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蚌埠市九中五中铁路中学四校联考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562108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蚌埠市九中五中铁路中学四校联考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蚌埠市九中五中铁路中学四校联考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蚌埠市九中五中铁路中学四校联考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蚌埠市九中五中铁路中学四校联考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蚌埠市九中五中铁路中学四校联考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蚌埠市九中五中铁路中学四校联考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蚌埠市九中五中铁路中学四校联考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蚌埠市九中五中铁路中学四校联考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蚌埠市九中五中铁路中学四校联考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蚌埠市九中五中铁路中学四校联考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蚌埠市九中五中铁路中学四校联考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蚌埠市九中五中铁路中学四校联考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蚌埠市九中五中铁路中学四校联考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蚌埠市九中五中铁路中学四校联考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蚌埠市九中五中铁路中学四校联考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蚌埠市九中五中铁路中学四校联考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

《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蚌埠市九中五中铁路中学四校联考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蚌埠市九中五中铁路中学四校联考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蚌埠市九中五中铁路中学四校联考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

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蚌埠市九中五中铁路中学四校联考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

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蚌埠市九中、五中、铁路中学四校联考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150分钟试卷分值:

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9分)

人们习惯称农历过年的那个一月为“正月”,这是为什么?

一种说法认为“正岁之首月”,表示农历新年第一个月的意思。

另一种说法认为“正”的本意蕴含着“正统”的意思。

在古代,每年以哪一个月当第一个月,有时是随着朝代的更换而变化的。

不同王朝更改了月份的次序,便把更改后的第一个月叫作“正月”。

在帝王看来,既然他们占据了天下,居了正位,一年十二个月的次序,也得跟着他们“正”过来。

还有一种说法是因秦始皇姓嬴名政,他嫌“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音犯了忌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正(征)月”,一直沿用至今。

《淮南子•时则训》记载,“孟春之月,招摇(即北斗星柄)指寅”。

古代以北斗星斗柄初昏时所指的方位作为确定季节的标准,称为斗建,亦称月建。

这是说一年的第一个月开始的时候斗柄指在寅位上,此月即为建寅之月,即正月。

正月名谓的出现甚早。

《诗经•小雅》有《正月》的诗篇:

“正月繁霜,我心忧伤。

”史传夏商周至秦汉各朝,正月的月份次序,各有一定的更改。

战国秦汉年间对此尚有所谓“三正论”:

认为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是夏商周三代轮流更改正朔。

司马迁《史记•历书》还有记载:

“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

然而,诚如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所言“这并不可信”。

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建亥即夏历的十月为岁首。

汉沿秦制,汉武帝时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以后约两千年间,除王莽、唐武后等一度改为殷正、周正外,大多沿用夏正。

由此可见,历史上大多王朝似乎没想到将正月和改朔“正统”绑在一起。

而自汉以降,历史上那么多朝代以夏正为一年的开始,这恐怕也就是正月通常被人们视为岁首的原因。

清黄生《字诂•正》中认为:

“世传秦始皇讳政,故民间呼正月之正作征音,此说非也……古者因斗柄所指之方,以其月为岁首,盖准此以为标的,故曰正,犹言斗柄所指之月耳。

”由于斗建为确定月份的标准,故斗建也称为正。

唐王冰注“正,斗建也”,即为此意。

另外,黄生也认为,正月之正本来就有平声的读法,并非由于避秦始皇的讳而改读平声。

正月写作“征月”,可知正月之正早在秦始皇之前就读平声。

如何准确解读“正月”呢?

“正”在这里是“以此为正”的准则、标志。

如此,“正月”即为一年刚开始时,年内所确立的标志性月份的意思。

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人们就要借“时新”而除旧布新,以新的标准、新的气象塑造人生,由此而形成一系列新年前夕和正月风俗。

正月实施除旧立新的方式,见证于文献的是先秦时期的逐除。

据《吕氏春秋•季冬纪》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

(摘编自陈勤建《传统年节的文化密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商朝、周朝、秦朝分别把11月、12月、10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一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恢复夏朝的月份排列法。

B.正月通常被人们称为岁首,这是因为从汉朝以后的约两千年的时间里,采用的是太初历,以夏正为一年的开始。

C.如今我们习惯称农历一月为“正月”,但在我国的古代时期,这并不是固定的,历史上有好几个朝代,正月不是一月。

D.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吕氏春秋•季冬纪》,“除夕”就是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第一段列出农历一月被称为“正月”的三种原因:

