动

【例题21:

单选】收回某单位所欠货款10000元,存入银行。

这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情况属于()。

A.一项资产与一项负债同时增加

B.一项资产与一项负债同时减少

C.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D.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

【答案】C

(2)根据会计等式判断经济业务事项的发生是否正确

依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式去掌握。

经济业务事项不会破坏该等式关系。

2011年多选】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会引起相关会计要素的变动。

下列会计要素变动情形中,正确的有()。

A.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等额增加

B.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减少

C.一项负债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增加

D.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同时等额减少

E.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等额减少,资产和所有者权益不变

第四节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

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四个基本原则

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包括:

权责发生制原则;

配比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

企业用来确认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从而确定损益的标准有两种: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适用范围

权责

发生制

也称为

应计制

按照权利和义务是否发生来确定收益和费用的归属期。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均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1)企业

(2)事业单位的经营业务。

收付实现制

现金制

以收到款项或支付款项作为确认收入、费用的基础。

凡是本期实际收到款项的收入,不论其是否归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

凡是本期实际以款项支付的费用,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中的得到补偿,均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

(1)行政单位

(2)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外的其他业务

【例题22:

单选】企业1月份预付全年仓库租金12000元按权责发生制确认的本月费用为()元。

A12000

B10000

C5000

D1000

【答案】D

【解析】12000÷

12=1000元

本题若按收付实现制确认本月费用就是12000元

【例题23:

07年单选】在会计处理上,按照款项实际收到或付出的日期来确定收益和费用的归属划的方法称为()。

A.复式记账

B.权责发生制

C.收付实现制

D.会计分期

【例题24:

08年单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为基础.

A.实地盘存制

B.永续盘存制

C.收付实现制

D.权责发生制

【例题25:

03年单选】下列各项中,其会计核算过程中一定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是()。

A.工业企业

B.事业单位

C.上市公司

D.行政单位

【解析】我国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二.配比原则

1.配比原则是指对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并应相互配比,以便计算本期损益。

配比方式分为:

收入与费用之间的因果配比,即收入与其对应的成本费用相配比。

收入与费用之间的时间配比,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时期的成本费用相配比。

2.配比原则要求:

在会计核算中,一个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同一会计期间内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而不能提前或延后,否则就会造成经营成果虚假不实。

对于一切预支的款项的成本、费用,要递延到有关的收入取得时才能列支;

对于与本期收入有关的一切未来费用,则应在本期内预提,以达到配比的目的。

【例题26:

07年单选】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并相互比较,以便计算本期损益,这体现的是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原则中的()。

A.配比原则

B.一致性原则

C.相关性原则

D.可比性原则

【答案】A.

三.历史成本原则:

也称为实际成本原则或原始成本原则。

1、含义:

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

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2、优点:

(1)取得比较容易、比较客观;

(2)有原始凭证作证明,便于查证;

(3)可以防止企业随意更改;

(4)会计核算手续简化,不必经常调整账目

历史成本原则是以货币稳定为前提的。

【例题27:

08年多选题】会计计量时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的主要原因有()

A历史成本具有客观性

B历史成本具有综合性

C历史成本的数据比较容易取得而且可靠

D历史成本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E历史成本符合会计分期的基本前提

【答案】AC

【例题28:

08年单选】各项资产应按照取得时支付的实际成本计量,其后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这遵循的是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原则中的()原则

A客观性

B相关性

C历史成本

D权责发生制

四.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1、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含义

(1)收益性支出是指在本期发生的只与本期收益有关的应当在本期已实现的收益中得到补偿的支出。

(2)资本性支出是指为当期发生的不但与本期收益有关,而且与以后会计期间收益有关的,应当在以后若干会计期间的收益中得到补偿的支出。

2、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的要求:

(1)支出的效益仅惠及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如:

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收益性支出作为费用列入利润表中;

(2)凡支出的效益惠及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如购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支出,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支出,它应当作为资产列入资产负债表中。

