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43758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docx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docx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第二轮岗位聘用教师聘任方案

根据《西南大学第二轮岗位设置与聘用办法》(西校〔2012〕286号)及有关通知精神,特制定学院第二轮岗位聘用教师聘任方案。

一、聘用组织

学院成立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李建光、熊祖洪;成员:

毕均明、吴正茂、袁宏宽、谭兴文、李加兴、黄菊。

领导小组下设教师组(熊祖洪、吴正茂负责)、管理和工勤组(李建光、毕均明负责)、实验技术组(袁宏宽、谭兴文负责)。

教师组负责学院教师二级岗位拟聘人员申报材料的初审及推荐工作,以及教师三至十二级岗位的聘用工作。

管理和工勤组、实验技术组负责相关岗位拟聘人员申报材料的初审及推荐工作。

学院成立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专家组,由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组成,会同学院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领导小组,对成果认定存在争议或其他未尽事宜进行裁定。

二、岗位设置

1.教师岗位等级设十二级,具体设置为:

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其中正高级分为4级,即教授一级岗位、教授二级岗位、教授三级岗位、教授四级岗位,分别对应教师一至四级岗位;副高级分为3级,即副教授一级岗位、副教授二级岗位、副教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教师五至七级岗位。

中级岗位分为3级,即讲师一级岗位、讲师二级岗位、讲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教师八至十级岗位。

初级岗位分为2级,即助教一级岗位、助教二级岗位,分别对应教师十一级、十二级岗位。

2.岗位类型:

分为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学为主型岗位。

教学科研并重型岗位不低于教师岗位总数的70%,教学为主型岗位不超过30%。

申报教学为主型岗位,年龄不低于45岁(截止到2012年8月31日)。

3.教师岗位指标

我院现有专任教师77人(不含教学法、实验教学),其中正高级20人,副高级30人,中级27人。

按《西南大学第二轮岗位设置与聘用办法》(西校〔2012〕286号)和《西南大学关于开展第二轮岗位聘用工作的通知》(西校〔2012〕287号)文件规定核算岗位指标,具体聘用指标如下表:

单位

专任教师数

聘用指标

高级岗位

副高级岗位

3级

3级调节

4级

4级调节

合计

5级

6级

7级

合计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77

3

1

13

-1

16

5

10

14

29

注:

如因岗位转换、校内移动、新进人员、调离辞聘等原因发生基础数据变化的,需按文件规定的核算方式重新核算聘用指标,并经学校岗位设置与聘用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备案后执行。

增投的调节指标本次聘用有效,本聘期结束自然核销。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现有有专任教师35人(不含教学法、实验教学),其中正高级8人,副高级10人,中级17人。

按《西南大学第二轮岗位设置与聘用办法》(西校〔2012〕286号)和《西南大学关于开展第二轮岗位聘用工作的通知》(西校〔2012〕287号)文件规定核算岗位指标,具体聘用指标如下表:

单位

专任

教师数

聘用指标

高级岗位

副高级岗位

2级

3级

4级

合计

5级

6级

6级调节

7级

合计

电子信息

工程学院

35

3

1

4

8

2

1

—3

4

10

注:

如因岗位转换、校内移动、新进人员、调离辞聘等原因发生基础数据变化的,需按文件规定的核算方式重新核算聘用指标,并经学校岗位设置与聘用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备案后执行。

增投的调节指标本次聘用有效,本聘期结束自然核销。

三、岗位职责和聘期任务

学院根据《西南大学各类岗位基本职责》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教师岗位职责和聘期任务(见附件2)。

四、聘用条件

(一)基本条件

1.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纪守法,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好。

2.具有履行相应岗位职责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3.具备履行岗位职责的知识结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4.自觉遵守高校教师行为规范,师德师风好。

5.上一聘期考核合格。

(二)教师二级岗聘用条件(见学校文件)

(三)教师三级及以下岗位的聘用条件,见附件3。

五、工作程序

(一)个人申请:

9—10月个人填写岗位聘用个人申请表。

(二)单位审核:

10月学院领导小组按聘用条件进行资格审查并推荐。

(三)确定人选:

1.教师岗位:

9月10日前学院完成二级岗位人选推荐,报学校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委员会确定;10月提出三级及以下岗位聘任人选并公示。