“岁之首月”,朝代更换后的第一个月,为避秦始皇的讳。

B.第二段引用“三正论”和《诗经》《史记》的记载,是为了论证夏历、殷历和周历所定的正月的时间各不一样。

C.第四段多次引用黄生的观点,呼应第一段,有的放矢,否定了“正月之正”是因为避秦始皇的讳这一说法。

D.文章提出议论的话题后,分析了农历一月被称为“正月”的真正原因,进而准确解读了“正月”的文化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古代以北斗星斗柄初昏时所指的方位确定季节,如正月指寅,为建寅之月,二月指卯,为建卯之月。

B.战国秦汉年间所谓的“三正论”揭示了夏历、殷历和周历三者的区别,即各朝历法岁首的月份不同。

C.“正月”之“正”为“准则、标志”之意,古时人们就会在这个标志性月份里除旧布新,以新的标准来塑造人生。

D.“农历”又称“夏历”,是因为它产生于夏朝,且自汉武帝重新使用夏历后,除个别朝代外大多沿用夏正。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买一座荒秃的石头山

丁丽

阿生在森林中奔跑,踩过的地方冒出青烟,烟越来越大,砰的一声,着火了!

火势在风的助推下迅速蔓延,火过之处,碳化的树干像一只只手臂,向他求救……

阿生从梦中惊醒,心还在剧烈地跳。

他喘了口长气,同监舍的人一个个打着呼噜……这一次在德馨鱼庄吃“三秒鱼”时,阿生又再次提起了服刑时的那个梦。

德馨鱼庄的特色菜“三秒鱼片”味道鲜美,但价位很高,阿生常在这里请客。

阿生刚刚花二百万元买下了一套二手“鳄破”--就是将大块石料破碎成细沙的一种大型机械设备。

河道治理,一个个蚂蟥一样叮在大河上吸血的选沙厂都被关停,勒令拆除。

他一个年轻人,却凭一股猛劲儿,趁机捡便宜,淘到了这架八成新的先进设备。

阿生只有二十七岁,眼角的皱纹还没长出来呢,但他很有钱。

阿生将“三秒鱼片”夹起,放到锅中一涮,豁达一笑。

在老山窝里,一条不出名的支流上,他本来有个沙厂,河道和环境治理,还没有延伸到那里。

前几年,因为地僻路远,沙不好卖,一直没赚到钱。

现在主流河道不让采挖,大车小车远道来山窝里买沙,供不应求,正好买来设备扩建升级。

“我要包下一座石头山。

”同座的人都放下筷子,瞪大了眼睛。

设备的原主人互相看了一眼,看见了彼此脸上的皱纹,一种再也提不起斗志的苍凉感,让他们沉默着。

我也静静地看着阿生,听他滔滔地讲述。

他说自己是吃山长大的孩子,十三岁辍学跟着领头大哥进到大山腹地,收购直径十厘米左右的原木--“窖木”。

那时,他又瘦又小,看大山格外巍峨,山林深不可测。

山里人家,每天到山上原始林中,将直径十厘米的树伐倒,削掉枝丫,背回卖给他们。

长则四五天,短则两三天收够一车,他便打电话让大哥半夜带车上山。

这一车,若顺利过得林业局设的道道关卡,送到木料场,便能赚到十倍的利润。

吃好的穿好的,还有零花钱可拿,押车躲避盘查的惊险刺激都让阿生乐此不疲。

直到春节前两天,他们储积木料的地点来了一大拨工作人员,将木料全部贴上封条。

这一年,阿生已经十八岁,被山水滋养、山风磨砺得健壮挺拔!

血本无归的领头大哥拎着一瓶二锅头一只烧鸡,找到阿生,两人推杯换盏,不觉间就喝高了。

大哥说:

“靠山吃山苦哇。

我这回要拼命把这堆木料拉下山去卖掉,好给弟兄们发薪大家肥肥地过个年。

”阿生酒劲上涌,一拍胸:

“我帮你!