该支出通过折旧、摊销等逐期转化为各期的费用。

3、其他注意:

(1)将资本性支出误计入收益性支出,就会多计费用而少计资产价值,会低估资产和当期收益;

如将应计入“无形资产”的开发费用计入了“管理费用”。

(2)将收益性支出误计入资本性支出,就会少计费用多计资产价值,会高估资产和当期收益,如将应计入“管理费用”的研究费用计入了“无形资产”。

【例题29:

07年单选】下列支出中,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是()。

A.购买固定资产的支出

B.支付职工工资

C.购买原材料的支出

D.支付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

【例题30:

06年单选】将收益性支出按资本性支出进行账务处理会导致()。

A.少计费用多计资产

B.多计费用少计资产

c.少计费用少计资产

D.多计费用多计资产

【例题31:

09年单选】下列会计处理原则中,属于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的是()。

A.实质重于形式

B.历史成本原则

C.会计主体

D.货币计量

【例题32:

07年多选】下列各会计原则中,属于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原则的有()。

A.权责发生制原则

B.收付实现制原则

C.配比原则

D.历史成本原则

E.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

【答案】ACDE

第五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称为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的4个基本前提的内容

会计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假设

具体内容

会计主体

1.含义: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是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

2.作用:

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前提,是为了把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与其他会计主体以及投资者的经济业务划分开。

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

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也可以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可以是营业性组织,也可以不是营利性组织,如会计主体可以是行政事业单位、企业、企业的分支机构、企业内部独立的某个生产车间、可以作为费用报销单位的企业内部职能部门、由多个法人组成的企业集团、合伙企业等。

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会计核算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而不考虑企业停产或破产清算,也不考虑企业大规模削减业务。

2、作用:

只有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才区分为流动和长期的,企业资产才能以历史成本计价而不以现行成本或清算价格计价,才有必要和可能进行会计分期并为采用权责发生制奠定基础,才能正确区分资本与负债成为必要。

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又叫会计期间,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若干连续的、等距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按期编制会计报表,从而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会计分期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的。

2、会计分期一般分为年度和中期。

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3、作用:

明确了会计期间的前提,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才能正确贯彻配比原则。

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进行记录,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假定货币的币值保持不变。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例题33:

2011年单选】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中,界定会计核算内容空间范围的是()。

A.持续经营

B.会计期间

【例题34:

2006年单选】投资者个人的经济业务与其所投资企业的经济业务分开,符合()这一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要求。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货币计量

D.会计分期

【例题35:

2011年单选】会计分期是建立在()基础上的。

B.货币计量

C.持续经营

D.权责发生制

【例题36:

单选】会计核算中产生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记账基础的前提是()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货币计量

D会计分期

【解析】明确了会计期间的前提,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才能正确贯彻配比原则。

【例题37:

2010年多选】为保证会计工作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工作人为假设的基本前提有()。

A.采用历史成本计价

C.权责发生制

E.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答案】BD

第六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个

1、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内容

2、每个要求的具体含义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包括:

可靠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并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内容完整。

可靠性包括真实性和客观性。

在实际会计核算中用作证明客观事实计量依据的,主要是指各种原始凭证和仪表记录等。

二、相关性

相关性又称作有用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三、清晰性

清晰性又称可理解性,要求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利用。

四、可比性:

(1)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必须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

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和程序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确需变更的,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累计影响数以及累计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附注中说明以便进行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

(2)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办法,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以便在不同企业之间可以进行横向比较。

【例题38:

2004年单选改编】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发出存货按实际成本计价时,既采用先进先出法,又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在年度会计报表附注中也未进行说明,这违反了会计核算的()。

A,历史成本

B,谨慎性

C,可比性

D,客观性

【例题39:

2004年单选】不同企业尽可能采用统一的会计处理方法是()原则的要求。

A,可比性

C,有用性

D,权责发生制原则

五、实质重于形式:

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仅仅按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