2.实验技术岗位:

三至四级岗位人选经学校相关岗位聘用工作组推荐,由学校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委员会确定;五级及以下岗位人选由学校各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工作组确定。

3.专职辅导员岗位、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人选由相应岗位聘用工作委员会确定。

(五)学校审定。

领导小组审定各级聘用组织确定的聘用人选。

(六)聘前公示。

在全校范围进行3个工作日的公示。

(七)签订合同。

11月学院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六、聘用考核

聘用考核包括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

(一)年度考核:

主要考核年度任务完成和聘期工作进展情况。

(二)聘期考核办法(见附件1)。

七、相关说明

1.岗位聘任中,申报上一聘期同级岗位者,聘期内考核合格优先续聘;教学科研成果达到晋升高一级职称要求者,在晋升至高一级岗位时优先。

2.均符合聘任条件,任职时间长者优先;任职时间相同,教学科研成果突出者优先。

3.距离退休时间不足一个聘期的教师,如上一聘期考核合格,经个人申请,可续聘原岗位,占相应岗位指标。

4.成果有效范围为2007年11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以西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取得的成果。

成果分类执行西校【2008】223号文件规定。

5.自然科学通讯作者论文,指学术论文中明确注明有通讯作者且第一作者须是申请人单位的全日制学生,并是该学生在校期间成果。

6.聘用中如有需要专家评审、鉴定,或有争议情况可提请学院学术委员会或学校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专家组评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7.本办法由学院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附件:

1.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职工聘用期考核办法;

2.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院各类岗位基本职责;

3.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岗位聘用条件;

4.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学科研成果替换办法。

附件一: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教职工聘用期(2007.11-2012.07)考核办法

按照学校《关于开展首轮岗位聘用聘期考核的通知》,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此考核办法。

 一、参加考核人员范围

  截至2012年6月30日在编在岗人员。

其中:

1.在国内外进修、脱产攻读学位、外派人员,本人填写岗位聘用聘期考核表,提交教研室考核会议参加考核;

2.在学校其他单位担任处级领导职务的教学科研人员,由教研室主任通知其参加聘期考核。

二、考核程序及时间安排

1.2012年8月20日前,个人填写《岗位聘用聘期考核表》,总结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和聘期任务完成情况。

2.2012年9月3日前,分教研室召开岗位聘用聘期考核会,个人进行述职,接受群众评议,教研室依据聘期合同约定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初步确定考核等级。

3.各教研室的考核意见经学院教代会、工会和党政联席会讨论通过后,报学校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工作要求

1.考核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优秀比例一般不超过15%。

2.聘期内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推荐为优秀等级:

(1)学院、教研室等集体活动,无故缺席次数达5次及其以上;

(2)擅自在外兼职未履行学院审批手续;

(3)高级职称教师未承担教学工作量任务或没有科研成果;

(4)年度承担的教学、科研、管理或服务工作量不满;

(5)教学效果不好或学生评价较差的;教学、管理或服务工作中出现责任事故;

(6)聘期内(2008—2011年)年度考核“优秀”少于1次;

(7)来校工作时间不足两年。

3.聘期内有以下情况之一者,考核不合格:

(1)不服从工作安排,拒不履行岗位职责的;

(2)未完成工作任务的;

(3)有学术不端行为,查证属实的;

(4)违反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产生恶劣影响的;

(5)因个人过失给国家、集体和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严重后果的;

(6)受到行政记大过以上处分的;

(7)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8)有1次及以上重大教学事故的;

(9)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的其它考核不合格情形的。

4.出国逾期不归或长期不在岗的,暂不确定考核等级。

5.考核等次作为岗位续聘、晋聘、低聘和解聘的重要依据。

考核优秀或合格者,可申请续聘或晋聘;考核不合格者,可低聘或调整到能够胜任的其它岗位;对不服从岗位调整的考核不合格者,或服从岗位调整但考核仍不合格者,可解聘。

四、相关说明

1.在外攻读博士学位、执行公派留学计划、执行学术休假计划的教师,可酌情减免工作量。

2.“双肩挑”管理岗位人员,重点考察其管理岗位工作业绩,教学最低工作量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3.对聘期内岗位发生变化者,或聘期不满4年者,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聘期任务要求。

