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精彩活动主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44254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精彩活动主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精彩活动主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精彩活动主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精彩活动主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精彩活动主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精彩活动主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精彩活动主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精彩活动主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精彩活动主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精彩活动主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精彩活动主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精彩活动主题.docx

《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精彩活动主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精彩活动主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精彩活动主题.docx

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精彩活动主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 

彩石镇宅科小学忠奇

 

一、指导思想:

  

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

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

 

二、学习情况分析  

三年级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

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

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

  

  

三、课程总体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活动主题:

以手抄报创作为主,课程主要分为两个大类生活类和实践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认真动手做事的能力,针对三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活动进行时将手抄报调查创作与折纸创作相结合,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以及热爱生活、实践生活的能力为主题;如:

家庭小档案调查,母亲节贺卡,好看的动画片等等。

生活类主题1:

爱护我们的环境

分主题:

1;认识我们的生活-生活中的标志

2我们与动物交朋友(爱护动物)

3污染水的坏处(我们应该怎样做)

4认识砍伐树木的危害

方案1;

爱护环境卫生

一、问题的提出:

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校园垃圾就开始伴随着学生的校园生活,它给班级、学校带来的困扰也越来越大。

我根据三年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学习生活,设计一系列的主题活动,通过调查小课题研究,成果展示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校园垃圾的来源、危害,怎样处理垃圾等,建议学生向学校提出建议,让学生以真实的校园生活为背景,在真实的生活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目的:

(1)认识校园垃圾也是一种社会资源,初步建立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2) 关注校园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

 

(3) 思考校园存在的垃圾管理问题,找出解决减少垃圾的有效办法。

 

(4)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组织和策划能力。

三、活动准备:

(1)让学生观察校园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我们身边的学生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2)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制定计划,实施方案。

 

(3)各小组全员参与策划活动,并作好记录。

 

(4)谈谈活动的感受 

四\活动过程:

一、设疑 激趣 

1、设疑导入。

上课了,教师走进教室,看见教室有小纸片,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问:

垃圾从哪儿来到的?

2、激发讨论。

针对上述问题引发学生之间的讨论,教师顺势撩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垃圾哪有家啊?

还是让它躺在地上吧!

”随手又丢在地上。

学生提出反对意见,述说自己的意见。

3、揭题课题:

“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垃圾的家在哪儿的问题”。

出示课题。

小结:

垃圾应该放进垃圾桶,这个道理学生都懂。

为此,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本次活动的涵,找到活动的生长点,使生活矛盾与学生“已知”知识产生碰撞。

这样,以问题设疑,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推动学生向纵深处发展。

使学生处于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境界中。

二、选择 合作

1、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进行调查研究,以下选题供大家参考:

(1)校园垃圾是怎么产生的?

(2)校园垃圾有哪些?

它们有哪些危害?

(3)同学们面对垃圾是什么态度?

他们是怎么做的?

(4) 垃圾是如何收集和怎样运出校园的?

(5)我们可以怎样处理校园垃圾?

(6) 校园垃圾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

2、制定研究计划。

自由分小组,确定研究任务,制定研究方法明确分工。

评析:

生活垃圾的来源、处理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只让学生调查校园垃圾的情况,意在让学生从实际出发,自由组合成几个小组进行研究。

教师引导学生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如安排研究时间,分析、创造研究条件,预测研究成果等。

三、探究 体验

1、分小组进行研究组分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践类主题1:

家庭档案调查

主题2:

我爱我家(爱我家园)

主题3:

生活中的标志

方案2:

主题提出:

我国在高速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公共场所的管理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公共设施遭破坏、垃圾随手乱扔、车辆乱停放、摊贩随处摆摊设点、不规的广告到处乱贴、废气、污水、油烟乱排放等等,这些都有碍于展现小镇的新形象和精神文明建设新风貌。

于是有了这样一种想法,让学生通过实践调查活动,了解小镇的环境状况,懂得小镇的形象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维护。

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够使学生明确在小镇城市化建设中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于是产生了以上的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的定位

知识能力:

1、通过开展镇区环境调查,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关注社会的好品质。

2、通过开展环境改善方案设计,使学生学会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3、通过调查和方案设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4、通过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

1、积极参与小组调查研究活动,认真完成小组分派的任务。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

价值取向:

1、在小组合作中形成共同意识,勇于在自己组的研究中充当主要角色。

2、加强交流,在跨组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使双方达到“双赢”。

活动准备:

调查用具的准备、指导老师的配备、事先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协作、与有关部门事先取得采访联系。

活动重难点:

学生通过环境状况调查、发现问题、在对策大讨论活动中解决问题,掌握思考设计,实践操作的能力。

活动的实施步骤:

一、因势利导,确立调查着眼点。

1、同学们,你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吗?

你为家乡的哪些变化感到骄傲?

2、小镇以新的姿颜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应该去珍惜它,保护它。

然而社会上却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让我们的小镇姿颜受损,你发现了吗?

3、今年是我们洪濑镇党委提出的小镇“城市化管理年”,你想为美化我们的小镇做点实事吗?

4、提出建议:

先对镇区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再考虑该如何为小镇的美化做实事,做哪些实事。

5、提出问题:

应该从哪些方面对镇区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呢?

