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校园工程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44006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香校园工程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书香校园工程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书香校园工程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书香校园工程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书香校园工程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书香校园工程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书香校园工程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书香校园工程总结.docx

《书香校园工程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香校园工程总结.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书香校园工程总结.docx

书香校园工程总结

 

校园工程总结

 

撰写人:

_________

_____年___月___日

(仅供参考)

校园工程总结

xx总面积1403平方公里,总人口77.28万,辖15个镇、3个乡、3个街道。

xx历史悠久,在距今3000多年的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了“xx”的文字记载。

公元前222年开始建县,是中国古代“三皇五帝”舜会百官之地,是全球最早的青瓷发源地之一,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一站,是梁祝经典爱情故事中女主人公祝英台的故乡。

在历史上,xx出现过许多的名人,被誉为“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和启蒙思想家”的王充、“万古丹经王”魏伯阳、“东山再起”的谢安、国学大师马一浮、气象学家xx、“茶圣”吴觉农、教育家xx、教育家陈鹤琴、儿童文学作家xx以及电影名导谢晋、奥运之子何振梁等等都是xx著名的乡贤。

改革开放以来,xx的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XX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8亿元,财政总收入43.96亿元,财政收入绝对值在全省强县市中排名第11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1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45元。

xx,有着丰厚的教育基础和优良的重教传统。

早在东汉时,王充就读于xx书馆,后又亲自设塾授徒,为绍兴境内办学之始。

民国十一年(1922年)春,经亨颐在xx白马湖创办xx中学,一时名师云集,赢得“北南开,南xx”之美誉。

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有力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全市共有中小学107所,其中普通高中8所,职业高中3所,初中27所,小学69所,在校生9.3万余人;另有教师进修学校、少体校、聋哑学校各1所,幼儿园130所,在园幼儿1.9万余人。

中小学在编教师6676人,其中专任教师5903人。

全市学前三年入园率97.7%,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初中毕业升入高中段比率98.84%,已基本普及了十五年教育。

全市21个乡镇街道均通过高标准“普九”验收,成为省教育强乡镇,9个乡镇成为省体育强乡镇,2个街道成为省城市体育先进街道,13个乡镇成为绍兴市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

先后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实验县市”、“全国首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佳集体”、“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市”、“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电教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单位”、“省教育强市”、“省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省课程改革先进集体”、“xx省中小学生课外文体工程示范区”等。

xx还是xx省首个实现“校校通”的县市。

XX年度获xx省、绍兴市教育科学和谐发展考核一等奖以及市委岗位目标考核一等奖。

更为可喜的是,xx社会各界非常热心教育事业,尤其是在xx舜杰集团、爱乡楷模张杰等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带动下,累计建立了50余个奖教助学基金,总额达2.2亿元,每年实际奖教奖学、扶贫助学总额达670余万元,被外界称为“xx基金现象”。

一、不断推进“书香校园工程”,锻造“一校一品”格局

随着书香校园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和深入实施,全市上下对书香校园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普遍提高,对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大力加强;农村中小学图书装备和图书馆建设水平普遍提高,基础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各校读书活动深入开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实施、推动xx教育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加大投入,培育载体。

原来投入的基础上,从XX年开始,全市每年投入2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书香校园”建设,其中用于采购图书100万元以上,为“书香校园”建设提供硬件保障。

近几年来,在省订购图书的基础上,每年一次图书协议招标,满足学校增加图书的需要。

由于对图书递增要求较高,因此近年各校图书生均年递增都在2册以上,极大多数学校图书馆添加了书架、计算机、计算机图书管理软件、打印机等设施,全市几乎所有学校,都开辟了班级图书角,满足学生借阅需求,学生借书的确比原来多了。