4.成果有效范围为2007年11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以西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取得的成果。

成果分类执行西校【2008】223号文件规定。

 

附件二: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岗位基本职责

岗位级别

教学科研并重型

教学为主型

教学职责

二级

按照学校文件要求执行

三级

1.主持A类项目1项(立项时间须在聘期内);

2.发表A1类学术论文5篇以上(排名第一或通讯作者,下同;其中国外A1类1篇);

3.年均教学工作量≥90学时(双肩挑减半,下同);

4.每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5人;

5.符合正高级教学职责①至⑩之一。

1.符合正高级教学职责①至③之一,④至⑩之二;

2.年均教学工作量≥144学时;

3.每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5人;

4.承担指导创新班学生工作;

5.发表A类论文4篇(其中A类教学研究论文1篇)。

正高级教学职责:

①主持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1项;

②主持省级以上教学工作量质量工程项目1项;

③获得省部级二等以上教学成果奖1项;

④主持校级教学项目或质量工程1项;

⑤出版或主编教材1部;

⑥指导学生获得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二等以上奖励或硕士学位论文奖励;

⑦获得校级教学竞赛二等以上奖励1项;

⑧指导本科生发表A类论文1篇;

⑨指导学生获得省级竞赛二等以上奖励1项;

⑩指导学生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项目1项。

四级

1.主持A类项目1项;

2.发表A类论文5篇(其中国外A2类或国内A1类论文1篇);

3.年均教学工作量≥108学时;

4.每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4人;

5.符合正高级教学职责①至⑩之一。

1.符合正高级教学职责①至④之一,⑤至⑩之一;

2.年均教学工作量≥144学时;

3.每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4人;

4.发表A类论文3篇(其中A类教学研究论文1篇)。

五级

1.主持C类项目1项(立项时间须在聘期内);

2.发表A类论文3篇(其中国外A3类或国内A1类1篇);

3.年均教学工作量≥108学时;

4.每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3人;

5.符合副高级教学职责①至⑧之一。

1.符合副高级教学职责①-③之一,并符合④至⑧之一;

2.年均教学工作量≥144学时;

3.每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3人;

4.发表A类论文2篇。

副高级教学职责:

①主持校级教学项目1项;

②在B类期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篇;

③成功申报校级以上精品课程1门;

④获得校级教学竞赛三等以上奖励1项;

⑤指导学生获得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三等以上奖励或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⑥指导学生获得校级竞赛三等以上奖励1项;

⑦指导本科生以发表B类论文1篇;

⑧指导学生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项目1项或校级重点项目1项。

六级

1.主持C类项目1项;

2.发表A类论文3篇(其中国外A3类或国内A1类1篇);

3.年均教学工作量≥108学时;

4.每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3人;

5.符合副高级教学职责①至⑧之一。

1.符合副高级教学职责①至⑧之二;

2.年均教学工作量≥144学时;

3.每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3人;

4.发表A类论文2篇。

七级

1.主持C类项目1项或主持D类项目2项;

2.发表A类论文3篇;

3.年均教学工作量≥108学时;

4.每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3人;

5.符合副高级教学职责①至⑧之一。

1.符合副高级教学职责①至⑧之一;

2.年均教学工作量≥144学时;

3.每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3人。

4.发表A类论文1篇,B类论文1篇。

八级

1.主持D类项目1项,并主研C类项目1项;

2.发表论文2篇(其中A类1篇);

3.年均教学工作量≥90学时;

4.每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

5.符合中级教学职责①至⑨之二。

1.符合中级教学职责①至⑨之三;

2.年均教学工作量≥126学时;

3.每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

4.公开发表论文2篇(不含增刊、特刊、专辑、论文集等,下同)。

中级教学职责:

①主持校级教改项目1项;

②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篇;

③指导实习、社会调查(实践)等;

④指导学生获得校级竞赛优秀以上奖励1项;

⑤获得校级教学竞赛优秀以上奖励1项或院级一等奖1项;

⑥获得校级以上荣誉称号;

⑦指导学生获得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

⑧指导本科生公开发表论文1篇;

⑨指导学生获得院级以上大学生创新项目1项。

九级

1.主持D类项目1项;