木材连夜转移走了,阿生被拘留起来,他始终咬定是自己一人所为背后无人指使,也不肯供出帮忙装卸的人。

真相依然大白,他被判服刑九个月。

没有文化的阿生,之前一直认为靠力气和义气便能行走天下,这九个月让他知道了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

等他出来的时候,领头大哥还在吃大山倒腾树。

不同的是干得公开体面,收的是直径五十厘米左右的树,连根带梢,活的。

于是,一批批的绿树由山里人家统一打包,风风光光,千万里乘车进京去了,变成了首都“万亩造林”工程的一员。

吃着大山,阿生买房、结婚、生子;望着大山,阿生渐渐地发现大山瘦了,新栽的树苗还没长齐整,原始树林一点点在萎缩,从大山里汇聚到河谷的水量也少了。

有一晚,领头大哥告诉他自己还有一个赚钱的门路愿与弟兄共享,把他带到了城外的一个工厂的围墙内。

一辆长长的台式货车,拉来了一棵巨大的树,工人们悄无声息地围着它开始工作,浓烟在灰暗的火光里升起来,冲向夜空。

三天后,它将变成一堆上好的木炭运出去。

领头大哥得意地笑了:

“深林里头,这种大树长了几十年上百年了,纯天生的,没有主家,钱都不用付,用挖机吊车弄卡车上,拉回来就成倍变现钱。

阿生脑海里出现了那个满山焦黑的梦,他说:

“大哥,我觉得哪里不对劲呀。

这树不能这样挖呀,烟也不能这样四下飘呀!

“管它呢!

怎样,合伙干吧?

他第一次对领头大哥的作法产生了疑惑,说要考虑考虑。

大哥挥手让他离开。

独自离开时,阿生心里很痛很痛,像自己与自己分离。

天一亮,阿生就一个人去了那座深山:

瘦了,那山更瘦了,流进谷里的小溪也瘦了。

就是在那一刻,他决定挖沙卖。

桌上的“三秒鱼”片涮完了,阿生要给我们再杀一条。

我们止住他。

我说:

“河沙也会挖尽的啊!

阿生开始往锅里倒豆腐,眼皮不抬地说:

“所以要买一座荒秃的石头山,将石料破碎成细沙。

等石料采尽,我就买土回填,在山上种树……”

(选自《小说选刊》2018年第7期,有改动)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作者从描述阿生狱中的噩梦入手,既玄妙引人,也突出了监狱的教育在阿生心里产生的巨大影响。

B.阿生花二百万买下二手“鳄破”,是为采石破沙,然后买土回填种树绿化,回报养育自己的山林。

C.领头大哥不讲环保只想赚钱。

“大山瘦了”,都是因为他们这种无知的山民想尽各种办法违法砍伐。

D.作者将阿生的故事浓缩在餐桌上,让“我”作为旁观者听阿生讲述自己的经历,构思集中而巧妙。

5、“独自离开时,阿生心里很痛很痛,像自己与自己分离。

”请结合作品,对阿生此时的心理作简要分析。

(6分)

6、小说以“买一座荒秃的石头山”为题有哪些好处?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大学生最为满意的分别是教师职业精神、同学关系、贫困生资助、师生关系、处理不诚信行为的规则、学校校风等6个方面。

此外,本科生对学习场所、信息化资源、考试评分规则、运动场地与体育设施等方面满意度高;高职学生对重视育人、重视专业技术技能培养、实习管理、实习实践等方面满意度高。

这些方面能够得到学生的高满意度,其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的重视以及政策效力的显现。

担任过学生干部、学习努力程度越高、学习成绩越好的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越高,说明满意度是可以通过学生个体的进步而提高的。

而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创业支持、学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管理部门办事效率等方面的满意度不高,说明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还需继续加强。

本科学生满意度最高的十个方面

本科学生满意度最低的十个方面

(摘编自《全国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

材料二:

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积极健康,呈现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

大学生群体人生态度积极,乐于奉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较高,大多数大学生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政治观念,道德认知状况良好,具有强烈的道德意愿和高度的文化自信心。

同时,也发现大学生群体存在一定的享乐主义倾向,对有关思想理论问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道德意愿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较大。

如15.2%的大学生赞同“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的宿命论观点;16.2%的大学生赞同“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拜金主义观点。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较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如在道德观方面,对“搀扶跌倒老人”心存担忧的大学生中82.5%是因为社会上借此讹人的事件很多。

在准确把握各类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多方联动,帮助改善大学生学习生活条件,不断强化正面宣传,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积极储备并充分发挥环境化人的正能量,发挥核心价值观在环境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无疑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