图书室的建设也得到加强,全市已有市级示范图书馆32所,省示范图书馆2所,绍兴市示范图书馆5所,示范图书馆占全市乡镇中小学图书馆45%以上。

2.强化管理,创新载体。

一是开架出借,吸引学生进图书室。

开架出借能拉近图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能激发学生的借书欲望。

近三年来,通过会议交流强调、现场踏看取经、下校指导建议等,把原来的集体出借改为开架出借。

目前,学校图书室开架出借已蔚然成风,如xx镇中、xx镇中、崧厦镇中等校为了让学生能借到最喜欢的书,改变了半开架书柜的结构为全开架书架,又新增了全开架书架,由半开架借阅转为全开架借书,大大方便和满足了师生需求;又如xx镇小、xx小学、xx小学等校也在开架出借上化了不少心思,由于场地和人手的限制,采取先让一部分学生全开架出借,再想法逐步让全体学生享受。

二是开设阅读指导课,确保学生阅读时间。

各校每月开设一节阅读指导课,由图书管理员负责上课,在图书馆内做好导读工作;语文教师配合课本内容,带领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或阅览室借阅书刊,并指导学生如何读书、如何做读书卡片或笔记;所有语文老师每两周要在语文教学中开设一堂课外阅读指导课。

除此之外,各校还设立了“晨诵”“午读”“暮赏”时间,“晨诵”以经典古诗词和经典英语短文为主,“午读”以中外经典文段为主,“暮赏”以书写读书心得为主,确保学生每天至少一小时的读书时间。

学生每周背诵两首诗(含课内),每月读两本经典期刊,每学期至少读两部名著(含课程标准要求的篇目),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交流读书心得。

三是开设网上书香栏目,增加学生阅读面。

各校在学校网站上开设了“好书快递”、“我读书,我成长”、“同读一本书”、“亲子阅读”、“读书节”、“活动掠影”等子栏目,为师生交流、学生交流、亲子交流、校际交流搭建了平台。

网上栏目越来越全,师生的作品也越来越多,他(她)们通过网络获得了读书方法、经验。

3.深化主题,活用载体。

一是确立主题,深入开展读好书活动。

我们每年确定一个读好书的主题。

今年全市开展以“滋养心灵,丰富人生”为主题的读书活动。

许多学校结合实际开展读书节活动,如xx小学开展“让读书成为习惯”的读书节活动,下管镇中开展了“读孝书、尽孝心报恩情”读书活动,xx小学开展了以“小书虫漫游记”为主题的读书活动,xx镇中开展“绿色环保”读书节活动,xx小学举行了“用书传播爱心·获得快乐·获取智慧”为主题的读书节活动等。

今年的读书活动不仅主题明确,而且形式多样:

主要有组织一场中外经典诗文朗诵会,开展一次学校读书汇报会或读书沙龙活动,组织一次“我的读书感言”征集、“书香溢校园”摄影展览活动。

各校在师生读书的基础上,选取一部或几部经典名著、一篇或多篇经典美文,写出“我的读书感言”;捕捉校园内各种有关读书活动的感人场景、学生老师读书的专注神情,用精美的画面和巧妙的标题折射出校园内四溢的书香。

开展一次全校师生优秀读书笔记评选活动,开展“与父母共读一本好书”活动等。

通过开展“读书节”活动,在全市学校中形成了人人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二是创设环境,营造良好书香校园氛围。

校园都是阅读的场所。

许多学校楼道的休息平台上辟出的书架,及时放置新书、新杂志,供学生课间翻阅;有的学校布置墙面阅读文化,如民俗文化阅览墙、科普知识阅览墙、中华美德阅览墙、百科知识阅览墙等;有的学校打造文化长廊和草坪书屋,文化长廊下有大量的儿童杂志;有的学校将餐厅布置成超大的中国饮食阅览室,每一个洗手间张贴了健康、活泼、有趣的漫画;有的学校用科普、文学名著的导读内容布置成读书长廊,让学生在书海中耳濡目染,并为每位学生建立读书成长册,帮助学生科学阅读。

三是因校制宜,构建“一校一品”特色校园。

我们十分重视“校本教材”的开发和使用。

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上,首先是适应新课改的新理念、新要求;其次是体现素质教育“育人为本”的时代主题;第三是具有当地人文精神。