2.发表论文2篇(其中B类1篇);

3.聘期年均教学工作量≥90学时;

4.每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

5.符合中级教学职责①至⑨之一。

1.符合中级教学职责①至⑨之二;

2.年均教学工作量≥126学时;

3.每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人;

4.公开发表论文2篇。

十级

1.主持D类项目1项或主研C类项目、D类项目各1项;

2.公开发表论文2篇;

3.聘期年均教学工作量≥90学时;

4.每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

5.符合中级教学职责①至⑨之一。

1.符合中级教学职责①至⑨之一;

2.年均教学工作量≥126学时;

3.每年指导本科毕业论文;

4.公开发表论文。

 

附件三: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岗位聘用(晋升)条件

岗位级别

任职年限

教学科研并重型岗位

教学为主型岗位

教学、科研条件

三级

满3年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72学时(双肩挑减半,下同);

教学条件①至⑩之二;

科研条件①至⑤之三。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144学时;

教学条件①至⑩之四;

科研条件:

发表A类论文3篇,主持C类项目2项。

1.正高的教学条件:

①主持省部级教改项目1项或校级教改项目2项;

②主持省级及以上教学工作量质量工程项目1项;

③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项;

④在著名出版社出版专著或教材1部;

⑤指导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竞赛一等奖1项;

⑥获校级教学竞赛一等奖或省级教学竞赛二等奖1项;

⑦指导本科生发表A类论文1篇;

⑧指导本科生获校级毕业论文一等奖或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⑨指导学生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项目1项;

⑩被评为校级及以上教学名师。

2.正高的科研条件:

①主持A类项目1项(立项时间为聘期内);

②发表A1类学术论文5篇以上(排名第一或通讯作者,下同。

其中国外A1类3篇以上);

③聘期内主持项目总经费≥100万;

④省部级科研三等奖及以上奖励(个人排名第一);

⑤成功申报博士学位授权点的方向带头人。

满6年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72学时;

教学条件①至⑩之一;

科研条件①至⑤之三。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144学时;

教学条件①至⑩之三;

科研条件:

发表A类以上论文2篇,主持C类项目1项。

满9年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72学时;

教学条件①至⑩之一;

科研条件①至⑤之二。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144学时;

教学条件①至⑩之二

科研条件:

发表A类以上论文1篇,并主持C类项目1项。

12年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54学时;

科研条件①至⑤之一。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126学时;

教学条件①至⑩之一;

科研条件:

发表B类以上论文1篇或主持C类项目1项。

四级

任正高级职称,聘期内考核合格;或聘期内成果达到晋升正高条件。

五级

满3年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90学时;

教学条件①至⑦之三

科研条件①和④。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126学时;

教学条件①至⑦之三;

科研条件③和⑤。

 

1.副高的教学条件:

①主持校级教学项目1项以上;

②获校级教学竞赛一等奖或省级及以上教学竞赛二等奖;

③在B类期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篇以上(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④指导本科生获校级毕业论文二等及以上奖励或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⑤指导学生获得省部级竞赛二等奖以上或校级一等奖奖励1项;

⑥指导本科生发表B类论文1篇;

⑦指导学生获得校级重点或国家大学生创新项目1项。

2.副高的科研条件:

①主持A类项目1项;

②主持B类项目1项或C类及以上项目2项;

③主持C类项目1项或D类项目2项(不含博士启动基金,以下同);

④发表A类论文3篇,其中国外A3类或国内A1类论文1篇;

⑤发表A类论文;

⑥发表B类论文。

满6年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90学时;

教学条件①至⑦之二;

科研条件②和④。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126学时;

教学条件①至⑦之二;

科研条件⑤。

满9年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90学时;

教学条件①至⑦之一;

科研条件③和⑤。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126学时;

教学条件①至⑦之一;

科研条件⑥。

12年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72学时;

教学条件①至⑦之一;

科研条件①至⑥之一。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108学时;

教学条件①至⑦之一。

六级

满3年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108学时;

教学条件①至⑦之二;

科研条件②和④。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144学时;

教学条件①至⑦之三;

科研条件⑤。

满6年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108学时;

教学条件①至⑦之一;

科研条件③和⑤。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144学时;