(摘编自《2016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分析》)

材料三: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

面对变化迅猛、日新月异且竞争激烈的社会,现代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诸多心理问题出现并呈上升趋势。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大学生犯罪率逐步增加等不良现象,都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有非常大的关系。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正处于由青少年向成年转变的过渡期,很多矛盾冲突都会出现,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这些矛盾,寻找平衡点,就会出现心理障碍,产生心理问题。

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培养,以满足社会对综合性高素质全能人才的需求,已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

同时,我们也相信,在社会、学校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努力下,心理健康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的大学生群体会日益壮大,为社会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编自陈琳娜《现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分析》)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图表显示,本科生对国家的贫困生资助制度的实施最为满意,对学校的课程教学情况最不满意。

B.本科生与高职生的满意内容没有交集,本科生满意的是学习场所、信息化资源等,高职生则满意重视育人等。

C.图表显示,本科生满意度最低的十个方面里,课程教学、师资力量等与教学活动相关的方面较多。

D.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总体比较健康,态度积极,乐于奉献,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大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可以通过学生个体的进步而提高,另外,国家政策对提升满意度的效力也十分明显。

B.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还需继续加强,但大学生对学校提供创业支持、培养创新能力等期盼过高,会适得其反。

C.在社会、学校、大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定能够得到解决,如此,就能满足社会对优秀人才的需要。

D.当代社会变化极快,竞争激烈,给正在向成人转变的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以致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严重。

9、针对大学生群体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学校和社会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请简要概括。

(6分)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

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

迁郎中。

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

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

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

钟乘传至府。

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

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

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

越三日,召诘之曰:

“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

”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

一府大震,皆奉法。

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

清军御史李立勾军暴,同知张徽承立指,动以酷刑抑配平人。

钟疏免百六十人,役止终本身者千二百四十人。

属县逋赋四年,凡七百六十余万石。

钟请量折以钞,为部议所格,然自是颇蠲减。

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

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

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

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租。

其为政,纤悉周密。

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

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

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

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

兴利除害,不遗余力。

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先是,中使织造采办及购花木禽鸟者踵至。

郡佐以下,动遭笞缚。

而卫所将卒,时凌虐小民。

钟在,敛迹不敢肆。

虽上官及他省吏过其地者,咸心惮之。

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

有邹亮者,献诗于钟。

钟欲荐之,或为匿名书毁亮。

钟曰:

“是欲我速成亮名耳。

”立奏之朝。

召授吏、刑二部司务。

迁御史。

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钟有恩。

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

诏起复。

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诉巡按御史张文昌,乞再任。

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

明年十二月卒于官。

吏民聚哭,为立祠。

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

钟之后李从智、硃胜相继知苏州,咸奉敕从事,然敕书委寄不如钟矣。

《明史•卷一六一》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B.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C.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D.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11、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视事,指旧时官吏到职办公。

B.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察、升降、调动等事务。

C.中使是指宫中派出的使者。

多指宦官。

D.“授”“迁”“擢”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常见的还有“拜”“转”“徙”“升”等。

“授”“拜”是关于任职授官的,“擢”是关于降低职务的。

12、下列对文中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宣德五年,况钟得到尚书蹇义、胡濙等人举荐。

B.苏州、松江曾经赋税繁重,况钟和巡抚周忱精心计划,奏免赋税七十余万石。

凡是周忱所推行的善政,况钟都协助大力办成。

C.况钟重视学校教育,礼敬文人儒士,贫寒之家的读书人多有受到他帮助的。

D.况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在他之前任苏州知府的都不能像他一样。

1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0分)

①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

②兴利除害,不遗余力。

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满江红

辛弃疾

敲碎离愁①,纱窗外、风摇翠竹②.人去后、吹箫声断③,倚楼人独。

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

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

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

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

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④。

【注释】①敲碎离愁:

意思是风摇翠竹的响声,把饱含离愁的心都快要敲碎了。

②风摇翠竹:

宋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③吹箫声断:

传说春秋时萧史善吹箫,作风鸣。

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

筑凤台以居。

此用该典,暗指夫婿远离。

④阑干曲:

栏干的角落。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把“敲碎离愁”倒装在首句,既合韵脚又点明题旨“离愁烦乱”,扣住了读者心弦。

B.在孤寂中倚楼眺望、反复读信的细节,突出了主人公百无聊赖、百般思念的心境。

C.满纸思念也不足以表达写信人的心意,直读得泪珠涟涟,突显了不能相见的痛苦。

D.这是一首缠绵婉约的代言体词,上下阕互相呼应,结尾思妇翘首终日,写尽离愁。

15、本词在抒情手法上有什么显著特色?