通过几年校本教材的开发,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50多种“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使用,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风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远大志向,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xx的过去与现在,激励学生把文化教育内涵内化为建设xx、发展xx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由于各学校注重本校实际,坚持长期探索,不少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如xx小学经过10多的探索积累,形成了以童话教育为特色的学校;xx镇中根据当地文化实际,探索青瓷制作进课堂,形成了“非物质文化”为特色的学校;谢塘镇小是著名导演谢晋的故乡,学校开展学谢晋,重影视等活动,形成了影视文化特色学校;xx镇中地处杭州湾边,学校根据70年代围垦海涂的实际,探索父辈“海涂精神”教育,逐步形成学校特色;xx中学形成了以科普为特色的学校;xx镇小逐步形成以“英台”文化为特色的学校。

xx镇小打造基于本土化定位的书香校园、数字校园;xx镇中新建图书大楼,打造一流的书香校园等等。

二、我们的工作体会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推动下,省教育厅、发改局、财政厅精心组织,全省各地积极努力,顺利推进书香校园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大大促进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可以说,这是发展农村教育的战略之举。

在深入推进实施这两项工程的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

1.审时度势,把握机遇,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唯一良策。

市政府成立了xx市实施书香校园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体局。

领导小组负责对工程进行统一部署,制定市级实施方案,协调工程实施中的有关问题,指导监督各乡镇街道实施好项目工程。

乡镇和项目学校也成立相应的机构,负责具体的实施和管理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把农村中小学图书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来进行规划和部署,按照抢抓机遇,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思路来增加图书的投入,并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切实抓好日常管理和使用。

这项工程的实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填补了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匮乏的空白,给我市教育教学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

近几年来,我们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来抓,按照国家、省的总体要求和工作思路,精心部署、加大投入、认真实施,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科学的教学方法,迅速传递给农村学校,让农村学校学生享有和城市孩子一样的高质量的教育,有效地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xx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全市校园文化建设得到极大提高:

XX年被评为全国电化教育工作先进单位,XX年在省、绍兴市、xx市三级考核中全部获得一等奖。

2.寻求载体,注重实效,是创新教育内涵的有效途径。

书香校园的关键和落脚点在应用,实施书香校园工程是深化农村学校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学内容、教育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变革,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措施。

对此,我们在参加全省活动的同时,广泛开展各类读书活动和优秀应用研究成果、优秀典型课例等评比,以促使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图书资源”的自觉性。

XX年以来,我市在参加省组织的学生电脑作品评比活动中有8件作品获一等奖,有14件作品获二等奖;在省组织的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评比中,有2件作品获一等奖,有9件作品获二等奖;我市在XX年第二届全国中小学公开课电视展示活动获一等奖3名;在XX年全国中小学说课电视展示活动中,我市又有3名教师获一等奖;全国中小学优秀阅读指导课教学案例评比活动中,我市1名教师获一等奖。

xx镇中、xx镇中、xx镇小、xx镇小、xx小学纷纷形成了适合本校的办学特色。

3.高质轻负,均衡协调,是现代教育追求的永恒目标。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公平是《xx省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和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目标。

实施书香校园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当前,我市城乡教育质量存在明显差距。

这个差距是由教育理念、管理水平、师资配备、办学条件、教育手段、信息渠道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些因素如管理水平、师资配备、办学条件等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不可能短期内解决。

那么实施书香工程和远程教育工程,加强农村校园文化建设和构建城乡优质资源共享平台,为较快提升学校、教师和学生获得资源能力,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把语文、数学、社会、科学等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开展校本培训,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得到了支撑。

我们应该看到,书香校园工程正在对农村中小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产生深刻影响,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正在成为深化农村学校课程改革,促进农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以及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制高点和突破口。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作用,使书香工程更优地服务于学校、服务于师生、服务于社会家庭,为不断提升xx的教育水平而努力。

 

(仅供参考)

 

撰写人:

_________

_____年___月___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