教学条件①至⑦之二;

科研条件⑥。

满9年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90学时;

科研条件③和⑤之一。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126学时;

教学条件①至⑦之一。

12年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72学时;

科研条件①至⑥之一。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108学时。

七级

任副高级职称,聘期内考核合格;或聘期内成果达到晋升副高条件。

八级

满3年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108学时;

教学条件①至⑨之二;

科研条件①至④之三。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126学时;

教学条件①至⑨之三;

科研条件①至④之二。

1.中级的教学条件:

①主持校级教改项目1项;

②独立讲授本科课程1门;

获校级教学竞赛二、三等奖;

④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

⑤获得校级及以上荣誉称号;

⑥指导学生获得校级及以上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奖励;

⑦指导本科生以西南大学为署名单位公开发表论文1篇;

⑧指导学生获得校级以上竞赛三等奖及以上奖励1项;

⑨指导学生获得校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项目1项。

2.中级的科研条件:

①主持D类科研项目1项;

②主研C类及以上项目2项;

③发表B类论文2篇;

④参与撰写并出版专著1部或参编本学科学术论文集1部。

满6年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108学时;

教学条件①至⑨之一;

科研条件①至④之二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126学时;

教学条件①至⑨之二;

科研条件①至⑤之一。

满9年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90学时;

教学条件①至⑨之一;

科研条件①至④之一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108学时;

教学条件①至⑨之一

12年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72学时;

科研条件①至④之一。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90学时;

聘期内考核合格。

九级

满3年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108学时;

教学条件①至⑧之二;

科研条件①至④之二。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126学时;

教学条件①至⑧之二;

科研条件①至⑤之一。

满6年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108学时;

教学条件①至⑧之一;

科研条件①至④之一。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126学时;

教学条件①至⑧之一。

9年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90学时;

科研条件①至④之一。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108学时;

教学条件①至⑧之一。

12年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72学时;

积极从事科研工作。

年均承担教学工作量≥90学时。

十级

任中级职称,聘期内考核合格;或聘期内成果达到晋升中级条件。

关于附件二、三的说明:

1.教学工作量包括本科课堂教学、研究生平台课、指导创新班学生和指导教育实习,其中本科课堂教学所占比例不低于60%。

2.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教师教学工作量不低于上述各级教师规定的70%,不足部分由学院安排其他工作补足。

3.出国或在外攻读学位、高访、合作研究时间一年以上者,在外时间可不计算教学工作量。

4.聘期任务中的科研成果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西南大学,无特别注明时,必须是受聘通讯作者或第一完成人成果。

5.本表规定的论文和项目,可用其他成果替换,替换规则按照《学院教学科研成果替换标准》(附件四)文件执行。

附件四: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教学科研成果替换办法

类别

成果项目

替换标准

论文类

1篇上一层次可替换2篇下一层次:

1篇国内T类可替换2篇国内A1类,1篇国外A1类可替换2篇国外A2类,以此类推。

同一层次1篇国外可替换3篇国内:

1篇国外A1类可替换3篇国内A1类,1篇国外A2类可替换3篇国内A2类,以此类推。

项目类

A类项目1项可替换国外A1类论文1篇;B类项目1项可替换国外A2类论文1篇;C类项目1项可替换国内B类论文1篇。

奖励类

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省部级一等奖(排名第一,下同)1项,可替换A类项目2项(或国外A1类论文3篇);二等奖1项可替换A类项目1项(或国外A1类论文2篇);三等奖1项可替换B类项目1项(或国外A1类论文1篇)。

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二、第三,下同)每项可替换B类项目1项(或国外A2类论文1篇)。

优博论文

提名奖1项可替换国外A1类论文1篇。

发明专利

已授权专利1项可替换1篇国内A1类论文。

学术专著

在著名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1部可替换1篇国外A1类论文,译著或教材1部可替换1篇国内A1类论文。

在其他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1部可替换1篇国内A1类论文,译著或教材1部可替换1篇国内A2类论文。

横向课题

主持横向科研项目累计在校科研经费:

社会科学类50万元、自然科学类200万元,可替换A类项目1项;社会科学类20万元、自然科学类100万元,可替换B类项目1项;社会科学类5万元、自然科学类20万元,可替换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