试简要赏析。

(7分)

四、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______,______。

⑵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 ,  ”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

⑶,知来者之可追。

⑷木欣欣以向荣,。

⑸山原旷其盈视 ______。

 ⑹______ ,秋水共长天一色。

五、语言文字应用(本大题共2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所谓幼儿园“小学化”,指的是在幼儿园阶段提前教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

这种现象近年来非常普遍,,甚至传导至幼前阶段,也就是还没上幼儿园就开始教这些知识了。

更有甚者,小孩还在幼儿园阶段就在上奥数班,至于学拼音、英语,更是。

上海的家长们为了给孩子报某个毫无资质的学前班,挤破了头不说,排队报名的黄牛号都涨到5000元,这事情也一度闹得。

这样做的弊端很显然,就是填鸭式的教育剥夺了孩子们应有的快乐童年和儿童的想象力,违背了教育的客观规律。

这个道理很浅显,家长不可能不懂。

既然如此,为何家长们依然呢?

原因就在于,这么做的“好处”也很明显。

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学习小学阶段的知识,到时候就能轻松对付课内学习,也就可以比其他同学抢先一步。

更重要的是,许多民办小学在招生时,也会明里暗里考察小孩掌握的知识,而那些提前学的孩子更有被录取的优势。

只有加快各级招生体制改革,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幼儿园“小学化”这一乱象才可能从根本上被遏制。

这样也才能避免专项治理工作陷入“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死循环。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靡然成风层见迭出沸沸扬扬蜂拥而至

B.蔚然成风层见迭出沸反盈天趋之若鹜

C.靡然成风司空见惯沸沸扬扬趋之若鹜

D.蔚然成风司空见惯沸反盈天蜂拥而至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这样做的弊端很明显,就是剥夺了儿童的想象力,而填鸭式的教育也禁锢了孩子们应有的快乐童年

B.这样做的弊端很明显,就是剥夺了孩子们应有的快乐童年,而填鸭式的教育也禁锢儿童的想象力

C.这样做的弊端很显然,就是剥夺了孩子们应有的快乐童年,而填鸭式的教育也禁锢了儿童的想象力

D.这样做的弊端很显然,就是填鸭式的教育剥夺了儿童的想象力,而也禁锢了孩子们应有的快乐童年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逐渐减轻幼升小、小升初的压力

B.幼升小、小升初的压力被逐渐减轻

C.幼升小、小升初的压力被减轻

D.幼升小、小升初的压力逐渐得以减轻

20、“阳光义卖”是现在很多学校的元旦“慈善盛宴”,活动期间,同学们争相推销自己的义卖品。

下面是一段推销词,里面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并改正。

(8分)

      同学们好!

欢迎大家光临××班的宝号,一号柜摆放的是我班同学的书画作品,大家可以竞拍,这里还有不才的墨宝,免费惠赠有缘人;二号柜摆放的是“学霸笔记”,这些拙作,记录了学霸们的学习心得,欢迎大家翻阅选购。

这里还有热饮相赠,快来买呦!

①______改为______②______改为______

③______改为______ ④______改为______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XX、头条“信息战你来我往”,枓音、快手小视频你争我夺,都抢什么呢?

抢“流量”。

流量是关注度,是用户,是金钱。

而对于使用者呢?

流量是你我的时间,碎片化的时间。

这是一个内容无限的时代,有限的只是我们的时间。

      赫胥黎曾在《美丽新世界》中担心:

“人们被淹没在信息和无聊琐事的汪洋大海,他们不愿读书,甘愿享受光斥着感官刺激和欲望的庸俗文化。

      无处不在的娱乐,让人们再也没有时间去仰望星空,去安心读书。

      专家说:

娱乐主要让人们获得感官上的享受,并让人们沉迷其中,丧失意志,全民娱乐的国家,是不会有未来的,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大国。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的哪些认识和思考呢?

请发表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答案和解析

【解析】1、C。

A.“商朝、周朝、秦朝分别把11月、12月、10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