6、孩子们各抒已见后加以归纳,确定了如下调查着眼点:

空气污染情况、水污染情况、噪音污染情况、垃圾污染情况及公共设施受破坏情况这几个调查围。

二、自主组合,调查分工,设计活动计划。

1、根据以上归纳,把班上的同学分成5个活动小组,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能力及居住的地段选择适合自己的调查小组。

2、任务分配:

第一活动小组调查空气污染情况,第二活动小组调查水污染情况,第三活动小组调查噪音污染情况,第四活动小组调查垃圾污染情况,第五活动小组调查公共设施受破坏情况。

3、各小组任务落实到人: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生活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设立:

组长、记录员、摄影员、采访员、上网员、资料员整理员、调查报告执笔员、调查结果汇报员。

4、指导设计调查活动计划。

镇区环境状况调查活动计划表

5、召开小组长会议了解活动计划制定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活动前的指导。

空气污染情况: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在家长的协作下,对所有餐馆的油烟排风扇个数进行统计;在商业最繁华的十字街对机动车的排气量进行观察,统计出在单位时间通过的机动车的数量。

水污染情况: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在家长的协作下,寻找街道上的污水来源并对其污染围进行丈量、统计;对“东溪”进行观察,了解污染情况及污染物的来源。

噪音污染情况: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在家长的协作下,在交通较容易发生堵塞的百佳超市门前、西菜市入口处、同安街与江滨路交汇处设立三个点,对机动车在单位时间鸣笛次数进行统计;在小商品批发市场感受其人声鼎沸的场面并对人流量进行统计。

垃圾污染情况: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在家长的协作下,对生活小区、休闲场所、商业环境进行观察、访谈,发现垃圾来源,并对所有垃圾箱,垃圾屋的个数进行统计。

公共设施建设受破坏情况: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在家长的协作下,建议先实地考察,再到城管大队进行专题采访:

都有哪些公共设施受破坏?

一年中要花费多少维修费?

三、实地调查

要求:

1、参加小组组织的系列活动,调查并记录调查结果。

2、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信息,了解环境受污染破坏的原因。

四、小组交流,讨论各自的感受与收获。

1、在调查实践活动中,你采用了什么样的调查方法?

遇到了哪些困难并怎样克服?

2、通过你的调查,你了解了些什么?

3、你认为自己在活动中有什么优点和不足呢?

在今后的活动中有什么新的打算?

4、评价自己所在小组的分工合作情况。

5、每位学生分别写出每次具体活动的收获和活动反思。

五、小组达成共识,提炼观点。

1、要求资料员整理员把小组成员在调查活动过程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展示。

2、对小组同学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一起寻找改善的途径。

3、调查报告执笔员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表述没有固定形式,一般有“题目、引言、主体、结论、改善对策”组成。

因为学生初次尝试,我给他们拟了一个写作提纲,供参考。

六、活动成果交流

1、出示学生调查报告,各组长组织全班学生讨论、交流、研究收集的资料和调查结果。

2、通过交流信息,你有些什么新的发现?

有什么新的想法?

3、在资源共享的条件下,引导学生对每个小组的调查活动进行总结、提升。

4、把授奖权交给每个学生,在他们讨论和评议中产生获奖者。

颁发“优秀组织奖”、“最佳摄影员”、“最佳采访员”、“最佳记录员”、“最佳资料整理员”等奖项。

七、环境改善方案设计

1、请资料整理员展示调查过程中拍摄的图片资料等。

2、请调查结果汇报员汇报自己小组发现的问题。

3、请上网员汇报网上获得的信息。

4、请组长汇报自己小组环境改善的对策。

5、欣赏课件:

优秀城市的环境图片。

6、开展对策大讨论活动。

7、各小组设计改善方案。

8、把调查成果合并起来制作一期展板。

八、我们的呼吁。

撰写倡议书,向社会发出倡议。

倡议书容如下:

“爱我家园”倡议书

尊敬的叔叔、阿姨们:

当你们满怀欢喜的心情在晨光中健身,在午后悠闲漫步,在黄昏全家溜达欢笑时,你们是否注意到你身边的环境污染状况?

由于我们人类的随意破外,我们的家园现在已经伤痕累累,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危害,它提醒我们要意识到环境保护已经是燃眉之急,为了我们的生存环境明天更美好,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倡导绿色文明,是一种新的时尚、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爱护地球、维护生态、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此,我们倡议:

 

1、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合理进行市场布点,避免交通拥挤。

2、积极、认真搞好校园以及居住社区、公共场所的绿化、美化、净化,清除或有效控制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染, 杜绝脏、乱、差;

3、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提倡绿色生活,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回收资源,绿色消费,支持环保;

4、加强绿化建设,净化空气;

5、工业区污水的排放要达标,净化母亲河---东溪;

6、合理利用生态资源,不做任何破坏生态的事情。

我们相信,只要大家都能一起努力,总有一天,那些破坏行为会停止的。

我们的生存环境明天更美好,希望大家有所行动。

此致

敬礼!

 

实施方案注意事项:

  

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

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在三年级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

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

五、活动难点:

就是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发展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六、实施计划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互相渗透。

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会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教师都要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具有广泛性。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3、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  

现在的学生不再是只会读书的机器了,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焦点问题。

对一些公众现象,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们渴望被大人们认同,希望得到和大人们一样的成就。

我们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校园,指导他们采用具有个性化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从而获得自己独创性的理解。

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

如通过对自然界观察、参观、调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让学生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中获得美的体验。

  

4、与传统节日相结合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学生学习的极佳资源,为了让学生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结合传统的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由中秋节、重阳节引申开来的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系列活动。

  

5、与学校工作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没有目标。

而这些目标和要求往往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要达到的。

因此,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与学校德育、少先队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互相借鉴、互相渗透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可结合国旗下的讲话容、红领巾广播栏目,开展行为习惯系列、文明道德系列、时事热点系列、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